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股票投資周期
⑴ 如何更好地投資周期股
這里我們採用的是過去7年平均盈利水平來對該公司進行估值,其實更准確的做法是按照全周期長度(不同的周期行業可能全周期長度不同)的平均盈利能力來對公司進行估值。盡管不精確,但是相對而言,周期估值參考已經相交之前的正常估值參考有了改進,公司的估值變動沒有那麼劇烈了。從這樣的周期估值圖中,投資者也更容易發現適合買入的底部位置在哪裡。
最後需要提醒讀者的是:周期股估值只適合那些明確的處於周期性行業的公司,即盈利能力能夠隨著周期的發展由好變壞再由壞變好。然而對於有些公司,可能盈利能力變差之後就不再有機會變好了,那麼就不應該參考周期股估值來評估。
正如聶夫所說,投資者需要理解相關行業的內在運行機制並能夠結合宏觀經濟走勢來對公司是否屬於周期股作出判斷。
⑵ 美國股市是從哪年哪月哪日開始的
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於1811年由經紀人按照粗糙的《梧桐樹協議》建立起來並開始運營,從此有了美國股市。
美國股票市場和股票投資的200年的發展大體經歷過了四個歷史時期。
1、第一個歷史時期是從18世紀末到1886年,美國股票市場初步得到發展。
2、第二個歷史時期是從1886年——1929年,此一階段美國股票市場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市場操縱和內幕交易的情況非常嚴重。
3、第三個歷史時期是從1929年大蕭條以後至1954年,美國股市開始進入重要的規范發展期。
4、第四個歷史時期是從1954年--,機構投資迅速發展、美國股票市場進入現代投資時代。
(2)華爾街股票投資周期擴展閱讀:
1811年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建立標志著嚴格意義的美國證券市場真正形成。1850年代,華爾街成為美國股票和證券交易的中心。
1790年,當時的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大規模發行債券直接導致了證券市場的活躍。1861至1865年的南北戰爭時期,美國聯邦政府為軍費融資,證券市場得到空前發展,股票發行也迅速增加。
1860至1870年,鐵路股票在美國大量上市,出現了鐵路股票泡沫,使美國證券市場開始從過去的債券市場向股票市場轉化,但1886年以前的大部分時間里,美國證券市場以國債、地方政府債和企業債券的交易為主,19世紀的後幾十年股票市場才開始迅速發展起來,並成為華爾街的主角。
⑶ 美國股票周期
美國大選 轉戰順周期成長股
今年三季度,A股市場在經歷了7月份的快速上漲後震盪調整,部分前期領漲的熱門板塊表現回落,進入調整狀態。私募也開始調倉換股,從年初的超配科技、醫葯到均衡配置。展望後市,私募認為市場最大的外圍風險便是美國大選。多家私募表示,已經轉戰順周期成長股,TMT板塊最受青睞。
三季度市場調整蓄勢 私募調倉換股
回顧今年市場表現,遠策投資指出,在一季度新冠疫情出現時,市場表現的是危機下的應激反應模式,二季度則進入全球疫情和政策應對常態化階段。總體來看,市場在三季度對於經濟修復的關注增加,市場風格更加均衡,順周期價值股和成長股均有表現,但由於資金進場節奏錯配和分布結構變化,也帶來市場波動加大,部分行業和個股在資金進出下大幅波動。
