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解禁前大跌到歷史底部
A. 解禁股解禁前後對股價的影響有哪些
解禁股票一般來說是一個利空消息,所以股價下跌的概率大,但是解禁前後對股價的影響不同:
1、解禁前:即上市公司公布解禁公告前,如果股價在低位、公司的市盈率不高、解禁時有利好消息公布,則可能會有大資金提前將股價拉高,提前炒作一番。但主力一般會比散戶提前知道解禁的消息,所以當股價有壓力位或主力資金離場的時候,投資者就要小心謹慎。
2、解禁時:一般當天下跌的概率大,並且如果解禁額數量很龐大,則利空消息會被延續。如果解禁公布前,股價沒有被提前拉升,解禁時股價又剛好在低位,則大資金可能會提前將股價拉升後再出貨。
3、解禁後:解禁不是一天就會完成的,很多股票解禁後可能依然延續之前的走勢,期間有震盪,但利空消息不會很快消化,所以下跌的概率大。
拓展資料:
一,股票解禁日是可以通過公司官網公告查看的,但是大多數投資者一定不止跟蹤一家公司,把各個官網依次點開下載公告不太省事,所以建議你通過這個股市播報來查看,建議你添加自選股票,這樣能夠智能篩選出比較值得關注的信息,能夠了解解禁日也能夠詳細了解解禁批次、時間線。解禁並不是意味著解禁部分的股票當天可以在市面上暢通,對其進行考察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具體時間因個股而異。
二、股票解禁前後的股價變化雖然解禁和股價表現並不存在線性相關關系,但如果要探究一下股票解禁前後股價下跌的原因,可從這三個方面進行解析:
1、股東獲利了結:一般情況下,限售解禁也就意味著會有更多的流通股進入市場,如果限售股東獲得的利潤不少,同時追求利潤的動力也會大大增加,無形中會增加二級市場的拋盤,公司股價構成利空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2、散戶提前出逃:出於對股東可能會拋售股票的擔心,說不定部分中小投資者在解禁到來前提前出逃,那麼股價也就會提前下跌了,
3、解禁股佔比大:另外,解禁市值影響解禁股本占總股本的比例,前者越大,後者自然也越大,股價的利空也會隨之更大
B. 股票在低位解禁股價會跌嗎
解禁的時候股價下跌的概率大,但不一定大跌。
一般股價的跌幅取決於解禁的數量,如果解禁的數量占公司總股本比較高,那麼股價就會大跌,如果佔比較小,則下跌的幅度有限。
場外,如果股票解禁前,股價長期處於下跌模式,解禁後可能沒有股東賣出,因此此時股價有可能被炒作,所以也有解禁時股價上漲的情形。
大非解禁:指占總股本5%以上的限售股,需要在股改2年後才可以流通。小非解禁:指占總股本5%以內的限售股,需要在股改1年後才可以流通。所以,大非解禁股價可能會大跌,小非解禁股價跌幅有限。
(2)股票解禁前大跌到歷史底部擴展閱讀:
股票是股份制企業(上市和非上市)所有者(即股東)擁有公司資產和權益的憑證。
上市的股票稱流通股,可在股票交易所(即二級市場)自由買賣。非上市的股票沒有進入股票交易所,因此不能自由買賣,稱非上市流通股。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標准、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股票是股份證書的簡稱,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
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金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普通股
普通股股東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4)剩餘資產分配權。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C. 解禁前暴跌是怎麼回事
股票解禁是指之前不能在股市裡自由交易的股票可以交易了,而根據更多解禁的案例來看,往往某隻股票有解禁股將要解禁之前,就會出現暴跌的現象,那麼解禁前暴跌是怎麼回事?這里給大家看看吧。
上海銀行(15.16-0.20%,診股)、徠木股份(16.77+2.26%,診股)、印記傳媒等多家公司在解禁前後大跌,再度引發了市場對於解禁股的擔憂。
11月16日,上海銀行巨額限售股解禁,導致股價開盤一字跌停至15.41元,跌破每股凈資產15.91元,同時創下其上市以來的最低價和首個跌停。11月15日,上海銀行發公告稱,本次上市流通的為首次公開發行限售股共計29.26億股,涉及3.46萬名股東。按照當日收盤價計算,該部分解禁股市值超過500億元。在此次巨量限售股解禁之前,上海銀行的流通股只有7.8億股。
