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投資 » 國初股票以外最大的投資市場是

國初股票以外最大的投資市場是

發布時間: 2023-05-30 09:34:48

股票市場是什麼 論文

股票市場是股票發行和交易的場所。根據市場的功能劃分,股票市場可分為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
發行市場是通過發行股票進行等資活動的市場,一方面為資本的需求者提供籌集資金的渠道,另一方面為資本的供應者提供投資場所,發行市場是實現資本職能轉化的場所,通過發行股票,把社會閑散資金轉化為生產資本,由於發行活動是股市一切活動的源頭和起始點,故又稱發行市場為「一級市場」。流通市場是已發行股票進行轉讓的市場。又稱「二級市場」。
流通市場一方面為股票持有者提供隨時變現的機會。另一方面又為新的投資者提供投資機會。與發行市場的一次性行為不同、在流通市場上股票可以不斷地進行交易。
發行市場是流通市場的基礎和前提,流通市場又是發行市場得以存在和發展的件。發行市場的規模決定了流通市場的規模,影響看流通市場的交易價格。沒有發行市場,流通市場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一定時期內,發行市場規模過小,容易使流通市場供需脫節,造成過度投機,股價颶升;發行節奏過快,股票供過於求,對流通市場形成壓力,股價低落,市場低迷,反過來影響發行市場的籌資。所以,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是相互依存、互為補充的整體。
根據市場的組織形式劃分,股票市場可分為場內交易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
股票場內交易市場是股票集中交易的場所,即股票交易所。有些國家最初的股票交易所是自發產生的,有些則是根據國家的有關法規注冊登記設立或經批准設立的。今天的股票交易所有嚴密的組織。嚴格的管理,並有進行集中交易的固定場所,在許多國家,交易所是股票交易的唯一合法場所。在我國,1990年底,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深圳證券交易所也開始試營業。
股票場外交易市場是在股票交易所以外的各證券交易機構櫃台上進行的股票交易市場,所以也叫做櫃台交易市場。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一些國家出現了有組織的、並通過現代化通信與電腦網路進行交易的場外交易市場,如美國的全美證券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NASDAQ〕。由於我國的證券市場還不成熟,目前還不具備發展場外交易市場的條件。
根據投資者范圍不同,我同股票市場還可分為境內投資者參與的A股市場和專供境外投資者參與的B股市場。

進入20世世紀之後。股票市場發展迅速,大致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1)自由放任階段(1900-1929年)。20世紀前30年中,美英等國的股份公司迅速增加,使股票市場規模和籌資能力迅速擴大。
一方面發行市場迅速擴大,流通市場空前繁榮,交易量直線上升。另一方面由於缺乏監管,股票欺詐和市場操縱時有發生,自由放任帶來了嚴重的過度投譏。當時主要股票市場的股票價格普遍被抬高到極不合理的程度,遠遠超過其實際價值。1929年10月29日,資本主義世界發生了嚴重的金融危機,作為經濟晴雨表的各國股票市場相繼出現了暴跌,投資者損失慘重。
(2〕法制建設階段(1930-1969年),1929年經濟危機之後,各國政府對股票市場開始全面加強法制和規范化建設。以美國為例,政府開始從法律上對證券市場加以嚴格管理,制定了《1933年證券法》、(1934年證券交易法)等一系列嚴密可行的證券法律。
美國1934年成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直接對股票市場進行監督和管理,為美國證券市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證券市場奠定了基礎。 其他有關國家的證券法制建設也不斷加強,股票市場逐漸規范。
(3)迅速發展階段(自1970年以來)。進入20世紀70年代之後,隨著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經濟規模化和集約化程度的提高,東南亞和拉美發展中國家經濟的蓬勃興起。以及現代電腦、通信和網路技術的進步,股票市場步人了迅速發展的階段。l986年全球股票市場的市值總額為6.51萬億美元,全球上市公司總數為2.82萬家,到1995年年底、中值總額上升到17.79萬億美元。10年間市值增長了近3倍、上市公司增加了1萬多家、達到3.89萬家
1996年。全球股票市值繼續上升,達到20.29萬億美元。在主要發達國家,證券化率(股票市價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已經達到較高的程度,1995年,美國、日本和英國的證券化率分別達到95.5%、83.5%和121.7%。發展中國家的股票市場成長也相當迅速。新興市場的股票市價總值從1986年的0.24萬億美元增長到1995年的1.9萬億美元,10年問增長了近7倍。在股票中場規模擴大的同時,交易活動也日趨活躍,1986年,全球股票中場的交易金額為3.57萬億美元,1995年達到11.66萬億美元。

⑵ 介紹一下中國股票市場的發展歷史

中國證券市場從1870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經歷了三個時期:1870年至1949年的香港、上海、天津、北平的證券市場,1950年至1980年的天津、北京、香港、台灣證券市場,1981年至今的上海、深圳、香港、台灣證券市場,形成了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三個階段。

1.1870—1949年

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股票是洋人發行的。1840年鴉片戰爭後,外商開始在中國興辦工商企業並開始發行股票。最早在中國設立股份銀行的是英國匯豐銀行,1865年3月3日在香港設立總行,4月在上海設立分行,1870年前後中國出現了買賣外商股票的的經紀人。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為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同時由於帝國主義忙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放鬆了對中國市場的控制,中國民族工商業迅速發展,股份公司日益增多,股票大量發行,成為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史上的一個新時期。

1914年上海股票商業公會成立,同年12月北洋政府頒布了我國第一部證券交易條例,證券交易有了初步的法規。當時的上海股票商業公會設在上海二馬路一帶(今九江路)。最初有會員12家,後增至15家,會員繳納12兩白銀作為公會資本,每月還要交會費2兩。交易品種包括政府公債、鐵路債券、公司股票及外匯等等。交易方式是現貨交易,交易時間為上午9——11時,手續費按1%—5%收取。這標志著中國人自己經營的第一家現代證券交易所誕生了。

1920年孫中山先生與虞洽卿聯名向北洋政府申請成立了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集資500萬元,於同年7月1日開業,經營品種除證券之外還有金銀、皮毛、花紗布、糧油等等。與此同時,上海股票商業公會也根據北洋政府頒布的《證券所交易法》改組為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集資300萬元,經紀人有55名,主要經營北洋政府發行的公債。這兩個交易所業務興隆,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開業半年就賺了100多萬,引起了各方面投資者的注意,各種證券物品交易所如雨後春筍般的建立起來,僅在上海就有200多家。隨後全國一些大城市陸續建立了證券交易所。

1918年北京股票交易所成立,1921年天津證券物品交易所成立。當時的天津證券物品交易所資本200多萬元,分為10萬多股,由天津和上海兩地籌資,理事長為曹錕之弟曹均,滬方代表由孫棣三擔任,監督人為天津一位巨紳。當年10月1日在天津東馬路開業,先是買賣公債,然後增加了股票交易,也曾興盛一時。

1921年秋,風雲突變,當時上海先後興起的150家交易所,有的發行股票成立了信託公司,因股票價格大幅下跌而倒閉,引起了連鎖反應,上海有近百家證券物品交易所倒閉,只剩下包括上海貨商交易所在內的十幾家。天津的證券物品交易所也因上海股價暴跌、交易所倒閉之風的影響,於1922年停止了營業。後來人們把1921年的交易所和信託公司的倒閉風潮稱為信交風潮,這是中國證券市場的第一次暴跌。

