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鎮銀行投資二級股票市場
❶ 村鎮銀行的發展前景大嗎和平安銀行比哪個更好
1、平安銀行是一家總部設在深圳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其前身深圳發展銀行是中國內地首家公開上市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截至2019年12月31日,總股本為194.06億股,總市值為3,192億元。中國平安及控股子公司為本行的控股股東。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本行在全國擁有91家分行(含香港分行),合計1,058家營業機構,建議您可以使用我行卡體驗我行服務。
2、如果您需要咨詢平安銀行業務,可以點擊下方鏈接選擇首頁右上角在線客服圖標或者關注平安銀行微信公眾號(pingan_bank)進行咨詢。
https://b.pingan.com.cn/branch/mkt/bankonline/dist/onlineBankless.html#應答時間:2020-06-2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❷ 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的第三章 股權設置和股東資格
第二十條 村鎮銀行的股權設置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一條 境內金融機構投資入股村鎮銀行,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商業銀行未並表和並表後的資本充足率均不低於8%,且主要審慎監管指標符合監管要求;其他金融機構的主要合規和審慎監管指標符合監管要求;
(二)財務狀況良好,最近2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
(三)入股資金來源真實合法;
(四)公司治理良好,內部控制健全有效;
(五)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
境內金融機構出資設立或入股村鎮銀行須事先報經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及有關部門批准。
第二十二條 境外金融機構投資入股村鎮銀行,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最近1年年末總資產原則上不少於10億美元;
(二)財務穩健,資信良好,最近2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
(三)銀行業金融機構資本充足率應達到其注冊地銀行業資本充足率平均水平且不低於8%,非銀行金融機構資本總額不低於加權風險資產總額的10%;
(四)入股資金來源真實合法;
(五)公司治理良好,內部控制健全有效;
(六)注冊地國家(地區)金融機構監督管理制度完善;
(七)該項投資符合注冊地國家(地區)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監管要求;
(八)注冊地國家(地區)經濟狀況良好;
(九)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
第二十三條 境內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投資入股村鎮銀行,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具有法人資格;
(二)有良好的社會聲譽、誠信記錄和納稅記錄;
(三)財務狀況良好,入股前上一年度盈利;
(四)年終分配後,凈資產達到全部資產的10%以上(合並會計報表口徑);
(五)入股資金來源合法,不得以借貸資金入股,不得以他人委託資金入股;
(六)有較強的經營管理能力和資金實力;
(七)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
擬入股的企業法人屬於原企業改制的,原企業經營業績及經營年限可以延續作為新企業的經營業績和經營年限計算。
第二十四條 境內自然人投資入股村鎮銀行的,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二)有良好的社會聲譽和誠信記錄;
(三)入股資金來源合法,不得以借貸資金入股,不得以他人委託資金入股;
(四)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
第二十五條 村鎮銀行最大股東或惟一股東必須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最大銀行業金融機構股東持股比例不得低於村鎮銀行股本總額的20%,單個自然人股東及關聯方持股比例不得超過村鎮銀行股本總額的10%,單一非銀行金融機構或單一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及其關聯方持股比例不得超過村鎮銀行股本總額的10%。
