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負利率高股票
❶ 負利率時代理財:股票、基金、信託該如何選擇
」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除了關注債基,還是不應完全擯棄股基。不過,連續兩個月的上漲行情能否持續,正成為許多基金經理的最大隱憂。種種跡象顯示,中小盤股的炒作正日漸乏力,而大盤藍籌股卻不漲反跌,市場進一步上揚的動力明顯不足。如何將勝利果實保持到底,將成為接下來幾個月里基金經理的最大考驗。「股基的增長能力和基金公司實力、基金經理的能力都有必然聯系,這個需要精挑細選。」 信託:適合手握百萬的高端客戶 資金實力雄厚的投資者可能對銀行的理財產品並不感興趣,因為有些產品雖然年化收益率能跑贏3.5%,但還是太低;不少人就想著投資樓市,但眼下因政策不明,大家也不敢輕易下手;而參與股市,眼下顯然是高風險未必有高收益,所以手中閑錢一大把的人們倒是可以將目光投向信託公司的系列產品。 房地產信託在理財市場上一直是投資者的「寵兒」。雖然上半年房地產市場「急轉直下」,但相關房地產信託在市場上仍是供不應求。投資者如此看好房地產信託,一方面是對未來幾年房地產市場的堅定支持,另一方面是被房地產信託較高的預期收益率所吸引。 「根據機構數據統計,投資房地產企業的信託產品平均收益率在各類信託產品中屬於最高,年化可以達到8.25%-9.00%,而10%甚至更高的收益率也並不少見。」杭州某信託公司理財經理介紹,「加上09年下半年銀監會《中國銀監會關於進一步規范銀信合作有關事項的通知》的下發,監管層對於銀行將信貸資產打包成為信託理財產品的行為加以嚴控。銀行的理財產品比以往更為單一了,原本投資銀行房地產信託產品的投資者也開始轉移視線,我的不少在銀行工作的朋友最近也經常問我,是不是有比較好的信託產品可以投資,他們的很多客戶手裡的錢就都躺在銀行一個多月了。」 除了房地產信託這種明星產品外,很多全新的信託模式也出現在上半年的信託理財市場上,而文化產業成為關注度最高的新領域。比如,國投信託推出的國投飛龍藝術品基金�9�9保利2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以及北京出現的版權信託。 藝術品投資是近期國內理財市場上的「新秀」,但由於對管理人的資產管理能力具有高要求,再加上該行業在國內發展尚未成熟,因此目前少 有信託公司涉足。國投信託可謂是業內藝術品投資信託的「吃螃蟹者」,在產品的設計上也有不少獨到之處。首先,信託資金主要用於購買數名著名畫家知名畫作的收益權,這與以往畫作的所有權相比有著很大的區別。其次,這個信託還設有回購協議以規避藝術品價格波動過大的風險,這樣即使在金融危機等影響下,藝術品價格可能會出現大跌的狀況,但其仍能有效地增加投資的安全系數。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信託產品更多地針對高端客戶,起售點都在100萬元至300萬元,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門檻較高。
❷ 現在股市都在下跌,銀行都到了負利率時代,敢問老百姓應把錢放在哪
如果錢太少,就買東西吧。
有少量余錢,風險承受力很低,就買國債吧。
還有些余錢,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買理財,基金,P2P。
有較多存款,股票,基金,外匯,黃金。。。。。。。。
❸ 為什麼通貨緊縮或負利率時代股票市場不怎麼漲不動產飛漲啊
通貨緊縮時代,不動產不會飛漲的。
通貨緊縮時代,現金為王,因為所有的商品都在降價,所以現金為王。
❹ 負利率對股市有影響嗎
負利率對股市肯定有影響。一般不會有負利率的,最低0利率。
❺ 為什麼大部分人選投資證券而不願意儲蓄根據負利率回答
你看現在投資股票的人多嗎?咱們國家的股市不像美國,長期投資有豐厚回報,還不如在銀行買點短期理財或是存定期呢。有錢人可以買信託,買房。
❻ 負利率時代四大猜想:房價將大漲 股市或見底
2015年10月24日起,央行再次打出「雙降」組合拳,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同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而最新統計數據顯示,9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1.6%,時隔22個月後,國內再次步入負利率時代。「雙降」後的負利率時代,我國宏觀經濟、房地產市場、股市等,可能會迎來哪些變化?