11月17日,徠木股份低開低走,午後被封死跌停,而當日恰好是公司巨額限售股流通的日子。公司此前公告稱,17日將有5294.76萬股的首發限售股流通,涉及股東合計36名,而公司此前流通股僅3009萬股,此次解禁股數使得流通股驟增1.76倍。當日大跌的印記傳媒、步長制葯(54.09+3.50%,診股)、福達股份(7.70-0.65%,診股)的巨額限售股也將在本月下旬陸續解禁。
事實上,在此之前,無錫銀行(7.62-0.39%,診股)、第一創業(8.48-0.93%,診股)均在首發限售股解禁之日上演過跌停。今年9月25日是無錫銀行6.07億首發限售股解禁,當日無錫銀行即跌停。此外,5月11日第一創業9.8億股解禁股上市,使得該股在解禁後連續3個跌停。
一般來說,解禁市值越大、解禁股份占解禁前流通股比例越高、估值相對高的股票,其股價面臨限售股解禁的壓力也越大。當日,限售股解禁並不一定引發股價大跌,如藍盾股份(9.78+1.03%,診股)、禾豐牧業(8.99-0.77%,診股)、浩豐科技(8.23+0.37%,診股)、東易日盛(28.21-0.67%,診股)、明家聯合(7.48-1.58%,診股)等公司在限售股解禁當日股價反而出現了漲停。
A股股票將在12月面臨解禁高峰。Wind數據顯示,12月份解禁規模總量為3066億元,單月較11月環比上升22.6%,為年內次新高。
天津證監局披露了360接受IPO上市輔導的公告,360應該是放棄了借殼,而是選擇直接IPO上市。按照目前的進度,明年預計就可以IPO了,成功上市之後應該會是A股最大的互聯網企業。
與360概念相關的股票兩類,一類是持有360股權的,360上市後就能變現獲利,代表就是中信國安、愛爾眼科、電廣傳媒、浙江永強、中南文化、三七互娛等等。這些股票實際上確實是能獲益的,只不過根據公司本來的業績規模和持有360股份的多少,未來變現的時候業績增厚程度不一樣。
另一類是360可能打算借殼的殼資源股,這個就是市場各種奇葩的炒作了,比如代碼是600360的華微電子、002360同德化工,就因為代碼裡面有360,被認為是借殼概念股;還有波導股份,因為給360做手機,被認為有一腿;中葡股份,是因為大股東中信集團參與了360私有化,被認為肥水總不會流外人田吧。這類股票純屬於亂炒一通,現在都沒戲了。
360的消息今天出來以後,上午概念股還都比較強勢,但中午開盤後迅速跳水,明顯借利好出貨,接盤的全被套了,後面要小心,不要輕易去接。
從解禁股佔比來看,從目前到年末,兩市有58隻個股解禁股本超過解禁前的流通股本,其中永吉股份(19.34+8.17%,診股)、北部灣港、步長制葯、印紀傳媒(12.09停牌,診股)、福達股份、吳江銀行(8.27+0.12%,診股)、裕同科技(55.01-1.70%,診股)等個股解禁股本是解禁前的流通股的兩倍多,解禁比例較高。
對於解禁股,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相比IPO原始股東,定增股解禁後減持的動力相對更強,尤其是參與定增的機構獲利較多的時候;此外首發限售股解禁的民營股東、創投股東相較國企股東減持動力更足,投資者應盡量迴避解禁規模和解禁比例較大的高估值個股。
大盤連續回調了兩天,從技術上看,這個位置應該會有支撐,我認為向上的股票趨勢還沒有破壞,仍然看多。昨天有小夥伴問我買的次新股名單,我是挑選的上市四個月之內、市值較小的股票買的。次新股從今年1月17日以來持續反彈,一直沒有像樣的調整,到現在深次新股指數已經反彈了20%+了,所以風險比咱們之前做超跌反彈的時候大了很多。今天次新板塊又跌得比較猛烈,我有點擔心會出現一波調整。如果你交易經驗比較豐富,心理控制好,我覺得看這波調整穩住後次新還可以做,控制好止損就行。如果你本身風險承受能力就比較差,一跌就心慌的那種,還是算了,目前這個位置我沒有上次那麼有把握,所以今還是不貼股票池了,怕有人糊里糊塗買了被套,等看看能不能穩住再說。
關於解禁前暴跌是怎麼回事?的相關內容就為大家分析完了,因為股票解禁後,有些股東會選擇拋售自己手中的解禁股,所以造成賣盤多,股價下跌,所以市場上的投資就會提前拋售,避免自己手中的股票掉價。更多精彩股票知識就在本網。
推薦閱讀
股票限售是什麼意思?股票解禁呢?
股票限售對股價的影響有哪些?股票解禁又有哪些影響?
限售股票解禁利好嗎?股價會漲嗎?
看到這里,相信您已經了解解禁前暴跌是怎麼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