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普科技的股票趨勢
❶ 德普科技的44212怎麼交易
德普科技前段時間被狙擊了,現在降到了2毛錢一股,是可以通過港股通進行交易,一般用的是環證通,還可以加杠桿。
❷ 2022年德普科技能重新上市嗎
能。北京德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年,位於北京市,是一家以從事批發業為主的企業,截止到2022年12月2日,公司已經重新上市,企業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❸ 內蒙古呼和浩特有多少做安防監控的公司
2010年內蒙古安防企業備案證書名單
證書編號 單位名稱 所在城市 級別
1001 內蒙古晶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一級
1002 內蒙古英特安防電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一級
1003 內蒙古蒙能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一級
1004 內蒙古華祺科技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一級
1005 鄂爾多斯鼎聯數碼網路有限責任公司 鄂爾多斯 一級
1006 內蒙古新桑達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一級
2001 呼和浩特易迅智業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02 包頭市大唐時空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包頭 二級
2003 包頭市特潤實業有限公司 包頭 二級
2004 內蒙古金名計算機系統集成股份有限公司 包頭 二級
2005 中國冶金建設集團包頭鋼鐵設計研究總院 包頭 二級
2006 內蒙古鼎升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通遼 二級
2007 內蒙古亨達海天網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包頭 二級
2008 包頭市聖德經貿有限公司 包頭 二級
2009 包頭市智能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包頭 二級
2010 內蒙古寶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11 錫林浩特市兆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錫林浩特 二級
2012 赤峰宏德安防消防智能網路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赤峰 二級
2013 內蒙古德嘉環能科技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14 內蒙古佳安安全智能系統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15 赤峰申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赤峰 二級
2016 內蒙古潤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17 內蒙古朝陽安防消防電子工程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18 呼和浩特市萬全網路科技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19 內蒙古力量電子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20 內蒙古正偉工程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21 鄂爾多斯興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鄂爾多斯 二級
2022 內蒙古國訊富通科技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23 內蒙古億信多媒體網路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24 烏蘭察布市電子網路安全技術有限公司 烏蘭察布市 二級
2025 內蒙古三C集團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26 內蒙古啟安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27 內蒙古易浪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28 赤峰先達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赤峰市 二級
2029 內蒙古靈奕高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30 鄂爾多斯市攀宇商貿有限責任公司 鄂爾多斯 二級
2031 烏海市保全技術預防監控有限責任公司 烏海市 二級
2032 三星威視安防監控電子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烏海市 二級
2033 烏海市金盾安全防範有限公司 烏海市 二級
2034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烏海市市分公司 烏海市 二級
2035 鄂爾多斯市宏勝達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鄂爾多斯 二級
2036 鄂爾多斯市旭日東升網路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鄂爾多斯 二級
2037 赤峰市教育網路通信有限責任公司 赤峰市 二級
2038 內蒙古埃伊爾科工貿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39 內蒙古坤蘭科技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40 內蒙古網訊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41 包頭達誠網路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包頭 二級
2042 呼和浩特市青宇科技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43 呼和浩特市立信電氣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44 內蒙古德福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45 內蒙古萬德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46 內蒙古昊琨公共安全技術信息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48 內蒙古今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49 內蒙古博安通科技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50 呼和浩特市盟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51 呼和浩特市祺泰工貿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52 內蒙古雲海消防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53 聯通系統集成有限公司內蒙古自治區分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54 內蒙古信中偉業科貿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55 內蒙古寶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56 赤峰天元電子機電工程有限公司 赤峰市 二級
2057 北京中企時代科技有限公司霍林郭勒分公司 通遼市 二級
2058 內蒙古科瑞明科技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59 內蒙古域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60 內蒙古蒙安科技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61 包頭市元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包頭 二級
2062 包頭市新泛亞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包頭 二級
2063 高信達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分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64 內蒙古天迅網路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65 內蒙古恆偉建築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66 內蒙古恆中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67 內蒙古安華科技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68 呼和浩特市天保技防工程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69 內蒙古廣偉消防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70 內蒙古派德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71 赤峰市巨安電子工程有限公司 赤峰市 二級
2072 內蒙古維創致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鄂爾多斯 二級
2073 內蒙古自立電腦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74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星光商貿有限公司 鄂爾多斯 二級
2075 內蒙古聚華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76 內蒙古方維電器製造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77 滿洲里保安服務有限公司 呼倫貝爾 二級
2078 內蒙古凱恆消防器材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79 內蒙古潤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80 包頭市冶通電信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包頭市 二級
2081 內蒙古金眾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包頭市 二級
2082 包頭市泛亞視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包頭市 二級