猜想1:成全球普遍貨幣政策?
經過本輪「雙降」、年內第五次降息之後,目前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為1.5%,而9月的CPI(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6%,,通貨膨脹率高過銀行存款利率,進入了「負利率時代」。這就意味著,在當前利率水平和CPI漲幅下,如果選擇一年期定存,這10萬元一年後將「縮水」100元。
這並非我國經歷的第一個負利率時代。近20餘年以來,我國就曾經歷過4次實際利率為負的時代。從形成機制上來講,都是由於物資短缺或者經濟過熱引發通脹快速攀升到存款利率以上形成的,隨著央行的緊縮貨幣政策逐步實施,實際利率都很快轉正。
在上一次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長達26個月的負利率時代內,央行曾5次加息上調基準利率,1年期定存利率達到3.5%,5年期以上的基準利率更一度達到7.05%。然而2010年當年CPI上漲3.3%。直到2012年2月CPI同比上漲3.2%,長達兩年之久的負利率時代才宣告結束。
當前,進入負利率時代的不止我國。目前,歐洲央行的隔夜存款利率為-0.2%;瑞士央行、丹麥和瑞典央行也都實施了負利率政策;1999年實施過零利率政策的日本,在去年10月開始發售負利率債券;美國自金融危機實行QE政策後奉行接近零的基準利率政策。
為何超低利率甚至負利率已經成為全球各國央行貨幣政策常態?相關分析師認為,這些年全球經濟增速越來越低,各國央行競相實施貨幣寬松乃至量化寬松,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無處可去的資本,實體經濟低迷,融資需求疲軟。10月26日,央行表示,中國尚未面臨「零利率」的約束,名義利率水平仍在「零」之上,我國此次「雙降」是常規的貨幣政策措施,並不是QE。
猜想2:資金追求收益資本外流加劇?
進入負利率時代的另一個擔憂,就是資金是否會追求收益,從而加劇資本外流。
在歐洲央行實施負利率政策後的2014年下半年,歐元區對外凈投資規模創紀錄新高,四季度達到了1350億歐元。有了這樣的前車之鑒,加之我國三季度外匯占款下降總額高達創紀錄的8900億元,使得市場擔憂負利率是否會加劇資本外流狀況。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進入負利率後,資本外流的壓力可能會進一步加大,但因人民幣資產與發達國家有明顯利差空間,資本外流暫不至於存在不可控風險。
業內專家則表示,中國的經濟增速雖然「破7」但仍然處在高經濟增速行列,而美元延緩進入加息周期,會吸引凈流出的資金迴流,從而緩解改善當前資本外流狀況。央行在9月初對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進行調整,而隨著未來跨境金融基礎設施的逐步到位和跨境人民幣結算政策的日趨完善,將增強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
猜想3:每次「負利率」房價必飆漲?
通常情況下,負利率貨幣政策希望達到的效果,是銀行儲戶將購買商品消費,或者購買資產如房地產、存款、股票、理財等保值。因為消費支出和資本支出,都能夠提升經濟活躍程度。
在過去的經驗中,負利率對於房地產的提振效果尤為明顯。國家統計局報告顯示,中國過去的四段負利率時期房價漲幅為:1992至1995年,全國商品房價格累計漲幅達到60%;2003至2005年,累計漲幅為34%;2006至2008年,累計漲幅為12.8%;2010至2012年,累計漲幅為15%。由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在四次負利率期間,房價都可以用飆漲來形容。而歐美日等國家的房地產市場在低利率和負利率期間,也都漲勢強勁。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根據此前發布的《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20年》顯示,我國房地產行業的高速增長已成為過去,房價快速上漲的外部環境已不具備。面對需求的減少、經濟增速的放緩等改變,房地產市場能否再次憑借負利率東風重演飆漲歷史呢?
