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股票 » 股票定律歷史重演

股票定律歷史重演

發布時間: 2023-08-16 01:56:34

『壹』 技術分析的三大假設是什麼

技術分析的三大假設:

1、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影響價格的任何因素:基本面、政治因素、心理因素等等因素都要最終通過買賣反映在價格中,也就是價格變化反映供求關系,供求關系決定價格變化。

2、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對於已經形成的趨勢來講,通常是沿現存趨勢繼續演變。例如:牛頓慣性定律(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保持其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3、 歷史會重演技術分析和市場行為學與人類心理學有一定關系,價格形態通過特定的圖表表示了人們對某市場看好或看淡的心理。

(1)股票定律歷史重演擴展閱讀:

技術分析是完善體系的交易系統中的一部分,它分析市場價格的走向和位置,並提高最後的交易成功概率系數,為交易行為中的最初出發切入點,是交易系統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起點!

1.提高交易方向的成功幾率概數;

2.分析趨勢的通道層次和共振動力出現後的目標價格空間;

3.計算點位,確立損贏的固定點位後,為交易技巧中資金管理提供一個計算的數字參數。

4.尋找交易信號,並通過指標工具的數字量化加以確認,為交易策略提供執行依據。

5.技術分析理論可以把交易行為中的復雜執行心理問題,進行理論程序的整理歸類後秩序簡單化下來,幫助交易者快速提高自己的交易心理能力!

『貳』 在股市中,三大定律是怎樣的

只有冷靜地接受這些缺點,你才能賺錢。這是由股票市場的融資性質決定的。中國股市目前正在為上市公司提供融資服務。上市公司從股票市場向企業發展融入巨額資金,機構和中小型投資者分別從一、二級市場購買相應數量的股票。由於股票上市的發行價格遠高於股票本身的內部價值,隨著時間的考驗或企業的損失,股票價格將不可避免地回歸其內部價值,購買股票一般是損失,不同的是每個人在股價波動中購買不同的價格、數量、損失和利潤程度

做好股市高賣低吸力保持穩定利潤沒有問題,賺幾點跑,可以跑贏大多數投資者。股市綜合規律:早上可以增加頭寸,早上可以增加頭寸,只要早上可以減少頭寸,下午可以減少頭寸,下午可以減少頭寸,下午可以在第二天買入,逢低買入。T 0,下午拉高不追漲,逢高減倉T 1.上午10點拉高,下午2點拉高,股票賣在最高點。如果股票強勢10點封,股票強勢2點封,控制倉位不僥幸滾動是上策!最後,補充市風險提示定律:股市有風險,入市要謹慎

『叄』 什麼是股市721魔咒

所謂股市721定律,鄭棗通常是指通過股票取得財產性收益的小散中,70%是賠錢虧損,20%是保本,10%的盈利。何以定律,是經過歷史檢驗,每每應驗的。

721,只是一個表面現象,何以721?才是定律中的定律,才是意義所在。大凡70%甚至加上另20%總是認為,為何10%的盈利,是因為他們是所謂的股神,高手;總是認為所謂高手之所以成功,在於把握大盤趨勢,於是乎70%+20%總是盡力去捕捉大盤趨勢的每一次機會,到處遍訪高人尋求高人的指點,在眾多淋漓口七舌簧的股神的股評面喊隱拆前,一次一次失去自我,一次一次無所攜頃適從,一次一次失去可以守候的機會,失去應當能以守候的收成。

