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理由說明
Ⅰ 推薦幾只適合長期持有的股票(說明理由)
(1)小盤(基數低,可塑性大)
(2)價低(價中),有炒作空間;
(3)有資源或核心競爭力;
候選股之一:002125
候選股之二:600010
Ⅱ 運用基本分析原理,選一隻股票為投資對象,說明理由。300字以上
因為字數有限,所以大概給個思路參考。
比如說中國平安。
1、隨著人口老年化,以及可支配收入增加,社會保障會越來越依靠商業保險,那麼同時在壽險和產險發展的保險業龍頭,必然會有高速增長空間。
2、而隨著產業資本改革和資本輸出強化,險資作為市場長期資金本身既獲得追捧同時,也對市場發展起到不可磨滅的貢獻,所以投資險企,本身也是間接投資全市場。
3、從市盈率(PE)和市凈率(PB)來看,中國平安處於歷史較低百分位水平(3月創下歷史最低市盈率8.17),具備估值優勢。
4、從ROE(11%)回報來看,業績增速穩定,回報也豐厚,且股息率也提供不錯對抗逆周期能力。
5、最後,作為上證50和滬深300頭部權重,納入MSCI之後必定從一攬子指數化交易獲得更多流動性。
Ⅲ 如果你有100萬可以投資到股票市場,你可能會選擇哪些股票進行投資,談談選股理由
首先是你的風險承受能力!低風險承受能力,不建議追擊熱點什麼的!以基本面投資為主!!可以考慮配置基金!或者直接投資指數基金,大盤漲就賺。這個要求會分析大盤的趨勢。如果沒有能力分析,建議配置自己熟悉的行業的龍頭股!比如白酒就是貴州茅台!
Ⅳ 通常買入一隻股票需要哪些理由
理由有千萬種,但最重要的一條是,永遠不做自己不熟悉的股票。所有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道理,一樣適合股市。
Ⅳ 怎麼選擇一隻好股票理由是什麼如題 謝謝了
買股票先選好企業,再選小盤的、選有庄的、選資產重組的等等。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企業才算是好企業? 2001年到2005年這么大一個熊市,很多好企業的股票已經翻了三四倍了。那麼現在從一千多點漲到三千五六百點了,很多企業還是沒漲,為什麼?要破產了,能漲嗎?所以,要選就要選確定性高的,能夠不斷給股東回報的,不斷贏利的,持續發展的企業。這就是好企業。 選龍頭好企業 如果一個企業的產品根本就沒見到,這個企業的股票最好不要染指。為什麼?買一個股票不了解它,它突然跌了兩個跌停板怎麼辦?一般人只有割肉跑,因為不知道出了什麼事?但是如果這個企業你了解,到市場上看得到這個企業的產品,你就會認為企業股價跌一點非常正常,這就是確定性。 炒股如果不抓住最優秀的企業,在2020年的時候,無論是5000點還是10000點,你照樣會賠錢。優勢的企業是因為管理優秀、品牌優秀、領導人能幹才不斷地向前發展, 英國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基金經理叫陶布,他說,自己投資非常簡單,把英國可以做到世界上最好的那些企業一網打盡就行了,英國哪些企業是做到世界最好的呢?第一,三五香煙;第二,蘇格蘭威士忌;第三,聯合利華;第四,希思羅機場;第五,保誠保險公司。陶布說:「我的投資組合非常簡單,就是把這些東西變成一個投資組合。效果相當好,25年翻了54倍!為什麼?因為這些好企業越來越長大。」 選壟斷稀缺企業 現在很多投資者投資時,願意受別人鼓動。比如,人家說這個企業是茅台第二,茅台漲多高它也能漲多高;說那個企業是第二個招商銀行,買它比招商銀行好,因為招商銀行價格太高,它低,潛力非常大;這個企業是第二個五糧液,這個企業是第二個……很多投資者就願意貪這個便宜,就去買第二個「茅台」、第二個「工商銀行」、買第二個「蘇寧電器」,這都是些概念,好的永遠是稀缺的,而且這些好的都是壟斷的、稀缺的、不可再生的,長期持有問題不大,而且管理的風險也不太大。其次,選那些品牌卓著的,比如可口可樂,再比如同仁堂、貴州茅台、雲南白葯、阿膠,這些品牌已經存在了幾百年了,再存在個二三十年也不用擔心,這些品牌有很大溢價,而企業是文化的載體。 每個行業都會有自己的龍頭企業,那麼是不是每個行業都值得同樣關注呢?不是。要選優勢行業。什麼叫優勢行業?就是要做精而不要做得太廣泛。