相關分析師認為,雖然房地產迎來歷史最寬松局面,開發商將獲得更寬裕的融資成本,而由於股市已經讓一二線城市的大部分投資者害怕,很大部分資金將會流向樓市。但也認為,由於經濟發展、產業布局等方面的不均衡,全國房地產基本面已經不同,因此不可能出現全面上漲。對於一二線城市,2015年市場走勢將明顯趨好,推動力繼續加強;而三四線城市崩盤可能性反而增加。
猜想4:流動性釋放股市逐步見底?
已經經歷了兩輪暴跌的股市對於「雙降」即將釋放的流動性則更為「淡定」。
根據廣發證券提供的數據顯示,2000年以來的三次負利率時代中,我國股市表現皆為先大漲後大跌。其中,2003年11月至2004年3月,滬指先從1350點漲至1740點,但此後至2005年11月又跌回1000點;2007年2月至10月,滬指先從2800點漲至6000點,但2008年10月又跌回1700點;2010年7月至10月,滬指先從2400點漲至3100點,但2013年6月又跌回2000點。
為何走勢如此一致呢?廣發證券分析稱,之前幾輪都是由於經濟過熱,投資者盲目樂觀,導致股市在負利率前期大漲;但是隨著利率水平的不斷上升和流動性的持續收緊,最終對需求產生了抑製作用,並導致宏觀經濟從「過熱」走向「滯脹」,股市也已因此而崩盤。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隨著外部經濟環境的改變,這次負利率時代帶來的,有可能將是宏觀經濟的持續疲弱與流動性長期寬松。過去的負利率經驗對股市的指導作用已經改變,下一階段對股市影響更大的將是長期的經濟走勢。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0-27,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裝信息
❼ 現在銀行存款負利率,股票又不好,p2p風險大跑路多,而工資不加社保繳納反而增加……日子不好過……
能認識到問題說明成功了一半,下一步要開始解決這個問題吧。
❽ 全球"負利率"已成趨勢 還有哪些投資最有"期待值
目前,在全球「負利率」局面漸成趨勢的大環境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的長期走低已經是大勢所趨。那麼,除了傳統的銀行理財產品之外,在「負利率」的環境下,還有哪些投資機會值得關注,哪些品類值得投資,成為了眼下大家普遍關注的焦點。但實質上,投資的機會也是此消彼長,除了固定收益類產品之外,也有不少投資品類的「期待值」正在上升。在此介紹幾種,不妨作參考。
傳統固定收益類產品:鎖定互聯網銀行、中小銀行
根據記者從各家商業銀行了解,雖然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收益率一直往下走,但也有少數理財產品收益率仍在5%以上。
以微眾銀行的理財產品「陽光年年盈」為例,年化收益率為5%,投資門檻為1000元起,相比常規的銀行理財產品,投資門檻較低。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該產品屬於萬能型保險,最低的保證收益率為3.5%,也就是說5%只是預期收益,雖說兌付的機率較高,但仍有不確定風險。該產品購買後有15日的猶豫期,保單生效的500日內贖回費用高達2%,但500日後可免費贖回。
而根據融360統計,在7月份新發的理財產品中,收益率排名前三的銀行分別為渤海銀行、泰安銀行及齊魯銀行,平均預期收益率分別為4.27%、4.21%、4.17%,穩健型投資者也可關注。
「從不同類型的銀行理財產品看,城商行及股份制銀行的收益最高。由於國有銀行發行的低收益保本類理財產品比例較大,為此收益相對降低。在收益率繼續下降的情況下,建議投資者可購買中小銀行的產品。」融360理財分析師王夢升表示。
黃金:可選擇實物金或與黃金掛鉤的ETF
