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股票 » 美國上市股票歷史變遷

美國上市股票歷史變遷

發布時間: 2023-09-21 06:55:23

⑴ 美國股票市場的歷史上30年代和70年代的重要歷史事件

1929年經濟危機:
1929:「黑色星期二」
1929年10月29日,星期二,對於美國的經濟以及股民來說,都是最黑暗的一天。上午10點,紐約證券交易所剛一開市,猛烈的拋單就席捲而來,「拋!拋!拋!」所有股票成了燙手的山芋,不計價格、不計成本,只要拋掉就好,經紀人被「拋」得發暈、交易大廳一片混亂,隨之而來的就是道·瓊斯指數一瀉千里,股指從最高點386點跌至298點,跌幅達22%。這是紐約交易所112年歷史上「最糟糕的一天」,以這個被稱作「黑色星期二」的日子為發端,美國乃至全球進入了長達10年的經濟大蕭條時期。

全民炒股催生股市崩盤

對於這個黑色的夢魘,所有人都陷入恐慌和怨天尤人之中,但他們沒有想到,這個日子的降臨恰恰是他們自己催生的。這一切都要從美國經濟大發展說起。
對於美國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個千載難逢的黃金機會,美國利用戰爭大發橫財,戰爭結束後,美國由債務國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紐約也取代倫敦成為世界金融中心。美國經濟的突飛猛進,帶來的是股市一派牛氣,對於股民來說,一個黃金時代來到了。
為了吸引更多的游資,美國的券商僱傭大批股票推銷員,在城市的街道,在鄉鎮的小路,在千家萬戶的門前,一遍遍向民眾講述炒股的好處,但他們卻從不提及炒股的風險。民眾的熱情被激發起來,入市炒股成為全民的投機行為。
到1928年,股市幾近瘋狂。在地鐵中,人們紛紛指責地鐵公司沒有在車廂里裝上電傳打字電報機,以致人們在乘車途中無法炒股。在波士頓的一家工廠,所有的車間都安放有大黑板,並有專人每隔一小時就用粉筆寫上交易所的最新行情。在得克薩斯州的大牧場上,牛仔們通過高音喇叭收聽電台的消息,實時了解行情。當乘客乘坐計程車時,司機會和乘客熱情地討論股票行情,就連賓館門口擦皮鞋的小童也會向顧客介紹當天的熱門股。
大多數股民都是炒短線,並非為了長期投資。在瘋狂的投機熱潮刺激下,紐約股市一漲再漲。所有投身其中的人們都未曾想到,泡沫終究有破滅的一天。當時股市的行情遠遠超出了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而且很多炒股者都是以股票作為抵押,進行信用交易,一旦投機人信心下降,就必然要增加更多的保證金,而缺乏資金的投機者就只能拋售更多的股票來彌補,其結果就是股價進一步下跌。
1929年9、10月間,投機者的信心開始下降,股市崩盤開始於10月24日星期四的拋售狂潮,到10月29日,股市徹底崩潰。當天美國鋼鐵公司的65萬股股票以每股179美元出售,卻找不到一個買主,於是其股價開始下跌,就像傳染病一樣,緊接著一個接一個公司的股票都開始下跌,大崩盤終於來臨。股票成為廢紙,數字全無意義,一個煤炭公司的老闆看著正在下跌的指示板,倒地死在了他經紀人的辦公室里。無數昔日的「百萬富翁」一覺醒來便一貧如洗。一些開船出海遊玩的富人們回來後發現,他們已變成了身無分文的貧民。當時跳樓的絕不僅僅是股價。
股市的崩潰不僅使投機者一貧如洗,隨之而來的是銀行業的破產,美國經濟癱瘓,西方經濟的大蕭條。股災徹底打擊了投資者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國股市才再次達到1929年的水平,股災帶來的黑色夢魘不堪回首。
1973年的經濟危機:
1、主要資本主義國家70年代經濟滯脹的主要特徵是
與以往傳統的周期性生產過剩危機不同,70年代以來的結構性經濟危機,從時間上看比周期性危機要長得多;從表現形式上看,結構性危機往往是生產停滯或低速緩慢增長;從波及面看,結構性危機期間各國不是同步發展,時而伴生美元危機、能源危機,時而伴生貿易失衡、信用危機;從直接導因看,主要由結構失衡而觸發的。
經濟滯脹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特徵。作為滯脹現象,兼有生產停滯或緩慢發展和通貨膨脹現象。造成滯脹經濟的深層原因是,西方發達國家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對內對外經濟干預政策處於交替調整時期的綜合產物。與滯脹經濟惡化的同時,西方發達國家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正面臨大調整:舊工業、舊技術、舊工藝、舊產品所體現的「夕陽工業」不景氣,進行改造需要時間,新工業、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所體現的「朝陽工業」取代「夕陽工業」尚需時間;新科學技術革命的發展正面臨新的脫皮轉折期,形成強有力的新的生產力也需時間;勞動力又遇新的調整。以美國為例,1950―1965年進入市場的勞動力增加了9.8%,1965―1980年增加了40.5%,1950―1960年就業人數為690萬,1970―1980年增加到1860萬人,但失業人數和失業比例有增無減。與以往不同,出現了地區性、部門性的結構性失業現象,從而使失業問題的解決面臨新難題。
2、它的導火鎖是石油漲價。
在這期間,西方世界經濟關系的結構發生了新的調整。表現為從1971年起,美元霸主地位的結束,美日歐經濟關系面臨新的調整和從1973年由於中東「石油戰」的結果,西方廉價石油原料時代宣告結束。它打破了長期以來西方列強壟斷世界經濟秩序的局面,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西方世界70年代以來的經濟。
與此同時,作為西方經濟主流的現代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說,面臨難以解決滯脹經濟的嚴重危機,西方世界的強化國家干預政策的某些弊端,追求最大限度利潤和社會嚴重不公矛盾的加劇,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帶來影響,促使西方國家尋求新的調整對策。

