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股票 » 愛奇藝股票歷史價格

愛奇藝股票歷史價格

發布時間: 2023-03-15 14:38:23

㈠ 愛奇藝繼會員費漲價後又稱網路電影票價得漲

愛奇藝繼會員費漲價後又稱網路電影票價得漲

愛奇藝繼會員費漲價後又稱網路電影票價得漲,如今對於愛奇藝網路電影要漲價一事外界並不那麼看好。愛奇藝在參與變革的同時也面臨很多困難,愛奇藝繼會員費漲價後又稱網路電影票價得漲。

愛奇藝繼會員費漲價後又稱網路電影票價得漲1

前不久,愛奇藝宣布會員費漲價引起了不少用戶吐槽,很多網友表示本來內容質量就不高還一遍一遍的漲價太過分了。

據了解,當時漲價主要針對黃金會員,最高上漲了10元,愛奇藝稱漲價是為了為會員以供更好的內容。

甚至,愛奇藝還表示,在當前視頻平台的會員訂閱價格一直偏低,甚至影響到了產業的健康發展,因此為了建立更為良性的產業生態,最終為會員提供給更多、更好的內容,愛奇藝將對會員價格做出調整。

當時有不少用戶在社交平台上公開吐槽愛奇藝,然而今天愛奇藝CEO龔宇的一番發言又再次激起了網友的憤怒。

據報道,龔宇在2021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論壇圓桌對話中提出,互聯網電影的商業模式一定要有創新,原來的模式有天花板,可以多嘗試單片點播。

同時他還強調:網路電影票價得漲,6塊錢太低了!」

這也讓網友對愛奇藝的吐槽更加激烈,甚至似乎還影響到了股價

根據最新報道,愛奇藝美股今天開盤就跌超超6%,最低觸及4.04美元,創下了歷史新低。

愛奇藝繼會員費漲價後又稱網路電影票價得漲2

12月29日,2021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論壇圓桌對話中,愛奇藝CEO龔宇提出,互聯網電影的商業模式一定要有創新,原來的模式有天花板,可以多嘗試單片點播。他也表示,「網路(電影)票價得漲,6塊錢,太低了!」

今年11月龔宇參加某論壇時曾提到,會員服務已成網路影視第一大收入。

如今對於愛奇藝網路電影要漲價一事,外界並不那麼看好。除愛奇藝大手筆花錢買版權致成本過高、用戶增長遇瓶頸之外,網路電影付費模式本身也存在一定問題。

一位影視分析人士談到,網路電影分兩種,一種是院線過了窗口期轉到視頻平台;另一種是視頻平台的原創電影。考慮到文娛內容供給大於需求,用戶會趨向在有限時間獲取被驗證過的好內容。院線電影頭部作品通常品質較高、短視頻和長視頻的內容都較為豐富。當院線電影轉入視頻平台,其原創的網路電影則處於食物鏈末尾。

針對第一種類型,一位傳媒互聯網分析師也談到了它的局限性。該分析師認為,倘若流媒體平台在6元點播基礎上再漲價,用戶將不會等到院線電影過了窗口期轉到平台後再觀影。相比之下,影院觀影的性價比更高。而最為致命的一點,國內的盜版環境,使得網路電影付費模式很難持續,「只要電影一上流媒體,就會有盜版」。而且某購物平台上,10元就能拿下Netflix一個月的會員。

愛奇藝電影中心總經理宋佳曾介紹過十年來愛奇藝在網路電影商業模式的創新、探索階段,從純粹采購進口大片、國產電影付費,到網路大電影概念,再到會員+PVOD單片付費模式疊加。

2010年愛奇藝成立之初就開始籌備付費業務。2011年上半年上線了付費會員。愛奇藝會員模式的發展是從電影的付費觀看開始的,因為觀眾買票看電影有消費心理基礎。一開始也走了好多彎路,如開始好萊塢電影為主,采購了很多好萊塢電影,但好萊塢電影有其全球范圍的、百年歷史基礎的、固定的付費和分賬模式,平台基本無法盈利,同時,新片上線全部是單片付費的模式。但那時用戶連包月會員都很難消費一個,更何況讓他們為某一部電影單獨付費。

隨後,愛奇藝在2011年花巨資獨家采購了《變形金剛3》,當年的票房冠軍,開放給全部會員看,但發現效果並不好,直到2014年,愛奇藝又做了一個嘗試,將國產電影改為付費模式(之前國產電影都是網路上免費觀看的)。那年愛奇藝獨家采購了《北京愛情故事》,在電影院上映一個月以後就在愛奇藝上線,所有會員可以免費看,之後再轉為免費,結果發現效果很好。於是,全視頻平台行業一起推進國產電影的付費化。從此以後電影基本上告別了網上免費觀看的模式。愛奇藝的第一個500萬會員是通過電影拉動的。隨著會員模式的逐漸成熟,院線電影通過售賣網路版權的方式獲得了新的變現方式,現在網路版權的回收佔比在一部院線電影的回收模型中已佔有很高的比例。

2014年,愛奇藝率先提出網路大電影概念,開辟了一個全新的互聯網電影內容生產與發行市場。經過7年發展,網路電影的產業規模達到幾十個億,平均每年上線超過1000部作品。

按照海外流媒體經驗,愛奇藝在2020年2月初開始推行會員+PVOD單片付費模式疊加發展,即高質量影片先做單點付費,再轉到會員觀看,再轉入免費模式。

PVOD模式的全稱叫做高端付費點播(Premium Video on Demand),該模式打破了傳統90天發行窗口期,用戶通過單片付費能夠以更短的時間窗口期、甚至是第一窗口期在流媒體平台獲取電影新片。這種模式在2017年的時候被好萊塢大片廠推行。2020年4月,環球影業首開流媒體線上發行先河,旗下動畫片《魔發精靈2》是首個以PVOD形式在線上發行的影片,定價為19.99美元,三周時間收入接近1億美元,相比北美影院與片方的.五五開票房分成,線上發行模式片方可以保留大約80%的數字租賃或購買費用。這也讓《魔法精靈2》就此成為北美PVOD模式的經典案例。隨後,迪士尼和華納等大studio也正在進行著多年來最大的公司架構與職能調整,目的是為每一部電影作品找到最佳的發行方式。

正是疫情,讓全球流媒體就在服務模式和與之匹配的商業模式,發生著越來越多的變化與變革。愛奇藝在參與變革的同時也面臨著很多困難,如當時面臨在線購票和觀看一體化的產品、新的營銷方法論、如何控制盜版等問題。

