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重機股票歷史價
A. 600400是國慶概念股票嗎
他是生產軍服的,他的三大主業一是紡織印染,二是服裝業,三是房地產,大家主要對他的期待是紅豆集團的資產注入.給你一份公司的分析報告看看
國泰君安 紅豆股份(600400.SH):現有業務近年難有起色
08 年公司完成銷售收入1.12 億元,同比下降2.92%;實現利潤總額6000萬元,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4425 萬元,同比分別下降54.63%和39.40%;每股收益0.10 元。每10 股分紅0.2 元,分紅率20%。
公司三大主業中,紡織印染收入4.65 億,同比增長21.66%;服裝業務收入4.61 億元,同比下降7.01%;房地產物業收入1.91 億元,同比下降29.52%。
公司凈利潤率3.96%,同比下降3.25 個百分點。成本與費用提高是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綜合毛利率19.99%,下降4 個百分點。其中服裝業務和房地產業務毛利率分別下降3.22 和35.88 個百分點。期間費用率12.23%,同比上升4.34 個百分點。其中銷售費用率與07 年持平,管理費用率和財務費用率分別上升2.55 和1.82 個百分點。
公司08 年服裝業務以打造有渠道的品牌服裝為工作重點,大力實施品牌轉型戰略,加大國內市場的開拓力度,並加大了對研發的投入和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打造更為適銷的產品。公司計劃09 年新開設紅豆形象男裝專賣店400 家。
公司房地產業務08 年完成了鎮江香江花城二期紅楓苑、三期濱江苑的交付,四期桃李苑已預售41.52%;無錫紅豆廣場項目主體大樓也已順利封頂完工,於08 年6 月起進入銷售期。
結合目前的經濟背景及公司現狀,我們判斷公司現有業務近年內難有起色,預計09、10 年EPS 分別為0.11 元和0.15 元。
公司曾於07 年末公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預案,大股東紅豆集團將全部服裝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後因故取消。我們判斷公司的資產注入仍將擇機實施,而擬注入資產的經營規模和盈利能力均強於上市公司,注入後公司業績將得到提升。
B. 神火股份重倉持有股票神火股份的歷史成交數據神火股份股今日下跌原因
自2021年以來,鋁價強勢崛起,不停地攀升,當下國內現貨鋁已經超越了最近十年之內的高點,甚至已經逐漸接近了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水平,鋁板塊已進入黃金發展期。
所以今天咱們一起來看看鋁板塊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神火股份。
在開始分析神火股份前,我把整理好的有色金屬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有色金屬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的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神火股份成立於1998年,自成立到現在已形成以鋁板塊、煤產業為主的雙主業格局,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煤炭、發電、鋁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
經過多年的沉澱,公司目前是國內第六大電解鋁生產商、第二大水電鋁生產商,並且公司還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逐步優化資產結構,提高競爭力。
在簡單介紹神火股份之後,我們再來看看該公司有什麼投資亮點?值不值得我們投資?
