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科技股票市值最新排名
① 歷史上同仁堂股票市值超過雲南白葯過嗎
沒有。
2018年2月22日1、而雲南白葯,所有的凈利潤都歸屬於上市公司。對比雲南白葯,其實大同仁堂的實際市值是超過白葯的。只不過雲南白葯將全部家底都裝入上市公司。
1、 從歷史淵源及背景,同仁堂相信比雲南白葯要響得多,它的根基和市場認可度及品牌比白葯更強。
2、天津同仁堂,南京同仁堂與北京同仁堂分庭抗禮,但共享同一品牌,都在想單獨上市。如果以大同仁堂品牌合計,合並財務報表,再加上100億也算合理。
3、配方。雲南白葯的配方屬絕密,從未公開,所以白葯的產品在市場上無同類產品和其競爭。同仁堂 由於在解放後大多數的配方都全部公開,所以市面上它的產品有許多的企業共同生產,而目前同仁堂的一些好的產品的銷量佔比並不多。
資產質量。而雲南白葯,所有的凈利潤都歸屬於上市公司。對比雲南白葯,其實大同仁堂的實際市值是超過白葯的。只不過雲南白葯將全部家底都裝入上市公司。
2、同仁堂的凈利潤被場外的少數股東分走了一半。同仁堂健康也不屬於上市公司,也就是大家討論的同仁堂保健產品,如同仁堂涼茶,同仁堂牙膏,包括落戶雄安的同仁堂健康養老地產,都不屬於上市公司,這部分市值再加100億。
3、同仁堂到2015年仍然有需要公司承擔費用的離退休人員3637名,而且還不斷的在增加。而雲南白葯自從2011年後,公司的離退休人員全部由國家社保進行負責了。
同仁堂 2011年到2015年,收入年復利增長為12%,凈利潤年復利增長為14.5%,但從未能夠突破15%,更是不要說達到20%優秀企業的這個能力區間。
同仁堂的市場空間最大。同仁堂有多個品類,每一個品類都是一個市場,比如阿膠對於東阿阿膠的市場,都可以做得較大。雲南白葯止血市場可能是十億級,而阿膠市場可能是百億級的,而同仁堂的市場可能是千億級的。
同仁堂市值是465億(20180119)左右,雲南白葯市值1055億(20180119)左右。表面上同仁堂市值只有雲南白葯的一半。但是實際上,同仁堂合並報表中有42%的凈利潤屬於少數股東權益,也就是不屬於上市公司所有,不體現在上市公司市值上。
② 同仁堂分拆上市的經濟後果
同仁堂分拆上市會進一步影響到同仁堂的企業運營,同時也可以提高我們公司的股價。
一、分拆上市對同仁堂的影響。
分拆上市一旦完成,不僅給已上市公司帶來一塊巨大的可以變現的投資收益,而且會對已上市公司向現代化、國際化大企業轉型產生重大影響。同仁堂是中國資本市場1000多家上市公司中第一家、目前也是唯一一個成功實現分拆上市的A股公司。這次分拆是同仁堂A股的一次重大制度創新,也是中國資本市場的一次重大制度創新。
二、分拆上市的好處很明顯。
分拆上市一旦完成,將給A股公司帶來一塊巨大的可以變現的投資收益。同仁堂A股當初僅僅投入同仁堂科技1億元人民幣的資產和業務,每股面值1元,摺合1億股。經過半年多的資本運營,按上市首日收盤價計算,同仁堂A股所持有的1億股同仁堂科技股票已身價倍增至4.73億元的市值,這是香港資本市場給出的公允價格。同仁堂A股總股本2.4億,流通股6000萬,99年每股收益0.58元。也就是說,此舉為同仁堂A股帶來每股高達1.55元的投資收益即(4.73-1)÷2.4=1.55。
【拓展資料】
1、同仁堂作為中國第一個馳名商標,品牌優勢得天獨厚。參加了馬德里協約國和巴黎公約國的注冊,受到國際組織的保護。在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辦理了注冊登記手續,是第一個在台灣注冊的大陸商標。
2、同仁堂集團被國家工業經濟聯合會和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推薦為最具沖擊世界名牌的16家企業之一,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文明單位和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集團領導班子被中組部和國務院國資委授予「四好領導班子」; 2004年被中宣部、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為十戶國有重點企業典型經驗之一。2008年同仁堂入選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編制的《中國購買者滿意度第一品牌》,排名第八。
③ 醫葯股票龍頭股排名前十
醫葯股票龍頭股排名前十?
