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股票歷史數據
1. 請問阿里健康的股價為什麼會上漲這么快
阿里健康自2014年借殼上市以來,股價曾長時間沉寂,但最近突然迎來爆發。6月13日,阿里健康盤中一度漲逾4%,觸及8.62港元,刷新近兩年股價新高。截至收盤,恆生指數下跌1.22%,阿里健康漲幅2.78%,報價8.50港元,全天成交額額4.25億港元,總市值837億港元。
如果將K線圖拉長,阿里健康自5月份以來就突然進入快速上漲通道,漲勢迅猛,截至今日,股價累計漲幅114%,市值增加447億港元,同期恆生指數跌0.27%,Wind恆生醫療保健板塊漲幅9.93%,阿里健康遠遠跑贏大盤和同業。
與此同時,Wind數據顯示,港股通資金於5月初開始流入阿里健康,5月中旬阿里健康的港股通持股比例明顯提升,可以看出此波上漲主要來自內地資金的助推。
Wind滬深港通專題統計前十大活躍個股成交明細數據顯示,5月17日內地資金買入金額3.35億港元,當天漲幅達到26.13%,報收5.6港元,成交額激增逾6倍至10.6億港元。而在此前的18個月中,阿里健康宛如「僵屍股」,一直在4港元附近徘徊。
內地資金南下「淘寶」,阿里健康股價大漲,邏輯是什麼?
我們先來看其最新公布業績情況。5月16日,阿里健康發布2018財年業績,財報稱截至2018年3月31日,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43億元,同比增長414.2%,毛利6.53億元,同比增長248.7%,除了營收和毛利實現強勁增長之外,阿里健康在剔除股權激勵費用後的利潤達到800萬元,這是2014年借殼上市以來首次實現扭虧為盈。
在業績提振的刺激下,投資者情緒高漲。5月17日高開高走,7連漲之後,阿里健康於5月29日發布公告稱,阿里健康以將通過發行股份方式收購阿里巴巴附屬公司Ali JK Nutritional Procts全部股權,總對價相當於106億港元。
時報君了解,Ali JK Nutritional Procts的業務包括天貓醫療器械及保健用品、成人用品、醫療和健康服務等業務,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財政年度,商品交易總額已達人民幣205.61億元,涉及8550萬活躍買家和超過3300名入駐商家,包括歐姆龍、魚躍、強生、博士倫和杜蕾斯等品牌。
目前,阿里健康電商業務板塊包含阿里健康自營、天貓醫葯類目代運營服務以及醫葯O2O一套完整體系。自從2016年9月開始代運營天貓醫葯類目業務以來,該業務成為天貓上增速最快的業務板塊之一。阿里健康2018年財年業績報告顯示,電商平台服務收入達到人民幣1.71億元,同比實現324.1%的增長。
港股某中資券商向時報君分析,此次收購將有利於阿里健康進一步整合已有的醫葯電商板塊業務,並將服務拓展到中國醫療健康行業的更多參與方,同時也將為阿里健康帶來更可觀的電商平台服務收入。
股價上漲是否可持續?
《烏合之眾》的作者勒龐在書中指出,個人一旦進入群體,他的個性便湮滅了,而群體行為表現為無異議、情緒化和低智商。這在股票市場上更是適用,一旦投資群體出現過於情緒化的行動,往往非理性可以判斷,這就意味著,最後的結果往往具有很大的隨機性。
阿里健康自5月中旬以來不僅自身股價暴漲,還帶動了同為阿里系的阿里影業的一波上漲,並在5月24日大漲31.52%,創下2015年7月9日以來單日最大漲幅,但在隨後股價就一路走跌。
阿里健康是否會走出跟阿里影業類似路徑?雖然阿里健康發布了一份喜人的財報,從其2018年財年業績報告看出,其營收與毛利保持了非常快的增速,而經調整後的利潤首次為正。
但是,在業績推動上漲的這個邏輯仍存疑問,一是阿里健康的營收能否在接下來保持如此高的增速,為何去年增速更快股價卻沒有反應。翻看阿里健康2017年財報,發現其業績增速也非常迅猛,營收增速高達739%,毛利增速也高達392%;
二是高增長之下,其2018財年的毛利率由前一年的39.4%下降至26.7%;
三是如果只看剔除股權激勵費用後的利潤 ,未免太過樂觀,如同巴菲特所說:「幾年前我們就問過這樣的問題,但始終沒有得到答案。如果期權不算補償的方式,那麼它們到底是什麼?如果補償不算作費用,那它們到底是什麼?如果費用不計入對利潤的計算,那它們到底應該放在哪裡?」
中信證券計算機研究團隊分析師張若海分析,阿里健康活躍用戶和淘寶注冊用戶數據之比為2800萬/5億,大概是3%的活躍度滲透率,較低的滲透率一方面說明了阿里健康做的不夠好,另外從消費習慣來說,用戶不習慣網上購買OTC等保健品類,事實上整個在線OTC消費習慣還在生成,需要很長的時間去培養用戶消費習慣。