⑵ 美國是什麼時候開始發行股票的

1600年,世界上最早的股票出現在荷蘭,1613年成立荷蘭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1790年,美國第一家股票交易所費城股票交易所成立.

交易所成立最初的日子裡,交易的還不是公司股票,而是政府或半政府有價證券。

1791年美國第一銀行在費城交易所公開發行股票,隨後賓夕法尼亞銀行、費城銀行、農機銀行等也都紛紛發行股票.

1792年4月9日,費城股票交易所發行了美國第一家收費公路的股票.

⑶ 在美國上的第一隻外國股票是啥時候

你丫問的是在美國上市的第一支外國股票?

不好意思我只知道世界第一隻股票和美國的第一隻股票:
1600年,世界上最早的股票出現在荷蘭,1613年成立荷蘭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1790年,美國第一家股票交易所費城股票交易所成立。
1791年美國第一銀行在費城交易所公開發行股票。
中國第一隻股票是飛樂音響600651 。
1984年11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正式批復同意發行「飛樂音響」股票。
1986年11月23日,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當時的董事長凡爾霖聞訊而來。在此之前,鄧小平在接見凡爾霖時,將一張飛樂音響的股票,當作禮物贈送給凡爾霖。
1990年11月26日,國務院授權,由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建立的 上海證券交易所 正式成立,這是建國以來內地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幾天之後,深圳證券交易所 試開業。
這些是做一個股民應該知道的。