亮點一:成本優勢
由於運輸便利,新疆優質的煤炭資源價格便宜。新疆地區的能源優勢得到了神火股份的充分利用,把電解鋁產業鏈建立的較為完備。與疆外作比較,公司生產電解鋁在成本優勢上更明顯,毛利率在電解鋁行業處於佼佼者。
而且公司所負責的雲南項目也是通過利用當地的豐富低廉的水電資源,同樣達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為保障公司營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亮點二:產品優勢
火神股份在永城礦區生產的煤炭屬於優質無煙煤,具有下面的這些特點:低硫、低磷、中低灰分和高發熱量,可作為冶金、電力、化工的首選清潔燃料。
而公司在許昌礦區生產的貧瘦煤,粘結指數很高,這種煤可搭配主焦煤共同使用,市場效應良好。公司所生產的產品品質極高,除了能夠提高營收外,還能進一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
亮點三:區域優勢
神火股份地處蘇、魯、豫、皖四個省市交界處的永城市,在交通方面尤其便捷。以下這些地方是公司開採的煤炭主要銷往的地區:華東、華中等,其中華東地區的工業的確相當發達,但煤供應缺乏問題極為嚴重。
而公司管理的永城和許昌兩大礦區與華東、華中地區相連,可對這兩個地區開展對口銷售,不僅僅只是能夠保障煤炭銷量,同時還能降低運輸成本。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神火股份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神火股份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來看
鋁合金在汽車輕量化上的作用,由原本的汽車輪軸、發動機殼不斷朝著整車全鋁車身框架的方向發展。並且,因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正以極快的速度發展著,對電解鋁的需求愈加旺盛。
以目前的狀況看下來,國內電解鋁產能投放跟預期相比還要差許多,在供應不足的情形下,生產電解鋁的企業議價能力更強所以說我覺得神火股份在行業高景氣周期當中充分的收益,有利於提升公司的業績。
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神火股份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神火股份估值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神火股份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22,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C. 有關上海世博會上證公司股票有哪些
上海世博會 時間: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 地點:上海市中心黃浦江兩岸,南浦大橋和盧浦大橋之間的濱江地區 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副主題: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城市經濟的繁榮 城市科技的創新 城市社區的重塑 城市和鄉村的互動 目標:吸引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7000萬人次的參觀者 上海世博會概念股一覽(股票村獨家發布): 600622 嘉寶集團 近年來,嘉寶集團強勢介入到地產行業,並且在早期就大量跑馬圈地,房地產業務連續呈現出迅猛增長的態勢!尤其是公司在嘉定擁有的大量土地儲備,這幾年地價的上漲使得嘉寶集團的實際"身價"倍增。公司的土地儲備主要有三大塊:子公司嘉宏房產有在嘉定地區正在自主開發和未開發的土地約200畝;全資企業嘉寶奇伊房產於近期中標的嘉定區菊園西地塊(一期)配套商品房建設項目,其中建設用地211畝;公司佔30%股權的上海格林風范房產所擁有的2051畝土地,一舉成為了上海F1賽場所在地嘉定區最大的房地產儲備商。另2007年年報披露,公司出資3.95億元受讓上海市嘉定區馬陸東方豪園東地塊247畝國有土地使用權,該合同已於07年12月25日簽署。最新資料顯示,嘉定城中心土地價格已上升到約160萬/畝,嘉定部分地價更是上漲到200萬/畝左右,按最低位價格計,2100畝土地資產重估價值有望高達數百億,公司在合資公司中有30%的股權,實實在在的價值也將上百億元,這將為公司業績持續走好提供強力保障,成長前景相當美好。 600832 東方明珠 東方明珠將是世博會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公司正在抓住世博商機,增資全資子公司上海東方明珠國際交流有限公司,用於經營演藝中心,將實質性受惠於上海世博會。