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股票 » 華米科技中國股票

華米科技中國股票

發布時間: 2023-06-26 23:43:15

Ⅰ 華米做不好自己

作者 | 芽郁 編輯 | 佳杉

站在智能硬體時代的風口,通過代工、分銷小米手環,藉助小米的品牌、渠道賦能和投融資支持,華米 科技 成了雷軍口中那頭「風口上的豬」。

2016-2018年,華米 科技 的營收和凈利潤均保持超高速增長,並於2018年成功登陸紐交所,成為小米生態鏈首家在美上市企業,一時風頭無兩。

但頂著小米生態鏈光環成長起來的華米,如今正經受著「去小米化」轉型的陣痛。兜兜轉轉,好像又回到了原點。一如華米的股票,漲漲跌跌,仍徘徊在上市當天的11美元。

對於互聯網企業而言,入口、流量是極其重要的,所謂「贏家通吃」。如此,小米從一個手機廠商變成一家「百貨公司」,也就不足為奇了。

2014年左右,小米開始布局生態鏈,以手機為軸心,將品類擴充至手機周邊、智能硬體、生活用品三大圈。時至今日,小米以參股不控股的方式投資了300多家企業。這些企業如眾星拱月般圍繞在小米周圍,構築起一個龐大的生態鏈。

作為這條生態鏈上的一環,華米 科技 大部分營收都來自代工、分銷小米產品的分成。

從 歷史 數據來看,2015-2018年,小米產品為華米 科技 貢獻的收入分別為8.7億元、14.34億元、19.27億元與21.76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高達97.1%、92.1%、78.8%與66.9%。

或許對於早年的華米來說,依附小米的日子還算滋潤。束縛,是華米「長大」後感受到的。與小米的深度「捆綁」,日益變成華米想要大展拳腳的枷鎖。

小米的高性價比路線,決定了其產品並不能給華米帶來豐厚利潤。低毛利率加上分成模式,最終落入華米口袋裡的更是打了折扣。

在小米6X的發布會上,雷軍曾宣布自2018年起,小米每年的整體硬體業務,包括手機和各種生態鏈產品的綜合利潤率不超過5%。消費者拍手叫好,小米生態鏈企業卻如鯁在喉。

小米產品走的是薄利多銷的路子,小米生態鏈企業唯有盡可能和小米保持長久穩定的合作,以量增收。但隨著小米生態鏈的擴張,競品企業越來越多,如何保持自己的優勢,繼續獲得小米的支持,成了關乎很多小米生態鏈企業生死存亡的問題。

在華米招股書的企業風險項中,位列第一條的就是和小米關系的不確定性——「與小米的關系出現任何惡化或小米可穿戴設備銷售發生任何減少,都可能對我們的經營結果造成實質性的負面影響。」

而降低風險的措施無外乎兩條:要麼進一步加深與小米的綁定,如股權交換,或者乾脆賣身小米,否則雙方合作將始終存在不穩定因素;要麼就降低對小米的依賴。

年輕氣盛的華米選擇了後者。

為了優化利潤結構、提升毛利率、擺脫對小米的大客戶依賴,華米開始加碼自有品牌Amazfit和Zepp,降低小米產品比重,試圖打造新的營收增長點。一時間,華米「去小米化」的聲音甚囂塵上。

但就與小米的合作,華米的態度一直較為曖昧。2020年10月,華米宣布與小米的戰略合作協議將再延長三年,雙方表示互為彼此在同等條件下的最優合作夥伴。

看似你儂我儂,實則貌合神離。在自主品牌未見起色之前,「兩條腿」走路顯然更為保險。既依存又受制於小米的華米,至少從短期來看,無法徹底與小米「決裂」。

5月13日,華米 科技 發布了2021年Q1財報。 從財報數據上看,華米「去小米化」的努力仍未見理想成效。

據財報披露,2021年第一季度華米總營收11.47億元,較2020年的10.88億元同比增長5.4%,營收增速跌至谷底。其中,小米產品貢獻營收較去年下降39.9%,自主品牌營收增長84.4%。但毛利率卻與去年持平,同為22.5%。