1949年以前中國有香港、上海、天津、北平四個證券市場。香港是開業最早的證券市場,1891年香港股票經紀協會成立,1914年易名為香港證券交易所。1921年建立了第二個證券交易所。1941年香港被日軍佔領,這兩個交易所停止活動。1947年兩個交易所合並,成立了香港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實際上,香港從1866年開始股票買賣到1947年香港香港證券交易所成立這一階段,市場規模很小。

2.1950—1980年

1949年6月華東軍事管制委員會為了穩定上海金融秩序封閉了上海證券交易所。1949年1月天津解放,天津軍管會接收和清理了原國民黨時期的證券交易所,並在此基礎上成立了天津證券交易所,該所於1949年6月正式營業,成為新中國的第一個證券交易所。1950年2月1日北京證券交易所成立。這兩家交易所在解放初期對融通社會資金,恢復生產起了積極作用。1950年以後金融和物價趨於穩定,證券交易減少。1952年天津證券交易所並入天津投資公司,北京交易所也停業。50年代至70年代中國大陸的有價證券是國家發行的公債,但只能還本會息不能買賣和轉讓。80年代中國大陸又興起國債、企業債券和股票的交易。

香港證券市場是1949年以後一部分內地資金的轉入才逐步發展起來的,但市場狹小,銀行信貸是各公司的主要資金來源,到1962年也只有65家上市公司。1965年平均月營業額410萬美元(約3200萬港元),1967年8月31日恆生指數曾降至58.61點,香港證券交易所曾兩次停市10天。 1968年香港經濟增長,使證券市場成為地方實業重要的資金來源,1969年平均月營業額2720萬美元(約2.12億港元),上市公司72家,同年12 月17日遠東證券交易所開張。

1971年9月15日金銀證券交易所開業,1972年九龍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開業,在如此狹小的地區擁有四個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罕見的。但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香港發展為東南亞的金融中心,港英當局和中外財團的投資迅速增長。1972年香港四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190種,當年上市的就有98種,成交額達到43.397億港元,是1969年的70多倍。1983年成交額達到482.17億港元,比1968年增長了53倍,總市值達到了1734.5億港元。在這期間香港股市也經歷了1973年和1982年的兩次暴跌。

1980年7月7日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組成,1981年3月31日正式注冊。1978年以後由於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極大地促進了香港的進出口和轉口貿易,香港房地產興旺,恆生指數又恢復到1972年的水平,1980年10月1日達到1810點,成交額達到957億港元。1982年香港股市因佳寧事件和撒切爾夫人訪華引發的所謂「信心危機」發生第二次暴跌,1983年初恆生指數跌至750點。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公布,人心穩定,恆生指數又上升到1200點。

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1949年國民黨當局逃到台灣以後,通過發行所謂「愛國債券」促進證券交易,但是真正的證券市場是從1953年開始的。台灣當局為了把地主的土地轉換給農民,對地主實行贖買政策,以七成稻穀實物債券和三成的公營事業股票(主要是台灣水泥、台灣紙業、台灣工礦、台灣農林四大公司)換取地主的土地。當時地主所得的債券和股票,連同台灣當局發行的愛國公債共22億新台幣,地主對其所擁有的股票不感興趣而大量開價出售,場外交易的商行應運而生,最繁榮時達到二三百家。

3.1980—1997年

1981年10月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選舉了第一批成員,經過三年,原來的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證券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九龍證券交易所停止營業,1986年4月2日聯交所正式開業,並亨有在香港建立、經營和維護證券市場的專營權,使香港證券市場進入了一個新時期。1986年9月22日香港被接納為國際證券交易所聯合會的正式成員,開始向國際金融市場邁進。

當時香港共有上市公司258家,證券330種,其中260種是普通股票,21種是認購權證,7種是公司債券,1種是政府債券,36種是單位信託,5 種是優先股。1987年恆生指數接近4000點,但由於美國股市暴跌而引起的世界性股災,香港股市在1987年12月7日跌到1894.94點,1990 年重新恢復到3500點。90年代香港股市雖然也受到各種外界影響,但搞風險能力較強,1992年恆生指數曾達到12000點,到1997年1月香港已有 550隻股票,其中包括綜合企業、航運貨倉、酒店飲食、金融投資、地產建築、零售傳播、電子玩具、工業和公用事業九類,此外還有基金16隻,認股權證36 只,中國H股22隻,共624隻。

台灣股市80年代初的加權指數在400至500點徘徊,直到1986年才上升到1039.11點,此後幾乎是翻倍的的增長,1987年達到4673 點,1988年8789點,1989年10773點,1990年12495點,終於暴發了一次暴跌,從90年2月的12682點跌到10月份的2485 點,跌幅達80%,到年底又回復到4530點,當時的355家證券公司受到不同程序的損失。

80年代至9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是深圳、上海證券市場的建立和發展。中國境內形成了深圳、上海、香港、台灣四個證券市場。

1981年中國政府開始發行國庫券,1984年7月北京天橋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這是 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證券市場發展的初級階段。到1989年全國發行股票的企業達到6000家,累計人民幣35億元,遍及北京、上海、天津、廣東、江蘇、河北、安徽、湖北、遼寧、內蒙古等省市,其中債券化的股票佔90%以上,經正式批準的比較規范的股票發行的試點企業有100多家。

除股票之外, 1986年5月8日沈陽信託投資公司率先開展了債券買賣和抵押業務,到1988年全國61個大中城市開放了國庫券流通市場,1989年全國有100多個城市的400多家的交易機構開辦了國庫券轉讓業務,1990年全國累計發行各種有價證券2100多億,累計轉讓交易額318億,證券中介機構網點達到 1600多家,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宣告成立,12月自動報價系統(STAQ)正式落成並投入使用,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開始營業,中國證券市場進入了啟動階段。

1986年9月上海工商銀行信託投資公司靜安業務部開始了股票櫃台交易,主要交易飛樂音響和延中實業兩家公司的股票,1988年上海又有海通、萬國、振興三家證券公司成立從而初步形成了場外證券交易市場。到1990年上海市場上有延中實業、真空電子、飛樂音響、愛使電子、申華電工、飛樂股份、豫園商場、鳳凰化工等8隻股票進行交易,這就是所謂的老8股。

到1991年上交所成立時除老8股之外,還有89年保值公債三種,87至91年國庫券四種,工行債券六種,交行債券一種,中行債券兩種,建行債券一種,還有上海石化、氯鹼化工等企業債券十四種。深圳證券市場從1987年啟動,到1990年已有發展、萬科、金田、安達、原野等5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公開交易,證券公司12家,營業網點16 個,深圳與上海不同,大宗的交易不是債券,而是股票。

1992年5月上海和深圳相繼開放股價,同時在兩個交易所進行規范化的場內交易,兩地綜合指數分別達到1429點和312點,到11月又分別回落到 386點和164點。1992年底,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29隻,B股9隻,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23隻,B股9隻。1993年2月滬深股市的指數又上升到1558點和369點,同時又有大批新股上市,到93年底,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107隻,B股22隻,國庫券5種,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76隻,B股19 只。

1994年7月29日滬深股市在擴容的壓力下分別降到325點和94點,從8月份管理層提出暫停發行新股等三項政策,兩市指數在9月份又上升到 1052點和210點。到94年底,在上交所上市A股有168隻,B股32隻,基金10隻,國債現券5種,期貨10種;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118隻,B 股18隻,基金8隻,國債期貨15種。

