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對股票投資的作用
A. 請問股市中所講的PMI是什麼意思
通常機構投資者習慣把PMI作為股市的「風向標」。所謂PMI,即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是一個反映經濟情況好壞的先行指標。通常認為,若該數據高於50%,即說明經濟復甦呈加速之勢,反之則經濟呈現衰退。9月初,股市先抑後揚,收出久違的七連陽。市場人士眾口一詞都認為原因是:9月公布的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CFLP)發布的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比上月上升了0.7個百分點,為54.0%,創出2009年年內新高,並得出了PMI和證券市場的走勢正相關的結論。
PMI真的如此神奇?究竟是偶然巧合,還是確與其內涵相關?
首先,股市走勢同流動性多寡關系緊密,同PMI關系鬆散。今年1月至7月股市氣勢如宏上漲了70%,PMI綜合指數的變化與工業增加值環比增長指數卻都沒超過50,1月至4月甚至還處在下滑狀態。反倒是股市的上漲,使得證券市場停了近一年的再融資得以恢復,助推PMI的企穩回升。
其次,PMI不僅僅是一個先導指標。PMI不僅和工業經濟相關,還具有一定的先導性。PMI數據轉折,一般領先經濟轉折在1至4個月不等。今年以來,PMI的表現和證券市場的走勢並不完全同步,說明PMI還是一個綜合性的指標。在低谷時,PMI轉折的前導領先時間較短,就更使人們不易看到其與股市的聯動。反之,在峰頂轉折,因其領先轉折達十數月,兩者的相關性也就變得更模糊。譬如,我國的PMI自2006年12月首次出現54.8以來,在10個月中一直高於擴張水平,股市卻背道而馳。
再次,PMI有了「山寨版」。「民間PMI」以往都由里昂證券發布,此前每月的第一個工作日,里昂證券亞太區市場部都會發布其與英國研究機構MarkitGroupLtd合作編制的PMI數據,該數據也被稱作「民間PMI」。在本月匯豐中國正式取代里昂證券發布「民間PMI」。與官方PMI主要針對700多家企業(主要是國有企業)進行調查不同,後者更傾向於對中小企業進行調查。今年以來,該數據多次和官方數據走勢背離,令中國經濟數據遭外界質疑。而按照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的說法,8月PMI數據的出彩,其實部分是受同比基數效應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講,PMI或許並不能完全真實反映經濟活動。因而經濟復甦步伐和出口増長還得看GDP指標,、上市公司的業績更要看三季報表。
內地股市的漲跌更多應看政策的「風向標」,譬如8月股市因貨幣政策的微調而調整,預計建國六十周年華誕期間政策會不遺餘力地力挺股市。這也是今年以來筆者能較准確把握大盤走勢取得了超越大盤的穩健收益的核心原因。
B. 製造業PMI對股市有何影響
PMI指數的英文全稱為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中文含義為采購經理指數,PMI指數50為榮枯分水線。當PMI大於50時,說明經濟在發展,當PMI小於50時,說明經濟在衰退。
PMI指數體系無論對於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投資公司,還是企業來說,在經濟預測和商業分析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至2013年六月,全球已有20多個國家建立了PMI體系,有關機構已開始建立全球指數和歐元區指數,PMI指數及其商業報告已成為世界經濟運行活動的重要評價指標和世界經濟變化的晴雨表。
C. 宏觀經濟對股票市場的影響是什麼
宏觀經濟因素對證劵市場價格的影響有6個方面:
一,國內生產總值與經濟增長率。
二,經濟周期對股市的影響。經濟周期的變動對企業營運及股價的影響極大,例如經濟衰退期,股票價格會逐漸下跌,經濟復甦期股票價格又會逐步上升。危機,繁榮。
三,物價變動對股市的影響。普通商品價格變動對股票市場有重要影響,一般五家上漲,股價上漲,物價下跌,股票也下跌。
四,通貨膨脹對股市的雙重作用,它對股市既有刺激作用又有抑製作用。適度的通貨使得貨幣供應量增加,多餘的社會購買力就會進入股市。
(3)pmi對股票投資的作用擴展閱讀:
結構問題嚴重,三個過剩加劇:相對過剩;暫時過剩;局部過剩。
