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中國銀行股票是價值投資嗎
① 打算買中國銀行的股票,怎麼樣
中國銀行是一隻非常不錯的股票,如果准備做長線,完全沒有問題。
1.銀行板塊整體漲幅不大,安全性非常高;
2.中國銀行市盈率才5倍左右,處於低估期間;
3.中國銀行基本面很不錯,不會有暴雷的風險。
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對股市越來越關心。股市作為資產配置的重要場所,一定程度上能夠實現利潤最大化,這也是很多人開始關注股市,開始投資股市真正的原因。銀行板塊作為防禦性板塊,安全系數非常高,而且整個板塊也被市場低估,如果准備長線投資,銀行板塊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三、中國銀行基本面非常不錯不會有暴雷風險
中國銀行在全世界發展都非常不錯,作為中國最好的銀行之一,它們的現金流,業務以及壞賬准備都控製得非常不錯。中國銀行每股業績0.18,平均市盈率才5倍,股價剛剛3塊錢,這樣的企業完全屬於被低估階段,中國銀行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② 中國銀行股票還有投資價值嗎
談股票投資,就要看公司的基本面。這家公司行業地位以及盈利能力都不錯,但是公司發展到今天這個規模已經進入成熟期了。這樣從估值,盈利能力以及成長性來看,它屬於一個盈利能力比較好、估值其次、成長性比較差的的公司。對於處在成熟期公司的股價運行預判,還是以寬幅震盪為主,即最低點漲2-3倍即為最高點,然後又跌會最低點附近,但比前一低點略高。而一般投資很難買到最低點,賣到最高點。在倉位控制非常理想的狀態下,股價上漲的收益往往在50%到100%之間。一個成熟期且盈利能力較好的公司,每年的分紅數量應當比較可觀,如果買入時機把握的好,年紅利會在5%-8%左右。此外,如果遇到2007年那種千載難逢的大牛市,股價有望走出特大幅度的上漲(6倍以上),但是會經歷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2-3年,起起落落)。根據這些特點,分析如下:
(1)把握好買入時機,當近期分紅大於等於股價5%的時候進行建倉
(2)控制好倉位,在股價震盪的前提下進行等周期建倉,或是在每下跌10%等資金建倉
(3)長期持有,只要行業穩定,公司基本面沒有惡化,不要賣出,可以在合適的價位用後續資金吃進。
(4)如果股價具近兩年最低點上漲一倍以上,可以考慮減倉或了結。若有等待2007年大牛市的意願,可以進行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減持,逢低再吸入。
(5)若遇到大牛市來臨,結合市場人氣及技術分析進行減持及了結。
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指導。
③ 中國銀行的股價怎麼那麼低能買嗎
首先糾正你一個錯誤的觀念,2塊錢的股票不一定比100塊一股的便宜。假設兩家相同的公司都有1億元的股東權益和1000萬的凈利潤,a公司發行了1億股,市價就會在一元左右,每股收益0.1元。而b公司只發行了1000萬股,市價每股就會在10元左右,每股收益1元。兩家相同的公司,股價卻差十倍,其實總體價值是一樣的。中國銀行發了2038億股,相對股價就自然低了。大盤股,長期持有不怕,短期持有就不要買了。
④ 中國銀行的股票有沒有投資價值
中國銀行在2009年被《巴菲特雜志》評為「中國25家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你自己看著辦吧。
⑤ 中國銀行的股票好不好優缺點有哪些