70%+20%的人為什麼總是這樣迷失自我,神化10%的高人,因為他們不明白股市是個什麼東西,總是認為高手贏在技術上,所以總是自覺地刻苦尋求「技術派」的支持。

『肆』 股票有什麼規律

總的來說,就是漲久必跌,跌久必漲。

每隻股票的運動可以大致分為四個大階段:
1、啟動期:這個時期股價上漲的比較緩慢,股價可以說波動的非常小;
2、上升期(起飛期):這時股價一躍而起,有時讓你追都追不上,股價連續翻番;
3、平衡期:這時股價到達一定時開始出現,股價又開始波動,而這的波動比啟動期來的大;
4、下降期:與上升期相反,股價一跌再跌,讓你感覺跑都跑不及。
這4個時期看上去簡單,但是真正明白的不是很多,就好像我們都對血液都明白,但是你知道血液一個循環的時間是多少嗎?人一天要多少個血液循環呢?一年呢?等等問題,拓展開來發現原來我們懂的很少很少。但在這些問題中我們發現了新的事物:大循環和小循環。一個大循環是由多個小循環組成,現在每個人打開軟體,看下1990年上證指數到現在,經歷了幾個大循環呢?多少個小循環呢?每天有幾個循環呢?
有人懷疑過,股票是不是有這樣的規律呢?所以請大家去股市裡找找看,究竟是不是100%都是遵循的這個規律?
我堅信有一種方法每天能找到一隻漲停個股。現在這個方法不就放在我們面前嗎?每天3點結束時就去找,看看有幾只股票今天是在啟動期?有幾只股票馬上進入上升期呢?盡管今天沒有漲停,但是也可以給你帶來點小回報不是嗎?

『伍』 股票的基本定律

你好,股票的基本定律 :
1.背離鈍化
股市盤面中出現的背離有兩種:頂背離與底背離。背離鈍化原理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加以分析:對股市行情的基本分析,行情發展的方向和幅度與實際發生的情況發生背離和對股市的技術分析。
2.熱點效應
熱點是交易日中資金流量最大的某些股票,有無熱點是股市有無生命力的表現,是股市交易中資金的主要流向,是股市行情中總有不同的熱點產生,總有幾只股票受到投資者的特別關注,熱點股是能給予投資者提供獲利的空間。
3.差異互動
股市實時行情中有時會出現大盤走勢大幅變化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政策面基本面並沒有變化,技術分析指標也沒有顯示其必然性。
4.共振反轉
共振現象本來是自然界的一種自然現象,把共振原理引伸到股市中,即由於追求盈利和規避風險的一致性。
5.時間周期
對股市的歷史分析,表明股市行情變化的周期性,證實了股市周期的存在,股市的周期性無法說明股市即時行情中某一周、某一日、某一時段所發生的特殊行情變化。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陸』 股市28定律是什麼意思

二八定律又名帕累托定律,也叫巴萊多定律、80/20定律、最省力的法則、不平衡原則等,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發明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的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法則。
中國股市常說的二八現象其實就是20%的股票漲,80%的股票跌或不漲。
在調整市中,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時間在上漲,而百分之八十的時間都在下跌。而我們許多投資者一直忙忙碌碌,頻繁地進進出出,一年到頭不但弄得身心疲憊,且虧損累累,真是費力不討好。真正的高手在這種市道中大量的時間都在休息,耐心地等待,待到機會出現時就動若脫兔,並一刀見血,決不拖泥帶水。幾個回合下來後,就取得了可觀的收益。這樣不但輕松自如,取得了不菲收益的同時,還享受了股市賺錢的樂趣。

『柒』 炒股有一個人賺錢,是不是意味著另一個人就賠錢呢

炒股有人賺錢就有人虧錢,這是股市定律;但炒股一個人賺錢就意味著另外一個人就賠錢,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因為股市是有盈虧是非常正常的,但股市裡面真正賺錢的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是虧錢的,大部分人炒股虧的錢就被少數人賺錢了。

當然除了炒股的人盈虧不能對等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股市有“蒸發的現象”,股民投資者在買入股票之後,沒有進行達成交易的,炒股市值已經減少了,這些錢並沒有被誰賺錢,而是被蒸發了。

總之股票市場有盈虧,但盈虧是不可能對等的,並不是一個人賺錢就意味著另外一個人虧錢,這是錯誤的觀點。

實際在股票市場有100個人中,2個人賺走了98個人的錢,少數人賺走了大部分股民的錢,這就是股市的盈虧現狀。

『捌』 看電視講股票經常說什麼二八定律,一九定律,什麼意思啊

看電視講股票經常說什麼二八定律,一九定律,什麼意思啊?