東方明珠擁有東方明珠電視塔、上海國際會議中心、世博演義中心和東方綠洲等上海市標志性的景區和旅遊服務設施,預計2010年東方明珠電視塔遊客人數將由目前的360萬人次/年提高到480萬人次/年,並通過浦江游覽船隊(1380座)將東方明珠塔、世博演義中心和漁人碼頭等景點連結成上海市最黃金的旅遊線路。目前公司已成功構建移動電視、手機電視、城市電視、樓宇電視四大新媒體平台,成為涵蓋上海重要市內交通網路的立體數字電視平台。 600170 上海建工 2007年11月16日,公司下屬的上海市第七建築有限公司中標世博中心工程施工總承包工程,中標價為人幣16.57億元。母公司上海建工集團承建了世博園區的「一軸四館」(世博軸、世博中心、演藝中心、主題館、中國館),同時還承建了虹橋交通樞紐、外灘通道工程、人路越江工程等。 600284 浦東建設 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帶動了上海基礎設施項目的大投資,特別是浦東作為世博會場館的主要所在地,配套投資達到820億元。浦東建設背靠大股東浦發集團,作為浦東新區唯一的建築類上市公司,未來將在新一輪投資建設中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600823 世茂股份 公司作為一家商業地產股,其項目和土地儲備豐富。公司擁有福州外灘花園一期總開發面積27萬平方米,已經銷售80%左右;南京濱江新城總建築面積150萬平方米,可銷售面積在127萬平方米,崑山的近7萬平方米商業地產項目,上海南京路上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上海國際大都會"項目。而今年公司由於許多項目即將完工並且開始銷售,其開發的"崑山世茂華東商城"項目和"南京世茂濱江新城項目(一期)"等項目都可望年底完工,利潤有望大幅增長。最近,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購買大股東商業地產資產"方案已經獲得證監會有條件審核通過。公司擬非公開發行6.92億股,募資約75億元主要用於收購關聯方位於北京、上海(佘山)、江蘇、浙江、遼寧、安徽等省市的約12個商業地產項目,預計總建築面積約407萬平方米;本次發行和資產收購完成後,世茂股份將定位為一家專業從事開發和經營商業地產的公司。 600641 萬業企業 世博會將為上海帶來堪比奧運的利好效益,尤其是對上海本地大企業。上海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最黃金城市,其土地價值可謂寸土寸金。因此,在這樣一個大都市中擁有大量土地儲備才能不斷滿足未來開發的需要。公司作為上海的地產龍頭企業,公司擁有大量位於城市中心地段的土地,土地增值潛力巨大。 600655 豫園商城 2010年世博會將在上海召開,凡舉辦大型博覽會的城市,旅遊業是最受益行業,世博會期間,上海將接待20個國家、國際組織參展團和7000萬人次遊客,有關調查報告預測,7000萬參展人員和遊客在世博會期間的直接消費總支出預計達1455億元,這對豫園商城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公司作為一隻上海本地股,其業績優異增長穩定,公司在旅遊、商業的競爭優勢尤為突出,未來將直接受益世博會的召開,公司旗下的旅遊、餐飲、百貨等產業都將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有效提升公司的整體經營水平。 600748 上實發展 公司擁有大量位於城市中心地段的土地;隨著世博會召開的臨近,浦江開發力度也越來越大,大量廠房需要搬遷,這使處於浦江岸邊的公司受益匪淺,公司擁有的土地增值潛力巨大。 600754 錦江股份 公司是國內酒店業的龍頭,公司投資的12家酒店中有10家在上海,其中貢獻較多的有江湯臣大酒店、海侖賓館、建國賓館和揚子江大酒店。公司持股20%的江之星旅館有限公司旗下的經濟型酒店為248家,其中在上海有46家門店。除此之外,餐飲業也是公司經營的方向之一,公司持有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49%的股權,上海新亞大家樂餐飲有限公司50%的股權,上海吉野家快餐有限公司40%的股權,上海靜安麵包房30%的股權,上海江同樂餐飲管理有限公司51%的股權。同時公司是2010年世博會的合作酒店. 600732 上海新梅 公司地處世博會選址的規劃區域內,區域優勢明顯,坐享世博會帶來的盛宴。在臨近南浦大橋的浦東工業發展區擁有230米長的浦江岸線,上海舉辦世博會將進一步提升該地區地塊的升值潛力。在實力雄厚的興盛集團入主之後,進行了大規模資產置換,先後收購了上海新梅房地產開發公司90%的股權和上海新蘭房地產開發公司51%股權,成為上海本地頗具實力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公司公告前三季度每股收益0.2428元,凈利潤同比增808%,09年1月23日公告08年累計凈利潤同比增長500%-1000%, 隨著世博會的臨近,公司發展值得期待。
D. 介紹一下中國股票市場的發展歷史
