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投資 » 股票投資收益率上升最可能會給銀行短劇

股票投資收益率上升最可能會給銀行短劇

發布時間: 2021-11-27 09:58:44

『壹』 收益波動幅度最大的是什麼產品

掛鉤型和權益型對於掛鉤型和權益型主動管理型波動是最大的。因為主要它是一些權益的管理和一些資產方面兒的。所以對於這些事波動比較大。
股票波動率:波動率是指標的資產投資回報率的變化程度,有實際波動率和歷史波動率之分。它是江恩理論的一個重要內容,在期貨期權市場的指導意義較股票市場更大。
實際波動率 實際波動率又稱作未來波動率,它是指對期權有效期內投資回報率波動程度的度量,由於投資回報率是一個隨機過程,實際波動率永遠是一個未知數。或者說,實際波動率是無法事先精確計算的,人們只能通過各種辦法得到它的估計值。
歷史波動率 歷史波動率是指投資回報率在過去一段時間內所表現出的波動率,它由標的資產市場價格過去一段時間的歷史數據(即St的時間序列資料)反映。這就是說,可以根據{St}的時間序列數據,計算出相應的波動率數據,然後運用統計推斷方法估算回報率的標准差,從而得到歷史波動率的估計值。顯然,如果實際波動率是一個常數,它不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則歷史波動率就有可能是實際波動率的一個很好的近似。
波動率計算方法
1、上升趨勢的波動率計算方法是:在上升趨勢中,底部與底部的距離除以底部與底部的相隔時間,取整。上升波動率=(第二個底部-第一個底部)/兩底部的時間距離。
2、下降趨勢的波動率計算方法是:在下降趨勢中,頂部與頂部的距離除以頂部與頂部的相隔時間,取整。並用它們作為坐標刻度在紙上繪制。下降波動率=(第二個頂部-第一個頂部)/兩頂部的時間距離。
拓展資料
股票收益率是反映股票收益水平的指標
1、是反映投資者以現行價格購買股票的預期收益水平。它是年現金股利與現行市價之比率。本期股利收益率=(年現金股利/本期股票價格)*100%。
2、股票投資者持有股票的時間有長有短,股票在持有期間獲得的收益率為持有期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出售價格-購買價格)/持有年限+現金股利]/購買價格*100%。
3、公司進行拆股必然導致股份增加和股價下降,正是由於拆股後股票價格要進行調整,因而拆股後的持有期收益率也隨之發生變化。 拆股後持有期收益率=(調整後的資本所得/持有期限+調整後的現金股利)/調整後的購買價格*100%。

『貳』 為什麼當收益率上升時,債券價格減速度下降,收益率下降時,債券價格加速度上升有利於投資者規避風險

因為任何投資,它的收益和風險總是成正比的,收益率如果越高的話,那麼證明這個債券的風險較大。所以說它要降低價格來刺激人們的購買。

『叄』 如何理解市盈率對股票的影響


市盈率(Price earnings ratio,即P/E ratio)也稱「本益比」、「股價收益比率」或「市價盈利比率(簡稱市盈率)」。市盈率是最常用來評估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標之一,由股價除以年度每股盈餘(EPS)得出(以公司市值除以年度股東應占溢利亦可得出相同結果)。計算時,股價通常取最新收盤價,而EPS方面,若按已公布的上年度EPS計算,稱為歷史市盈率(historical P/E);計算預估市盈率所用的EPS預估值,一般採用市場平均預估(consensus estimates),即追蹤公司業績的機構收集多位分析師的預測所得到的預估平均值或中值。何謂合理的市盈率沒有一定的准則。
計算公式: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場價格÷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
從市盈率的計算方式上看,市盈率越高則股價相對位置越高,反之相對位置越低,不過這只是統計意義上的高低,或者說是宏觀上股價高低的一個判斷標准. 而實際股市中,市盈率只能做為判斷市場的其中一個評估指標.特別是中國股市,更是如此.在市場關注這項指標時,他將變成有效的評估手段,甚至可以成為領漲的一面旗幟,但大份時間里市盈率是沒有特別的投資參考價值,長線投資例外。
要重視動態市盈率,要重視那些市盈率可能不斷增長的股票。年報、季報上的數字,當然都是過去的一年或一個季度的業績,然而,那都是代表過去。分析它,主要看對比、環比,重視增長率。還要分析增長或下降的原因。決不能只看數字絕對值的高低。更要看它的今後。
市盈率增長也只是基本面的一個方面,不能作為選股的唯一原則。更重要的是要看有沒有大資金進入。中國股市仍然是靠資金推動的,再好的股票沒有資金推動是漲不起來的。我們股民的資金少得可憐,不可能左右股票的漲跌,只能跟著大資金做。所以,要重視股價的趨勢,同樣,也要重視市盈率的趨勢。