不建議啊。銀行股建議選中小盤的,像民生,中信,北京等都好些。中國銀行是權重股,撬動需要很大的資金,現在是熊市。現金比股票好
⑥ 我昨天買進中國銀行的股票100股什麼時候可以分紅
要等月底的股東大會以後才知道。
現在10派1.76還只是個預案,6月28日開股東大會,對這個預案進行討論和表決。如果能順利通過,再由董事會研究實施方案,包括確定股權登記日和分紅除權日。董事會以後會有公告通知大家的。
⑦ 為什麼散戶不願意買中國鐵建、中國銀行等中國支柱企業的股票
很多散戶不願意去買類似中國鐵建,中國銀行等中國支柱企業的股票,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大原因。
原因一:因為這些股票盤子太大了,股票根本沒有什麼波動,很多時候一兩分錢可以玩一天,已經失去炒股的意義。
散戶進來股票市場進來炒股是為了賺錢,想要在股票市場賺錢的前提條件股票必須要有活躍度,只有股票有活躍度才會有差價,股票吃差價才能有錢賺。
散戶最喜歡的就是短線,今天買入明天就賣出,而且頻繁買賣有錢賺的,散戶就是最喜歡這樣的股票。說句最簡單的,散戶即使知道中國鐵建和中國銀行持有幾年後,肯定是穩賺不賠的,但散戶就是不願意去賺這些穩定的錢,總想去賺快錢,能實現一夜暴富的題材股。
最後總結起來,散戶不願意買這些中國支柱企業的股票有三大原因,其一盤子太大,沒有活躍度;其二靠常年分紅,散戶看不上分紅收益;其三散戶持不住股票,不想做價值投資等因素,才會導致中國鐵建和中國銀行的股票缺乏散戶,大部分都是機構持有。
⑧ 打算買中國銀行的股票,可以嗎
錯過世上有些人都是跟風購買,有些人就是憑著自己的感覺購買,所以對於中國銀行的股票購買的時候,具體是不是應該買每一個人都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尤其是涉及到投資的時候,還是自己要謹慎一些。
三、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句話是亘古不變的真理。無論失去證券市場,還是在網上炒股,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或者投資需謹慎,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等等,這樣的投資理念都是在體現的,人們一定要謹慎,所以要把自己的身家全部壓在股市上,也要做好,萬一股市不利,自己還不能影響正常生活的打算。
⑨ 中國銀行的股票現在買怎麼樣
您好,針對您的問題,我們給予如下解答:
銀行股還可以,但是中國銀行盤子有點大,
先要提醒你,股票市場始終是有風險的,不是傳說中那麼容易掙錢的。作為新手,不建議你一開戶就購買股票,買股票不是你說的那麼簡單,都是一樣,股票也有好壞之分,要要篩選,這樣你做股票才能掙錢,不然你盲目的買入,可以說90%都是虧損的。
股票的買入和選擇要根據你操作想法來決定,是做短線呢?還是做長線呢?在大盤振盪的時候怎麼做,在大盤穩漲的時候怎麼做。所以不是你單一的那麼考慮。比如說你要做長線投資,就是買了後放個2-3年的時間,選擇這種長線投資的股票就要看該公司的業績,基本面,成長性,國家政策扶植等方面。一般在中國的股票市場裡面,大盤藍籌基本都適合做長線。如果做短線的話,你就要去看最近的題材炒作,政府短期的消息面,股票市場裡面資金的流向等消息。這些東西我只是簡單的說,具體說的話肯定說不完的!建議你每天可以關注下中央的財經頻道的報道,網路上可以選擇新浪財經,東方財富網。
理論學習和時機操作要結合,作為新手,不建議你一開始投入太多,嘗試的少量投入,把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這億小分布資金僅僅當作學費,虧損了也不嚴重,掙錢了更好,當你感覺自己基本摸清股票市場之後,再慢慢加大資金的投入!