愛奇藝繼會員費漲價後又稱網路電影票價得漲3

12 月 29 日消息,今日在 2021 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論壇圓桌對話中,愛奇藝 CEO 龔宇提出,互聯網電影的商業模式一定要有創新,原來的模式有天花板,可以多嘗試單片點播。他也表示,「網路(電影)票價得漲,6 塊錢,太低了!」

本月中旬,愛奇藝宣布會員漲價,此次的漲價主要針對的是月卡和季卡,漲價的幅度大約在 9%-20% 之間,而年卡的價格還是保持不變。對此愛奇藝回應:「視頻平台的會員訂閱價格一直偏低,這一現象已影響到了行業的健康發展。為了建立更加良性的產業生態,讓優秀的內容生產者有所回報,最終為會員提供更多、更好的內容,我們決定對會員價格做出調整。」

了解到,愛奇藝發布的財報顯示,2021 年第三季度,其營收為 75.89 億元,凈虧損 17.07 億元。截至美東時間 12 月 14 日收盤,愛奇藝股價跌 3.50%,報 4.69 美元 / 股,總市值 37.02 億美元,較 2018 年 5 月時的高點已跌去約 90%。

㈡ 愛奇藝部分團隊被全裁

愛奇藝部分團隊被全裁

愛奇藝部分團隊被全裁,愛奇藝員工反映,目前愛奇藝正在裁員,裁員比例在20%-40%之間,大批來自短視頻平台的員工開啟「撈人」模式,愛奇藝部分團隊被全裁。

愛奇藝部分團隊被全裁1

最近,愛奇藝開啟大面積裁員的消息,不斷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發酵。消息稱,這一輪裁員比例為20%-40%,一些非核心業務部門,如愛奇藝研究院、愛奇藝游戲中心等,則幾乎全員被裁。被裁的員工,主要以中層管理者為主,還有司齡較長、年齡較大、薪水較高的員工,同等崗位和職級下,只保留低成本員工。並且,裁員還會繼續,延續至明年一季度。

此外,愛奇藝在市場投放和渠道合作等方向上,預算也在進一步收縮。

本輪裁員波及面大,但各業務線有所側重。鈦媒體APP獨家了解到,與愛奇藝VR相關的愛奇藝智能業務不受裁員影響,其內部人士告訴鈦媒體APP,作為獨談掘立運作的公司,業務上還在繼續招人;愛奇藝今年新成立的與教育及教育硬體相關的「遍知」教育,該業務線內部人士亦告訴鈦媒體APP,目前沒有裁員計劃。

鈦媒體APP從愛奇藝2020年業績報告中發現,截至2020年12月31日,愛奇藝在北京擁有4185名員工,在其他城市及海外地區擁有3536名員工,總計7721名。若以最高40%的規模計,此次愛奇藝裁員涉及3000人左右。

鈦媒體APP就裁員事滾哪宜詢問愛奇藝方面,截至發稿,官方未做出相關回應。

就在愛奇藝裁員被大面積爆料當日,12月1日,愛奇藝智能還舉辦了線下發布會,正式推出旗下年度收官之作——愛奇藝奇遇Dream VR一體機。

奇遇Dream首發定價在1999元,似乎要掀起VR設備新一輪價格戰,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愛奇藝智能當中資金儲備充足。這或許與今年「元宇宙」概念大熱相關,愛奇藝智能借VR設備成功搭上了車。但需要注意的是,愛奇藝智能三年前就已經從愛奇藝拆分,啟動獨立融資,獨立運營。

而這個不差錢的業務線,似乎要與「愛奇藝」品牌進行切割。就在發布會上,愛奇藝智能CEO熊文宣布,公司計劃由「愛奇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更名為「夢想綻放科技有限公司」。

開源節流,降本增效,裁撤冗餘的業務線,對於一家長期虧損的商業公司來說,無可厚非,殘酷點說,是應有之義。但資本市場並未給出這樣的行為做出積極反饋。

截至美股收盤,愛奇藝股價報5.65美元,暴跌9.46%,總市值44.59億美元,盤中一度股價跌至5.60美元,創下上市以來歷史新低。

愛奇藝的員工對裁員評價不一。有愛奇藝員工對鈦媒體APP表示,理解公司裁員的舉措,認為裁撤一些非核心業務和非必要的崗位層級,可以更聚焦主營業務,也能夠更加精細化、扁平化運營和管理。但也有愛奇藝員工向鈦媒體APP表示,感到十分遺憾和唏噓,看到並肩戰斗已久的同事不得不離開,也讓其對公司和行業本身的發展憂心。

大裁員是遲早的事

愛奇藝裁員,不會是一件讓行業感到意外的事。

由於大量的內容和帶寬成本,愛奇藝自成立以來就出現凈虧損,2018 年、2019 年和2020年的凈虧損分別為91億元、103億元和70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凈虧損43億元。

就在兩周前,11月17日,愛奇藝第三季財報會發布後的電話會上,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給出過預警,「對愛奇藝來說,重點是開源節流,砍掉低效率業務和項目,並增加和嘗試新的貨幣化機會」。

宏觀經濟下行,疫情的`反復,加之監管趨嚴,短視頻競爭,種種壓力,已經無可避免的傳導到了長視頻的巨頭公司。愛奇藝三季度財報顯示,愛奇藝實現營收76億元,同比增速6%;歸屬於愛奇藝的凈虧損為17億元,同比擴大42%。

愛奇藝管理層認為,疫情是影響行業發展的最大因素。在第三季度財報會上,龔宇表示,當前行業的遇見最大的問題,是內容供應出現了嚴重短缺。到現在為止,電影的上線量不如2019年的一半;電視劇比例更少,可能只有往年的1/3左右;面對年輕人的新的網劇,因為疫情、審核等原因延遲上線,而且上線以後,質量也打了一些折扣。

愛奇藝部分團隊被全裁2

據@第一財經日報 12月1日消息大侍碼,愛奇藝員工稱愛奇藝裁員20%-40%,虧損、選秀取消與短視頻擠壓生存空間。

接到裁員通知的時候,在愛奇藝工作近三年的員工張章(化名)第一反應是「太突然了,之前完全沒有任何信息透露」。

12月1日,愛奇藝員工張章向第一財經記者反映,目前愛奇藝正在裁員,裁員比例在20%-40%之間,裁員補償暫按N+1發放,「但目前裁員政策還在變化中,具體發放多少還存在不確定性。」該員工表示。