⑷ 美國股票市場發展經歷了哪些過程

美國股市近五十年來主流投資理念的演變:價值型投資和成長型投資的周期循環投資理念的發源地來自於最具活力、最具創新精神、最發達的美國證券市場。雖然美國股票市場的發展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但真正的規范化、快速發展時期主要是在1933-1934年的證券法出台之後。戰後推出的養老金制度更是有力地推動了機構投資者隊伍的壯大和大大改變了股市的資金供需結構,五十年代的經濟持續增長和股市投資的財富效應,一起推動著股市指數的不斷攀升。以後的各個年代更是各種新思維、新現象的誕生年代,股票市場的新生事物層出不窮。作為影響力最大的機構投資者,證券投資基金尤其是開放式基金的發展,對於推動理性投資理念的普及和創新,通過引導市場、引導資金的流向而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的增長,到了重要作用。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演進,各種新的投資理念從發源地的里圈向外圍擴散,在傳播到外圍股票市場(歐洲、日本、新興市場、發展中國家等)的過程中,必然會結合不同的市場特殊情況與其它投資理念不斷發生碰撞,誕生出新的投資模式。互聯網和通訊技術的進步更是加快了發源地的新投資理念在全球傳播的速度。20世紀的大部分時期,基本分析學派已成為華爾街等發達國家或地區股市的主流,它發展出的兩個主要分支是內在價值型(Valuestock)投資和成長型(Growthstock)投資。前者認為,投資者投資股票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每年收取現金(股息)紅利,股票內在價值是未來現金流(投資者收到的現金紅利)的貼現。成長型的投資者購買股票的目的主要是獲得價格差而非現金紅利,其前提是假設以往主營收入與利潤增長良好的公司將來也會繼續良好的增長勢頭。歷史經驗表明,在經歷過度熱情追高成長型股票導致最終幻想破滅之後,必然又會走回到穩健的價值型投資的老路上,循環往復,周而復始,投資理念的變化呈現周期性的循環規律。同不同年代的產業發展周期一致,處在高增長期行業的高增長速度的熱門股在股票市場歷史上各時期比比皆是,如19世紀的鐵路股、20世紀早期的鋼鐵股和汽車股、50年代的鋁工業股、60年代的電子股和塑料股、70年代的石油股、80年代的生物制葯股和房地產股、90年代的亞洲四小龍和網路股等等,各領風騷,概念股是成長型投資的必然產物和升華。戰後繁榮的五十年代:由於剛經歷了1929-1933年的大崩潰,在20世紀30、40年代,小規模的個人股票投資被認為是危險的舉動,個人投資購買股票不多,個人持有普通股熱是從50、60年代開始的,主要是因為當時(尤其是50年代末期)人們很難相信會再次出現大蕭條和股崩、藍籌股比債券表現好以及擔心通貨膨脹侵蝕個人的錢財。1958年,玻璃纖維船股票是當時市場上的搶手貨,它具有完全替代木船的許多優勢,迎合美國50年代的休閑主題。後來的互聯網股票同此時期的玻璃纖維船股票熱非常類似。「電子狂潮」和騰飛的六十年代:其鮮明特徵是後綴有「trons」的公司名稱的流行,是增長股票和新股的狂潮期。在很大程度上,電子工業股熱與當時的美蘇兩國太空軍備競賽有關。成長股是預期有高收益、高增長率的股票,特別是那些與高新技術相聯系的公司股票,如一些生產半導體、速調管、光學掃描器以及其它先進儀器、儀表裝置的公司,這些行業因投資者對其產品強大市場前景的憧憬而股價飛漲。從六十年代開始,多年以來傳統行業的5-10倍市盈率規則被50-1000倍取代。1961年,數據控制公司的市盈率達200多倍,而增長穩健的IBM和德克薩斯儀器公司的市盈率也達80多倍。在此時期,以市盈率倍數為核心、注重未來現金流預測的穩固基礎理論讓位於注重投資者心理因素、「高買高賣、順勢而為」的空中樓閣理論。為滿足投資者對股票的無止境的投資飢渴,1959-1962年發行的新股比之前的歷史上任何時期都多。如同九十年代後期的「.com」,以「trons」後綴命名的公司紛紛涌現。電子狂潮在1962年卷土重來,5個月後終於爆發可怕的拋售浪潮。成長股、績優股同樣被捲入暴跌的災難,超過大盤的平均跌幅。股票市場從動盪中恢復趨向穩定後,進入的下一個運行熱潮便是企業並購浪潮。投資者對公司高增長的預期,如果不能通過高增長或高科技的概念獲得,便需要創造其它新的方法或概念作為接力棒。於是,六十年代中期誕生了專家們稱之為的美國產業發展史上的第三次並購浪潮。該時期企業並購浪潮的主要動力在於兼並過程本身會導致股票收益的增長,其中的技巧便是財務或金融知識而非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1968年,由於該次並購浪潮中的領導者發布的季度公告收益低於預測,引發了市場的懷疑和震動,企業並購浪潮開始急劇降溫。在六十年代,除了上述概念之外,市場還誕生出其它概念股票,施樂公司是概念股票的典型案例,其靜電復印技術的革命性發明吸引了幾乎所有業績優良的基金經理。