通脹預期在中短期內依然強烈,雖然「負利率」讓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收益下降,但這時候黃金卻迎來了投資機會。今年以來,金價上漲了近30%,不少錯過上半年機會的投資者都扼腕嘆息。但實質上,下半年黃金仍有投資機會。
「在未來半年和一年的時間內,我們看好黃金,原因有兩點:第一,今年美國再加息預期非常小;第二,地緣政治的影響使得黃金避險需求增大。」海通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鍾奇在日前舉行的廣發銀行財富論壇上對記者表示,黃金走勢和美國的實際利率關系最強,而全球的實際利率都往下行,這種下行趨勢將倒逼美國往前走。
鍾奇預計,在未來的兩三年內,如果美國不加息,黃金可漲至1450美元左右;但如果美國加息,才是黃金大牛市的開始,金價不排除沖擊2000美元的可能。
「黃金股和黃金資產在未來以及未來的一年中有非常強的資產配置作用。」鍾奇表示,對於投資者而言,有兩種方式參與黃金投資:如果是風險偏好大的,可選擇黃金期貨、與黃金掛鉤的股票等;如果是風險偏好低,則選擇實物金作投資較為穩健。
具體到投資產品而言,對於風險偏好低的「小白」客戶來說,工行、微眾銀行、京東金融的實物金產品都是不錯的選擇。如京東金融的「京生金」,是一款定期的互聯網黃金投資產品,用戶申購後,不管金價漲跌,每天均會增長黃金克數,投資的實物黃金的價格也低於實體店。
據悉,「京生金」第一期推出60天、75天、90天3個期限的定期產品,投資者年化生金率分別為1.78%、1.98%及2.18%。與普通的實物金相比,「京生金」更劃算的地方在於,用戶的收益將來自兩塊,除了因金價波動產生的收益外,還有實物金「生金」的克數收益。
例如,投資者購入年化生金率為3%、期限1年的產品1000元,成交單價為250元/克,則投資者成交數量為4克,到期將獲利的黃金收益克數是4*3%*365/365=0.12克。如果到期黃金單價為260元/克,到期本金與利息收益總計1040+31.2=1071.2元。
與黃金掛鉤的權益類產品,則有黃金ETF或其他與貴金屬投資掛鉤的股票、基金產品,比如華安易富黃金等,屬於規模較大的ETF,目前通過微眾銀行等網路渠道購買,可免申購費用,贖回費率也較低。
海外投資:可開始嘗試布局
在人民幣匯率承壓的大環境下,再加上投資目光的「出海」趨勢日受關注,就投資價值而言,越來越多投資者考慮「走出去」投資,但卻苦於找不到投資的方向或產品。海外投資值得關注的領域到底有哪些?
僑外投資集團總裁丁穎對記者表示,在目前的投資環境下,海外有兩個領域具備不錯的投資機會:「第一個,是海外不動產投資。針對不同投資項目而言,我認為海外的不動產投資,特別是歐洲房產投資擁有非常好的機會。在海外房產投資類型中,海外學區房將成投資熱寵,其中包括美國、葡萄牙、西班牙、希臘、塞普勒斯、韓國等十多個國家的優質房源。第二個,是通過身份獲取實現資產增值,取得綠卡不僅是海外投資其中一個重要收益,還能確保你在海外擁有比非綠卡持有者更多的投資機會。」
此外,除了獲取身份、購置房產之外,國內的投資者也有更「接地氣」的方式參與到海外市場的投資,比如購買外匯類理財產品、購買QDII類產品或基金等~
❾ 負利率與對未來中國股市的影響有哪些
負利率對資本市場而言屬於利好。為避免貨幣資產縮水,居民往往會盡量少存錢,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其他渠道,股市無疑是資產保值增值的理想選擇之一,但不是唯一選擇。
股票具有門檻低、流動性好的特點,雖風險較高,但獲得的巨額回報也是誘人的。因此,在負利率的基本面下可能會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攜帶資金進入資本市場,增加股市的資金流動性,或許會進一步促使大盤迎來上漲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