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投資 » 華誼兄弟股票證券投資論文

華誼兄弟股票證券投資論文

發布時間: 2023-04-09 17:19:46

⑴ 誰能幫我分析一下從去年10月開始華誼兄弟的股票走勢啊,並且說明現在應該買入還是怎樣。

你把該股前復權看看走勢就明白了。目前不適宜買進。

⑵ 華誼兄弟3年巨虧62億,股價跌去9成,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華誼兄弟3年巨虧62億,股價跌去9成,最主要的原因是:

1.華誼兄弟業績出現大虧,基本面出現問題,股價下跌很正常;

2.華誼兄弟處境艱難沒有好的電影資源,這導致業績沒有辦法提升,從而股票被市場拋棄;

3.華誼兄弟出現連續虧損可能會被強制退市,大家都不敢參與,下跌也成為必然。

資本市場的殘酷遠遠超過大家的想像,當年的樂視風光無限,最後被迫退市,後來的華誼兄弟巔峰時期,大半個娛樂圈都需要他們的資源,疫情的到來讓電影行業遭到嚴重打擊,華誼兄弟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也沒有辦法倖免。華誼兄弟3年巨虧62億,股價跌去9成,主要原因還是公司基本面出現問題,業績出現連續虧損,如果不能夠扭虧為盈,公司可能直接被強制退市,這是股票大跌的主要原因。

三、華誼兄弟可能會退市這讓投資者感到害怕

華誼兄弟是創業板的股票,如果連續虧損三年以上,可能會被強制退市,如果接下來華誼兄弟不能夠扭虧為盈,華誼兄弟大概率面臨退市的危險,這讓投資者感到害怕,賣出股票保證資金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這也是華誼兄弟股價下跌的原因。

⑶ 華誼兄弟從當初的龍頭公司,到如今的債台高築,究竟經歷了什麼

截至2018年年底,華誼兄弟的總資產為185.4億元,與初期相比下降了8%,凈資產為87.03億元,比初期下降了9.92%。對比華誼兄弟巔峰時期的市值,目前已出現了斷崖式的額下跌。

這是華誼兄弟子上市以來的第一次巨額虧損。盈利能力下滑和信譽減值佔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華誼兄弟在1月23日跟阿里簽署協議,向阿里借款7億元,還款期限5年,每年支付利息。上市公司借款度日,可想而知華誼現在的資金問題有多緊張。

要說華誼兄弟的興起,就離不開馮小剛這個人。1994年王中軍和王中磊兄弟兩人合夥成立了華誼兄弟。1997年因為馮小剛的賀歲片《甲方乙方》成功打入電影行業,混得風生水起。隨後華誼兄弟開展了電影電視、藝人經紀、音樂、 娛樂 等領域的業務。九年後成立了華誼兄弟傳媒集團,開始了華誼最巔峰的時代。

2006年到2008年之間,國產電影票房排行前十的收入中,華誼佔了15.57%,僅次於中影集團。2009年華誼兄弟在深交所上市,股票開盤即大漲。截至收盤當天,華誼兄弟的股價為70.81元,上漲了147.8%。

然而風光背後總是暗藏著危機。隨著華誼兄弟股票的上漲,就有專家指出華誼兄弟提前透支了三年的股價。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當初的風光也抵不過現實,華誼兄弟早就不是那個市值超800億的影視巨頭了。

其實華誼的危機早就有了端倪。最早出現問題的就是明星業務這一塊。曾經的華誼兄弟擁有這影視圈的半壁江山,明星藝人包括黃曉明、李冰冰、周迅、鄧超等76位明星,在 娛樂 圈是一個繞不開的存在。然而好景不長。先是著名經紀人王軍花合約期滿帶著一批藝人離開了華誼,包括陳道明、夏雨、梁家輝等人。接著在2010年左右,章子怡、李冰冰、周迅等人又紛紛離開華誼自立門戶。當家明星的接連離去,給華誼帶來了沉重的打擊。畢竟藝人經紀和相關的業務收入佔到了華誼兄弟總收入的31.1%。將近三分之一的佔比,確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此外,提到華誼的關鍵人物就不得不提到馮小剛。王中磊說過:「華誼的天下,有一半是馮小剛打下的。」影視方面也是華誼兄弟最重要的一部分的收入。2012年,馮小剛的電影《1942》電影票房不理想,華誼兄弟的市值兩天內就蒸發了13個億。隨後發行的多部電影都沒有出現亮眼的票房成績。

電影投資本身就有很大的風險,拍好了賺得盆滿缽滿;拍不好就血本無歸。隨著電影票房的不理想和眾多明星的離開,華誼兄弟開始打算改變過度依賴電影票房的局面。

2013年,華誼兄弟開始推出了自己新的戰略計劃:去電影單一化。開始發展互聯網、實景 娛樂 等業務。實景業務的代表就是華誼兄弟電影世界。但是文旅項目並不好做,而且佔用巨資,短期內都不會有顯著的收益。