後來這種概念化投資策略發展到任何概念都行的地步。概念公司經常出現的問題是擴張太快、負債過多、管理失控等,公司的經營管理風險很大,成長的不確定性大。當1969-1971年的熊市來臨,概念股跌幅比漲幅還大,還快。此後很多年,華爾街不再對業績迷信和推崇概念。就像行業或經濟發展有自己的周期一樣,整個六十年代公眾對概念崇拜的理念經過了近十年的洗禮之後,又回歸到周期循環的起點,崇尚績優成長股。到六十年代後期,隨著基金數量和規模的不斷擴大,開放式基金之間爭奪公眾資金的競爭加劇,公眾開始關注基金近期的業績記錄,尤其關注基金是否購買了那些有令人振奮的概念和完整信服歷史的股票。業績投資便開始風靡華爾街。漂亮的中年人所主宰的七十年代:經歷了六十年代的購買小型電子公司和概念股票之後,基金經理和投資者恢復理性和穩健原則,開始投資於有令人信服的增長記錄的藍籌股,這些股票一般有持續增加的股利以及很大的總股本(流動性好)。人們認為這些股票不會像六十年代投機狂熱時代那樣垮掉,人們普遍的心理是購買後開始等待長期收益,被稱為是謹慎的行動。當時的50隻時髦股票主要有:IBM、施樂、柯達、麥當勞、迪斯尼等。人們認為任何時候購買這些已經被歷史證實的成長股都不會錯,被稱為「一錘定音(one-decision)」股。而且,購買藍籌股還能為機構投資者帶來謹慎投資的聲譽(見表一)。狂嘯的八十年代:是生物工程股的好年華,同樣具備許多投機過頭的好股票,它以另一波包括生物技術和微電子在內的新領域的新股浪潮而開場。1983年出現的高科技浪潮是六十年代的極好翻版,僅僅是改變了名稱而已。技術革命喚醒了人們對高科技將徹底改變人類未來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幻想,直接刺激起60年代的概念炒作理念的復甦。幾乎所有的原始新科技股都是搶手貨,新股上市後還會狂漲。再次征服概念股的是以基因工程為基礎的生物技術的革命性突破,驅動生物技術狂熱的是抗癌(後來是抗愛滋病)新葯的問世,華爾街還因此出現了專門針對生物技術公司的新估價方法。最終的結果還是市場自身來消化自己吹起來的泡沫,從八十年代中期到後期,大多數生物技術公司股票跌去3/4,1988年的市場復甦也沒有幫多少忙。激動人心的九十年代:前半期是「亞洲四小龍」熱,當時的背景是基金經理因美國本土經濟的發展速度放緩後而將目光轉向海外,對新興國家市場激動人心的發現和巨大增長潛力的預期,加上人們對該市場的風險知之甚少,直接推動了股票投資的國際化———「亞洲四小龍」熱,後來因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爆發而崩潰。九十年代後半期至今的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概念股的狂飆及退潮,人們對此至今記憶猶新,同樣也經歷了一個從狂妄到恐慌、最終到崩潰的完整過程和結局。追溯美國股票市場近五十年投資理念演變的歷史,大致按以下線索在展開,其中又蘊涵著某種周期性的循環規律:電子、半導體股(60'S)———績優藍籌股(70'S)———生物工程股(80'S)———亞洲四小龍、網路股(90'S)———傳統行業績優藍籌股(目前仍處在回歸過渡期)。在每一周期中,投資者對證券評價的風格和方式在證券定價中起關鍵作用,從而也就奠定該時期的主流投資理念。概念股興起時期,以內在價值型投資為基礎的穩股基礎理論屈從於空中樓閣理論,藉助於投資大眾的從眾化情緒和過度反應,將憧憬美好的空中樓閣演繹得登峰造極。在概念股崩潰之後,受傷的弱勢群體和投資大眾追求安全和穩健的觀念又深入人心,以內在價值作為股票投資價值的心理底線牢不可破,從而矯枉過正地走向另一個極端,回到有看得見的收益增長和分配現金紅利的傳統產業,直到下一輪周期新的振奮人心的概念出現。我們發現,市場投資理念的周期性變化同股票市場籌碼結構的調整過程驚人的一致,只有當被低估的市場籌碼(成長型股票熱時必然導致市場大量拋售價值型股票,持續一段時期後必然導致價值型股票被低估),在經過成長型股票熱的高峰之後,逐步被調整到更積極、堅定的投資者手中,且一旦這種市場籌碼結構轉換的調整完成或時機成熟之後,新一輪市場熱點或周期的啟動就不遠了。這種周期性在任何國家和地區的股票市場都是合乎邏輯的,因為它與股市零和博弈游戲的利益矛盾或盈虧結構相一致。我們同樣還發現,基金引導著市場主流的投資理念。無論是向新型行業投資、向高成長的新興市場投資(國際化浪潮),還是向國內績優藍籌股投資,基金始終伴隨著先進的產業理論、管理思想的武裝,走在經濟發展和改革的最前沿,領先於經濟周期。正是資本的驅利性和對投資領域的高度敏感,資本才始終能夠率先找到流動的方向,引導社會資金(資源)流向回報最高、最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產業和公司,而一旦遇到阻力便開始自動調整,證券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參考資料 http://www.xslx.com/article1/messages02/2315.html