清和泉資本表示,得益於寬松政策實施、疫情良好控制、經濟及時修復,到目前為止市場整體表現相對較好。一季度市場因疫情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波動,二季度市場集中反映寬松政策,展開了明顯估值修復,三季度市場寬幅震盪,反映了政策和經濟之間的平衡。
「9月份三大指數回調幅度均超過5%,我們覺得指數中陰,小股票灰飛煙滅,主要還是流動性收緊引起的風險偏好降低,下半年流動性雖然還是較往年寬裕,但邊際收緊很明顯。北向資金階段性撤退,也反映估值處於相對高位,風險偏好不高的資金鎖定全年收益,追漲慾望不強烈。」常春藤資產基金經理石海慧表示。
在此背景下,私募投資策略也在根據市場變化進行調整。遠策投資向記者介紹,回顧三季度投資操作,通過向化工、建材等順周期價值股的配置,讓組合結構更加均衡,同時也增加了對非銀金融等領域樞紐型、龍頭公司的配置,這些操作起到了貢獻收益和平滑組合波動的作用。
星石投資表示,年初的策略是超配科技和醫葯,因為疫情下國內外流動性大幅寬松,是上半年最大的宏觀驅動因素,而最受益於此的正是高估值彈性的、以科技醫葯為代表的逆周期成長股。不過,在二季度末判斷內需會率先恢復,投資方向也逐漸轉向,均衡配置科技、消費、周期類別。展望四季度,星石投資認為,A股核心驅動因素正進一步「交棒」給中國經濟復甦,超配周期、消費類別中順周期成長股。
四季度最大不確定性在美國大選
展望四季度,私募認為,最重要的外圍事件也是最大的不確定性在美國大選。
清和泉資本指出,美國大選落地前後市場展開多輪博弈,對於全球的地緣政治和風險偏好均會產生不小的影響。此外,中美關系和科技領域的摩擦能否改善也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產業預期和市場情緒。「十四五」規劃有利於市場風險偏好的部分修復,未來的產業政策更加清晰。雖然內外部事件相對擾動較多,市場波動大概率不會明顯降低。
石海慧認為,10月估計市場成交量很難上去,因為大家都在等美國大選落定,風險事件消除後才敢下手。「資金面寬松不足,利率上行,會進一步引起估值收縮。另外,新股發行節奏加快,也會進一步加劇短期資金面的緊張,消耗市場活躍資金,指數總體上行動力不足。
⑷ 炒股的季節性規律
股市四個季節的變化規律:
1.春季(2月到4月)
主力是主動的。由於中央召開2次會議和年報的發布,市場有很多積極的預期和機會,主要體現在重組股和業績白馬股上。需要避免性能不佳的地雷單位。春季策略:選擇目標股票,提前播種,等待未來的收獲。
2. 夏季(5月到7月)
隨著政策效果開始顯現,行業變化催生熱點,個股也出現,當年的政策對市場影響較大。熱點一般是科技股和主題股。夏季策略:由於熱點發酵,市場加速進入加速階段,以持股和波段操作為主。
3.秋季(8月到10月)
投機活躍,市場機會增多,但一般不會有大行情,短期內仍應謹慎對待,保持冷靜。這時候應該參與表現好的白馬股,不要參與短線炒作,否則很容易中招。秋季策略:市場在一定發展階段下跌。這個時候要注意及時收獲。
4. 冬季(11月到1月)
一般來說,表現不佳的股票開始被大肆炒作。這時候要注意超跌板塊。最後暴利的時候,但價值投資者不應該太。冬季策略:個股進入下跌通道,在股市熊市中盡量少操作,持幣觀望少動。
5、冬季,大部分基礎設施建設處於停滯狀態。 春天來了,各工地都開工建設,水泥、建材、基建個股會有所表現。 建議在年後提前開始布局,等待上升。夏季通常飲用,尤其是酒精啤酒。 夏季是消費旺季,酒類供應量大。 這方面可以考慮個股,比如珠江啤酒、重慶啤酒和青島啤酒。秋季將涉及天然氣供暖,因此該板塊將在一段時間內出現一波行情,值得關注。冬季煤炭、煉焦煤消費量大,形成行業旺季,有色板塊、煤炭市場呈現飛揚的色彩舞蹈。 調整倉位,等待上升潛力出現。