華誼兄弟的去電影化並不成功,電影方面的發展也陷入困境。2014年華誼的電影發行份額僅有2%,十部電影中最高的一部電影票房只有2.3億。2015年的情況也沒有出現好轉,僅有一部《尋龍訣》表現較好。同年年底,華誼兄弟開始回歸電影行業。

想要重新開始電影,首先要有演員有導演。鑒於華誼之前的當家明星都離開了,華誼開始著手解決演員的問題。首先華誼兄弟以7.56億元的價格收購了浙江東陽浩瀚 娛樂 有限公司。華誼花了百倍溢價收購這家公司,主要是因為這家公司有多位明星股東,包括李晨、楊穎、馮紹峰、杜淳等。

重新發展電影之後,華誼兄弟在電影方面有了一些起色。《芳華》、《前任3》等電影給華誼帶來了幾十億的票房收入。2017年華誼的全年營收達38.7億元,同比上漲了10.49%。

除了影視、藝人方面,華誼兄弟的股價情況也不容樂觀。去年6月開始,華誼兄弟的股價就出現了低迷狀態,市值跌了110億元左右。

此前多方面發展不利,2019年華誼兄弟將著手進行資產處置。逐漸剝離發展不良的板塊,回籠資金,重新回到影視製作方面,提高作品的內容。

這個問題,給你看張圖吧。

10年,華誼的負債從1.62億增加到100億,增加了60多倍!

10年,華誼的凈利潤從5800多萬增長到12.18億,增長了僅20倍,但在近幾年開始出現嚴重下滑, 特別是伴隨著負債的進一步降低,凈利潤竟然就出現了虧損 。

所以, 基本可以得出,前10年的高利潤增長是通過高負債、高財務杠桿換來的 。在宏觀經濟全面去杠桿的環境下,只要一動杠桿,利潤必然出現崩跌。

這一點也可以從華誼連年高企的財務費用得到佐證。10年,華誼財務費用從300多萬,增長到了3個多億,增長了100倍。

在這么高的財務杠桿的作用下,華誼仍然沒有保持一個穩定的凈資產收益率水平,反而呈現的是連年下滑的凈資產收益率。也就是說,華誼這些年,當財務杠桿越加越大的時候,它的賺錢能力反而下降了。

這種情況下,我們還能稱它是一家好公司嗎?還是行業的龍頭嗎?

以上是華誼在財務上,自己給自己挖的坑。

另一方面,會看華誼的 歷史 ,也就只有那麼幾部經典作品,《士兵突擊》、《集結號》、《天下無賊》,後來的作品還有幾部能達到這幾部高度的?

影視業開始剛開放時一窩蜂虛假繁榮景象。現在影視開始回落了。就算你是神仙也無法挽回這種局面。政府穩定壓倒一切。自然影響到影視業的投資生存環境。國產片每年幾百部都是虧損的。投資 娛樂 公司又有多少錢虧呢?

當下是中國影視業的寒冬,據說曾經幾百個項目同時拍攝的橫店,現在不到十個項目還在拍攝,好似「死」城一般。

曾經有2萬多個影視傳媒公司,這一年多來,倒閉了三分之一,而且還在繼續不斷地倒閉之中。

上市的30來家影視傳媒公司之中,除了歡瑞世紀,大多在虧損之中,華誼是中國民營影視公司的老大,目前情況的確很不樂觀,特別《八佰》的撤檔,真可謂雪上加霜。

3月28日,華誼兄弟(300027.SZ)發布的2016年財報顯示,營收35億,同比下降9.55%;凈利潤8.08億,同比下降17.21%。

上市八年以來,華誼兄弟首次出現業績下降。是偶然的「馬失前蹄」,還是積弊終於「顯山露水」?

失去「王座」

想要知道誰是電影領域的王者非常簡單,只要看當下票房、口碑最旺的幾部影片是誰家出品的即可,比如拍出《甲方乙方》、《非誠勿擾》的華誼兄弟。

從2014年開始,華誼兄弟逐漸失去王者地位,集中表現為兩點:寄予厚望的大作一而再、再而三地沒能「一炮打響」,比如《搖滾藏獒》、《我不是潘金蓮》;在產業鏈中的角色時常顯得無足輕重,比如《尋龍訣》、《魔獸》。

2013年

回過頭來看,2013年竟然是華誼電影事業的巔峰。《2013年度報告》提到的影片有《十二生肖》、《西遊降魔篇》、《大明猩》、《忠烈楊家將》、《海嘯奇跡》、《控制》、《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私人訂制》等8部。除《海嘯奇跡》之外,7部影片總票房為31.2億(數據來自《貓眼專業版》)。

