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買股票為何而不是投資
Ⅰ 宏觀經濟學,為什麼購買的普通股票不計入GDP,核算GDP的支出法不是c+i+G嗎i不代表投資嗎
投資是增加實際資本的行為,指一定時期內新增加建築物,機器設備,增加或減少的存貨。
股票本身並沒有直接產生新的價值。股票是流通領域的產物,屬於資本的再分配。
Ⅱ 為什麼人民購買股票和債券從個人來說是投資,而經濟學上不算是投資
投資,狹義的理解為:資金投入。購買股票、債券就屬於資金投入,一種投機行為。而經濟學上的投資,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過程,而人們購買股票債券的行為並不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過程,是貨幣轉化為貨幣的過程。
Ⅲ 宏觀經濟學中 銀行存錢和買股票 算投資嗎
銀行存錢和買股票都不算。
這次條例里明確了,但如果你是銀行購買的理財,那就是名下的資產,所以就要算
股票投資是指企業或個人用積累起來的貨幣購買股票,藉以獲得收益的行為。股票投資的收益是由「收入收益」和「資本利得」兩部分構成的。收入收益是指股票投資者以股東身份,按照持股的份額,在公司盈利分配中得到的股息和紅利的收益。資本利得是指投資者在股票價格的變化中所得到的收益,即將股票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得到的差價收益。
1、股票與儲蓄存款雖然都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礎上,但其性質不同。股票是以資本信用為基礎,它體現著股份公司與股東之間圍繞著投資而形成的權利和義務關系。而儲蓄存款則是一種銀行信用,它所建立的是銀行與儲戶之間的借貸性債權債務關系。股票的購買者是股份公司的股東,而存款人實際上是貸款人,他將自己暫時閑置的資金借與銀行。
2、股票持有人和銀行儲戶的法律地位及權利內容有所不同。股票持有人和儲戶雖然都享有一定的權利,承擔相應的責任,但股票持有人處於股東的地位,有權參與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而儲戶則僅僅是銀行的債權人,其債權的內容限於定期收回本金和獲取利息,但不能參與債務人的經營管理,對其經營狀況不負任何責任。
3、股票和儲蓄存款雖都可使貨幣增值,但其風險性不同。
股票是向股份有限公司的直接投資,它可根據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盈利水平直接獲取所追求的收益-股息和紅利。這一收益可 以很高,也可能很低或沒有,它隨股份公司的經營業績而定,每年都有所不同,處於一種經常性的變動之中。而儲蓄存款則僅僅是通過實現貨幣的儲蓄職能來取得收益-存款利息。這一增值部分是事先約定的、是固定的,它不會受銀行經營的影響。
4、股票和儲蓄存款的存續時間和轉讓條件不同。股票是無期限的,不管情況如何變化,股東都不能要求股份公司退股而收回股本,但可以進行買賣和轉讓。而儲蓄存款一般是有固定期限的,儲蓄存款人到期就可收回本金和利息。即使提前支取,任何形式的儲蓄都能收回本金,而股票只能到證券市場去轉讓,其價格要隨行就市,能否收回投資要視交易時的股市行情而定。
Ⅳ 為什麼人們購買債券和股票從個人來說可算是投資,但在經濟學上不能稱為投資
經濟學上所講的投資是增加或替換資本資產的支出及購買新廠房設備和存貨的行為,而購買債券,和股票只是一種證券交易活動,而不是實際的生產經營活動,人們買了債券和股票,是一種產權交易活動,因而不屬於經濟學意義的投資活動。
Ⅳ 宏觀經濟學中,居民購買股票不算投資,不計入GDP,那購買股票得到的分紅收入呢這個算不算在GDP里。
股票、債券的購買都只是財富主體的轉移。購買行為並沒有創造出任何新的價值。雖然,個人購買這些金融產品,冠名一個所謂的「投資」行為。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投資,只是財富的主體,從一個人或者公司,轉移到另一個人手裡。當然,公司拿到募集的資金進行投資,就算入GDP了。
紅利,同理也不能算入GDP。因為這里有個重復計算的問題。紅利,來自公司利潤的一部分。已經作為公司的收入計入GDP了。所以,發放到投資個人手裡的時候,就不能再次算入GDP了。要是還不懂,你可以去牛人直播找老師請教下
Ⅵ 為什麼在宏觀經濟學上個人購買股票不叫投資
在宏觀經濟學上這只是資產權力的轉移,真正投資是指新增加生產資料。