2083 內蒙古眾誠電子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84 內蒙古明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85 烏蘭察布市集寧通德電子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烏蘭察布 二級
2086 內蒙古華動泰越科技網路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87 包頭市瑞博電子工程有限公司 包頭市 二級
2088 鄂爾多斯市廣輝機電有限公司 鄂爾多斯 二級
2089 內蒙古暢通網路科技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90 內蒙古海灣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91 內蒙古晟隆技術發展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92 北京安創明聖科技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分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93 內蒙古電力對外經濟技術開發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94 內蒙古亨利新技術工程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95 內蒙古華強通訊技術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96 內蒙古安祥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2097 包頭市龍騰科技有限公司 包頭市 二級
2098 赤峰阿旗天輝廣告裝飾工程公司 赤峰市 二級
2099 內蒙古德普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二級
3001 赤峰新科有限公司 赤峰市 三級
3002 赤峰明普電子有限公司 赤峰市 三級
3003 呼和浩特市科美電子網路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004 包頭市星鑫電子有限公司 包頭市 三級
3005 內蒙古捷宇廣播電視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006 包頭市浩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包頭市 三級
3007 包頭市豪德天沐科技有限公司 包頭市 三級
3008 包頭市鹿吉電子有限公司 包頭市 三級
3009 赤峰市方寧安全技術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赤峰市 三級
3010 通遼大群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通遼市 三級
3011 包頭市康拓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包頭市 三級
3012 包頭市振威安全技術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包頭市 三級
3013 阿榮旗安利信電子通訊有限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014 赤峰億邦安防智能網路有限責任公司 赤峰市 三級
3015 赤峰金辰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赤峰市 三級
3016 開魯縣森華保安服務有限責任公司 通遼市 三級
3017 通遼市立今軟體有限責任公司 通遼市 三級
3018 烏蘭浩特市奧德廣告裝璜有限責任公司 烏蘭浩特 三級
3019 內蒙古海芯電子工程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020 烏蘭浩特市居麗裝飾公司 烏蘭浩特 三級
3021 內蒙古恆達建築裝飾有限責任公司 烏蘭浩特 三級
3022 通遼市和創電子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通遼市 三級
3023 通遼市保安服務公司 通遼市 三級
3024 呼和浩特市欣藍川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025 赤峰天神監控器材有限公司 赤峰市 三級
3026 內蒙古新光通信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027 內蒙古蒙太安防設備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028 鄂爾多斯市佳宏偉業信息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鄂爾多斯 三級
3029 赤峰市聲光商貿有限責任公司 赤峰市 三級
3030 包頭市安恆嘉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包頭市 三級
3031 赤峰市益心電子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赤峰市 三級
3032 內蒙古東創紀科技產業工程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033 突泉縣紫宸電腦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烏蘭浩特 三級
3034 烏蘭浩特市永達建築裝飾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烏蘭浩特 三級
3035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烏海分公司 烏海市 三級
3036 烏海市凱達門業有限責任公司 烏海市 三級
3037 烏海市海康安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烏海市 三級
3038 烏海市相盈商貿有限責任公司 烏海市 三級
3039 鄂爾多斯市億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鄂爾多斯 三級
3040 鄂爾多斯建鼎華誠科技有限公司 鄂爾多斯 三級
3041 鄂爾多斯乾佑網路科技有限公司 鄂爾多斯 三級
3042 通遼市匯川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通遼市 三級
3043 鄂爾多斯市四方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鄂爾多斯 三級
3044 烏蘭察布市乾艮電腦有限公司 烏蘭察布市 三級
3045 烏蘭察布市同立計算機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烏蘭察布市 三級
3046 錫林浩特市石盾防盜門窗廠 錫林浩特 三級
3047 阿拉善盟金盾保安服務有限公司 阿拉善盟 三級
3048 赤峰英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赤峰市 三級
3049 包頭市和利時科貿有限責任公司 包頭 三級
3050 通遼市科信網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通遼市 三級
3051 內蒙古宜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052 鄂爾多斯市地浩科工貿有限責任公司 鄂爾多斯 三級
3053 烏蘭浩特市太陽洋電腦有限責任公司 烏蘭浩特 三級
3054 呼倫貝爾市中聯電腦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055 海拉爾區智星電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056 呼倫貝爾市永盛網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057 赤峰市盛泰安防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赤峰市 三級
3058 烏蘭浩特市萬聯電腦有限公司 烏蘭浩特 三級
3059 呼和浩特市鐵路瑞奧威科技開發服務部 呼和浩特 三級
3060 內蒙古百特高新技術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061 呼和浩特市三江元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062 通遼市時機天成商貿有限責任公司 通遼市 三級
3063 內蒙古興鑫裝飾裝潢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064 內蒙古警安安全技術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065 通遼安寶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通遼市 三級
3066 牙克石市冠森安防電子設備有限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067 滿洲里先行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068 呼倫貝爾市遠大家居裝飾有限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069 通遼市格致電子工程有限公司 通遼市 三級
3070 阿拉善盟龍信信息產業有限責任公司 阿拉善盟 三級
3071 呼倫貝爾市鈺麗數碼產品銷售有限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072 通遼市警安智能電子監控有限公司 通遼市 三級
3073 呼倫貝爾市博濤電子產品銷售有限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074 大慶中平石油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鳳旭分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075 呼和浩特市益通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076 內蒙古天赫科貿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077 上海瑞欽網路技術有限公司鄂爾多斯市分公司 鄂爾多斯 三級
3078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安森網路工程有限公司 鄂爾多斯 三級
3079 內蒙古格瑞思電子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080 赤峰市大城安防工程有限公司 赤峰市 三級
3081 烏海市佳訊電子器材有限責任公司 烏海市 三級
3082 呼和浩特市三鷹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083 呼和浩特市點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084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電信分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085 烏蘭浩特市廣源室內裝飾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烏蘭浩特 三級
3086 科左中旗求實安防工程有限公司 通遼市 三級
3087 赤峰世安網路有限公司 赤峰市 三級
