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科技股票
㈠ 巴菲特公司股票代碼
巴菲特公司股票代碼是:BRKA,BRKB,在NYSE上市。
巴菲特旗下的投資公司名叫:伯克希爾·哈撒韋。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由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創建於1956年,是一家主營保險業務,在其他許多領域也有商業活動的公司。其中最重要的業務是以直接的保險金和再保險金額為基礎財產及災害保險。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設有許多分公司,其中包括:GEICO公司,是美國第六大汽車保險公司;General Re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四家再保險公司之一。
(1)巴菲特科技股票擴展閱讀:
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NYSE:BRKA,NYSE:BRKB)唯一總部位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瑪哈的多元控股公司,旗下掌管多家子公司。
伯克希爾的經營核心為保險事業,包括物業、意外險、再保險、及特殊類保險。該公司過去廿五年來,以日益雄厚的資本及微乎其微的負債,平均每年為股東創造25%以上的價值成長。
伯克希爾旗下擁有許多截然不同的事業,則逐漸轉為企業全數股權的並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投資業務通過在公司佔有股份來實行,這些公司包括:美國特快郵遞公司、可口可樂公司、聯邦家庭貸款抵押公司("Freddie Mac")、Gillette公司、華盛頓郵報公司。
㈡ 巴菲特為什麼不買科技股
由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不持有科技股,很多人就認為科技股作為一個整體不能以十足的把握用巴菲特的方法分析,否則巴菲特早就這樣做了。 這是不對的。 巴菲特承認他對分析科技公司不在行。在1998年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年會上,他被問及是否考慮過在未來的某個時候投資於科技公司,他回答說:「這也許很不幸,但答案是不。」巴菲特繼續說:「我很崇拜安迪·格魯夫和比爾·蓋茨,我也希望能通過投資於他們將這種崇拜轉化為行動。但當涉及微軟和英特爾股票,我不知道1 0年後世界會是什麼樣。我不想玩這種別人擁有優勢的游戲。我可以用所有的時間思考下一年的科技發展,但不會成為這個國家分析這類企業的行家,第100位、1 000位、10 000位專家都輪不上我。許多人都會分析 科技公司,但我不行。」 在享有平均機會的領域做游戲對一個公司的凈值具有負面影響。你願意將你的終生積蓄壓在一個靠運氣賭輸贏的公司上嗎?「 每個人必須找出你的長處,然後你必須運用你的優勢 。」查理說道:「如果你試圖在你最差的方面獲取成功,我敢肯定,你的事業將會一團糟。」 許多年來,增值投資者錯誤地躲避著科技股,因為巴菲特在這個領域缺乏動作。他們錯誤地認為他們無法分析這一新興領域。現在他們發現他們已被一群才華出眾的競爭者遠遠地甩在曲線的後面。 比爾·米勒解釋說:「多數增值投資者都依賴歷史資料來評估股值,並決定股票適時的價位高低。然而,如果投資者僅用歷史資料的方法,他們的評估就依賴於當時的背景情況。」換句話說,歷史評估模式只有在未來情況與過去的情況相同的條件下才起作用。米勒說:「增值投資者面臨的問題是,在很多方面未來與過去不相同。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這種不同的最主要方面是科技在社會中的角色不同了。」 米勒繼續說:「事實上,我認為在很多情況下,科技公司與沃倫·巴菲特的投資樣板結合得恰到好處。