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語言股票投資組合最優化
A. 怎樣找最優投資組合 結合有效市場論述
一、關於最優資產組合:
大家都知道所有的基金都有自己的投資組合,嚴格意義上講:這就是這個基金計算出的「最優資產組合」。其中有現金、債券和一組股票。這組股票各自的市值是有比例的,這個比例是經過計算後配置出來的。說白了:假如某基金建倉時選好了A—J共10隻股票,那麼它會先算好各自買多少。如:金額佔比是:A佔15%、B佔10%、C佔8%···J佔2%。
期間的基金公司的調倉、換股,有股票表現的原因,更有建倉後的一定時間整個市場變化了,使得其構建的"最優資產組合"也需要發生變動(大盤變了、股票也變)。
——這是個理論狀態,實踐中基金公司是計算出來的、還是撒色子得出的就不得而知了!(這也是不同的基金公司、不同的基金管理人,造就了基金的優劣之分的一個根本原因)
二、最優資產組合是如何建立起來的:
這是一個很復雜的概念,我只說其中的一個核心概念:β——貝塔值,大家可以理解為某一個股票與整個市場的關聯度;或者可以說:當大盤漲跌1%,這個股票會怎麼樣?(也漲1%、漲2%、跌1%等等)
我們也可以把這個β理解為對沖風險的一個標志!
OK,基金公司會根據不同股票的不同β來找出一個理想化的組合,以達到,當大盤漲時,這個基金會漲得多;大盤跌時,這個基金不跌或者跌的少。基民的信賴,會讓它們辛苦的努力換來更多的手續費、管理費等收入。
三、散戶的最優資產組合情節:
絕大部分的股民會同時多隻股票,甚至很多基民都有多隻基金,拋開不知那塊雲彩下雨的情節不說,很多投資者都希望或者是效仿,以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最優資產組合,期望有更好的回報,盡管這個構建過程幾乎沒有經過任何的計算,多是隨手拈來。
這種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做法,是對的;但是實踐中往往會犯錯誤!根本原因在於:市場有別、再偉大的理論也會有變種;或者開玩笑的說:再美麗的天使,降落到中國也是臉先著地的!
四、最優資產組合在中國資本市場不合理性的原因:
1、指數的不合理性:
簡單的說:中國的指數是基於所有股票的市值變化而來的,這就使得我們的指數更多的反映了少數大市值股票的價格波動(這部分的詳細分析,我會在今後的文章里加以說明);
2、歷史證明,絕大部分的股票是普漲和普跌的,或有時間上的差異、或有幅度上的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革命不分早晚,正如比較有中國特色的投資術語是:板塊輪動。
3、剔除突發因素(如概念、重組等等)絕大部分A股的β值比較接近。這就造成了在一定的時間跨度內,股票的差異化較小。
五、沒有最優資產組合也好:
在這個板塊輪動的現實條件下:
獲得最佳收益的方法是在不同板塊間追逐,具備了這個連續准確下注的能力,你將肯定跑贏大盤,那麼以不同類型資產組成的「最優資產組合」就會讓你失去獲利的最大化。
假如你沒有這個追逐板塊輪動的能力,那麼構建「最優資產資產組合」與抱著自己喜歡的一隻股票到天亮的效果差不多,道路可能曲折,有時悲有時喜,但結果並一定會差強人意。
不要忘了,在中國的股市裡,操作越頻繁的人越容易跑輸整個市場。說個小故事調侃一下這個偉大的理論:
兩個孩子撿到兩個小狼崽子,為了能逮住母狼,他們想了一個辦法:各自爬上一棵樹,母狼回來以後,他們讓兩個小狼輪流發出慘叫,這樣母狼就拚命的奔跑於兩棵樹之間,最後累死在樹下,不僅誰也沒救了自己還送了命。
其實,很多散戶也是經常拚命奔走於不同板塊之間的,結果與故事中的母狼也差不多,那麼,為什麼不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一些呢?!
六、最優資產組合的中國夢:
最優資產組合是資本市場、是投資學、也是經濟學領域中一個非常偉大的理論,每一個學習《投資學》的人,都應該向馬克威茨致敬,不僅僅因為1990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而是因為一個偉大的規律的發現。
雖然,本人在此妄自菲薄的認為,其在目前中國的資本市場中尚不適用,但我堅信,它的光輝早晚會照耀在中國投資者的頭上!!!