3088 呼倫貝爾冠軍安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089 呼倫貝爾市聚通網路服務有限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090 牙克石市凱博電子有限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091 呼倫貝爾盛世創安科技有限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092 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亞都裝飾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093 鄂爾多斯市烽火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鄂爾多斯 三級
3094 錫林浩特市聯創信達科技有限公司 錫林浩特 三級
3095 烏蘭察布市無憂安防工程有限公司 烏蘭察布市 三級
3096 烏海市凱威電子有限公司 烏海市 三級
3097 內蒙古傲林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098 通遼金星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通遼市 三級
3099 赤峰藍光電子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赤峰市 三級
3100 鄂爾多斯市東方弱電管網有限公司 鄂爾多斯 三級
3101 內蒙古廣播電視器材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102 呼和浩特市浩誠科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103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宏帥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巴彥淖爾 三級
3104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內蒙古有限公司烏海分公司 烏海市 三級
3105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有限公司呼倫貝爾市分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106 內蒙古賽特瑞電子工貿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107 內蒙古易博信息技術工程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108 烏蘭浩特市立通電腦有限責任公司 烏蘭浩特 三級
3109 霍林郭勒市亞森電子產品銷售有限責任公司 通遼市 三級
3110 鄂爾多斯市神保公共安全網路有限公司 鄂爾多斯 三級
3111 呼倫貝爾市恆榮裝修裝璜有限責任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112 赤峰眾志商貿有限責任公司 赤峰市 三級
3113 內蒙古紫旭科貿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114 呼倫貝爾海拉爾區佳鑫安防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115 北京京東日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准格爾旗分公司 鄂爾多斯 三級
3116 內蒙古施達信息網路有限責任公司 鄂爾多斯 三級
3117 呼和浩特市易能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118 烏蘭浩特市歐時殿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烏蘭浩特 三級
3119 內蒙古新創通訊技術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120 奈曼旗鵬訊互聯電腦科技有限公司 通遼市 三級
3121 牙克石市雅泰裝飾設計室 呼倫貝爾 三級
3122 包頭市潤通網路安裝有限責任公司 包頭市 三級
3123 內蒙古眾志偉業科技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124 呼和浩特市北偉科技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125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卓至科貿有限公司 鄂爾多斯 三級
3126 內蒙古廣播電視信息網路有限公司烏蘭察布分公司 烏蘭察布 三級
3127 巴彥淖爾市飛宇工貿有限公司 巴彥淖爾 三級
3128 內蒙古城安消防網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129 錫林郭勒盟恆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錫林浩特 三級
3130 興安盟邦科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烏蘭浩特 三級
3131 烏蘭浩特市龍騰盛世商貿有限公司 烏蘭浩特 三級
3132 鄂爾多斯市龍舟電子商貿有限責任公司 鄂爾多斯 三級
3133 呼和浩特市永立科貿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134 興安盟虹科辦公設備有限責任公司 烏蘭浩特 三級
3135 赤峰市峰之泰商貿有限公司 赤峰市 三級
3136 呼倫貝爾縱橫實業有限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137 通遼市科龍達安防有限責任公司 通遼市 三級
3138 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和勝網路科技有限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139 錫林浩特市視友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錫林浩特 三級
3140 呼倫貝爾樂心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141 呼和浩特市奇虎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142 阿拉善左旗蟻王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阿拉善盟 三級
3143 內蒙古天朗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144 內蒙古巨安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145 錫林郭勒盟視傑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錫林浩特 三級
3146 呼和浩特市東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147 鄂爾多斯市創佳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鄂爾多斯 三級
3148 赤峰惠通網路工程有限公司 赤峰市 三級
3149 牙克石市龍鳳建築裝飾有限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150 烏蘭浩特市志強電子有限公司 烏蘭浩特 三級
3151 呼和浩特市宇信科貿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152 鄂爾多斯市和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鄂爾多斯 三級
3153 烏蘭察布市集寧區榮鵬電子有限公司 烏蘭察布 三級
3154 錫林郭勒盟鑫泰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錫林浩特 三級
3155 呼倫貝爾鴻雁信息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156 內蒙古瑞特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157 呼和浩特市惠強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158 興安盟盛泰智能軟體工有限公司 烏蘭浩特 三級
3159 內蒙古鑫達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160 包頭市雷蒙科技有限公司 包頭市 三級
3161 多倫縣迅達電腦有限責任公司 錫林郭勒 三級
3162 錫林郭勒盟金宇科貿有限責任公司 錫林郭勒 三級
3163 赤峰天久博雅電子有限公司 赤峰市 三級
3164 鄂托克前旗卓越安防有限責任公司 鄂爾多斯 三級
3165 牙克石市瑞遠安防電子器材有限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166 呼和浩特市鼎明科技網路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167 錫林浩特市天地偉業科技有限公司 錫林浩特 三級
3168 興安盟慧能電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烏蘭浩特 三級
3169 錫林郭勒盟鑫順商貿有限責任公司 錫林郭勒 三級
3170 烏拉特前旗金盾安防有限責任公司 巴彥淖爾 三級
3171 內蒙古瑞安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172 錫林郭勒盟智暉方鼎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錫林郭勒 三級
3173 錫林浩特市朗嘉文化傳媒 錫林郭勒 三級
3174 呼和浩特市朝霞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175 錫林郭勒盟元盛德網路科技有限公司 錫林郭勒 三級
3176 內蒙古三稷網路開發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三級
3177 內蒙古晶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巴彥淖爾 三級
3178 赤峰市松山區保安服務有限責任公司 赤峰市 三級
3179 呼倫貝爾盛世嘉業科貿有限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180 烏海市建業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烏海市 三級
3181 巴彥淖爾市永樂電子科貿有限公司 巴彥淖爾 三級
3182 呼倫貝爾市通發電子有限公司 呼倫貝爾 三級
3186 錫林郭勒盟金盾保安服務有限公司 錫林郭勒 三級
4001 赤峰市民安消防安防工程有限公司 赤峰市 待定級
4002 通遼市海納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通遼市 待定級
4003 通遼市聯眾電子商貿有限公司 通遼市 待定級
4004 通遼市百聯信達電子產品有限公司 通遼市 待定級
4005 赤峰市克旗向東電腦有限責任公司 赤峰市 待定級
4006 赤峰市克旗科海電腦有限責任公司 赤峰市 待定級
4007 烏海市佳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烏海市 待定級
4008 赤峰市瑞澳聖川科貿有限責任公司 赤峰 待定級
4009 通遼市峰成電子商貿有限公司 通遼市 待定級
4010 奈曼旗新亞時代電腦有限公司 通遼市 待定級
4011 內蒙古天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待定級
4012 呼和浩特市華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待定級
4013 赤峰市網路博安防工程有限公司 赤峰市 待定級
4014 霍林郭勒市宏逸電子產品銷售有限責任公司 通遼市 待定級
4015 扎蘭屯市楊易電子科技服務有限責任公司 呼倫貝爾 待定級