香港在上世紀70年代,當時李嘉誠身價才幾千萬,而包玉剛是世界船王,身價更高,一個油輪等於岸上好幾棟大樓呢,但現在誰有錢?李嘉誠,他已經是華人首富了。為什麼?看看李嘉誠的資產配置就知道了,當包玉剛是船王的時候,李嘉誠就在買碼頭,所以李嘉誠現在旗下不管是長江實業、和記黃浦,主要的投資就是碼頭、貨櫃碼頭、高速公路、電力、機場、商業零售,還有香港的電訊、歐洲的電訊,他買這樣的收費口行業,才使得他的資產往上走。對於老百姓而言,就買收費口行業、穩健的行業最適合。 除了「收費口」行業之外,還有哪些行業也值得留意呢?中國品牌的白酒、醫葯、旅遊區、鐵路、公路、機場這些東西,別人復制不出來的這些東西也是應該重點關注的。 選快速成長企業 再一點,選能長大的行業。什麼行業能不斷長大?選全球商業周刊的企業前五十家,就知道選什麼行業了。第一是金融,金融里邊有證券保險銀行,有花旗銀行、摩根大通、富國銀行、哈撒威保險、美林高盛證券;第二是科技,有微軟、有思科、有戴爾、英特爾;第三個是消費品,有雀巢、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萬寶路;第四個是醫葯行業,有輝瑞制葯、有默克制葯、有葛蘭素史克;第五個是沃爾瑪、家樂福、家得寶這樣的商業巨頭;第六個是殼牌石油、美孚石油這樣大的能源巨頭;第七是通用電器、豐田汽車。這些說明了什麼行業能長大,什麼行業長不大,擠不到前五十。 中國的崛起分為大致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製造業的崛起,我們可以紡世界上最好的布,製造世界上最好的鞋,做世界上最好的電冰箱,製造世界上最好的微波爐;第二個層次是服務業,金融資本市場的崛起,帶動消費的服務行業的全面發展;第三個層次是整個文明的崛起,是文化的復興,這也是最高一個層次,那麼很多品牌的、承載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瑰寶的東西,未來就會非常有前途。所以,要選擇這樣的行業、企業,作為長期關注、投資的一個重點。沈春寧整理下期預告:選擇優勢行業中的龍頭企業,是目前中國經濟面臨騰飛的背景之下,最適合於普通投資人的選股方法。
麻煩採納,謝謝!
Ⅵ 選擇股票的理由
由於上市股票種類繁多,計算全部上市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的工作是艱巨而復雜的,因此人們常常從上市股票中選擇若干種富有代表性的樣本股票,並計算這些樣本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動人的露出美麗的笑臉。說是初春也不為過,
Ⅶ 為什麼要投資股票投資股票的價值和意義在哪
很榮幸能回答你的問題.
1 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講(略懂),生產力發展出來的果實,是要經過生產力關系的再分配,從而反作用於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性質和分配方式之間的關系很緊密.總之,分配方式是由生產力性質決定的,而金融證券股票市場就是這么一種資產再分配的方式.它的存在從宏觀的政治經濟社會的性質決定的必然結果,它存在的理由是勿用置疑的.
2 人為地建立股票市場目的,當初的初衷是讓企業融資得到更遠大發展,而企業通過分紅等方式回報給投資者.這是股票市場存在的原因之一.然而目前正如你所說,這種收益方式很低.
3 而股票市場的另一種更強大的存在理由,正如1中所說,是資產再分配的合理的合法的場所.現實情況是普通老百姓投資股票不是為了分紅等收益,而是獲取股價差價之間的厚利.這種需求,形成了股票再分配資產的動力.是社會生產力(分配方式)的無形之手決定的.
4 資產的再分配,是為了再促進社會生產力的再發展.擁有大部分的生產資料的優秀勞動者,能夠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所以,股市中優勝劣汰,讓"優秀勞動者"擁有更多的生產資料,其實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內在需求.