這個樣板模式是一個真正的工具箱,它幫助你磨練你的選股分析能力,從而在眾多的潛在的可投資公司中,選出最有可能在長期時間里為你帶來高於平均值回報的公司。」 從這個觀點出發,我們看到很多科技公司都具有巴菲特最崇尚的經濟特點:高利潤額,高資本回報率,將利潤重新投入高增長企業的能力,以及以股民利益為重的管理方式。我們感到困難的是估算企業的未來現金流通量,並折現從而估算出企業的內在價值。 莉薩·拉普阿諾(Lisa Rapuano) 是萊格·梅森基金顧問公司的副總裁和技術分析家。莉薩·拉普阿諾解釋道:「多數人在試圖評估科技公司時遇到的問題是未來的遠景太不肯定,所以你必須設想出好幾種結果而不只是一種。這會對長期投資的潛在未來收益產生更大的偏差。然而,如果你對你關心的公司進行一些關鍵領域的深層挖掘—潛在市場規模、理論概率、競爭地位—你會明白究竟是什麼動因產生了不同的遠景,這就會降低你的不確定性水平。我們仍會創立現金流動評估模式,但我們經常會使用幾種目標評估模式而不是一種。」 拉普阿諾說:「而且,科技是未來經濟增長的真正驅動力。許多科技公司在市場上是贏家,產生了超出其規模的回報。我們發現多層分析方法得到了回報,我們可以在這類公司中找到比在別的地方多得多的投資回報,盡管連高額不定因素也考慮在內亦是如此。」 巴菲特曾經說過,新一輪財富的獲取在於找出新的專利權。比爾·米勒說:「我想技術公司就相當於巴菲特所提及的現代專利權要素。」在巴菲特的消費品領域里,品牌意識、價格實力、思想交流都是包含在專利權里的要素。在技術領域里,專利要素包括網路效果、正面反饋信息、鎖住效應以及攀升的回報。 米勒補充道:「我認為很多人都是以一種錯誤的心態看待科技股的。他們認為科技很難懂,所以也不試圖去弄懂它。他們事先就下定了決心。」應當承認,了解技術是需要一段學習的過程,但是我認為在這個領域成就一番事業不應當是那些計算機天才們的特權。 當我們剛開始學習巴菲特的專利現金流通模式時,我們必須脫離格雷厄姆的低價格與收益比和折算為賬面值的思維模式。那時我們有很多新術語、新定義要學習,還要以一種新的方式來看待財務報表,理解股息折現模式。學習技術也需要進行同樣的觀念轉變。我們將不得不學習新的詞彙,新的經濟模式。我們還要用不同的方式分析財務報表。但最終這種學術挑戰並不比當初我們脫離傳統增值投資方式轉向巴菲特的現代投資模式更難。增值投資以僅購買廉價股為特徵而 巴菲特的方法則是以低價購買績優股。 米勒說:「這與任何新的東西一樣,你必須花費時間去了解它。」米勒指出,巴菲特和彼得·林奇(Peter Lynch) 都曾說過學習不過是注意觀察你周圍發生的事情。」
㈢ 巴菲特三季度持倉披露,他最大的調倉動作是什麼對其有何影響
巴菲特三季度減持了銀行股和科技股,增持了部分的醫葯股,這表明巴菲特還是更加看好醫葯行業的。近期巴菲特公布其最新的基金持倉,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基金持有49隻股票,累計價值2200億美元。在最新的季度中,巴菲特減持了蘋果公司和富國銀行等10家公司的股票,並且重新持有四隻醫葯股,而減倉幅度最大的是蘋果公司,第三季度巴菲特一共減持了3600萬股,但由於巴菲特仍然持有9.4億股蘋果股票,所以減持之後,蘋果仍然是其最大的持倉股票。
除了調整外,巴菲特對自己持有的4億股可口可樂的股票並沒有改變,而且對維持卡夫亨氏的3.2億持股也沒有調整,目前伯克希爾70%的股票投資是集中在可口可樂,蘋果公司,,運通公司以及美國銀行上,這四隻重倉股一直以來都沒有調整過。
㈣ 巴菲特巴菲特歷史上持有過哪些股票
1973年開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
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的股份。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購下435萬股美國高技術國防工業公司——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
