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富聯股票價格歷史數據
A. 通信設備龍頭股票有哪些
通信設備製造股的龍頭股有:
1.工業富聯601138:通信設備龍頭股。2021年第二季度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76.5億元,凈利潤32.01億元,每股收益0.1800元,市盈率13.11。
全球領先的通信網路設備、雲服務設備、精密工具、工業機器人專業設計製造服務商,為客戶提供以工業互聯網平台為核心的新型電子設備產品智能製造服務;自主研發的工業互聯網平台燈塔平台獲得工業互聯網平台可信服務評價證書,成為國內五家獲此殊榮的平台之一。
2.音標控股688036:通信設備龍頭股。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營收約116億元,同比增長41.46%;凈利潤約7.8億元,同比增長26.36%;基本每股收益1.1700元。
擴展信息:
其他裝備製造概念股包括:
1.亞聯發展:在電力行業領域,公司與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製造商華為合作,中標南方電網區域雲南干光傳輸網B建設項目,中標金額約5500萬元,中標雲南電網公司區域網建設項目框架工程,占該項目30%的市場份額;公司在雲計算和大數據領域積極與華為合作,推出了基於華為雲的變電站視頻分析系統解決方案。目前雲南普洱供電局已經受理,可以獨立部署,爭取和華為在演算法上合作,發布聯合解決方案。國家電網電力業務逐步從傳統業務向智能化、信息化業務轉型,在無線專網建設工程、全電站招標、電力安全防護等領域取得了成績。其中,浙江嘉興電力230M無線專網建設項目中標,中標金額3000多萬元,並於2018年12月順利通過初步驗收,標志著國家電網電力業務轉型取得階段性成功。
2.中廣防雷:公司是全球主要通信設備廠商(愛立信、中興、諾基亞、三星、大唐等)的核心防雷產品供應商)及其上游企業。
3.移步通信:產品屬於物聯網中的無線M2M領域,所屬行業屬於通信設備製造業。
B. 富士康為獨角獸炒作敲了一記什麼警鍾
對獨角獸概念股不要盲目的追捧與炒作。盡管都有著獨角獸光環,但上市後的表現卻是完全不同的。
其次,對於獨角獸企業的炒作,投資者不能盲目追高。追高有風險的道理對於獨角獸企業同樣有效。畢竟市場對獨角獸的炒作,短期內大大推高了獨角獸企業的投資風險。像葯明康德的市盈率炒高到了120倍,寧德時代的市盈率也炒高到了90倍,富士康作為大盤股的市盈率也炒高到了47.7倍。這樣的市盈率顯然是高企了。炒高後的下跌也就在所難免。這就提醒投資者,對於獨角獸上市,投資者千萬不要追高。或者如某些市場人士所建議的那樣,可以參與獨角獸打新,但不要參與獨角獸上市後的炒作。事實證明,參與獨角獸上市後的炒作確實存在很大的投資風險。
其實在這個問題上,較之於A股市場相對成熟的港股市場無疑樹立了榜樣。因為獨角獸企業在香港上市,不僅不會受到追捧,而且還面臨著破發的命運,會被市場冷卻一段時間。以與葯明康德同期上市的平安好醫生為例,平安好醫生上市後的第二個交易日就破發,隨後股價一路走低,雖然之後股價出現反彈,但目前仍略低於54.8港元的發行價格。香港投資者對待獨角獸的做法值得A股市場的投資者借鑒。
來源:新京報
C. 工業富聯股票代碼多少
6月7日,首批00後登上高考的歷史舞台。而剛過完30歲生日的富士康(工業富聯),也將於6月8日登陸A股資本市場,工業富聯將在上交所上市,開始自己的A股生涯。
今日上市的主體全稱為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3月6日,股票簡稱:工業富聯,代碼:601138.SH。
工業富聯本次公開發行股票19.7億股,發行股份數量占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約為10%,全部為公開發行新股,不設老股轉讓。本次發行價格為13.77元/股,募集資金總額約為272.53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凈額約為267億元。
D. 富士康a股票代碼是多少 富士康股價行情漲幅前
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工業富聯)於14日早間正式披露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招股說明書、股票發行安排及初步詢價公告等文件。
其股票代碼為601138.SH,股票簡稱則是工業富聯。
E. 工業富聯上是幾個漲停
工業富聯首個漲停板,市值總額就將超過海康威視成為A股最大市值科技股,第二個漲停板就將進入A股前十大市值股票,10個漲停市值將超越貴州茅台,11個漲停市值就將超萬億。假設可以達到葯明康德的12個漲停板,投資者中一簽可獲利4.28萬元。
但因為工業富聯募資額巨大,與葯明康德雖同為獨角獸,但兩者根本不是一個量級,近三年,與此次工業富聯募集金額最接近的IPO個股是國泰君安,以19.71元/股的價格,首次發行15.25億股,籌資金額為300.58億元。2015年6月26日該股上市,首日頂格漲停,次日即開板但回封,第三日再度漲停,隨後一日創出了至今的歷史高點36.29元。上市後勉強收出3個漲停。
目前看6個板左右!
F. 為什麼工業富聯股價這么低
富士康自上市以來,復權股價從最高的25.78元,跌至現在的11.78元,市值腰斬。
下跌的原因有很多,諸如,成長性差、沒技術含量、代工沒議價權、偽科技公司等,反正就是不被資金認可。
事實上,富士康目前是科技公司里估值最低的,同樣是代工廠的立訊和歌爾估值都在30倍以上。
公司2021年上半年營收1960.30億元,同比增長10.97%;凈利潤67.27億元,同比增長33.44%,扣非後凈利潤增長8.63%。
1.代工行業的問題
富士康旗下最大的3C客戶是蘋果,下游雲計算客戶包括了:華為、阿里巴巴、亞馬遜等。全球其他知名客戶還包括:戴爾、英偉達騰訊、聯想、諾基亞等。
2020年營收4317.86億元,歸母凈利潤174.31億元;2021年上半年營收1960.30億元,歸母凈利潤67.27億元。
營收很高,就是毛利率太低。
2研發投入不高
根據IFind統計,2017年至今,富士康研發費用從79億元增長至2020年100.38億元,2021年上半年研發投入52.33億元。
研發金額的確不低,這樣的研發金額在全A股的科技公司中可以排名第二,第一名是美的集團。
但一看佔比的話,4317億元的營收,研發投入100億元,營收佔比也就2.32%。
華為每年的研發佔比在10%以上,台積電也超過了8%,總體來說工業富聯在科技公司里研發投入算低的。
富士康2萬名研發人員,人均工資40多萬,在科技大廠里這樣的研發工資也不算太高。
所以說是偽科技,真沒法反駁。
3未來增量空間
2020年全球雲基礎服務市場達到1290億美元,亞馬遜市佔率32%、微軟市佔20%、谷歌市佔9%、阿里市佔6%、IBM市佔6%。
富士康的業務主要是為雲服務商代工組裝相關設備,所以富士康的毛利率只有4.63%。
進入數字化時代,雲服務一定是未來最確定的行業,頭部的微軟、華為、阿里業績都在放量。
萬億級別的大藍海,富士康就只幹了個毛利率不到5%的環節,確實可惜了。
然後是工業互聯網,簡單的說工業互聯網就是將智能製造數字化數據化,讓機器變的更聰明。
這是富士康毛利率最高的一塊業務,毛利率高達41.67%,2020年該項業務營收14.41億元,未來增長空間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