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股票 » 歐菲科技股票下跌原因

歐菲科技股票下跌原因

發布時間: 2024-06-27 09:56:40

A. 金立手機董事長41.4%股權被凍結,股權在什麼情況下會被凍結

用股權做抵押、企業申請破產、股權有爭議債務官司中,其他資產不足以償還債務的時候,股權會被凍結。


1月16日消息,來自深圳法院方面消息顯示,國產手機廠商金立集團董事長、總裁劉立榮所持41.4%公司股權被法院凍結。凍結時間為2年,從2018年1月10日到2020年1月9日,由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執保,凍結劉立榮所持有金立公司41.4%股權。


總之,無論金立公司是因為什麼原因使得股份被凍結了,金立這幾年也很不容易,手機市場競爭大,所以要想經營好一家公司也不簡單。

B. 做機16年的金立能否安然無恙

1月16日,開年第一炸。網易科技報道金立董事長劉立榮所持有的41.4%股權被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凍結,從2018年1月10日起,到2020年1月9日,凍結期為兩年。看來這個消息還是經過了短暫的按壓才被爆出。這開年第一炸炸得電子消費產業鏈的股票都小跌一波。歐菲科技和超聲電子實力躺槍。

一般來說,上市公司的股權被司法凍結,無非是兩種情況,第一種,公司大股東替他人擔保,被要求承擔連帶責任,這種情況下導致股權被凍結,以至於最終股權被拍賣、強行扣劃等;第二種情況,是大股東為融資需要進行了股權質押,但因為經營出現問題無法償還貸款導致債務糾紛,被起訴到法院,導致股權被法院凍結。

前段時間大火的《人民的名義》中,蔡成功就是因為質押了大風廠的股權後又無力還款被起訴,最終丟失了股權。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這都是一片慘烈的下跌形勢。因為消費者換機慾望小了,在市場「無形的手」的調節下,企業才會調小出貨量。買的人少,才生產的少。按出貨量往往小於產量的邏輯來說,在2017年底,各個品牌剩餘的庫存可能也要多於以往。這種大環境對於本就年底水逆的金立來說,無疑雪上加霜。

這船,到底穩不穩

不能否認的是,這兩年金立作為全球十強的手機品牌,銷量還是不錯,2016全球手機銷量5000萬台,2017在宣傳上,又砸了19億,彌補了以往線上推廣不足的缺點。但客觀來看,就算是19億,和OV在宣傳上砸的錢比還是相差甚遠。金立難以撼動OV在主力消費者心中的價值排序,更難改變其在消費者心中高價低配的刻板印象,這點不光在S10系列上暴露無遺,在後期發布的全面屏系列上也能端詳一二。

2018年是全行業的一個深海攻堅期,金立論實力來講,想和華為、OPPO,vivo這種現金流充足的公司拼,的確勝算不大。有人說,金立還是有很多資產的,關鍵時刻變變現,也能撐過去,所以金立這艘船還是穩的。

我看穩是穩,畢竟它是國產手機中存續時間最久的品牌之一,還是有一定實力。但這船已經開始漏水了。漏水是小,但若補救不及時,小問題也可能會導致整座大船的傾覆。

總而言之,2018的確是非常難熬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對於金立來說,挑戰只大不小。

C. 歐菲光遭蘋果拋棄損失高達百億!哪些公司也在瑟瑟發抖

昨日晚間,國內資本市場再次上演一起「黑天鵝事件」。這一聲驚雷,打懵了歐菲光35萬多股東,也讓無數人因此夜不能寐,憂心如焚。

3月16日晚間,歐菲光正式公告,該公司於近日收到境外特定客戶的通知,特定客戶計劃終止與公司及其子公司的采購關系,後續公司將不再從特定客戶取得現有業務訂單。

雖然公告沒有明說這個「特定客戶」是誰,但公告顯示,該客戶是歐菲光2019年的第二大客戶,相關業務營業收入為116.98億元,占總營收的22.5%。據此分析確認,歐菲光是被蘋果公司剔除出供應鏈了。這就意味著,每年上百億的訂單,瞬間化為烏有,可以想像這是多麼慘痛的局面!