中國證券市場從1870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經歷了三個時期:1870年至1949年的香港、上海、天津、北平的證券市場,1950年至1980年的天津、北京、香港、台灣證券市場,1981年至今的上海、深圳、香港、台灣證券市場,形成了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三個階段。
1.1870—1949年
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股票是洋人發行的。1840年鴉片戰爭後,外商開始在中國興辦工商企業並開始發行股票。最早在中國設立股份銀行的是英國匯豐銀行,1865年3月3日在香港設立總行,4月在上海設立分行,1870年前後中國出現了買賣外商股票的的經紀人。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為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同時由於帝國主義忙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放鬆了對中國市場的控制,中國民族工商業迅速發展,股份公司日益增多,股票大量發行,成為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史上的一個新時期。
1914年上海股票商業公會成立,同年12月北洋政府頒布了我國第一部證券交易條例,證券交易有了初步的法規。當時的上海股票商業公會設在上海二馬路一帶(今九江路)。最初有會員12家,後增至15家,會員繳納12兩白銀作為公會資本,每月還要交會費2兩。交易品種包括政府公債、鐵路債券、公司股票及外匯等等。交易方式是現貨交易,交易時間為上午9——11時,手續費按1%—5%收取。這標志著中國人自己經營的第一家現代證券交易所誕生了。
1920年孫中山先生與虞洽卿聯名向北洋政府申請成立了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集資500萬元,於同年7月1日開業,經營品種除證券之外還有金銀、皮毛、花紗布、糧油等等。與此同時,上海股票商業公會也根據北洋政府頒布的《證券所交易法》改組為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集資300萬元,經紀人有55名,主要經營北洋政府發行的公債。這兩個交易所業務興隆,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開業半年就賺了100多萬,引起了各方面投資者的注意,各種證券物品交易所如雨後春筍般的建立起來,僅在上海就有200多家。隨後全國一些大城市陸續建立了證券交易所。
1918年北京股票交易所成立,1921年天津證券物品交易所成立。當時的天津證券物品交易所資本200多萬元,分為10萬多股,由天津和上海兩地籌資,理事長為曹錕之弟曹均,滬方代表由孫棣三擔任,監督人為天津一位巨紳。當年10月1日在天津東馬路開業,先是買賣公債,然後增加了股票交易,也曾興盛一時。
1921年秋,風雲突變,當時上海先後興起的150家交易所,有的發行股票成立了信託公司,因股票價格大幅下跌而倒閉,引起了連鎖反應,上海有近百家證券物品交易所倒閉,只剩下包括上海貨商交易所在內的十幾家。天津的證券物品交易所也因上海股價暴跌、交易所倒閉之風的影響,於1922年停止了營業。後來人們把1921年的交易所和信託公司的倒閉風潮稱為信交風潮,這是中國證券市場的第一次暴跌。
1949年以前中國有香港、上海、天津、北平四個證券市場。香港是開業最早的證券市場,1891年香港股票經紀協會成立,1914年易名為香港證券交易所。1921年建立了第二個證券交易所。1941年香港被日軍佔領,這兩個交易所停止活動。1947年兩個交易所合並,成立了香港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實際上,香港從1866年開始股票買賣到1947年香港香港證券交易所成立這一階段,市場規模很小。
2.1950—1980年
1949年6月華東軍事管制委員會為了穩定上海金融秩序封閉了上海證券交易所。1949年1月天津解放,天津軍管會接收和清理了原國民黨時期的證券交易所,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天津證券交易所,該所於1949年6月正式營業,成為新中國的第一個證券交易所。1950年2月1日北京證券交易所成立。這兩家交易所在解放初期對融通社會資金,恢復生產起了積極作用。1950年以後金融和物價趨於穩定,證券交易減少。1952年天津證券交易所並入天津投資公司,北京交易所也停業。50年代至70年代中國大陸的有價證券是國家發行的公債,但只能還本會息不能買賣和轉讓。80年代中國大陸又興起國債、企業債券和股票的交易。
香港證券市場是1949年以後一部分內地資金的轉入才逐步發展起來的,但市場狹小,銀行信貸是各公司的主要資金來源,到1962年也只有65家上市公司。1965年平均月營業額410萬美元(約3200萬港元),1967年8月31日恆生指數曾降至58.61點,香港證券交易所曾兩次停市10天。 1968年香港經濟增長,使證券市場成為地方實業重要的資金來源,1969年平均月營業額2720萬美元(約2.12億港元),上市公司72家,同年12 月17日遠東證券交易所開張。