『肆』 股市波動有哪些典型特徵

轉載:巴菲特關於100年間美國股市波動的實證研究

2001年11月10日,美國《財富》發表了《巴菲特談股市》這篇文章,文中巴菲特重申了股市整體表現長期來說與美國經濟整體增長性相關,長期來說,過度高估(Overpricing)或過度低估(Underpricing)的股價肯定會回歸於其內在價值。
在該文中,股神以翔實的歷史數據解釋說明了1899年—1998年的100年間美國股市整體走勢與GNP走勢完全相背離的現象。股神的實證研究證明,美國股市長期平均年復合回報率約為7%,但短期投資回報率會因為利率、投資者預期收益率和心理因素的綜合作用而不斷波動。這也就是格老所說的:「從短期來看,市場是一台投票機;但從長期看,它是一台是稱重機」。
一、1964年—1998年間美國股市整體走勢與GNP走勢完全相背離的現象
美國道.瓊斯指數在1964年—1998年間的前17年和後17年的走勢完全不同。
第一個17年:1964年年底道.瓊斯指數為874.12點,1981年年底為875.00點,17年間增長0.1個百分點,幾乎原地踏步。
第二個17年:1981年年底道.瓊斯指數為875.00點,1998年年底為9181.43點,17年間上漲超過10倍,為典型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大牛市行情。
美國股市在兩個17年間有完全不同的表現,原因何在呢?
專業人士想到的原因是GNP的波動導致股市的相應波動,也就是經濟學和金融學教科書上通常所說的「股市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
但事實並非如此。這一現象無法單純以美國宏觀經濟的波動來解釋:1964年—1998年間美國股市整體走勢與GNP走勢完全相背離。在股市低迷的第一個17年間,美國GNP增長率為373%,而在第二個17年的大牛市期間,美國GNP增長率只有177%,二者相差近一倍。
是偶然的巧合亦或其他?後視鏡看法一目瞭然。實際上,不僅僅是過去34年間美國股市整體走勢與GNP走勢完全相背離,在整個20世紀也是經常如此。
20世紀可以說是美國人的世紀,先後發明了汽車、飛機、收音機、電視與電腦。扣除通貨膨脹因素,美國GNP破記錄地凈增長了702%。盡管其中也包括 1929年—1933年的大衰退和兩次世界大戰,但以10年為一個階段來比較,人們發現每個10年的人均實際GNP都在持續增長。或許人們認為穩定的經濟增長反映在股市上也應該會有股票指數的穩定增長才對。但事實遠非如此。
1900年—1920年美國人均實際GNP(以1996年美元價值計算)從4073美元增長到5444美元,增長了33.7%。而同期股票市場卻一點動靜也沒有,1900年初道.瓊斯指數為66.08點,1920年年底道.瓊斯指數為71.95點,20年間只有0.4%的年增長率,這種反差與1964年— 1981年的情況相似。
接下來的1920年—1930年的10年間,股市則一飛沖天,到1929年9月道.瓊斯指數一度大漲到381點,上升了430%。
隨後的1930年—1948年的19年間,道.瓊斯指數幾乎下跌了一半。1948年道.瓊斯指數只有177點。但同期的GNP卻增長了50%。
結果,接下來的1948年—1964年的17年間,道.瓊斯指數大漲5倍之多。之後就是上面提到的1964年—1998年的兩個截然不同的17年,先冷後熱,令世人驚異的大牛市結束了輝煌的20世紀。
如果用一種不同的時間分段法,在過去的100年間,經歷了3個時期的大牛市,包括44個年份,期間道.瓊斯指數總計上漲11000點。同時經歷了3次熊市,包括56個年份,盡管在這56年間美國經濟大幅增長,期間道.瓊斯指數卻總計下跌了292點。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股市的表現與宏觀經濟如此反常呢?請看下面股神巴菲特的解釋。