2006年6月,巴菲特宣布將一千萬股左右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股捐贈給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的計劃,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慈善捐款。
(4)巴菲特科技股票擴展閱讀
巴菲特清倉IBM索羅斯增持金融股
13F數據顯示,巴菲特投資旗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第一季度在美股市場上的持倉規模達到1889億美元,市值僅比前一個季度減少了22.2億美元。經歷了美股2月份的大幅波動,巴菲特不為所動,只是稍許減倉。
值得注意的是,在持有IBM股票七年後,巴菲特選擇了徹底放手,上季度還持有的200萬股IBM股票已一股不剩。分析人士認為,巴菲特投資IBM的時機並不好,這一筆投資並不能說是成功的「巴菲特式」投資。
㈤ 巴菲特投資過的股票有哪些
很多人誤解巴菲特買入股票都是長期持有,其實稍有了解的都知道巴菲特個人財富在做到5000萬美元以前(1950-1968年),很少長期持有股票,一般都是持有1到3年,價值修復後拋售,比如美國運通,60年代一度因為丑聞大跌,巴菲特買入後1,2年股價漲150%左右後賣出。
巴菲特個人財富在從20萬美元做到3000-5000萬美元的過程,是美國股市1929-1945年大熊市後的大牛市過程(1950-1968年),巴菲特發現了很多大幅度低於重置成本的公司,買入,公司股價合理回歸後賣出,如此反復。低於重置成本的意思是關門清算還能賺錢。當然並不是所有低於重置成本買入的都能賺錢,比如美國曾經的紡織公司和鋼鐵公司,地毯公司等。
最近2,3年A股受到美股的影響很大,尤其是科技行業,比如醫療器械,蘋果只能手機概念,互聯網概念,智能機器人,智能家居,智能xx概念等。2013年10月初,媒體報道巴菲特旗下增持腎透析公司達維塔醫療(DVA)後,A股的寶萊特在7元附近2個漲停,此後回調後漲到27元以上。當然醫療器械板塊15個月累計平均漲幅就有200%。其實達維塔醫療(DVA)不是巴菲特中意的股票,是泰德-韋斯勒(TedWeschler)的愛股,也是一個5倍十倍股。
達維塔醫療(DVA)估值不算高,市凈率,市銷率都不高,但是這個公司的運營確實比較激進的,財務杠桿常年在3倍以上(負債率超過66%,1億美元凈資產借入2億多美元經營,放大收益,也放大了風險),這也有違巴菲特保守安全低負債的一貫理念。
美國銀行與銀行之間的區別很大,富國銀行,美國合眾銀行都是具有強烈保守價值觀(基本上體現了新教傳統道德上的保守,對股東,對員工,對客戶負責的精神),這兩個銀行都躲過了1990-1992年,2007-2008年的房地產熊市危機,因為他們保守不激進。亞洲有能躲過本國房地產熊市的大銀行嗎?沒有。所以,巴菲特在富國銀行,美國合眾銀行上面的成功,不可復制。巴菲特選了富國銀行,美國合眾銀行,而不是其他更貪婪的銀行(比如每一次經濟危機都受到打擊的花旗銀行,花旗銀行100多年來幾乎參與了每一次泡沫,而且沒有一次是逃過的,可能泡沫具有賺錢上癮的葯效吧),這充分說明巴菲特的選股能力。
巴菲特不喜歡零售連鎖公司,因為巴菲特發現幾乎所有零售連鎖公司歷史上都會遇到困難時期,30年以上常青的零售連鎖公司太少了,不過經過那麼30多年的觀察,沃爾瑪漲了幾千倍以後,巴菲特還是買了。巴菲特居然也買市凈率極高的科技股IBM,可見這一輪科技的魅力。埃克森美孚。歷史統計分析顯示,高科技股票泡沫破裂後,買入原油公司幾乎是發財的賴人秘籍,1960年代末電子股科技泡沫破裂後,原油股票70年代漲幅巨大,2000年科技股泡沫破裂後,原油股2001-2007又一次漲幅巨大。現在說這個馬後炮沒什麼價值,但是2002年以前說有形資產牛市和原油股等牛市來臨的書籍和文章不少,因為他們預期歷史將重復,而歷史確實重復了。巴菲特具有經濟學本科學位,和金融碩士學位,並且在小時候熟讀他爸爸和當地圖書館擁有的全部股票書籍,自然不會不知道科技股泡沫和有形資產泡沫交替發生了規律,所以1999-2003他買了10億美元級別的白銀,買了中石油,買了美國的原油股。
巴菲特當前持有的10隻股票
沃倫-巴菲特是有史以來最成功、最受廣泛關注的投資者之一。他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CEO和最大的股東,他花費數十年試圖駕馭金融風暴並留下了永恆的智慧箴言。他也通過致股東的信,向股東和投資者展示了他是如何投資的。
