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園集團股票歷史
⑴ 長園集團的介紹
深圳市長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園新材,股票代碼:600525),1986年由中科院創建,1991年被認定為廣東省和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1999年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02年12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上市。
⑵ 長園集團的上市歷程
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是由深圳市長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變更名稱後之法人主體,位於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工業園科苑中路長園新材料港F 棟5 樓,於2000 年5 月17 日經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辦[2000]45 號文批准,由長和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及許曉文、魯爾兵、陳紅、倪昭華作為發起人,以深圳長園新材料有限公司截至2000 年2 月29 日止經審計的全部凈資產人民幣7, 454 萬元,按1:1 的比例折為股份,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7,45 4 萬元。並經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記,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號。
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2002 年10 月22 日簽發的證監發行字[2002]119 號文批准,本公司於2002 年11 月18 日採用全部向二級市場投資者定價配售的發行方式向社會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 股)25,000,000 股,每股面值為人民幣1 元,每股發行價為人民幣7.60 元。發行後,公司注冊資本增至人民幣9,954 萬元。 2005 年,本公司根據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的指導意見》及《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等規定完成了股權分置改革事項。根據本公司2005 年12 月14 日通過的股權分置改革方案,本公司非流通股股東以其持有的部分股份向方案實施股權登記日(即2005 年12 月1 日)在冊的全體流通股股東作出對價支付,流通股股東每1 股流通股可獲0.33 股的對價股份。 根據2006 年4 月10 日召開的2005 年度股東大會決議,本公司以2005 年12 月31 日總股本99,540,000 股為基數按每10 股送紅股1 股的比例,由未分配利潤轉增股本,共計轉增9,954,000 股,轉增日期為2006 年5 月11 日。轉增後,本公司注冊資本增至人民幣109,494,000 元。
根據2007 年3 月20 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出的中證監[2007]55 號《關於核准深圳市長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通知》,本公司向十名特定投資者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 股)7,000,000 股。非公開發行後,本公司注冊資本增至人民幣 116,494,000 元。 根據2007 年4 月19 日召開的2006 年度股東大會決議,本公司以2007 年4 月11 日完成增發新股之後的總股本116,494,000 股為基數按每10 股轉增1 股的比例,由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共計轉增11,649,400 股,轉增日期為2006 年5 月31 日。轉增後,本公司注冊資本增至人民幣128,143,400 元。 根據2008 年3 月20 日召開的2007 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長園股份以總股本128,1 43,400 股為基數按每10 股轉增3 股,由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轉增後長園股份注冊資本增至人民幣166,586,420元。截至2008 年12 月31 日,本公司累計發行股本總數166, 586,420 股。 本公司及其子公司(統稱「本集團」)之主要經營范圍包括生產、銷售高分子熱縮材料、功能材料、輻照加工、機電產品、通訊電纜附件、電力電纜附件、微機防誤閉鎖系統等項目。
⑶ 長園集團上市歷程
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為深圳市長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坐落在深圳南山區科技工業園科苑中路的長園新材料港F棟5樓。其法人主體於2000年5月17日經深圳市政府批准,由長和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及四位發起人——許曉文、魯爾兵、陳紅、倪昭華以深圳長園新材料有限公司2000年2月29日審計後的凈資產7,454萬元為基礎,按1:1的比例摺合成股份,創立了股份有限公司,初始注冊資本為7,454萬元。此公司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證監發行字[2002]119號文批准下,於2002年11月18日發行了25,000,000股A股,每股面值1元,發行價7.60元,使注冊資本增至9,954萬元。
2005年,公司遵循國務院的相關意見完成了股權分置改革,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流通股股東每持有1股可得0.33股對價股份。同年12月31日,公司通過股東大會決議,以未分配利潤轉增股本9,954,000股,注冊資本增至109,494,000元。2007年,公司非公開發行7,000,000股A股,注冊資本再次增加至116,494,000元。接著,2007年4月的股東大會決定,公司以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增至128,143,400元。2008年,股東大會決定每10股轉增3股,資本公積金轉增後,注冊資本達到166,586,420元,累計發行股本總數為166,586,420股。
長園集團的主要業務包括高分子熱縮材料、功能材料、輻照加工、機電產品、通訊電纜附件、電力電纜附件以及微機防誤閉鎖系統的生產與銷售,形成了本集團的主要經營領域。
(3)長園集團股票歷史擴展閱讀
深圳市長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園新材,股票代碼:600525),1986年由中科院創建,1991年被認定為廣東省和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1999年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02年12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上市。
⑷ 長園集團PE分布圖
長園集團的市盈率歷史波動在10到60倍之間,當前的市盈率為26,顯示出一定的價值被低估。根據2008年的數據,公司在所有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排名中位於第24.0%的低位,表明其估值相對合理。而在2009年,其一致預期的市盈率在盈利預測的上市公司中排在第32.3%,同樣顯示出一個合理的估值位置。