二、影響股市波動的三個關鍵因素
股神將股市如此反常的現象歸諸於利率、預期投資收益率兩個關鍵的經濟因素,以及一個與心理有關的因素。
影響股市的第一個關鍵經濟因素是利率。在經濟學中,利率就好比物理學中的地心引力一樣,不論何時何地,利率任何的微小波動都會影響全世界所有資產的價值。假設今天市場利率是7%,那麼,未來你1美元的投資收益的價值就與市場利率為4%時的價值有很大的差別。
分析過去34年長期債券利率的變化,人們可以發現第一個17年間利率從1964年底的4.20%大幅上升到1981年的13.65%,這對股票投資人來說實在不是什麼好事。但在第2個17年期間利率又從1981年的13.65%大幅下挫到1998年的5.09%,為股票投資人帶來了福音。
影響股市的第2個關鍵經濟因素是人們對未來投資收益率的預期。在第一個17年間,由於公司獲利前景不佳,投資者預期顯著下調。但在1980年代初期里根政府大力刺激經濟增長,使得企業獲利水平達到193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高峰。
在1964年—1981年的第一個17年間,兩個不利因素是使投資人對美國經濟失去信心的原因,一方面在於過去企業獲利成績不佳,另一方面在於利率過高使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盈利預期大大折扣。兩項因素綜合,導致1964年—1981年間盡管同期GNP大幅增長但美國股市卻停滯不前。
不過這些因素在1981年—1998年的第2個17年間完全反轉,一方面企業收益率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利率又不斷下降使得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盈利預期進一步提高。這兩個因素為一個大牛市提供了產生巨大上升的燃料,形成GNP下降的同時股市卻猛漲的奇異現象。
第三個因素是心理因素,人們看到股市大漲,投機性交易瘋狂爆發,終於導致危險的悲劇一幕一再重演。

三、衡量股市是否過熱或過冷的定量分析指標
巴菲特認為,回顧過去近100年的股市表現,可以看到股市整體走勢經常與宏觀經濟發展相背離,這種極端的非理性行為是周期性爆發的。人們認識這種現象對於投資人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要想在股票市場上取得良好的收益,就應該學會如何應對股市非理性行為的爆發。
巴菲特認為要想在股市非理性波動中保持理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學會定量分析,從而能夠准確判斷股市是否過熱或過冷。如果投資人能夠進行定量分析,盡管不會因此就能把分析能力提高到超人的水平,卻能夠使自己因此而避免隨波逐流陷入股市的群體性瘋狂,做出非理性的錯誤決策。如果投資人根據定量分析發現股市過熱,就可以理性地決策不再追漲,乘機高價離場。如果投資人根據定量分析發現股市過冷,就可以理性地決策選擇合適的股票低價買入。
巴菲特向美國投資者推薦了一個非常簡單但卻非常實用的股市整體定量分析指標「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可惜的是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對我國股市卻不能直接使用)。
雖然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這項指標只能告訴投資人有限的信息,但它卻可能是任何時候評判公司價值是否合理的最理想的單一指標。分析80年來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可以發現,這項指標在1999年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這本應該是一個很重要的警告信號。如果投資人財富增加的速度比美國宏觀經濟增長的速度更高,那麼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必須不斷提高,直到無窮大,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
巴菲特認為所有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NP的比率在70%——80%之間可以買入股票,長期而言可能會讓投資者有相當不錯的收益,但如果這個比率達到200%,象1999年和2000年中的一段時間那樣,那麼購買股票簡直無疑於玩火自焚。

四、股市短期波動不可預測,長期波動容易預測
巴菲特認為預測股市的短期波動是不可能的,相反,巴菲特認為股市長期波動具有非常穩定的趨勢,非常容易預測。
1999年,巴菲特大膽預測未來10年甚至20年內,美國投資人股票投資預期收益率(包含股利以及預期2%的通貨膨脹率)大概在7%左右,這正好與沃頓奇才傑里米.席格爾教授經過統計分析得出的美國股市200年來長期平均實際收益率為7%左右的結論非常吻合。哈哈,果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五、啟示
在過去的200年間,美國股市的年復合實際收益率為7%,並顯示出驚人的穩定性。世界其他主要國家的股票實際收益率也與美國的情況相吻合。股票投資收益率的長期穩定性的原因目前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釋。
傑里米.席格爾教授認為,股票投資收益率取決於經濟增長、生產力和風險的收益。但是,創造價值的能力也同樣來自於卓有成效的管理、對財產權利尊重的穩定的政治體系以及在競爭的環境中象消費者提供價值的意願。政治或經濟危機可以導致股票偏離其長期發展的方向,但是市場體系的活力能讓它重新返回長期的趨勢。或許這就是股票收益為什麼能夠超越在過去兩個世紀中影響全世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異常變化,保持穩定性的原因。
其實沒有人能夠完全解釋股市長期內向價值回歸的根本原因。格雷厄姆曾說:這正是我們行業的一個神秘之處。對我和對其他任何人而言,它一樣神奇。但我們從經驗上知道最終市場會使股價達到它的價值。