4016 烏蘭察布市新愛特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烏蘭察布 待定級
4017 內蒙古自治區通信公司霍林郭勒市分公司 通遼市 待定級
4018 呼和浩特市揚易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待定級
4019 烏蘭察布市衛星電子有限公司 烏蘭察布 待定級
4020 科左後旗升達安防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通遼市 待定級
4021 內蒙古博力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待定級
4022 呼和浩特市敬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待定級
4023 呼和浩特市民眾安防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待定級
4024 通遼市聯翔電子商貿有限責任公司 通遼 待定級
4025 呼和浩特市泰發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待定級
4026 呼和浩特市厚德安防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待定級
4027 呼和浩特市航天河西通信網路中心 呼和浩特 待定級
4028 扎魯特旗通安電子科貿有限責任公司 通遼 待定級
4029 呼和浩特市水木源商貿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待定級
4030 呼和浩特市鑫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呼和浩特 待定級
4031 內蒙古少華電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待定級
4032 庫倫旗溢洋安防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通遼 待定級
4033 赤峰畢勝網路服務有限公司 赤峰 待定級
4034 內蒙古三創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待定級
4035 內蒙古凱盟科技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 待定級
4036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金邦虎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鄂爾多斯 待定級
4037 烏海市獵鷹智能公共安全服務有限責任公司 烏海市 待定級
4038 鄂爾多斯市博洋電腦有限責任公司 鄂爾多斯 待定級
摘自:內蒙古安防中心
❹ 做空機構什麼意思
做空是指預期未來行情下跌,將手中股票按目前價格賣出,待行情跌後買進,獲取差價利潤。其交易行為特點為先賣後買。做空機構就是操作這種買賣的機構
❺ 內蒙古有哪些系統集成商啊30個以上給分,最好是呼市的
內蒙古萬德系統集成有限責任公司 一級 Z1150020080538 2008-11-18 2008-11-18 內蒙古
內蒙古靈奕高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一級 Z1150020090900 2009-12-21 2009-12-21 內蒙古
內蒙古證聯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一級 Z1150020070253 2010-6-11 2007-6-11 內蒙古
內蒙古金名計算機系統集成股份有限公司 一級 Z1150020100446 2010-11-22 2010-11-22 內蒙古
內蒙古自立電腦有限責任公司 二級 Z2150020080570 2008-11-18 2008-11-18 內蒙古
內蒙古華昕立合科技有限公司 二級 Z2150020080571 2008-11-18 2008-11-18 內蒙古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立信電氣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二級 Z2150020080572 2008-11-18 2008-11-18 內蒙古
內蒙古新聯信息產業有限公司 二級 Z2150020040235 2008-12-6 2004-12-6 內蒙古
內蒙古北青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二級 Z2150020090988 2009-12-21 2009-12-21 內蒙古
內蒙古四通金穗電子有限公司 三級 Z3150020080516 2008-8-15 2008-8-15 內蒙古
內蒙古匯智計算機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三級 Z3150020080756 2008-11-18 2008-11-18 內蒙古
內蒙古網訊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三級 Z3150020080757 2008-11-18 2008-11-18 內蒙古
呼和浩特市訊業金網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三級 Z3150020080758 2008-11-18 2008-11-18 內蒙古
內蒙古德普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三級 Z3150020090139 2009-2-23 2009-2-23 內蒙古
內蒙古眾志偉業科技有限公司 三級 Z3150020090140 2009-2-23 2009-2-23 內蒙古
呼倫貝爾市鴻銘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三級 Z3150020090141 2009-2-23 2009-2-23 內蒙古
內蒙古超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三級 Z3150020090342 2009-5-11 2009-5-11 內蒙古
內蒙古巨鵬電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三級 Z3150020090343 2009-5-11 2009-5-11 內蒙古
內蒙古華強通訊技術有限公司 三級 Z3150020090892 2009-11-23 2009-11-23 內蒙古
內蒙古亨達海天網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三級 Z3150020010202 2009-12-1 2001-12-18 內蒙古
內蒙古國訊富通科技有限公司 三級 Z3150020100089 2010-2-6 2010-2-6 內蒙古
內蒙古華利達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三級 Z3150020020222 2010-6-11 2002-7-9 內蒙古
內蒙古銀安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三級 Z3150020060412 2010-10-22 2006-10-23 內蒙古
內蒙古天地方正信息有限責任公司 三級 Z3150020070749 2010-12-28 2007-12-28 內蒙古
內蒙古三C集團有限公司 三級 Z3150020020429 2010-12-28 2002-10-23 內蒙古
內蒙古埃伊爾科工貿有限責任公司 三級 Z3150020060609 2010-12-28 2006-12-30 內蒙古
內蒙古天大天財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三級 Z3150020060652 2010-12-28 2006-12-30 內蒙古
內蒙古華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三級 Z3150020110057 2011-2-21 2011-2-21 內蒙古
內蒙古今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三級 Z3150020080178 2011-5-13 2008-5-14 內蒙古
內蒙古澤暉立業科技有限公司 三級 Z3150020080179 2011-5-13 2008-5-14 內蒙古
內蒙古天迅網路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三級 Z3150020080197 2011-5-13 2008-5-14 內蒙古
呼倫貝爾市中聯電腦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四級 Z4150020040265 2008-12-6 2004-12-28 內蒙古
赤峰巨安科技商貿有限公司 四級 Z4150020080760 2008-11-18 2008-11-18 內蒙古
包頭市特潤實業有限公司 四級 Z4150020050016 2009-1-27 2005-1-27 內蒙古
呼和浩特市益通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四級 Z4150020090142 2009-2-23 2009-2-23 內蒙古
內蒙古科技信息網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四級 Z4150020010229 2010-2-6 2001-12-30 內蒙古
內蒙古正安恆泰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四級 Z4150020100145 2010-2-6 2010-2-6 內蒙古
赤峰市教育網路通信有限責任公司 四級 Z4150020100396 2010-8-17 2010-8-17 內蒙古
包頭市新紀元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四級 Z4150020070673 2010-12-28 2007-12-28 內蒙古
呼倫貝爾鴻雁信息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四級 Z4150020060610 2010-12-28 2006-12-30 內蒙古
內蒙古派德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四級 Z4150020060611 2010-12-28 2006-12-30 內蒙古
鄂爾多斯市億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四級 Z4150020080180 2011-5-13 2008-5-14 內蒙古
內蒙古易博信息技術工程有限公司 四級 Z4150020080181 2011-5-13 2008-5-14 內蒙古
包頭市萬佳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❻ 聯想兼並IBM的PC業務屬於什麼類型的兼並,其可能的動機是什麼
2004年12月8日,聯想集團(0992.HK)在北京宣布並購IBM的全球PC業務,這標志著聯想向國際化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完成並購交易後,聯想PC業務的規模將躍升為全球第三。聯想並購是中國IT企業海外收購金額最大的案例,國內外媒體都表示了極大的關注。英國《衛報》發表文章認為聯想收購IBM的PC業務將開啟中國的新經濟時代,標志著中國公司真正開始了全球化並購。Stein Roe投資咨詢公司的投資商查克·瓊斯(Chuck Jones)表示,如果聯想希望在世界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收購IBM的PC部門就是實現這種目的的有效方式,否則聯想至少還得為此付出十年的努力。而持懷疑態度的聲音也不絕入耳,認為聯想並購針對有美國精神象徵的IBM,不得不面對政治、文化、管理及資金等現實問題。毫無疑問,這起並購凝聚了大量的商業智慧,並購者背後究竟蘊涵著什麼樣的利益訴求?並購對相關利益方會產生怎樣的經濟後果?又能給中國企業帶來何種啟示呢?