另外,第一財經記者向另外一位其他部門的愛奇藝員工交叉求證,目前愛奇藝確實在裁員進行中,裁員補償按照N+1進行。

截至發稿,愛奇藝方面暫未對此事發表回應。

打開脈脈上關於愛奇藝裁員的動態消息下,大批來自短視頻平台的員工開啟「撈人」模式——「有對抖音感興趣的朋友嗎?」「我們這邊是做抖音直播的,去年才開始做直播,屬於新業務項目,但是DAU與日營收均上億了,位居行業第一,業務還在高增長,有考慮換個環境的大佬可以找我」「抖音音樂目前大量HC(招聘名額),包括服務端、客戶端、前端等」。

㈢ 愛奇藝凈虧損61億元,奈飛比愛奇藝高明在哪Netflix vs iQIYI

3月1日,愛奇藝(IQ.NASDAQ)披露2021年度業績,實現營收305.54億元,同比增長2.85%; 凈虧損為61.09億元,同比收窄12.83%。

On March 1, iQiyi (IQ.NASDAQ) disclosed its 2021 annual results, achieving revenue of 30.554 b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2.85%; net loss was 6.109 b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decrease of 12.83%.

愛奇藝全年投入的內容成本達207億元,和上年度基本持平。截至2021年12月31日, 愛奇藝持有現金、現金等價物、受限現金及短期投資44億元。

The content cost invested by iQIYI in the whole year reached 20.7 billion yuan, which was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e previous year. As of December 31, 2021, iQIYI held 4.4 billion yuan in cash, cash equivalents, restricted cash and short-term investments.

愛奇藝2021年四季度日均訂閱會員數為9700萬人,同比回落570萬人,環比下降770萬人,退回2019年一季度水平。 2021年四季度每會員月平均收入為14.16元,延續上季度的增長趨勢,同比提升1.71元。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2021, iQIYI』s average daily number of subscribers was 97 million, a year-on-year decrease of 5.7 million and a month-on-month decrease of 7.7 million, returning to the level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19. The average monthly income per member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2021 was 14.16 yuan, continuing the growth trend of the previous quarter, with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1.71 yuan.

去年年底, 愛奇藝被媒體曝出大規模裁員,裁員比例在20%~40%之間。 裁員消息一出,愛奇藝在納斯達克的股票市值暴跌近10%,創下 歷史 新低。今年3月份,愛奇藝的股價最高超過了28美元,而到12月10日,股價已經跌到了4.2美元。

At the end of last year, iQIYI was exposed by the media for large-scale layoffs, and the layoff ratio was between 20% and 40%. As soon as the layoff news came out, iQiyi's stock market value on Nasdaq plummeted by nearly 10%, hitting a record low. In March of this year, iQiyi's stock price topped $28, and by December 10, the stock price had fallen to $4.2.

三大長視頻平台「優愛騰」近年的日子都不好過,十年燒光了1000多億元人民幣,而且至今看不到盈利的希望。這跟我們印象當中互聯網平台財大氣粗、日進斗金的形象很不一樣。為什麼地主家也沒有餘糧?

The three major video platforms "You Aiteng" have had a hard time in recent years. They have burned out more than 100 billion yuan in ten years, and there is no hope of making profits so far. This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image of the Internet platform in our impression that it is rich and powerful, and the money is made every day. Why don't the landlords have surplus food?


截至去年底,奈飛的付費會員數為2.1億人,會員價格在每月8.99~13.99美元。美國人的平均月薪為3500美元,奈飛會員價格相當於平均月薪的0.28%。

As of the end of last year, Netflix had 210 million paid members, with membership prices ranging from $8.99 to $13.99 per month. The average monthly salary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3,500, and the Netflix membership price is equivalent to 0.28% of the average monthly salary.

而「優愛騰」的付費會員數為2.2億人,跟奈飛差不多,會員價格在每月15 25元人民幣。 中國人平均月薪為4500元,優愛騰會員價格相當於平均月薪的0.39%,比奈飛還貴。

The number of paid members of "You Aiteng" is 220 million, which is similar to that of Netflix, and the membership price is 15 to 25 yuan per month. The average monthly salary of Chinese people is 4,500 yuan, and the price of You Aiteng membership is equivalent to 0.39% of the average monthly salary, which is more expensive than Netflix.

也就是說,在會員規模和會員費率差不多的情況下,奈飛早就實現了盈利,優愛騰卻不行。 如果不是收入太低的原因,那就只能是成本太高的原因。

That is to say, when the membership size and membership rate are similar, Netflix has already achieved profitability, but You Aiteng has not. If it's not because the income is too low, it can only be because the cost is too high.


優愛騰每年要花大價錢來競爭熱門影視版權,比如當年騰訊視頻花13億才拿下了《如懿傳》的獨播權。

You Aiteng spends a lot of money every year to compete for popular film and television rights. For example, Tencent Video spent 1.3 billion to win the exclusive broadcast rights of "Ruyi's Royal Love in the Palace".

那麼,版權費那麼貴,影視製作方應該很賺錢?其實也不是,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就有超過一半的影視上市公司虧損。

So, the right fee is so expensive, and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procers should be very profitable? In fact, it is not. In 2019 before the epidemic, more than half of the listed film and television companies lost money.

影視公司其實沒有定價權,定價權在流量明星手裡。往往一個流量明星的片酬就佔到了劇組60%-70%的成本,除了明星工資,劇組其他成員都得省吃儉用,後期製作也是能省就省。

In fact, film and television companies have no pricing power, and the pricing power is in the hands of traffic stars. Often, the salary of a traffic star accounts for 60%-70% of the cost of the crew. In addition to the star salary, other members of the crew have to be frugal, and post-proction can also be saved.

歸根結底,是明星不合理的片酬結構,導致了影視公司不賺錢,長視頻平台巨額虧損,觀眾還看不上高質量的影視作品。

In the final analysis, it is the unreasonable remuneration structure of stars, which has led to film and television companies not making money, long video platforms suffering huge losses, and audiences not appreciating high-quality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尤其是這幾年,「優愛騰」為了止損,都在嘗試從購買外部版權,轉向親自下場去做「自製劇」。但是,內容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比如愛奇藝的內容成本就佔到了營收的70%~80%。 「優愛騰」不過是從「不賺錢的長視頻平台」,變成了「不賺錢的影視公司」,結果是一樣的。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stop losses, "You Aiteng" has been trying to switch from purchasing external rights to doing "self-made dramas" in person. However, content costs remain high. For example, iQiyi's content costs account for 70% to 80% of revenue. "You Aiteng" just changed from a "long video platform that doesn't make money" to a "film and television company that doesn't make money", and the result is the same.