自1978年以來中國經濟所實施的漸進式轉型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人民生活水平、綜合國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在經濟轉型過程中,經濟社會發展中也逐漸積累了多種新的矛盾,這一系列的矛盾和問題也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要面對的和解決的主要挑戰。
收入差距不斷拉大;需求結構嚴重失衡;產業結構發展滯後;資源環境壓力不斷加大;金融發展相對滯後;政府間財政關系失衡。
由於中國經濟轉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工程,而且在中國經濟型轉型期,各種基本經濟關系也處在不斷變化之中,宏觀經濟運行中也會呈現出許多新問題、新特徵。
因此,經濟轉型不可能一步到位,我們只有不斷解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各種新問題、新挑戰,穩步實現中國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才能夠最終實現中國經濟轉型的成功。
D. 股票中PMI 是什麼簡單又詳細的說下
機構投資者習慣把PMI作為股市的「風向標」。所謂PMI,即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是一個反映經濟情況好壞的先行指標。通常認為,若該數據高於50%,即說明經濟復甦呈加速之勢,反之則經濟呈現衰退。PMI不僅僅是一個先導指標。PMI不僅和工業經濟相關,還具有一定的先導性。PMI數據轉折,一般領先經濟轉折在1至4個月不等。
E. pmi上升 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那些行業影響較大 能具體說明下么
投資者習慣把PMI作為股市的「風向標」。所謂PMI,即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是一個反映經濟情況好壞的先行指標,若該數據高於50%,即說明經濟復甦呈加速之勢,反之則經濟呈現衰退。
PMI是一個綜合性的指標,和股市的漲跌有一定關聯,PMI反映經濟情況向好,度股市上漲有促進作用,反之亦然。
PMI主要反映製造業,當然影響較大就是製造業的股票,如機械、鋼鐵、服裝、紡織等等行業。
F. 今天公布的12月份pmi下降意味著什麼將對股市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有屁的個影響~中國的PMI一般都是一年的第一季會跌,第二季會開始反彈,第三季會萎縮,第四季繼續萎縮。你看PMI在2014年每個月的顯示,如果是在滬港通開通前,PMI指標對市場經濟的影響還有那麼點影響力。
滬港通開通後,PMI從10月到12月都是不斷萎縮。匯豐12月PMI終值都只有49.6,而統計局在1號發布的PMI都才50.1,股市從10月中旬到現在漲幅達到多少個點。
現在看股市不能用以前的看法了。
第一,券商融資,機構,大資金集體進入大盤藍籌股,特別是低市盈率,低股價,業績成長性好的板塊
第二,就是題材性爆炒。像什麼運輸。鐵路。航空亂七八糟的
第三,二八現象極其嚴重,大多數大盤大漲的情況下。跌的股票往往是漲的股票數量的2-5倍,
現在高市盈率,高股價,業績不咋樣的是集體被洗盤震盪。
還是多關注業績好,分紅,成長性好的,股價調整的那些吧
G. PMI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用
PMI指數的英文全稱為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中文含義為采購經理指數,是通過對采購經理的月度調查匯總出來的指數,反映了經濟的變化趨勢。PMI是一套月度發布的、綜合性的經濟監測指標體系,分為製造業PMI、服務業PMI,也有一些國家建立了建築業PMI。
PMI通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當指數高於50%時,被解釋為經濟擴張的信號;當指數低於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時,則有經濟蕭條的可能。
PMI指數體系的意義:
首先,是政府部門調控、金融機構與投資公司決策的重要依據。它是一個先行的指標。根據美國專家的分析,PMI指數與GDP具有高度相關性,且其轉折點往往領先於GDP幾個月。另外可以用它來分析產業信息。可以根據產業與GDP的關系,分析各產業發展趨勢及其變化。