2013年,華誼兄弟、光線傳媒的總票房分別為31.2億和23.2億元,華誼兄弟領先34.5%。

2014年

2014年,華誼兄弟的電影事業出現斷崖式下跌。《2014年度報告》提到《私人訂制》、《前任攻略》、《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飛馬奇遇記》、《人間小團圓》、《白日焰火》、《整容日記》、《有一天》、《一個人的武林》、《撒嬌女人最好命》、《微愛之漸入佳境》等7部「主要影片」。此外,華誼兄弟還參與了《整容日記》和《死亡派對》的發行。

2013年7部片子31.2億票房,2014年10部片子還不到9.9億。其中,一手包辦出品及發行的《有一天》上映15天僅獲199.6萬票房。

2014年,光線傳媒投資發行的12部影片總票房達31.4億,相當於華誼兄弟的三倍。其中《爸爸去哪兒》、《分手大師》、《匆匆那年》分別為6.97億、6.65億和5.89億,而華誼兄弟全年只拿出一部票房超過2億的片子。

沒想到光線傳媒會超越華誼兄弟,更沒想到這一天來得如此之快。

2015年

2014年,華誼丟掉票房冠軍而且輸得很難看,或許是「大意失荊州」吧。

2015年初,王中磊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翻篇兒,趕緊翻篇兒!2015年對我來說才是最值得期待的一年。」

在《2015年度報告》中,華誼兄弟提到的影片有13部之多:《微愛之漸入佳境》、《功夫3D》、《奔跑吧兄弟》、《天降雄師》、《失孤》、《少年班》、《梔子花開》、《命中註定》、《三城記》、《前任2備胎反擊戰》《壞蛋必須死》、《尋龍訣》、《老炮兒》。

13部影片的總票房約為43億,算是打了個「翻身仗」。

在王中磊期待的2015年,華誼兄弟打的是帶引號的「翻身仗」?

首先,《尋龍訣》、《奔跑吧!兄弟》均由萬達影視主導,華誼躋身「聯合出品」、「聯合發行」之列(當時華誼與萬達尚未交惡),兩部影片對華誼2015年的票房貢獻達18.47億。《微愛之漸入佳境》的8900萬票房是2014年的「長尾」。剔除這三部影片,2015年華誼兄弟總票房僅為23.2億。

其次,光線傳媒2015年票房達56億。雖然光線也有「水分」,但「摻水VS摻水」、43億對56億,華誼未能奪回電影票房冠軍。

最後,華誼兄弟佔主導地位且票房較佳的只有《前任2》和《老炮兒》,兩部影片票房分別為2.52億和9.03億。而光線傳媒一部《港囧》的票房就超過16億。

2016年

2016年,華誼的幾部「重頭戲」——《老炮兒》、《我不是潘金蓮》、《羅曼蒂克消亡史》取得較好的口碑,票房卻不及預期。《我不是潘金蓮》未突破5億、《羅曼蒂克消亡史》僅為1.23億(跨年放映)。

《2016年度報告》提到的影片有:《尋龍訣》、《老炮兒》、《紐約紐約》、《靈偶契約》、《奔愛》、《魔獸》、《搖滾藏獒》、《陸垚知馬俐》、《我不是潘金蓮》、《羅曼蒂克消亡史》等10部,總票房31億。

在一些媒體上,華誼兄弟號稱「全球總票房65億」。#比光線傳媒多1個億#

華誼兄弟沒敢在財報里提這個65億,因31億國內票房中,《魔獸》已經佔了47.5%,而34億海外票房基本全是《魔獸》。

剔除這部由環球影業、傳奇影業、暴雪 娛樂 們主導的美國大片,華誼兄弟的全球票房還不到17億。「蹭大片」的粉飾能力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事不過三,華誼已經失去曾經的江湖地位而且看不到翻盤的跡象。

財務數據折射出「去電影化」

2014年之前,華誼兄弟的自身定位是「影視 娛樂 」公司,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和影院都是一級主營業務,財報會披露每項業務的收入、成本。

2014年之後,華誼兄弟不想只做影視,要擴大自己的業務版圖,改變公司內外對華誼的認知。於是影視 娛樂 、互聯網 娛樂 、品牌授權成為並駕齊驅的「三大主業」。電影及衍生、電視劇及衍生、藝人經紀、電影院成為「影視 娛樂 」的子項,不再單獨披露營收和成本。

2011年到2013年:電影板塊舉足輕重

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是華誼兄弟的「三駕馬車」(後來被統統歸入「影視 娛樂 」板塊)。

電影業務不僅帶來豐厚收入還為華誼贏得巨大聲譽,成為支撐上市公司數百億市值的核心因素。

藝人經紀業務收益不高,且逐年下降。其實,華誼涉足此項業務不為賺錢,而是想在藝人培養、管理上插一手,多少借鑒了香港TVB(邵逸夫開培訓班、辦選美、搞藝人經紀)。盡管藝人成長過程中需要大量幫助、指導,但「家長制」藝人管理模式不一定適於個人利益最大化訴求——華誼的經紀公司能幫助藝人與華誼博弈?