PE分布圖揭示了長園集團在不同年份的市場估值情況,它在過去的幾年中,始終保持在相對較低的市盈率范圍內,這為投資者提供了買入的潛在機會。盡管當前市盈率略高於歷史平均水平,但考慮到其歷史表現和合理估值,這可能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投資點。然而,投資者在做決策時,還需結合公司的基本面、行業趨勢和市場環境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
(4)長園集團股票歷史擴展閱讀
深圳市長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園新材,股票代碼:600525),1986年由中科院創建,1991年被認定為廣東省和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1999年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02年12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上市。
⑸ 新能源車股票龍頭有哪些
1、盛弘股份(600166):該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著顯著的研發成果。福田汽車建有新能源汽車技術中心、毀旦節能減排重點試驗室等研發中心,並掌握了清潔能源技術、替代能源技術和新能源三大綠色能源技術,具備混合動力、純電動、氫燃料和高效節能發動機四大核心設計能力。公司以北京為基地,打造了中國最大、科技水平最先進的客車企業之一。
2、福田汽車(600367):2015年7月,公司研發的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制備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這一材料適用於汽車動力電池和鋰電子二次電池,顯示出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領域的技術實力。
3、紅星發展(600409):2014年3月,紅星發展宣布與銀隆新能源達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計劃通過債權和股權投資方式,對銀隆新能源進行投資。這筆投資包括約2億元的債權或可轉債投資以及約1億元的股權投資,標志著紅星發展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進一步拓展。
4、三友化工(600525):2014年12月,三友化工通過發布重組預案,計劃以定增加現金的方式收購運泰利100%的股權。重組完成後,三友化工將聚焦於智能汽車行業和先進製造領域的布局。
5、長園集團(300693):長園集團利用電力電子變換和控制技術,開發了包括電能質量設備、電動汽車充電樁、新能源電能變換設備、電池化成與檢測設備等在內的多種產品應用,顯示出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實力和市場布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能源汽車概念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深圳市盛弘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友化工 [600409]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盛弘股份:纖慧擾因公司業務調整,近兩年已不再生產光伏逆變
⑹ 長園集團遭調查 格力集團「踩雷」
截圖來自長園集團公告
試圖通過要約收購方式入主長園集團(600525)未果後,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力集團」)開始通過旗下公司買入長遠集團股票。時隔半年後,近期格力集團再度「加碼」長園集團,長園集團股票更是應聲收獲兩個「一」字漲停。不過,長園集團突如其來的被立案調查,則讓格力集團遭遇了「黑天鵝」事件,6月3日,長園集團股價也將迎來壓力測試。
突曝立案調查利空
動作頻頻的格力集團,近期在悄悄買入長園集團。不過,剛剛「 加碼 」後,長園集團就「爆雷」。
6月1日,長園集團發布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公司於5月31日收到證監會的立案調查通知書。在投融資專家許小恆看來,長園集團突遭調查,無疑給剛剛完成增持的格力集團「添堵」。
5月30日,長園集團發布的公告顯示,股東深圳市藏金壹號投資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藏金壹號」)及其一致行動人簽署的一致行動協議已於今年5月24日到期且不再順延。隨著藏金 一號 聯盟陣營的瓦解,長園集團前十大股東最新的持股情況被公布。
從最新的股東名單來看,格力集團在悄悄「加碼」。據東方財富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珠海保稅區金諾信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珠海金信諾」)躋身長園集團前十大股東之列。彼時珠海金信諾持有長園集團1.4%的股份。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珠海金信諾持有長園集團的比例未變。
蟄伏半年後,格力集團再出手。截至今年5月24日,珠海格力金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力金融」)與珠海金信諾分列長園集團第四、第七大股東,格力金融、珠海金信諾持有長園集團的股份數量分別約4715.25萬股、1849.02萬股,對應的持股比例分別為3.56%、1.4%。Wind顯示,格力金融、珠海金信諾均是格力集團持股100%的企業。
也就是說,截至今年5月24日,格力集團通過格力金融、珠海金信諾合計持有長園集團約6564.27萬股,持股比例為4.96%,逼近舉牌線。據東方財富顯示,4月1日至5月31日,長園集團的均價為6.38元/股,若以此數據粗略計算,格力集團通過格力金融買入長園集團3.56%的股份耗資約3億元。
以長園集團5月31日的收盤價6.31元/股計算,目前格力集團通過格力金融、珠海金信諾持有長園集團股份的總市值約4.14億元。
兩漲停後迎壓力測試
因獲格力集團的再度加持,市場一度認為長園集團成為格力集團的新寵,這也直接刺激了長園集團股價連續漲停。
交易行情顯示,5月30日長園集團股價走勢一改往日低迷,當日早盤開盤便快速封上「一」字漲停板。5月31日,長園集團股價繼續上揚並在當日同樣以漲停收盤。
截至5月31日收盤,長園集團漲停板位置有約14.75萬手買單在排隊進場。然而,被立案調查的消息一出,給長園集團8.19萬戶股東潑了一盆冷水,這也意味著長園集團股價將迎來壓力測試。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以此前的經驗來看,一旦上市公司出現被立案調查的情況,市場資金也會因利空消息而出逃。北京一位私募人士也表示,「被立案調查股的股價短期承壓是大概率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有部分投資者已獲利出逃。諸如,5月30日、31日滬股通專用、機構專用席位分別累計賣出長園集團686.89萬元、168.05萬元。
或受累子公司業績造假
據了解,長園集團曾在2016年6月收購長園和鷹80%股權,收購價格為18.8億元,採用收益法評估,增值率652.02%。數據顯示,長園和鷹2017年度銷售收入9.7億元,其中設備類銷售收入佔比68.29%,智能工廠類收入佔比31.71%。
長園集團在2018年10月19日收到上交所《關於對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半年度報告事後審核的二次問詢函》。在問詢函階段,長園集團聘請律師對函件中涉及的長園和鷹的問題進行核查,了解到長園和鷹智能工廠項目和設備業務的真實性存在重大問題,獨立董事認為智能工廠項目結算及回款嚴重滯後。根據公司當時的反饋及提供的資料,長園集團稱,已有理由初步判斷長園和鷹原負責人存在業績造假的嫌疑。
長園集團從事電動 汽車 相關材料、智能工廠裝備、智能電網設備的研發、製造與服務。數據顯示,長園集團在2018年實現的歸屬扣非後凈利潤虧損約11.89億元。今年一季度長園集團的歸屬扣非後凈利潤約2207.13萬元,同比下降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