⑸ 美國最早的股票是哪一隻

美國最早的股票是南海公司。原因是在1792年,美國曼哈頓的24名股票經紀人彼此商討,制定了證券買賣的規則,同時開設了股票交易所。第一批上市的股賣沖空票中,南海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南海公司是英國的一個貿易機構,負責在中國、印度洋和南美洲等地的貿易事務,是當時英國的主要貿易公司。雖然南海判銷公司的股票上市時間中瞎早,但由於其與法國有不妥協的矛盾,最終在公共輿論中失敗破產。

⑹ 美國股票有多少年歷史啦

美國股票有221年的歷史,美國在1790年成立的第一家銀行——合眾美國銀行都
是以發行股票為基礎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⑺ 美國股市有多少年的歷史

美國股市有200多年歷史。

美國股票市場和股票投資的200年的發展大體經歷過了四個歷史時期。

第一個歷史時期是巧穗從18世紀末到1886年,美國股票市場初步得到發展。

第二個歷史時期是從1886年——1929年,此一階段美國股票市場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市場操縱和內幕交易的情況非常嚴重。

第三個歷史時期是從1929年大蕭條以後至1954年,美國股市開始進入重要的規范發展期。

第四個歷史時期是從1954年以後,機構投資迅速發展、美國股票市場進入現代投資時代。

(7)美國上市股票歷史變遷擴展閱讀

美國納斯達克

企族坦業想在納斯達克上市,需符合以下三個條件及一個原則:

1、先決條件

經營生化、生技、醫葯、科技(硬體、軟體、半導體、孝穗卜網路及通訊設備)、加盟、製造及零售連鎖服務等公司,經濟活躍期滿一年以上,且具有高成長性、高發展潛力者。

2、消極條件

有形資產凈值在美金五百萬元以上,或最近一年稅前凈利在美金七十五萬元以上,或近三年其中兩年稅前收入在美金七十五萬元以上,或公司資本市值在美金五千萬元以上。

3、積極條件

SEC及NASDR審查通過後,需有300人以上的公眾持股(NON—IPO 得在國外設立控股公司,原始股東必需超過300人)才能掛牌,所謂的公眾持股依美國證管會手冊(SEC Manual)指出,公眾持股人之持有股數需要在整股以上,而美國的整股即為基本流通單位100股。

4、誠信原則

納斯達克流行一句俚語:Any pany can be listed,but time will tell the tale(任何公司都能上市,但時間會證明一切)。

意思是說,只要申請的公司秉持誠信原則,掛牌上市是遲早的事,但時間與誠信將會決定一切。

⑻ 簡述美國股市發展歷史

美國股票市場和股票投資的200年多的發展大體經歷過了四個歷史時期。

一、第一個歷史時期是從18世紀末到1886年,美國股票市場初步得到發展。

1811年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建立標志著嚴格意義的美國證券市場真正形成。

1850年代,華爾街成為美國股票和證券交易的中心。

二、第二個歷史時期是從1886年——1929年,此一階段美國股票市場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市場操縱和內幕交易的情況非常嚴重。

這一時期,美國逐步發展成為世界政治和經濟的中心。

從19世紀的後期開始,當時為了給鐵路、製造業和礦業融資,企業紛紛發行股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場成為美國證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1896年道瓊斯指數成立。

三、第三個歷史時期是從1929年大蕭條以後至1954年,美國股市開始進入重要的規范發展期。

1929年8月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最高超過到380點,而1932年該指數最低下跌到42點,跌幅接近90%,道瓊斯指數再次回到380點是在25年之後。

1929年到1933年,美國股市下跌的同時,大量的債券被拒付,美國約有40%的銀行倒閉。

這一歷史時期,美國股市真正進入投資時代,價值投資思想是這一時期主流的投資思想。

四、第四個歷史時期是從1954年至今,機構投資迅速發展、美國股票市場進入現代投資時代。

(8)美國上市股票歷史變遷擴展閱讀

NYSE(紐約證券交易所) 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交易所。

於200多年前的1792年,隨著24位股票經紀人和商人簽訂的《梧桐樹協議》而成立。

世界上的許多大型公司都在NYSE上市,例如可口可樂、通用電氣和沃爾瑪。

紐約證券交易所是實體交易所,交易都是面對面進行。

無論何時您聽到「上市交易所」,指的都是紐約證券交易所。

訂單操作是由提交交易的交易所成員和場內經紀人在特定位置(也被稱為交易現場)來完成的。

採用簡單的拍賣法,以買方願意購買的最高價格,結合賣方願意出售的最低價格(被稱為出價和問價)進行。

股票要麼是通過上次的售價,要麼是出價和詢價的價格來進行報價。

NASDAQ(納斯達克)市場是一個虛擬的市場 ,如同OTC(場外交易)市場一樣。

這里沒有交易大廳,沒有專家,也沒有中心地點。

相反,所有的交易都是通過交易商的電腦化網路來進行。

這就把電腦癱瘓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因為網路是獨立的(如果一台電腦壞了,其它的則繼續連接)。

納斯達克在以前被認為是次於NYSE的,但自從高科技繁榮,像微軟和Intel這樣的眾多公司快速成長,納斯達克已經被認為是NYSE主要的競爭對手,無論是在聲譽還是成交量方面。