大盤指數的漲跌是所有股票齊漲齊跌的真實反映,不過這是以前。現在超級大盤股非常多,有時幾只股票的漲跌就能帶動大盤指數的漲跌,比如萬科市值1600億,中信1800億,民生1100億,浦發1400億,等等,這些大市值的股票一漲,其它小市值的股票(北方股份7億,景谷林業5億)再跌,哪怕有900隻,1000隻股票都在跌,大盤也會漲,這就是平時所說的賺了指數不賺錢,或者叫二八定律,一九定律。例:昨天上證指數漲了,但僅5隻大市值股票就帶動大盤上漲了70多個點,如果去除這5隻股票對指數的推動,昨天大盤其實是跌了40多點。

看電視講股票經常說什麼二八定律,一九定

10個人裡面
常常只有一兩個人是賺錢的
包括對個人來講
你可能只有10~20%的時候是賺的
股市就這么難賺?

"二八定律"是什麼意思?

二八定律也叫巴萊多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明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的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法則。

二八定律說明什麼

一個公司80%的利益是由20%的客戶創造的。
其它的crm理論還有漏斗理論,長尾理論等。有問題請繼續追問。

什麼叫二八定律?

巴萊多定律(也叫二八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
生活中普遍存在「二八定律」。商家80%的銷售額來自20%的商品,80%的業務收入是由20%的客戶創造的;在銷售公司里,20%的推銷員帶回80%的新生意,等等;「二八現象」竟如「黃金分割」一樣普遍。
保險公司經營中的誤區———倒二八現沒凱象
我們通常用80%的精力,去做那些只會取得20%成效的事,目前國內企業管理工作中的「管」與「理」普遍按照8:2的比例,而世界經濟發達國家的企業管理工作中的「管」與「理」卻遵照2:8的比例。在保險公司經營中,企業的員工80%的人員在後勤,而20%的人員在一線;而政策的制定、措施的出台往往考慮佔80%的大多數人的意見及利益,而非市場的規律;用80%的時間處理日常事務性工作,而用20%的時間做工作中重要的80%的事;團隊管理中考慮處於中間80%的大多數人,而忽視了最突出的及最落後的人群,其實這20%的人群,最好是花80%的精力管理;對於代理人隊伍中人員流動性大這一特點,各家公司在探討如何將20%的留存率提升至80%,至今為止也未見哪家公司成功;在業喚好務推動案中,屢見不鮮的是如何提高80%的人的業績,提高整體水平,消除業務一邊倒、靠明星挑大樑的現象,往往忽視了20%的最有效率的人群,如此這般的反「二八定律」的現象很多很多。
「二八定律」在保險經營中的運用
1、「二八定律」在保險目標管理及時間管理上的運用
不同的管理層次上、不同的崗位上的人員,不管其內容有多大的差別,均有其工作的目標及工作的重點。我們必須明確目標,抓住重點,有所取捨,集中精力做屬於我們該做的事。老總們花費80%以上的時間、精力在考慮經營目標、發展方向、計劃決策等方面的問題,而業務人員則必須用80%的精力尋找客戶,先做對的事情,然後再把事情做對。在時間的管理上,我們必須用20%的黃金時間做重要的事情,用垃圾的時間去處理垃圾的事情。因此在生活中,要切實找到那些影響我們工作效率的因素,從而讓我們只需用20%的時間去做重要的占日常生活80%的事,真正發揮自身的優勢,輕松達成目標。
2、「二八定律」和察鉛在保險代理人隊伍中留存率及激勵的運用
保險代理人的隊伍流動性非常大,留存率也存在著二八現象,這就要求我們在增員甑選的時候,找對人,然後才能做對事。要想使服務達到優質化、產能提高,必須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找到優秀的人才。留下20%的「對的」人,這將降低你的經營成本,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因為優秀的人較少犯錯誤,他們可以使你的企業有更高的效率即生產力。即使你付出再多的薪資也很值,因為你使自己更有效率了。找對了這20%的人,就有可能留存率達到80%了。
3、「二八定律」在人員管理中的應用
保險公司與其他的銷售公司一樣,20%的展業人員銷售80%的新保單,業務一邊倒,明星挑大樑現象隨處可見。只要你稍加註意,不管是大團隊還是小團隊,二八現象無處不在。因此保險公司必須特別重視績優業務員的留存,績優業務員進一步成長,績優業務員對公司同仁的影響力等問題。從人力成本的角度分析,這部分人的人力成本是最低的,而產能是最高的。這20%的人員是領頭的部隊,是領頭羊,是榜樣,他們成長的速度將影響整個團隊的成長速度,他們前進的步伐對整個團隊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重視這支高效的群體,保險公司將獲得更高的效率及效益。
4、「二八定律」在客戶管理中的應用
保險行銷處在競爭激烈,「供大於求」的特定經營環境中,必須尋找屬於自己的目標客戶群,避免重復無效的行銷資源浪費,從你做市場一開始,就要爭取發現「對的」客戶,懂得如何挑選客戶並想辦法「鎖定」他們。用80%的精力找到20%屬於自己的顧客,再以80%的服務滿足這20%的人群。對於一家保險公司或一個保險展業人員,幾乎都面臨這樣一種現象:80%的業務來自20%的客戶。保險公司必須特別重視這20%的大客戶、重點客戶群,用80%的精力服務、鞏固並發展這20%的客戶。他們將為我們贏得80%的目標業務。在保有老客戶的前提下,公司應遵循「80%的業務收入是由20%的大客戶創造的這一定律,成立大客戶部,直接服務於這20%的最優客戶,並以各種方式提供VIP式的服務,留住他們,提高他們的忠誠度,進而發展自己,提高經濟效益。保住了這20%的優質客戶群,就等於保住了業務的半壁江山了。