同為內容生產和內容創作平台,奈飛比起優愛騰高明在哪?

As both a content proction and content creation platform, where is Netflix better than You Aiteng?

奈飛高明在掌握了一個越來越有力量的工具:智能輔助生產。奈飛抓住了機器智能、平台智能和聚眾智能。

Netflix is mastering an increasingly powerful tool: intelligently assisted proction. Netflix captures machine intelligence, platform intelligence, and crowd intelligence.

機器智能比較好理解,就如劇情走到結尾的時候,拍出幾種結局,然後用機器智能識別用戶的偏好,讓不同用戶分別看到不同的結尾,這樣就可以大大地提高觀眾的滿意度。

Machine intelligence is easier to understand, just like when the plot comes to the end, several endings are shot, and then machine intelligence is used to identify users' preferences, so that different users can see different endings, 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audience's satisfaction.

平台智能,就是平台經過長時間的運行形成的數據,在數據之上形成的各種智能,平台再通過演算法去判斷和預測市場,跟單個的用戶進行很好的互動。

Platform intelligence is the data formed by the platform after a long period of operation, and various intelligences formed on the data. The platform then judges and predicts the market through algorithms, and interacts well with inpial users.

但對於平台的數據,有的時候因為依賴於廣告、會員等因素,數據本身可能具有某種扭曲性,這個時候就需要聚眾智能。只要聚攏的人的數量足夠多,而且有足夠多的多樣性,偏向性就會少。

But for the data of the platform, sometimes e to factors such as advertisements and members, the data itself may be distorted in some way. At this time, we need to gather intelligence. As long as there are enough people gathered and there is enough persity, there will be less bias.

最重要的是,匯聚的這些人里,由於緊密的聯系、頻繁的互動,而形成了某種智能。雖然他們每個個體並不一定聰明,但是匯聚在一起以後,會形成一種眾愚成智的現象,也就是從低智能向高智能涌現的這樣一種現象。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among these people gathered, e to the close connection and frequent interaction, some kind of intelligence has been formed. Although each of them is not necessarily smart, but when they come together, they will form a phenomenon of ignorance becoming wise, that is, a phenomenon that emerges from low intelligence to high intelligence.

一個平台的聰明程度,就是由機器智能、平台智能和聚眾智能決定的,奈飛的高明之處,就是做到了這三種智能。

The intelligence of a platform is determined by machine intelligence, platform intelligence and crowd intelligence. Netflix's genius is to achieve these three kinds of intelligence.

愛奇藝(IQ.NASDAQ)披露2021年度業績,全年凈虧損為61.09億元。其實除了愛奇藝,三大長視頻平台「優愛騰」近年的日子都不好過,十年燒光了1000多億元人民幣,而且至今看不到盈利的希望。

iQiyi (IQ.NASDAQ) disclosed its 2021 annual results, with a net loss of 6.109 billion yuan for the year. In fact, in addition to iQiyi, the three major video platforms "You Aiteng" have had a difficult time in recent years. They have burned out more than 100 billion yuan in ten years, and there is no hope of making profits so far.

相比之下,大洋彼岸的奈飛(Netflix)則實現了盈利,奈飛高明在哪?我們今天分析了奈飛具備的三種智能。

In contrast, Netflix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ocean has achieved profitability. Where is Netflix's genius? Today we analyzed three kinds of intelligence that Netflix possesses.

㈣ 愛奇藝上市了嗎

2018年3月29日,愛奇藝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股票代碼:IQ。

愛奇藝赴美上市擬募集資金15億美元,並在招股書中披露了公司的核心財務數據。由於版權費用不斷上漲,視頻網站「燒錢」導致持續虧損已經是公開的行業現狀。愛奇藝特別強調,在網路視頻行業普遍虧損的情況下,近三年來公司虧損率持續收窄。招股書顯示,愛奇藝在2015年、2016年、2017年的凈虧損分別為25.75億元、30.74億元和37.369億元,而這三年的凈虧損率在逐年收窄,分別為-48%、-27%、-22%。

(4)愛奇藝股票歷史價格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愛奇藝,中國高品質視頻娛樂服務提供者。2010年4月22日正式上線,秉承「悅享品質」的品牌口號,積極推動產品、技術、內容、營銷等全方位創新,為用戶提供豐富、高清、流暢的專業視頻體驗,致力於讓人們平等、便捷地獲得更多、更好的視頻。愛奇藝已成功構建了包含電商、游戲、電影票等業務在內,連接人與服務的視頻商業生態,引領視頻網站商業模式的多元化發展。

愛奇藝品質、青春、時尚的品牌調性深入人心,網羅了全球廣大的年輕用戶群體。愛奇藝打造涵蓋電影、電視劇、綜藝、動漫在內的十餘種類型的豐富的正版視頻內容庫,並通過「愛奇藝出品」戰略的持續推動,讓「純網內容」進入真正意義上的全類別、高品質時代。同時,作為擁有海量付費用戶的視頻網站,愛奇藝倡導「輕奢新主義」的VIP會員理念,主張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細節的追求,堅持為廣大VIP會員提供專屬的海量精品內容,極致的視聽體驗,以及獨有的線下會員服務。

2014年,愛奇藝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起基於搜索和視頻數據理解人類行為的視頻大腦——愛奇藝大腦,用大數據指導內容的製作、生產、運營、消費。並通過強大的雲計算能力、帶寬儲備以及全球性的視頻分發網路,為用戶提供更好的視頻服務。在技術與內容雙核驅動的新體驗營銷時代,愛奇藝創造性地提出了「iJOY悅享營銷」客戶服務價值觀和方法論。通過多屏觸點、創意內容、技術優化、互動參與、實現購買等路徑全面提升ROI,讓客戶享受到創新營銷帶來的成功與快樂。

