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技股票調整
1. 科技股調整很久了,後市科技股還會卷土重來,重新爆發嗎
現在是科技時代,科技是未來的主線,主線一定不會改變,所以科技股一定還會卷土重來,一定還會爆發的。
科技是對一個國家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地位,科技強了國家自然就強了,未來都會努力發展科技為主線。
當然科技股已經涉及太多企業了,就拿A股市場來分析,最起碼高達1000多家企業都屬於科技股,主要包含晶元概念股、5G概念股、半導體概念股、光刻機概念股、國產軟體概念股等等,這些概念股是就是A股市場熱門的科技股。
所以過去一年多時間科技股完全成為A股最具有賺錢效應的股票,未來一兩年這些科技股依舊還會成為主線,科技股不會這樣倒下的,大概率這波牛市都可以稱為科技牛,科技股依舊會成為股票市場的主線題材股。
總之在股票市場裡面再好再熱的題材都是有漲有跌的,漲漲跌跌是股票的自然規律,盡管科技股依舊還會成為未來股市的主線,並不代表科技股就不會下跌,同樣也會走波段性的走勢。
近期A股市場由於科技股漲幅太大了,近期一個多月時間科技股集體調整,但調整不改科技股的強勢,調整之後會強者歸來,科技股一定還會爆發,一定還會成為A股市場的主線。
2. 美股下降880點,蘋果市值蒸發近9百億美元,史上最大泡沫要來了嗎
還沒有到這個時候,現在只是受經濟、政治、疫情等原因的影響,後續還有回來的機會。
3. 科技股為什麼跌得如此厲害
科技手物搜股下跌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以下是幾種可能的原因:
1.市場調整:科技股屬於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品種,其股價波動較大,有時市會對科技股進行調整,導致股價下跌。
2.利潤預期不佳:科技股的估值通常較高,如果其未來的業表表現不如市場預期,將會導致股價下跌。3.公司違規或丑聞:如果科技公司有違規行為或丑聞曝光,將會打擊市場對其信心,導致股價畢歷下跌。
4.行業競爭加劇:科技行業競爭激烈,如果某家公司的競爭力相對較弱,螞啟其市場份額將會下降,導致股價下跌。
5.外部經濟因素:全球貿易變動、經濟衰退等因素也可能對科技股造成負面影響,導致股價下跌。
需要注意的是,股市是非常復雜的,股票價格的變化涉及到眾多因素,因此股票投資具有風險,需要投資者謹慎決策。
4. 「新基建」來了,科技股調整之後又逢春
「人 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那條又濕又長的雪道。」這是投資大師沃倫·巴菲特在他的《滾雪球》一書中所提及的投資金句。在現實中,巴菲特正是在自己的那條長長的雪道上「滾出」了驚人的復利收益。
在技術變革日新月異的時代,全世界幾乎沒人會否認 科技 的「雪道」足夠長。美國是現代 科技 的先行者。過去十年,美股 科技 股中出現了微軟、蘋果、谷歌、亞馬遜等一批十倍牛股。而今,中國 科技 在長期的奮力追趕過程中,也涌現出的一批頗具實力的龍頭公司,並成為資本市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不過,如同中國崛起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科技 股在上漲過程也會出現調整。近期,由於一場「新冠疫情」爆發, 科技 題材跌幅較大。據Wind數據,截至3月7日,中證 科技 指數自2月26日以來下跌了7.28%,而細分領域的半導體指數跌幅達到了16%。這無疑讓投資者們感受到了初春的寒意。
無論如何,中國 科技 創新不止,這預示著A股 科技 題材在釋放短期上漲過快的風險時,長期向好的趨勢並未改變。2月25日起正在發行的國聯安 科技 創新3年封閉運作靈活配置基金(簡稱「國聯安科創基金,代碼:501096」)專注 科技 創新主題投資,不失為在 科技 題材調整過程中,布局中國 科技 長期成長機會的配置之選。由於封閉運作的設置,國聯安科創基金可戰略配售新股,理論上能做到100%的打新中簽率;另,作為LOF產品,它又能滿足投資者在二級市場隨時交易的需求。
1、 科技 又逢春
國聯安科創基金發行之際,正值一場「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給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經濟增長蒙上了一層陰影。
眼下,全世界各個國家都在想方設法來刺激經濟。最近,美聯儲通過非常規會議將基準利率下調50個基點,日本央行則購買了超千億日元的ETF。
中國方面,除了通過財政、貨幣政策的常規手段刺激經濟外,還選擇以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的方式來提振經濟。