不同動因促成並購
衡量並購的得失必須了解並購的緣起,我們從聯想和IBM的戰略背景出發,剖析其是否具有邏輯清晰、判斷合理的交易動因。
並購成為聯想國際化路徑的首選
從2001年到2004年,國際化已成為聯想越來越亟需解決的課題。從聯想的主要財務指標可以看出(圖1),聯想在經歷了1997年到2001年的高增長階段後,2001年是明顯的拐點,此後各項財務指標的增長勢頭都明顯平緩。對於急欲國際化的聯想而言,漸進地通過自有資金擴大規模的方式盡管穩健,但略顯緩慢,無法縮短超越競爭對手的時間。不僅如此,2004年3月,聯想正式成為奧運會第11個加入的全球合作夥伴(TOP),在支付6500萬美元現金及等價物的條件下,能夠以奧運頂級贊助商的身份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市場營銷,為此,聯想必須具備足夠廣泛的營銷網路,才能充分享受自己的權利。但是,如果聯想為了充分利用奧運營銷資源而組建自身的營銷網路和人才儲備庫,將耗費大量的資源和資金,也未必能贏得時間。因此,並購已成為聯想國際化路徑的首選。
聯想控股的總裁柳傳志(柳傳志新聞,柳傳志說吧)曾表示,聯想集團收購IMB PC的主要目的是看重其強大的研發能力和先進的管理技術。但我們認為,聯想海外並購的根源在於戰略利益的驅動,無論從地緣的角度,還是從產品同質化的角度看,聯想與IBM PC之間都存在著很強的互補性(表1、表2);除了業績虧損外,IMB的PC業務能夠彌補聯想所匱乏的競爭力要素,包括獲得品牌、通道、銷售人員、管理團隊、售後服務等,並購後聯想可以便利地在IBM搭建的平台上拓展國際業務。對聯想而言,「與大象一起跳舞」雖然並不輕松,但除此之外,似乎並無更好的選擇。
財務結構暗示聯想管理層存在並購沖動
美國學者麥克·詹森和威廉·麥克林(Jensen & Meckling)的研究發現,在負債較大的資本結構下,公司管理層具有強烈的動機去從事那些盡管成功機會甚微,但一旦成功則獲利頗豐的投資,因為一旦成功,管理層將獲得大部分的收益,而如果投資失敗,則由債權人承擔大部分費用。他們提出的企業代理成本理論認為,與股東相比,管理層更關心企業的規模問題,因為一般來說,規模高速擴張的企業,管理層升遷的機會更多,大企業管理層的聲譽、社會地位及所獲得的各種貨幣、非貨幣收入也較中小企業高。
由於股東不能完全監督和控制管理層的並購行為,管理層有可能犧牲股東利益去追求並購。盡管管理層持股、薪酬計劃或其他激勵機制能起到一定約束作用,但這些努力一般不足以使股東與管理層的目標達到完全一致。
從聯想的情況看,1999-2003財年間其資產負債率大體保持穩定,但2004財年資產負債率達到46%,較2003財年的38%明顯上升;而截至2005年3月31日,聯想高管持股比例僅為0.58%。在負債率較大的資本結構下,聯想的高管可能有強烈的動機去並購IBM的PC業務。雖然歷史上PC行業的並購結果表明成功機會甚微,但一旦成功,聯想的高管將獲得大部分的利益。
麥克·詹森還發現,企業擁有閑置資金時,管理層傾向於將多餘的資金投資於能夠擴大企業規模的非盈利項目,而不喜歡將這些資金用於支付股利或回購債券,這實質上是以犧牲股東利益為代價來增加自己的利益。從聯想的情況看,聯想集團的現金流量充裕,2005年達到了30.19億港元,較2004年增長13.9%,但聯想攤薄後的每股盈利僅增加了7%,派發的每股股息僅增加了4%。從這一角度看,聯想並購可能同樣與高管的傾向性存在很強的相關關系。
聯想的並購行為確實進一步提升了管理層在業界的影響力。2005年12月《中國企業家》雜志公布「2005年度中國企業領袖」25人名單,聯想控股總裁柳傳志因幫助聯想集團並購IBM的PC業務而排名第一位,成為年度「最具影響力企業領袖」;同月美國《財富》雜志評出的「2005年最具影響力的25位商業領袖」中,楊元慶排名21位,入選的原因同樣是其全球擴張計劃。聯想並購行為帶來的部分經濟結果與麥克·詹森的解釋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PC業務拖累業績使IBM無法容忍
任何並購交易的達成都是雙方博弈的結果。IBM出售全球PC業務的動因,與其近年向服務軟體業務轉型的戰略密切相關。IBM現任CEO薩姆·帕米薩諾(Sam Palmisano)在解釋IBM出售全球PC業務的動機時稱,最主要的原因是IBM的市場戰略已經與PC業務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而聯想集團卻在PC市場占據優勢。我們認為,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而根本原因在於PC業務對IBM的整體貢獻率已經降到無法容忍的地步。
財務數據表明,IBM近些年來業績穩定,但增速緩慢,關鍵業務的邊際利潤出現下降趨勢;盡管2003年其軟體業務獲得了高達86.5%的邊際利潤,但仍然無法阻止總體邊際利潤下降1.1%;隨著Microsoft、Intel、惠普等跨國巨頭的競爭,IBM面臨著市場份額被蠶食的危險,尤其是IBM引為自豪的全球服務領域也出現了邊際利潤下降的趨勢,從2002年的26.3%下降到2003年的25.1%。這說明IBM已經缺乏「成長即是美」的活力,需要優化利潤結構。
進一步對比IBM 1994年和2004年的分類業務可以發現,2004年服務業務收入的金額和佔比都有明顯的上升;盡管軟體業務收入占總收入比例維持在15%-18%之間,但其對公司毛利貢獻卻始終高達33%以上;而PC業務收入雖然占總收入的12%,但包括PC在內的硬體業務利潤僅占總利潤的0.7%。2001年-2004年上半年期間,IBM的PC業務營收達341億美元,但累計虧損9.65億美元。著名市場研究咨詢公司Gartner在幾年前就預測IBM會在2007年前退出PC市場,理由是IBM的PC業務在表現最好的年度占其全部利潤也不到1%,而該業務的盈利及增長趨勢難以超越居於領先地位的戴爾。由於投資者對IBM的經營業績不滿意,2004年IBM股價跌幅達6.3%,而同期美國標准普爾指數上漲9.1%。
協議內容IBM略占上風
籌備安排
從2003年12月起,聯想開始著手對該項收購進行盡職調查,聘請麥肯錫為顧問全面評估並購的可行性。2004年春節過後,聯想又聘請了高盛公司作為財務顧問,開始了與IBM長達一年的艱苦談判。聯想集團和IBM的銷售收入和品牌認知度相差懸殊,因而這起收購也被媒體稱為「蛇吞象」。但楊元慶認為聯想的並購是有備而來,聯想進行戰略轉型的時候,先實施了兩次戰術准備,即全球改換標識和加入奧運TOP計劃,因此,此次收購IBM PC業務是聯想實施國際化的重要標志,而不是起點。