1971年9月15日金銀證券交易所開業,1972年九龍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開業,在如此狹小的地區擁有四個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罕見的。但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香港發展為東南亞的金融中心,港英當局和中外財團的投資迅速增長。1972年香港四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190種,當年上市的就有98種,成交額達到43.397億港元,是1969年的70多倍。1983年成交額達到482.17億港元,比1968年增長了53倍,總市值達到了1734.5億港元。在這期間香港股市也經歷了1973年和1982年的兩次暴跌。
1980年7月7日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組成,1981年3月31日正式注冊。1978年以後由於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極大地促進了香港的進出口和轉口貿易,香港房地產興旺,恆生指數又恢復到1972年的水平,1980年10月1日達到1810點,成交額達到957億港元。1982年香港股市因佳寧事件和撒切爾夫人訪華引發的所謂「信心危機」發生第二次暴跌,1983年初恆生指數跌至750點。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公布,人心穩定,恆生指數又上升到1200點。
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1949年國民黨當局逃到台灣以後,通過發行所謂「愛國債券」促進證券交易,但是真正的證券市場是從1953年開始的。台灣當局為了把地主的土地轉換給農民,對地主實行贖買政策,以七成稻穀實物債券和三成的公營事業股票(主要是台灣水泥、台灣紙業、台灣工礦、台灣農林四大公司)換取地主的土地。當時地主所得的債券和股票,連同台灣當局發行的愛國公債共22億新台幣,地主對其所擁有的股票不感興趣而大量開價出售,場外交易的商行應運而生,最繁榮時達到二三百家。
3.1980—1997年
1981年10月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選舉了第一批成員,經過三年,原來的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證券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九龍證券交易所停止營業,1986年4月2日聯交所正式開業,並亨有在香港建立、經營和維護證券市場的專營權,使香港證券市場進入了一個新時期。1986年9月22日香港被接納為國際證券交易所聯合會的正式成員,開始向國際金融市場邁進。
當時香港共有上市公司258家,證券330種,其中260種是普通股票,21種是認購權證,7種是公司債券,1種是政府債券,36種是單位信託,5 種是優先股。1987年恆生指數接近4000點,但由於美國股市暴跌而引起的世界性股災,香港股市在1987年12月7日跌到1894.94點,1990 年重新恢復到3500點。90年代香港股市雖然也受到各種外界影響,但搞風險能力較強,1992年恆生指數曾達到12000點,到1997年1月香港已有 550隻股票,其中包括綜合企業、航運貨倉、酒店飲食、金融投資、地產建築、零售傳播、電子玩具、工業和公用事業九類,此外還有基金16隻,認股權證36 只,中國H股22隻,共624隻。
台灣股市80年代初的加權指數在400至500點徘徊,直到1986年才上升到1039.11點,此後幾乎是翻倍的的增長,1987年達到4673 點,1988年8789點,1989年10773點,1990年12495點,終於暴發了一次暴跌,從90年2月的12682點跌到10月份的2485 點,跌幅達80%,到年底又回復到4530點,當時的355家證券公司受到不同程序的損失。
80年代至9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是深圳、上海證券市場的建立和發展。中國境內形成了深圳、上海、香港、台灣四個證券市場。
1981年中國政府開始發行國庫券,1984年7月北京天橋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這是 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證券市場發展的初級階段。到1989年全國發行股票的企業達到6000家,累計人民幣35億元,遍及北京、上海、天津、廣東、江蘇、河北、安徽、湖北、遼寧、內蒙古等省市,其中債券化的股票佔90%以上,經正式批準的比較規范的股票發行的試點企業有100多家。
