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馳科技股票
Ⅰ 車聞熱搜|富士康發布電動汽車的「Android」,欲吞10%汽車市場
富士康發布MIH開放平台
據國外媒體報道,富士康公司日前發布了一款能為多種類型和尺寸的電動汽車開發的新型架構。該平台名為「電動汽車軟硬體開放平台」,簡稱MIH,被稱為「富士康在電動汽車業務增長中邁出的重要一步」。
與Android一樣,該平台的開放性將允許汽車製造商根據車身風格(轎車或SUV)和應用場景(經濟型或豪華車)進行小幅調整。當然,這種開放性同時適用於軟體和硬體。此平台將適用於任何製造商或品牌汽車。
在相關4S店維修內幕持續曝光發酵下,涉事品牌上汽大眾和東風日產均作出聲明回應。
上汽大眾回應稱,該經銷商涉嫌嚴重違反上汽大眾經銷商經營管理指導方針向用戶提供服務,同時還存在擅自將經營場地租賃給社會修理廠經營的行為,為此已責令該經銷商立即停業,接受相關調查。同時,上汽大眾已針對全國經銷商的售後服務行為啟動專項檢查,對於報道中相關行為可能給消費者帶來的困擾深表歉意。
東風日產官方發布聲明回應稱,取消該專營店星級評價資格並限期整改;開展全國專營店的售後服務檢查工作;並就此事向廣大用戶致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想、蔚來、小鵬、威馬、恆馳和比亞迪誰能笑到最後
想、蔚來、小鵬、威馬、恆馳和比亞迪誰能笑到最後?理想汽車:
1.賣點:發力新能源高端市場,就是豪。賣點目前只能看到的是出身豪門,營銷模式可能有創新(汽車小鎮),其他的 不太清晰
2.資金:應該是入局晚但是投入大,據媒體報道恆大集團計劃三年內投資450億。2019年已經投入200多億把造車的幾大核心供應鏈收入囊中,還和頭部汽車零部件廠商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聲勢搞得最大,還投資了國內幾個最大的汽車經銷商集團,也順道解決了銷售渠道問題,針對充電樁的問題,恆大又和國家電網合作成立合資公司,算解決了充電樁問題,看上去好像錢可以解決的問題都解決了。港股恆大健康股票因為恆大造車又漲了好幾波,現在也更名為恆大汽車了,短期內資金應該是最多的。畢竟地產的資金流是嚇人的。
3.趨勢:恆大恆馳汽車屬於純電動的,加上許主席對國家政策的敏感性,自然也是充分享受國家新能源的補貼,在國家汽車行業新能源戰略的支持下,最近一口氣發布了6款車型,涵蓋了轎車、MPV和SUV,可謂豪氣沖天!名字起得真是牛逼(恆馳1~6),估計也是故意這么叫的。最近在各大平台、央視,新媒體等開啟了廣告轟炸模式,震驚業內。如果產品力可以,還是可以期待的。但是恆大的企業文化裡面,做地產他們是第一,做其他的產業每次口號都很大,但是
實際效果差強人意,比如恆大冰泉,恆大糧油,恆大人壽都沒有在業界排名第一,產品力和底蘊用錢買不來的,要不然單憑資金,一汽和東風的資金也不比恆大差多少。
比亞迪新能源:
比亞迪新能源就不用細說了,資格老,也是最早布局純電動領域的,前幾年的利潤都是很大部分靠國家補貼發展起來的(看近幾年的財報就知道了),技術確實也是一流,尤其是沖破了新能源的核心技術(電池更不必說,國內屬一數二的),近期推出的刀片電池也是受到業內好評,大大提升了電池安全性、降低了電池熱失控風險。隨著比亞迪重視汽車設計,在造型中心的成立,設計上的短板漸漸在補齊。因此比亞迪活的久這沒什麼多說的,也有可能活得最好
Ⅲ 蔚來市值超過寶馬,為何造車新勢力市值與產量不成比例
股票市場上的動向,牽扯著每一位資深股民的心。
雙十一活動依舊熱賣,給馬雲的「退休之旅」帶來了不小的光彩,但說句實話,它很難掩蓋此前史上最大IPO被叫停的尷尬。
對於許老闆來說,11月也不是一個非常吉利的月份,因為他這些年一直努力的回歸A股正式宣告失敗。很多人覺得,從2010年開始沒有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能夠通過證監會發審委審批的歷史,如果有人能打破這一冰封的成績,照理說有也僅有恆大能實現。但4年的時間過去了,許老闆的努力最終成了泡影。
所以究竟是泡沫?還是接下來的市場走勢?很難說,因為市場估值方式決定了,即便傳統造車企業這些巨鱷是汽車市場當之無愧的主力貢獻者,但是資本市場對這些銷量相比傳統製造業堪稱「螞蟻」一般大小的新造車企業更為熱情。
因為互聯網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恆大拋售166億資產引發熱議,公司目前的境況如何
2021年8月31日,中國恆大發布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226.9億元,同比下降16.5%;凈利潤104.99億元,同比下降28.87%。其中,房地產開發業務虧損41億元。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恆大利潤下降與打折賣房有關,恆大自去年2月開始推行「網上賣房」及持續多次推出階段性特大優惠措施,藉此大力促銷刺激收回現金流。
藉助大規模降價促銷,恆大得以快速回籠資金,數據顯示,恆大有息負債較去年3月底下降約3000億元,凈負債率已降至100%以下,實現一條紅線變綠。此外,為緩解流動性壓力,截至8月27日,恆大處置了包括恆騰網路、盛京銀行、恆大冰泉、深圳高新投和5個地產項目等股權,合計出售總代價166億元。
「以價換量」賣房降負債
數據顯示,恆大汽車上半年營收69.2億元,同比增長53.5%;虧損48.22億元,較2020年同期虧損擴大96.25%。恆大解釋,陷入虧損主要因為健康業務毛利減少,另外,正處於拓展系能源汽車業務的投入階段,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市場推廣費用及研發投入增加。
據透露,截至目前,恆大收購核心技術及研發費用已達271億元,在去年末249 億元的龐大基礎上再度加碼。據了解,目前恆馳1、恆馳3、恆馳5、恆馳6、恆馳7五款車正進行夏季測試並已接近收官,恆馳處於量產沖刺階段,這意味著,堅持自主設計與正向研發的恆大汽車,能否俘獲用戶與市場,答案將很快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