⑸ 美國股票市場發展經歷了哪些過程
美國股市近五十年來主流投資理念的演變:價值型投資和成長型投資的周期循環投資理念的發源地來自於最具活力、最具創新精神、最發達的美國證券市場。雖然美國股票市場的發展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但真正的規范化、快速發展時期主要是在1933-1934年的證券法出台之後。戰後推出的養老金制度更是有力地推動了機構投資者隊伍的壯大和大大改變了股市的資金供需結構,五十年代的經濟持續增長和股市投資的財富效應,一起推動著股市指數的不斷攀升。以後的各個年代更是各種新思維、新現象的誕生年代,股票市場的新生事物層出不窮。作為影響力最大的機構投資者,證券投資基金尤其是開放式基金的發展,對於推動理性投資理念的普及和創新,通過引導市場、引導資金的流向而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的增長,到了重要作用。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演進,各種新的投資理念從發源地的里圈向外圍擴散,在傳播到外圍股票市場(歐洲、日本、新興市場、發展中國家等)的過程中,必然會結合不同的市場特殊情況與其它投資理念不斷發生碰撞,誕生出新的投資模式。互聯網和通訊技術的進步更是加快了發源地的新投資理念在全球傳播的速度。20世紀的大部分時期,基本分析學派已成為華爾街等發達國家或地區股市的主流,它發展出的兩個主要分支是內在價值型(Valuestock)投資和成長型(Growthstock)投資。前者認為,投資者投資股票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每年收取現金(股息)紅利,股票內在價值是未來現金流(投資者收到的現金紅利)的貼現。成長型的投資者購買股票的目的主要是獲得價格差而非現金紅利,其前提是假設以往主營收入與利潤增長良好的公司將來也會繼續良好的增長勢頭。歷史經驗表明,在經歷過度熱情追高成長型股票導致最終幻想破滅之後,必然又會走回到穩健的價值型投資的老路上,循環往復,周而復始,投資理念的變化呈現周期性的循環規律。同不同年代的產業發展周期一致,處在高增長期行業的高增長速度的熱門股在股票市場歷史上各時期比比皆是,如19世紀的鐵路股、20世紀早期的鋼鐵股和汽車股、50年代的鋁工業股、60年代的電子股和塑料股、70年代的石油股、80年代的生物制葯股和房地產股、90年代的亞洲四小龍和網路股等等,各領風騷,概念股是成長型投資的必然產物和升華。戰後繁榮的五十年代:由於剛經歷了1929-1933年的大崩潰,在20世紀30、40年代,小規模的個人股票投資被認為是危險的舉動,個人投資購買股票不多,個人持有普通股熱是從50、60年代開始的,主要是因為當時(尤其是50年代末期)人們很難相信會再次出現大蕭條和股崩、藍籌股比債券表現好以及擔心通貨膨脹侵蝕個人的錢財。1958年,玻璃纖維船股票是當時市場上的搶手貨,它具有完全替代木船的許多優勢,迎合美國50年代的休閑主題。後來的互聯網股票同此時期的玻璃纖維船股票熱非常類似。「電子狂潮」和騰飛的六十年代:其鮮明特徵是後綴有「trons」的公司名稱的流行,是增長股票和新股的狂潮期。在很大程度上,電子工業股熱與當時的美蘇兩國太空軍備競賽有關。