除股票之外, 1986年5月8日沈陽信託投資公司率先開展了債券買賣和抵押業務,到1988年全國61個大中城市開放了國庫券流通市場,1989年全國有100多個城市的400多家的交易機構開辦了國庫券轉讓業務,1990年全國累計發行各種有價證券2100多億,累計轉讓交易額318億,證券中介機構網點達到 1600多家,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宣告成立,12月自動報價系統(STAQ)正式落成並投入使用,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開始營業,中國證券市場進入了啟動階段。
1986年9月上海工商銀行信託投資公司靜安業務部開始了股票櫃台交易,主要交易飛樂音響和延中實業兩家公司的股票,1988年上海又有海通、萬國、振興三家證券公司成立從而初步形成了場外證券交易市場。到1990年上海市場上有延中實業、真空電子、飛樂音響、愛使電子、申華電工、飛樂股份、豫園商場、鳳凰化工等8隻股票進行交易,這就是所謂的老8股。
到1991年上交所成立時除老8股之外,還有89年保值公債三種,87至91年國庫券四種,工行債券六種,交行債券一種,中行債券兩種,建行債券一種,還有上海石化、氯鹼化工等企業債券十四種。深圳證券市場從1987年啟動,到1990年已有發展、萬科、金田、安達、原野等5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公開交易,證券公司12家,營業網點16 個,深圳與上海不同,大宗的交易不是債券,而是股票。
1992年5月上海和深圳相繼開放股價,同時在兩個交易所進行規范化的場內交易,兩地綜合指數分別達到1429點和312點,到11月又分別回落到 386點和164點。1992年底,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29隻,B股9隻,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23隻,B股9隻。1993年2月滬深股市的指數又上升到1558點和369點,同時又有大批新股上市,到93年底,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107隻,B股22隻,國庫券5種,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76隻,B股19 只。
1994年7月29日滬深股市在擴容的壓力下分別降到325點和94點,從8月份管理層提出暫停發行新股等三項政策,兩市指數在9月份又上升到 1052點和210點。到94年底,在上交所上市A股有168隻,B股32隻,基金10隻,國債現券5種,期貨10種;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118隻,B 股18隻,基金8隻,國債期貨15種。
1995年初由於大量資金雲集國債期貨市場,深滬股市分別降到524點和122點,5月18日國務院宣布停止國債期貨交易並處罰違規的券商,3天之內滬深股市指數上升到927點和175點(成份指數1473點),到95年底在滬深證券市場上市的證券達到460個,全年累計成交額64097億,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184隻,B股35隻,基金12隻,國債現券6種,期貨14種,國債回購8種;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127 只,B股34隻,基金10隻,國債現券6種,期貨14種,國債回購7種。
1996年初滬深股市指數在522點和104點徘徊,但是隨著宏觀經濟的好轉和 97年香港回歸以及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大次代表大會即將召開,兩市指數迅速上升,到12月11日和12日分別達到1258點(30指數3064點)和476 點(成份指數4522點)。96年底,滬深兩市上市的證券達到667個,全年成交額41610億,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287隻,B股42隻,基金15 只,國債現券9種,國債回購8種,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227隻,B股43隻,基金10隻,國債現券9種,國債回購9種。
1997年5月滬深股市的指數分別達到1510點(30指數4286點)和520點(成份指數6130點)到97年10月1日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已有361隻,B股48隻,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336隻,B股51隻。中國上海和深圳證券市場發展引起了世界各國金融界的極大關注,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上提出發展股份制進行企業改革之後,證券市場將進一步發揮它的籌資和融資功能。