2008年,為應對經濟下滑,政府強力推出了四萬億的刺激方案。若干年後,中國的基礎設施水平巨變。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中國的高鐵的運行速度和里程雙雙創出了世界第一。不過有別於過往,這一次中國政府提出了以大力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的方式來提振經濟。
新基建一詞源自於201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議指出未來需要加大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 汽車 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今年的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正式提出,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 網路、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新基建方案的實施,意味著國內自上而下會有充裕的資金去支持5G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中國的5G應用,並帶動中國 科技 創新事業的發展。截至目前,各個地方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把5G 網路建設等作為了2020年的投資重點,部分省市還明確了5G基站的建設目標。據中國信通院預計,到2025年5G網路建設投資累計將達到1.2萬億元,僅網路化改造未來5年的投資規模就有望達到5000億元,另外5G網路建設還將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以及各行業應用投資,預計到2025年將累計帶動超過 3.5 萬億元投資。
「新基建」方案引發了市場對於 科技 創新加速推進的遐想,這也將帶動一批符合政策導向的 科技 創新類公司二級市場的表現,並在後期刺激5G應用相關概念股整體表現活躍。
有券商人士表示,最近以5G、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基建」成為市場熱點, 科技 股行情再獲有力支撐。原因很簡單,危機中往往孕育著機會,為了應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政策支持、流動性放鬆等逆向對沖措施正陸續出台,股市往往會先於經濟有所表現。
科創主題基金的機遇
科技 股調整前夕,經歷了一波短期的快速上漲行情,這讓很多投資者產生了憂慮。有人甚至擔心,這會不會是類似2015年的中小創的「市夢率」行情。
不過,相比2015年中小創行情,這一輪 科技 牛市背後是整個行業真實業績的體現。以中證 科技 指數為例,前三季度成分股整體上實現的凈利潤增長率高達39%,遠高於同期上證50的8.1%的增長和滬深300指數14%的增長。而在2015年至2020年的5年時間里,A股市場的 科技 股中,涌現出了一批在各自領域能和世界一流水準進行市場化競爭的公司。
如今,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 科技 產品的消費市場,且消費規模不斷在增長,這無疑給A股市場的 科技 股提供了一條「又長又濕的雪道」;同時,也給予了在深耕這一相關領域基金產品提供了布局的機會。
中國基金市場上的科創主題基金,它們既可以在二級市場上買賣 科技 創新類標的,也能通過「打新股」的方式額外享受到 科技 股的打新收益。
說到打新 科技 股,就不得不提試行注冊制的科創板。它的橫空出世,給科創主題基金奉上了一場打新盛宴。據Wind數據,截至2020年3月4日,科創板自成立以來累計掛牌公司數量達到了91家,占據同期A股市場170家上市新股數量的50%之多。據天風證券預計,2020年可能還會有160家科創板企業上市,科創板公司在A股市場權重增大、地位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正在發行中的國聯安科創基金限售10億,重點布局 科技 創新類標的,股票資產投資比例可以達到基金資產的 0%-100%,採用封閉運作形式,封閉期為3年,是市場上能夠參與科創板 IPO 的戰略配售的少數公募基金。
所謂「戰略配售」即「向戰略投資者定向配售」。依據交易所規則,科創板新股的戰略配售比例處於20%~30% ,剩餘部分才能分配給其他各類投資者。這也就說,戰略配售具有「優先」打新的權利。