5 不管股市中的起伏是炒作或者實體經濟發展情況引起的.這些都只是股市引起股價上下的工具.股市的最終形式是上或下的起伏,在不斷的起伏之間,實現了資產在不同擁有者之間的流動和再分配.股市可以形容為戰場.強者可以預測經濟走勢(工具)斷定起伏,或者掌握概念炒作方向(工具)順勢而為,甚至本身製造概念(工具)創造起伏.
6 我想普通投資者投資股票,大部分人不會比較分紅和銀行利率之間的差異,而是想爆富.這種本身的目的就想一步登天,卻又不知道股市中的強者又意味著什麼.這樣就相當於賭場,帶給了他們風險也不足為過.
7 所以投資股票的價值和意義. 對於普通投資者的價值和意義:目前內地股市(其實大部分股市)是提供了從股市的差價中博取更多的資產機會. 而對於社會生產力而言,是實現生產資料的再分配,從而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內在需求.
Ⅷ 請選擇一個股票進行投資 並從投資學的角度分析為什麼選它
投資要選擇成長股,如何尋找成長股?
什麼是成長股?
費舍對通常進行的經濟大勢預測不抱什麼希望,他說投資人更應該集中精力選擇能夠使自己以最小的代價和風險來獲得最大收益的公司,這些也就是所謂的"成長股"。他提出了選擇成長股的15個要點,他認為,一家公司如果能夠符合其中相當多的要點,則具有比較高的投資價值,也就可以稱為"成長股"。這15個要點大致圍繞著以下的幾個方面:
首先是公司面臨的市場狀態和它的競爭能力:這家公司的營業額在幾年之內能否大幅成長?有沒有優越的銷售渠道?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判斷一個公司是否值得研究的基本條件。
營業額的增長前景首先取決於需求增長的狀況,公司的管理水平也必須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另外,對於企業銷售能力的分析往往被忽視,絕大多數分析人員只滿足於依賴一些粗略的指標來分析企業的銷售能力。費舍認為這些比率太過粗疏,根本不足以成為判斷投資價值的依據,要了解一家企業真正的行銷能力,必須要到其競爭對手和客戶那裡去做艱苦而細致的調查。
其次是公司的研發水平:該公司研發活動的效率如何?為了進一步提高總體銷售水平,發現新的產品增長點,管理層推進研發活動的決心有多大?
費舍認為,一家公司財務穩健性的最根本的保證就在於能夠不斷開發新的、能夠保證相當利潤量的產品線,而這直接取決於研發活動的水平,觀察研發活動有兩個最重要的角度:一是研發活動的經濟效益如何;再者就是公司高層對於研發活動的態度如何,是否能夠認識到目前市場的增長極限並且未雨綢繆。
第三就是公司的成本與收益狀況:公司的成本控制水平如何?利潤處在什麼水平上,有沒有採取什麼得力的措施來維持或者改善利潤水平?有沒有長期的盈利展望?
雖然不象一般的分析師那樣對成本和利潤緇銖必較,但是費舍對於公司盈利能力也很關心,因為市場對公司的評價--也就是股票價格--更多的是集中在對盈利水平的評價上的。
費舍極為看中企業長遠的盈利能力,他也一直在追尋那些凈利潤率持續高於行業均值的公司;他明確指出:"投資於利潤率過低的公司,絕對無法獲得最高的長期利潤。"他的理由是,利潤率低的公司財務體質過於虛弱,抗打擊能力弱,在經濟不景氣中最可能首先倒下。
最重要的要點就是公司的管理水平:公司的人事關系、管理團隊內部的關系如何?公司管理階層的深度夠嗎?在可預見的將來,這家公司是否還會繼續發股籌資,現有持股人的利益是否因預期中的成長而大幅受損?管理層的誠信態度是否不容置疑?
費舍認為良好的人事關系(特別是管理團隊內部的良好氛圍)和管理層足夠的深度是保證企業能夠高效發展的基本保證之一;而對於公司的融資能力,他旗幟鮮明的指出:如果幾年內公司將增發新股融資,而現有的每股盈餘只會小幅增加,則我們只能有一個結論,也就是管理階層的財務判斷能力相當差,因此該公司不值得投資。這一點相信對中國股民應該是啟發良多。
在所有判斷公司是否值得投資的標准中,費舍把公司管理層的誠信狀況作為最後一個,也是做為最重要的要點提了出來。早在1959年他就斬釘截鐵地寫到:"不管其他所有事務上得到多高的評價,如果管理階層對股東有無強烈的責任感一事,令人深感懷疑的話,投資人絕對不要認真考慮投資這樣一家公司。"反觀今日美國股市之一派亂象,真是使人無法不佩服他的洞見,大師的目光是可以穿透歷史的啊!