1995年初由於大量資金雲集國債期貨市場,深滬股市分別降到524點和122點,5月18日國務院宣布停止國債期貨交易並處罰違規的券商,3天之內滬深股市指數上升到927點和175點(成份指數1473點),到95年底在滬深證券市場上市的證券達到460個,全年累計成交額64097億,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184隻,B股35隻,基金12隻,國債現券6種,期貨14種,國債回購8種;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127 只,B股34隻,基金10隻,國債現券6種,期貨14種,國債回購7種。

1996年初滬深股市指數在522點和104點徘徊,但是隨著宏觀經濟的好轉和 97年香港回歸以及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大次代表大會即將召開,兩市指數迅速上升,到12月11日和12日分別達到1258點(30指數3064點)和476 點(成份指數4522點)。96年底,滬深兩市上市的證券達到667個,全年成交額41610億,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有287隻,B股42隻,基金15 只,國債現券9種,國債回購8種,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227隻,B股43隻,基金10隻,國債現券9種,國債回購9種。

1997年5月滬深股市的指數分別達到1510點(30指數4286點)和520點(成份指數6130點)到97年10月1日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已有361隻,B股48隻,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有336隻,B股51隻。中國上海和深圳證券市場發展引起了世界各國金融界的極大關注,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上提出發展股份制進行企業改革之後,證券市場將進一步發揮它的籌資和融資功能。

拓展資料:

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成立標志著我國證券市場開始發展。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中國證券市場作為一個新興的高速成長的證券市場,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交易和結算網路覆蓋了全國各地。證券市場交易技術手段處於世界先進水平,法規體系逐步完善。全國統一的證券監管體制也已經建立。證券市場在促進國有企業改革、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方面發揮了突出的作用。

中國證券市場-網路

⑶ 美國證券市場的美國證券市場的構成

全國性的證券市場主要包括: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全美證券交易所(AMEX)、納斯達克市場(NASDAQ)和招示板市場(OTCBB);
區域性的證券市場包括:費城證券交易所(PHSE)、太平洋證券交易所(PASE)、辛辛那提證券交易所(CISE)、中西部證券交易所(MWSE)以及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HICAGO BOARD OPTIONS EXCHANGE)等。
1、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 NYSE)
美國和世界上最大的證券交易市場。1792年5月17日,24個從事股票交易的經紀人在華爾街一棵樹下集會,宣告了紐約股票交易所的誕生。1863年改為現名,直到1865年交易所才擁有自己的大樓。座落在紐約市華爾街11號的大樓是1903年啟用的。交易所內設有主廳、藍廳、「車房」等3 個股票交易廳和1個債券交易廳,是證券經紀人聚集和互相交易的場所,共設有16個交易亭,每個交易亭有16—20個交易櫃台,均裝備有現代化辦公設備和通訊設施。
交易所經營對象主要為股票,其次為各種國內外債券。除節假日外,交易時間每周5天,每天5小時。自20世紀20年代起,它一直是國際金融中心,這里股票行市的暴漲與暴跌,都會在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股票市場產生連鎖反應,引起波動。現在它還是紐約市最受歡迎的旅遊名勝之一。
對非美國公司上市要求:
最低公眾持股數量和業務記錄:公司最少要有2000名股東(每名股東擁有100股以上);或2200名股東(最近6個月月平均交易量為10萬股);或 500名股東(最近12個月月平均交易量為100萬股);至少有110萬股的股數在市面上為投資者所擁有(公眾股110萬股)。
最低市值:公眾股市場價值為4000萬美金;有形資產凈值為4000萬美金。
盈利要求:上市前兩年,每年稅前收益為200萬美金,最近一年稅前收益為250萬美金;或三年必須全部盈利,稅前收益總計為650萬美金,最近一年最低稅前收益為450萬美金;
或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市值總額不低於5億美金且收入達到2億美金的公司:三年調整後凈收益合計2500萬美金(每年報告中必須是正數)。
上市企業類型:主要面向成熟企業。
採用會計准則:美國一般公認會計原則。
公司注冊和業務地點:無具體規定。
公司經營業務信息披露規定:要遵守交易所的年報、季報和中期報告制度。
其他因素:對公司的管理和操作有多項要求;詳細說明公司所屬行業的相對穩定性,公司在該行業中的地位,公司產品的市場情況。
2、全美證券交易所(Amex)
前身為紐約股票證券交易場外市場聯盟,主要交易建國初期的美國政府的債券和新成立的企業的股票,後來逐漸形成了完善的交易規則。1921年,由場外交易變為場內交易。1953年,正式改名為全美證券交易所,且沿用至今。其業務包括股票業務,期權業務,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業務。
全美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包括發明型科技企業到標准普爾500強公司。交易所交易股票的行業范圍包括銀行金融業、通信技術、資源及能源、製造工業、批發零售業、健康產業、房地產及REITs等。
全美交易所為個人和機構投資者、股票發行者提供包括所有行業領域的金融機會。該交易所還是世界第二大股票期權交易所。1993年,全美交易所首創這一金融產品,目前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投資品種。
從2000年1月起,作為主要金融指數的全美交易所綜合指數已經超過了紐約交易所綜合指數以及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全美交易所交易的最大的25家上市公司包括英美煙草、帝國石油、美孚石油、埃克森石油、通用汽車公司、杜邦公司等跨國企業。
5、納斯達克(NASDAQ)
由全美證券交易商協會(NASD)創立並負責管理, 是全球第一個電子交易市場。 由於吸納了眾多成長迅速的高科技企業,納斯達克給人一種扶持創業企業的印象。
納斯達克共有兩個板塊:全國市場(National Market)和1992年建立的小型資本市場(Small Cap Market)。納斯達克在成立之初的目標定位在中小企業。因為企業的規模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越來越大,現在納斯達克反而將自己分成了一塊全國市場 (National Market), 一塊中小企業市場(Small Cap Market),以及以美分為交易單位的櫃台買賣中心(OTCBB)和粉單交易市場(英文叫Pink Sheets,是垃圾股票交易的地方)。
納斯達克擁有自己的做市商制度(Market Maker),它們是一些獨立的股票交易商,為投資者承擔某一隻股票的買進和賣出。這一制度安排對於那些市值較低、交易次數較少的股票尤為重要。通過這種做市商制度使上市公司的股票能夠在最優的價位成交,同時又保障投資者的利益。
這些做市商由NASD的會員擔任。每一隻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股票,至少要有兩個以上的做市商為其股票報價;一些規模較大、交易較為活躍的股票的做市商往往能達到40-45家。這些做市商包括世界頂級的投資銀行。
與其它創業版相比,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要求是最嚴格而復雜的,同時由於它的流動性很大,在該市場直接上市所需進行的准備工作也最為繁重。
到2005年底,納斯達克中國上市公司有:中華網、新浪網、搜狐網、網易、TOM網、盛大網路、僑興電話、空中網、前程無憂、金融界、攜程網、亞信科技、掌上靈通、UT斯達康、九城關貿、第九城市、北京科興、華友世紀、汽車系統、太平洋商業、分眾傳媒、德信無線、網路、楊凌博迪森、美東生物、e龍、中國醫療、中國科技眾品食業。
6、招示板市場(OTCBB)
OTCBB(Over The Counter Bulletin Board)的全稱是場外交易(或櫃台交易)市場行情公告板(或電子公告板),是美國最主要的小額證券市場之一。
OTCBB不是證券交易所,也不是掛牌交易系統,它只是一種實時報價服務系統,不具有自動交易執行功能。在OTCBB報價的股票包括:不能滿足交易所或 NASDAQ上市標準的股票以及交易所或NASDAQ退市的證券。OTCBB沒有上市標准,任何股份公司的股票都可以在此報價,但是股票發行人必須按規定向SEC提交文件,並且公開財務季報和年報。這些條件比交易所和NASDAQ的要求相對簡單。OTCBB採用做市商制度,只有經SEC注冊的做市商才能為股票發行人報價。NASD和SEC對OTCBB報價的做市商進行嚴格的監管。目前有不少中國企業先在OTCBB上市,之後再轉到NASDAQ或其他交易所上市。
OTCBB上市
一旦客戶公司通過了投資顧問公司的資格初審,投資顧問公司將指導和監督該客戶公司與殼公司之間的並購工作。在客戶公司簽了合作意向書並支付保證金給殼公司之後,投資顧問公司會: 編制整個專案的計劃及時程表;提供殼公司的盡職調查報告;草擬股票交換協議書;審閱SEC所要求的申報材料。
與首次公開發行(IPO )將上市和融資一步完成不同,反向兼並分兩步走。首先完成反向兼並,然後通過上市企業的資本私募(Private Investment in Public Equity,簡稱PIPE) 或登記的公開發行來募集資金。投資顧問公司將審閱定向發售備忘錄 (適用於上市公司以PIPE方式增發新股) 或審閱招股說明書(適用於注冊的證券公開發行),完成定向募集或公開發行的全部手續,之後為在納斯達克(NASDAQ)、場外交易公告牌(OTCBB)和粉單市場 (Pink Sheets) 的股票做市。一段時間後,投資顧問公司將繼續協助客戶完成從OTCBB 到NASDAQ 或 AMEX 的掛牌申請。
近年來,PIPE已經成為資本募集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主要面向為機構投資者, 富有的個人投資者, 美國以外的海外投資者。對於私募的金額沒有限制性規定。資本私募投資人在一年內不可以將股權在市場上銷售,但是可以進行私下交易,通過證券商或注冊經紀人進行資本私募會發生傭金費用,傭金平均在8%-10%左右。
7、粉紙交易市場(Pink Sheets)
粉紙交易市場,是納斯達克最低層的報價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市場每周對交易公司進行一次紙上報價,流動性比OTCBB更差。粉紙交易市場不是一個自動報價系統,而是經紀商通過電話詢問至少3個做市商的報價之後,再與最佳報價的市場做市商成交。