未來,愛奇藝將在多元化的內容儲備、個性化的產品體驗、定製化營銷服務領域繼續發力,引領視頻體驗革命。不斷提升連接人與服務的能力,更好的改變人們的生活。

2018年8月6日,愛奇藝、當代明誠旗下公司新英體育傳媒共同宣布,雙方將成立北京新愛體育傳媒科技有限公司,獨立運營的新公司將積極打造超級在線體育平台,統一運營合並後的愛奇藝體育平台,其中包括新英體育公司旗下新英體育App、愛奇藝體育頻道,新英體育App及新英體育網等終端名稱也將正式更名為愛奇藝體育。

㈤ 愛奇藝上市股價怎麼樣

3月29日早間消息,愛奇藝將於今晚上市,IPO定價為每股18美元,定價位於17至19美元區間中段。

愛奇藝,原名奇藝,於2010年4月22日正式上線,2011年11月26日品牌升級,啟動「愛奇藝」品牌並推出全新標志。愛奇藝創始人龔宇博士擔任CEO。自成立伊始,愛奇藝堅持「悅享品質」的公司理念,以「用戶體驗」為生命,通過持續不斷的技術投入、產品創新,為用戶提供清晰、流暢、界面友好的觀映體驗。

2013年5月7日,網路收購PPS視頻業務,並與愛奇藝進行合並。2016年12月1日,愛奇藝與索尼影業達成戰略合作。2017年2月21日,網路宣布旗下控股子公司愛奇藝已完成一筆15.3億美元的可轉債認購,其中網路認購3億美元。此輪可轉債的主要認購方為網路、高瓴資本、博裕資本、潤良泰基金、IDG資本、光際資本、紅杉資本等。

㈥ 愛奇藝員工稱公司在大幅裁員

愛奇藝員工稱公司在大幅裁員

愛奇藝員工稱公司在大幅裁員,消息稱,這一輪裁員比例為20%-40%,一些非核心業務部門幾乎全員被裁。被裁的員工,主要以中層管理者為主,愛奇藝員工稱公司在大幅裁員。

愛奇藝員工稱公司在大幅裁員1

12月1日消息,據第一財經報道,今日,愛奇藝員工張某反映,目前愛奇藝正在裁員,裁員比例在20%-40%之間,裁員補償暫按N+1發放,「但目前裁員政策還在變化中,具體發放多少還存在不確定性。」該員工表示。

報道稱,向另外一位其他部門的愛奇藝員工交叉求證,目前愛奇藝確實在裁員進行中,裁員補償按照N+1進行。

截至發稿,愛奇藝方面暫未對此事發表回應。

據了解,11月17日,愛奇藝公布了今年Q3財報,數據顯示,愛奇藝本季度營收達到了76億人民幣,同比增速達6%,訂閱會員規模達到1.036億,會員服務收入同比增長8%。

在財報結束後的分析師電話會上,愛奇藝創始人、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龔宇稱,目前行業確實面臨挑戰,愛奇藝認為有關的監管政策基本都發布完畢了,現在是執行階段。在未來的一到兩個季度,執行會逐漸形成平穩狀態。

龔宇表示,現在對愛奇藝來說重點是開源節流,砍掉低業務、項目,增加和嘗試新的貨幣化機會。

愛奇藝員工稱公司在大幅裁員2

最近,愛奇藝開啟大面積裁員的消息,不斷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發酵。消息稱,這一輪裁員比例為20%-40%,一些非核心業務部門,如愛奇藝研究院、愛奇藝游戲中心等,則幾乎全員被裁。被裁的員工,主要以中層管理者為主,還有司齡較長、年齡較大、薪水較高的員工,同等崗位和職級下,只保留低成本員工。並且,裁員還會繼續,延續至明年一季度。

此外,愛奇藝在市場投放和渠道合作等方向上,預算也在進一步收縮。

本輪裁員波及面大,但各業務線有所側重。鈦媒體APP獨家了解到,與愛奇藝VR相關的愛奇藝智能業務不受裁員影響,其內部人士告訴鈦媒體APP,作為獨立運作的公司,業務上還在繼續招人;愛奇藝今年新成立的與教育及教育硬體相關的「遍知」教育,該業務線內部人士亦告訴鈦媒體APP,目前沒有裁員計劃。

鈦媒體APP從愛奇藝2020年業績報告中發現,截至2020年12月31日,愛奇藝在北京擁有4185名員工,在其他城市及海外地區擁有3536名員工,總計7721名。若以最高40%的規模計,此次愛奇藝裁員涉及3000人左右。

鈦媒體APP就裁員事宜詢問愛奇藝方面,截至發稿,官方未做出相關回應。

就在愛奇藝裁員被大面積爆料當日,12月1日,愛奇藝智能還舉辦了線下發布會,正式推出旗下年度收官之作——愛奇藝奇遇Dream VR一體機。

奇遇Dream首發定價在1999元,似乎要掀起VR設備新一輪價格戰,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愛奇藝智能當中資金儲備充足。這或許與今年「元宇宙」概念大熱相關,愛奇藝智能借VR設備成功搭上了車。但需要注意的是,愛奇藝智能三年前就已經從愛奇藝拆分,啟動獨立融資,獨立運營。

而這個不差錢的業務線,似乎要與「愛奇藝」品牌進行切割。就在發布會上,愛奇藝智能CEO熊文宣布,公司計劃由「愛奇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更名為「夢想綻放科技有限公司」。

開源節流,降本增效,裁撤冗餘的業務線,對於一家長期虧損的商業公司來說,無可厚非,殘酷點說,是應有之義。但資本市場並未給出這樣的行為做出積極反饋。

截至美股收盤,愛奇藝股價報5.65美元,暴跌9.46%,總市值44.59億美元,盤中一度股價跌至5.60美元,創下上市以來歷史新低。

愛奇藝的員工對裁員評價不一。有愛奇藝員工對鈦媒體APP表示,理解公司裁員的舉措,認為裁撤一些非核心業務和非必要的崗位層級,可以更聚焦主營業務,也能夠更加精細化、扁平化運營和管理。但也有愛奇藝員工向鈦媒體APP表示,感到十分遺憾和唏噓,看到並肩戰斗已久的同事不得不離開,也讓其對公司和行業本身的發展憂心。

大裁員是遲早的事

愛奇藝裁員,不會是一件讓行業感到意外的事。

由於大量的內容和帶寬成本,愛奇藝自成立以來就出現凈虧損,2018 年、2019 年和2020年的凈虧損分別為91億元、103億元和70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凈虧損43億元。