以下是他認為最具價值的10支股票。
10.達維塔醫療合作夥伴公司年初至今表現:4.7%在去年第四季度中,伯克希爾將其在達維塔的股票從500萬股增加到3650萬股,價值約23億美元。而巴菲特是伯克希爾最具代表性的億萬富翁,他這次可能不會購進。泰德-韋斯勒(TedWeschler)是巴菲特親手選中的投資組合經理人之一,他是達維塔背後的主要大買家。韋斯勒在2012年初加入伯克郡,但記錄顯示他已經給達維塔投資超過十年的時間了。
9.美國直播電視集團年初至今表現:4.1%去年第四季度末,伯克希爾也擁有美國直播電視集團的3650萬支股票,價值25億美元。持有量與上個季度相比持平。
8.美國合眾銀行年初至今表現:1.0%總部位於明尼蘇達州的美國合眾銀行繼續成為巴菲特的推薦股票之一,伯克希爾在去年第四季度將擁有其的股票數量輕微增加至7930萬股,價值約29億美元。作為比較,伯克希爾在前一季度擁有合眾銀行股票7910萬股。
7.沃爾瑪年初至今表現:-3.7%伯克希爾在去年第四季度將對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的持股量增加至4950萬股。總價值在12月末達到39億美元。
6.埃克森美孚年初至今表現:-7.0%埃克森美孚是世界上最大的上市煉油公司,相比之下它是進入伯克希爾持倉較晚的股票,但已經是伯克希爾持有最多的幾支股票之一。伯克希爾在去年第四季度末擁有埃克森美孚4110萬股股票,而前一個季度則擁有4010萬股。總價值在去年12月底達到了42億美元。
5.寶潔年初至今表現:-2.5%在去年第四季度中,伯克希爾保持其在寶潔的股票數量為5280萬股不變,價值43億美元。而2013年末股價達到了52周以來的峰值,今年卻因為新興市場的波動變為虧損。
4.IBM年初至今表現:-2.1%IBM公司是市場上最具影響力的績優股之一,也是巴菲特持有其股份最多的公司。去年第四季度末,伯克希爾擁有該公司6810萬股股票,價值138億美元。
3.美國運通年初至今表現:-1.9%去年第四季度末,伯克希爾擁有信用卡巨擘美國運通的1.516億股股票,與前一季度相比保持不變,價值約138億美元。
2.可口可樂年初至今表現:-5.8%可口可樂是著名的巴菲特最看好的股票之一。事實上,巴菲特公開表明他將永遠不會出售他擁有的可口可樂股票。去年第四季度,伯克希爾擁有可口可樂4億股股票,價值165億美元。
1.富國銀行年初至今表現:1.6%美國最具盈利性的銀行也是巴菲特擁有股票最多的公司。去年第四季度,伯克希爾擁有富國銀行4.635億股股票,與前一季度相比有輕微增加。12月末,總資產達到210億美元。
㈥ 巴菲特重倉比亞迪暴賺25倍,重倉股還有哪些
巴菲特重倉比亞迪暴賺25倍,重倉股還有蘋果,可口可樂,美國銀行,美國合眾銀行,美國運輸,雪佛龍。
巴菲特作為投資界股神每一次開股東大會都會受到關注,巴菲特的持倉也代表著他看好的方向。巴菲特重倉比亞迪暴賺25倍,這是很多人都感到驚訝的事情,巴菲特持有比亞迪至少有10年時間,對於新能源汽車未來看好,讓他大賺特賺,巴菲特還重倉持有蘋果,可口可樂,美國銀行,美國合眾,美國運輸,雪佛龍,這些企業基本上都是優質藍籌股,基本面沒有任何問題,而且還是行業龍頭。
三、對於巴菲特重倉股怎麼看。
我自己認為巴菲特思想在慢慢轉變,但是投資還是相對來說穩健防守為主,畢竟十大流通股東裡面5個是傳統行業,科技和通信佔有3個,這個組合科技享受高科技帶來的收益,又能夠穩健的享受傳統行業帶來的分紅,穩健中帶有進攻,我認為非常不錯。
㈦ 巴菲特為什麼買了100股微軟的股票
1、作為蓋茨的好朋友,巴菲特買進100股微軟股票,即可表達朋友間的友誼,又可作為一種另類的生日祝福。
2、正因為巴菲特不買科技股,用自己的錢買進100股股票,可以作為一種「開玩笑」的投資。是外國人的一種幽默,增加蓋茨生日的趣味性。
純屬個人理解。
㈧ 巴菲特買蘋果股 屢增持成其第二大股東
雖然年事已高,股神巴菲特的一舉一動仍會引來全球市場的關注。最新文件顯現,本年第二季度,巴菲特買蘋果股,一躍成為後者的第二大股民。買買買背面標明巴菲特看好蘋果股票。