第二,企業應用PMI可及時判斷行業供應及整體走勢,從而更好的進行決策。企業可利用PMI評估當前或未來經濟走勢,判斷其對企業目標實現的潛在影響。同時,企業也可根據整體經 濟狀況對市場的影響,從而確定采購與價格策略。
這5堂課讓你最快學會基金定投,關注微信公眾號:財秘筆記,回復基金免費獲取。
H. PMI在經濟預測和商業分析方面有什麼意義
PMI是一套月度發布的、綜合性的經濟監測指標體系,分為製造業PMI、服務業PMI,也有一些國家建立了建築業PMI。目前,全球已有20多個國家建立了PMI體系,世界製造業和服務業PMI已經建立。PMI是通過對采購經理的月度調查匯總出來的指數,反映了經濟的變化趨勢。 PMI有五大特點。首先是具有及時性與先導性。由於採取快速、簡便的調查方法,在時間上大大早於其他官方數據。 第二,具有綜合性與指導性。PMI是一個綜合的指數體系,涵蓋了經濟活動的多個方面,其綜合指數反映了經濟總體情況和總的變化趨勢,而各項指標又反映了企業供應與采購活動的各個側面。 第三,真實性與可靠性。PMI問卷調查直接針對采購與供應經理,取得的原始數據不做任何修改,經過匯總並採用科學方法統計、計算,保證了數據來源的真實性。 第四,科學性、合理性。根據各行業對GDP的貢獻率確定每個行業的樣本比重,並考慮地域分布和企業不同的類型來確定抽樣樣本。 第五,簡單、易行。 PMI計算出來之後,可以與上月進行比較。如果PMI大於50%,表示經濟上升,反之則趨向下降。一般來說,匯總後的製造業綜合指數高於50%,表示整個製造業經濟在增長,低於50%表示製造業經濟下降。 PMI指數體系無論對於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投資公司,還是企業來說,在經濟預測和商業分析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 首先,是政府部門調控、金融機構與投資公司決策的重要依據。它是一個先行的指標。根據美國專家的分析,PMI指數與GDP具有高度相關性,且其轉折點往往領先於GDP幾個月。在過去40多年裡,美國製造業PMI的峰值可領先商業高潮六個月以上,領先商業低潮也有數月。另外可以用它來分析產業信息。可以根據產業與GDP的關系,分析各產業發展趨勢及其變化。 第二,企業應用PMI可及時判斷行業供應及整體走勢,從而更好的進行決策。企業可利用PMI評估當前或未來經濟走勢,判斷其對企業目標實現的潛在影響。同時,企業也可根據整體經濟狀況對市場的影響,從而確定采購與價格策略。 中國采購經理指數是由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共同合作完成,是快速及時反映市場動態的先行指標,它包括製造業和非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與GDP一同構成我國宏觀經濟的指標體系。目前,采購經理指數調查已列入國家統計局的正式調查制度。 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體系共包括11個指數:新訂單、生產、就業、供應商配送、存貨、新出口訂單、采購、產成品庫存、購進價格、進口、積壓訂單。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是一個綜合指數,計算方法全球統一。如製造業PMI指數在50%以上,反映製造業經濟總體擴張;低於50%,則通常反映製造業經濟總體衰退。 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的意義 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是國際通行的宏觀經濟監測體系,涵蓋生產與流通、製造業與非製造業等領域,對國家經濟活動的監測和預測具有重要作用。建立中國采購經理指數的重大意義在於: 1、有利於與國際接軌。目前,已有美國、英國、新加坡等22個國家制定了PMI指數。中國加入WTO之後,正在日益成為世界采購中心與製造中心,中國經濟發展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中國經濟形勢如何已是全球關注的焦點,所以是中國需要PMI, 世界也需要中國的PMI。建立中國PMI,將在兩個方面與國際接軌:一是調查方法與統計方法的接軌;二是數據的可比性。 2、有利於國家經濟與產業經濟的宏觀調控與預測。PMI是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反映經濟活動快速的、及時的先行指標。通過PMI,可以及時監測和預測經濟與商業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和趨勢,使政府對宏觀經濟的走向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 3、有利於指導企業的采購、生產、經營等活動。