毫無意外,今日開盤,歐菲光股票開盤高達100多萬手封死跌停板上。後面到底還有多少個跌停板,目前也無法預估。幾十萬股東也只能「望股興嘆」,欲哭無淚。

歐菲光為何被「踢群」?

眾人疑惑的是,為何歐菲光會慘遭蘋果「踢群」呢?這就得從頭說起。

早在2017年4月,歐菲 科技 通過收購索尼華南電子100%的股權,順利打入蘋果攝像頭供應鏈。同年,歐菲光生產的薄膜觸控感測器獲蘋果認證通過,並將使用在全系列的iPad平板上。受利好消息影響,歐菲光股價一路上揚,較之前期低點上漲了3倍,最高達到26元。

然而,受地緣政治因素影響,歐菲光和蘋果的合作關系開始皺起波瀾。2020年7月,在美國宣布新納入「實體清單」的11家中企中,歐菲光被列入。

隨後,市場多次傳出蘋果考慮歐菲光之外的模組供應商。

2019年10月,市場有傳聞蘋果為確保iPad、iPadmini供貨無虞,有意轉單台灣TPK和GIS。

2020年8月,市場傳出蘋果與多家韓國相機零部件廠商接觸,意在為iPhone新機配備TOF鏡頭模組尋找的替代廠商。

2020年9月,曾有媒體爆料,蘋果將歐菲光剔除出供應鏈名單,iPad觸控訂單全數歸入台廠,由業成GIS與宸鴻TPK供貨。但隨後被該公司否認,稱暫未收到相關通知。

雖然歐菲光多次矢口否認,但據媒體報道歐菲光與蘋果「分手」基本已是既定事實

歐菲光損失有多大?

那麼,對於歐菲光來說損失會有多大呢?

根據資料顯示,在攝像頭模組、指紋識別模組和觸顯模組出貨量上,歐菲光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而蘋果公司正是其重要大客戶之一。

根據歐菲光2020年上半年的財報數據顯示,其非安卓影像模組產品銷售收入為36.73億元,占總營收15%以上。而2019年該業務營業收入為116.98億元,占歐菲光2019年營業總收入的22.5%。被剔除後,則意味著歐菲光每年減少上百億元的營收。

另外,據歐菲光初步評估,截至2020年底,與蘋果業務相關的設備資產賬面價值約為32.82億元,約占公司凈資產的三成。如今蘋果與該公司終止合作,意味著30多億元的這部分資產將計提減值,該公司業績也必然受到較大的影響。而已經被排除出蘋果供應鏈的歐菲光,後續公司的市場估值也將面臨重估。

此外,歐菲光目前還面臨著高庫存和高債務的雙重壓力。

不過,今年2月,歐菲光將包括華南廠在內的4家子公司資產總值超100億元的蘋果業務出售給了聞泰 科技 ,其蘋果產業鏈逐漸邊緣化,而聞泰 科技 則藉助此資產順利進入蘋果供應鏈。 對於歐菲光來說,通過出售該業務資產,一方面回籠資產緩解債務壓力,另一方面降低負面消息對公司股價的影響,畢竟從前期高點至今已經下跌超6成。

誰在瑟瑟發抖?

歐菲光被蘋果踢出供應鏈後,影響最大的還是資本市場,尤其是數十萬的上市公司股東。

雖然此前已經多次被市場傳聞預警,但是「黑天鵝」真的來臨之時,卻是已經無法全身而退。這又是多麼痛的領悟呢。

歐菲光慘遭「踢群」的前車之鑒,是否會引發其他蘋果概念的上市公司的極度擔憂?其他公司是否也會步其後塵?