2013年,電影板塊營收突破10億,同比增幅達76.4%。電視劇與電影業務相得益彰。2013年,電視劇板塊營收突破5億,同比增幅36.1%。

在電影業務達到「巔峰」的這一年,華誼兄弟市值於9月創下368億新高,距創業板第一僅一步之遙。

按照後來的劃分,2011年、2012年、2013年「影視 娛樂 」板塊營收佔比分別為91.4%、97.5%、97.6%。

電影產業鏈很長,電影公司可選擇參與一個或多個環節,如出品、製作、發行。出品還是聯合出品、發行還是聯合發行,顯示參與者充當的是主角還是配角。

角色不同,經濟效益自然大不相同。

因此,給華誼帶來聲望和營收的電影業務,在利潤方面卻有些起伏不定:

2011年,電影業務毛利潤僅為6800萬,而電視劇業務毛利高達2.37億;

2012年,電影、電視劇毛利潤分別為2.16億、2.13億,幾乎相等;

2013年,電影業務異軍突起,實現毛利潤5.94億。

2012年,華誼兄弟「電影及衍生」業務毛利潤率為35.3%,2013年為54.9%。一般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毛利潤率升降一二個百分點都是大事兒,電影公司卻一下子波動了20個百分點!

感到影視業務「靠天吃飯」或許是華誼多元化的緣由之一,殊不知其它行業也要靠天吃飯,比如網路 游戲 。

2014年到2016年:影視板塊權重下降

重新劃分後,「影視 娛樂 」板塊的佳作少、票房不理想,與行業影響力下降對應的是營收增長緩慢。

早在2013年,電影、電視劇、經紀、影院四項業務營收合計已達19.67億。從2013年到2016年,華誼兄弟影視業務營收增長了30.6%,年復合增長率僅9.3%。

「互聯網 娛樂 」曾被寄予厚望,這個板塊主要包括以「華誼創星」為平台的多屏互動業務和「廣州銀漢 科技 」的手游業務。2014年,華誼兄弟「互聯網 娛樂 」一飛沖天,取得7.78億營收,同比增長3222%。表現最搶眼的是銀漢 科技 ,5月份開始並表,半年報顯示收入近7500萬元。

2014年11月,華誼兄弟完成36億元的定向增發,認購者包括阿里(8.08%)、騰訊(8.08%)及中國平安(2%)。

雖然電影業務被光線傳媒搶了風頭,卻同時獲得「AT」認可,正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2015年,互聯網 娛樂 板塊營收進一步增至8.61億,同比增幅收窄至32.57%。2016年,營收只有6.76億,同比下降21.47%。#不知AT投資華誼是看上了電影還是 游戲 ?#

「品牌授權」本質上是影視產品的「長尾」收入,「影視 娛樂 」板塊黯淡,品牌授權業務的想像空間有限。

2016年報顯示,「影視 娛樂 板塊」收入25.69億,同比下降9.3%。

2014年、2015年、2016年,「影視 娛樂 」板塊營收佔比分別為50.3%、73.1%、74.0%。

概括地說,多元化努力取得的進展就是將影視 娛樂 營收佔比從95%以上降至75%以下。

三大主營業務增長乏力,盈利能力也出現下滑。

2016年「影視 娛樂 」板塊毛利潤為10億元,毛利潤率39%。而合並前的2013年,電影及衍生、電視劇及衍生、藝人經紀、電影院等四項業務毛利潤共計10.7億,毛利潤率為54.8%。

除了拍電影,在其它領域都是「跑龍套」

1)20次減持掌趣 科技

2010年6月,華誼兄弟以1.485億元代價獲得掌趣 科技 22%的股權,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2013年5月13日,華誼兄弟所持掌趣 科技 15.73%股權解禁。當天華誼兄弟就減持套現9280萬,隔日又套現1.925億。#完全不顧吃相#

截至2016年末,華誼兄弟累計持減掌趣 科技 20次,合共套現23.77億元。其中2016年套現12.76億,確認「投資收益」7.45億,相當於2016財年凈利潤的92.2%!