成長股是預期有高收益、高增長率的股票,特別是那些與高新技術相聯系的公司股票,如一些生產半導體、速調管、光學掃描器以及其它先進儀器、儀表裝置的公司,這些行業因投資者對其產品強大市場前景的憧憬而股價飛漲。從六十年代開始,多年以來傳統行業的5-10倍市盈率規則被50-1000倍取代。1961年,數據控制公司的市盈率達200多倍,而增長穩健的IBM和德克薩斯儀器公司的市盈率也達80多倍。在此時期,以市盈率倍數為核心、注重未來現金流預測的穩固基礎理論讓位於注重投資者心理因素、「高買高賣、順勢而為」的空中樓閣理論。為滿足投資者對股票的無止境的投資飢渴,1959-1962年發行的新股比之前的歷史上任何時期都多。如同九十年代後期的「.com」,以「trons」後綴命名的公司紛紛涌現。電子狂潮在1962年卷土重來,5個月後終於爆發可怕的拋售浪潮。成長股、績優股同樣被捲入暴跌的災難,超過大盤的平均跌幅。股票市場從動盪中恢復趨向穩定後,進入的下一個運行熱潮便是企業並購浪潮。投資者對公司高增長的預期,如果不能通過高增長或高科技的概念獲得,便需要創造其它新的方法或概念作為接力棒。於是,六十年代中期誕生了專家們稱之為的美國產業發展史上的第三次並購浪潮。該時期企業並購浪潮的主要動力在於兼並過程本身會導致股票收益的增長,其中的技巧便是財務或金融知識而非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1968年,由於該次並購浪潮中的領導者發布的季度公告收益低於預測,引發了市場的懷疑和震動,企業並購浪潮開始急劇降溫。在六十年代,除了上述概念之外,市場還誕生出其它概念股票,施樂公司是概念股票的典型案例,其靜電復印技術的革命性發明吸引了幾乎所有業績優良的基金經理。後來這種概念化投資策略發展到任何概念都行的地步。概念公司經常出現的問題是擴張太快、負債過多、管理失控等,公司的經營管理風險很大,成長的不確定性大。當1969-1971年的熊市來臨,概念股跌幅比漲幅還大,還快。此後很多年,華爾街不再對業績迷信和推崇概念。就像行業或經濟發展有自己的周期一樣,整個六十年代公眾對概念崇拜的理念經過了近十年的洗禮之後,又回歸到周期循環的起點,崇尚績優成長股。到六十年代後期,隨著基金數量和規模的不斷擴大,開放式基金之間爭奪公眾資金的競爭加劇,公眾開始關注基金近期的業績記錄,尤其關注基金是否購買了那些有令人振奮的概念和完整信服歷史的股票。業績投資便開始風靡華爾街。漂亮的中年人所主宰的七十年代:經歷了六十年代的購買小型電子公司和概念股票之後,基金經理和投資者恢復理性和穩健原則,開始投資於有令人信服的增長記錄的藍籌股,這些股票一般有持續增加的股利以及很大的總股本(流動性好)。人們認為這些股票不會像六十年代投機狂熱時代那樣垮掉,人們普遍的心理是購買後開始等待長期收益,被稱為是謹慎的行動。當時的50隻時髦股票主要有:IBM、施樂、柯達、麥當勞、迪斯尼等。人們認為任何時候購買這些已經被歷史證實的成長股都不會錯,被稱為「一錘定音(one-decision)」股。而且,購買藍籌股還能為機構投資者帶來謹慎投資的聲譽(見表一)。狂嘯的八十年代:是生物工程股的好年華,同樣具備許多投機過頭的好股票,它以另一波包括生物技術和微電子在內的新領域的新股浪潮而開場。1983年出現的高科技浪潮是六十年代的極好翻版,僅僅是改變了名稱而已。技術革命喚醒了人們對高科技將徹底改變人類未來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幻想,直接刺激起60年代的概念炒作理念的復甦。幾乎所有的原始新科技股都是搶手貨,新股上市後還會狂漲。