就在兩周前,11月17日,愛奇藝第三季財報會發布後的電話會上,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給出過預警,「對愛奇藝來說,重點是開源節流,砍掉低效率業務和項目,並增加和嘗試新的貨幣化機會」。

宏觀經濟下行,疫情的反復,加之監管趨嚴,短視頻競爭,種種壓力,已經無可避免的傳導到了長視頻的巨頭公司。愛奇藝三季度財報顯示,愛奇藝實現營收76億元,同比增速6%;歸屬於愛奇藝的凈虧損為17億元,同比擴大42%。

愛奇藝管理層認為,疫情是影響行業發展的最大因素。在第三季度財報會上,龔宇表示,當前行業的遇見最大的問題,是內容供應出現了嚴重短缺。到現在為止,電影的上線量不如2019年的一半;電視劇比例更少,可能只有往年的1/3左右;面對年輕人的新的.網劇,因為疫情、審核等原因延遲上線,而且上線以後,質量也打了一些折扣。

愛奇藝員工稱公司在大幅裁員3

近日,有愛奇藝員工向第一財經記者反映,目前愛奇藝正在進行裁員,裁員比例在 20%-40% 之間,裁員補償暫按 N+1 發放," 但目前裁員政策還在變化中,具體發放多少還存在不確定性。" 該員工表示。為了確認消息的真實性,第一財經記者還向另外一位其他部門的愛奇藝員工交叉求證,被告知目前愛奇藝確實在進行裁員中,裁員補償按照 N+1 進行。

某平台上關於愛奇藝裁員的討論

在某知名職場社交平台上搜索後發現,在相關愛奇藝裁員的動態消息下,有許多疑似被裁員員工在討論相關裁員事項。而來自短視頻平台的 HR 在不斷詢問相關離職人員是否願意加入新的公司,這一現象反映出當下短視頻平台對於傳統的長視頻公司的擠壓日益嚴峻。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 App 近年來的大火使得許多長視頻網站的日活以及流量數都在不斷下降。根據第一財經多方了解後得知,此次愛奇藝裁員包含游戲、用戶產品、愛奇藝隨刻等多個部門。

除了短視頻的擠壓外,長視頻網站在內容的製作上也面臨著不小的困難。根據此前愛奇藝 CEO 龔宇的說法,長視頻行業遇到的最大問題,從供需關系來講就是內容供應出現嚴重短缺,在疫情影響下電視劇的製作周期不得不延長,網劇的質量也普遍不高。而愛奇藝之前的選秀節目也因為國家政策而停止錄制。而且從愛奇藝的財報上看,三季度虧損相比此前還有所增長,因此被曝出裁員也就不會讓人覺得奇怪了。不過截至目前,愛奇藝官方還未對該傳言進行回應。

㈦ 愛奇藝或因虧損將進行大裁員

愛奇藝或因虧損將進行大裁員

愛奇藝或因虧損將進行大裁員,多位被裁員工稱,此次裁員是愛奇藝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輪裁員,部分部門幾乎全員被裁,盈利部門也將有指標。愛奇藝或岩做因虧損將進行大裁員。

愛奇藝或因虧損將進行大裁員1

愛奇藝正在裁員,裁員比例在20%-40%之間。

報道稱,目前裁員政策還在變化中,具體發放多少裁員補償還存咐純在不確定性。截至發稿,愛奇藝方面暫未對此事發表回應。

打開脈脈上關於愛奇藝裁員的動態消息下,大批來自短視頻平台的員工開啟「撈人」模式——「有對抖音感興趣的朋友嗎?」「我們這邊是做抖音直播的,去年才開始做直播,屬於新業務項目,但是DAU與日營收均上億了,位居行業第一,業務還在高增長,有考慮換個環境的大佬可以找我」「抖音音樂目前大量HC(招聘名額),包括服務端、客戶端、前端等」。

綜合多位內部人士的消息,愛奇藝此次裁員的具體情況是:

粗簡衡1、裁員是為了加快盈利步伐,聚焦內容,技術,精細化成本管理,結構扁平化。所以此次裁員中,中層(總監級別)被裁的比較多。

2、愛奇藝預算收縮,花錢為主的部門比如市場、投放、渠道合作等,裁員比例都在30%以上,最多的能到50%。沒有過試用期的員工,或都在裁員之列。還有部門幾乎全員被裁,短視頻產品隨刻會和其他產品合並,只有40%的人可以留下。被裁員的員工會獲得N+1的賠償。

3、獨立的愛奇藝智能(有VR等產品)也有裁員比例,只是相對於花錢部門來說比較低。內容部門的裁員比例在30%左右,很多工作室都沒了。原則是同等職責崗位只保留成本低的員工。

4、很多老員工將這一次裁員稱為「愛奇藝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裁員」,且這一輪裁員並非結束,春節前後還會有不少人被裁掉離開。

財報顯示:

去年員工數量減少1168人

愛奇藝日前發布的財報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其營收為75.89億元,凈虧損17.07億元。截至美東時間11月30日收盤,愛奇藝股價跌2.19%,報6.24美元/股,總市值49.25億美元,較2018年5月時的高點已跌去逾80%。

去年,愛奇藝全年虧損達人民幣60億元。根據今年最新的三季度財報,愛奇藝該季度總營收75.89億元,同比增長5.59%,歸母凈利潤為虧損17億元,去年同期虧損12億元,同比擴大41.6%;營收成本為70.28億元,其中內容成本支出為53億元,同比增長13%,該部分的增長主要來自對原創內容加大投資。

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末,愛奇藝的員工數量分別為4794、6014、8577、8889和7721人。可以看出,2019年之前,愛奇藝員工數量呈增長趨勢,而2020年員工數量減少了1168人,降幅約13.14%。

短視頻蓬勃發展

擠壓了愛奇藝廣告收入空間

短視頻的蓬勃發展則在最近兩年擠壓了愛奇藝的廣告收入空間。從市場規模、用戶規模、使用時長等數據來看,在長短視頻之爭中,短視頻已然占據了優勢地位。

根據《2020網路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18年下半年,短視頻應用的日均使用時長已經超過長視頻,成為網路視聽應用領域之首。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典型互聯網媒介廣告收入佔比中,抖音等短視頻廣告收入佔比共有42.2%,僅抖音就佔了三成,而長視頻平台廣告收入一共佔到12.6%,愛奇藝佔比僅為4.5%。