⑷ 中國的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外匯市場的種類有哪些A股和B股分別是什麼 謝謝了

你這個問的很凌亂啊。中國股票市場按上市的地方分為在香港上市的H股,在上海和深證上市的為A股 在境內上市以外幣計價的B股。深圳上市的有分為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上述都是可以在二級市場融資的,而正在發展的新三板和四板目前只能在一級市場融資。
債券市場分類的標准不一樣而不一樣,比如可以非為國家債券、地方債、公司債、企業債等比如按照發行市場可以非為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
外匯市場就只有一個,全球共用,主要用於國際間結算,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
A股指的是境內企業在境內上市以人民幣計價的上市公司股票
B股指的是境內企業在境內上市以外幣計價的上市公司股票

⑸ 世界最大的證券交易所是哪個

12月11日,中國批准設立的首家外國證券交易所駐華代表機構———紐約證券交易所(紐交所)北京代表處正式開業,為中國企業提供一流的上市融資服務。據紐交所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11月30日,在紐交所上市的中國內地企業總數已達到38家。

紐交所北京代表處的設立,是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重要成果。加入世貿組織(WTO)後,中國認真履行了證券業對外開放的承諾,而且主動採取了一系列開放資本市場的政策措施。允許境外證券交易所設立駐華代表機構就是我國實施的一項自主開放政策。

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NYSE,簡稱nyse )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證券交易市場。在美國證券發行之初,尚無集中交易的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大都在咖啡館和拍賣行里進行。

1792年5月17日,24名經紀人在紐約華爾街和威廉街的西北角一咖啡館門前的梧桐樹下簽訂了「梧桐樹協定」,這是紐約交易所的前身。到了1817年,華爾街上的股票交易已十分活躍,於是市場參加者成立了「紐約證券和交易管理處」,一個集中的證券交易市場基本形成,1863年,管理處易名為紐約證券交易所,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自20世紀20年代起,紐約證券交易所一直是國際金融中心,這里股票的暴漲與暴跌,都會在其他國家的股票市場產生連鎖反應,引起波動。現在它還是紐約市最受歡迎的旅遊名勝之一。

紐約證券交易所因為歷史較為悠久,因此市場較成熟,上市條件也較為嚴格,像那些還沒有賺錢就想上市籌資的公司是無法進入紐約證交所的,而歷史悠久的世界五百強大多在紐約證交所掛牌,像強生、輝瑞制葯、聯邦快遞等都是紐交所的成員。

除紐約證券交易所外,世界上主要的境外證券交易所也在積極准備申請設立駐華代表機構,目前已有多家正式提交了申請。

世界上還有哪些主要的證券交易所

倫敦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證券交易所。它的前身為17世紀末倫敦交易街的露天市場,1773年露天市場交易遷入司威丁街的室內進行,並正式更名為「倫敦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所的成立為英國工業革命提供了重要的融資渠道,確立了英國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截至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倫敦交易所一直是世界第一大證券交易市場。

東京證券交易所的前身是1879年5月成立的東京證券交易株式會社。目前在世界證券交易市場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果按上市的股票市場價格計算,它已超過倫敦證券交易所,成為僅次於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世界第二大證券市場。

與上述三大證券交易所悠久的發展歷史相比,成立於1971年的納斯達克證券市場只是一個新生兒,但它在美國新經濟的崛起中卻發揮了無與倫比的作用,它是全球第一個電子化的股票市場。如果說,紐交所代表了工業文明的金融時代,那麼納斯達克無疑為知識經濟而生的。

⑹ 美國有幾個證券市場,有何區別

現在美國境內最大的股票交易市場有三個,分別是紐約(公寓)證券交易市場與美國證券交易市場以及納期達克證券交易市場,他們的區別如下。

一、三大證券市場的定義的區別

1、交易方式不同

在紐約證交所,經紀人在場內走動叫喊來尋找最佳買賣主。

在納斯達克,買賣在電話或計算機上談。

2、上市的企業門檻不同

美國證券交易所只是一個中小企業股票上市的場所。

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價格都比較低,投資條件也不高,只需要企業的凈投資額超過400萬元,而且市場上有50萬股為大眾所持有,而且股東數量超過80名就可以。上市門檻低是美國證券交易所與其他股票市場的主要區別。

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上市門檻特別寬松,它對申請上市的公司不限行業,不限成立年限也不限獲得利與國別,這種獨有政策的存在,是它與其他市場重要區別,也是這個市場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三大證券市場的主要區別

1、成立時間不同

紐約證券交易所 NYSE:美國歷史最長、最大且最有名氣的證券市場,至少已有 208 年的歷史。

納斯達克證券市場 Nasdaq只有二十六歲,雖有5540支股票,但多半是小型的新公司。

2、上市的企業性質不同

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約有 4,100 多家,而約有近 2,000 家是高科技公司。計算機及電訊相關的公司則佔了納斯達克一個大比數。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以美國的老牌傳統企業居多。

美國證交所的交易場所和交易方式大致都和紐約證交所相同,只不過在這里上市的公司多為中、小型企業,因此股票價格較低、交易量較小,流動性也較低。

三、美國三大指數之間的主要區別:

1、道·瓊斯股票指數

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股票指數,它的全稱為股票價格平均數。它是在1884年由道·瓊斯公司的創始人查理斯·道開始編制的。

現在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以1928年10月1日為基期,因為這一天收盤時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數恰好約為100美元,所以就將其定為基準日。

2、納斯達克(NASDAQ)

是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於1968年著手創建的自動報價系統名稱的英文簡稱。納斯達克的特點是收集和發布場外交易非上市股票的證券商報價。它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證券交易市場。

目前的上市公司有5200多家。納斯達克又是全世界第一個採用電子交易的股市,它在55個國家和地區設有26萬多個計算機銷售終端。

納斯達克指數是反映納斯達克證券市場行情變化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基本指數為100。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涵蓋所有新技術行業,包括軟體和計算機、電信、生物技術、零售和批發貿易等。

1971年2月8日,股票交易發生了革命性的創新。那一天一個稱之為納斯達克(Nasdaq全美債券交易商自動報價)的系統為2,400隻優質的場外交易(OTC)股票提供實時的買賣報價。

在以前,這些不在主板上市的股票報價是由主要交易商和持有詳細名單的經紀人公司提供的。現在,納斯達克鏈接著全國500多家造市商的終端,形成了計算機系統的中心。

同納斯達克股市不同,在紐約股市或者美國股票市場(AMEX)交易的股票會被指派一個單獨的專家經紀人,他負責保持這只股票的供求有序。納斯達克改革了報價方法,它不採取集中式報價,這樣就使得股票對投資者和交易商都更有吸引力。

在納斯達克創立之初,在主板(最好是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顯然比在納斯達克交易享有更高的名望。納斯達克的股票大多是最近上市的新興小公司或是達不到在大的股票交易所上市要求的小公司、新公司。

然而,許多年輕的高科技公司認為納斯達克的計算機系統是一個更加符合自然規律的地方。許多像英特爾和微軟這樣的公司即使已經達到要求,都沒有選擇遷入紐約股票交易所這樣的「主板」。

3、標准·普爾500指數

是由標准·普爾公司1957年開始編制的。最初的成份股由425種工業股票、15種鐵路股票和60種公用事業股票組成。從1976年7月1日開始,其成份股改由400種工業股票、20種運輸業股票、40種公用事業股票和40種金融業股票組成。

它以1941年至1942年為基期,基期指數定為10,採用加權平均法進行計算,以股票上市量為權數,按基期進行加權計算。與道·瓊斯工業平均股票指數相比,標准·普爾500指數具有采樣面廣、代表性強、精確度高、連續性好等特點,被普遍認為是一種理想的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標的。

(6)國初股票以外最大的投資市場是擴展閱讀

上市基本條件紐約證交所對美國國外公司上市的條件要求:

作為世界性的證券交易場所,紐約證交所也接受外國公司掛牌上市,上市條件較美國國內公司更為嚴格,主要包括:

1、社會公眾持有的股票數目不少於250萬股;

2、有100股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5000名;

3、公司財務標准(三選其一):

A、收益標准:公司前三年的稅前利潤必須達到1億美元,且最近兩年的利潤分別不低於2500萬美元。

B、流動資金標准:在全球擁有5億美元資產,過去12個月營業收入至少1億美元,最近3年流動資金至少1億美元。

C、凈資產標准:全球凈資產至少7億5千萬美元,最近財務年度的收入至少7億5千萬美元

4、對公司的管理和操作方面的多項要求;

5、其他有關因素,如公司所屬行業的相對穩定性,公司在該行業中的地位,公司產品的市場情況,公司的前景,公眾對公司股票的興趣等。

⑺ 我們的投資市場,容量最大的投資市場有哪些

⑻ 股票市場的前身起源於哪

股票市場的前身起源於1602年荷蘭人在阿姆斯特河大橋上進行荷屬東印度公司股票的買賣,而正規的股票市場最早出現在攔源美國。股票市場是投機者和投資者雙雙活躍的地方,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和金融活動的晴雨表。中國大陸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兩個交易市場。股票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時時刻刻都是變化的。

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場所,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大類別。由於它是建立在發行市場基礎上的,因此又稱作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一級市場)更為復雜,其作用和影響力也更大。


(8)國初股票以外最大的投資市場是擴展閱讀:

股票市場結構:

股票市場一般分為股票發行市場和股票交易市場兩部分。兩個市場既有區別又有聯系。耐派

1、股票發行市場

又稱一級市場或初級市場。股票發行是發行公司自己或通過證券承銷商(信託投資公司或證券公司)向投資者推銷新發行股票的活動。股票發行大多無固定的場所,而在證券商品櫃台上或通過交易網路進行。發行市場的交易規模反映一國資本形成的規模。股票發行目的:

①為新設立的公司籌措資金;

②為已有的公司擴充資本。

發行方式有兩種:

①由新建企業自己發行,或要求投資公司、信託公司以及其他承銷商給予適當協助;

②由證券承銷商承包發售。兩種方式各有利弊,前者發行費用較低,但籌資時間較長。後者籌資時間較短,但費用較高,需要付給投資公司、信託公司或承銷商一定的手續費。

2、股票交易市場

又稱二級市場或流通市場,包括:

①證券交易所市場,是專門經營股票、債券交易的有組織的市場,根據規定只有交易所的會員、經紀人、證券商才有資格進入交易大廳從事交易。進入交易的股票必須是在證券交易所登記並獲准上市的股票。

②場外交易市場,又稱證券商櫃台市場或店頭市場。主要交易對象是未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店頭市場股票行市價格由交易雙方協商決定。店頭市場都有固定的場所,一般只做即期交易,不做期貨交易。

⑼ 美股有幾個交易所

美國的證券交易所有三家,紐約證券交易所、美國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證券市場。
具體介紹如下:
1、紐約證券交易所,簡稱NYSE
紐約證券交易所簡稱NYSE,上市公司有3459家,股票總股數為1251420000股。此交易所是上市公司總市值第一,IPO數量及市值第一,交易量第二的交易所。2005年4月末,NYSE收購全電子證券交易所成為一個盈利性機構。
2、美國證券交易所
美國證券交易所簡稱AMEX,上市公司有1061家,股票總股數為52046000股。AMEX過去曾是全美國第二大證券交易所,坐落於紐約的華爾街附近,現為美國第三大股票交易所。美國證券交易所大致上的營業模式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一樣,但是不同的是,美國證券交易所是唯一一家能同時進行股票、期權和衍生產品交易的交易所,也是唯一一家關注於易被人忽略的中小市值公司並為其提供一系列服務來增加其關注度的交易所。
3、納斯達克證券市場
納斯達克證券市場,簡稱Nasdaq,上市公司有3159家,股票總數為822345000股。此證券交易所是一個基於電子網路的無形市場,是美國上市公司最多、股份交易量最大的證券市場。
美股,即美國股市。開盤時間:美國從每年3月第二個星期日到11月第一個星期六採用夏令時,這段時間其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21:30-次日凌晨4:00。而在11月初到3月初,採用冬令時,則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22:30-次日凌晨5:00。
2020年3月9日,紐約股市開盤出現暴跌,隨後跌幅達到7%上限,觸發熔斷機制。3月12日,美股標准普爾500指數跌幅達到7.02%,觸發市場熔斷停盤15分鍾 。3月16日,美國三大股指開盤暴跌,標普500指數跌逾7%,觸發熔斷機制,停盤15分鍾 。3月18日午間,紐約股市暴跌再度觸發熔斷機制