經調整,實現歸母凈利潤2900萬元,較上年同期的2550萬元同比增長13%。但值得一提的是,2550萬元是較2019年同期暴跌73.1%的數字。

面對智能可穿戴設備的紅海市場,為了提升自有品牌的競爭力,華米重倉研發與營銷,費用持續大漲。Q1研發支出1523萬元,較去年增加28.7%。營銷費用9080萬元,較2020年同期的5480萬元增加65.5%,較2019年同期增加309%。

出貨量相比去年同期的760萬同比下降17.1%至630萬。對此華米稱,受季節因素和小米手環6即將上市的預期影響,為小米製造的產品出貨量較去年減少34.3%,而自主品牌出貨量較去年提高111.1%,抵消掉了前者的部分影響。華米 科技 創始人兼CEO黃汪表示,在自主品牌的強勢拉動下,華米的營收達到了預期指引的上限。但與此番振奮態度不符的是,財報通篇未就自有品牌對公司營收的具體貢獻情況進行說明。

從側面看,增速跌至谷底的營收、萎靡不振的毛利率和凈利潤,恰恰暴露了其自有品牌創收能力不足,或仍以低價為小米代工為主的事實。這恐怕也是華米只說自有品牌出貨量和營收的增長比例,對具體數額緘口不提的原因。

此外,在華米的資產負債表中,庫存這一項的數字,2019年12月是8.93億元,2020年12月是12.18億元,時隔短短一個季度,2021年3月這一數字達到14.52億元。一定程度上,作為小米的代工廠和分銷商,小米產品的出貨必然是嚴格按照訂單進行的,不太可能存在大規模、長時間的庫存積壓。

那就只剩下一種可能性:華米自有品牌的產品並不好賣。逐年增加的庫存與華米自主品牌比重的逐年提升正好同向,進一步印證了這一點。消費者「只知小米不知華米」的品牌認知又添注腳。

如此龐大的庫存,不僅會佔用企業流動資金,增加企業資金成本和經營風險,而且產品價格會隨著積壓時間延長而走低,時間越長,價格越低,損失越大。從這個角度分析,華米2021年Q1的凈利潤,在覆蓋掉庫存損失後,很有可能是負值。

截至目前,華米旗下品牌Amazfit智能手錶產品涵蓋7大系列,31款在售產品,但沒有一款能夠媲美小米手環的拳頭產品。華米在可穿戴設備市場的新品發布頻率和產品部署,被部分業內人士稱為「表海戰術」。與其說是為了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不如說華米尚未找到一個最佳著力點,「表海戰術」的背後,或許更多的是迷茫和焦慮。

得益於小米的強力背書,華米實現了從0到1的跨越式發展。小米也依託獨特的生態鏈體系成為護城河極深的「新物種」企業。

華米在紐交所掛牌上市的前一天,雷軍發微博祝賀黃汪,並稱「這是小米生態鏈模式的巨大勝利。」

但隨著小米IoT(Internet of Things)版圖的日益擴張,小米與包括華米在內的小米生態鏈企業產品線日益重合,競爭態勢趨於緊張。不禁讓人思考,華米或者說小米生態鏈企業的終局是什麼?