20輪減持過後,華誼兄弟僅持有掌趣 科技 1.4%股權。按掌趣 科技 目前股價,華誼兄弟所持股票市值約為3.4億,最多還能吃一年老本兒。

除了每年賣些掌趣 科技 換錢,華誼兄弟還於2014年8月出清耀萊影城股權(對價4.64億)。

發展了N多年,華誼旗下影院才不過19家。飽嘗渠道之苦後,華誼兄弟開始加大終端布局力度,計劃5年內躋身院線前列並一口氣成立「華誼」、「華影「兩家電影發行公司。#早干什麼去了#

2016年參與10部電影的製作、出品或者發行,整個公司忙了一年才獲得10億毛利潤,而12次減持掌趣 科技 卻賺到7.45億凈利潤。但人們對華誼的尊重、市值對華誼的估值還要看10部片子,而不是12次減持掌趣 科技 。

2)副業不能挑大樑

除了收獲,華誼兄弟倒是沒有忘忘記耕耘,僅2015年新增投資就有孚惠成長資管中心(投資2億)、北京華遠嘉利房地產開發(投資4億)、上海刃游網路 科技 發展(增資3000萬)、東陽美拉傳媒(以1.05億元收購)、東陽浩瀚影視 娛樂 (以7.56億元收購)、北京英雄互娛 科技 (1.9億)。#不知收成如何#

王氏兄弟有商人的精明。收購的華誼浩瀚時與李晨、馮紹峰、Angelababy、鄭愷、杜淳、陳赫等明星股東簽下對賭協議。明星們保證五年內每年凈利潤9000萬和15%的年增長,不足部分需自掏腰包補上。對馮小剛與東陽美拉,則要求每年一億元凈利潤和15%的年增長。

失去「影視 娛樂 」領域龍頭地位,憑資金規模和行業經驗,華誼兄弟在資管、網游、房地產領域只能充當無足輕重的「小龍套」。

以 游戲 為例,2015 年全產業收入達 1400 億,其中騰訊、網易分別為 400 億、150億,華誼只有不到 10 億。

即便僥幸獲得高於「影視 娛樂 」的收入,華誼兄弟憑副業也難以贏得尊重及估值上的加分。

洗錢勝利,留下一地雞毛,佩服

實際上華誼用錯了人,冰冰,其實解釋一下就是涼涼,何況兩個冰冰!不涼才怪!!!!!

⑷ 華誼兄弟股票基本面分析,技術面分析

技術面要看創業板指數,創業板指數是震盪向下,華誼兄弟技術走勢與創業板指數大致趨同,華誼兄弟業績利潤主要靠出售掌趣科技股票佔大頭,影視傳媒股行業發展高速期已經過去,未來空間有限,除非開展大型並購。

⑸ 華誼兄弟股票

資金縮水是肯定的了。不過對大股東來說他們一般也不急著用錢花,重要的是對公司的控制權,所以沒必要急於套現。再說他們手中的股票是有鎖定期的,也不是可以隨便賣的。

⑹ 華誼兄弟的股票值得投資不

華誼兄弟300027,還是一個很好的公司,業績好,估值不高,負債合理,主要問題就是商譽比較高,有商譽減值的風險,如果你准備長期投資,買入虧損50%,也能繼續持有,可以繼續買入,越跌越買。沒有這種堅持,你很難靠長期投資賺錢。希望採納。

⑺ 華誼兄弟股票還有希望嗎

華誼兄弟(300027.SZ)定增計劃有了新進展。

12月16日晚間,華誼兄弟公告稱,公司對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方案進行調整,將本次發行方案中的募集資金數量進行了調減,由原來的不超過20.69億元調整為不超過17.06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和資本市場利好信號的頻頻釋放,影視行業迎來復甦跡象,華誼兄弟此時率先推動定增計劃實施,繼續肩負起老牌影視公司的重任,發揮行業主力軍的作用,這一方面能夠極大提升市場信心,助力影視行業快速復甦,另一方面也顯示出華誼兄弟繼續夯實影視主業的決心,並有望藉助核心內容優勢在復甦中佔領先機。

定增計劃助力影視行業復甦

歷經三年多的行業寒冬,影視企業持續受到重創,無數影視人陷入迷茫甚至絕望的地步。而往往行業標桿企業更有指引作用,因此,華誼兄弟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各界的關注。

在今年的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談到當前行業的現狀與挑戰時,華誼兄弟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兼CEO王中磊強調:「我們不會躺平,中國電影人不會躺平。」

而在當前,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逐步放開,影視行業迎來緩慢復甦之際,華誼兄弟再度發揮主力軍和先鋒軍作用,率先推動定增計劃,為後疫情時代影視行業獲得進一步長足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

數據顯示,隨著疫情防控政策不斷優化,全國影院營業率快速恢復。12月15日,全國影院營業影院總數為8979家,全國影院營業率為72.17%。其中,北京的營業影院為154家,營業率為61.11%;上海的營業影院為280家,營業率為79.55%。

12月16日在國內上映的《阿凡達2》也重新點燃了觀眾的觀影熱情,截至目前,《阿凡達:水之道》的首日票房達到1.5億元,海外媒體映前評價以及國內點映口碑均較好,有望帶動觀眾大幅迴流,為影視行業復甦注入強心劑。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優質爆款內容供給以及熱門檔期的帶動,觀影熱情有望得到催化,影院的上座率會不斷提高,行業逐漸步入正循環。