『伍』 股票投資是給企業擴大規模用,如果不賺錢,股價就降低嗎

淺析股票投資的幾點策略2006年以來,大量資金進入股市。投資者要提高股票投資的收益率,關鍵在於選擇購買何種股票以及在何時買進或拋出股票。就此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一、如何選擇投資對象任何股票投資者都希望自己能買到盈利豐厚、風險小的股票,因此,在作出投資決策時,首先要考慮投資對象的企業屬性和市場屬性。股份制公司企業屬性的好壞,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指標來進行評價。1.公司的財務指標(1)公司的獲利能力。獲利能力強的公司,股東自然能分配較多的股利,股票價格也會比一般公司上升得快,從而使人們對該股票的投資意願相對提高。其計算公式為:公司獲利能力=利潤總額/資格總額×100%。此比例愈高,表示公司獲利能力愈強。(2)公司的流動與速動比率。流動比率是反映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之間關系的比率,它是衡量公司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流動比率愈大表示公司對負債的償還能力愈強,同時表示流動資產周轉較快。其計算公式為: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一般而論,公司的流動比率應該接近於2∶1,才被認為財務狀況良好。流動比率太低時,表示短期償債能力較差,太高時表示現金或流動資產未能充分利用,相應地,公司盈利會降低,影響股東的權益。速動比率是反映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之間關系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100%。速動比率是對流動比率的一個補充說明,也是用來反映企業流動負債償還保證能力的指標,它要體現的是每百元流動負債有多少現金(速動資產的特點就是能夠及時變現)作保證。國外財務管理理論中常以1∶1作為合理標准。(3)公司的稅後利潤率。它表示該公司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與銷售能力。稅後利潤率太低,表示該公司產品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其計算公式為:公司稅後利潤率=稅後純利潤/銷售總額×100%。(4)凈資產收益率。這是表明公司利用所有的凈資產獲取收益的能力,也是反映公司經營能力好壞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公司凈資產總額×100%。(5)每股盈利。它是指公司年稅後利潤總額與總股本的比率,表明公司的盈利水平。這是投資者最關心的公司財務指標之一。其計算公式為:每股盈利=稅後利潤總額/公司總股本×100%。(6)股票市盈率。它主要反映公司股票每股盈利與股票市場價格之間的關系,也是投資者衡量股票投資價值大小的重要依據。市盈率越低,表示其投資價值越高,反之亦然。其計算公式為:股票市盈率=股票市場價格/每股盈利。2.公司的行業背景及其成長性公司所屬的行業不同,其發展的特點也不同,如房地產公司一般盈利性較強,成長性較好,但易於受宏觀經濟因素的影響,發展具有周期性;一些新興工業,如微電子、生物、光纖通訊等尖端技術含量較高的行業,則具有較強的擴張能力和發展後勁;能源、交通、通訊等基礎行業,由於受到政策的支持以及壟斷性的行業特點,發展比較穩定。3.發行公司的規模一般來說,公司的規模大,意味著公司的實力雄厚,生產與經營的規模效益高,發展的穩定性強,因而容易受到股票投資者的歡迎。但是,有時也有例外的情況,如上海股市歷來喜小不喜大,小盤股經常受到吹捧,而大盤股相對受冷落,股價較低。這是因為小盤股市值較低,容易操縱,因而股價上升較容易。另一方面,相對來說,小盤股股本擴張的潛力較大,通過送配股可大幅度降低股價,騰出股價上升空間。此外,有些小盤股原先沒達到有關法律規定的5000萬股的最低限度,使股本擴張成為必然,這更受到市場關注,像前幾年以1000多倍市盈率高價購買愛使股份股票的投資者,通過幾次大劑量的送配股,如今仍有數倍的收益,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二、如何選擇買賣時機投資盈利的關鍵除了選好股票以外,更重要的是選擇好買賣股票的時機。