再次征服概念股的是以基因工程為基礎的生物技術的革命性突破,驅動生物技術狂熱的是抗癌(後來是抗愛滋病)新葯的問世,華爾街還因此出現了專門針對生物技術公司的新估價方法。最終的結果還是市場自身來消化自己吹起來的泡沫,從八十年代中期到後期,大多數生物技術公司股票跌去3/4,1988年的市場復甦也沒有幫多少忙。激動人心的九十年代:前半期是「亞洲四小龍」熱,當時的背景是基金經理因美國本土經濟的發展速度放緩後而將目光轉向海外,對新興國家市場激動人心的發現和巨大增長潛力的預期,加上人們對該市場的風險知之甚少,直接推動了股票投資的國際化———「亞洲四小龍」熱,後來因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爆發而崩潰。九十年代後半期至今的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概念股的狂飆及退潮,人們對此至今記憶猶新,同樣也經歷了一個從狂妄到恐慌、最終到崩潰的完整過程和結局。追溯美國股票市場近五十年投資理念演變的歷史,大致按以下線索在展開,其中又蘊涵著某種周期性的循環規律:電子、半導體股(60'S)———績優藍籌股(70'S)———生物工程股(80'S)———亞洲四小龍、網路股(90'S)———傳統行業績優藍籌股(目前仍處在回歸過渡期)。在每一周期中,投資者對證券評價的風格和方式在證券定價中起關鍵作用,從而也就奠定該時期的主流投資理念。概念股興起時期,以內在價值型投資為基礎的穩股基礎理論屈從於空中樓閣理論,藉助於投資大眾的從眾化情緒和過度反應,將憧憬美好的空中樓閣演繹得登峰造極。在概念股崩潰之後,受傷的弱勢群體和投資大眾追求安全和穩健的觀念又深入人心,以內在價值作為股票投資價值的心理底線牢不可破,從而矯枉過正地走向另一個極端,回到有看得見的收益增長和分配現金紅利的傳統產業,直到下一輪周期新的振奮人心的概念出現。我們發現,市場投資理念的周期性變化同股票市場籌碼結構的調整過程驚人的一致,只有當被低估的市場籌碼(成長型股票熱時必然導致市場大量拋售價值型股票,持續一段時期後必然導致價值型股票被低估),在經過成長型股票熱的高峰之後,逐步被調整到更積極、堅定的投資者手中,且一旦這種市場籌碼結構轉換的調整完成或時機成熟之後,新一輪市場熱點或周期的啟動就不遠了。這種周期性在任何國家和地區的股票市場都是合乎邏輯的,因為它與股市零和博弈游戲的利益矛盾或盈虧結構相一致。我們同樣還發現,基金引導著市場主流的投資理念。無論是向新型行業投資、向高成長的新興市場投資(國際化浪潮),還是向國內績優藍籌股投資,基金始終伴隨著先進的產業理論、管理思想的武裝,走在經濟發展和改革的最前沿,領先於經濟周期。正是資本的驅利性和對投資領域的高度敏感,資本才始終能夠率先找到流動的方向,引導社會資金(資源)流向回報最高、最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產業和公司,而一旦遇到阻力便開始自動調整,證券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參考資料 http://www.xslx.com/article1/messages02/2315.html
⑹ 淺談股市周期理論的漲跌原因
構成股價漲跌變化的因素很多,除了政治、財經、業績等實質因素之外,人為因素等的變化,往往是促成股價漲跌的主要原因。雖說莊家能夠人為控制短期股價的波動,但卻無法左右長期運行規律,在長期統計和歸納之後,發現股價的漲跌具有規則的周期性,把這些周期循環的原則應用到股票的買賣操作上來,做到有的放矢,就會減少失誤並提高成功機會。