⑽ 交叉匯率詳細資料大全

在國際市場上,幾乎所有的貨幣兌美元都有一個兌換率。一種非美元貨幣對另外一種非美元貨幣的匯率,往往就需要通過這兩種對美元的匯率進行套算,這種套算出來的匯率就稱為交叉匯率。交叉匯率的一個顯著特徵是一個匯率所涉及的是兩種非美元貨幣間的兌換率。是用交叉匯率的貨幣對在外匯交易中又成為交叉盤,例如英鎊兌人民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交叉匯率
  • 外文名 :CrossRate
  • 亦稱 :套算匯率
  • 基礎 :基本匯率
定義,名片定義,交叉匯率,固定匯率,內容,作用,相關信息,計算方法,基本原理,影響,關系,

定義

交叉匯率:是指制定出基本匯率後,本幣對其他外國貨幣的匯率就可以通過基本匯率加以套算,這樣得出的匯率就是交叉匯率,又叫做套算匯率(也叫交叉盤)。外匯交易中常常環球金匯會涉及兩種非美元貨幣的交易,而國際金融市場的報價多數是美元對另一種貨幣的報價,此時,需要進行匯率套算。

名片定義

制定出基本匯率後,本幣對其他外國貨幣的匯率就可以通過基本匯率加以套算,這樣得出的匯率就是交叉匯率,(CrossRate)又叫做套算匯率。 交叉匯率 在國際市場上,幾乎所有的貨幣兌美元都有一個兌換率.一種非美元貨幣對另外一種非美元貨幣的匯率,往往就需要通過這種對美元的匯率進行套算,這種套算出來的匯率就稱為交叉匯率.交叉匯率的一個顯著特徵是一個匯率所涉及的是兩種非美元貨幣間的兌換率. (Cross rate)兩種外國貨幣(通常都不是美元)之間的匯率。美元作為確定交叉匯率的橋梁。例如,如果投資者想賣出日元買入瑞士法郎,他可能先賣出日元買美元,隨後賣出美元買入瑞士法郎。所以,雖然該交易只涉及日元和法郎,但戚裂和美元匯率起到了基準的作用。 交叉匯率(CrossRate)是指制定出基本匯率後,本幣對其他外國貨幣的匯率就可以通過基本匯率加以套算,這樣得出的匯率就是交叉匯率,又叫做套算匯率。在1992年-1993年期貨市場盲目發展的過程中,多家香港外匯經紀商未經批准即到大陸開展外匯期貨交易業務,並吸引了大量國內企業、個人的參與。由於國內絕大多數參與者並不了解外匯市場和外匯交易,盲目的參與導致了大面積和大量的虧損,其中包括大量國有企業。1994年8月,中國證監會等四部委聯合發文,全面取締外匯期貨交易(保證金)。此後,管理部門對境內外匯保證金交易一直持否定和嚴厲打擊態度。

交叉匯率

1993年底,中國人民銀行開始允許國內銀行開展面向個人的實盤外匯買賣業務。至1999年,隨著股票市場的規范,買賣股票的盈利空間大幅縮小,部分投資者開始進入外匯市場,國內外匯實盤買賣逐漸成為一種新興的投資方式,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外匯買賣已經成為除股票之外最大的投資市場。與國內股票市場相比,外匯市場要規范和成熟得多,外匯市場每天的交易量大約是國內股票市場交易量的1000倍,所以盡管在交易規則上不完全符合國際慣例,國內銀行開辦的個人實盤外匯買賣業務還是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參與者。總體來看,國內絕大多數的外匯投資者參與的是國內銀行的實盤交易,而保證金交易,由於國內尚未開放,以及國家的外匯管制政策,國內投資者尚需待以時日。

固定匯率

固定匯率指一國貨幣同另一國貨幣的兌換比率基本固定的匯率。在19世紀初到20世紀30年代的金本位制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70年代初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都實行固定匯率制。固定匯率並非匯率完全固定不動,而是圍繞一個相對固定的平價的上下限范圍波動。如二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度,國際貨幣基金各成員國源橋貨幣兌美元的官定比價就是平價,各成員國貨幣匯率只能在平價上下1%波動,由中央銀行出面干預。浮動匯率指一國貨幣同他國貨幣的兌換比率沒有上下限波動幅度,而由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自行決定。1971年8月15日,美國實行新經濟政策,任由美元匯率自由浮動,到1973年,各國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度。也正是從那時開始,外匯市場隨著各種匯率的不停的浮動而不斷發展。浮動匯率按 *** 是否干預,分為"自由浮動匯率"和"管理浮動匯率"兩種。在現實生活中, *** 對本國貨幣的匯率不採取任何干預措施,完全採取自由浮動匯率的國家幾乎沒有。由於匯率對國家的國際收支和經濟的均衡有重大影響,各國 *** 大多高盯通過調整利率、在外匯市場上買賣外匯以及控制資本移動等形式來控制匯率的走向。

內容

交叉匯率(也叫交叉盤)是指兩種非美元貨幣之間的比價,交叉匯率可從基本匯率套算而來。央行的人民幣兌非美元匯率控制存在重大失當,可以說基本不清楚對美元之外的貨幣,其兌人民幣匯率的准則,不明白人民幣兌非美元匯率是如何生成;人民幣兌主要貿易國家貨幣出現了巨大的交叉匯率差,無端讓它國通過雙邊貿易獲得巨大利益。

