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亮科技股票停牌原因疑似騰訊入股
Ⅰ 拿了騰訊投資,他們還是把項目搞砸了
近日,騰訊有兩件事值得關注。
一是,騰訊控股發布了未經審計的第三季度財務報告,各方面的數據一如既往地非常亮眼:財務上,總收入為人民幣 1254 億元,同比增長 29%,其中網游、增值業務增長強勁;二是,騰訊和其他機構聯合領投了一家中式快餐品牌「和府撈面」的 D 輪 4.5 億元融資,這在餐飲業也是一筆巨額投資。騰訊的投資觸角向來不分國界、行業,從硬科技到新消費,從金融到教育,都是其囊中之物。
在 Q3 財報中,騰訊的投資 收益 亦十分亮眼,按照非國際財務報告准則調整後,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騰訊「其他收益凈額」為 115.51 億元,具體騰訊持有的哪些公司股份「賺錢」了,我們不得而知。
根據 IT 桔子數據,截止 2020 年 11 月 5 日,騰訊主體共投資了超過 790 家公司,其中,可能給騰訊帶來直接收益的包括眾多 上市公司 名單,如嗶哩嗶哩(B 站)、斗魚、 京東 、拼多多、美團、58(正在私有化)等;未來將給騰訊帶來受益的包括滴滴出行、車好多集團、快手、知乎、喜馬拉雅、猿輔導、每日優鮮、喜茶等這些獨角獸公司。
不過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給將近 800 家公司出資過的騰訊,也有走了眼的時候。
據 IT 桔子統計,被騰訊投資過,目前已關閉的創業項目有 24 個(註:項目宣告關閉、項目超過一年無人運營、產品已下線,項目已完全放棄原有的主營業務轉型新業務或新項目、項目被其他主體吸收合並且品牌不再獨立運作等以上情況均視為該項目失敗和關閉)。我們列出來的這些項目中,騰訊大多是在 A 輪及以前投入的,以領投為主,但單筆投資金額較小,總金融也不到 50 億元,對於龐大的騰訊投資來講,確實也是毛毛雨了。
失落的高朋:騰訊棄之,美國「爸爸」Groupon 已沒落
高朋網的出身很高貴,他有兩個「爸爸」,美國「爸爸」是團購鼻祖 Groupon,中國「爸爸」是社交鼻祖騰訊——2011 年 2 月 28 日中文版 Groupon 團購站「高朋網」正式宣告成立,騰訊和 Groupon 分別出資 5000 萬美元(約 3.25 億人民幣),根據當時媒體報道「雙方各占 50% 股權」,但其實雲鋒基金在高朋網組建時也對外宣稱過入股投資,三方對於投資占股份額均保持緘默。但無論如何這豪華背景讓高朋網的誕生被認為是當時團購賽道的終結者。
回歸彼時的中國團購市場——前有聲勢浩大的窩窩團、拉手網、融過三輪的 F 團,後有剛上線運營一年的「小兄弟」美團網,外加最佳競對 CP「滿座網」(高朋滿座),高朋的這一仗也容不得疏忽。
在最初的設計中,高朋網 CEO 由騰訊方面負責擔任,運營由 Groupon 團隊負責。兩個「爸爸」都很強勢,股權相對均等、主次不明,歷史上這樣的合作鮮少成功,也為高朋後來發展留下隱患。
當時整個團購行業處於野蠻生長期,運營模式非常粗放。由於團購券設定的有效期較長,多數用戶在線開團購買團購券後並不會及時消費,因而平台上存在著大量「預收款」現金,這其實是一筆負債。但是,許多團購平台將這筆未消費資金挪作他用,最常見的便是投入新的城市用於運營和補貼,以獲取源源不斷的訂單,以此形成一個循環支撐著團購業的高速擴張。
而當時美團網堅持不「燒錢」,不盲目追求擴張的速度,並率先推出「隨時退、過期退」的政策,讓用戶更放心地團購消費券,這也是美團網後來在「千團大戰」中存活並異軍突起的重要原因。
2011 年 11 月 4 日,Groupon 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融資 7 億美元,一舉成為自 2004 年 Google 上市之後最大的科技業 IPO。