I. PMI指數的指標意義
PMI指數體系無論對於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投資公司,還是企業來說,在經濟預測和商業分析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至2013年六月,全球已有20多個國家建立了PMI體系,有關機構已開始建立全球指數和歐元區指數,PMI指數及其商業報告已成為世界經濟運行活動的重要評價指標和世界經濟變化的晴雨表。
首先,是政府部門調控、金融機構與投資公司決策的重要依據。它是一個先行的指標。根據美國專家的分析,PMI指數與GDP具有高度相關性,且其轉折點往往領先於GDP幾個月。在過去40多年裡,美國製造業PMI的峰值可領先商業高潮六個月以上,領先商業低潮也有數月。另外可以用它來分析產業信息。可以根據產業與GDP的關系,分析各產業發展趨勢及其變化。
第二,企業應用PMI可及時判斷行業供應及整體走勢,從而更好的進行決策。企業可利用PMI評估當前或未來經濟走勢,判斷其對企業目標實現的潛在影響。同時,企業也可根據整體經 濟狀況對市場的影響,從而確定采購與價格策略。 (一)判斷經濟走勢
經濟周期往往與PMI庫存周期相聯系,通過分析PMI庫存分項對判斷經濟運行所處的狀態也有積極意義。為了使PMI數據與GDP數據更好地對應,將當季PMI數據進行算術平均,通過將分項庫存指數與GDP走勢疊加,可以看出:
一是產成品庫存分項滯後於經濟周期。這與企業在安排生產時往往是按照以往增速安排,在下游需求惡化時才被動去庫存的企業活動規律有關。同時,國內近兩年在政策刺激下各行業擴張快速,產能過剩情況嚴重,導致在經濟下滑周期產成品庫存被動增加。
二是原材料庫存分項與經濟周期基本同步。這主要是由於當經濟惡化時,企業可以降低原材料庫存采購,但產成品庫存則可能因需求不振而持續增加,最後被迫去庫存;當經濟走強時,企業可以快速增加原材料采購,即補庫行為,為增長需求做准備。
三是將原材料分項與同期產成品分項加總平均後的「庫存指數」反映了社會的總體庫存狀態,可將其結合經濟形勢分析總體庫存周期。將1997年至今的美國製造業「庫存指數」(各庫存分項算數平均值)與季度GDP同比增速疊加後發現,庫存指數是經濟周期很好的同步指標。中國PMI的原材料庫存分項與GDP增速更加同步,庫存指數分項與GDP增長相比在增長時略有提前,在回落時略有滯後。
(二)政府部門、金融機構與投資公司方面的應用
1、預測經濟走勢和轉折點當分析商業趨勢時,其可靠性是基於對數據轉折點(峰值點和谷底點,也即商業周期中的高潮和低潮)的預測和分析。PMI指數與GDP具有高度相關性,且其轉折點往往領先於GDP幾個月。根據美國專家的分析,在過去四十多年裡,美國製造業PMI的峰值可領先商業周期高峰與低谷數個月。 國際上,PMI指數體系無論對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投資公司,還是對企業來說,在經濟預測和商業分析方面都有重要意義。PMI指數作為預測經濟的重要工具,已經成為美聯儲、美國中央銀行、華爾街、道瓊斯通訊社、路透社等經濟媒體應用、傳播的重要信息。
2、分析產業發展變化信息通過PMI,首先可以對占支配地位的產業進行分析。根據國外經驗來看,總的商業采購活動主要集中在少數產業,並且采購操作也有相似的集中性。這些集中的產業是:食品業、石油及其相關產品、鋼鐵及其相關產品、汽車產業等。PMI各產業的指數可反映該產業發展趨勢及各項指標的變化。通過對占支配地位產業的分析,更有助於對製造業或服務業總體趨勢的把握。其次,每月PMI商業報告後面會列出短缺的產品目錄、價格上漲和價格下跌的目錄,這有助於更好地了解和監測各個產業的變化。
3、確定投資方向的重要參考資金市場瞬息萬變,最為重要的是及時發現經濟轉折的跡象並做出相應投資決策。由於PMI數據較少,PMI同GDP之間的相關性不如預期那樣顯著,但製造業PMI與工業經濟相關指標之間表現出了較強的相關性,比如,生產量指數的變化與工業總產值增長率的變化,出口訂單指數的變化與工業行業出口交貨值增長率的變化,PMI綜合指數的變化與工業增加值增長率的變化,購進價格指數的變化與生產資料價格指數的變化,相關性分別達到0.771、0.815、0.735、0.788。
4、分析地區發展變化
(三) 企業方面的應用
企業經營活動主要是根據預測來安排的,對原材料、零部件的供應預測有時比銷售預測更為重要。