巴萊多定律(也叫二八定律),有些地方也譯為「帕累托定律」
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帕累托)發現的。
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 八二定律稱二八定律。 流傳最廣的一句說法是:「80%的收入來源於20%的客戶.」也稱為20/80法則。
「多數,它們只能造成少許的影響。少數,它們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響」
實際生活中的八二現象:
生活中普遍存在「二八定律」。商家80%的銷售額來自20%的商品,80%的業務收入是由20%的客戶創造的;
在銷售公司里,20%的推銷員帶回80%的新生意,
20%的人擁有社會財富之和的80%,80%的人擁有社會財富之和的20%。 我們每天的生活里只有20%的時間在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可以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的事情,其他80%的時間都是在浪費時間和精力,在公司里,也是20%的員工產生整個公司80%的效益 我們通常用80%的精力,去做那些只會取得20%成效的事,目前國內企業管理工作中的「管」與「理」普遍按照8:2的比例,而世界經濟發達國家的企業管理工作中的「管」與「理」卻遵照2:8的比例。
在股票中也是這么解釋 關鍵思想就是「多數,它們只能造成少許的影響。少數,它們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響」因此配置資源時要根據重要性進行分配,著重那20%的實現以對全域性產生最優影響。
八二定律-柏拉圖的八二定律 柏拉圖在解決問題流程時提出,在完成魚骨圖分析及資料蒐集後,要使用次數分布技術,區分「少數重點因素」和「大量微細因素」。
??
??這種分析法是十九世紀的經濟學家「維爾法度??柏拉圖」首創的。目的是把一大堆資料重組,排列成有意義的柏拉圖 圖表,從而指出問題的原因所在和優次關系,我們姑且稱之為「柏拉圖分析法」。
??
??柏拉圖分析背後的理念是把資料按次序排列,一般以柏拉圖表展示。跟棒型圖表一樣,柏拉圖分析展示的是分布,所不同的是,棒條的排列是由多至少。柏拉圖表用一條累積連瞃,代表直軸棒條的百分比總數,從左至右一直累積上去。
??
??大家所熟悉的「八二定律」就是一個很好的柏拉圖分析例子。盡管八二的比例也不是絕對的,但透過資料分析,就可以得出個別關鍵的數字模組,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發展規律和輕重緩急的優次關系。所以,柏拉圖表可幫助我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
??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很多案例在有意和無意中印證了8:2規律存在的規律性與合理性。
??
??管理學家認為,一個企業80%的生意往往來自20%的客戶,剩餘20%的生意卻來自80%的客戶。
??
??經濟學家認為,20%的人佔有世間80%的財富,而20%的財富就只能由80%的人去分攤。
??
??心理學家認為,20%的人身上集中了80%人的智慧,他們領導著80%的大眾,推動著社會的發展。
??
??能源學家認為,利用20%的優質資源能產生80%的效益。剩餘80%的能源只能產生20%的效益。
??
??社會學家認為,人的一生大概只有20%的可以實現80%的心願,而80%的人只能實現20%的心願。
??
??證券分析師認為,大概只有20%的股民享受80%牛市的收益,其餘80%的股民只能在熊市中期待。
??
??部門領導也認為,20%的人干著80%的工作,80%的人悠閑地干著20%的活兒,如此等等。
??
??可現實社會中,讓人高興的事總在基數不多的20%里,讓人懊喪的東西常常處在80%的事情中,多麼不合理,多麼不公平!
??
??我也常常為站錯隊而憤憤然。在我想做20%的時候,我常常是那個80%,而好不容易熬到我想當80%的時候,我偏偏就做不到20%!為什麼整日忙碌,得不到休養生息?為什麼總處在無休止的創業,難有收獲的季節?為什麼沒有自己的閑暇生活?為什麼不能忙中偷閑、放鬆一下心情?很多的為什麼,讓我迷惑不解。