值得一提的是,資本市場也釋放了積極信號。今年博納影業、檸檬影視等影視公司相繼完成上市,華丞娛樂於8月7日通過港交所聆訊,《你好,李煥英》的投資方耐看娛樂也於7月18日第二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這意味著資本對影視行業重燃希望,活水的注入有望助力影視行業的復甦反彈。投資者也給予了影視行業積極的認可,近期影視股大幅反彈,華誼兄弟近3日累計上漲14.23%居行業之首。

儲備豐富有望佔領先機

在行業復甦之時,那些優質內容影片更能夠獲得觀眾的認可,優質內容儲備充足的龍頭公司有望收獲更大的利潤彈性。

華誼兄弟成立28年來,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資源和對內容品質的把控能力,是業內產業鏈最完善、娛樂資源最豐富的公司之一,經典爆款影視更是數不勝數。

近兩年,華誼兄弟在不斷開發、孵化、參與投資優秀的影視項目,強化影視主營業務的核心競爭力。三季報顯示,華誼兄弟參與投資的電影《反貪風暴5》《穿過寒冬擁抱你》《月球隕落(Moonfall)》累計實現17.24億元的票房。《愛很美味》《格薩爾王之磨煉》等計劃四季度上映,《貓狗武林》已於11月12日上映,《殺死那個魔術師》於11月19日上映。管虎導演的《狗陣》、郭帆導演的《流浪地球2》、陸川導演的《749局》、孔大山導演的《宇宙探索編輯部》、周星馳導演的《美人魚2》均已進入後期製作階段,田羽生導演的《前任4:英年早婚》即將開機。《網中人》《平行任務》《少年火箭》《超級馬麗》等多個題材豐富的項目正在籌備開機中。

此外,今年華誼兄弟在電視劇上同樣大放異彩,用打磨電影的態度打造電視劇,推出了《消失的孩子》《東北插班生》等製作精良的電視劇作品,取得了流量、口碑雙贏的好成績。今年三季報顯示,華誼兄弟精品劇集儲備豐富,《我們的西南聯大》《宣判》《燕山派與百花門》等已完成製作,《警鷹》《回響》《江湖三十年之東北五仙》等也已殺青進入後期製作階段。

⑻ 起底華誼兄弟,是如何從高處陷入困境的

華誼兄弟之所以會從高處陷入困境,就是因為華誼兄弟忽視了自己的電影主業,並且開始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投資領域,由於投資失敗,致使華誼兄弟出現了嚴重的財務危機。

相信喜歡看國產電影的朋友,對於華誼兄弟這家電影公司並不會感到陌生,因為華誼兄弟曾是中國電影的一塊金字招牌,然而這些年華誼兄弟在電影市場領域,卻並沒有表現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水準,不過華誼兄弟卻因為嚴重的財務危機,受到了媒體以及網友的高度關注。

一、不重視電影主業,使得華誼兄弟走向了衰退。

要知道華誼兄弟是一家靠電影起家的公司,然而華誼兄弟在坐穩國產電影第一的位置後,卻出現了對於電影投入越來越少的情況。正是由於對電影行業缺少投入,使得華誼兄弟在國產電影領域的市場份額開始出現了急速萎縮,而這件事情也是華誼兄弟走向衰落的原因。

由於華誼兄弟長時間沒有給觀眾帶來好作品,這使得大家對於華誼兄弟變得越來越反感,所以也希望華誼兄弟能夠早日找回自己的初心。

⑼ 證券市場紅周刊:把流行元素嫁接到選股中

「其實我的選股思路並不復雜,看到身邊的『新潮、熱門』流行元素,會首先想到這些事情能不能和資本市場聯系起來,與哪些個股有關。和老百姓衣食住行相關的新興高科技我最感興趣。」電話另一頭騰逸投資總監張飛騰對《紅周刊》記者說。但他不僅螞叢鄭關注現象,更關注現象背後的東西,基本面、技術面都會用到他的選股中。此外,市場變化無常,嚴格做好風控,及時反思才能在市場中活的更長久。

新潮、熱門現象與選股。

那麼,時代飛速發展,各種新潮熱門現象層出不窮,張飛騰是不是有重點關注的方向呢?「是的,我對前沿的高科技更喜愛。」面對《紅周刊》的提問,張飛騰回答道。而且他眼裡的這些高科技,基本都是能夠在衣食住行中看得見、摸得著的。因為這樣的事物和現象,他才能去體驗,能做更直觀的判斷。

比如,當VR(虛擬現實)技術逐漸興起時,二級市場開始出現VR概念股。而張飛騰並沒有直接跟風,而是先從市場上買回國內、國外不同類型的VR設備實地運行體驗。張飛騰說:「國外VR眼鏡價格都在1萬元左右,效果好但價格高。而國內VR眼鏡價格低,基本都在千元以下,但效果體驗非常差。」那麼最後體驗的結論就是,虛擬現實和3D電視的感覺類似,設備不完美、舒適度不夠,稍好一點的設備價格又太高。