1、恆瑞醫葯——創新葯絕對龍頭
2、復星醫葯——醫葯流通龍頭
3、科倫葯業——大輸液龍頭
4、健康元——生物葯龍頭
5、人福醫葯——麻醉市場龍頭
6、海思科——創新葯「小恆瑞」
7、華蘭生物——血製品龍頭
8、安科生物——生長激素葯龍頭
9、邁瑞醫療——醫療器械龍頭
10、開立醫療——內窺鏡龍頭
龍頭股是什麼意思?
龍頭股指的是在某一時期在股票市場的炒作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龍頭股的漲跌往往對其他同行業板塊股票的漲跌起引導和示範作用。在股票市場中,龍頭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龍頭股的地位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因此,投資者可以通過觀察行業和概念中的股票表現來檢驗股票是否屬於該行業或概念的龍頭股。
一般情況下,行業龍頭股是強勢股,常常會強於行業中其他的股票。在行業板塊上漲時,會優先出現股票漲停的情況。並且,龍頭股的基本面是較為穩定的,上市公司在所處行業里具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而且,龍頭股的流通股不會太大、也不會太小,在行業板塊屬於中等區間。
投資者在交易龍頭股時,也需要注意根據市場環境進行投資,並不是龍頭股就一定會漲的。例如:如果股票市場處於「熊市」下跌階段,市場投資者的投資積極性較低,這就會導致龍頭股所處的行業受到市場的影響出現調整下跌,就會龍頭股出現下跌調整。
如何尋找和識別龍頭股?
依據技術分析,辨別出眾多板塊中哪一個板塊的控盤程度最高,圖表走勢最好。有政策扶持,經濟生活熱點等,且板塊處於啟動的初期。投資者可以根據價格、成交量、市場影響力、板塊效應、資金流向、媒體關注等方面判斷龍頭個股。買入時機是在次日開盤價位附近買進領漲的個股。
④ 南京同仁堂跟北京同仁堂有什麼區別
一、歸屬不同
1、北京同仁堂:北京同仁堂集團是北京市政府獨資企業,主營業務包括現代制葯業、零售商業和醫療服務,整個集團擁有六個二級集團,三家上市公司現在在A股和港股兩地上市的同仁堂就是北京同仁堂集團旗下的一家子公司。
2、南京同仁堂:同仁堂集團另一家上市公司——同仁堂科技,公司主要從事醫葯技術開發、技術咨詢、研究生物制劑,主要產品包括感冒清熱顆粒、六味地黃丸、牛黃解毒片及感冒軟膠囊等。
二、創建時間不同
1、北京同仁堂:北京同仁堂始創於1669年,至今已有349年的歷史。
2、南京同仁堂:南京同仁堂成立於1926年,原來是北京同仁堂在南京的分公司。不過在1955年公私合營時期,南京同仁堂從同仁堂集團分拆,北京同仁堂歸北京市政府,南京同仁堂歸南京市政府。
三、產品服務不同
1、北京同仁堂:北京同仁堂的產品服務包括葯品、保健食品、食品、化妝品、參茸飲片等產品。
2、南京同仁堂:南京同仁堂的產品服務包括片劑、丸劑、膠囊劑、顆粒劑、口服液等劑型產品。
⑤ 同仁堂股票分析
同仁堂(600085)整合方能凸現品牌價值
1.事件
近日,公司控股的香港創業板上市子公司同仁堂科技(8069.hk)出現了較大幅度下跌,8日收盤於8.11元港幣,股價不及去年同期的50%,創出五年來的新低。中期業績平淡和全球股市低迷打擊了中小投資者持股的信心,對控股股東A股同仁堂的發展戰略也勢必有所影響。
2.我們的分析與判斷
母子公司中期業績平淡。
如附圖所示,同仁堂股份母公司和同仁堂科技子公司分季度收入和EBIT指標2008年中期仍呈現同向的變動趨勢。就銷售收入而言,子公司經歷了趕超母公司的過程,目前母公司又呈現再度領先的狀況。第二季度母公司的EBIT已明顯高於子公司。交替領先現象的背後和國內葯品營銷環境的起落密切相關,目前子公司拳頭品種相對貢獻較大,而母公司治療型品種較多。預測母公司更受益於社區醫療和農村基礎醫療網路的恢復性建設。