Ⅶ 宏觀經濟學里的投資和個人購買股票或債券有什麼區別
美股研究社指出:宏觀經濟學中的投資是指資本支出,購買資產用於生產,例如土地、廠房、設備等這些都是屬於資產,還有商標、專利這些無形資產。而普通人說的投資,可能只是購買股票、債券等以取得財產性收入。
一般認為,宏觀經濟學上的投資能形成實際支出,創造需求和財富;而我們普通人的投資,在經濟學家眼中只是各種資產之間的轉換(例如現金、存款換成股票),不創造財富,即不計入GDP,只有在這個過程中,中介或經紀收取的服務費才計入GDP。
Ⅷ 宏觀經濟學中,購買股票算是投資行為么出售股票呢
股票、債券的購買都只是財富主體的轉移。購買行為並沒有創造出任何新的價值。雖然,個人購買這些金融產品,冠名一個所謂的「投資」行為。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投資,只是財富的主體,從一個人或者公司,轉移到另一個人手裡。當然,公司拿到募集的資金進行投資,就算入gdp了。
紅利,同理也不能算入gdp。因為這里有個重復計算的問題。紅利,來自公司利潤的一部分。已經作為公司的收入計入gdp了。所以,發放到投資個人手裡的時候,就不能再次算入gdp了。要是還不懂,你可以去牛人直播找老師請教下
Ⅸ 購買公司股票在經濟學上稱為投資嗎
從目前中國大學腐朽、教條的課本中去尋找答案,肯定是「否」。而從投資的角度去分析,購買公司股票的行為當仁不讓地屬於投資。書本歸書本、實踐歸實踐,錯誤的理念充斥著大學的金融理論,這是不爭的事實。
上市公司的股票如果沒有人購買,公司的發展資金從何而來?公司想再投資新的項目簡直是天方夜譚。任何一個股票購買者本質上都屬於投資者(這和股市無關,股市中充滿了投機者)。既然是投資者,他買進股票就是投資的行為,要不然怎麼也說不通。其次,國家為什麼極力維護股票市場各方的利益平衡?就是因為從宏觀經濟上來說,股市對於一個國家的金融十分重要,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是沒有實業的投資人投資已經上市實業的重要場所。
Ⅹ 請問在宏觀經濟學中,我們日常說的「投資股票」為什麼屬於儲蓄
投資股票 在經濟學中不屬於投資。
股票投資是指企業或個人用積累起來的貨幣購買股票,藉以獲得收益的行為。股票投資的收益是由「收入收益」和「資本利得」兩部分構成的。收入收益是指股票投資者以股東身份,按照持股的份額,在公司盈利分配中得到的股息和紅利的收益。資本利得是指投資者在股票價格的變化中所得到的收益,即將股票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得到的差價收益。
1、股票與儲蓄存款雖然都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礎上,但其性質不同。股票是以資本信用為基礎,它體現著股份公司與股東之間圍繞著投資而形成的權利和義務關系。而儲蓄存款則是一種銀行信用,它所建立的是銀行與儲戶之間的借貸性債權債務關系。股票的購買者是股份公司的股東,而存款人實際上是貸款人,他將自己暫時閑置的資金借與銀行。
2、股票持有人和銀行儲戶的法律地位及權利內容有所不同。股票持有人和儲戶雖然都享有一定的權利,承擔相應的責任,但股票持有人處於股東的地位,有權參與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而儲戶則僅僅是銀行的債權人,其債權的內容限於定期收回本金和獲取利息,但不能參與債務人的經營管理,對其經營狀況不負任何責任。
3、股票和儲蓄存款雖都可使貨幣增值,但其風險性不同。
股票是向股份有限公司的直接投資,它可根據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盈利水平直接獲取所追求的收益-股息和紅利。這一收益可 以很高,也可能很低或沒有,它隨股份公司的經營業績而定,每年都有所不同,處於一種經常性的變動之中。而儲蓄存款則僅僅是通過實現貨幣的儲蓄職能來取得收益-存款利息。這一增值部分是事先約定的、是固定的,它不會受銀行經營的影響。
4、股票和儲蓄存款的存續時間和轉讓條件不同。股票是無期限的,不管情況如何變化,股東都不能要求股份公司退股而收回股本,但可以進行買賣和轉讓。而儲蓄存款一般是有固定期限的,儲蓄存款人到期就可收回本金和利息。即使提前支取,任何形式的儲蓄都能收回本金,而股票只能到證券市場去轉讓,其價格要隨行就市,能否收回投資要視交易時的股市行情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