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歷史新低的股票全盤套牢
『壹』 為什麼要買創歷史新高的股票
首先,創新高的股票是強勢股,創新高的股票已經突破了前期的歷史壓力。所以,從個股的強弱來看,位置絕對屬於強勢股,而我們通常做短線股,期望短期盈利,強勢股肯定是首選條件,所以創出新高是短線操作的第一首選條件。
第二個股創出歷史新高後,這個股票已經完全不存在套牢盤了,所有的套牢籌碼已經全部解放路,而且後期的上漲也是比較容易的。
第三,在分析短線的時候,我們會喜歡分析短期庄的拉升意願,創新高的股票往往代表著了庄行為,莊家可以直接挑戰位置的歷史壓力,股票拉高肯定要投入很多錢,所以通過莊家心理和莊家行為的分析,既然拉高短期市場已經花了很多錢,那肯定不會結束,或者漲幅程度還沒有結束,這也是敢於進入創新高的股票。
拓展資料
股票分類
普通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普通股構成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一種基本形式。現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進行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普通股股東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4)剩餘資產分配權。當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的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優先股
優先股相對於普通股。優先股在利潤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於普通股。
(1)優先分配權。在公司分配利潤時,擁有優先股票的股東比持有普通股票的股東,分配在先,但是享受固定金額的股利,即優先股的股利是相對固定的。
(2)優先求償權。若公司清算,分配剩餘財產時,優先股在普通股之前分配。註:當公司決定連續幾年不分配股利時,優先股股東可以進入股東大會來表達他們的意見,保護他們自己的權利。
後配股
後配股是在利益或利息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時比普通股處於劣勢的股票,一般是在普通股分配之後,對剩餘利益進行再分配。如果公司的盈利巨大,後配股的發行數量又很有限,則購買後配股的股東可以取得很高的收益。發行後配股,一般所籌措的資金不能立即產生收益,投資者的范圍又受限制,因此利用率不高。後配股一般在下列情況下發行:
(1)公司為籌措擴充設備資金而發行新股票時,為了不減少對舊股的分紅,在新設備正式投用前,將新股票作後配股發行;
(2)企業兼並時,為調整合並比例,向被兼並企業的股東交付一部分後配股;
(3)在有政府投資的公司里,私人持有的股票股息達到一定水平之前,把政府持有的股票作為後配股。
垃圾股
經營虧損或違規的公司的股票。
績優股
公司經營很好,業績很好,每股收益0.8元以上,市盈率10-15倍以內。
藍籌股
股票市場上,那些在其所屬行業內佔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
『貳』 低位嚴重縮量的股票,到底是好還是壞
我們在研究的股票的時候或者很多投資者會喜歡抄底低位股的時候,但抄底一些地位股的時候,發現這類股票的成交量較為低迷,每天也可能只有一兩千萬的成交金額,而且成交量持續性的低迷,股價並無明顯變化,並且的很多個股會成交量進一步萎縮,比如之前已經是地位嚴重萎縮的情況,接下來還會繼續縮量下跌的情況,具體參考下圖案例:
遇到這類情況我們需要耐心等待兩個季度的業績報告,公司的業績突然暴增也不建議買入,只有出現持續性增長才考慮介入。總結:低位個股成交量嚴重萎縮的情況下,不建議大家參與,很多個股存在很大的風險,本身沒有資金參與的股票,後期走勢不確信很高,但個股畢竟處於低位,如果後期個股出現持續性上漲的情況,上漲幅度較大,我們不要盲目抄底,我們可以等到後期成交量逐步開始放出和業績開始出現逐步增加的情況下買入。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叄』 股票已經跌到全部股東都套牢了,為什麼還會下跌呢
這說明資本市場對這個股票不看好,所以持續性透支就會一直下跌。
『肆』 股票跌到最低,,,再買進,是不是很安全
好的股票底部是在不斷抬高的,因為業績好,到了低位,散戶不買,基金,社保也會基於價值投資在下跌中買入(左側交易),這樣就會不等出現歷史低位就止跌回升,所以底部會逐漸抬高。
相反,績差股就會不斷出現新低,所以跌到最低被誰買到,那都是彩票中大獎的節奏,機率是很低的。
散戶做價值投資,只能選市盈率,市凈率,總市值,流通盤相對較低的票,在股價回落以後股價走平,短中期均線粘連在一起的時候買入,然後耐心持有,直到股價飆升瘋狂上漲之時賣出,那是可以獲利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伍』 怎樣看有無套牢盤
怎樣看有無套牢盤?
剛上市的新股和創出歷史新高的股票就沒有套牢盤,其它股票肯定有套牢盤,多少而已,可以從密集成交區判斷,打開大智慧或其它炒股軟體點擊籌碼分布圖就可以看到。看日K線圖,有籌碼分布的指標。上面的部分就是套牢盤,下面的部分就是獲利盤,還能看到成本。看成交密集區。越是成交量放大的時期,一旦回落遠離這一密集區,自然該處套牢盤就多了。
套牢盤越多好,還是越少好?
如果一個股票上檔的套牢盤太多且太重的話,顯然從一般的道理來講,一旦股票價格上升到套牢盤的區域時,上檔的套牢盤一定會趁機解套,大量的賣盤會湧出。但是實際情況要復雜的多。
機構投資者是掌握局面的,所以他們即使被套,也是系統性風險,這里不分析。對於散戶來說,高水平的投資者,在發生殺跌的情況的時候一般會主動止損,所以他們不會被套牢。知道消息的投資者提前反應了,獲利已經派發完畢。另一部分投資者雖然被套牢但是他們經驗豐富,即使不主動止損也會靜觀其變,等到底部出現的時候他們一般會主動出手在低位補倉,攤低成本,所以這部分人一般不會在高位套牢,他們會在見底的反彈過程中逐步解套甚至盈利出局。
剩下的是既沒有操作技巧也沒有嚴格的操作紀律更沒有高超的操作技術,就只能被動吃套,這部分是是股市裡的主力大軍,就是賺他們的錢。這部分人只能等到股票到了前期被套的高點才會解套,但是他們又是最貪心和操作紀律最鬆散的,一旦反彈甚至反轉到前期高點甚至再創新高後又不想解套想再賺點再走,往往在猶豫中陷入下一個痛苦的輪回。
所以真正的套牢盤出現是需要投資者進行判斷的,而不是一到了高位就一定有大量的套牢盤,其實很多的投資者在主力橫盤運做的時候要麼想辦法解套,要麼割肉換股,所以橫盤的時間足夠長的話,套牢盤反而不一定在高位出現了。不過還是少點好,變於主力順利突破高點,創造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