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股票谷歌和微軟的風險
⑴ 股票風險預測時,如何才能知道預測結果是否正確
隨著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的興起,預測:只需幾行代碼,就可以在初露頭角的數據愛好者處輕松訪問最新模型,且他們已經准備好隨時攻克可能遇到的一切任務。
但是一知半解是危險的,雖然機器學習的大部分可以歸因於統計和編程,但同樣重要的是領域知識,但它往往被忽略。這一點在投資領域最為明顯。
金融時間序列數據的信噪比一直都非常低,這種細微差別令人難以置信,從業人員花費了大量的精力來嘗試實現難以捉摸的目標,但只有少數成功。因此,需要對數據進行更深入的了解,並且找出其成功的共通之處。
很多項目都是從選擇一隻股票開始的,這只股票通常是蘋果(Apple)或亞馬遜(Amazon)等科技公司的股票,原因很簡單,這些公司眾所周知,並在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根深蒂固。
這是有問題的,因為選股不是一個任意的過程,它是投資決策過程的一部分,本身需要一個模型。
以蘋果為例,如果我們將其表現與更廣泛的標准普爾500指數(SP 500)進行對比,我們會發現蘋果的表現比該指數高出近60%。
乍一看,EWMA對標普500指數的預測非常准確,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市場下滑的時期,就會發現情況並非看上去那樣。
盡管藍線和橙線似乎緊密相連,但EWMA策略僅能融合過去的信息,即它只包含了過去的信息,無法應對日內波動的信息,因此往往導致它預測上漲,但實際是下跌,反之亦然。在此期間採取這種策略,其表現將遜於標普500指數。
結論
在開始一個股票預測項目之前,特別是在你打算投入實際資金的項目之前,先對這個主題做一些研究並了解數據是有好處的。
如果結果好得令人難以置信。由於參與者的數量越來越多,而且參與者的水平也越來越高,市場在價格發現方面極其有效,尤其是在股票方面。
盡管這可能不會排除潛在機會的可能性,但這意味著需要比即時可用的演算法和標准預處理技術更多的努力才能找到它。
⑵ 專家分析微軟和谷歌兩大公司有什麼差別
它們是21世紀的主導行業的兩大標志性企業,他們之間的相似多於差異。他們的總部都在太平洋沿岸,一家創立於1975年4月,另一家晚了不到1年。他們的傳奇創始人不僅是文化符號,還是競爭對手,偶爾也是合作夥伴。其中一家曾經擁有舉世無雙的規模,如今也不落人後。另外一家則從中年危機中起死回生,規模已達到前者的兩倍。
相信你已經猜到了,這兩家公司就是微軟和蘋果——它們所取得的成功遠超曾經不可一世的標准石油和東印度公司。但40年過去了,究竟應該如何量化微軟和蘋果這兩家如此成功的企業?他們積累資產和貢獻股東價值的方法是否相同?讓我們一一解答。
大筆現金
單純從會計學的角度來看,蘋果最著名的便是坐擁天量現金——也有人認為這是蘋果最為臭名昭著的行為,具體取決於你看待此事的角度。該公司2014年的現金儲備達到1780億美元,全球大概只有12家公司的市值能夠超過這一數字。之所以能實現如此驚人的「業績」,是因為這家公司主導了多個市場、擁有大批的忠實用戶,而且在1995年至2012年之間從未派發過一分錢的股息。
與此同時,微軟也不甘示弱。該公司2014年底的現金儲備為870億美元,不僅足以償還其未來4年多的短期債務,而且同比增長了128%。
很難想像微軟或蘋果的資產負債表還有什麼可以改善的地方。他們當前的流動比率並不相同,微軟優勢非常明顯,蘋果為1.1倍,微軟為2.5倍。以歷史經驗來看,1.5至3倍比較合適,而蘋果目前低於這一區間的下限,但這也代表了目前的趨勢,即各大企業都在加快利用營運資本,而不是將其閑置不用。
另外,當一家企業達到蘋果和微軟的這種規模時,就應當遵循不同尋常且更加自由的規則。不應當關注比例,而是應當了解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之間的差額,也就是營運資本。蘋果的營運資本為50億美元,微軟為680億美元。盡管蘋果的現金最多,但從流動性來看,還是微軟更勝一籌。
