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投資股票認購證
A. 92年股票認購證外地人怎麼買
以身份證為依據開認購證,
B. 股票認購證的認購證與認沽證的區別
窩輪是買入或賣出相關資產的權利,買入的權利稱為「認購證」(call),賣出的權利稱為「認沽證」(put)。
如果投資者看好相關資產的後市表現,應買入認購證。當相關資產的市場價格高於行使價時,理論上投資者可以用行使價買入相關資產,然後在市場上以市價賣出以賺取差價。由於窩輪均以現金結算,投資者將收取結算價與行使價之間的現金差額。反之,如果相關資產的市場價格低於行使價,窩輪便沒有價值,投資者將損失其購買窩輪的成本。
如果投資者看淡相關資產的後市表現,便應買入認沽證。當相關資產的市場價格低於行使價時,理論上投資者可以從市場上買入相關資產,然後以行使價賣給發行人,從中賺取差價。在實際交易中,投資者將收取行使價與結算價之間的現金差額。但如果相關資產價格高於行使價,投資者將損失其購買窩輪的成本。
以上的獲利模式是假設投資者持有窩輪至到期日。此外,投資者還可以通過低買高賣來獲利,這點與買賣股票沒有太大分別。
C. 請問什麼是股票認購證
權證可以分為認購權證和認沽權證。認購權證是賦予權證持有人一個權利,以行權價在特定期限內購買相關股票的權利。認沽權證則是賦予權證持有人一個權利,以行權價在特定期限內出售相關股票。
認購權證通過標的股份的上漲而獲利,而認沽權證是通過標的股票的下跌獲利。
就拿萬科A認沽權證來說,它首先是一種認沽權證,意思是在特定期限(9個月)後,有權利以約定的價格(行權價3.73元),按照1:1的行權比例,即1份認沽權證按行權價格向華潤股份出售1股公司A股股票。
假設行權期限時G萬科A的股價
股票認購證早在10年前就不用了。
現在憑資金申購新股。資金越多中簽率就越高。
http://www.cnstock.com/ssnews/2006-1-20/ershisiban/t20060120_992358.htm
D. 股票認購證是哪一年發行的
發行股票認購證是1992年1月10日在上海推出的,每張30元
當時人們並不知道這個硬紙片會帶來什麼,郵局和銀行的職工也常常為了推銷這30元一張的認購證而犯愁(當時的收入,30元是不小的數字)為了完成任務,很多大型國企的領導和銀行郵局的內部職工都進行了攤派(當然,坊間流傳著另一個版本,上海十大區銀行支行的行長在開會時被暗示認購證可以帶來收益,所以敢於動員銀行內部職工購買)人們將信將疑地買下了這些硬
紙片,殊不知一覺醒來,認購證搖號結束.可以認購股票了.於是認購證的價格扶搖直上,在黑市中最高被炒到8000元,而當股票上市之後,其收益更是達到1萬到3萬.那是10000%的增值.
E. 股票認購證的基本概述
它們採用了當代最先進的高科技防偽技術,如:熒光、水印、暗記、碳印、羊毛紙、金屬細絲,並打有流水號,每張認購證都是唯一的,這使得投資者的利益受到了保護。 由於證券市場在我國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因此有些股票認購證和上市公司股票實物被中國革命博物館定為國家珍貴文物。股票認購發行有效期很短(多為十天、半月),除了中簽號(定額存單)外不需要留檔保存,發行結束之後無效的認購證大多被廢棄了,正是由於廣大投資者的忽視,使這個曾經無限量發行的東西變得非常有限,從1998年起,中國革命博物館還未收集齊一套完整的股票認購證和上市公司股票實物。(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認購證從1996年下半年上海、江蘇一帶就有人開始收集,此後南方、北方、沿海一帶、香港、台灣等地均一直有大資金在悄悄地吸貨,市場上流通的資源越來越少,市場已經露出了啟動的徵兆,一些珍稀股證價格已經向上突破盤局,它們的價格向其國家珍貴文物應有的價值回歸已是必然。
存世量超過百萬的只有哈天鵝、大連商場,其他超過百萬數的品種恐怕比大家預想的要少得多。這些品種的價值在1毛錢以內,有七八十個品種的存世量在幾萬幾十萬之間,價位在幾毛幾十元之間,有三四十個品種存世量在百枚至幾千枚之間,價位在百元至幾千元之間。這樣的存世量、這樣的價位,與市場持續上漲的貴妃醉酒彩金幣、IC卡、千山錯卡相比,認購證的上升空間將是十分廣闊。
F. 股票認購證的歷史發展
股票認購證,最早出現在1992年的上海,當時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後的1年多時間內,「老八股」在唱獨角戲,且因股票供不應求,形成了粥少僧多的有價無市局面,因此市場擴容成了當務之急。記得「興業房產」發行新股時,發售地的上海江灣體育場已出現提前2天排隊的情況,而發行時差點鬧出人命的混亂秩序,也同樣給管理層敲響了警鍾。面對1992年尚有10多個新股要發行的現狀,當時主管股票市場的人民銀行想出了一個現在看來完全能載入史冊的主意—先發認購證,憑認購證搖號中簽認購,於是中國的股票認購證應運而生。 1992年上海股票認購證發行結束後不到2個月,消息靈通者得悉當年的股票發行個數將增至50個,中簽率遠沒有想像的那麼低,於是黑市出現了爆炒認購證,其中最高價居然暴漲至1萬元。事實上,每百張連號的認購證在後面的實際收益應該在50萬元左右,但錯過機會的人們,也只能夠眼睜睜地看著本來輕而易舉到手的財富流逝,1992~1993年初股票認購證成為了許多失去機遇的投資者心中之痛楚。
此後股票認購證在各地發行新股時被廣泛採用,也由此壯大了股票認購證家族。不過隨著電腦互聯網發展,早期那種通過認購證發行股票的方式,因成本高、效益低,逐漸被淘汰。1995年後股票發行改用全電腦上網定價發行方式,股票發行也實行了無紙化,從此股票認購證成了絕版的「斷代現代文物」。
根據我國股票發行中出現的股票認購證,其包括以下種類:認購證、認購申請表、抽簽表、號碼單、定額定期存單、預繳款憑證等,形式有單聯、橫三聯、小本三聯、小本冊、大版張等,種類與品種繁多。但屬於正規的認購證約170餘種,這些股票認購證均採用現代最先進的高科技防偽技術,如熒光、水印、暗記、碳印、金屬細絲、羊毛紙等,每張認購證都像人民幣一樣列印有流水編號,形成唯一特徵。
集藏者可以發現認購證是股證收藏大家庭中最豐富的一族,不僅種類多,而且還存在著錯、特、漏、奇等現象,加上組號、中簽單、非中簽單、使用、非使用、配營業部磁卡、配上市公告書、配票樣、配債券、集名人、集公司、集題詞等等形式,其趣味性與集藏性比股票實物券還要多姿多彩,賞玩其中樂趣無窮。
G. 第二代股票認購證現在可以買多少價格一張
第二代股票認證現在1000元一張。
H. 92年的時候一套股票認購證炒到最高多少錢
92年的認購證考到最高,已經炒到5000塊錢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