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購股票初始投資成本是
『壹』 企業採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包括什麼
第二章 初始計量
第三條 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確定其初始投資成本: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合並方以支付現金、轉讓非現金資產或承擔債務方式作為合並對價的,應當在合並日按照取得被合並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支付的現金、轉讓的非現金資產以及所承擔債務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合並方以發行權益性證券作為合並對價的,應當在合並日按照取得被合並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按照發行股份的面值總額作為股本,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所發行股份面值總額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購買方在購買日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確定的合並成本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第四條 除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確定其初始投資成本:
(一)以支付現金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作為初始投資成本。初始投資成本包括與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直接相關的費用、稅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二)以發行權益性證券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發行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三)投資者投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但合同或協議約定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四)通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確定。
(五)通過債務重組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2號——債務重組》確定。
『貳』 中級會計實務長期股權投資 初始投資成本求解
1、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票支付的手續費、傭金等發行費用,股票溢價發行的,從發行股票的溢價中抵扣;股票發行沒有溢價或溢價金額不足以支付發行費用的部分,應將不足支付的發行費用沖減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發行股票募集的資金按發行股份數的面值計入總股本,超出面值的溢價部分計入資本公積,而手續費和傭金在溢價部分計入資本公積時扣除,這樣實際上計入資本公積的就是凈溢價,能客觀反映企業發行股票的實際募集資金收入,所以發行傭金和手續費是不計入長投成本的。
甲公司初始投資成本是1000萬*8股票+設備公允價800萬元,該交易屬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且換出換入公允價值都可以計量,根據非貨幣性資產准則,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公允價值均能夠可靠計量的,應當以換出資產公允價值作為確定換入資產成本的基礎,一般來說,取得資產的成本應當按照所放棄資產的對價來確定,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換出資產就是放棄的對價,如果其公允價值能夠可靠確定,應當優先考慮按照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確定換入資產成本的基礎;如果有確鑿證據表明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更加可靠的,應當以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為基礎確定換入資產的成本,這種情況多發生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存在補價的情況,因為存在補價表明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公允價值不相等,一般不能直接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本題不存在補價,故以換出資產公允價值即股票和設備公允價作為換入資產即初始投資成本更合適。
2、取得長期股權投資而發生的直接相關的費用、稅金及其他必要支出計入初始投資成本。直接相關費用包括為投資支付的法律服務費、審計費及評估費等。
1、2的區別在於前者是間接費用、後者是直接相關費用; 取得長期股權投資而發生權益性證券、債券或承擔其他債務而支付的手續費、傭金等是由於發行證券或承擔債務而發生的,直接歸屬於該證券或債務,所以應計入相關證券的發行成本或債務的初始計量金額。因此重點是要區分間接費用和直接相關費用,會計上及例題基本上是以這兩種形式體現(為發行權益證券支付的手續費傭金和為投資或取得投資支付的法律服務費、審計費、稅費等相關直接費用),所以牢記這兩個區別和案例即可。
『叄』 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和投資成本一樣嗎
不一樣的。
一、權益法適用范圍
1、共同控制,合營企業
2、重大影響,聯營企業
二、權益法的會計處理(重難點)
初始投資成本,非合並,投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加相關稅費。
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明細賬:成本、損益調整、其他權益變動
1、初始投資成本的調整
(1)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以此入賬長期股權投資)(投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和相關稅費之和)(舉例:350萬元)>投資時投資企業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排除商譽)凈資產公允價值(權益法一開始就體現市場理念)份額的(舉例:300萬元),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會計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 350
貸:銀行存款 350
(2)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舉例:270萬元)<投資時投資企業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300萬元),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同時調整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特別注意)入賬價值=初始投資成本+營業外收入
借:長期股權投資 270
貸:銀行存款 270
借:長期股權投資 30(300-270)
貸:營業外收入 30
為了說明問題,寫了兩個分錄,實際上寫一個就可以:
借:長期股權投資 300
貸:銀行存款 270
營業外收入 30
2、損益調整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考試必須寫)
貸:投資收益
或相反分錄。
『肆』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和入賬價值的區別
初始投資成本是投資企業所投出資產的價值。
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則是指投資方所取得被投資方的凈資產份額。
關聯:絕大多數的情況下二者的數值是相同的,即初始投資成本=入賬價值。
初始投資成本是指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時的金額: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初始投資成本為享有的合並日被合並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和非企業合並的初始投資成本金額為所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支付的直接相關稅費。
權益法下,初始投資成本金額為所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支付的直接相關稅費。
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
1、成本法核算:
①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母子公司。
②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
2、權益法核算:
①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合營公司。
②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聯營公司。
『伍』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與帳面價值如何計算
甲占乙的25%,為重大影響,所以用權益法核算
權益法下,如果是負商譽的話要對初始投資成本進行調整的
這題是正商譽不用調整
這題初始投資成本是4600
入賬價值是4600-145=4455
2012。1。3
借:長期股權投資 4455
應收股利 0.25X580=145
貸:銀行存款 4600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7
貸:銀行存款 7
2012。3。16
借 銀行存款 145
貸 應收股利 145
2012.12.31
借:長期股權投資 -損益調整 3000X0。25=750
貸: 投資收益 750
借:長期股權投資 -其他權益變動 100X0。25=25
貸: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5
初始投資成本是指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時的金額,
(1)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初始投資成本為享有的合並日被合並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
(2)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和非企業合並的初始投資成本金額為所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支付的直接相關稅費。