大家知道,中國不僅是蘋果的一大重要消費市場,同時也是其重要的零部件乃至整機組裝的供應商所在地,尤其是iPhone 、iPad等主流電子消費產品。 而在國內資本市場上,僅A股蘋果概念股的上市公司就有95家,包括主板26家、中小板29家(剔除歐菲光)、創業板29家和科創板11家

不過, 從消息面上看,蘋果正在從中國轉移生產線,尤其是近年來,蘋果頻頻將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到印度、越南等地。

3月初,據外媒報道稱,蘋果正准備將10%的iPhone 12生產從中國轉移到印度。此前,印度只能生產一部分舊款iPhone機型,但到了2020年印度的生產線已經可以製造蘋果iPhone 11智能手機了。

那麼,蘋果為何向外轉移供應鏈呢?究其原因有四:

一是印度等地區市場潛力巨大;二是其勞動力成本更低廉;三是政治因素制約;四則是供應鏈多樣化有利於降低對中國製造業的依賴。

可以看到,蘋果供應鏈外移,必然會給A股蘋果概念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和股價走勢增添了一些不穩定的因素。

然而,蘋果要完全脫離中國製造,目前來說也並不現實,畢竟國外的生產水平尚不能完全滿足蘋果的供應需求。況且,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蘋果CEO庫克自然也不會輕言放棄。 因此,市場也不必過分憂慮了。

蘋果產業鏈一覽

(一)iPhone手機產業鏈:

從手機成本來看,重點是各類晶元和屏幕,佔比最大;其次是零部件及模組,最次是整體組裝。國內廠商主要集中在中游零部件環節和下游整機代工組裝。

【屏幕】主要參與企業:京東方A

【攝像頭模組】主要參與企業:聞泰 科技 、水晶光電

【電池模組】主要參與企業:德賽電池、欣旺達

【軟板】主要參與企業:鵬鼎控股、東山精密等

【散熱】主要參與企業:中石 科技 、安潔 科技 等

【連接器、天線、插槽等】主要參與企業:立訊精密、信維通信等

【外觀件及精密加工件】主要參與企業:工業富聯、藍思 科技 、長盈精密、科森 科技 等

(二)Airpods產業鏈:

從蘋果 airpods 產業鏈來看,上游主要是晶元和方案廠商,中游主要是各種零部件如PCB、電池、揚聲器、線纜、天線等,下游主要是整機組裝或代工廠。

【軟板】主要參與企業:鵬鼎控股

【模切件】主要參與企業:領益智造

【代工】主要參與企業:歌爾股份、立訊精密

(三)Watch產業鏈:

【Watch觸控模組】主要參與企業:長信 科技 、藍思 科技

【Watch SIP】主要參與企業:環旭電子、立訊精密

【Watch蓋板及FPC軟板】主要參與企業:藍思 科技 、鵬鼎控股、東山精密

(文/Jacky)

D. 歐菲科技股票怎麼樣

歐菲科技是三星、華橘尺為等知名客戶的核心供應商,生產規模技術實力位居行業前三甲,投資價值比散談較高,最近的行情不是很好,資金方面呈流出狀態,形式沖伍碰尚不明朗。

E. 劉立榮股權為什麼被凍結了

賭博真的害人不淺!金立董事長劉立榮股權被法院凍結。

據報道,今天有媒體稱金立集團董事長劉立榮所持的41.4%公司股權被法院凍結,凍結時間為2018年1月10日到2020年1月9日,金立回應稱:「由於目前該事件已進入司法程序,公司不便進一步回應。我司將積極配合司法工作,盡快解決此事。」

與此同時,金立董事長兼總裁劉立榮還在社交網路發布了多張與歐菲科技等供應商、中國銀行、招商銀行等銀行高管會面的圖片,藉此辟謠金立供應商和資金上的問題。

熱點內容
什麼時候炒小市值 發布:2024-06-30 13:27:51 瀏覽:435
康德投資股票 發布:2024-06-30 12:47:53 瀏覽:901
青島海信電器股票投資分析報告 發布:2024-06-30 11:52:52 瀏覽:358
如何關注中國金融 發布:2024-06-30 11:52:42 瀏覽:259
華央科技股票代碼多少 發布:2024-06-30 11:52:41 瀏覽:169
中核科技股票目標價 發布:2024-06-30 11:29:37 瀏覽:753
股權糾紛起訴怎麼舉報抗訴上訴 發布:2024-06-30 02:44:22 瀏覽:971
股票退市了有可能被收購嗎 發布:2024-06-30 02:20:50 瀏覽:799
貴州茅台股票投資基本分析報告 發布:2024-06-30 01:44:44 瀏覽:292
期貨出場點怎麼確定 發布:2024-06-29 23:26:19 瀏覽: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