任何單位或個人持有村鎮銀行股本總額5%以上的,應當事前報經銀監分局或所在城市銀監局審批。
第二十六條 村鎮銀行在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後,向認繳股本的股東簽發記名股權證,作為股東所持股份和分紅的憑證。
第二十七條 村鎮銀行股東不得虛假出資或者抽逃出資。
村鎮銀行不得接受本行股份作為質押權標的。
第二十八條 村鎮銀行的股份可依法轉讓、繼承和贈與。但發起人或出資人持有的股份自村鎮銀行成立之日起3年內不得轉讓或質押。村鎮銀行董事、行長和副行長持有的股份,在任職期間內不得轉讓或質押。
第二十九條 村鎮銀行的實收資本變更後,必須相應變更其注冊資本。
❸ 境內金融機構投資入股村鎮銀行應符合什麼條件
①商業銀行未並表和並表後的資本充足率均不低於8%,且主要審慎監管指標符合監管要求;其他金融機構的主要合規和審慎監管指標符合監管要求。②財務狀況良好,最近2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③入股資金來源真實合法。④公司治理良好,內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⑤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境內金融機構出資設立或入股村鎮銀行須事先報經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及有關部門批准。
❹ 村鎮銀行及其性質是什麼
村鎮銀行是指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批准,由境內外金融機構、境內非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境內自然人出資,在農村地區設立的主要為當地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業金融機構。
(1)村鎮銀行是獨立的企業法人,享有由股東投資形成的全部法人財產權,依法享有民事權利,並以全部法人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2)村鎮銀行股東依法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並以其出資額或認購股份為限對村鎮銀行的債務承擔責任。
(3)村鎮銀行以安全性、流動性、效益性為經營原則,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村鎮銀行依法開展業務,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干涉。
(4)村鎮銀行不得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向關系人發放擔保貸款的條件不得優於其他借款人同類貸款的條件。村鎮銀行不得發放異地貸款。
(5)村鎮銀行應遵守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執行國家金融方針和政策,依法接受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監督管理。
(6)村鎮銀行的名稱由行政區劃、字型大小、行業、組織形式依次組成,其中行政區劃指縣級行政區劃的名稱或地名。
❺ 村鎮銀行將來的發展方向和前景
村鎮銀行是一級法人銀行,還是很有發展前途的。
村鎮銀行的市場定位,就是以區域內農村中低端客戶為目標客戶群,致力於建設一個為「三農」服務的農村社區性銀行。村鎮銀行的資金投向,就是要堅持商業、可持續原則,投向有創業意願、有發展前景和還款能力、信用良好的農村客戶,包括農戶和個體工商戶、微小企業,以及一些產業化龍頭企業。在具體經營中,應當始終抓好四大戰略:
一是大愛戰略。大愛是一種文化。因為面向低端客戶群的業務是一種勞動密集型業務,需要更多的耐心、細心和愛心。對村鎮銀行來說,弘揚大愛文化就是首要的戰略問題。要堅持不懈地用大愛文化教育員工,帶著一種深厚的感情做服務,為三農發展殫精竭慮。
二是創新戰略。要立足於做特色,靠有生命力的產品求生存。在存款業務的發展和貸款業務的管控上,都要不斷有所創新。不斷擴大資金來源渠道,打實發展基礎。在貸款產品上,要不斷深度研究三農需求,不斷地鎖定目標客戶群,不斷地量身定做特色產品,不斷地集群化營銷業務。要通過創新,不斷滿足三農客戶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要讓客戶想來存款、能貸上款,真正辦成農民自己的銀行。大力拓展存貸款業務之外的各項新業務,創造全新的盈利模式。3 d2 H