股價的漲跌並非無跡可循,而是有其自身內在的運行規律。熟悉了解股價的漲跌規律,盡可能減少操作失誤,這就是周期循環理論所要解決的問題。
股價的漲跌和趨勢的變化是由多空雙方力量的大小決定的,當多方力量強於空方力量時,股價就會持續上漲或大漲小回,直到空方力量強於多方力量,股價就由持續上漲轉為持續下跌或大跌小漲,直到多方力量再次強於空方力量時,股價又會重拾升勢。股票就是在這種漲跌循環之中運行的。一般來說,股價的漲跌都遵循以下兩條規律:
1、每一隻股票的漲跌都是在多空雙方取得的某個平衡點上下來回波動,當股價上漲遠離平衡點,就會下跌向平衡點靠近,而下跌太深遠離平衡點,又會上漲向平衡點靠近。一般來說對同一隻股票而言在一定周期內,這個平衡點是相對固定的,不同股票具有不同的平衡點。如果盲目進入一隻不熟悉的股票,因為不知道它的平衡點,今天漲停也許明天就會跌停,這就是我強調要買自己熟悉股票的原因。
2、當上市公司或股票市場本身發生質變後,多空雙方原來取得的平衡點就會被打破,而重新建立一個新的平衡點。如資產重組、收購兼並後,公司的業績大幅提升,發展前景得以改觀,三線股就會上升為二線股甚至一線股;相反如果績優股業績大幅下滑就會變為二線股甚至三線股。
將股價漲跌的這兩條規律用圖形表現出來就形成了股價漲跌的周期,投資者會發現股價的運行往往分為四個階段:底部區間階段——上升趨勢階段——頭部區間階段——下跌趨勢階段。對應的各階段特徵以前也有過簡單介紹。之所以再次提到這個觀點,是因為以上觀點與周期循環理論實際上大同小異,只是周期循環理論說得更詳細,敘述得更全面。按周期循環理論的說法,循環周期又可細分為以下九個階段:
(1)低迷期:行情持續屢創低價,此時投資意願甚低,一般市場人士對於遠景大多持悲觀的看法,不論主力或中散戶都是虧損累累。做短線交易不易獲利時,部分中散戶暫時停止買賣,以待股市反彈時再予低價套現做空;沒有耐性的投資人在失望之餘,紛紛認賠拋出手中的股票,退出市場觀望。低迷期為真正具有實力的大戶(莊家)默默進貨的時候,少數較具長期投資眼光的精明投資者多在此時按計劃買入。該期盤旋整理的時間越久,表示籌碼換手整理的越徹底,而此期的成交量往往最低。
(2)青年漲升期:此時的人氣尚未好轉,但由於前段低迷期的長期盤跌已久,股價大多已經跌至不合理的低價,市場浮籌亦已大為減少,在此時買進的人因成本極低,下跌空間有限,大多不輕易賣出;而高價套牢未賣的人,因虧損已多,也不再斬倉拋售,市場賣壓大為減輕。此時的成交量大多呈現著不規則的遞增狀態,平均成交量比低迷時期多出一半以上。少數領漲股的價格大幅上漲,多數股價呈現橫盤整理局面,冷門股票也已略有成交並蠢蠢欲動。大部分的內行人及半內行人開始較積極的買進股票進行短線操作,但也有不少自認精明的人士及嘗到下跌末段做空小甜頭的投資者,仍予套現賣出。該期多數股票上漲的速度雖嫌緩慢,但卻是真正可買進作長期投資的時候,即為一般所稱的「初升段」。
(3)回檔期:股價在初升段的未期,由於不少股票已持續漲升,經過長期空頭市場虧損的投資者,在好不容易解套或略有獲利之餘,多數採取「落袋為安」的觀念,獲利了結改為觀望;而未及搭上車的有心人,及抱股甚多主力大戶,為求擺脫坐車浮額,大多趁著投資大眾的信心尚未穩定之際,向下打壓股價以收集到更多廉價籌碼。而多數股價在盤軟之餘,市場上大戶出貨的傳言特別多,此時空頭又再呈活躍,但股價下跌至某一程度時,即讓人有著跌不下去的感覺。回檔期是大戶真正進貨的時期,也是真正買賣股票的精明投資人,所樂於大量介入投資的時期,但該期真正到來時,中散戶的兩手大多空空,甚至有少數在低迷期嘗到作空小甜頭的散戶們,還沒清醒過來尚未補回。