作用

(1)可為一些在外匯時常上影響小的貨幣提供計算基礎。 (2)可為人們計算外匯交易成本提供一種新的可選擇的方法。

相關信息

比較自2005年來,韓元對美、日、歐元的匯率關聯變化情況,從而撥開這層並不復雜的面紗,解釋韓國對中國、日本存在巨額交叉貿易順逆差的怪現象。人民幣在聯系匯率下,其對第三國貨幣的匯率可執行的生成公式、其控制管理的原則及技巧。韓國對中國存在不正常比例的巨大貿易順差,但不理解韓國同時又對日本有巨大的貿易逆差。一方面,人們從傳統的重商主義的層面,還只認為韓國獲得了順差,是從中國賺到了「錢」好處;而深層方面的卻未發現或被悟到,韓國人正是利用了中國央行在控制人民幣兌日元與韓元交叉匯率的巨大匯差,通過轉口貿易,無論是從中國進口再賣到日本,以及從日本進口再向中國出口,都可獲得巨大的利益。韓國人不只可利用中國央行在日元與韓元匯率控制上的失誤,相信也能利用中國央行在美元、歐元等其它貨幣兌韓元的交叉匯率差,在對美國、對歐洲,包括從香港進出口內地及對歐美日的轉口貿易中獲利。 1992年中韓建交時雙邊貿易額為50.28億美元,2006年已上升為1343.1億美元,增加了25.7倍,以年均24.5%的高速保持了15年的增長,其中,2002到2006年的4年間,竟增加了2.3倍,世所罕見(請注意,彈丸之地的韓國面對中國的產能不可能提高得這么快),其對華貿易順差從2000年的56.6億美元,降至2001年的48.9億美元後,2002、2003、2004和2005年分別增加到63.5億美元、132億美元、201.8億美元和232.7億美元,2006年降至209億美元,2007年為190億美元,順差占其對華出口比例平均逾三成,最高的2004年竟超過四成(見下表)。而韓國貿易順差主要來自中國、中國香港和美國,2007年分別為190億美元、165億美元和95億美元。其銷到香港的貨物,若相信主要轉口到中國國內,則這個順差數就達到255億美元,約占其總順差數的七成。2001年韓國對日貿易逆差為101億美元,2005年這一數字上升為243億美元,數字上是其對華順差額的104.4%,從中應能體會到日貨取道韓國轉口到中國的意味。2006年韓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創歷史新高,達到253億美元,為對華順差的121%。從2007年1月至12月20日,韓國對華貿易實現180.9億美元順差,同期,韓國對日貿易逆差額達到289.4億美元,為對華順差的160%,同期韓國對歐盟的貿易順差為146億歐元。事實上,考慮港元是直接與美元掛鉤的,香港本身就是一個轉口貿易地,若存在人民幣對美元、韓元很大的匯率差,則其對香港的雙邊貿易及其順逆差狀況,在很大的程度上應可看成是其對美對中的轉口貿易狀況。由此看來,這15年中韓之間的雙邊貿易及順差,比雙方依傳統統計而公布的數字還要高得多。 交叉匯率表 2005年7月21日,100日元兌人民幣為7.2421元,2008年11月7日100日元對人民幣為7.0331元,升值2.97%.以日元為坐標,韓元應對人民幣貶值59.3%-2.97%=56.23%,而現在只貶值44.61%,少了11.63%。2005年02月22日韓元兌美元報1,006.1韓元,到2008年11月貶值28%;2005年7月20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8.2765,現在1美元兌人民幣6.8311元,美元兌人民幣貶值21.59%。以美元為坐標,韓元應對人民幣貶值28%+21.59%=49.6%,而現在只貶值44.61%,剛好少了5%。2005年年初,人民幣對歐元加權平均價為11.1474元/歐元,2008年2月1歐元兌人民幣10.5899元,歐元貶值5.26%。2005年6月,1歐元兌1234韓元,2008年2月,1歐元兌1270.59韓元,韓元貶值2.97%。2005年11月,人民幣與韓元的匯率是:127韓元換1元人民幣(現鈔賣出價),2008年初,1人民幣兌127韓元,基本無變化。以歐元為坐標,韓元應對人民幣貶值5.26%+2.97%=8.23%,而現在基本無變化,約少貶值8%。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利用它國錯誤的匯率控制,通過交叉匯率差而獲利。如韓國人利用日元、韓元與人民幣的交叉匯率差,從中國進口貨物銷到日本,理論上可直接獲得匯率差11.63%的收益;而從日本進口貨物銷到中國,也同樣的獲得匯率差11.63%的收益。同樣道理,韓國人可以從中國與美國,中國與歐盟的雙邊貿易中,無論是進口或是出口,分別都能獲得這交叉匯率差5%與8%的「轉口貿易」收益。 因編幅所限,本文未能列出央行是否還在人民幣兌其它國家的匯率上犯同樣錯誤而被人利用了,留待央行自己或其它有興趣者按上述方法找出來。 值得說明的一點是,央行在人民幣兌主要貿易國貨幣的匯率差如此大並長期存在,這在一般的「自由兌換」的國家是不會存在的,因為它可導致炒家直接的從三方外幣的交易中獲利。而中國目前還實行資本管制,匯率差只能或主要通過雙邊貿易才能顯化成利益。或正是這一點,使這種狀況一直能隱化而未被人們發現,而韓國人能偷著樂。

計算方法

計算交叉匯率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交叉相除和同邊相乘(分不同情況)1,交叉相除(必須同為直接報價或同為間接報價) a,同為直接報價貨幣 已知:USD/JPY=120.00--120.10 DEM/JPY = 66.33--66.43 求USD/DEM 則交叉相除 USD/DEM=120.00/66.43--120.10/66.33=1.8064--1.8106 b,同為間接報價貨幣 已知:EUR/GBP = 0.6873--0.6883 EUR/USD=1.1010--1.1020 求GBP/USD 則交叉相除:GBP/USD=1.1010/0.6883--1.1020/0.6873=1.5995--1.60332,同邊相乘(必須是直接報價與間接報價同存)已知:EUR/USD=1.1005--1.1015 USD/JPY=120.10--120.20 求EUR/JPY 則同邊相乘:EUR/JPY=1.1005*120.10--1.1015*120.20=132.17--132.40

基本原理

要了解交叉匯率,我們一定要先清楚的了解貨幣兌換的基本原理,在以美元本位的貨幣市場里,所有的交叉匯率組成,基本上都要經過兩次以上的兌換,譬如說歐元兌日圓的交叉匯率,是先由歐元兌換成美元,再由美元兌換成日圓,來得知歐元兌換日圓的交叉匯率,所以在交叉匯率的交易成本上通常是比直匯來得高的,而且交叉匯率的波動上,也常會出現各家交易商在瞬間的報價差距較大情況,這主要的原因就是來自交叉匯率二次兌換的原因,這些都是和直匯有所不同的。 很多人喜歡交易交叉匯率,主要是因為交叉匯率的波動比較活潑,其實我個人並不是十分的贊同頻繁的交易交叉匯率,尤其是市場的新手,因為交叉匯率的隱藏風險很高;大多數人之所以會感受交叉匯率的波動較為活潑,那是因為大多交易以日圓為主的交叉貨幣系列,因為貨幣對的數值變大,所以在相同百分比的波動里,會產生較多點數的波動;交叉匯率的波動原因很多,但是很多訊息我們卻不容易取得,相對的也造成交易的難度,而若單純從技術面去判斷,交叉匯率的做圖往往不夠標准,防守是比直匯上困難許多的;所以喜愛交易交叉匯率的朋友,一定要三思而後行,我們進入交易市場的目的是為了獲利,而不是為了找 *** ,切莫把交叉匯率當成了直匯相同的情況來交易。

影響

外匯市場的形成,主要是來自與各國間的貿易行為,所以雖然國際間的貨幣兌換基準是以美元為主,但是各地區間的貿易行為,仍會造成當地貨幣兌換美元有不同的波動型態;交叉匯率對直匯所造成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⒈當直匯市場處於盤整區間波動時,許多的交易會轉為套利的交易型態,所以許多交易就會利用交叉匯率的變化,來達到獲利的目的,這種交易較常見的組合大多都是有地緣性或同構型的貨幣對如EURCHF、AUDNZD。 ⒉在歐亞盤的時候(美盤未開),市場缺乏主要的推動力量,就藉由交叉的波動來進行直匯的交易,這種交易型態大多是交易商在調整部位的結構所產生的波動。 ⒊大型的貿易交收行為,當兩個地區有大型的跨國貿易行為並購案等,接近款項交收日期時,交叉匯率常常影響到直匯的交易方向,因為此類的貿易行為,往往都會事先約定好其交易的匯價,再利用遠匯或選擇權之類的金融商品來鎖定匯價,所以當接近交收日期時,就有可能出現交叉匯率主導直匯波動的情形。 ⒋債券市場到期贖回或購買所引發的資金流動,債券市場是全球僅次於外匯市場的最大金融市場,尤其中國與日本(目前全世界外匯存底最大的兩個國家)都十分喜愛購買債券,全球各類的債券基金規模亦十分龐大,所以當債券市場有大量贖回或標售的時候,資金的移動,也會發生交叉匯率主到直匯的情形。 ⒌套息交易所引發的匯率波動,早期套息交易對市場的影響是有限的,而近年來的套息交易,已成為市場的主流交易型態,套息交易可分為兩類,一種就是傳統的套息交易行為,而另一種就是假藉套息交易之名,利用市場心理所產生的交易行為,不管是哪一種套息交易,在現階段,對於直匯會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關系