據華寶證券此前的測算,10億規模的具備戰略配售優勢的科創板主題基金如果持倉的新股平均漲幅在50%的話,對它凈值貢獻將超過2.8%,而如果平均漲幅達到150%的話,對基金凈值的貢獻最高可達到17%。
其實,從過往表現來看,國聯安基金公司在參與科創板打新、戰略配售方面積淀深厚。比如,首批25家科創板公司的打新盛宴中,業內僅有國聯安的3隻基金「打中」全部25隻新股。不僅如此,自2014年新的打新規則執行以來,國聯安旗下的國聯安安心等4隻基金在獲配股個數方面位列前15名(共有約200隻)。
除了戰略配售新股的優勢外,國聯安科創基金在參與非公開發行股票(定增股票)方面也比普通開放式基金有優勢。根據監管要求,單只基金主動投資於流動性受限資產(比如定增)不得超過15%。國聯安科創基金因設置3年封閉的運作期,不受上述限制。
基金身後的掌舵者
當然,作為主動管理的 科技 創新類基金,國聯安科創基金未來的業績,除了與賽道有重要關系外,還與管理者的投研實力休戚相關。
國聯安科創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潘明,是國聯安基金權益投資部副總監,具備計算機專業背景,曾在北電、英特爾和摩托羅拉三家高新 科技 企業工作近十年,擁有深厚的TMT行業背景,在業內有「TMT捕手」之稱。
潘明在管的兩只產品為國聯安優選行業(257070)、國聯安 科技 動力(001956),熱衷於 科技 成長股的布局,長期將電子、計算機、通信和傳媒等行業中的優質龍頭股作為核心配置,即使在2016年、2017年 科技 成長股表現不佳的情況下,依然堅持成長風格不動搖。
正是基於 科技 「雪道」的執著追求,潘明也滾出了屬於自己的大雪球。截至2月末,潘明自2014年2月15日管理國聯安優選行業以來,累計任職回報141%,同類排名前10%,年化回報26%;他管理的另一隻基金國聯安 科技 動力自2016年1月26日任職以來的回報69.5%,同類排名前10%,年化回報17.3%。顯然,像潘明這樣能取得兩只產品長期年化收益超過15%的,業內並不多見。
潘明曾在公開場合多次表示,看好中國的TMT領域的發展,堅持趨勢判斷與行業精選相結合的原則,優選具備核心競爭力、基本面扎實的 科技 股,致力於挖掘 科技 行業的阿爾法收益。面對A股跌宕起伏、風格輪動的市場,能像潘明這樣做到不追熱點、不抓短期收益,始終在一個行業或一種風格中堅持深耕的基金經理,實屬難得。
關於目前的市場調整,在潘明看來,疫情帶來的市場恐慌的傳染是短暫的。展望未來,科創板和中小市值股票可能比大市值股票更有優勢,科創板中的半導體設備和辦公軟體龍頭具有比較高的長期配置價值;半導體還是主戰場,傳媒和新能源等其他活躍戰場也值得積極參與。
在布局 科技 創新的賽道上,潘明並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背靠著國聯安堅實的投研團隊。國聯安基金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以長期價值投資為核心的權益投資理念。據海通證券的業績評價,2019年,國聯安權益類基金絕對收益率為 46.93% ,排名行業前1/6,資產配置能力強。
針對科創板投資,國聯安基金專門成立了科創板研究小組,小組成員包括常務副總經理、權益投資部總經理、研究部副總經理、權益投資部副總監、基金經理、行業研究員等共計10人,占整個投研團隊比例近1/3,持續密切跟蹤科創板上市公司。投資人員具備相關行業的投資經歷及能力,研究員則主要由醫葯生物、電子、通信、機械設備等行業研究員構成,致力於打造專業、專注的團隊。
5. 美股大跌標普500進入熊市,大型科技股全線下跌,這是受哪些因素所影響
美股大跌標普500進入熊市,大型科技股票全線下跌,這是受首先全球疫情的影響,其次是受到世界局部戰爭的影響,再者是受到全球經濟消費疲軟的影響,另外是美國科技公司在網路發展方面受到中國企業的競爭,還有就是美國目前的失業率處於一個較高水平的狀態,然後就是很多的美國民眾對於美國科技板塊股票失去了足夠的信心。需要從以下六方面來闡述分析美股大跌標普500進入熊市,大型科技股全線下跌,具體是受到哪些方面的影響。
一、受到全球疫情的影響
首先是受到全球疫情的影響,這是因為疫情的影響是滲透到方方面面的對於很多行業的經濟都造成了重創,這樣子是不利於全球貿易的發展的,會進一步影響到美國的經濟增長水平。
美國證券市場應該做到的注意事項:
應該結合實際情況來研究背後延伸出來的社會現象。
6. 美國大型科技股全線走低的原因是什麼
當地時間9月10日,美國大型科技股全線走低,蘋果跌3.26%,亞馬遜跌2.86%,奈飛跌3.9%,谷歌跌1.37%,Facebook跌2.1%,微軟跌2.8%;特斯拉漲1.15%。有分析認為,目前的下跌是因為人們瘋狂套現導致。
當天下跌前,周三市場出現廣泛反彈,標普500指數走勢創下6月以來最好的一天,納斯達克指數也脫離修正區域。
不過華爾街分析認為,盡管周三有所復甦,但過去數周的波動說明3月以來美國股市的上漲可能有上限。此外,華爾街也越來越擔心科技股發生泡沫化,而目前市場卻處於狂熱狀態。