整合方能凸顯品牌價值。
目前同仁堂A股和同仁堂科技的市盈率分別為29倍和9.4倍,2007年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8.9%和13.38%,市值目前分別為68億元和15.9億港幣。同仁堂母公司和科技子公司共享國葯第一品牌,在管理、技術、營銷等諸多環節也多有交叉,估值的差異反映了國內投資者對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高度認可。在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和增加投資者財產性收入的時代背景下,同仁堂需要在資本運作和管理增效上採用積極手段,釋放公司的產業潛能。股市低迷也會給產業投資者帶來整合同仁堂系公司的時間之窗和低成本籌碼,有利於提升A股的公司價值。
上實醫葯整合方案值得借鑒。
同仁堂科技與上實醫葯均與2000年前後登陸香港創業板,香港市場估值水平低是上實集團私有化上實醫葯的主要原因。上實集團2003年5月提出的私有化方案每股作價2.15港幣,較市價溢價20.79%。該時點p/b為1.6倍,p/e為15.25倍,總市值約為13.33億,其中上實控股持有65.96%。2000年後全球股市的大調整使其交易價格私有化前徘徊在10-13倍左右,不利於上實控股打造醫葯行業資本平台的構想,最終棄守港股的平台。我們認為同仁堂品牌下資產的完整性對於集團費用管理和同仁堂品牌的國際化都十分重要,A股、H股估值的趨同性和合理性有利於整合目標的早日實現。
3.投資建議
維持謹慎推薦的投資評級。銀河證券預測同仁堂2008年-2010年收入分別為28.5億元,31.6億元和35.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25億元,2.73億元和3.14億元,約合每股收益分別為0.43元和0.52元和0.58元。公司目前的凈資產收益率僅為8.9%,和其品牌價值和醫葯市場增長潛力極不相稱,我們認為其潛在的凈資產收益率應在17%以上,給予謹慎推薦的投資評級。
⑥ 中葯股票龍頭股票有哪些
中醫葯龍頭股票有哪些:1 片仔癀;2 雲南白葯;3 九芝堂;4 同仁堂;5白雲山;6江中葯業;7馬應龍。除此之外,中葯股票有有:海王生物、豐原葯業、東阿阿膠、麗珠集團等。從去年下半年「第五批醫葯集采」政策開展以來,中證醫葯指數已經持續回調了超過20%,近一年維度內下跌-14%,而中證中葯指數卻「一枝獨秀」,近一年漲幅高達近40%,位居醫葯細分板塊第一位。 拓展資料: 1、同仁堂(600085):中葯龍頭股。10月22日消息,同仁堂截至15時,該股漲0.61%,報33.11元;5日內股價下跌1.06%,市值為454.09億元。
公司歷經上市十餘年的成長和發展,目前已形成以中成葯製造為核心,具備中葯材種植、中成葯研發、醫葯物流配送、葯品零售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
2、白雲山(600332):中葯龍頭股。10月22日消息,白雲山5日內股價下跌0.5%,今年來漲幅上漲1.71%,最新報29.8元,市盈率為16.62。
公司是國內中葯行業品種最全、中華老字型大小品牌最多、產值最大的中葯企業,中葯品種多達400餘種,涵蓋了幾乎所有的傳統中葯分類,45種國家中葯二級保護品種,其中有20餘種為獨家生產品種,另有獨家代理的100多種國外名牌醫葯產品。如王老吉、陳李濟、潘高壽、敬修堂等,都是久負盛名的百年老店。其中包括消渴丸、華佗再造丸等20個獨家產品。王老吉涼茶、保濟丸、烏雞白鳳丸等產品都是享譽華南、東南亞的知名產品。繼公司屬下王老吉葯業、敬修堂葯業等五家企業入選為第一批「中華老字型大小」認定名單後,中一葯業等三家企業入選第二批「中華老字型大小」認定名單。