首先,供應預測更有助於預測和控制生產、庫存等成本;其次,對供應的預測是避免缺貨的前提。通過PMI,企業經營者可及時判斷行業供應及整體走勢,從而更好的進行決策。具體說來,企業采購決策面臨三個方面的挑戰:第一,支持企業整體目標;第二,在企業戰略中發揮采購和供應職能;第三,甄別特殊決策。PMI指數在這三個方面都有所應用。第一,企業可利用PMI評估當前或未來經濟走勢,判斷其對企業目標實現的潛在影響。例如,一個製造企業的目標是降低人工成本,而PMI雇員指數正快速增長,勞動力資源緊缺,這時候降低新員工的工資就較難實現。
第二,PMI也可用於判斷整體經濟狀況對市場的影響。例如,一個快速發展的製造行業的企業需要擴大生產能力,既可以用加班或轉包等暫時的方法,也可以用擴大固定資產規模這種永久的方法,這時就可以用PMI綜合指數、生產量指數、新訂單指數及其他有關整體經濟狀況的數據來判斷該行業的增長是否會持續下去,從而確定採用哪種決策。
第三,在甄別特定采購決策時也需要用PMI預測經濟走勢。例如,一個製造企業要決定一個主要原材料的定價策略,需要考慮是長期鎖定一個價格還是制定一個價格承諾。利用PMI價格指數和其他價格信息(如美國聯邦政府生產價格指數)能顯示價格趨勢,如果價格走升,且整體經濟狀況走強,可以採取鎖定的價格策略;反之,短期定價更合適。
(四)擴展應用
區域與行業調查應用PMI商業調查的方法,除了全國性普遍調查之外,還可將樣本規模集中於特定區域或行業,用於分析該區域或行業經濟發展狀況。美國許多州已開展區域商業調查。例如,最早開展PMI調查的底特律,於1935年開始商業調查,亞利桑那州、波士頓、布法羅、卡羅萊納州、維吉尼亞、芝加哥、喬治亞州、休斯頓、紐約、俄勒岡州、密歇根州等許多地區也都建立了采購經理調查制度,發布了本地區PMI指數。盡管這些調查在內容和質量上各有差異,但它們都提供了有用的區域與行業信息。例如,底特律的汽車和非汽車指數,紐約州的製造業和非製造業指數,俄勒岡州的批發指數等。有些地區的調查還廣泛收集和報道了被調查者的評論,這些對詳細了解行業走勢和區域發展都非常有幫助。
J. PMI表示什麼
采購經理人指數(英語:PurchasingManagers'Index,縮寫:PMI)是衡量製造業的體檢表,為領先指標中一項重要數據,可衡量製造業在生產、新訂單、商品價格、存貨、雇員、訂單交貨、新出口訂單和進口等狀況。
PMI指數體系無論對於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投資公司,還是企業來說,在經濟預測和商業分析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至2013年六月,全球已有20多個國家建立了PMI體系,有關機構已開始建立全球指數和歐元區指數,PMI指數及其商業報告已成為世界經濟運行活動的重要評價指標和世界經濟變化的晴雨表。
首先,是政府部門調控、金融機構與投資公司決策的重要依據。它是一個先行的指標。根據美國專家的分析,PMI指數與GDP具有高度相關性,且其轉折點往往領先於GDP幾個月。
在過去40多年裡,美國製造業PMI的峰值可領先商業高潮六個月以上,領先商業低潮也有數月。另外可以用它來分析產業信息。可以根據產業與GDP的關系,分析各產業發展趨勢及其變化。
第二,企業應用PMI可及時判斷行業供應及整體走勢,從而更好的進行決策。企業可利用PMI評估當前或未來經濟走勢,判斷其對企業目標實現的潛在影響。同時,企業也可根據整體經 濟狀況對市場的影響,從而確定采購與價格策略。
指數計算
按照國際上通用的做法,製造業PMI綜合指數由五個擴散指數即新訂單指數(簡稱訂單)、生產指數(簡稱生產)、從業人員指數(簡稱雇員)、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簡稱配送)、主要原材料庫存指數(簡稱存貨)加權而成。
采購經理指數綜合指數計算公式如下:PMI=訂單權重×30%+產品生產權重×25%+就業情況權重×20%+廠商表現權重×15%+存貨權重比例×10%。
采購經理人指數是以百分比來表示,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當指數高於50%時,則被解釋為經濟擴張的訊號。當指數低於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時,則有經濟蕭條的憂慮。一般在40~~50之間時,說明製造業處於衰退,但整體經濟還在擴張。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PM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