是就地躺平,還是謀求「松綁」和獨立?但凡有些野心的企業家,或許都會選擇後者。

在小米生態鏈中,包括華米在內的一些企業正在著力打造自主品牌,尋求更為獨立的生存之道已經算不上什麼秘密。

這對於它們來說意味著,小米當初走過的路,自己要重新走一遍,且這條路會比開局之路更為艱難。除了所要面臨的對手是十分強大的,最大的難點還在於把握投資回報的平衡點。

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經過前幾年的爆發式增長,現已逐漸回歸理性,市場增速放緩。隨著市場競爭由增量轉為存量,依靠原有產品打開局面的難度越來越高。

如果選擇依附小米,雖然上限不高但下限有保障,不至於窮困潦倒。而押注自有品牌則意味著要重新搭建自己獨立的銷售體系,定位全新的品牌形象,最終成功與否,更多取決於資本的量級。但憑收益持續低走,現金流一度吃緊的華米目前的體量,恐怕高管和股東們的糾結都不會少。

2020年,黃汪減持了4.2億華米 科技 的股份。2021年第一季度,富國銀行出售了其在華米 科技 9.7%的股份。這些舉動在一定程度上或許也代表著股東們的預期。

盡管近年來華米 科技 自主品牌產品的比例一直在上升,但來自小米可穿戴產品的收入仍然佔到了公司總營收的半數以上。

目前,蘋果、華為、小米和三星是智能可穿戴設備領域的頭號玩家,華米 科技 在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上只佔很小的份額。在智能手錶領域,Apple Watch仍然是老大,2020年第四季度Apple Watch出貨量達到1290萬部,市佔率達40%。而華米 科技 的Amazfit在2020年第三季度的市場份額只有5%。據第三方機構統計數據顯示,Amazfit的銷量在幾十萬級別,而蘋果、華為、小米、三星均在千萬量級,完全不是一個梯隊。

在IDC發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追蹤報告》中,前五大可穿戴設備廠商更是不見華米蹤影。華為、小米、蘋果三家就合計占據了61%的市場份額,這意味著華米自主品牌要在本就狹小的市場空間內與眾多對手展開新一輪廝殺。

《天鵝絨金礦》中有句經典台詞:「當人以自己身份說話時,便越不是自己。給他一個面具,他便會告訴你事實。」急於證明自己獨立性的華米,獨立性或許正是其所匱乏的。

Ⅱ 為什麼說美國股市再次開啟「血洗模式」

北京時間2月9日報道,美國股市周四再次開啟「血洗模式」,三大股指均大跌3.5%以上,其中道指再度暴跌超過1000點,為史上第二大單日下跌數字。市場仍在擔心通脹抬頭與國債收益率上漲等因素。紐約聯儲行長稱今年可能加息4次。

截至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1032.89點,報23860.46點,跌幅為4.15%。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274.82點,報6777.16點,跌幅為3.90%。標普500指數下跌100.66點,報2581.00點,跌幅為3.75%。

小米生態鏈企業華米科技周四正式登陸紐交所,開盤價為12美元,較11美元的發行價上漲9%。但華米科技漲幅很快回落,並在盤中大部分時間破發,最終收盤上漲2.27%報11.25美元。。根據此前公布的招股書信息,華米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股票代碼「HMI」,共發行1000萬股ADS。招股書顯示,截至2017年11月30日前兩個月,華米的營收為4.767億元人民幣(約合7160萬美元),凈利潤為5220萬元人民幣(約合790萬美元);在2017年第四季度,華米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為650萬件。

網易周三盤後發布了該公司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財報。財報顯示,網易第四季度凈營收為人民幣146億元(約合22億美元),同比增長20.7%;歸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12.86億元(約合1.97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人民幣36.83億元下滑65.1%。

美國科技股也全線下跌,其中跌幅顯著的包括:Yelp(跌14.04%)、特斯拉(跌8.63%)、Snap(跌6.55%)、惠普(跌6.08%)、Netflix(跌5.47%)、英特爾(跌5.42%)、藝電(跌5.29%)、Square(跌5.21%)、微軟(跌5.13%)、柯達(跌5.13%)、英偉達(跌4.93%)、美光科技(跌4.78%)、Facebook(跌4.77%)、亞馬遜(跌4.68%)、Alphabet(跌4.49%)、Roku流媒體(跌4.36%)、PayPal(跌4.33%)、西部數據(跌4.32%)、雅虎(跌4.17%)、高通(跌4.03%)、Adobe(跌3.73%)、博通(跌3.34%)、AMD(跌3.28%)、IBM(跌3.12%)、eBay(跌3.09%)、速匯金(跌2.90%)、Fitbit(跌2.86%)、蘋果(跌2.75%)。