希望建議對你有幫助,再次提醒你股票市場有風險,慎重操作
如仍有疑問,歡迎向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企業知道平台提問。
⑩ 中國銀行這股票怎麼樣
我從不懷疑通過購買港股或滬市股票來投資一兩家中國大銀行,是非常穩妥的投資策略。實際上這樣的投資折射出來的,是關於本世紀投資的一個大熱點:一個龐大而又生機勃勃的中國中產階級的登場。在我看來,問題不是投不投,而是何時投。
早在2011年3月的時候,我曾收到一位亞洲經紀人發來的投資報告,建議「買入」那些在港上市的中國銀行股,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等。據她估計,這些股票在當時的平均市盈率為8.3倍。
27個月後的今天,這些大銀行的利潤已經增長了約30%,但它們在香港股市上的價格卻比那位經紀人給我寫信的時候低了很多。當時工商銀行的股價是6.2港幣,作者寫下這篇專欄時是4.7港幣;建設銀行股票也比11年3月低了25%,只有5.25港幣。
如果說中國銀行股在2011年算便宜的話,現在它們就更便宜了。當時讀那份投資建議,我的第一想法是,雖然與盈利能力和增長性相比,這些銀行股看上去很便宜,但市場對銀行業的負面情緒以及對長期以來中國經濟可能放緩的擔憂,會導致這些股票跌得更低;如果進行「抄底」,估計仍要虧很多錢,結果證明,我是對的。
但現在我會問,這些銀行到底會便宜到什麼地步?資產全球排名第一的中國工商銀行,擁有巨大市場份額,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首要指標,2013年的股票市盈率為5。前不久,剛剛派發凈利潤的30%作為股票分紅。如果我今天買入它的股票,由股息帶給我的稅前收益率大約能達到6%。而這家銀行很可能繼續保持至少15%的年收益增長,這意味著我的分紅收益將以同樣速度增長。這樣的業績將同時帶來股價的上升,所以,今天買入中國工商銀行的股票將是非常不錯的投資決策。
然而,冒險嘗試之前,我必須確認股價是否真的觸底了。這些中資銀行股為什麼這么便宜?它們還會再跌么?便宜的直接原因看上去是6月份的「錢荒」事件,導致了投資者對市場前景的不確定。6月底,銀行間拆借利率劇烈動盪,上海的隔夜回購利率甚至一度攀升至30%。
一直以來,中國央行會在市場緊張時注入流動性,但這次它沒有。這種出乎市場預期之外的政策變動在銀行和坊間製造了一次輕微的恐慌,並反映到了股市中。6月24日,滬指下跌5.13%至2009年8月以來的最低點。
央行會出手救市么?突然之間,銀行們開始握緊手裡面的錢,害怕那些資產狀況不夠透明的金融機構只借不還。一兩天之後,央行宣布它將支持那些信譽良好的機構,並重新向市場補充流動性,恐慌得以平息,利率回落。
這對於中國金融體系,尤其那些體系內最強大的玩家——大型銀行來說,應該算是積極之舉。2009年起長期的財政和貨幣擴張給中國經濟造成了一些泡沫,這些泡沫必須被擠掉,又不能傷害到整個經濟。這樣的短促震懾或許是一種正確的途徑。
但是如果經濟結構已經在調整的軌道上,在事情變好之前能變得多糟?中國的銀行是否強大到足夠抵禦更艱難的金融環境?
我查閱了中國三大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2012年的審計財務報告,將之和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情況以及匯豐銀行2012年的報告作了比較。結果發現,從現金和即時流動性資產方面,中國各大銀行的狀況非常良好,因為中國央行規定存款准備金率為20%。
2012年末的時候,工商銀行以現金或央行准備金的形式持有23%的客戶存款,建設銀行為22%,中國銀行為30%,而在同樣的項目上,匯豐銀行只有14%。這意味著一旦出現嚴重的流動性問題,中國的各大行有大量的現金儲備作為緩沖。盡管三大銀行的貸款業務在2007到2012年間增長超過兩倍,但高收益確保了它們有充足的利潤來保持投資者收益與資產成比例。2012年,在資產負債表上的數字迅速增長的前提下,三大銀行所有者收益占總資產的比率保持在6.4%-6.8%,匯豐銀行是6.8%。
一些分析師認為,很多發生在2009-2010年的經濟刺激周期的貸款最終會成為壞帳。如果被他們言中,又會怎樣?從2007到2012年間,工商銀行的貸款看上去增加了4.6萬億元,總額達到8.6萬億,相比之下,它在2012年12月時的股本基數為1.1萬元。這意味著今天只要12%的貸款成為壞賬,就能導致工行破產,這有多大可能?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師黃海洲稱,「三年內金融危機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中國要面對是一種「可控的小規模危機」。他指的可能是很多非官方的金融機構的破產和關閉。這些民間金融機構在2009-2011年間迅速催生。鑒於政府決不會採取任何可能威脅到經濟增長的措施,在官方體系之外建立金融機構來為地方政府和企業提供資金的做法已變得越來越常見。
對中資銀行真正的威脅就在於這些監管體系之外的機構,官方和民間的金融部門彼此交織到底到了什麼地步,即使對政府來說,都尚未摸清楚。
如果一些大的影子銀行開始倒閉,連鎖反應會有多糟,我們無從得知。金融危機的根源無一例外是信貸擴張。歷史的經驗一再告訴我們,從金融危機中迅速恢復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