B. 怎樣計算最佳投資組合中個股票的權重
E(R) = Rf + beta * [E(R)-Rf] // 預期收益等於無風險收益加上風險溢價
= 5% + beta * 6%
其中,
beta(portfolio) = w_a * beta_a + w_b * beta_b // 投資組合的beta等於每種資產的beta按照其市值權重累加之和
lz的題目里沒有給出兩種股票的價值權重w_a, w_b。如果我們假定投資組合中兩種股票的市值相等,w_a=w_b=0.5, 則
E(R) = 5% + (0.5 * 2 + 0.5 * 1.2) * 6% = 14.6%
C. 某投資者持有A、B二種股票構成的投資組合,各佔40%和60%,它們目前的股價分別是20元/股和10元/股,它
(1)A股票的預期收益率=10%+2.0×(14%-10%)=18%
B股票的預期收益率=10%+1.0×(14%-10%)=14%
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40%×18%+60%×14%=15.6%
(2)A股票的內在價值=2×(1+5%)/(18%-5%)=16.15元/股,股價為20元/股,價值被高估,可出售;
B股票的內在價值=2/14%=14.28元/股,股價為10元/股,價值被低估,不宜出售
D. 關於單因素模型(single index model)對最優證券投資組合的選擇問題
首先對阿爾法系數的理解有點問題:按照CAPM單因素模型計算的個股收益率稱為「公平收益率」,個股實際預期收益率減去公平收益率的差額稱為阿爾法系數,反映了理論值和預期值的差別,由於理論值的計算和市場有關,因此阿爾法也和市場有關。不同的投資者對預期收益率的判斷不同,因此阿爾法系數因人而異,一般而言,市場對個股定價過低,則預期收益較大,阿爾法為正值,越大表示個股價格被低估的越多。對於問題1,假如市場對每一隻個股定價都合理,那麼阿爾法為0,所以,阿爾法不為0的情況可以看出市場異常的投資回報。對於問題2,投資組合是選取市場中一部分能夠真正降低風險,提高收益的個股形成的組合(僅僅涉及股票的風險和Beta系數,與股票的價格沒有關系),稱為有效投資組合,排除在有效投資組合之外的股票認為沒有投資價值(僅從風險和公平收益率的角度看),在單因素模型中的個股是指所有個股(即包含有效投資組合之外的股票),如果個股的價格被低估,預期收益率將大於公平收益率,仍具有投資價值,這就是阿爾法要表達的含義。
E. 《股票最優投資組合案例研究 ——基於風險結合的動態規劃法 》作者是誰
趙和平
F. 股票投資組合收益率按等權和加權(流通市值為權重)分別算其風險(標准差),哪個標准差大
組合收益率的風險當然要用加權的啊,除非你的投資沒有輕重,通通一樣。標差大小不一定啊,當你權重的虧得多加權法大,權輕的虧得多等權的大。
股市指數干嗎要加權啊,就這道理。
G. r語言中怎麼求投資組合收益與風險
載入quantmod、TTR包和PerformanceAnalytics包進行計算
library(quantmod)
library(PerformanceAnalytics)
library(TTR)
rate=periodReturn(close,period="daily",type="arithmetic")
head(rate)
H. 做股票投資組合的時候有哪些選股方法
在選股之前首先搞清楚自己的操作方式,是快進快出,追求短期效益,還是波段操作,低吸高拋,不急於求成。同一隻股票,對於一種操作方式可能是牛股,對於另一種操作方式可能是垃圾股。
選股需要有一定的經驗和技巧,新手在不熟悉操作前最好是先用個模擬軟體去演練一下,從中總結些經驗,等有了好的效果再運用到實戰中,這樣可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損失,實在把握不準的話可以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這樣也是蠻靠譜的。
選股的技巧:
一、看盤主要應著眼於股指及個股未來趨向的判斷,大盤的研判一般從以下三方面來考慮:股指與個股方面選擇的研判;盤面股指(走弱或走強)的背後隱性信息;掌握市場節奏,高拋低吸,降低持倉成本。尤其要對個股研判認真落實。
二、是選對股票,好股票如何識別?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買入量較小,賣出量特大,股價不下跌的股票。
(2)買入量、賣出量均小,股價輕微上漲的股票。
(3)放量突破趨勢線(均線)的股票。
(4)頭天放巨量上漲,次日仍然放量強勢上漲的股票。
(5)大盤橫盤時微漲,以及大盤下跌或回調時加強漲勢的股票。
(6)遇個股利空,放量不下跌的股票。
(7)有規律且長時間小幅上漲的股票。
(8)無量大幅急跌的股票(指在技術調整范圍內)。
(9)送紅股除權後又漲的股票。
三、是選對周期,可根據自己的資金規模、投資喜好,選擇股票的投資周期。
炒股首先端正心態,不要老想著買入股票後馬上就會暴漲翻番,而要根據股市的運行規律慢慢的使自己的財富積累起來;其次,要熟悉技術分析,把握好買賣點;經驗是很重要的,這就要自己多用心了。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