(6)大科技股票調整擴展閱讀
美股不景氣導致黃金價格暴漲:
美國股票市場不景氣,導致了黃金價格暴漲,一開始是持下跌的局勢,自從美股開始出現危機的時候,黃金開始上漲,到目前為止漲幅大約是0.2%,專家稱黃金上漲是美股暴跌後出現的規避風險的需求。
這不禁讓人回想起,疫情剛開始爆發期間,美國迫於經濟壓力,曾有官員提出放棄歸還外債,這個消息當時引起了國際上的高度關注,所以各國開始擔心起自己的外債會打水漂,便開始大量堅持美債,並迅速要求運回自己的黃金,試圖將損失降低到最小。
那段時間內,全球該地區的黃金都開始出現漲價的狀態,就像如今一樣,看樣子,美元一不景氣,人們首先就會想到黃金作為避險方式。
7. 科技股走勢和大基金減持,兩者之間有關系嗎
1.十年期國債主力合約收漲0.22%,5年期主力合約漲0.07%。
2.北上資金凈流出20.20億,南向資金凈流入93.7億港元(港交所最終數據)。
3.核發4家企業IPO批文,未披露籌資金額。
綜合來說,本周的消息面中性偏利空,需要注意的是,大基金在周末的時候宣布對兩家頭部科技類上市公司進行減持。其對市場有兩個影響,第一是對其他高位科技股形成壓力,主力做多意願會減弱。其次對於場內的情緒面影響較大,在2020年大基金也同樣出過減持,而其減持之後科技股迎來了較長時間的調整,其中有3月份和7月份之後行情就非常明顯。
周五晚間外盤走勢相對偏弱,全球主要商品和股指多數都是下跌,這對A股同樣有一定的影響。
從資金面和時間周期來看,下周是1月的最後一周,資金面壓力較大,公開市場到期的資金有六千多億,所以如果這部分不能續作,市場的資金面壓力又會增強。
從技術面來看,目前指數雖然失真,但是通過平均法指數可以看出,場內大部分個股已經走出空頭排列。後市結構性行情可能依然是主旋律,研究發現,近三個月上證指數上漲10%以上,而場內所有個股在這三個月只有1290隻是上漲的,可見行情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
技術指標研究周五三大指數依然分化明顯,上證指數低開之後維持震盪回落,到了下午有所反彈。創業板和深證成指走勢相對較強,不過場內大部分個股都是下跌的,兩市合計成交額1萬億,基本符合預期。
從日線級別MACD指標來看,短期多頭的力量又開始轉弱,這個位置要防止二次回踩,形成實際跌破10日線支撐。
8. 大科技板塊有哪些股票
科技股股票龍頭有恆瑞醫葯、工業富聯、海康威視、邁瑞醫療、寧德時代等。
科技類屬性的龍頭上市公司合計128家,截至最新收盤日,這些上市公司A股市值合計6.06萬億元,占^股總市值的10.7%。
13家科技龍頭公司A股市值超過千億元,包括恆瑞醫葯、工業富聯、海康威視、邁瑞醫療、寧德時代等。
(8)大科技股票調整擴展閱讀:
科技股的走勢:在2021年科技浪潮席捲^股的同時,機構抱團現象也成為熱議話題,而科技龍頭正是機構的重倉目標之一。
數據寶統計顯示,截至三季度末,上述128家科技龍頭公司被QFI、保險公司、基金或券商、社保基金等五大機構合計持倉市值3320億元。
2021年、2021年及2021年三年凈利潤預測增幅均超過30%的公司,共計20家,包括電源管理類晶元龍頭韋爾股份、射頻前端晶元龍頭卓勝微、智能語音龍頭科大訊飛、眼科醫療龍頭愛爾眼科、智能醫療龍頭衛寧健康等。
三年內凈利潤增幅均值最高的是長電科技,平均預測增速高達225.57%,該公司是公司全球知名的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企業。
9. 大型科技股翻車後市如何看待
我們對中期美國大型 科技 股仍然具備信心,中期來講,無論是公司還是宏觀層面,以FAANG為代表的明星股,仍然處在極好的份額擴張時期。
定性的去看,目前對於 科技 股來講,估值、大選、財政刺激這幾個擾動因素,也並非中期的主要矛盾。
市場擔心的估值問題可以通過美聯儲低利率策略緩解;財政刺激雖姍姍來遲,但大選前應該不會缺席;黨代會後特朗普民調劣勢縮減,現場把控能力和保護權益的訴求,都給了中期美股更多的確定性。
一、FAANG仍然處在極好的份額擴張時期
$蘋果(AAPL)$ :未來2-3年10億iPhone用戶的5G換機潮基本可以鎖定蘋果的高增長。
$亞馬遜(AMZN)$ :下半年美國疫情緩和,居民收入復甦,預計會加速亞馬遜盈利的改善;對於獲客問題,我們可以適當參考國內電商,疫情後的獲客速度也並沒有放緩,或許應該更樂觀一些。
$Facebook(FB)$ :Q2的廣告主抵制給Facebook創造了絕佳的上車機會,目前有持續改善的趨勢,再客觀的看,Tiktok被禁也有利於臉書在美的社交統治力。
$Netflix, Inc.(NFLX)$ :在Q2高增長的基礎上,對於奈飛Q3營收、新增付費用戶,管理層給了慘絕人寰的預期,我們認為奈飛更多的進入了盤整等待三季報的模式,相應的市場的預期可能有些過於悲觀。
$谷歌(GOOG)$ :美國疫情緩和的趨勢,意味著廣告收入有機會回到可觀的水平。
二、後事如何看待?