雙方為本次交易能夠順利通過美國政府審查做了充分准備。IBM曾邀請了包括前國家安全顧問斯考克羅夫特(Brent Scowcroft)在內的政要出面游說政府部門,還說服美國政府放棄了阻止北卡羅納州羅利三角科技園的研發人才轉入聯想的要求,這保證了並購中最寶貴人力資源資產順利移交給聯想;而聯想方面也積極配合美國政府部門調查,並做出了讓步:不尋求獲得IBM美國政府客戶的名單,聯想員工不能進入除IBM PC部門外的任何IBM辦公樓等。雖然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延長了對該項並購的審查時間,但審查最終於2005年3月9日通過。
交易結構
2004年12月8日,楊元慶正式宣布雙方已於12月7日簽署最終協議,協議主要內容是(圖2):
一、代價支付。聯想集團以17.5億美元收購IBM全球PC業務,成為新聯想。收購代價包括6.5億美元現金、6億美元聯想集團股票及承擔IBM PC的5億美元債務。首次交割將於2005年4月30日實施,此前聯想須於2004年12月8日向IBM支付25,000,000美元現金作為商譽保證金。商譽保證金和應計利息252,493美元由IBM保管,交割時用於抵扣聯想應付IBM的現金代價。根據協議,首次交割時聯想須向IBM支付現金624,747,507美元(經扣除商譽保證金和應計利息),並按每股2.675港元的發行價向IBM配發821,234,569股股份及21,636,459股無投票權股份。這樣,首次交割完成後,IBM占聯想已發行股份總額(包括股份及無投票權股份)約18.9%,占聯想投票權總額約9.9%。
二、品牌管理。品牌管理為期5年,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04年12月-2006年5月),聯想在合作中只能使用IBM原品牌及旗下的Think系列,IBM將繼續銷售貼有其品牌的電腦,目的是避免原有客戶流失到戴爾或惠普;第二階段(2006年5月-2008年3月),IBM與聯想合作開發新的品牌;第三階段(2008年4月-2009年12月),聯想的品牌Lenovo將成為雙方合作中的主要品牌,IBM將以標簽形式註明其在該品牌中的貢獻。
三、業務整合。這是整個交易中最為復雜、最核心、最棘手的內容。IBM的全球PC業務全部交給聯想管理,包括IBM所有筆記本、台式電腦及相關業務,包括客戶、分銷、經銷和直銷渠道,Think品牌及相關專利、IBM深圳合資公司即長城國際(不含其X系列生產線)以及位於日本大和和美國羅利的研發中心。此外,IBM與聯想簽定了若干附屬協議。IBM向聯想提供范圍廣泛的三年期過渡服務,包括財務與會計支持服務、市場推廣和銷售支持服務、采購服務、開發服務、人力資源服務、房地產設施服務和IT服務,預計總費用不超過7.05億美元;IBM向聯想提供策略性融資和資產處置的五年期服務,預計總費用不超過4.36億美元;聯想委託IBM進行五年期維修和質保服務,預計總費用不超過11.65億美元;IBM向聯想提供五年期市場支持服務,預計總費用不超過8.66億美元;聯想向IBM出售作為內部使用的PC,為期五年,預計總費用26.03億美元。
四、人事安排。楊元慶擔任並購後的新聯想的董事局主席,IBM原負責PC業務的沃德(Stephen M. Ward)出任新聯想的CEO;同時,IBM原PC業務下的約1萬名員工成為新聯想的員工(其中1/4在美國,中國區約佔40%)。
資金安排
由於收購總代價高達17.5億美元(約136.5億港元),而聯想2004財年末的凈資產還不到45億港元,考慮到自身的財務和融資風險問題,聯想希望避免完全以現金支付並購費用。IBM則希望維持PC業務的影響力並分享可能帶來的利潤,也有意持有聯想股票。最終IBM持股聯想18.9%,接近收購項目股權的交易上限(超過20%實質上是合資形式,需要股東大會表決)。
根據柳傳志當時的說法,聯想集團的現金儲備僅約4億美元,而需要支付的現金就有6.5億美元,資金缺口巨大。為避免出現資金風險問題,聯想主要通過銀行借款解決資金的問題,與銀行達成了過渡性貸款協議。2005年4月26日,聯想與若干銀行簽定6億美元的定期的抵押貸款協議,該定期貸款由聯想集團及若干附屬公司無條件做出擔保,貸款利率較3個月倫敦銀行同業往來貸款利率高出0.825%,於5年內分期償還。貸款銀團牽頭行主要包括工銀亞洲、法國巴黎銀行、荷蘭銀行及渣打銀行,其他參與銀行則包括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亞洲和歐美等地的16家銀行。這樣,如果將聯想自有資金、此次融資和聯想此前貨款匯總,聯想可動用資金共約為13.5億美元。由於並購後新聯想的運營收入將急劇擴大,而過渡服務費等費用不需一次性支付,聯想即使在支付IBM收購款6.5億美元現金後,仍將手握7億美元現金。
IBM的PC年營業收入達到95.66億美元,加上聯想並購前的年營業收入,合計將達125.37億美元,這樣大的規模對聯想的營運資金提出了很大的挑戰。但是,並購後IBM持有18.9%的股份而成為聯想戰略投資者,這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聯想維持業務面臨的壓力,因為與IBM戰略結盟可提高聯想的融資信用等級。
出價合理性有待觀察
聯想的出價是否合理呢?我們有必要先分析一下標的資產的詳細情況。根據並購協議,IBM體系內的PC業務未經審核的賬面凈資產為-9.76億美元,包括總資產15.34億美元,總負債25.09億美元。而IBM本次出售的PC資產按美國公認會計准則編制的未經審核賬面凈資產為-6.8億美元,這是因為出售資產扣除了伺服器交叉業務、與LG的合作項目及長城國際的股權等項目。財報顯示,IBM PC業務2003年虧損高達2.58億美元,而且在收購前兩三年間業績乏善可陳。對此,聯想的財務顧問高盛公司認為主要原因是質保費用的支出影響了PC業務的盈利能力,具體來說,由於IBM此前生產和出售的一部分PC產品安裝了有問題的元器件,直接影響了IBM PC業務2003年和2004年上半年的業績。因此,聯想和IBM的交易協議規定,如果今後在若干PC產品中再發現此類元器件問題,IBM將承擔一切質保開支。但是否此舉就可以防止並購後該業務繼續大幅虧損,目前還難以判斷。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並購給聯想賬面帶來巨額商譽。因為收購總代價為99.25億港元(包括已付現金50.68億港元,直接交易費用5.21億港元和發行股票公允市值43.35億港元),而所購入凈資產的公允市值僅2943萬美元(包括可識別無形資產48.68億港元,股權報酬計劃13.73萬港元,有形資產1623萬港元,和已承擔負債49.92億港元),二者之間巨大的差額構成了98.95億港元商譽。根據新的香港會計准則規定,聯想所購入的無確定使用期限的無形資產將不必進行攤銷,但部分購入的無形資產及股權報酬計劃將按其估計使用年限進行攤銷。因為聯想購入的無形資產初步估計使用年限在3-5年之間,因此短期內將對聯想利潤指標構成較大負擔。