他還對資料和數據運行加工和分析發現,現在VR技術的應用還集中在航空教育、醫學培訓等方面,真正進入爆悶頌發期可能還需要技術方面進一步的突破。因此,他對VR概念的炒作只有了小倉位博短線參與了歌爾聲學這類的股票。「但我也一直關注行業動態,畢竟這個行業前景廣闊,總有一天會進入爆發期。博短線參與,也是為了保持對這個行業的關注度,能在這個板塊普漲前捕捉到蛛絲馬跡,而不至於大概率錯過機會。」

說到此處,張飛騰又給記者舉了個例子,他是影迷,如果有時間他就會坐到電影院去看一場時下大片。同樣的,和別人看電影不一樣,他看電影還會發現背後的機會。2013年初,《西遊降魔篇》上映,因為周星馳的加盟,讓這部電影的觀眾場場爆滿。「雖然我看《西遊降魔篇》的時候,最終票房數字還沒出來,但看著火爆場面,就可以判斷票房數字會不菲,那麼作為這部影片的投資方和發行方的華誼兄弟,是直接受益者。」

看電影回來後,他開始認真研究華誼兄弟這只股票,以及該股票所處的影視文化傳媒板塊。「當時的大環境是,影視文化傳媒有政策支持,市場大爆發,各大影院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再加華誼兄弟強大的導演和明星團隊,同時華誼兄弟還在2013年投資了掌趣科技。股價水漲船高可期。」張飛騰回憶說,「於是我在2013年4月份,以每股5元左右(向前復權,下同)大手筆買入華誼兄弟,而這只股票也不負眾望,10月份漲到了17元左右。我的股票也在9月份以15元的股價賣出,5個月的時間就賺到了300%的收益」。

事後,通過新聞和公告了解到,《西遊降魔篇》以12.48億元總票房成為2013年票房冠軍。2013年華誼兄弟中報凈利潤達到4億,同比增長282%,確實出現爆發式增長。這也印證了張飛騰之前對這家公司判斷的正確性,「股票炒的就是預期,如何讓你的選擇和預期不出現大的偏差,就來自你在生活中對一些細節的判斷和深挖。」

那麼,又是什麼能讓張飛騰在華誼兄弟股價還處於上漲時果斷止盈呢?張飛騰表示,做股票不可能從魚頭吃到魚尾。之所以會在15元左右的位置賣出華誼兄弟,是從市場的大環境考慮的。創業板從2012年12月的585點開始到2013年10月的持續拉升,相比大盤「風景獨秀」,這也造成了創業板的投資過熱,許多股票都漲得非常瘋狂,市盈率普遍偏高,股價已經遠遠透支了業績增長。比如,身處創業板的華誼兄弟,從每股15元的價格去判斷其估值,與當時的業績相比較,已經觸及了短期的「天花板」。另一方面,2013年下半年開始,政府對於文化產業的促進利好經過媒體的廣泛報道可能也已經消化得較為充分。因此我判斷華誼兄弟的這一波上漲行情可能即將結束,也就選擇了獲利了結。

「因此,僅僅通過一部電影票房的好壞來決定影視股的鄭拍投資邏輯顯然還有失偏頗。《西遊降魔篇》的票房大賣僅僅是華誼兄弟股價上漲的催化劑。選擇不選擇哪只股票,必須綜合考慮。」張飛騰說。

把握「人棄我取」大機會。

關注新興產業機會,還存在一個問題,雖然有機會,但也存在「一哄而上」的產能過剩,像光伏行業。「一個行業發展過程中,都存在這個問題,這是經濟規律。尤其是我們國家,不少領域還有補貼和扶持,更容易出現投資熱和惡性競爭。」

但這些行業最會「剩者為王」,因此就有著「人棄我取」的機會。而張飛騰就在光伏產業板塊的投資中獲取過超額回報。2007年左右,剛剛興起的光伏產業出現了一波實體建設投資熱潮,由於光伏行業中的多晶硅利潤巨大,眾多地方政府和投資者一哄而上,很快惡性競爭、利潤下滑,造成了該產業嚴重的產能過剩,許多龍頭企業都陷入困境。從此前國內一批光伏企業在美股的股價表現情況來看,進入2008年之後,這些企業的股價都出現了超過90%左右的大幅下挫,如英利綠色能源的股價從2008年年初的約每股40美元下跌至年末的2美元左右,阿特斯從年初的每股約50美元下跌至年末的5美元左右。我國在美上市的光伏企業總市值,也從2007年的最高點約320億美元,縮減到2008年的不足20億美元。