??
??困惑中,我猛然想起「紅袖添香」網站上一個朋友的筆名來:「常想一二」。大概我這位「常想一二」的朋友對「八二定律」也深有同感吧,感悟到「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常想一二足矣!」。「常想一二」曾在無意中流露出,不如意正是人生的低谷期,此時就應該將低就低,以低的姿態、低的優勢反倒可以廣結善緣,不斷反思自己,總結過去,以圖東山再起;如果在低谷時期,不能靜下心來,生怕別人看低自己,偏要擺出假象來裝扮掩飾,結果會適得其反,迷茫自己。其實,人即便是在成功的得意時候,更應該保持心平氣和的低姿態,不管為人,還是做事,都可以少結怨、多交友,減少阻力、保持繼續發展的原動力。只有直面慘淡人生,才能活得真實。敢於正視人生,永葆低調寬慰的心態,才能活得自在、活得灑脫,才能在十有八九的不如意中找到一二點美的愉悅。由此,看來我這位朋友早已看透世事,感悟到人生真諦,常想一二就可以釋懷 *** ,笑面人生!
??
??這種「常想一二、笑面人生」的哲學思想,也許是從「八二定律」中得到的另外一種解釋和啟迪吧!八二定律-關於八二定律 對於八二定律,我認為,它是與ABC法則如出一轍,反映著一個共同的本質現象。不同事物有著不同的作用,有著不同的地位。(註:下文將把這當作原理)
它也是洛倫茲曲線(Lorectz Curve)的一種特殊形態,是選取了這段曲線中的一個點。
這個點的座標為(0.2,0.8)
如同我們對八二定律的解釋,多數造成少許的影響,而少數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響,用數字表達就是20的獲得了80%,80%的獲得了20%。
實際上,也可以說成是70%的獲得了30%,而30%的卻獲得了70%。
甚至可以是不對稱的,30%的獲得了60%,而70%的獲得了40%。
同樣可以表達這樣的「原理」。
為什麼選擇了八二,而不是七三、抑或是九一?
大概是因為八二比較接近這種不同之處。
如果選擇七三,那麼不同之處=49除以9,大概五倍多一點。不足以表達出不同之處。
而九一就將是81除以1,91倍則顯得過於大了點。如果用圖形的表述,可能形象一點。
實際上,八二定律,用函式的形式來表達的話,那麼它將經過3個點。
起點:(0,0)
終點:(1,1)
再加上這個最重要的點;(0.2,0.8)
如果是九一法則、或是七三法則,這個點就將是(0.1,0.9),(0.3,0.7)
圖 1八二定律
對於洛倫茲曲線而言,更為人知的應用是基尼系數,用來表示一個國家的貧富差距。八二定律,在我的理解中,應該在二個領域(或是說層次)有著具體的體現。
一是付出與獲得80%的知識的獲得只需要20%的努力,而剩下的20%,側需要80%的努力。
這一點某種程度上可以從考試中看出來,想獲得80分,很容易,可再往上的每一分越來越具有難度。
為何如此,我想,說白了,就是這些知識具備著不同屬性(難度),有些知識了解就可以了,比較容易掌握,而有些則不是。
這也說明,如果你僅僅想了解某個行業,應該是並不困難。你需要花的只是少量的力氣,就可以掌握較多的內容了,但是,如果想成為一個professional的人,則相當困難。
應該說,絕大部分的人也正是這樣的人,為了獲得了80%的知識,可以付出自己20%的努力,然後?然後就玩(完)了。
這東西,得非常之人為非常之事。
同樣的道理,
一個企業付出20%的努力,可以學習到優秀企業(BenchMark)的80%的東西,發展中國家,也可以咬咬牙,辛苦點學習到發達國家80%的東西。
然而,始終只是形似而神不似,硬體易學,高樓易建,軟體難搞。
同時,應當認識到:正是這剩下的20%決定著80%的作用,也就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決定是否professional 是否 developed 是否 lead,並且對於這些優秀企業、發達國家而言,為了這20%,他們也是花了80%的努力的。另外一個領域則是體現在分配上。
對於通常的財富的分布,不用多說,相信每個人都回有體會。
而老師把80%的精力花在20%的人身上,這也是我們走過來一直所看到的。
還有著正在經歷著的。
20%的人,獲得了80%的好工作的Offer,剩下來80%的人,卻只留給了20%的好工作。
當然,以後的日子裡,會看到更多這樣的例子。
20%的企業獲得了80%的利潤。
20的員工拿了80%的工資。