愛奇藝創始人兼CEO龔宇此前曾表示,目前長視頻行業遇到的最大問題從供需關系來講就是內容供應出現嚴重短缺。新的網劇因為審核原因延遲上線、網劇質量打折扣…內容供給出現比較大的問題;客觀原因則是短視頻對於用戶時長的爭奪。

無論流量還是收益上都在流失的長視頻平台,在影視劇版權費被當年的爭奪戰過度太高、新的盈利場景尚未打開的同時,確實進入艱難的至暗時刻,裁員也許是一個最容易達成的減負手段。

而針對如何解決「優質內容匱乏」這一課題,龔宇提及了未來規劃:未來2年將大量增加電影、動漫工作室,與此同時,隨著內部工作室越來越多,愛奇藝將繼續堅持多內容品類發展,深耕「迷霧劇場」一類的垂直賽道。

愛奇藝或因虧損將進行大裁員2

愛奇藝還是走出了這一步。

12月1日,據新浪科技消息稱,當天,愛奇藝開始進行一輪大規模裁員。多位被裁員工稱,此次裁員是愛奇藝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輪裁員,部分部門幾乎全員被裁,即使是諸如內容、智能硬體等盈利部門也有指標。

據透露,愛奇藝此次裁員是為了加快盈利步伐,聚焦內容,技術,精細化成本管理,結構扁平化。所以,中層(總監級別)被裁的比較多,另外還有司齡比較長、年齡比較大、薪水比較高的員工,多在被裁之列。

同時,愛奇藝預算收縮,花錢為主的部門比如市場、投放、渠道合作等,裁員比例都在30%以上,最多的能到50%。沒有過試用期的.員工,幾乎都在裁員之列。愛奇藝研究院、愛奇藝游戲中心等部門幾乎全員被裁,短視頻產品隨刻會和其他產品合並,只有40%的人可以留下。被裁員的員工會獲得N+1的賠償,交接完工作就可以離開,不過,司齡長的員工及中層員工,可以待到月底。

獨立的愛奇藝智能(有VR等產品)也有裁員比例,只是相對於花錢部門來說比較低。內容部門的裁員比例在30%左右,很多工作室都沒了。原則是同等職責崗位只保留成本低的員工。

當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向愛奇藝方面求證上述消息真偽時,其相關負責人稱對外暫無回應。

另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包括愛奇藝、騰訊視頻、阿里大文娛等多家互聯網平台人士處了解,愛奇藝總體薪酬並不佔優勢。且由於長視頻暫未找到盈利模式,整個行業收入在互聯網生態內偏低。

止不住的虧損

裁員背後是,愛奇藝凈虧損擴大。

三季報顯示,當期,愛奇藝營收為人民幣76億元(約合12億美元),同比增長6%;凈虧損17億元(約合2.684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凈虧損為12億元。

原因來自增長乏力。

當期,愛奇藝會員服務營收為43億元,同比增長8%;在線廣告服務收入為 17億元,同比下降 10%;內容分發收入6.271億元 ,同比增長60%;其他收入為10億元,同比增長 3%。

作為最大營收來源的會員業務,增長背面是,用戶數下滑,靠漲價贏得8%增速。截至三季度末,愛奇藝的訂閱會員規模達到1.036億。而去年同期,這一數據為 1.048 億。

去年末,愛奇藝推出新的會員定價方案。 調價後多端價格統一,共分六檔,連續包月、月卡、連續包季、季卡、連續包年、年卡定價分別為19元、25元、58元、68元、218元和248元。

客觀上,這一價格實際漲幅有限。以往視頻會員通過iOS端付費的價格一般會高於通過安卓端/PC端付費的價格,本次愛奇藝價格調整為多端統一定價。對比提價前後的價格,iOS端基本持平,安卓端/PC端各檔會員費用漲價約25%。

但走低的會員數,很難撐得起收入長期增長。

愛奇藝廣告業務,收入仍在下滑。

這有著大環境因素。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5%,前值為8.5%,增速出現了較大幅度放緩。8月份消費數據明顯低於預期。

同時,重要廣告主所在行業持續震盪。以騰訊為例,廣告增速放緩主要由於教育、保險與游戲行業的廣告需求疲弱,以及互聯網廣告整治所致。

網路也表示,廣告業務中,地產、 裝飾、教育、旅遊等板塊均受到負面影響。當前,教育、地產等行業,均為重點調控對象,旅遊則深受疫情影響。

「投放越發謹慎,且必須看回報率,壓力很大。」有世界500強飲品企業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愛奇藝還面臨著特殊的行業背景。

「會員數量下降,有內容缺失原因。因為疫情關系,院線電影不上院線,所以也拿不到院線電影。第二是電視劇受疫情影響,受審核影響,延期播出。第三是綜藝節目受廣告主停止投放廣告、停止贊助的影響,也導致延期。還有一些其他的影響,比如說動畫的製作等等。這些都是導致用戶,就是會員數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在年初稱。

此外,愛奇藝成本控制有限。三季度,收入成本70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內容成本53億元,同比增長13%。

由此,愛奇藝處在盈利模式未打通且成本上升的逆循環,裁員成了必選題。

裁員效力有限 重在整肅風紀?

根本問題未解決,裁員能有效降低成本嗎?

目前來看,只能局部緩解。三季報顯示,愛奇藝研發費用為6.83億元 ,同比增長 2%,員工收入主要體現在這一門類。

這與愛奇藝17億元虧損額相比,不到一半,且裁員空間畢竟也有限。

另據媒體報道,愛奇藝將縮減市場投放預算,這個實際作用或相對大些。三季度,愛奇藝銷售、一般和管理費用為12億元,同比增長9%。

對愛奇藝來說,裁員的實際意義,或在於整肅風紀,從而結構性省下成本。對視頻平台來說,部分員工收入大頭來自灰色收入。

包括愛奇藝、騰訊、阿里在內人士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承,公司項目存在回扣空間。這在非標的影視業更加明顯。

近期,騰訊在反舞弊調查中發現,騰訊視頻影視項目製片人張萌存在違反公司「高壓線」行為,並涉嫌違法,現已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張萌任職於騰訊視頻旗下天蓬工作室。

去年,裁判文書網公布了《陶燕受賄罪一審刑事判決書》,因在電視劇投資方面違法收受488萬元,浙江衛視總編室原主任陶燕已於6月24日被一審判處有期徒刑5年。

2018年12月,原阿里文娛大優酷總裁、阿里音樂CEO楊偉東因經濟問題被警方調查。判決書顯示,在擔任優酷總裁期間,楊偉東利用職務便利,非法收受賄賂款共計人民幣855萬余元,並為他人謀取利益,其行為已構成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