上漲的公司包括Twitter(漲12.15%)等。

Twitter在周四盤前公布了第四季度財報,當季營收為7.32億美元,同比增長2%。凈利潤為9110萬美元,而上年同期凈虧損1.671億美元。第四季度,Twitter營收超出了分析師平均預期的6.864億美元,主要受數據授權營收和視頻廣告營收增長所推動。

基於美國通用會計准則(GAAP),Twitter第四季度首次實現盈利,達到9110萬美元,每股攤薄收益12美分。相比之下,Twitter上年同期虧損1.671億美元,每股攤薄虧損23美分。基於非美國通用會計准則(non-GAAP),Twitter第四季度凈利潤1.41億美元,每股攤薄收益19美分。Twitter業績大幅超出華爾街預期,推動其股價一度大漲30%。

索尼美國存托股下跌6.30%,據外媒最新消息稱,谷歌正在開發一種會員模式的流媒體游戲服務,落地設備是視頻棒Chromecast,另外谷歌也有可能在開發專門的游戲設備,用於游戲的操控。谷歌強勢殺入流媒體游戲和相關硬體市場,這對索尼PlayStation游戲部門無疑是一個利空。

高通周四稱,該公司董事會成員一致投票決定否決博通修改後的1210億美元收購要約。高通稱,董事會判定博通的收購要約「大幅低估」了高通的價值,而且鑒於交易失敗的重大下行風險,該要約還無法滿足監管要求。另外,高通還表示該公司已主動提出與博通召開會議,以便商討雙方是否可以解決估值過低的問題。

Ⅲ 小米和紫米、華米、智米、紅米、綠米、大米、都是什麼關系


X米確實太多了,多到有時我都分不清,不過很多人買的時候並不在意它是啥米,只記得是小米生態鏈的就好了。不過也有品牌為了蹭上小米這種「平價略優質」的熱度,給自己品牌起個貼近小米風格的名字。除了已經IPO的小米,其他「小米系」平台投資的企業已然覆蓋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你會發現,你看過的愛奇藝、用過的大眾點評、騎過的ofo、甚至吃過的原麥山丘都有「小米」的味道。雷軍是投資天才,一點都不假,早在金山期間,雷軍已經嘗試各種多元化投資,並取得成功。


小米強大的投資能力

雷軍投資講究順勢而為,所以他的投資公司叫順為資本,「順為順為,順勢而為」,在雷軍看來,這是成大事的必要條件之一。順為資本主要追求財務回報,小米 科技 的投資偏向於戰略價值驅動。目前順為資本投資了288家企業,小米 科技 的 歷史 投資也有161家,在這近400家投資企業中,有64家公司是採用合投的方式進行的。

最初小米從手機周邊開始打造生態鏈,比如最先打造的爆款產品就是和紫米 科技 推出的移動電源;接著擴散到與智能家居、智慧生活相關的智能硬體,比如空氣凈化器、小米電飯煲等;最後擴展到毛巾、鞋子、枕頭等生活用品,形成小米的品味與價值觀。曾依靠小米品牌成長起來的小米生態鏈企業,已經開始反哺小米,不僅讓其順利度過了2016年的業績低谷,還為小米從單一的手機廠商過渡到「百貨公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17年,小米生態鏈銷售額突破200億,業績增長超過100%。

軟硬體產品均有涉獵

硬體在「小米系」兩大投資平台順為資本和小米 科技 的投資領域中均排名第一,兩者合計投資金額達73.8億。除此之外,小米 科技 更傾向於投資文化 娛樂 、本地生活和企業服務的相關公司,而順為資本則在企業服務、電子商務、 汽車 交通和教育領域有所布局。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兩者在金融領域的投資數量和投資金額均有所增加。