IBM將PC業務賣給聯想後,可以更好地集中精力從事高端信息服務市場。因為大量研究表明,計算機建築群的核心並非PC,而是網路及其需要的關鍵要件。PC業務對規模龐大的IBM來說,基本等同於「瘦狗」業務。另一方面,僅僅通過並購協議,我們無法推測IBM是否確實進行了戰略調整而徹底退出PC業務領域。在合作之初,IBM還將繼續銷售其PC,同時X系列並未包括在並購標的之內;在未來PC市場景氣的情況下,IBM完全可以在5年期滿之後終止與聯想的合作並收回IBM的品牌使用權,重操舊業,與此同時IBM仍持有19%的聯想股份,仍可以享受聯想和PC的成長利益,可謂狡兔三窟。此外,在首次交割後數年內,IBM將持續與聯想進行過渡服務、策略性融資和資產處置服務等關聯交易,獲取巨額收入,而聯想向IBM出售作為內部使用的PC,邊際利潤是雙方協定的,非常有限。
並購為聯想帶來的直接效益有限
提高了管理成本
並購後,聯想首先對高管的組織分工重新進行了調整,以符合國際化的要求。首席技術官賀志強主要負責北京、日本大和和美國羅利的研發中心,高級副總裁、首席運營官弗蘭·奧沙立文(Fran.O'Sullivan)負責全球產品,高級副總裁、首席運營官劉軍(原聯想中國區首席運營官)領導全球供應鏈系統,包括采購、物流、銷售支持、供應鏈戰略規劃及生產製造等。
由外部人擔任並購後公司的要職,能夠為聯想國際化發展帶來新知識和新技能,降低內部人合謀和逆道德風險的概率,但他們的薪酬不菲。並購後,聯想吸收了原IBM團隊的許多成員進入高管層,如首席營銷官德普克·阿德瓦尼(Deepak.Advani)、負責全球銷售業務的拉維·馬爾瓦哈(Ravi.Marwaha)、與劉軍任聯席首席運營官的弗蘭·奧沙立文、負責業務開發的副總裁史蒂夫·佩特拉卡(Steve.V.Petracca)和負責人力資源的高級副總裁威廉·馬特森(William.Matson)等。2005年,聯想又從外部引入了四名高層:曾在收購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麥肯錫咨詢公司合夥人吳亦兵任首席戰略官;從戰略投資者德州太平洋集團處引入首席集成整合官凱文·伯恩斯(Kevin.Burns);首席信息官史蒂夫·班德羅扎克(Steven.J.Bandrowczak)來自於敦豪國際速遞;仁科前首席法律顧問詹姆斯·肖內西(James.P.Shaughnessy)空降成為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法律顧問。
根據聯想2005-2006財報,多位董事在該財年都獲得大幅加薪,其中楊元慶的薪酬由上一財年的424萬港元增至該財年的2175萬港元,增幅逾4倍;聯想首席財務官馬雪征的薪酬由上一財年的301萬港元增至該財年的961萬港元。聯想前5名最高薪人士的酬金也由上一財年的580萬港元增至該財年的2853萬港元;而整體董事及最高薪人士的酬金,更由上一財年的1270萬港元增至該財年的1.75億港元,激增12.8倍。此外,聯想的非執行董事及獨立非執行董事的人數由上一財年的4名增至10名,而薪酬則由每名平均約200萬港元增至約400萬港元。
大量並購案例表明,在大規模的企業兼並交易中,CEO是最大的獲益者。聯想並購後的CEO沃德亦不例外,其酬金為聯想之冠。2005年12月20日,聯想宣布更換CEO,公告顯示,沃德在任8個月的酬金達到1.12億港元,而沃德辭職後,聯想從戴爾高薪挖過來的新任CEO阿梅里奧工作約3個月,薪酬已達到1883萬港元。
被迫引進新股東,控制戰略方向
並購對聯想股權結構產生了很大影響。並購IBM之前,國有股東聯想控股持有聯想集團57%的股份,公眾持股43%。2005年4月30日,聯想與IBM首次交割完成後,聯想控股持有46%,公眾持有35%,IBM持有19%。
2005年3月30日,聯想又引入三家私人股權投資公司德州太平洋集團(TPG)、泛大西洋集團(GA)和新橋集團(NCL)共計3.5億美元的戰略投資。2005年5月18日,聯想按每股發行價1000港元向三家公司發行了2,730,000股非上市A類累計可換股優先股;並發行了可用作認購237,417,474股聯想股份的認股權證。可換股優先股共可轉換為1,001,834,862股股份,占聯想已發行股本總額的13.4%及擴大後已發行股本約10.24%;認股權證共占聯想已發行股本總額的3.18%及擴大後已發行股本約2.63%。如果三家戰略投資者持有的優先股全部轉化成普通股,聯想控股的股權將降低至42.2%,公眾將降低至33.2%,IBM將降低至13.4%(圖3)。
通過本次發行,聯想獲得資金凈額為3.47億美元,其中約1.5億美元用以從IBM購回無投票權股份,餘下2億美元將用作新聯想的日常運營。2005年5月1日,聯想與IBM簽定協議,按每股2.725港元回購IBM持有的435,717,757股無投票權股份,代價為152,331,909美元。2005年5月17日,IBM將110,635,946股無投票權股份轉換為同等數目普通股股份。
三家投資者擁有的優先股在轉股前每年將獲得4.5%固定累計現金股息,按季支付,而不是按股份享受分紅。楊元慶曾解釋說,這表明聯想對自己太有信心了,因為聯想股價現在處於低位,聯想不希望在這時出售股份,協議轉換股價較當前股價溢價16.7%就是最好的證明。公開資料顯示,三家投資公司實力雄厚,在高科技領域有很多成功的並購案例,盡管它們很難對聯想整合IBM PC業務提供技術上的幫助,其總計3.5億美元投資所對應的投票權也不足以影響聯想的重大決策,但對聯想而言,首先,它們將多方面為新聯想提供資源,推動聯想實施整合。三家投資機構進入後,聯想董事會再次作出調整,三家投資者各派一名董事進駐聯想。據內部人士透露,三家公司派駐的董事與聯想的中國高管在壓縮成本等重要的問題上意見一致,不支持原IBM PC高管所堅持的高投入高產出政策。也就是說,聯想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強化了對公司戰略方向的控制。其次,從股權比例看,如果三家投資者不準備長期投資聯想,也不會對聯想的股權結構產生太大影響。最後,引進戰略投資者的資金可能還有另外一層考慮,即聯想管理層已經做好了最充分、最壞的打算:即使IBM的PC業務營業額急速下降,聯想也有足夠的資金,不會出現現金流斷裂。