三是聯動戰略。村鎮銀行和作為母行的商業銀行要聯動。在科技、大額貸款等方面加強與「母行」合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在日常業務拓展上加強與地方合作,在重大發展戰略問題和一些關鍵性瓶頸問題上積極爭取銀行業監管部門和人民銀行的支持。抓銀團貸款,抓圍繞產業鏈的上下游業務,把村鎮銀行的牌子用好用足。只有聯動,才能克服小的劣勢;只有聯動,才能始終吸收先進的生產力;只有聯動,才能做到商業、可持續。晉城商行作為太行村鎮銀行的主要投資者,近幾年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樹立了比較知名的品牌,這對於辦好村鎮銀行是一個重要優勢。正是由於各個先進銀行都去辦村鎮銀行,包括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外資銀行等等,才能把各種先進的理念輻射到農村,才能夠最終形成「湯水效應」。{
四是本土化戰略。要融入當地的文化和發展氛圍,依託本土化來防範風險和拓展業務。在日常業務拓展上加強與地方合作,在重大發展戰略問題和一些關鍵性瓶頸問題上積極爭取銀行業監管部門和人民銀行的支持。`" N( K/ M) \
大愛是基礎,創新是關鍵,聯動和本土化是重要保障。堅持這四大戰略,村鎮銀行就可能成功。如果背離,必然會以失敗告終,新型的優勢體現不出來,服務三農也很可能成為一句空話。
三 深化村鎮銀行發展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第一,感情問題。一定要帶著感情辦村鎮銀行。破解金融支農難題,一個重要前提是解決感情問題。對三農沒有感情,對當地沒有感情,事情肯定做不好。必須有一種精神,一種創業精神、服務人民的精神。在村鎮銀行探索期,這種精神因素至關重要。
第二,政策問題。作為村鎮銀行,一定要積極爭取各種優惠政策。近期國家在陸續出台一些扶持三農的政策,有的涉及到村鎮銀行。這就需要積極與有關部門對接,不能消極等待,坐等天上掉餡餅。
第三,輻射問題。村鎮銀行必須眼睛向下,應當考慮適度擴張機構。在目前金融形勢下,傾斜三農仍將持續,搶占村鎮銀行陣地已經成為一些外資銀行的重要戰略性行動。在做好單點機構的基礎上,應加快向縣城內、鄉鎮和一些大村延伸。
❻ 浦發村鎮銀行能炒股嗎
要買股票,你可以先去大廳開個戶,這個是證券大廳,不是銀行。還有一種方法就是不用去開戶,那就是直接購買基金,在支付寶里還微信里都可以購買基金。基金裡面也分那種指數型基金,指數基金,裡面就全是公司的股票。只不過呢,就是把一堆公司打包到一塊兒了。
❼ 投資理財,選擇全國性銀行、城商行還是村鎮銀行是否有區別
投資理財選擇哪一家銀行更好,這個沒有統一固定模式,因為各家銀行因為規模、性質和業務側重不同,推出的投資理財產品也各有千秋,投資者最好以產品來定銀行最好。如果是存款類產品,肯定優先選擇城商行和村鎮銀行,而不是全國性銀行(國有銀行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
在理財產品投資中,中小投資者宜選擇城商行,因為它的門檻低,一般1萬起購,且所有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處於行業頭部,國有銀行高收益的理財產品(結構性理財)主要面向高凈值客戶和私行客戶,普通理財產品收益率還不如城商行。村鎮銀行在理財產品發行上的差距就太大了,在全行業理財市場上的份額幾乎忽略不計,要麼因無資質而代銷它行產品,要麼產品線狹窄,收益率一般,投資者選擇空間不大。
與此同時,對於穩健型或激進型投資者來說,要選擇黃金、股票型基金以及外匯等較高風險的金融衍生品,一般只有全國性銀行有資質辦理,城商行和村鎮銀行幾乎沒有衍生品業務,因為這需要銀保監會的審核批准,持證經營。由此可見,投資理財不能盲目的說選擇哪家銀行更好,只有根據產品來定銀行,才是客觀而科學的選擇。
❽ 境外金融機構投資入股村鎮銀行應符合什麼條件
①最近1年年末總資產原則上不少於10億美元。②財務穩健,資信良好,最近2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③銀行業金融機構資本充足率應達到其注冊地銀行業資本充足率平均水平且不低於8%,非銀行金融機構資本總額不低於加權風險資產總額的10%。④入股資金來源真實合法。⑤公司治理良好,內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⑥注冊地國家(地區)金融機構監督管理制度完善。⑦該項投資符合注冊地國家(地區)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及監管要求。⑧注冊地國家(地區)經濟狀況良好。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的其他審慎性條件。
❾ 村鎮銀行出現之前,農村的融資狀況
這是我的課題研究的一部分,吐血給你。
(1、 農村金融服務存在空白點。
截至2007年底,全國在縣及縣以下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共有 108173個,佔全國機構網點總量的 57% ,平均每個縣(市、旗)分布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53.63個,每個鎮(鄉)分布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3.56個。目前我國還存在2868個「零金融機構鄉鎮」,其中2645個在西部地區,佔全國總數的80%。此外,有2個縣(市)、8901個鄉鎮僅有1家金融機構。寧夏回族自治區13個縣(市、旗)中尚有24個鎮(鄉)未設任何銀行業金融機構營業網點。這不僅制約了農村的經濟發展,影響了農民的日常生活,更不能適應新農村建設的需要,因此村鎮銀行在農村有了生存空間。