(3)權益法下,初始投資成本金額為所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支付的直接相關稅費,權益類的發行費用要沖資本公積,債券類的計入初始投資成本
當初始投資成本小於取得投資時應享有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時,應該先對初始投資成本進行調整,再將調整後的金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
其入賬價值=初始投資成本 + 初始投資成本與應享有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的差額(即計入營業外收入的金額)
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是指長期股權投資科目的入賬金額,一般是指對初始投資成本調整後的金額,成本法下(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和初始計量金額是一致的
舉個例子:
比如A對B進行長期股權投資,取得30%的股權,支付銀行存款100萬,被合並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400萬。
如果題目只問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是多少,那就是100萬(非企業合並形式形成長期股權投資)
借:長期股權投資100
貸:銀行存款100
如果說涉及到後續計量,權益法核算。
400×30%=120,這個時候再對長期股權投資進行調整,即
借:長期股權投資20
貸:營業外收入20
兩筆分錄合並,
借:長期股權投資120
貸:銀行存款100
營業外收入20
那麼初始投資成本為100萬,入賬價值為120萬
再比如A取得B60%的股權,對其形成控制,那這個時候初始計量就考慮是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還是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據此確定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是什麼,後續計量成本法核算,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即這個時候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就是其初始投資成本。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陸』 1、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是指 ( )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是指 (D 占被投資方凈資產的份額 )
初始投資成本是指取得投資時實際支付的全部價款,包括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但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應作為應收項目單獨核算。
(6)公司購股票初始投資成本是擴展閱讀:
《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對初始成本的確定分為企業合並取得和非合並取得,分別做出規定:
(1)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取得的股權投資,合並方以支付現金、轉讓非現金資產或承擔債務方式作為合並對價的,應當在合並日按照取得被合並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支付的現金、轉讓的非現金資產以及所承擔債務帳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新舊准則存在明顯差別:原准則以投出資產的帳面價值作為投資成本;而新准則是以取得被投資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取得的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為投資方在購買日為取得對購買方的控制權而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以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即以付出的資產等的公允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
『柒』 20X7年初,H公司購入A公司30%的股票計劃長期持有,初始投資成本為165萬元,採用權益法核算,投資時A公司
600*0.3+150*0.3-100*0.3-200*0.3=135
『捌』 如何計算股票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選A。
企業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應當按照該金融資產取得時的公允價值作為其初始入賬確認金額,記入「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已宣告發放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500元,記入「應收股利」。
另外支付相關費用100元,記入「投資收益」。
你明白了嗎?
『玖』 企業購入的採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包括( )。
正確答案:A,C,D
解析:【正確答案】
ACD【答案解析】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在「應收股利」賬戶反映,
選項A、C、D均應計入初始投資成本中。
【該題針對「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取得」知識點進行考核】
『拾』 在不同情況下如何確認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應區分企業合並的類型,分別同一控制下控股合並與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並確定其初始投資成本。
1、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合並方以支付現金、轉讓非現金資產或承擔債務方式作為合並對價的,應當在合並日按照取得被合並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2、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並中,購買方應當按照確定的企業合並成本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企業合並成本包括購買方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以及為進行企業合並發生的各項直接相關費用之和。
企業合並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
1、以支付現金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實際支付的購買價款作為初始投資成本,包括購買過程中支付的手續費等必要支出,但所支付價款中包含的被投資單位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應作為應收項目核算,不構成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2、以發行權益性證券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成本為所發行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但不包括應自被投資單位收取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
3、投資者投入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作為初始投資成本,但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4、以債務重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等方式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投資成本應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2號——債務重組》和《企業會計准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原則確定。有關核算原則見本書相關章節。
5、企業進行公司制改造,對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按照評估價值調整的,長期股權投資應以評估價值作為改制時的認定成本。
(10)公司購股票初始投資成本是擴展閱讀:
期貨,英文名是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
買賣期貨的合同或協議叫做期貨合約。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
歷史上最早的期貨市場是江戶幕府時代的日本。由於當時的米價對經濟及軍事活動造成很重大的影響,米商會根據食米的生產以及市場對食米的期待而決定庫存食米的買賣。
在1970年代,芝加哥的CME與CBOT兩家交易所曾進行多項期貨產品的創新,大力發展多個金融期貨品種,令金融期貨成為期貨市場的主流。1980年代,芝加哥的交易所開始發展電子交易平台。踏入1990年代末,各國交易所出現收購合並的趨勢。
中國古代已有由糧棧、糧市構成的商品信貸及遠期合約制度。在民國年代,中國上海曾出現多個期貨交易所,市場一度出現瘋狂熱炒。
偽滿洲國政府亦曾在東北大連、營口、奉天等15個城市設立期貨交易所,主要經營大豆、豆餅、豆油期貨貿易。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期貨交易所在中國大陸絕跡幾十年,到1992年鄭州設立期貨交易所,展開另一波期貨熱炒風潮,各省市百花齊放,最多曾經一度同時開設超過50家期貨交易所,超過全球其他國家期貨交易所數目的總和。
中國在1994年及1998年,兩次大力收緊監管,暫停多個期貨品種,勒令多間交易所停止營業。自1998年後,中國大陸合法的商品期貨交易所只剩下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期貨交易所、鄭州期貨交易所三所,前者經營能源與金屬商品期貨,後兩者經營農產品期貨。
到2006年9月8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在上海掛牌成立,首項推出的產品為滬深300股指期貨。
2021年6月15日,上海證券報消息,我國期貨市場套期保值效率在90%以上的品種超五成,期現相關性在0.9以上的期貨品種超六成。銅、棉花、大豆等成熟品種的期貨價格已逐步成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定價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