納斯達克系統的經紀業務由造市商來執行。

與NYSE的專家不同,造市商只控制他們自己的出價和問價,而不是控制某個股票的整個交易過程。

某個股票可以有許多的造市商,都在同一時間交易。

AMEX(美國證券交易所)是美國第三大交易所。

在納斯達克出現以前,是第二大交易所。

1998年,AMEX被實際上是納斯達克的母公司NASD買下。

AMEX主要進行小型股(市值將在下部分進行解釋)和期權的交易。

⑼ 美國股票市場的美國股票市場的產生與發展

美國股票市場產生於18世紀末期。美國紐約的華爾街是世界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這里座落著許多馳名世界的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及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美國最早的股票市場就在這里產生。1768年4月5日在華爾街建立的紐約州商會,為股票市場的形成創造了條件。當時所有的商人都聚集在華爾街買賣股票,小麥、煙草以及其他商品,甚至奴隸。1789年至1790年為了彌補獨立戰爭的費用,國會授權發行8000萬美元的股票,由於當時還沒有集中交易的正式市場,這些股票都是在咖啡館和拍賣行進行的。
1792年5月17日,經營拍賣業務和其他行業的24名商人商定,每天聚集在一棵西印度常綠樹下從事交易,這就是美國最早的股票市場。當時第一美國銀行,北美洲銀行和紐約銀行等銀行也參與了股票的買賣活動。1793年,一家名為湯迪的咖啡館在華爾街落成,這個露天股票市場就移進咖啡館經營,這就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起源。1817年,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前身「紐約證券交易和管理處」正式成立,這是美國股票市場正式形成的標志。隨著美國交通運輸業、煤氣、電力工業的發展,這些產業的許多家公司都依靠發行股票等證券來籌集建設資金。t927年,國家銀行和9家水火保險公司以及紐約煤氣電燈公司都有股票在咖啡館進行交易。19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鐵路、公路股票,紡織業股票的交易活動也迅速增長。
隨著證券交易的發展,經營人員日漸增加,業務量也不斷擴大增多,咖啡館已不能適應需要。1863年,股票市場遷至華爾街上的布羅德大樓,同時將紐約證券交易和管理處更名為紐約證券交易所。這樣,在紐約就有一個正式經營場所的股票市場。 19世紀60年代以後,到20世紀30年代是美國股票市場迅速發展的階段。這一時期美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使金屬礦業、鐵路、紡織業等原有產業日益強大,並出現了石油、電力、汽車、機電等新興產業,股票市場等證券市場承擔了籌措這些產業所需巨額資金的任務。新的股份公司不斷出現,股票的發行量和流通量增長迅速,股票市場更加繁榮。1890年至1900年的10年問,紐約證券交易所平均每年賣出的股票達8400萬。此問,美國股票市場已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交易方法。
進入20世紀以後,美國的證券市場的地位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它開始由國內市場轉變為國際市場。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僅給歐洲經濟造成重大的創傷,而且使歐洲資本大量流向美國。戰後,紐約交易所就發展成為重要的國際資本市場,紐約也成為重要的國際金融市場。1921年,美國證券交易所在紐約成立。海外資本的流入,進一步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發展,有價證券交易的規模也迅速擴大。1923年至1929年,美國工業增長了18%,有價證券發行量增加了1.5倍,股票價格提高了2倍。這期間。股票市場非常活躍,交易量大幅度上升。1924年底。紐約證券交易總額已達270億美元,到1929年8月,交易量又急劇上升到近900億美元。股票價格從1921年的66.24點,上漲到1929年9月的569.49點。
這一階段,美國的股票市場出現了幾個明顯的特點:
①投資銀行從銀行等金融機構中分離出來,專門負責股票的承銷買賣業務,形成了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的分業經營形態。
②股票交易的主要對象是工業股、鐵路股、公用事業股及外國公司股。