由此,以硬體為核心,「小米系」不但拓展了產業鏈、增加了銷售業績、提高了「小米之家」的坪效,還通過小米生態鏈和文化 娛樂 、企業服務以及電子商務等多方面的布局,串聯了用戶、建立了投資壁壘,打造了一個頗具規模的智能物聯網閉環。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小米不但獲得了豐厚的投資回報,也讓整個小米生態的外延不斷擴張,以小米為中心形成了一個龐大的互聯網帝國。但是,財務回報從來不是小米的重點,通過股權投資進入董事會,向被投企業輸出和小米統一的價值觀,才是小米模式的精髓。小米打造生態圈的模式可以總結為:模式賦能+粉絲賦能+資本賦能。


部分公司脫離小米

可以看到目前華米和小米的關系很緊張。具體的大家都知道,華米價值觀和小米的走不到一起。就是俗話說的孩子大了,心也野了,甚至想和hw走到一起去。小米高管一看,這可不行啊,所以小米color手錶是上海新案 科技 製造的。小米也獨立推出了自己的APP,小米 健康 。

紫米是小米生態鏈起家的大功臣之一。其實前段時間也可以看出一點。小米筆記本原來是田米生產的,現在沒了,小米多了一個部門,叫小米筆記本事業部。

這個就釋放出一個信號,小米要加強生態鏈的管理了

提到華米,外界除了會聯想到小米手環,還會給其貼上「小米系」的標簽,華米是小米生態鏈首家上市企業,於2018年2月登陸紐交所。明眼人都看得出,小米在華米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對其施加巨大影響力,尤其是牽動其業務布局。華米到底對小米有多依賴?我列一組數據你們感受下:2015年、2016年及2017前三個季度,小米貢獻的收入分別占華米總營收的97.1%、92.1%和82.4%,成為華米最重要的客戶和分銷渠道。當初華米公布招股書時,外界就質疑其過於依賴小米。

盡管華米不會與小米或其他小米生態鏈企業產生同業競爭(後來華米與小米在智能手錶領域競爭),但其單一大客戶的佔比過於集中,而大客戶等重要關聯人又是重要股東,因此華米獨立性存疑。其實,華米掌門人黃汪早就意識到依附小米存在潛在隱憂,早在2015年,華米便推出自有品牌Amazfit。此後,關於華米單飛的傳聞一直不絕於耳,但直到上市前Amazfit品牌基本上只是小打小鬧,根本就不成氣候,小米一直是其最重要的營收擔當足以說明問題。華米真正全面發力Amazfit品牌是在上市後,大力布局智能手錶、智能手環等熱門品類。


想離開小米不容易


疫情期間,華米業務推進受到不小的沖擊,使其更加不敢輕易擺脫對小米的依賴,一個實錘便是華米官方小心翼翼地解釋工商變更。今年4月,華米運營主體——安徽華米信息 科技 有限公司發生多項工商變更,小米聯合創始人劉德退出董事行列,新增張曉軍為董事;黃汪持股比例從約54.89%變更為99.40%,董事陸雲芬的持股比例從約0.33%變更為0.60%。

當時,外界一度認為小米不再是華米股東,猜測二者關系可能生變,並質疑單飛後的華米能否再續輝煌。這讓華米官方大為緊張,不得不出面澄清這只是正常的工商變更,小米依然持有其已發行股本的14.5%,是其第二大股東。不難看出,與小米關系的穩定性,一直是關乎華米切身利益的敏感問題,處理起來必須慎之又慎。

說白了,此舉暴露出華米求生欲很強。值得注意的是,華米和小米在2017年10月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將在4個月後到期,我斷定雙方續約的可能性很大,因為華米仍有求於小米,想要單飛,實力根本就不允許。


幾大生態鏈公司已經上市!