在上市的歡呼掌聲中,高朋網有些迷失,並沒有審視周圍,意識到自己的處境;也沒有「放下身段」,像本土團購網站那樣「接地氣」,運用「地毯式」地掃街推廣方式,而是寄希望於騰訊的流量輸送和資源整合。
可惜,Groupon 在上市後的一年股價從高位 500 美元一路下跌至 100 美元以下,宣告了團購故事在海外資本市場落下帷幕。而在國內團購網站的競爭中,高朋網的表現也乏善可陳。
2012 年 8 月 1 日,騰訊將旗下自營 QQ 團購業務與 F 團、高朋網進行整合,成立「網羅天下集團」。合並後騰訊持股 30%,Groupon 持股 10% 多,原 F 團 CEO 林寧任新公司 CEO。2012 年 12 月 26 日,合並後的新公司獲得 Groupon 和騰訊追加 4000 萬美元的投資。
僅僅在半年後——2013 年 7 月,搜狐 IT 就爆出高朋網在一年內有 9 位副總裁離職,公司搖擺,業務動盪。網羅天下集團之後退出團購業。
沉寂 4 年之後,網羅天下集團在 2017 年進行了一次資產重組,騰訊、雲鋒基金和深圳某科技公司共同再次為其注資,騰訊依舊為其最大股東。官方公告網羅天下新設業務線為項目孵化、投資和垂直電商,但市場上再鮮有其動靜。
如今,Groupon 也垂垂老矣,在走向沒落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目前股價不到 25 美元,市值僅有 7 億美元。
騰訊想再拉一把當時的小高朋,也不容易啊。
寂寞的開心網:還記得你偷過的菜嗎
從投資方角度而言,開心網也許並不能成為評判騰訊投資失敗的一個案例;但從項目本身的角度來說,開心網確實是在被騰訊投資後走向了衰落,最後完全放棄社交業務,且被賣掉了。
開心網定位於白領社交網站,成立於 2008 年,經歷過 18 個月時間用戶數從 300 人增長到 6000 萬的奇跡,曾經引領了全民「偷菜」熱潮。如今開心網對 00 後而言是陌生的,再說起這些往事,彷彿過了幾個世紀那麼漫長。
2010 年是開心網鼎盛之際,也是騰訊在社交領域腹背受敵的一年,開心網(白領社交)、人人網(校園社交)、新浪微博(明星紅人、粉絲經濟)、QQ 空間(熟人社交)形成了 SNS 的四足鼎立格局。其中,新浪微博兼具社交和媒體屬性,與其他項目的定位懸殊。
開心網憑借偷菜種菜游戲爆發,從 2010 年第二季度實現規模盈利,每個月盈利超過 1000 萬元,年收入 3 億元,廣告收入佔比最大。為了擺脫對廣告商業模式的依賴,2011 年初開心網還嘗試推出團購服務,但僅運營 9 個月就外包給 F 團運營。
2011 年 10 月,騰訊戰略投資開心網,投資金額未透露,據報道約為 1 億美元。據分析,騰訊重金投資開心網的主要原因是削弱競爭對手,搶占白領高端用戶市場,彌補 QQ 人群低齡化的不足以鞏固騰訊在社交領域的絕對地位。
在騰訊投資後,第三方應用、游戲開發者可以在騰訊和開心網的開放平台上同步接入和運營其應用,而過度依賴偷菜游戲的開心網在用戶被分流後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此後,開心網徹底轉型為手機游戲研發公司,創始人程炳皓於 2016 年 7 月離職,退出了公司。2017 年,A 股上市公司「賽為智能」以 10.85 億元收購開心網運營主體「開心人信息」。
「瘋狂老師」不再瘋狂:家教 O2O 狂歡下的炮灰
2014 年 O2O 模式大行其道,家教 O2O 領域也颳起了一陣熱風,在這前後有一批線上預約老師上門教學的家教 O2O 平台先後成立,包括老師來了、跟誰學、好老師、瘋狂老師、輕輕家教、請他教等。
這類項目模式十分接近,且都獲得了不錯的投資,畢竟給中小學生找家教老師的需求是長期存在過的,只不過互聯網平台希望通過更高效的資源匹配方式來解決這個需求。
其中,騰訊連續投資了瘋狂老師兩輪——2015 年 6 月騰訊獨家投資了「瘋狂老師」的 B 輪,金額為兩千萬美元;一年後,騰訊再次跟投了瘋狂老師的 1.2 億元 C 輪融資。那麼,騰訊為什麼選擇的是瘋狂老師?