如此快速的萎縮速度讓許多人開始擔心未來光伏行業會不會消失?張飛騰卻堅定的認為,光伏是新能源的一個方向,國家也有政策在扶持,光伏行業不僅不會消失,一些實力較強的龍頭企業還是會繼續繁榮發展。且中國的光伏產業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30%以上,洗牌淘汰了一批公司,生存空間進一步擴大。20億的總市值顯然還有充足的上升空間。基於這種判斷,在經歷了光伏企業大洗牌的4年後,2012年,張飛騰開始大舉買入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的光伏企業股票,潛伏半年多的時間以後,一些龍頭股股票開始紛紛發力,其中僅阿特斯一隻股票就讓他獲利超過15倍。

而對於為什麼選擇投資美股,張飛騰解釋說,這主要是因為光伏行業的龍頭企業都集中在美股,同時相比A股的光伏企業,美股跌得更透,價格更便宜,投資機會也更多。

借鑒光伏產業的發展歷程,現在的一些新興行業如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等也因為國家的扶持力度較大,一些中小企業紛紛涉足,造成了產能過剩的隱憂,雖然這些新興行業是否會「重蹈」光伏產業惡性競爭、嚴重產能過剩的「覆轍」還不明朗,但張飛騰認為,從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代表著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個行業也一定會存在,如果後期行業面臨倒閉潮或者重新洗牌,龍頭企業出現一些危機,可能反而是比較好的投資機會。

及時反思 嚴格風控。

采訪中,張飛騰也提到巴菲特、歐奈爾等一些投資大家的書籍都是他的「枕邊書」,許多投資心得讓他受益匪淺。

「威廉·歐奈爾說過,絕不買入處於低價位的股票,但只要股票突破了它的較長時間形成的底部,產生相對以前價位更高的新價位時,就買入股票。這樣你就能在某個股票開始發動一個大的漲勢時及時買入,而不是買入某種股票後,浪費6個月或9個月去等它上漲,最後有時還不知究竟它上漲還是下跌。」

這一條技術面的分析就被張飛騰綜合運用到了前面提到的對華誼兄弟的投資當中。在決定具體的買入時機之前,張飛騰發現華誼兄弟的股價走勢此前已經大約橫盤了三年多的時間,從技術角度調整得較為充分,當其股價創出5元的階段新高時,他選擇大舉買入,因為此時前期所有的套牢盤得到釋放,使得其股價上漲起來也更輕松。

不過,市場中沒有長勝將軍,市場也會有牛熊周期。2015年7月他推出的第一隻產品「騰逸一號」就生不逢時,正好趕上了去年的「股災2.0」,在成長過程中又遇到了熔斷時期的暴跌3.0。市場環境不佳也導致「騰逸一號」在存續的一年時間內未能實現正收益,不過值得肯定的是即便在股市的暴跌期間,「騰逸一號」的收益曲線卻並未出現大幅波動,走勢也較為平穩。

對於如何成功躲過股市兩次大跌,張飛騰解釋說,這個是綜合了自己的擇時能力和風控能力起的效果。比如,在2015年6月股災1.0發生後,國家隊開始救市,也使得很多人試圖抄底,但張飛騰發現仍然有很多杠桿盤還是在被清理過程中,場內資金不斷在逢高減持,判斷市場還沒跌夠。而2015年12月滬指雖然也出現了一波小幅反彈行情,但張飛騰分析發現,在此期間市場未能出現放量,同時前期的一些套牢盤也在紛紛出逃,因此判斷這一波的反彈僅僅是對前期下跌的修復,市場仍然面臨調整,而1月份正式推出的熔斷政策則無形中加劇了市場的調整幅度,但在此之前,張飛騰已經提前將倉位從最高峰50%下調至10%的水平。「『騰逸一號』是結構化產品,背負的杠桿比重較大,採取了更加嚴格的投資機會的篩選和風控也有很大的關系。在市場中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⑽ 要求選一隻股票寫一篇論文 誰能給點意見 哪個股票比較好寫

對股票只有常識的話權重股要好寫遲態圓一點,如中石油,中國碼塌銀行等,如果你自己對股票有自己的見解的話,閉鄭就找浮動比較大的小盤股,如茅台,五糧液這類的。

熱點內容
選哪些etf基金好 發布:2025-01-15 13:00:21 瀏覽:280
世紀貨幣網上預定外幣怎麼回事 發布:2025-01-15 12:59:34 瀏覽:621
a股生物科技股票 發布:2025-01-15 12:45:07 瀏覽:382
金融學研究生都考什麼 發布:2025-01-15 12:44:23 瀏覽:66
北京成名網科技股票代碼 發布:2025-01-15 12:44:18 瀏覽:78
股權質押權人如何行權 發布:2025-01-15 12:43:35 瀏覽:607
以企業股權投資方式投入如何驗資 發布:2025-01-15 12:34:17 瀏覽:169
金融業的長尾理論案例有哪些 發布:2025-01-15 12:26:46 瀏覽:655
一隻私募基金多少份額 發布:2025-01-15 12:08:09 瀏覽:600
股權收購如何規避債權 發布:2025-01-15 12:02:26 瀏覽: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