--怎樣找到它?
對這些要點瞭然於胸之後,如何從上千家公司中選出若幹家符合上述標準的呢?對此,費舍的經驗就是首先求助於富有經驗的投資專家,但是專家提供的線索總的來說仍然只是原始資料,而要從其中迅速篩選出若幹家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公司,則主要靠經驗了。
心中有了被選對象的大致范圍之後,費舍就開始了他稱之為"閑聊"的過程,尋找盡可能多的信息來源,不斷豐富自己對所研究的公司的認識,"閑聊"對象主要應該是:該公司的競爭對手、供應商和客戶、大學和ZF的科學家、行業協會的成員以及公司以前的員工等。
費舍堅持認為,只有從側面了解到有關於一家公司至少50%以上的信息之後,才可以去拜訪目標公司的管理階層,否則就是一種極其危險的狀態:因為投資人對目標公司沒有足夠多的了解,極容易被公司的管理人員所誤導;此外,也根本無從判斷最基本的要點之一 --高管人員本身的能力。
費舍非常反對那種只憑幾張財務報表和研究報告就匆忙下結論的做法,他譏諷道:"一個人如果一個星期只花一個晚上,躺在舒適的扶手椅里瀏覽一些經濟商免費報告,便獲得很高的利潤,你覺得說的過去么!"
--何時買賣?
費舍投資哲學的核心就在於找到現在被市場忽視、但是未來幾年內每股盈餘將有大幅度成長的少數股票;進一步地,想要獲得可能獲得的最高收益,就應該仔細考慮出時機問題。
費舍對此有獨到的見解,對於傳統的依據景氣研究以及對未來的預測來決定是否買賣股票的做法,他持否定的態度。他明確提出:過分信任經濟預測的可靠性,無異於拿自己的全部積蓄去冒險。
費舍認為,最佳買入點應該是在"盈餘即將大幅度改善,但盈餘增加的展望還沒有推升該公司的股票價格時",而抓住最佳買入點的基礎就在於能夠正確判斷目標公司相對於整體經濟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另外,由於市場的原因導致的股價大幅下跌也是買進優質股的好時機。
對於賣出持股,費舍認為只能基於三個理由:首先是原始買進時就犯下了錯誤;其次是公司出現了重大問題,管理出現退步,或者是增長潛力消耗殆盡,難於繼續擁有突出的表現。第三個理由是投資者又發現了比手中持有的股票更優秀的品種。費舍認為最後一種情況非常罕見,而且隨時准備更換持股組合的風險其實很大。
投資人不應該做什麼?
在費舍眼裡,投資過程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陷阱,而且他本人正是在不斷犯錯的過程中逐漸成長起來的,為此,他專門總結了一些投資人應該盡量避免的東西:
--不要過度強調"分散投資"。費舍認為: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過於分散化迫使投資人買入很多並沒有充分了解的公司股票,而這可能比投資過於集中還要危險。他根據自己的經驗給出了一個最低限度分散投資的優先順序:A審慎選出根基穩固的大型成長股,並且至少應該擁有5隻以上,但其產品線最多隻能略微重疊;B較少投資於那些介於上述股票和高風險的年輕成長型公司之間的股票;C最後才可以考慮風險較高的年輕的成長股。
--不可過分依賴數字。這里說的數字主要指一隻股票前幾年的價格列表、每股盈餘的狀況等等一般投資人所津津樂道的數據。費舍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主宰股價走勢的是未來,不是過去。"在做出是否購買某隻股票的決策時,它過去幾年的價格變動或者是每股盈餘等等根本就無關緊要。
--買進真正優秀的成長股時,除了價格之外,也不要忽視時機因素。有的時候,你會成功地找到一直真正有潛力的成長股,但是很有可能你面臨的情況是:它的價格現在正處在一個不合理的高價位上。費舍介紹了一種方法,即:研究這家公司過去成功的經營計劃,可以發現這些經營計劃在發展階段的某一點,必然會反映在股價上面,而在這個時間附近買進,就很有可能在接近最低價位的地方獲得極有潛力的股票。
--不要緇銖必較。許多投資人都會為自己將要買賣的股票設定一個心理價位,費舍對此的批評可謂一針見血:作為一名希望憑借股票成長性在幾年之內獲得高額收益的投資人來說,為了一點小小的價格差異就放棄交易,絕對是得不償失。
--不要忽視市盈率的分析。市盈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但是許多人沒有認識到市盈率只有跟公司經營的特性聯系起來,才能夠真實反映其價格的"含金量"。費舍認為如果一個公司能夠不斷開發出新的獲利來源,而且所在的行業亦可望有相近的成長動力,則其5-10年之後的市盈率肯定要遠高於一般的股票,即使其現在的價格已經相當可觀,其實還是非常值得投資的.