什麼是「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又名80/20定律、帕累托法則(定律)也叫巴萊特定律、最省力的法則、不平衡原則等,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
80/20法則,是按事情的重要程度編排行事優先次序的准則是建立在「重要的少數與瑣碎的多數」原理的基礎上。這個原理是由十九世紀末期與二十世紀初期的義大利經濟學家兼社會學家維弗利度·帕累托所提出的。
它的大意是:在任何特定群體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佔少數,而不重要的因子則佔多數,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數因子即能控制全域性。

二八定律又名80/20定律、帕列托法則(定律)也叫巴萊特定律、最省力的法則、不平衡原則等,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
80/20分析法檢驗兩組類似資料之間的關系,並用來改變它們所描述的關系。一個主要用途是去發現該關系的關鍵起因——20%的投入就有80%的產出,並在取得最佳業績的同時減少資源損耗。
假如20%喝啤酒的人喝掉70%的啤酒,那麼這部分人應該是啤酒製造商注意的物件。盡可能爭取這20%的人來買,最好能進一步增加他們的啤酒消費。啤酒製造商出於實際理由,可能會忽視其餘80%喝啤酒的人,因為他們的消費量只佔30%。
同樣的,當一家公司發現自己80%的利潤來自於20%的顧客時,就該努力讓那20%的顧客樂意擴充套件與它的合作。這樣做,不但比把注意力平均分散給所有的顧客更容易,也更值得。再者,如果公司發現80%的利潤來自於20%的產品,那麼這家公司應該全力來銷售那些高利潤的產品。
80/20分析法的第二個主要用途是對80%的投入只產出20%的生產狀況進行改進,使之發揮有效作用。
不同於線性思維,我們應該系統並謹慎地應用80/20分析法,因為線性思維會導致對80/20原則的誤解,也可能會導致濫用。「不要輕易地認為某一變數是關鍵的原因是其他每個人都會關注……這就是線性思維。80/20分析法賦予的最有價值的洞察力總是檢驗別人都忽視的非線性關系。」