截至目前,小米生態鏈上市公司有華米 科技 、雲米 科技 、石頭 科技 、九號機器人,其中華米 科技 、雲米 科技 的上市場所分別是美國紐交所和納斯達克,石頭 科技 、九號機器人的上市場所為我國的科創板。

【1】華米 科技 :華米 科技 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基於雲的 健康 服務提供商,擁有全球領先的智能可穿戴技術。華米 科技 也是中國首家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的智能硬體創新公司,於2018年2月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上市(股票代碼:HMI)。

【2】雲米 科技 :雲米成立於2014年,總部位於廣東佛山,該公司定位為專注於智能家電研發、製造、銷售的全屋互聯網家電企業,致力於為家庭提供安全、智能的全屋互聯網家電解決方案。主要產品有洗碗機、冰箱、凈水器、油煙機、洗衣機等,2018年9月25日,雲米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VIOT」。

【3】石頭 科技 :石頭 科技 的主營業務是智能清潔機器人等智能硬體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其主要產品為小米定製品牌「米家智能掃地機器人」、「米家手持無線吸塵器」,以及自有品牌「石頭智能掃地機器人」、「石頭手持吸塵器」和「小瓦智能掃地機器人」。2020年2月21日,石頭 科技 (688169.SH)在科創板正式上市。

【4】九號機器人:九號機器人有限公司,注冊地位於開曼群島,主要生產電動平衡車、電動滑板車等產品。 公司的產品主要包括三類:智能電動平衡車、智能電動滑板車,及智能服務機器人。2020-10-29,九號機器人成為國內第一家CDR+VIE模式的上市公司,上市後更名為九號公司。

Ⅳ 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國內公司有哪些怎麼購買這些公司的股票

根據我的可靠了解,暫時不行,中國現在對外匯資本項目的管理非常嚴格。 未來,海外上市公司版可以在中國發行,等待向中國權力國交存證書,或購買投資於NASDQ證券市場的基金。 納斯達克(英文: NASDAQ ),全稱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價目表,是美國電子證券交易機構,由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擁有和運營。 NASDAQ是成立於1971年,現已成為世界最大股票市場之一的全國證券業協會行情自動報告系統的縮寫。

Ⅳ 2022年中國核心資產股票有哪些

2022年「核心資產」股票,既有新的思考,也有歷史延續:

A股:伊利股份、周大生、口子窖;九強生物、東方生物、科華生物、穩健醫療、樂普醫療、華大基因;中國平安、卓越新能、中芯國際、龍騰光電、格力電器、中國電影;

港股:騰訊控股、石葯集團

美股:蘋果、雲米

(5)華米科技中國股票擴展閱讀:

2021年「中國十大核心資產」

A股:伊利股份、恆瑞醫葯、邁瑞醫葯、恩華葯業、新華醫療、中國平安、招商銀行、東方財富、中國國航、上海機場、周大生

港股:阿里巴巴、騰訊控股、中芯國際、東陽光葯、石葯集團、中國生物制葯、錦欣生殖

美股:新氧科技、雲米、華米、美國航空、嘉年華郵輪、蘋果

Ⅵ 華米科技的股票代碼

朋友,這個華米科技目前不屬於中國大陸的上市公司,而且也不在中國香港以及海外上市的。由於這個股票沒有上市,因此暫時是不存在股票代碼的。

Ⅶ 在美股成功上市的中國企業有哪些

中芯國際、新東方、中國鋁業、中海油、玉柴國際、廣深鐵路、中移動、中國人壽、中國電信、中石化、上石化、東方航空、華能電力、南方航空、正保教育、永新視博、英利、中國聯通、日月光半、中華電信、搜房網、諾亞財富、易車網、、晶科能源、大全新能、JF中國基、中國臍帶、中國綠色、博潤、人人公司、網秦、鳳凰新媒、唯品會、西斯班、金馬國際、58同城、汽車之家、AMC院線、樂居、獵豹移動、聚美優品、阿里巴巴、一嗨租車、鉅派、宜人貸、無憂英語、中通、信而富、百世、紅黃藍、搜狗、拍拍貸、趣店、簡普科技、網路、華米 等等....