2013年8月,原騰訊在線視頻部總經理劉春寧離職後,入職阿里。2014年,騰訊內部審計時發現當初劉春寧主管的視頻團隊存在貪腐疑點,於是,重拳出擊。

2016年4月,劉春寧被控受賄一案,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據財新當時報道,劉春寧被控涉嫌兩宗犯罪事實,均是發生在其擔任騰訊在線視頻部總經理期間。第一宗指控,是涉嫌干涉電視劇《自古英雄出少年》的評級,從中受賄143萬元。

檢方指控的第二宗涉嫌犯罪事實,是劉春寧在采購《寶貝》《蘭陵王》兩部劇時,受賄70萬元。

「這個行業太市場化了,從搶IP、明星等項目前期起,充滿了變數與水分,拍攝階段成本亦不透明,後期價格更是一團迷霧。根本說不清楚是市場價格還是有操作,本來就是一體兩面,水分有時候是必要生存條件。」有上市影視公司高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承。

經營壓力下,裁掉中層、老員工,對愛奇藝整肅體系,或也有幫助。

「我們經常說一魚多吃:在內容上的投資產生了與內容相關的IP,然後將IP開發成不同作品形式,比如原來是小說,現在變成了電影、劇、動畫、游戲,之後把IP做商品化的授權,變成了文具、道具等等這些綜合性的收入,包括廣告收入以及向用戶直接收取的會員費或是單片點播費等等,只有這些綜合起來的收入超過了對內容的投資,這種商業模式才會成為一個穩定的、健康的商業模式。這需要時間,愛奇藝離這天不遠了,因為我們積累的IP越來越多了。」11月,龔宇在財報電話會上表態。

這是他少見的直接喊話。

愛奇藝或因虧損將進行大裁員3

12月1日,據第一財經報道,目前愛奇藝正在裁員,裁員比例在20%至40%之間,裁員補償暫按「N+1」發放。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多方了解獲悉,愛奇藝這次裁員涉及多部門,除核心的劇集、綜藝的采購、製作部門暫未裁員外,用戶產品部門、短視頻隨刻、智能硬體(VR)、動漫和游戲等均在裁員之列,市場等公線部門也有裁員指標。

「年齡較大、司齡較長的員工受到的影響較大」,一位愛奇藝前員工對貝殼財經記者說。「也該裁員了,他們人太多了,有七八千人,是行業內同類型公司的近兩倍」,一位業內人士對貝殼財經記者說。

針對上述問題,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多次向愛奇藝求證,截至發稿未被回應。

裁員一事在愛奇藝創始人、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龔宇上月的發言中可以窺見一斑。在11月17日晚間舉行的愛奇藝三季報分析師電話會上,龔宇稱,對愛奇藝來說重點是開源節流,主要是砍掉低效率的業務、項目,增加和嘗試新的貨幣化機會。

財報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愛奇藝總營收達7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6%;歸屬於愛奇藝的凈虧損17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12億元。

疫情讓愛奇藝的廣告和內容供給都受到影響。會員廣告、在線廣告服務、內容分發、其他是愛奇藝的四大主營業務:三季度愛奇藝會員服務收入為 43億元,較 2020 年同期增長 8%;在線廣告服務收入為 17億元,較 2020 年同期下降 10%,主要是由於該季度推出的優質內容較少,以及充滿挑戰的宏觀經濟環境;內容分發收入為6.3億元 ,較 2020 年同期增長 60%;其他收入為10億元,較 2020 年同期增長 3%。

龔宇在上述電話會議上稱,目前行業的主要挑戰是內容供應短缺。「疫情是最直接的原因,比如到目前為止,今年電影的上線量不如去年同期的一半,電視劇的上線量不足往年同期的三分之一,新的網劇因為審核原因延遲上線,上線後質量也打了折扣,而這也只是一部分。內容供給出現了比較大的問題。」龔宇說,他同時也認可,客觀上短視頻對用戶時長的爭奪是行業面臨挑戰的重要原因。

在增長受到影響的同時,愛奇藝的成本也在上漲。三季度,愛奇藝的收入成本為70億元,較 2020年同期增長10%,收入成本的增加主要是由於該季度內容成本增加。內容成本作為收入成本的重要部分費用為53億元,較2020年同期增長13%;銷售、一般和管理費用為12億元,較2020 年同期下降9%;研發費用為6.83億元,較2020年同期增長2%。綜上,三季度愛奇藝經營虧損為14億元,2020 年同期為12億元,營業虧損率為18%。

行業層面,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和B站等長視頻平台均未實現盈利。隨著視頻平台會員規模、收入規模增速放緩,資本市場更加關注長視頻何時能實現盈利。

對於這一問題,龔宇在上述分析師會議上稱,「這個需要時間,但距離這個階段不遠了,因為愛奇藝積累的IP越來越多了。」愛奇藝經常說「一魚多吃」,就是在內容和產生上,把IP開發成不同形式,比如說原來是小說,現在變成了劇集、電影,變成了動畫,動畫又變成游戲,再把IP做商品化的授權,變成文具、道具等。這些綜合性的收入,包括廣告收入,向用戶直接抽取的會員費收入、單片點播的收入等,超過對內容的投入時,這個商業模式就成立了。

熱點內容
什麼是富時中國a50期貨 發布:2025-04-24 12:31:30 瀏覽:433
河南扶貧基金怎麼開展工作 發布:2025-04-24 12:25:49 瀏覽:730
園林視頻講解可轉債基金收益如何 發布:2025-04-24 12:03:43 瀏覽:781
街坊基金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4-24 12:00:00 瀏覽:465
股市高漲走勢如何 發布:2025-04-24 11:59:13 瀏覽:394
期貨300萬一年能變成多少 發布:2025-04-24 11:55:37 瀏覽:169
螞蟻金服在哪裡買基金 發布:2025-04-24 11:25:33 瀏覽:116
期貨價格負的如何買 發布:2025-04-24 11:11:52 瀏覽:582
基金圖怎麼看新手入門學基金 發布:2025-04-24 10:51:56 瀏覽:861
股市大漲66點意味什麼 發布:2025-04-24 10:40:18 瀏覽: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