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股票基金不算投資
Ⅰ 為什麼好多人都喜歡買基金而不是直接投資股市
股票基金有什麼區別?
1、發行主體不同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股本時發行的,非股份公司不能發行股票。投資基金是由投資基金公司發行的,它不一定就是股份有限公司,且各國的法律都有規定,投資基金公司是非銀行金融機構,在其發起人中必須有一家金融機構。
2、股票與投資基金的風險和收益不同
股票是一種由股票購買者直接參與的投資方式,它的收益不但受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市場價格浮動的影響,且還受股票交易者的綜合素質的影響,其風險較高,收益也難以確定。而投資基金則由專家經營、集體決策,它的投資形式主要是各種有價證券及其他投資
方式的組合,其收益就比較平均和穩定。由於基金的風險較小,它的收益可能要低於某些優質股票,但其平均收益不比股票的平均收益差。
3、股票與投資基金的投資時間不同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憑證,它的存續期是和公司相始終的,股東在中途是不能退股的。而投資基金公司是代理公眾投資理財的,不管基金是開放型還是封閉型的,投資基金都有限期的限定,到期時要根據基金的凈資產狀況,依投資者所持份額按比例償還投資。
4、投資者的權益有所不同
股票和基金雖然都以投資份額享受公司的經營利潤,但基金投資者是以委託投資人的面目出現的,它可以隨時撤回自己的委託,但不能參與投資基金的經營管理,而股票的持有人是可以參與股份公司的經營管理的。
5、流通性不同
基金中有兩類,一類是封閉型基金,它有點類似於股票,大部分都在股市上流通,其價格也隨股市行情在波動,它的操作與股票相差不大。另一類是開放型基金,這類基金隨時可在基金公司的櫃台買進賣出,其價格與基金的凈資產基本等同。所以基金的流動性要強於股
票。
什麼人適合買基金?
1、希望獲得比存款更高收益、跑贏膨脹的普通人;
2、沒時間經常關注市場或者不願承擔股市高風險的職場人士;
3、缺乏專業投資知識,掌握不了買入、賣出的時間點的人士;
4、每個月可用來投資的錢不多(基金最低門檻為0.01元,除了放在銀行,沒有更好的投資方式;此外,不同的基金類型適合不同的投資者,因為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各不相同。如:對於偏保守的新手來說,可以購買極低風險的貨幣型基金)
什麼人適合買股票?
1、消遣型
投入資金不多,純粹是屬於興趣愛好,打發時間,有點話題。成功時賺點小錢,打點酒,買點菜,消遣一下而已。這類人因為投入資金不多,所以即使損失也不會太大。操作提示:嚴格限制投入資金,可短線操作,快進快出,小注怡情,享受下賭場的魅力。偶爾做把中線,搭下順風船。
2、投資型
有閑錢,也不缺錢,做投資,買入籃籌股,並且長期持有,隔三五個月看看行情,一般沒5到10年是不準備出來的。這類人應該是屬於很有錢的,因為可以用閑錢做投資,並且在股價下跌時,不斷的補倉攤平成本。操作提示:選擇多個基本面優良的藍籌股,分散投資降低風險,長期持有。股價下跌時,可不斷補倉。同時適當兼做高拋低吸。
3、事業型
把股票當作事業來做的,專心研究各種技術,經常關注行情,力圖成為股市發家致富的典範。操作提示:專心研究技術,在沒有連續成功證明你的技術好之前,嚴格控制入市資金。等到建立起規范的操作規則,並且可以穩定獲利的時候,可以追加資金投入。前面將是一馬平川!