③美國股票市場已經由國內市場轉化為國際市場。20世紀以後,歐洲資金,尤其是英國資金大量流入,紛紛購買美國公司的股票及各種債券,使紐約證券交易所成為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
④股票市場已經形成了壟斷,由少數幾家大的私人投資銀行與國家金融機構共同控制股票市場的交易活動,使少數大資本家從股票溢價中大發橫財;
⑤美國股票市場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交易方法。 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性經濟危機使美國的股票市場受到嚴重的打擊,股票價格大跌,當年9至11月兩個月間就損失260億美元。10月24日的「黑色星期四」使股票市場空前的繁榮瞬間消失了。
美國市場崩潰以後,美國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研究,並在此基礎上相應制定了有關的法規,加強了對股票市場的管理和監督。政府及證券管理部門先後制定了1933年的證券法和1934年的證券交易法,使股票交易減少了投機欺詐等行為,股票市場逐漸地恢復了生機。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美國遠離歐亞戰場,在此期間大力發展生產,特別是軍火生產經濟在此期間發展較快。戰後,美國經濟則進入黃金發展時期,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歐洲及亞洲各國需要醫治戰爭的創傷,恢復和發展生產,大量從美國進口商品,從而促進了美國經濟的增長,股票市場也重新開始繁榮起來。1951年,紐約證券交易所登記的股票已達940億美元,1975年又增加到6840億美元,增長了6倍。
在這階段中,美國股票市場日趨健全完善。美國政府不斷修改和補充證券法和證券交易法,加強對市場的管理,使股票的發行、流通等交易行為日趨規范化、法律化,從而一個日趨完善的股票市場在美國形成。
美國股票市場近200年的歷史說明,證券市場的建立和發展,是與社會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的。 未來的美國證券市場,會進一步朝全國一體化和國際化發展。
長期以來,美國證券市場,雖然以紐約為中心的證券交易體系一直在發展,但由於技術因素和其他因素影響,全國證券交易活動長期處於相互分離狀態,證券交易的地區特徵還十分明顯。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美國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1975年,美國通過了建立全國性證券系統的方法。並且。在證券交易機構大量運用以電腦為中心的新設備,使證券交易效率與容量都大大提高和增加。尤其是紐約證券交易所與西海岸的太平洋證券交易所的合並契約的完成,使美國東海岸與西海岸因此而有機地聯結為一體,為全國證券市場朝一體會合方向發展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隨著國際經濟的國際化,美國證券市場也日益國際化。1985年6月30日,紐約證券交易所把早晨10點到下午4點的營業時間改為早晨6點半到下午4點,以加強同歐洲證券市場的協作。因為倫敦和紐約之間的時差為5個小時,紐約交易所變更營業時間後,倫敦和紐約兩地交易重復時間增加到1小時,這對歐洲投資者很有利。1986年6月,紐約證券交易所與倫敦證券交易所創立了共同調查委員會,以加強國際合作。

熱點內容
東南網架股票歷史價格 發布:2024-11-30 18:46:45 瀏覽:33
股票交易今天買明天可以買嗎 發布:2024-11-30 18:42:51 瀏覽:218
股票漲停在收盤前開板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4-11-30 18:37:31 瀏覽:138
怎麼炒股指吃貨啊小 發布:2024-11-30 18:33:11 瀏覽:347
基金排名中的數字代表什麼 發布:2024-11-30 18:16:54 瀏覽:802
個人成立投資公司炒股怎麼樣 發布:2024-11-30 18:16:53 瀏覽:802
瀘天化股票歷史最低價位多少 發布:2024-11-30 18:06:38 瀏覽:212
橫盤調整漲停的股票 發布:2024-11-30 17:51:39 瀏覽:952
徵信上重慶螞蟻消費金融公司是什麼貸款 發布:2024-11-30 17:50:01 瀏覽:952
招商公路歷史股票市值 發布:2024-11-30 17:33:57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