菲利普.費雪---如何選擇成長股
做中長線一定要學習這本書,我整理了一下它的要點:
第一章:過去的線索(略)
第二章,閑聊的妙處(論壇就是起到這樣的作用)
熟悉一家公司特定面向的人,你可以獲知每一家公司在業內的相對強弱勢。如競爭對手,供應商和客戶。大學、ZF和同業工會都是主要的咨訊來源。
第三章:買進那支股票
尋找優良普通股的15個要點
1、這家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有沒有充分的市場潛力,至少幾年內營業額能否大幅成長?
2、為了進一步提高總體銷售水平,發現新的產品增長點,管理層是不是決心繼續開發新產品或新工藝?
3、和公司的規模相比,這家公司的研究發展努力,有多大的成果?
4、這家公司有沒有高人一等的銷售組織?
5、這家公司的利潤率高不高?
6、這家公司做了什麼事,以維持或改善利潤率?
7、這家公司的勞資和人事關系是不是很好?
8、這家公司的高級主管關系很好嗎?
9、公司管理階層的深度夠嗎?
10、這家公司的成本分析和會計記錄做的如何?
11、是不是在所處領域有獨到之處?它可以為投資者提供重要線索,以了解公司相對於競爭者,是不是很突出?
12、這家公司有沒有短期或長期的盈餘展望?
13、在可預見的將來,這家公司是否會大量發行股票,獲取足夠的資金,以利公司發展,現有持有人的利益是否因預期中的成長而大幅受損?
14、管理層是不是只向投資人報喜不報憂?諸事順暢時口沫橫飛,有問題或叫人失望的事情發生時,則「三緘其口」?
15、這家公司管理階層的誠信正直態度是否無庸置疑?
第四章,要買什麼?
1、幾乎所有的普通股投資,其目標都應該放在長期賺得厚利上。投資歷史較悠久、根基較穩固的成長型股票,縱使因為整體股市出乎意料下跌而有所損失,也屬暫時性質。這類大型公司的長期增殖潛力,遠低於小型、年輕的公司,但整體而言,是非常值得投資的對象。
2、投資成效決定於兩件事:運用原則的技巧,另一個是運氣。
3、每一份研究都指出了相同的趨勢:五年或十年期內,成長型股票的資本增殖幅度遠高於其他股票。
第五章:何時買進(好好體會這一點,能買到短期就能彪升的股票)
1、買到正確的股票,並抱牢夠長的時間,總會帶來一些利潤,通常還會創造可觀的利潤,不過,要獲得驚人的利潤,則應考慮進出時機的問題。
2、預測景氣趨勢的經濟學,不妨視為中世紀的煉金術。
3、如果傳統的有關經濟展望的研究,不能提供正確的方法,讓我們確定合適的買進時機,有什麼辦法能告訴我們這件事?答案和成長股本身的特性有關。其共同點是:適合投資的公司,盈餘即將大幅改善,但盈餘增加的展望還沒有推升公司的股票價格。這種情況出現時,適合投資的公司便處於適合的買點。
第六章:何時賣出
有三個理由,才賣出股票:
第一個理由:買進是錯的。
第二個理由:公司發生了不好的變化。如管理階層退步,成長公司的成長性耗盡。
第三個理由:換股買進看起來前景更好的公司。但此種做法必須非常小心。
投資人「五不」原則:
一不買處於創業階段的股票。
二不要因為一隻股票在店頭交易就棄之不顧。
三不要因為你喜歡某公司年報的格調,就去買該公司的股票。
四不要以為一公司的本益比高,便表示未來的盈餘成長已大致反映在價格上。
五不要緇珠必較。
投資人「另五不」原則:
1、不要過度強度分散投資。
2、不要擔心在戰爭陰影籠罩下買進股票。
3、不要忘了你的吉爾伯特和沙利文。(英國劇作家和作曲家,意思是不要受無關緊要的事情的影響)應該牢記的是:對他重要的事,是未來,而不是過去。
4、買進真正優秀的成長股時,除了考慮價格,不要忘了時機因素。]
5、不要隨波逐流。在不同的時間,會對同樣的事實作出不同的評估。其中,心理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詳細資料請參考:
http://www.cy508.cn/viewthread.php?tid=1024&highlight=%B3%C9%B3%A4%B9%C9
另外:至少具備以下一些特徵:
1、公司主營 業務突出,將資金集中在專門的市場,專門的產品或提供特別的服務和技術,而此種產品和技術基本被公司壟斷,其他公司很難插足投入。那些產品和技術在市場上競爭程度不高,把資金分散投入,看到哪樣產品賺錢即轉向投入,毫無公司本身應具有的特色,以及無法對產品和技術壟斷,在競爭程度很高的領域中投入的上市公司很難成為「明日之星」。
2、產品和技術投入的市場具有美好燦爛的發展前景,當然對市場的前景具有前瞻的研判必不可少。比如,世界電腦市場的龐大需求使美國股票「IBM」和「蘋果」成為當時的「明日之星」;香港因為人多地少,加上地產發展商的眼光,使地產上市公司利潤和股價上升數倍。
3、「明日之星」上市公司應該在小規模或股本結構不大的公司中尋找。由於股本小,擴張的需求強烈,適宜大比例地送配股,也使股價走高後因送配而除權,在除權後能填權並為下一次送配做准備。如此周而復始,股價看似不高,卻已經翻了數倍。
4、「明日之星」上市公司所經營的行業不容易受經濟循環所影響,即不但在經濟增長的大環境中能保持較高的增長率,而且也不會因為宏觀經濟衰退而輕易遭淘汰。
5、公司經營靈活,生產工藝創新,尤其是在高科技范圍,它們比其他的公司有高人一籌的生產技巧,容易適應社會轉變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6、公司肯花大力氣進行新技術研究和創新,肯花錢或有能力不斷發展新產品,始終把研究和發展新技術和新產品放在公司重要地位,如此,公司才有能力抵禦潛在的競爭對手,使自己產品不斷更新而立於不敗之地。
7、公司利潤較高或暫不高,但由於發展前景可觀而有可能帶來增長性很快的潛在利潤。這一條對發現「明日之星」十分重要,因為利潤成長性比高利潤的現實性更為重要,動態市盈率的持續預期降低比低企的市盈率更為吸引人。
8、公司的股本結構應具有流通盤小、總股本尚不太大,且總股本中持有部分股份的大股東應保持穩定,大股東實力較強對公司發展具有促進甚至帶來優質資產的可能。
9、公司仍未被大多數人所認識,雖然有人聽說過公司名稱,但大多數投資者都不知道該公司的股本結構、潛質、經營手法、生產技巧和利潤潛力等,太出名或已經被投資者廣為知道的上市公司不可能成為「明日之星」。
10、「明日之星」股在行情初起時,股價應不高,至少應在中、低價股的范圍內尋找,因為從幾元的股票翻倍到數十元較容易,而幾十元股票要漲到數百元則對大眾心理壓力較大。
詳細資料請參考:
http://www.cy508.cn/forum-56-1.html
謝謝,請給我加分.
Ⅸ 買入股票理由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在股市中操心費力為的是什麼,還不是為了求財;買一隻股票的理由是什麼?很簡單,買一隻股票的理由就是為了能夠賺錢或者是這支股票有賺錢的可能。
答案了買一隻股票的理由是什麼?買這支股票會賺錢。買一隻股票的理由就是對這支股票有上漲的預期。
當然這種預期可能是一周之後,1月之後,或者一年之後都有可能。
當然對於股票上漲的預期,或者是買入的理由,每位投資者又都是不同的。有人看技術面,有人看基本面,有人是左側買入,有人是右側買入,有人喜歡吹抄底,有人喜歡追高。每個人買入一隻股票都有屬於他自己的理由。這種不同就像吃飯的口味一樣酸甜苦辣每個人喜歡的都不同。沒有絕對的好和壞,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