這里有一個關鍵人物——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吳宵光,他創立的微光創投於 2015 年 1 月領投了瘋狂老師的千萬元級 Pre-A 輪融資,為該項目做了很好的投資背書;在業務模式上,瘋狂老師更注重老師個人 IP 的打造,不直接和培訓機構合作,也沒有完全放開教師的入駐;
在團隊方面,瘋狂老師創始人張浩從傳統 K12 課外培訓白手起家,瘋狂老師是其在教育領域的二次創業項目,為了彌補自身在互聯網產品方面的不足,他還邀請了 PPTV 創始人姚欣加盟,負責產品和技術。
當騰訊提出投資之意時,張浩團隊已經和幾家知名投資機構在接洽,為此,張浩也要求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融資。最後,該項目 36 小時商定 Termsheet(投資條款清單),20 天完成盡職調查、協議簽署並 close 交割,實屬瘋狂。
對騰訊互聯網基因的「仰慕」,以及騰訊總裁劉熾平的說服是促使張浩接受騰訊投資的重要原因——「騰訊能給瘋狂老師帶來什麼?第一是品牌背書,沒有老師不知道騰訊是誰;第二是技術支持,家教 O2O 如果像打車軟體一樣迎來用戶增長爆點,騰訊強有力的技術團隊能處理高並發的難題;第三是用戶 共享 ,QQ 和瘋狂老師的用戶群體高度重合,不排除騰訊未來把 2 億用戶群體的埠開放給瘋狂老師的可能性」。
目前來看,第一點和第二點都部分實現了。在獲得騰訊的加持後,瘋狂老師一度走上輿論的風口,成為明星項目。同時在第二次投資中,雙方已經有了業務合作。彼時,瘋狂老師正孵化直播事業部,並與騰訊達成排他性戰略合作,運用騰訊的技術服務支持直播業務,2017 年瘋狂老師轉型推出「叮當課堂」在線直播課。
不過,隨著家教 O2O 行業的轉型倒閉潮來臨,在沉寂兩年後,2019 年 4 月 30 日瘋狂老師也宣布停止運營,APP 頁面顯示:「曾經的瘋狂已經謝幕,感謝過往一路的相伴。」
「安卓之父」再創業失敗:喬布斯的成功無法復制
除技術專業人士外,大概沒有人知道 Essential Phone 這個智能手機品牌,但實際上項目創始人卻是 Android 之父 Andy Rubin。安卓被谷歌收購後 Rubin 在谷歌任職,後因性丑聞辭職,同時還拿到了高達 900 萬美元的遣散費。離職後,他創辦了消費電子品牌 Essential。
牛人背景使得該初創公司備受矚目,剛成立便獲三千萬美元 A 輪融資。2017 年 6 月,騰訊、亞馬遜 Alexa 基金等參與了 Essential 的 B 輪 3 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
Essential 發布的第一款智能手機名為 PH1,無邊框、大尺寸、多個顏色可選的設計正是瞄準了高端智能手機品牌蘋果、三星,然而該手機在 2017 年的出貨量不到 90,000 部,並在一年後(2018 年 12 月)停產。
2019 年,團隊又做出了 Project Gem,像電視遙控器一樣的「加長版」智能手機,可以單手握持、語音控制,但還沒有到量產交付的階段。在 2020 年 2 月,Essential 舊宣布停止運營並關閉。
隨著 Essentia 的關閉,2018 年底公司收購的由 CloudMagic.Inc. 開發的電子郵件管理應用程序 Newton 也將不可用,Newton 因搜索、跨平台功能而聞名,可適用於 iOS,Android,MacOS,Windows 和 Chrome OS。
通過梳理後,我們將騰訊投資失敗的項目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騰訊想切入自身並不擅長的交易領域——騰訊和」Groupon 合作先後投資 1.4 億美元的團購網站高朋、和教育培訓機構新東方的合資公司明日微學推出的智能學習 APP「優答」、地產企業萬達合作的電商網站「飛凡網」(騰訊後來退出投資)均告以失敗,其中騰訊投入最多的是高朋網。
第二類,騰訊在自身擅長的游戲、社交領域,作為領投方或獨家投資了國內外眾多相關項目,但有的項目後期因錯失移動互聯網紅利而發展不利:比如因「種菜偷菜」游戲風靡一時的 SNS 網站「開心網」和專注 SNS 游戲開發的「長遠互動網路」;還有的項目比較小眾,用戶規模沒有做起來,典型項目有基於地理位置的匿名聊天軟體「GeGe APP」、街遇社交應用「誰 APP」、韓國寵物網游開發商「GoPets」等。
第三類,在 O2O 的風口期騰訊跟進了一些投資,部分項目藉助 O2O 的聲勢前期發展較快,但幾年後 O2O 格局大變,有的項目淪為了「炮灰」,造成騰訊投資的失手。典型項目包括騰訊投資了 2 次的家教 O2O 項目「瘋狂老師」、2015 年獲騰訊 B 輪融資意氣風發但後來在外賣預定平台大戰中銷聲匿跡的「南京零號線」、手機打車軟體「嘟嘟叫車」以及提供公交查詢、商戶查詢服務的本地信息搜索服務商家「愛幫網」、手機點菜 APP「悠先點菜」等。