阿里巴巴集團

阿里巴巴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阿里巴巴集團)是以曾擔任英語教師的馬雲為首的18人於1999年在浙江杭州創立。

阿里巴巴集團經營多項業務,另外也從關聯公司的業務和服務中取得經營商業生態系統上的支援。業務和關聯公司的業務包括:淘寶網、天貓、聚劃算、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阿里雲、螞蟻金服、菜鳥網路等。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BABA」,創始人和董事局主席為馬雲。

2018年7月19日,全球同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阿里巴巴集團排名300位。

網路

網路(納斯達克:BIDU),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網站。1999年底,身在美國矽谷的李彥宏看到了中國互聯網及中文搜索引擎服務的巨大發展潛力,抱著技術改變世界的夢想,他毅然辭掉矽谷的高薪工作,攜搜索引擎專利技術,於 2000年1月1日在中關村創建了網路公司。

「網路」二字,來自於八百年前南宋詞人辛棄疾的一句詞:眾里尋他千網路。這句話描述了詞人對理 想的執著追求。

網路擁有數萬名研發工程師,這是中國乃至全球最為優秀的技術團隊。這支隊伍掌握著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搜索引擎技術,使網路成為中國掌握世界尖端科學核心技術的中國高科技企業,也使中國成為美國、俄羅斯、和韓國之外,全球僅有的4個擁有搜索引擎核心技術的國家之一。

人人公司

人人公司向美國證交會遞交的F-1上市申請文件顯示,該公司股票代碼為RENN,計劃在紐交所出售5300萬份ADS(美股存托憑證),預計發行價區間為9到11美元,按此發行價區間中間價計算,此次IPO募集資金約5億美元。

招股書顯示,在IPO完成後,千橡集團創始人陳一舟將持有約2.7億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22.8%,成為第一大個人股東,陳一舟還持有約55.9%的投票權,擁有絕對控制權。此外,SB PanPacificCorporation將持有4.05億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34.2%,成為第一大機構股東。根據投行的消息,人人公司已正式啟動上市流程。據推算,人人公司將於5月中旬左右掛牌交易,將有包括摩根士丹利等7家投行擔任此次IPO的承銷商。

由於在上市緘默期內,人人公司未對上市內容做任何回應。

2012年6月人人網邀請比亞迪王傳福接替黎瑞剛出任獨立董事。

(7)華米科技中國股票擴展閱讀

美股,即美國股市。開盤時間:美國從每年4月到11月初採用夏令時,這段時間其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21:30-次日凌晨4:00。而在11月初到4月初,採用冬令時,則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22:30-次日凌晨5:00。

熱點內容
股市中的心態是什麼 發布:2025-02-05 04:32:48 瀏覽:386
數字政通股票歷史價 發布:2025-02-05 04:30:55 瀏覽:34
同花順股票交易正版 發布:2025-02-05 04:27:06 瀏覽:618
股市怎麼看量比跟k線圖 發布:2025-02-05 04:09:10 瀏覽:460
如何下載股票歷史成交數據下載 發布:2025-02-05 04:06:12 瀏覽:95
股票能在漲停板買進嗎 發布:2025-02-05 03:54:52 瀏覽:154
怎麼分析股市情緒面 發布:2025-02-05 03:39:06 瀏覽:962
青島李村的長盛基金在哪裡 發布:2025-02-05 03:35:24 瀏覽:50
貨幣頭寸如何形成 發布:2025-02-05 03:33:12 瀏覽:398
股票指標漲停板預警指標 發布:2025-02-05 03:31:03 瀏覽: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