二八定律是什麼

國際上有一種公認的企業定律,叫「馬特萊定律」,又稱「二八定律」。其基本內容如下:
一是「二八管理定律」。企業主要抓好20%的骨幹力量的管理,再以20%的少數帶動80%的多數員工,以提高企業效率。二是「二八決策定律」。抓住企業普遍問題中的最關鍵性的問題進行決策,以達到綱舉目張的效應。三是「二八融資定律」。管理者要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經營的重點專案,以此不斷優化資金投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四是「二八營銷定律」。經營者要抓住20%的重點商品與重點使用者,滲透營銷,牽一發而動全身。
總之,「二八定律」要求管理者在工作中不能「鬍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抓關鍵人員、關鍵環節、關鍵使用者、關鍵專案、關鍵崗位。

滿意答案 熱心問友 2010-12-09記得在學校念書的時候,我們的經濟學老師說起「二八定律」,顯得異常激動,她對財富不斷在有錢人中積累顯得格外氣憤。那時候也沒怎麼聽懂。現在在單位上班,等於在社會上混了幾年,漸漸的也明白了,財富向富人傾斜是很無奈的事,所以也就淡然了。其實「二八定律」不一定指的是二比八的關系,在我理解是少數和多數的地位相互切換且穩定存在的關系,打個比方說:世界上大概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裡。也就是說世界上80%的窮人只擁有20%的財富。現如今,「二八定律」被歪曲並重新定義的情況已普遍存在(我個人理解),在倡導「量化」的現代社會,二與八的概念已定義得相當具體,比如所謂的「二八管理定律」。我認為這種對「二八定律」的理解方式已扭曲了巴萊多當時的初衷。所以請不要笑我學淺,我對「二八定律」的理解還只停留在大學老師講的巴萊多當時的研究專案上,即世界上大概80%的財富掌握在20%的人手裡。也就是說世界上80%的窮人只擁有20%的財富。

熱點內容
炒股是用什麼專業 發布:2025-02-02 01:47:13 瀏覽:850
怎麼查看基金是否派息 發布:2025-02-02 01:43:14 瀏覽:488
用什麼軟體查看貨幣基金 發布:2025-02-02 01:36:16 瀏覽:210
股權財稅課程是什麼 發布:2025-02-02 01:34:30 瀏覽:614
股票三天兩個漲停 發布:2025-02-02 01:10:05 瀏覽:637
如何查貨幣收益 發布:2025-02-02 01:05:15 瀏覽:193
租房如何提取住房基金 發布:2025-02-02 00:59:23 瀏覽:84
股權登記日為什麼停牌 發布:2025-02-02 00:49:36 瀏覽:202
理財通周轉有多少人有額度 發布:2025-02-02 00:47:58 瀏覽:467
怎麼判斷股市止跌 發布:2025-02-02 00:18:56 瀏覽: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