但這並非全貌。除了一家在全力擺脫陳腐的印象,另外一家擁有狂熱的粉絲外,微軟與蘋果的另外一大差異體現在蘋果對長期有價證券的依賴,目前的總額達到1300億美元——規模達到微軟的數倍。這並非現金,但卻與現金非常接近。假如蘋果有朝一日所需的資金超過手頭持有的現金,這些國債和商業票據就可以輕易變現。
傳統智慧認為,除了銀行和保險公司外,資產負債表中的長期有價證券並非有效的金融資產利用方式——更何況是整整12位數的長期有價證券。蘋果似乎並沒有通過這類資產獲得太多收益。
世界公民
另外,蘋果的祖國美國收取著全世界最高的企業稅。這有什麼關系?該公司的所有現金幾乎都以海外留存收益的形式體現,一旦將這些錢匯回美國,蘋果就必須為此繳稅。可以肯定地說,無論最高納稅等級的標準是多少,蘋果肯定都位列其中。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Tim Cook)在美國國會作證時表示,只要國會簡化稅制,蘋果很願意讓這些美國政客們向蘋果收取數十億美元的稅金。由於甚至深知《國內稅收法規》的復雜及其蘊含的各種沖突,參議院最終退步,不再糾纏此事。
蘋果和微軟的應收賬款也體現出了很大不同。尤其是日銷貨未收款比率這一指標,蘋果為17,微軟為52。所以,在其他指標完全相同的情況下,蘋果的回款速度更快。將應收賬款與另外一項重要資產——庫存——進行比較,會發現兩家公司幾乎一樣。這兩家公司的應收賬款都是庫存的7.4倍。
這兩家巨頭的房產、工廠和設備數據相當。但另一方面,商譽卻顯示出很大的差異:蘋果的商譽不足16億美元,微軟超過200億美元。
⑶ 買谷歌等大公司的股票跌了又會上升,怎麼會虧
呵呵 這個東西 人家股票可能就只值50塊錢 現在100 你買在高點了 不一定能回去了哦
⑷ 為什麼股東願意買從未支付股息的股票,比如微軟的股票
只要公司的利潤能不斷增長,股東們並不會在意是否會分配股息,因為即使是不分配利潤,利潤也留存在每股凈資產裡面,每年給股東帶來更多的收益,給股東們不斷創造價值,同是也會體現在股價上面,股價是不斷上漲的,所有股東願意購買此類公司.
⑸ 微軟的股票為什麼會跌
他最近宣布推遲發布新的操作系統vita是直接導致他股票下跌的原因吧,而且他的msn live的市場份額也逐漸被Google和yahoo!拉開吧
⑹ 買微軟、google、FB等大公司股票可說穩賺不賠,為何很少人買
首先我不懂股票,但作為一個投資者來看的話這幾家公司我覺得不太理想,穩賺不賠表示公司的發展按部就班,賺是肯定的,但短時間不會太大浮動,這和把錢存銀行等利息有什麼區別,炒股票我覺得玩的就是心跳,要不一把翻起,要不血本無歸,股票對大部分人只是一種投資,投資有風險,風險意味著回報,投資的錢即使全打了水漂也沒事,總比留在手裡強
⑺ 為什麼微軟公司的一份普通股股票代表著所有者的一份資產和微軟公司的一份負債
主體問題。
以投資者為主體來看,持有一份股票代表享有相應的所有權;而站在公司的角度看(把一家公司看作一個人,也就是法律意義上的法人),股票是融資憑證,公司是資金的需求方,而投資者是供給方,相當於公司向投資者借錢,只是這個錢通常不需要償還本金,也不用定期支付股利而已。
⑻ 國內投資者怎麼買谷歌的股票
谷歌是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企業。目前通過一些參股納斯達克的基金間接購買是最單的方式。比如說大成納斯達克100基金(000834),該基金有近9%的倉位是谷歌的股票,還有倉位是投資在其他很多知名的科技公司如蘋果、亞馬遜、微軟、facebook(臉書)等。這是國內投資者買谷歌股票最簡單便捷的投資方式了。
⑼ 月薪只有1萬,可以投資微軟公司的股票嗎
你就是月薪只有1000 想買的話都可以買 ~又沒人阻止你~~
⑽ 為什麼谷歌市值沒有微軟,蘋果高,股價卻比微軟,蘋果高很多
市值,和股價,並沒有直接關系,並沒有規定股價高就一定市值高啊
股價是和發行量有關的啊,股票市場也講供求關系,發行量少,需求量大,股價自然就高了
谷歌這么驕傲的公司,難道你想要股票我就一定要發行賣給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