競爭對手大多受惠
毫無疑問,聯想並購IBM的PC業務及IBM退出PC業務會對戴爾、惠普等競爭對手產生重大影響。戴爾是全球最大PC製造廠商,也是聯想最主要的競爭對手,2004年電腦銷量達到3100萬台,佔全球市場份額17.9%,佔美國市場份額33.1%,由於不提供大型、專業伺服器和整體服務,戴爾喪失了許多贏得PC大客戶的機會,IBM退出PC業務則強化了戴爾在亞洲及其他市場的地位。據媒體報道,戴爾亞太主管認為戴爾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恢復增長勢頭,預計2006年中國市場占戴爾全球銷量可超過10%,2006年亞洲業務增幅將大大高於全球整體水平。惠普是全球第二大PC製造和銷售商,也是IBM最大的競爭對手,業務范圍包括PC機及咨詢服務等廣泛領域,近年盈利狀況一般。IBM出售PC業務後整體優勢將有所弱化,同樣可能會改善惠普在市場上的生存狀態。
從中國市場來看,2005年第三季度,戴爾的市場份額居第三位,前兩位的聯想集團和方正集團分別佔34.5%和12.7%,惠普第四,佔7.5%。聯想並購後,中國國內市場出現了電腦價格大戰,惠普連續推出十幾款家用電腦,最低價格首次跌破4000元;此前,方正、華碩等筆記本電腦價格已經有了大幅下調。聯想如果整合成功,勢必沖擊現有的市場和價格體系,而各大廠商降價正是為了從立足未穩的聯想手中搶奪客戶。但Gartner的分析師Leslie Fiering認為,除了戴爾,沒有其他廠商能持續保持盈利。
由於PC製造商力量分散,佔有80%市場份額的晶元製造商英特爾和軟體製造商微軟具備對PC產業極強的談判能力,而IBM的退出會弱化英特爾和微軟這一能力。聯想並購IBM PC後,由於規模的擴大更加具備采購優勢,會進一步改善與英特爾及AMD的商業合作關系,同時也會加快PC產業鏈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和調整,有利於進一步優化PC產業結構。
對IBM而言,出售PC的虧損包袱有利於輕裝上陣。IBM大中華區董事長及首席執行總裁周偉(Henry chow)曾表示,雖然2005財報顯示IBM的利潤在下滑,但在賣掉PC業務後,IBM核心業務利潤呈上升趨勢。公告並購的復牌日2004年12月9日,IBM股票在紐交所報收於96.65美元,較開盤價上漲0.55美元,漲幅為0.57%,成交量5,310,700股,而IBM的關聯企業長城電腦股價迅速跌停。聯想並購IBM PC後,IBM持有80%股份的長城國際的生產、銷售系統將轉入聯想旗下,由於前景不明,國內投資者深感擔憂。
我們以並購交易公布日2004年12月8日為基準日,以基準日前後20天為考察時間窗口,則IBM股票相對於標准普爾指數的累計超額收益率為11.18%。而如果以基準日至基準日後4日為考察窗口,聯想股票相對於恆生指數的累計超額收益率為-11.70%。並購交易雙方的累計超額收益率表明,在這起重大並購交易的資本市場較量中,聯想暫時處於下風。
聯想未能逃離「贏家詛咒」 資本市場不看好並購
歷史上大量並購案例的結果表明,能夠最終贏得交易的通常是出價最高者,但贏家卻往往笑不到最後,這似乎成了並購企業的「贏家詛咒」。聯想和IBM之間的並購交易能否逃出整合失敗的宿命,目前給以定論似乎為時過早,但資本市場顯然對此並不看好。
從聯想股價走勢圖可以直觀地發現,自2004年1月開始,聯想的股票收益率就明顯落後於恆生指數的收益率,而在2004年12月8日宣布並購IBM PC業務後,聯想的股價出現了大幅下跌。2004年12月9日,聯想股票報收於2.575港元,較上一交易日下跌3.74%,這主要是因為投資者看淡聯想的並購交易前景,也擔心聯想迫於資金的壓力,會採取尋求發行新股募集資金等冒進的融資手段。2004年12月8日到2005年1月31日期間,聯想的股票跌幅達21.5%,而同行業可比公司方正電子(0418.HK)的同期跌幅為12.11%,恆生指數的同期跌幅為2.14%。從超額收益率指標看,聯想在2004年12月8日-2004年12月14日期間的超額收益率均值為-0.39%,累計超額收益率為-11.7%。因此,我們基本可以判斷,投資者對聯想「蛇吞象」的前景並不樂觀,投下了反對票(圖4)。
盈利能力下降,財務風險加大
從聯想首次交割到現在,時間仍較短,財務指標未必能完全反映出並購產生的效應。但從各種財務指標目前顯示的變化趨勢看,並購對聯想產生了負面影響。
杜邦分析指標顯示,並購後,聯想凈資產收益率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圖5),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銷售凈利潤率降幅很大,2005-2006財年第三季度較2004-2005財年第一季度降幅達77.55%。影響銷售凈利潤的主要指標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這些費用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大幅增長。
聯想董事會曾在股東通函中對新聯想的業務前景進行過描述,認為此次並購可以進一步打造聯想品牌、更好地致力於創新、加強銷售力度和進一步降低成本。我們根據董事會描述的前景,用四個維度對聯想財務狀況進行考察,即盈利能力、現金產生能力、償債能力(穩健性)及營運能力(表3)。分析結果表明,目前為止,聯想並沒有表現出並購後的正協同效應,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的明顯弱化給聯想進一步發展帶來了資金壓力,進而形成了財務風險隱患。
首先,從盈利能力來看,目前為止並購並沒有產生出預期的協同效應。總資產收益率和主營業務利潤率環比持續下降,尤其是主營業務利潤率,2005-2006財年第三季度較2004-2005財年第一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