2、農村金融競爭不充分。
自1995年至2005年約十年左右,國有商業銀行紛紛收縮農村網點,開始一場對未來農村金融生態影響極大的「集體大出走」;其根本原因在於這些金融機構在農村金融市場上績效欠佳。亞洲金融危機後,我國政府對國有商業銀行的監管更為嚴格,為了降低不良貸款率,提高銀行的資產質量和核心競爭力,四大國有銀行不得不退出農村金融市場。而現有的農行分支機構現行高度集中的信貸管理模式不利於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農行普遍實行集權式的信貸管理模式,信貸決策權在省分行和地市行,縣支行的信貸權基本被剝奪。由於基層行只有申報推薦權,卻要承受組織資金平衡、收貸收息的責任,在經濟環境欠佳,信貸風險加劇的情況下,基層行無心擴大信貸投入,但為了完成上級行存款任務,商業銀行通過各種途徑,大量組織吸收當地存款上存上級行,造成當地有限的資金被抽走,同時,國有商業銀行把大中型企業以及大中型企業密布的大中型城市作為主要支持對象,將下一級的資金層層向上集中,不斷從基層支行抽取資金回灌大中型城市,而大大忽略了縣域經濟對信貸資金的需求,尤其是對一些能盤活的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由於銀行怕擔風險,信貸資金也不敢大膽投入,使中小企業得不到正常發展。目前,只有農村信用社不受貸款審批權上收的影響,可以將吸收存款全部用於當地經濟發展,但大量的資金被商業銀行佔有,信用社規模得不到發展。 組建村鎮銀行,使各行在存款、貸款方面展開合理競爭,有利於廣大農民得到更加便捷、有效的金融服務。
3、民間融資旺盛。
近幾年來,我國民間借貸無論像「合會」這樣有組織的活動,還是互助性質的自由借貸,一直非常活躍,是廣大農民借貸資金的主要來源。民間借貸的主要形式有三:一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農業產業化發展迅猛,資金需求旺盛,在向金融機構融資出現困難的情況下,轉而向民間籌措資金。二是發放高息借貸。資金相對比較富裕的農戶、個體戶和中小企業主,在暫時沒有新的資金投向的情況下,為了給閑置資金尋求新的「出路」,向一些資金匱乏且又急需資金的企業及個人提供高息借貸;三是村民及親朋好友之間的借貸,這種情況最普遍。有關統計數字表明,中國農村「高利貸」高達8000億~1.6萬億元。另據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對2萬多農戶的調查,2007年的農戶借款中,銀行信用社貸款佔32.7%,私人借款佔65.97%,其他佔1.24%。寧夏各級政府財力有限,有限的資金投入城市建設的份額較大,對「三農」的投入普遍不多,農村經濟發展除了農民自有資金外,主要還是要依靠信貸資金。但是金融部門的貸款規模卻相對萎縮,特別是對「三農」的貸款慎之又慎,有些地方名義上是放貸於「三農」,實際上是挪作它用。各項經濟主體貸款難,難貸款,影響了農村經濟進一步發展。據抽樣調查,寧夏農村獲得貸款的農戶比例僅為16.5%,還有35.5%的農戶需要資金而難以獲取貸款,只能依靠民間借貸。農民人均私人借款215.2元,僅比人均獲取銀行貸款234.6元低19.4元。可見,農村金融市場廣大,信貸需求旺盛。
4、農村信貸投放不足。
隨著外向型農業的發展,農業產業化、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資金需求呈增長態勢,需要金融部門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支持,而日前的農村金融體系明顯存在組織機構單調、服務功能不全、支持而狹窄等問題。
目前,農村信用聯社是農村金融的主力軍,但信用社資本金少,存貸款規模都相對較小,且其他金融機構基本不向農村貸款,再加上郵政儲蓄對資金的「抽水」作用,農村信用社為了支持「三農』,只能依靠拆借資金或支農再貸款,但相對於新農村建設巨大的資金需求,無疑是杯水車薪。此外,農信社的金融產品少,越來越不能適應市場需求。而且農信社的內部管理及開展業務的電子化程度較低,難以適應現代金融業務運行的需要。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信社的效率,甚至制約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核心是發展經、實現農民增收。國家啟動新農村建設後,廣大農民發展經濟的積極性高漲,普遍希望增加投入搞規模化、集約化農業生產,渴望信貸資金;另一方面,支農項目也非常多,但國家項目要求都比較嚴格,資金投向明確,農民由於現金缺乏,負擔項目自籌部分就很困難,更拿不出流動資金,使項目綜合效益往往顯現慢。同時,農民普遍自身積累少、底子薄,設備少、設施簡陋,基礎設施條件差,改變靠天吃飯的傳統、走集約化之路,必須大力加強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因此,組建村鎮銀行有利於農村生產力的發展,村鎮銀行投資人也會因為需求旺盛而得到豐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