顯然,從中長期來看阿里健康能否繼續維持這樣高的股價是存疑的,而在市場越是瘋狂時,越應該保持冷靜。比如此前新經濟獨角獸眾安保險、閱文集團、易鑫集團、雷蛇、平安好醫生等登陸港股,這些公司往往頂著母公司股東的光環,上市之前受到市場熱捧,估值也隨之水漲船高,然而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上市後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市值大幅縮水,所以市場越是瘋狂時,越要保持冷靜。
2. 阿里股價漲近1%創新高是真的嗎
7月14日,阿里巴巴股價已經漲破150美元,收盤報151.83美元創新歷史高,7月17日,阿里巴巴在美股價漲幅擴大近1%,市值突破3萬億港元。
今年以來,阿里巴巴股價已大漲65%,而在過去一年,漲幅更是高達77%。招商證券最新研究報告認為,阿里巴巴日漸成為數據為中心的賦能者,賦能品牌和零售商,更是市場營銷、支付、數據分析、物流和雲服務的基礎設施提供者。
在網商大會上,馬雲表示,到2036年,阿里巴巴將與全球小企業和消費者共同構建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服務20億消費者,讓1000萬家企業盈利。阿里巴巴要幫助全球的中小企業和消費者實現全球賣、全球買、全球付、全球運。
3. 馬雲一共開了幾家公司退休後,退休金有多少
對馬雲這種大佬來說,個人身價超過2000億人民幣,你問他有幾家公司,或者退休金是多少沒有任何意義。光一個阿里巴巴6%的股權就可以打敗全國絕大多數的企業。
上面所統計的一些數據可能會有一些誤差,而且有的是重復的,還有的是歷史數據,所以並不能100%准確的反映馬雲目前持有的公司。
雖然過去馬雲曾經擔任過很多公司的法人和高管,但是從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之後,馬雲就辭去了很多職位,而且先後辭去阿里巴巴集團的CEO以及董事局主席,雖然目前馬雲還在一些公司掛職,但實際上並沒有參與到這些公司的實際管理當中。
未來馬雲還有可能辭去名下很多公司的職位,他的主要精力會更多的放在公益和教育這一塊,正如馬雲自己所說的要重返課堂,所以未來馬雲更多的會以馬老師的身份出現在公眾的視野,而不是以馬總的身份出現在公眾的視野。
4. 馬雲身家為什麼會到達1萬億呢
據世界首富排行榜的2018年1月19日最新數據顯示,馬雲身價為39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37億元,全球排行第20位,在2018中國富豪排行榜上排名第2。
在過去的一年中馬雲的身價最高時曾達到了483億元美元,增長了150億美元,一度成為中國首富和亞洲首富,身價直逼世界富豪排行榜前十。由於馬雲持有阿里巴巴7%的股票,所以馬雲的身價也是跟隨阿里的股價而變動。截止2018年1月1日,阿里巴巴市值為4404.57億元,每股價格為172.33美元。
阿里巴巴集團在2017年投資者大會上公布,集團預測2018財年將實現45%至49%的全年營收增長。這個目標比分析師們的估計還高出了10個百分點,也顯示了阿里對網友這一主業務之外領域大力投資帶來的回報。
當天美股開盤之後,阿里巴巴股價大漲,超過了13%,創造2014年9月上市以來的單日最大漲幅和歷史最高價,總市值超過3600億元。
隨後阿里由公布了2017財年數據,營收1582億凈利578億,股票再次迎來大漲。2017年,阿里巴巴股價已增長77%,市值超過了4000億美元。馬雲的身價也由此前的85億美元飆升至483億美元。
雖然目前阿里的股價有所回落,馬雲的身價也跌到了400億美元以下,不管是幾百億對於馬雲來說也只是數字而已。
他更在意的是阿里的發展,目前阿里巴巴架構分核心電商業務、雲計算、阿里大文娛、阿里創新及其他業務。
他也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里巴巴的中期目標是到2020年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電商網站成交金額)達到1萬億美元;遠景目標是到2036年服務的全球消費者達到20億;最終將阿里打造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到時候馬雲的身價想跌恐怕也跌不了了。
5. 市場要聞丨再次逆勢抄底,查理·芒格將阿里巴巴持倉翻倍