股票漲跌過頭,往往與人們對股票上升過度樂觀,對股票下跌過度悲觀直接相關。當股價開始上漲時,不少人對股票陸續看好,等到股價大漲時,大多數投資者都看好,爭先恐後買股票,使行情愈漲,造成看好的人會愈來愈多,連市場外的資金都紛紛涌到股市,這時股價就可能漲過頭了。相反,一旦股價下跌,不少人開始看壞,使行情出現大跌現象,大多數人必然跟著看壞,各種股票頻頻創新低價,市場之中一片悲觀氣氛,那麼股價要跌過頭了。理智的投資者,應該在行情漲過頭的時候,賣出股票,在行情跌過頭的時候,進場買進便宜的股票。問題在於一般人很難預測到當時上漲的股價是否會過頭,當時下跌的股價是否也會過頭。這時,最簡單可行的辦法,就是在股價接近前一次最低點時買進,在股價到達上一次最高峰前夕賣出。具體來說,當股價持續下跌到一定指數位後,盤整數日非但不再創新低價,反而有所回升時,這便是短線投資者進場的良機;當游資逐步進入股市,成交量開始在低價位明顯放大時,投資者應當立即買入股票。當股價行情在高峰階段,成交量突然遞增,而股價卻未上漲時,表示可能有大戶出貨,一般投資者應將手中股票先行賣出,再觀動靜;當股價跌勢已經確定,即為短線投資者賣出的最佳時機;當股價上漲超過了以前的水平,是賣出良機;當成交量逐日萎縮,股價逐步盤低時,短線投資者也應立即拋出。三、如何管理好資金要得到較高的投資收益,還要合理的運用你手中的資金,這是股票操作的一個重要的環節。股市中的資金管理大致可分為兩個方面。1.投入股市的資金占你總資產的比例。股市是個風險投資的場所,不論你股票操作水平的高低,都不應該將自己的全部資產全都投入到股市中來,作為職業股民最多可將自己資產的70%投入到股市,而非職業股民最多隻能拿出30% ~40%的資金投入這個風險市場。2.投入股市裡的資金如何運用。不論你對某一隻股票有多大的把握,也決不能把所有資金都投入到一隻股票上。天有不測風雲,股票操作本身就是預測未來,再精確的判斷都不能代替現實的走勢,決不應該因一次判斷失誤而全盤皆輸,永遠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但股票操作中所做的股票也不可過於分散,那樣也不便於管理,一般3~5隻為宜。四、制定周密的入市計劃股票操作如同領兵打仗,未作戰之前必須做好一個完整的作戰計劃,未雨綢繆方可運籌帷幄。未入市之前要計劃好做那一隻股票,投入多少資金,等待什麼樣的機會,入市後方向對了如何擴大戰果,方向錯了如何及時撤退,盡可能的對未來的走勢做出幾種假設,並都制定好相應的對策,在這種前提下入市操作你就會對市場的未來走勢有一個良好的心理准備,對了賺多少,錯了虧多少都在計劃之中,當然,操作計劃也要隨著走勢的變化不斷地修改和完善。但股市中的情況往往不是這樣,許多人對市場走勢並沒有用自己的頭腦認真分析,也沒有什麼計劃可言,東聽張三,西問李四,要不就憑報紙電視上的支言片語就作為操作的理由,倉促入市,能賺錢也屬於瞎蒙,往往做錯了就沒有任何對策,只有消極的等待市場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或者去尋找各種各樣的理由來堅持自己的錯誤。也就應了孫子兵法中所說的「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熱點內容
股票投資方式的特點是 發布:2025-02-05 14:55:39 瀏覽:825
怎麼設置股票交易系統 發布:2025-02-05 14:55:26 瀏覽:639
ios股票軟體排名 發布:2025-02-05 14:51:56 瀏覽:698
002910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5-02-05 14:35:44 瀏覽:717
橫琴保險公司有什麼理財險 發布:2025-02-05 14:27:26 瀏覽:894
正業科技的股票價格 發布:2025-02-05 14:27:24 瀏覽:389
貨幣基金倉位使用率怎麼算 發布:2025-02-05 14:22:58 瀏覽:871
漲停競價股票嗎 發布:2025-02-05 14:15:25 瀏覽:586
新光圓成股票歷史交易 發布:2025-02-05 14:12:03 瀏覽:164
基金公司如何了解一家企業 發布:2025-02-05 14:09:37 瀏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