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顧每年3月份必漲股票
⑴ 如何判斷一個股票的底部
底部是走出來的,不是看出來的,最簡單的辦法是比大盤底部形成的早,而且底部不斷抬高。
⑵ 為什麼有些人炒股會血本無歸
你好,配資誤區:一.合約簽署人是個人而不是公司;經常會遇到客戶提出這種疑問:為什麼你們是以個人名義跟我簽署,而不是公司呢?簡單的說,其實配資所簽署的合同,屬於一種民間借貸。而作為民間借貸行為是合法的、有效的且受法律保護的。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借貸,歷來有之,不違法。如需了解相關民間借貸的法律條款請參考「關於民間借貸的法律規定」。二.高比例杠桿的誘惑;當1:10的配資比例在這個行業中屢見不鮮的時候,更有激進的公司提出1:100這種令人咂舌的高比例。如果客戶是盈利的,那還沒問題,但如果出現市場環境惡劣的情況,賬戶被風控人員強行止損,那麼客戶的資金可能是血本無歸了。任何一種投資方式,都不是賭博的工具。同樣,配資也不是為了讓您用這種心態來操作,所以這種賭徒方式的配資是萬萬不可取的。三.綜合管理費用簽訂合同時支付而不是月底支付;有些配資公司的協議中,對於股票配資費用何時支付也有說明,但是很多股票配資者還是會以為綜合管理費用是月底支付的,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因為正規的股票融資公司,公司都會有一套系統賬務流程,當資金交給股票配資者使用的情況下,賬務需要統一結算,如果股票配資者資金滯後的話,將無法保證正常的財務和風控經理的賬務部分運轉。所以股票配資的朋友們記住綜合管理費用是簽訂合同時候支付的。四.合同收費暗藏玄機;規范的股票配資的服務商收費方式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月管理費,一個是手續費價差。但有些配資公司還會收取除這兩個以外的其他費用,且都藏在合同內不太顯眼的條款中。所以,您在做配資的時候,一定要逐條仔細攬讀,把雙方的責任和義務都界定清楚了,再操作也不遲。
⑶ 節日效應還有嗎
節日效應
節日效應
指全球節日對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產生的影響,比如,在聖誕等大假前金融市場能大幅上升下降,到12月接近真放假時大部分人平倉,而平息下來;還可以指平常一到兩天的節西或休市對前期漲跌調整的傾向,操作者往往平倉持幣。中國比較重要的是春節,五一和十一前後股票市場市場的等待行為等。
神奇的月份
回顧歷史數據,A股市場中存在較為顯著的「日歷效應」,首先從「月份效應」的角度來看,A股2月和11月的上漲概率最大。從2007年到2017年,上證綜指二月份上漲概率達到77.8%,遠高於其他月份,各年度二月份漲幅方差相比其他月份也是最低。上漲概率其次高的就是11月,從2000年至2017年上證綜指在11月上漲的概率有67%。
另外從歷史數據分析來看,發現A股「月份效應」中有兩個有意思的現象:
第一,上證綜指2月如果下跌,全年必然下跌。2000年以來一共出現過五次2月份下跌,分別是:2001年2月下跌5.2%vs全年下跌21%、2008年2月下跌0.8%vs全年下跌65%、2013年2月下跌0.8%vs全年下跌6.7%、2016年2月下跌1.8%vs全年下跌12.3%、2018年2月下跌6.4%vs全年下跌22.3%(截至10月30日)。
第二,2月跌11月必漲,而2月和11月均下跌的情況,自2000年以來還從未出現過。2000年以來發生的五次2月份下跌中,11月上證綜指的漲跌幅情況如下:2001年11月上漲3.5%、2008年11月上漲8.2%、2013年11月上漲3.7%、2016年11月上漲4.8%、2018年11月上漲1.05%。
日歷效應給我們的啟示
看完日歷效應可能聰明的朋友會根據日歷做擇時,但我們要知道,在投資世界裡永遠不缺少聰明的人,在你認可一個規律或真理時必須先了解它的形成條件。首先日歷效應的背後,是經濟活動和人類心理的周期。
如同一年四季,有寒冬也有盛夏,每年的開始,大家都是偏向樂觀的,對於全年都有比較強的期望。到了4-5月時,這種預期需要更多的數據來驗證,而一旦之前的預期過高,之後的數據很大概率低於預期。
理論上講,回購股票導致供不應求,價格一定會漲。但是實際情況是,很多企業回購股價不升反降。主要是因為回購股票向消費者釋放了信號,消費者認為企業業績不佳進而希望通過回購股票來穩定價格。由此,股民對企業業績的預期大幅下降,所以股價下降。
因此面對日歷效應我們不能盲目操作,而且從正常思維邏輯上講,一旦一個行為、一個策略被市場認知,就會不斷有套利者進入,從時間長度、獲利幅度兩個維度將其抹平。
以日歷效應為例,隨著這些有趣的效應被各類投資者所熟知和利用,不少效應在今天已漸漸失效了,周末效應的逐漸消失已經驗證了這點。總之,看待日歷效應時我們要保持清醒的認知,根據歷史數據總結表現的好時機只是參考,不能固化你的投資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