美東時間1月4日美股盤中, 查理·芒格旗下出版渣拿集團Daily Journal向美國SEC提交了去年四季度的13F文件。至2021年年底,者陪該公司持有阿里巴巴602060份ADR,較9月末302060份的持倉量幾乎翻倍。 而且,該筆加倉是這家公司去年第四季度的唯一操作。
該消息引發了阿里巴巴盤中異動,從一度跌3%升至接近紅盤,收盤跌0.68%,報119.56美元。 阿里巴巴股價在上一交易日上漲了1.7%,在過去一周里上漲了3%。
復盤 歷史 數據,芒格對阿里的持倉呈現越跌越買的態勢。 2021年一季度,Daily Journal開始建倉阿里。至2021年7月阿里巴巴跌近50%後,芒格將其持倉數量增加了82%。不過芒果的增持並未改變阿里巴巴的跌勢,此後該股續跌超50%。
值得注意的是,Daily Journal的持倉歷來高度集中,籌碼集中於五家公司。 目前,阿里巴巴權重提升至27.65%,僅次於美國銀行的39.56%、富國銀行的29.53%。
就估值來看,大多機構認可阿里巴巴等中概股已極具吸引力。 例如,阿里的凈利潤是茅台的的3倍左右,但從靜態PE市盈率估值來看,茅台已經比阿里貴好幾倍。不過因外部影響因素仍在,瑞銀全球財富管理分析師Kelvin Tay此前表示,阿里巴巴等中首梁蠢概股還會繼續震盪。
財報顯示,雖然增速有所下降,阿里巴巴盈利能力依然穩健。 截至2021年9月30日,該公司營收2006.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不及市場預期的2061.7億元人民幣;若不考慮合並高鑫零售的影響,公司季度營收1804.38 億元,同比增長16%。
6. 阿里巴巴股價歷史最高和最低
阿里股票的最高價出現在 2014年11月13日,最高價為119.45美元。 在阿里集團上市半年之後,這家公司當前的股價已較去年11月的120美元高點下滑近三成。盤面顯示,2014年9月,阿里巴巴首次公開發行以68美元定價,一路暴漲,於11月觸頂119.15美元。此後股價持續下跌,尤其在工商總局白皮書事件後,阿里集團股價1月29日當日狂跌近9%。截止本周二,股價已跌至84.50美元。
拓展資料:
1.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線上線下公司在2012年9月順利成立,當前已得到了工信部頒發的全網SP證。目前經營范圍有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中的呼叫中心業務和信息服務業務(不含固定網電話信息服務和互聯網信息服務)、電子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的研發、計算機系統集成、通訊設備的研發、銷售、技術服務等。 各位基本了解了線上線下公司的情況後,我們來看下線上線下公司有什麼亮點,有投資的價值嗎? 亮點一:技術優勢,通過線上線下的多年奮斗,目前已打造出一支專業、穩定並專注於移動信息服務行業的技術團隊。此外,公司還通過數據網格和服務網格對簡訊發送平台進行了構建 ,該平台除了可以穩定地完成短期內大量簡訊的發送任務外,並且還能完成海量內容相似處理、數據實時存儲還有系統崩潰及時恢復的的操作指令。 我覺得,這些優勢可以連續不斷的給顧客帶來滿意的移動信息服務體驗,給將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技術保障基礎。 亮點二:運營優勢 線上線下公司歷經了多年發展的光景,眼下已經發展成了一支具備非常厲害的服務能力的運營團隊。該團隊在了解客戶需求過後,可以馬上進行信息策略的部署,及時對客戶的困惑進行解答,迅速對客戶突發情況進行處理。
2.同時針對新經濟的細分領域,如金融、互聯網、電子商務、快遞物流等領域則採取不同的運營策略,對客戶業務的匹配程度得到提高,實現嚴格依照標准審核和提高客戶簡訊的發送效率兩項工作一起抓。 亮點三:品牌優勢 線上線下公司已經在國內移動信息服務行業形成了較強的影響力,現下直客客戶業務在公司總業務中的佔比已經高達80.7%,其中直客客戶包括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網易京東、上海拉扎斯(餓了么)、上海基分(趣頭條)、漢海信息(美團)、網路、位元組跳動(抖音、今日頭條)等著名品牌。 他們有很大的名牌的優勢,還有許多出名的企業客戶,有利於為公司開拓新客戶,對公司後續業務拓展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增添了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