第四類,其他領域零散項目,比如智能硬體可穿戴品牌「Pacewear」、Android 之父 Andy Rubin 創辦的智能手機品牌及消費電子品牌「Essential Phone」。
以上的案例或許可以證明,在新興市場的投資,並沒有所謂的「一招鮮吃遍天」——牛人再創業會失敗,曾經成功過的項目會隨著時代浪潮的改變而走向失敗,在風口上飛起來的項目也會摔得很慘——所以說,再牛逼的投資機構和公司都有看錯、失手的時候。
因為項目的成功與否是復雜因素下的綜合結果,而「時、事、人」永遠在發生變化,機構遵循的投資准則更多是過去的「經驗主義」下的復盤總結,或許可以提高其投資成功的概率,但在投資失敗這件事上是無法預見且不可避免的。
Ⅱ 騰訊將受讓永輝5%股份是什麼原因
近日,永輝超市引入騰訊的傳聞最終被證實:公司今日披露,林芝騰訊擬協議受讓公司5%股份。此外,騰訊還擬對公司控股子公司永輝雲創進行增資取得15%的股權。因該投資事項尚在前期籌劃中,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公司股票繼續停牌,預計12月18日復牌。
據了解,「超級物種」是永輝超市未來力推的一個主力產品,目前已經有11家開業,計劃在今年年底達到30家,明年的目標是超過100家。騰訊的入股,不僅在資本方面有助於「超級物種」的快速擴張,同時也可以藉助大數據和互聯網提供科技支持,進一步推動「超級物種」的衍化。
Ⅲ 金融IT概念股有哪些股票龍頭股是哪個
1、恆生電子(68.68-2.72%,診股):是國內金融IT龍頭,此前公告2018年扣非後凈利增長1.25至1.64倍,超市場預期。
恆生電子是一家金融軟體和網路服務供應商,1995年成立於杭州,2003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代碼600570)。恆生電子以技術為核心競爭力,聚焦於財富資產管理領域,為證券、銀行、基金、期貨、信託、保險等金融機構提供整體的IT解決方案和服務,為個人投資者提供財富管理工具。
2、長亮科技(20.19-1.22%,診股):為金融機構及金融服務企業提供信息化解決方案與技術服務,此前獲騰訊信息入股。
深圳市長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提供金融IT服務的大型高科技軟體開發企業,憑借敏銳的市場嗅覺、優秀穩定的技術團隊以及科學的經營管理,在業界保持著強有力的競爭優勢。
自2002年成立以來,公司以自主核心技術為基礎,創立並完善了一系列滿足客戶不同需求的解決方案,全面涵蓋商業銀行業務類、管理類、渠道類三大類別,其覆蓋面之廣,為全國僅有。
3、君正集團(5.76+6.27%,診股):天弘基金與支付寶合作推出的創新理財產品「余額寶」上線,並受到市場的熱棒。作為天弘基金的第二大股東,內蒙君正也因此受益。內蒙君正作為天弘基金的第二大股東占持股比例36%。
4、生意寶(32.28+0.50%,診股):大宗品交易平台2014年完成平台搭建和系統完善,技術測試等工作。2015年開始內部測試運行,隨著測試運行的推進和系統完善,公司的融資服務和物流服務模塊也將會逐步上線,真正的交易、支付、融資、物流一體化的平台將會逐步打造完成。
5、四方精創(43.16+1.91%,診股):是領先的商業銀行IT服務提供商。公司以大型銀行為核心客戶,為中國地區商業銀行提供全流程的專業IT外包服務。
Ⅳ 長亮科技什麼時候復牌 附300348股票分析
經查證核實,股票長亮科技300348,今日沒有停牌,開盤價14.78元,目前價15.10元;近期也沒有停牌紀錄,不知道你說的「什麼時候復牌」是指的那一年那一天的停牌,請明確說清楚為好。你想聽大家對長亮科技300348股票分析,鄙人所見:該股近一年以來股價腰斬,從33.15元一路下跌無支撐,既跟股市大盤尤其是創業板近期不景氣脫不了干係,也有主力不作為甚至減倉出局有很大關系,當然估值不低也算一個重要因素,但目前看應該是基本調整到位,後市或許底部會不斷抬高,現在應該是可以分批補倉操作的大好時機。
Ⅳ 騰訊公司股票包括哪些
騰訊上市公司股票有惠程科技、華銘智能、長亮科技、雄帝科技、游族網路。
1、惠程科技:集團主要業務及產品包括新一代電氣裝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安裝及配網綜合解決方案,高速智能充電樁、環網櫃、箱變,和智慧充電管控平台等。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實現總營收8046萬,每股收益-0.0500元。惠程已與騰訊游戲(具體執行為WeGame平台)簽署了《翼計劃合作協議》,同時正積極探索與其他獨立游戲平台進行各種形式的合作。