據伯克希爾哈撒韋本月早些時候提交的一份監管文件顯現,該公司在本年第二季度增持1240萬股蘋果股票,增幅5.2%,共持約2.52億股,季末市值約466億美元。被問及時,巴菲特說:咱們就稍微買了一點。
他表明蘋果的實踐估值存在於顧客與蘋果公司的深度相關里。對用戶來說,比較iphone的用處,iphone價格顯著偏低,我並不關注下個季度或是下一年的出售額數字。我所關注的是,數以億計的人都在實踐生活中運用iphone。
這已是巴菲特接連第二季度增持蘋果,蘋果已替代富國銀行成為伯克希爾最大持倉,而伯克希爾也已是蘋果的第二大股民。
此前,巴菲特一直宣稱看不懂科技股。
自2015年年中以來,蘋果股價累計跌落近30%;2016年第一財季,蘋果的出售簡直阻滯,增長率僅為0.4%,這為伯克希爾建倉蘋果股票帶來了良機。
2016年,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一位出資司理開始建倉蘋果股票,買入約1000萬股。在得到巴菲特同意後,該公司大舉建倉蘋果。數據顯現,從2016年1月1日至1月31日,伯克希爾增持了近7600萬股蘋果股票。
爾後,伯克希爾不斷增持蘋果股票。
本年第一季度,伯克希爾 哈撒韋公司買入了約7500萬股蘋果股票。數據顯現,到2017年12月31日,該公司已持有1.653億股蘋果股票。
大舉買入的背面,是巴菲特對蘋果盈餘才能充滿信心。事實上,蘋果的體現也未讓巴菲特絕望。到美東時刻8月30日收盤,蘋果股價報225.03美元,巴菲特現已賺翻了。
㈨ 使用思維導圖分析巴菲特買入台積電股票的原因蘋果
新聞原文:11月14日,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一份文件中表示,其持有全球最大晶元製造商台積電約6010萬股ADS,超過41億美元,這是巴菲特對科技行業一次罕見地大舉進軍。
巴菲特給大家的印象是價值投資,對於科技股,大家一般都是嗤之以鼻的,認為巴菲特錯過了特斯拉,高科技股只有蘋果支撐門面。那麼這一次巴菲特為何買入高科技的半導體代工龍頭台積電?我認為可能有以下原因。
龍頭護城河優勢
台積電的護城河是它在半導體代工領域是當之無愧的龍頭,佔到了全球的59.5%的市場份額,被他甩在身後的還有英特爾、三星、中芯國際等知名企業。財務指標來看,台積電的營業利潤率都在40%以上,比同行業半導體代工15%的平均水平高出了很多。
台積電還有其高科技製造的護城河屬性。台積電在領先世界的先進製程,有高通、英偉達等大客戶加持,未來幾年5nm市佔率在90%左右,3nm則介於80%-90%,打遍業內無敵手。
和我國的半導體製造龍頭中芯國際相比,工藝水平方面,台積電目前是已經量產4nm,預計2022年年底會進入3nm的量產。而中芯國際目前能夠量產的是14nm。從14nm到4nm中間還隔了10nm、7nm、5nm三代工藝。
而體現在工藝方面的,台積電主要靠先進工藝賺錢,55nm及以上工藝貢獻的份額只佔18%,而5nm貢獻19%、7nm貢獻31%、16nm貢獻14%,這里就合計佔了64%了。另外28nm貢獻11%、40/45nm貢獻7%。
而中芯國際主要靠成熟工藝,55nm及以上工藝貢獻的,佔比達到70%,然後FinFET/28nm貢獻15%、40/55nm貢獻15%。所以我國的半導體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半導體周期下行結束
這張圖是半導體市場規模,可以看到高高低低,有明顯的周期性。其中比較小的起伏都是因為庫存周期導致的,也就是在半導體上行周期中加大產能,但是在產能釋放的時候恰好遇到了周期下行的情況,因此出現庫存積壓被迫降價。但是比較巨大的下行都伴隨著經濟衰退,比如2008年。
半導體產生周期性的原因是供需錯配,也就是當半導體需求增加的時候,這些晶元廠商一般會下單給台積電去製造,那麼台積電製造需要一個時間的間隔。這段時間之後,很可能晶元的市場就降溫了,從而產能就過剩了,多出的晶元賣不出去,只能降價,從而進入下行周期。上行周期是一樣的,也就是大家都縮減產能,然後晶元慢慢的供給縮減,價格開始上升,然後又進入了新一輪的周期。
現在半導體不僅處在庫存周期的下行,而且還遇到了美國繼續加息導致的經濟衰退。那麼半導體周期何時重新上行呢?