在交叉匯率的組合上,大致上可以分為三種區塊,你要對交叉匯率更有一些了解,就要先明白這些不同的區塊,就好像你操作直匯,會去考慮到其他貨幣的走勢一樣,這些不同的區塊,會有重疊的部分,這些貨幣如何產生互相影響的變動,我們會在中級般和高級班做另外的講解,在此我們僅就原理來說明: 第一個區塊是以歐元為首的歐洲貨幣所產生的交叉匯率,如EUR/JPY、EUR/CHF、EUR/SEK、EUR/GBP等等;歐盟與世界各地貿易關系緊密,而且歐元在世界各國的外匯儲備比重上又僅次於美元,加上未來原油市場以歐元計價的比重也將逐步提高,所以歐元的交叉匯率是相當重要的;以歐元為主的交叉匯率,大多最密集的變動時刻,是在台北時間的下午二點至晚上八點,這時剛好是亞盤進入尾聲,美盤尚未開始的時候,在市場缺乏美元的訊息時,很多時候都是由交叉匯率的變動,來影響直匯的匯率的。 第二個區塊是與日圓相關的交叉匯率:如EUR/JPY、GBP/JPY、AUD/JPY等等;日本是全球最大的單一經濟體,日本的經濟力強盛眾所皆知,日本的產品遍布全球,所以日圓的交叉匯率大多都有其研究的價值,很多直匯上的變動,都是受到日圓匯率的影響,由其近兩年套息交易盛行,日圓的低利率,日圓的交叉匯率更牽動了許直匯盤的變化,若你要研究套息盤的動向,絕對不是單單看一組日圓對高息貨幣的變動,而是必須同時觀察所有日圓的交叉匯率;日圓的交叉匯率變動時段,遍布亞盤、歐盤與美盤,比較難明確的去判斷單獨波動的交易時段,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在台北時間早上六點到九點澳洲盤與日本盤剛開的時候,由於紐幣和澳幣的利率是主要交易貨幣里最高的,而日圓是最低的,而紐澳的數據公布都在此一時段所以常會有較大的波動產生。 第三個區塊是與英鎊有關的交叉匯率:如EUR/GBP、GBP/CHF、GBP/JPY、GBP/SEK等等;大英帝國是歐洲經濟最強盛的國家,英國遲遲不願加入歐盟,也讓歐元遜色不少,加上英國的北海油田是除了中東以外一個重要的油品出口國,所以英鎊常常是中東油國喜愛炒作的外匯標地之一,英鎊在交叉上的變化常常會有出人意表的發展,英鎊的交叉匯率變動大致上有兩個時段,一個就是歐洲交易時段,另一個就是歐洲收盤後,台北時間凌晨一點後,僅剩美盤和中東盤的交易時段,不過第二種的情況近年已經較少見到。 匯率漲幅電子欄 另外有一種交叉匯率我並沒有將之獨立成一個區塊,就是以地域性為主的交叉匯率波動,譬如日圓與亞洲貨幣的交叉匯率,或是紐幣與澳幣的交叉匯率,因為這類的波動比較沒有規律性,通常是受到單一事件影響而產生互動影響,這個部份大家平常就要多多找尋與閱讀各類財經信息了;最後多提的一點是,如果將來人民幣開放完全浮動,那麼將會出現一些新的變化,大家值得多去做一些研究與了解。 交叉匯率與直匯相互的變動關系 當我們在思考交叉匯率和直匯上的變動時,常常會搞不清楚到底是誰影響了誰,有時候是交叉匯率的波動影響了直匯的波動,有時候則是直匯上的波動影響了交叉匯率的波動,這就好像生物界的食物鏈一樣,並不能說出一個絕對的標准,只能運用我們經驗的累積,和對各種生態的了解來做為一個判斷;所以如果你想要能夠看清匯市的整體變動關系,就不能只看一張圖,要養成綜觀全局的習慣,慢慢培養出你對市場的嗅覺,那麼交易就會變得越來越簡單,當交易發生錯誤時,你也可以更容易的找出錯誤的原因;在這里我們先僅就直匯與交叉匯率相互的波動影響做一個基本的說明。 當我們以交叉匯率判斷來進行直匯操作時,其可能發生的排列組合有多種情形,舉例來說,當我們預期EUR/JPY下跌時,要進行EUR或JPY直匯的操作,那麼我們將同時考慮到JPY的變動方向,這兩種貨幣對美元的波動可能為下面幾種狀況 歐元下跌=====日圓上漲 歐元下跌=====日圓持平 歐元下跌=====日圓跌比較少 歐元持平=====日圓上漲 歐元上漲=====日圓漲更多 反之若我們預期EUR/JPY上漲,那麼這兩種貨幣對美元的波動可能為 歐元上漲=====日圓下跌 歐元上漲=====日圓不動 歐元上漲=====日圓漲比較少 歐元持平=====日圓下跌 歐元下跌=====日圓跌更多歐元下跌=====日圓跌更多歐元下跌=====日圓跌更多 在這樣的判斷思維上,如果加入第二組以上的交叉匯率組合來做判斷,譬如再加入GBPJPY的變動思考,那麼將會更為復雜,不過在一般的操作上意義並不大,又或者說,對於一般交易者來說會變的過於困難,大家可以多多研究這一類的排列組合,就會發現其實交叉匯率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而且對你的交易有非常的幫助效果。 上述這些交叉匯率的波動型態,常常都會牽制直匯的波動力量與方向,了解這類的排列組合型態並不難,困難的是你必須從多種的型態里,判斷出直匯所走的是哪一組的型態,所以仍要回歸到兩種貨幣的直匯研究,反復推敲,方能找出市場的真正結構 ;在許多時候,我們操作了某些貨幣,卻發現所有貨幣都走同一個方向,只有我們操作的貨幣不動或著走相反的方向,往往這都是因為交叉匯率在搞怪,近兩年裡,這種狀況最明顯的就屬套息交易了;對於交叉匯率的研究是一種對了解直匯波動結構的輔助工具,仍是以操作直匯為主,不然就直接操作交叉匯率就好了,反而沒那麼復雜,所以我們應當對交叉匯率有更多的認識跟了解後,千萬不要因噎廢食,在簡單的復雜化之後,莫忘了將復雜的簡單化。

熱點內容
中遠海控有多少基金 發布:2024-11-18 13:28:47 瀏覽:415
期貨的小持倉或掛單窗口如何使用 發布:2024-11-18 13:27:50 瀏覽:576
貨幣抱團有什麼好處 發布:2024-11-18 13:26:05 瀏覽:349
期貨如何提高自己的看盤能力 發布:2024-11-18 13:20:23 瀏覽:290
九信金融收益怎麼樣 發布:2024-11-18 13:18:14 瀏覽:231
為什麼國債基金會大漲大跌 發布:2024-11-18 13:10:20 瀏覽:189
股市的大象指什麼 發布:2024-11-18 13:09:39 瀏覽:76
隆華科技300263股票數據資料信息 發布:2024-11-18 12:58:46 瀏覽:91
2021消費類基金怎麼選 發布:2024-11-18 12:50:00 瀏覽:325
山東葯玻股票歷史交易 發布:2024-11-18 12:48:01 瀏覽: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