拓展資料:
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成立標志著我國證券市場開始發展。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中國證券市場作為一個新興的高速成長的證券市場,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交易和結算網路覆蓋了全國各地。證券市場交易技術手段處於世界先進水平,法規體系逐步完善。全國統一的證券監管體制也已經建立。證券市場在促進國有企業改革、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方面發揮了突出的作用。
中國證券市場-網路
E. 馬鋼股份 歷史最高今天馬鋼股份股票行情馬鋼股份股怎麼會連續下跌
在碳中和的背景再加上抑制鐵礦石價格會出現大幅度上漲的主要目的之下,鋼鐵行業已經提出了壓降粗鋼產量的想法。那麼之後的鋼鐵行業會朝哪個方向發展呢,鋼鐵板塊的上漲趨勢還和之前一樣嗎?今天要來給大家講解的是一款鋼鐵行業的優質個股--馬鋼股份。
開始前,我給你大家整理一份鋼鐵行業龍頭股名單,需要的朋友可以點下這個鏈接:寶藏資料:鋼鐵行業龍頭股名單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馬鋼股份中國最大鋼鐵生產和銷售商之一,經營范圍主要在華東地區,主要從事鋼鐵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煉鐵、煉鋼、軋鋼等過程是生產是需要完成的。公司的主要產品是鋼材,主要包括板材、長材和輪軸這三大類。被國家列為首批在境外上市的九家股份制規范化試點企業之一。
馬鋼股份的公司情況大家已經聽我講完了,再來聽我說說公司都有什麼優點吧?
優勢一、發展迅速,結構完善,具有規模化
進入新世紀以來,馬鋼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以結構調整、創新驅動為主線,以令人矚目的"馬鋼速度"完成了總投資400多億元的兩輪大規模結構調整,以市場化方式實施了一系列兼並重組,形成了馬鋼股份公司本部、長江鋼鐵、合肥公司、瓦頓公司四大鋼鐵生產基地,擁有先進的生產線,產品都歷經了升級換代,除此之外,公司還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
優勢二、火車輪業務技術龍頭
公司在火車輪(特別是標准動車組高速車輪和大功率機車輪)、高強汽車板、高效節約型建築用鋼、海洋工程用H型鋼、熱軋高等級管線鋼、高牌號電工鋼等關鍵產品方面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相較於同類企業競爭優勢非常突出。其中,高效節約型建築用鋼、火車輪、標准動車組高速車輪、大功率機車輪、車軸鋼等產品在國內處於技術龍頭地位。
優勢三、背靠中國寶武集團
全面推進與中國寶武重組工作,並且協同效應也會漸漸地顯現出來。作為中國寶武的成員之後,公司積極對和中國寶武的整合融合工作進行布局,管理的對接工作做到了有序開展,全面啟動與中國寶武在綠色發展、智慧製造等方面的協同工作和專業化整合融合百日行動計劃。
因為篇幅有限,關於馬鋼股份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的詳情,都被我寫進了下面的研報里,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馬鋼股份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著眼於下遊行業,可以發現在地產下行的壓力下,最主要的是能夠起到逆周期調節作用的基建投資,還是可以寄希望於隨著專業債發行導致的加速而發力,進而對鋼材消費形成正向支撐。
此外,鋼鐵行業壓降粗鋼產業量的政策越發清晰,從最開始的頂層政策下至分省要求,然後再漸漸落實到具體的企業之上,各項工作有序進行。壓減工作加大了執行力度,全國粗鋼產量已經明顯的有所下降。直接從後續的壓產預期來看,繼續加碼也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因為被產能、產量所約束,鋼鐵企業發展的核心任務是從量到質切換,行業集中度也一直在增長,是非常有潛力在將來發展壯大的。
概而言之,馬鋼股份有限公司在鋼鐵行業是一家非常出色的企業,行業現在正處於改革之際,有希望迎來高速發展。但是文章多多少少帶有一點滯後性,若是想更准確地知曉馬鋼股份未來行情如何,直接點擊鏈接,會有專業投顧帶你診股,看下馬鋼股份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免費】測一測馬鋼股份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1-11,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