(4)壯年漲升期:即為一般所稱的「主升段」,此時景氣已逐步進入繁榮階段,上市公司的業績大增,大戶手上的股票特別多,市場的浮動籌碼已大量的減少,有心人利用各種利多消息將股價持續拉高,甚至於重復的利多消息一再公布,炒冷飯也在所不惜,該期反應在股票市場是人頭攢動到處客滿。由於股價節節上漲,不管內行外行,只要買進股票便能獲利,空頭的信心已經動搖,並逐漸由空翻多,形成搶購的風潮,而股價會在此種越漲越搶,越搶越漲的循環中,甚至形成全面暴漲的局面。市場充滿著一片歡笑聲,從來不知道股票為何物的外行人,在時常聽到「股票賺了多少」的鼓動下,也開始產生興趣,進場少量買些試試。該階段的特性,大多為成交量持續大量的增加,上市公司趁著此時大量增資擴股及推出新股,上漲的股票也逐漸地由強勢熱門股延伸到冷門股票,冷門股票並又逐漸轉勢而列居於熱門榜中,「輪做」的風氣特盛,大戶的動態到處可聞。此期為有心大戶操作甚久之後,逐漸獲利了結的時期,他們所賣的雖非最高價,但結算獲利已不少,精明的投資人也趁此機會了結觀望,只有中散戶被樂觀氣氛沖昏了頭而越買越多。
(5)老年漲升期:即一般所稱的末升段。此時景氣十分繁榮,上市公司的業績均為大增,反映在證券市場上的,除了人氣一片沸騰之外,新股亦大量發行,而上漲的股票多為以前少有成交的冷門股,原為熱門的股票反而開始有著步履沉重的感覺。該期的成交量常破記錄地暴增,暴漲暴跌的現象屢有可見,投資大眾手中大多擁有股票,以期待著股價進一步上升,但是股價的漲升卻顯得步履蹣跚,而反映在成交量上面就是股價上升但成交量減少,股價下跌成交量反而增加。該階段行情的操作猶如刀口舐血,如果短線操作成功的話會大有收獲,但是一般投資人大多在此階段慘遭虧損,甚至落得傾家盪產的局面。
(6)下跌幼年期:即一般所稱初跌期,由於多數股價都已偏高,欲漲乏力的結果,不少投資人在較難獲利之餘已開始反省。此時大主力多頭均已出貨不少,精明的投資人見獲利日漸減少也開始擇機出逃。而大幅滿倉的中散戶們心裡雖然產生猶豫,但還是期望著行情僅是回檔,期待著另一段漲升的到來,甚至好多人採取下跌補倉以攤低成本的策略,可股價卻是越補越跌。此時冷門股已開始大幅下跌,此為該段行情的重要指標之一。
(7)中間反彈期:亦稱新多頭進場或術語上所稱的逃命期。該期由於成交量的暴減,再加上部分浮額的賠本拋售,使得多數股價的跌幅已深。高價賣出者和企圖攤平高檔套牢的多頭們相繼進場,企圖挽回市場的頹勢,加上部分短空的補貨,使得股價止跌而轉向堅挺,但由於反彈後搶高價者已具戒心,再加上部分短線者的獲利回吐,使得股價欲漲乏力,彈升之後又再度滑落。少數精明的投資人紛紛趁此機會將手上的股票賣出以求「逃命」,而部分空頭趁此機會介入賣出。
(8)下跌壯年期:一般稱為主跌段行情,此時大部分股價的跌幅漸深,利空的消息滿天飛,股價下跌的速度甚快,甚至有連續幾個停板都賣不掉的。以前套牢持股不賣的人信心也已動搖,成交量逐漸縮小,不少多頭於失望之餘紛紛賣光股票退出市場形成多殺多的局面,而做多的中散戶也已逐漸試著做點小空。
(9)下跌老年期:亦稱末跌段。此時股價跌幅已深,高價套牢要賣的已經賣光了,未賣的也因賠得太多,而寧願抱股等待,該階段的成交量很少是其特色之一。股價的跌幅已經縮小,散戶看空到處可見,多數股票只要一筆買進較多數量的話,便可漲上好幾檔,但不再有支撐續進的話,不久則又將回跌還原。投資大眾手上大多已無股票,真正有眼光的投資人及大戶們,往往利用此期大量買進。