3、片仔癀(600436):中葯龍頭股。10月22日開盤消息,片仔癀最新報434.99元,成交量3.01萬手,總市值為2624.37億元。
公司榮獲國家科技部「高新技術企業」稱號,並通過高新技術企業的重新認定,且獲評「2015年中國中葯企業科技創新產出TOP10。
中葯概念股其他的還有:天葯股份、九典制葯、爾康制葯、仟源醫葯、以嶺葯業、太安堂、信邦制葯、金陵葯業、方盛制葯、步長制葯、哈葯股份、神奇制葯等。
⑦ 南京同仁堂和北京同仁堂有什麼關系
一、歸屬不同
1、北京同仁堂:北京同仁堂集團是北京市政府獨資企業,主營業務包括現代制葯業、零售商業和醫療服務,整個集團擁有六個二級集團,三家上市公司現在在A股和港股兩地上市的同仁堂就是北京同仁堂集團旗下的一家子公司。
2、南京同仁堂:同仁堂集團另一家上市公司——同仁堂科技,公司主要從事醫葯技術開發、技術咨詢、研究生物制劑,主要產品包括感冒清熱顆粒、六味地黃丸、牛黃解毒片及感冒軟膠囊等。
二、創建時間不同
1、北京同仁堂:北京同仁堂始創於1669年,至今已有349年的歷史。
2、南京同仁堂:南京同仁堂成立於1926年,原來是北京同仁堂在南京的分公司。不過在1955年公私合營時期,南京同仁堂從同仁堂集團分拆,北京同仁堂歸北京市政府,南京同仁堂歸南京市政府。
三、產品服務不同
1、北京同仁堂:北京同仁堂的產品服務包括葯品、保健食品、食品、化妝品、參茸飲片等產品。
2、南京同仁堂:南京同仁堂的產品服務包括片劑、丸劑、膠囊劑、顆粒劑、口服液等劑型產品。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北京同仁堂、網路——南京同仁堂
⑧ 同仁堂股票
同仁堂是一隻非常獨特的股票,與A股指數完全不同步,它在市場急劇下跌的年份沒有下跌,在市場飆升的好市場中也沒有上漲。究其原因,可能與其最大的力量—安邦以及金風科技有關,安邦也是一個重倉,兩支股票的走勢是相似的。
1.同仁堂作為中國最著名的中葯品牌,既是一個經濟實體,又是一個文化載體。「同仁堂中醫葯文化」已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經濟實體+文化載體」的雙重功能不斷強化同仁堂的品牌價值。
2.同仁堂股價每反彈一次,都是在20個月均線的壓制下結束下跌,而60個月均線也開始轉向。同仁堂股價真的是不走尋常之路。對於醫葯行業,尤其是中葯行業的上市公司來說,前幾年國家出台的醫療保險目錄調整、「4+7」集中采購、醫療保險成本控制等一系列政策,加快了醫葯行業調整的步伐。
拓展資料
1.同仁堂擁有最具價值的品牌和最豐富的品種資源兩大優勢,同時,品牌和品種將是公司保持持續穩定經營的重要基礎。公司擁有800多個葯品產品法規,400多個常年產品法規,包括近200個獨家和品類獨家(獨家配方、自主定價)品種,產品群優勢十分明顯。此外,憑借業內最具價值的中葯品牌的優勢,該公司的非獨家品種往往具有較高的溢價。公司豐富的品種資源將是寶貴的資產,無論是現有二三線產品的潛在推廣還是傳統品種的二次開發,而品牌優勢可以確保新產品獲得更強的定價優勢,提高盈利能力。
2.股市的風險還是很大的,我們在投資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多去了解一下自己想投的這個股的一些相關信息,多看看和股票有關的書籍,這樣對我們還是很有幫助的,至少心裡有底,更有保障。買股票也是一個技術活,我們要保持好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