事實上這次調整之前,像$標普500波動率指數(VIX)$ 、個人消費支出等諸多關鍵性指標已現端倪,暗示美股險情緒升溫,夏季經濟復甦放緩可能帶來情緒化的修正。參考《美股周策略:恐慌指數異常波動,美股或已完成波段最後一棒》20200831
我們認為未來兩個月美股可能進入波動率偏大的震盪時期,但從 歷史 經驗看,整個QE周期,在資產購買沒有削弱的情況下,美股很難出現系統性的調整,因此中期投資者尚無需過分擔心。
具體來看,美聯儲新通脹策略,將容忍更高的通貨膨脹率,意味著未來剔除通脹後的實際利率將更低,持續時間也將更長,中期有助於進一步支撐 科技 股估值,尤其是作為非美資產的中概股未來的超額回報(我們認為至少是2年);參考《2H20美港股展望:聚焦中國核心資產》20200703
還有特朗普大選前拿拆裂「保護」權益市場的訴求,本身也是托舉市場的重要預期,共和黨國會代表大會後,特朗普民調劣勢縮減,也體現了特朗普的把控能力。
$1.5倍做多波動率指數短期期貨ETF-ProShares(UVXY)$ $二倍做多VIX波動率指數短期期權ETN(TVIX)$
三、中國消費市場孕育超額回報
除了匯率因素對中概股業績的增厚,並吸引著全球流動性之外(鎖定了時間,我們認為至少是2年),中國消費市場的高速增長(社零總額即將超越美國)也是驅動美港兩地中概股有望持續創造超額回報的重要預期。(後者鎖定了空消閉間,有機會孕育指數級的行情)
比如代表性比較強的有以阿里、京東為主的新經濟消費,還有以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為主的造車新勢力。
$阿里巴巴(BABA)$ :作為掛鉤中國宏觀的核心資產,過去阿里的市值與社零變化高度相關。我們御沖看19年中國的社零總額已經達到6萬億美元,接近美國的6.2萬億,可以預見的是今明兩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作為成長市場的龍頭,中期市場容量的擴張也會推動阿里的溢價。
$京東(JD)$ :京東自營和自建物流的強競爭優勢,在今天來看,已經是其他輕資產模式電商無法比擬的。Q1時我們認為京東處在業績上升的最好時期,當下我們仍然這樣認為,我們持續看好京東踐行下沉策略下的獲客能力。
$特斯拉(TSLA)$ :中國是特斯拉在非美市場成功的典範,二季度特斯拉中國地區營收增長達到驚人的103%,營收佔比也達到了 歷史 性的23%。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
我們看2019年中國新能源累計銷量達到366萬輛,中國接近佔全球總量50%。我們相信在政策激勵、技術進步以及基礎設施趨於完善的情況下,新能源車企將持續受益於這場電氣化時代。
對於國產新勢力,在市場容量較大的預期下,我們認為各家難分伯仲,都有巨大的機會。
$蔚來(NIO)$ :在全球純電動領域,Q2蔚來的ES6交付已經是僅次於Model3排在第二位的車型,8月份ES6和ES8的交付量和新增訂單也創出新高,ES6更是連續兩個月環比增長。我們相信當前產能的提升,將給蔚來後續的交付提供更高的能見度。
$理想 汽車 (LI)$ :作為增程式電動車,理想ONE在8月交付2711輛,創單月交付量新高。2020年1-8月,理想ONE總計交付14656輛。目前作為理想 汽車 旗下僅有的一款 汽車 ,如果單論理想ONE,理想ONE與蔚來ES6交付的增長軌跡基本是一致的,可見增程式電動車同樣擁有足夠多的需求。
$小鵬 汽車 (XPEV)$ :從量的角度,我們更看好小鵬對電動車市場的滲透速度。小鵬給自己的定位是智能電動 汽車 ,同時主打性價比,目標市場是15萬-30萬的中高端乘用車,這個價位更適合國內的消費能力,市佔率也更高。目前小鵬在交付規模上好於理想,在同等交付規模下,盈利能力好於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