2、華銘智能:上海華銘智能終端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專業從事軌道交通、快速公交(BRT)等各個領域自動售檢票系統終端設備的自主研發、製造與銷售。經營范圍有軌道交通自動售檢票設備生產,軌道交通自動售檢票設備零部件及相關配套設備銷售,快速公交站台智能安全門、軌道交通站台屏蔽門的銷售安裝,軟體開發,自動寄存櫃、計算機及智能系統技術服務、技術咨詢、技術轉讓,從事貨物及技術進出口業務,機電安裝建設工程施工、建築智能化建設工程設計及施工,從事智能設備科技、電子科技、通信科技、計算機信息科技、機電科技專業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實現總營收2.35億, 毛利率33.27%,每股收益0.0400元。2017年11月21日公告,公司與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萬泰和興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交通乘車碼」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3、長亮科技:長亮科技是全球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服務商,800+金融機構正在使用長亮科技的核心系統、大數據、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財務管理等解決方案。2021年第二季度季報顯示,長亮科技實現總營收3.23億元, 毛利率37.42%,每股收益-0.0048元。
4、雄帝科技:雄帝科技成立於1995年,是行業領先的身份信息綜合服務商,專注於身份信息安全與連接,堅持穩健經營、持續創新,。2021年第二季度季報顯示,雄帝科技實現總營收1.05億元, 毛利率45.18%,每股收益-0.0995元。三方共同打造騰訊乘車碼掃碼出行領域創新服務解決方案的試點與落地,構建開發共贏的騰訊乘車碼產業生態鏈。
5、游族網路:游族網路是國內知名網頁游戲與手機游戲綜合性運營平台。我們秉承真誠、簡單可依賴的態度為玩家傳遞快樂,提供好玩的網頁游戲與熱門手機游戲。2021年第二季度,游族網路實現總營收8.23億元, 毛利率36.49%,每股經營現金流-0.2154元。雙方將按約定比例對在騰訊發行平台上發行的該游戲的商業化收入進行分成。
Ⅵ 長亮科技如何攜手騰訊助銀行提升用戶連接力
2018年8月16日,長亮科技攜手騰訊雲發布一站式智能金融服務銀戶通。該服務以騰訊金融雲作為底層支撐,整合長亮科技和騰訊雲雙方的優勢金融科技能力,以金融門戶的產品形式,在銀行和用戶之間構建高效而緊密的連接關系。
在精準營銷方面,銀戶通將輸出領先的建模技術和大數據技術,同時依託騰訊豐富的生態資源,幫助銀行在廣泛的互聯網用戶群中尋找潛在客戶,深刻理解和區分後為其精準定製個性化產品。基於強大的智能反欺詐能力以及風控模型建設策略及方案,銀戶通還將幫助銀行提升互聯網金融業務場景下的風控能力,有效防止金融風險。
在平台運營上,銀戶通將提供銀行積分通兌解決方案,使得平台內不同銀行間的用戶積分得以通兌使用,范圍更廣,操作更靈活,為銀行搭建更有活力的用戶成長體系,也為銀行用戶帶來更豐富的金融服務及特色增值服務。
騰訊副總裁、騰訊雲總裁邱躍鵬表示,連接力是左右銀行未來競爭的關鍵,而銀戶通正是以提升銀行的用戶連接力為目標。通過銀戶通,騰訊雲會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能力,以及在互聯網產品運營、生態聯動上的經驗輸送給銀行,助力銀行提升業務競爭力。
長亮科技董事長王長春表示,金融科技時代,互聯網用戶需求爆發式增長,以金融IT技術見長的長亮科技,將智慧金融服務上升到戰略高度,通過研發創新,探索出一條「金融科技跨界融合助力金融IT雲化」的新路徑,降低了銀行的操作風險和投入成本。未來,將加快擁抱互聯網的步伐,帶來更多轉化價值。
近年,騰訊定位於做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助手」。作為騰訊科技的平台,騰訊雲持續在向各行各業開放優勢科技能力,並聯合合作夥伴,助力各行各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在金融領域,騰訊雲憑借優質的金融雲和金融科技能力已取得眾多金融機構的信任。目前,騰訊金融雲服務的金融機構已超過6000家,覆蓋銀行、證券、保險、互聯網金融等各個金融垂直行業。
騰訊雲與長亮科技合作打造銀戶通,是雙方攜手在新一代金融雲服務上的一次創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