據SIA數據和中信證券的研究,2022Q2,全球半導體庫存天數約為108天左右。從半導體行業庫存水平來看,大概率已經在今年的Q3見頂開始回落,因此股價有可能在明年上半年產能去化後會見底回升。不過我查詢了半導體的庫存天數,但是並沒有發現什麼明顯的規律,所以半導體的周期是挺難把握的。
另外,美股半導體的業績依然是處於下行周期,美股的主要半導體企業的業績一致預期,開始進入下調區間。
盡管現在半導體的企業的估值和2018年底下行周期的底部水平比較相似,但這些更多的是因為2020年之後,美聯儲QE帶來的放水式的業績提升,那麼隨著美聯儲的加息縮表、回收流動性,這些因為放水多出來的業績會被回收回去,所以這個估值是有一定水分的。
並且本次半導體的下行遇到了美聯儲史無前例的激進加息。蘋果砍單潮影響的就是消費電子所使用的半導體,消費電子市場的疲軟就是經濟衰退的體現,也會負面影響半導體銷量。
利率和2008年引發次貸的利率相近,所以本次半導體受到了需求端的擾動,那麼股價能否快速的上行依然是比較不確定的。
因此,中信證券的研究指出,盡管可能受益於美聯儲加息預期降溫,半導體走出反彈,但是本輪的反彈的幅度一定是因為需求萎縮而較小的。
總結:半導體周期接近底部,但仍需確認。不過目前的估值很有吸引力。雖然我還是比較謹慎,但是再過半年半導體大概率能夠觸底。
和蘋果、科技發展的聯系
台積電是蘋果最大供應商之一,可以說,iPhone的普及帶來了半導體銷售的放量。蘋果公司2007年發布iphone,從此智能手機取代諾基亞的板磚手機,帶動了半導體的銷量,從而使半導體的主要客戶從個人電腦轉向智能手機。因此,09到18年,半導體企業的業績增速是全球GDP增速的三倍。
相對於被擔憂用戶見頂的互聯網公司,半導體可以說是數字化科技之母。從曾經的個人電腦到智能手機,到現在的新能源車,無一例外的需要使用半導體作為原料。例如新能源車需要的功率半導體。所以,隨著科技的進步,半導體的業績大概率能夠穩健增長。
另外,半導體還被用於高性能計算,例如英偉達的顯卡大多用於人工智慧模型的訓練。因此,科技的發展離不開半導體帶來的數字化。
晶圓廠擴產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台積電准備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120億美元建設晶圓代工廠,這將會為未來的晶元供給提供放量,從而能夠帶動業績的提升。
這些產能釋放後,結合屆時經濟很有可能已經反轉,將會為晶元半導體帶來一波波瀾壯闊的行情,這有助於帶動半導體設備的需求增長。
根據機構的預測,這些晶圓廠的擴產將會在未來為台積電帶來年復合19%的增長率。
估值
台積電市盈率是13.15倍,目前處於較為低估的位置。同時,台積電的股息率也達到了驚人的2.61%,這對於一家成長股來說非常的不容易。
總結
台積電擁有半導體代工的龍頭護城河優勢,同時半導體的周期下行有望結束,重回上行,同時也是巴菲特最大的蘋果的最大供應商之一,受益於科技的不斷發展,台積電本身也積極的擴產,有望受益於未來的需求爆發,估值也處在低位,所以巴菲特可能因為這些原因去選擇建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