大波段的周期循環即為上述九大階段,而有時最後的下跌老年期和第一階段的低迷期往往會合二為一,持續時間很長。只要我們能夠適時將現階段的行情性質予以分析,明確區分屬哪一時期,再確立做多、做空、長線、短線等操作原則,獲利機會便可增加許多。
以上就是周期循環理論的核心內容,仔細研究會發現該理論與波浪理論、趨勢理論也具有很多相似之處,有心的朋友可以自行對照比較一下,從中我們總結出兩點心得,即不管投資者運用哪種分析理論指導操作,只要真正理解並掌握了其中一種,長期按理論原理進行買賣,都會獲得不菲收益,即我們對朋友說的「一招鮮吃遍天」;另外,炒股最忌諱的就是追漲殺跌,只看到眼前的蠅頭小利,過多關注短期的股價波動,頻繁操作來回換股,有九次操作正確,只要有一次失誤就會把以前的小利全部賠進去,甚至搭進去不少老本。
參考資料:《投資學》《東方華爾街網》
⑺ 周期類股票是什麼
周期類股票是指支付股息非常高並隨著經濟周期的盛衰而漲落的股票。
諸如汽車製造公司或房地產公司的股票,當整體經濟上升時,這些股票的價格也迅速上升;當整體經濟走下坡路時,這些股票的價格也下跌。
與之對應的是非周期性股票,非周期性股票是指那些生產必需品的公司,不論經濟走勢如何,人們對這些產品的需求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動,例如食品和葯物。
⑻ 美國華爾街股票操作定律是什麼
一、首要原則是資金安全第一,爭取在不虧或少虧的基礎上求得贏利。
二、投資股票要理性。投資股票不應意氣用事,不應具有賭的心理和報復市場的心態。當您發現您所投資的股票虧損時,要立即承認自己的錯誤並想方法及時改正。
三、"強者恆強,弱者恆弱",這是股票投資市場的一條重要規律。應多參與強勢市場而少投入或不投入弱勢市場,在同板塊或同價位或已選擇買入的股票之間,應買入強勢股和領漲股,而非弱勢股或認為將補漲而價位低的股票。重勢不重價,是操作技巧中的精華所在,更是短線技巧的靈魂。
四、投資之前須預先算好風險承受程度及投資目標。如果投資者富有冒險精神,希望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賺比較多的錢,同時又有一筆可投資的本錢,就可以考慮進行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如果投資者比較謹慎,風險承受能力較差,可考慮比較保守的投資方式。
⑼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股票
選股條件
1、順勢而為。但要明白物極必反的道理,漲了五六天的股票明天還會漲嗎?要點:所有所有的一切,成交量?換手率相對較大都是非常重要的,我甚至很喜歡買當天的換手率有15%-20%以上的股票。這也關繫到你在獲利後是否可以順利出局?相對於資金量比較大的人來說。
2、不同的大勢有不同的選擇。升勢的時候選擇板塊類的個股;盤整的時候突破的個股比較好;跌勢的時候我是不會做板塊的,即使做了,那些除了龍頭股以外的個股也不會跟著被帶上來。
3、選擇龍頭股。假如在領頭的股票身上賺不到錢又怎能在別的股票身上賺錢呢?即使我要做整個板塊,也是有一隻的籌碼比較集中的作為領頭羊。同樣的,即使是超跌反彈等行情也都是有籌碼最集中的。
4、大盤環境,一般選股都要顧及大盤對個股的影響,一旦大盤進入熊形態或者出現短線的調整信號,都不建議操作,特別是殺跌的時候,因為此時市場都是不理性的,此時我們容易一買就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