通過以上對比,我們可以看出,對於沒有太多時間精力研究和操作股票,買基金可以說是一種省時省事的方式。其實,最主要評估自身風險等級,合理搭配基金組合。
Ⅱ 為什麼炒股的人不買基金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因為基金可以一年虧損超過60%而且管理費照收不誤。
2008年,9隻QDII去年累計虧損達到了驚人的505億元,平均每隻虧損額為56億元。
基金公司方面,排在虧損額前五位的基金公司分別為華夏基金、博時基金、易方達基金、嘉實基金和南方基金,虧損額分別達1053億元、967億元、860億元、859億元和816億元。
管理費進賬307億漲8.28%
根據天相的統計數據,2008年度,基金管理費收入(含QDII)的前三名為華夏基金、博時基金和南方基金,三家公司年度管理費收入分別達到28億、18.23億和18.1億。三家公司的管理費收入佔全行業的比重達到20%
因此炒股票不一定就買基金買基金一定能賺錢。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Ⅲ 為什麼我不建議個人去炒股,而是基金投資
基金才是最適合普通投資者的投資工具,而不是股票。
因為股票是一種高風險與高收益並存的投資工具,如果沒有足夠的證券投資知識,是很容易被割韭菜的。
比如最近A股有一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將向全體股東派發24.6億元的分紅,按照當日的收盤價計算,股息率高達10%以上。
如此大手筆分紅,股息率也很高,投資者一看,這肯定是個不錯的投資機會。
其實大多數投資者不知道是,依據該上市公司的年報,大股東的持股比例81.1%,也就是說,這個分紅款基本都進到大股東的腰包里。
從公司過去兩年的凈利潤看,合計也才23.24億,如果這次分紅了40億,會不會對公司經營發展造成影響(利潤都不夠分紅,如何發展公司主營業務),是否存在通過大比例分紅炒高股價,然後配合股東減持的情況。
所以第二天,深交所就這次分紅事宜發出了《關注函》。
其實在資本市場裡面,套路還有很多,比如回購。
提到回購,可能有很多投資者會說,上市公司回購好啊,A股的上市公司要是都像美股的公司那樣,那就好了。因為媒體報道,美股最近10多年的大牛市,與上市公司大量回購自己公司的股票有很大關系。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回購在美股市場確實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但這並不代表在A股就可行。
最近A股就有一家上市公司,打算回購6.5到13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26.35元/股。但是於此同時,又發布了配股的預案,擬10配3的比例募資不超150億的方案。
什麼意思?左手回購,右手融資,融資金額還遠超回購金額。同時回購的股票還不注銷,玩的套路是不是太深了點。
比如最近有一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打算用公司1%的股票去換購投資滬深300的指數基金。
因為直接發布減持公告,大家可能比較敏感,所以採用這種比較隱蔽的手段。但是你發這樣的公告,是不是也在告訴大家,我們公司的股票未來漲不過滬深300指數。
看到這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觸,不管是回購也好、換購也好,還是慷慨分紅也好,如果投資者稍微不注意,是很有可能被套路的。
雖然在行情起來的時候,基金可能由於倉位等問題可能趕不上熱門板塊的漲幅,但是我們都知道,投資理財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追求的是一個長期穩健的合理回報,而不是一夜暴富。
同時與去自己去炒股相比,挑選好的基金要比挑選好的股票容易的多,而且一般來說,基金的波動也會比單只股票小。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說「基金才是最適合普通投資者的投資工具」的原因。
Ⅳ 為什麼有點基金持倉是其它基金不是股票
基金一般追求的是收益穩定,所以很多基金都是根據投資搭配,混合組合不同投資品種,其中包括定期存款,債券,股票,其他基金等等,根據不同的基金經理的投資習慣,搭配比例就不盡相同。有些是均衡,有些是偏股票型,有些是偏債券等。
Ⅳ 為什麼計算GDP的時候股票基金等不計算在投資類里
因為在股票啊,外匯啊,基金啊,等等,他們賺的錢就是別人虧的錢,他沒有一個增值的過程,因此他不算入GDP裡面
Ⅵ 為什麼投資股票和基金,賺錢的人都是少數
因為資本市場賺錢的人本來就是少數,完美符合八二定律。
如果我們從投資層面來看這個問題的話,之所以很多人在投資股票和基金的過程中不賺錢,主要是跟這些人的投資能力有關。並不是所有人的認知都能夠達到賺錢的地步,現實正好相反,很多人在投資市場里必然虧錢。
一、第1個問題是投資能力。
投資能力只要可以理解為投資的專業知識,很多參與股票和基金投資的人並不專業,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散戶。當一個人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時,我們其實很難拿自己的愛好和別人的專業做比較,更沒有抗衡的能力。簡而言之,如果一個人對投資的認知達不到相關水平的話,這個人自然就很難賺到錢了。
綜上所述,你可以參考一下以上三個原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Ⅶ GDP意義上,買股票、基金等為什麼不算投資那應該算消費嗎
買賣股票本身不創造任何價值.應該列入"投機".不算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