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投資 » 徐新投資騰訊股票

徐新投資騰訊股票

發布時間: 2021-11-20 06:33:59

『壹』 有的公司嚴重虧損,為什麼股價能夠上漲呢

首先要明白一個邏輯:炒股炒的是預期,而不是既定的事實!
炒股炒的是預期

如果投資人看好某隻股票,覺得它的上市公司未來有很好的發展,就紛紛購入該上市公司對應的股票,買的人多了,對應的股價也會上漲!

但如果投資人不看好某隻股票,覺得它沒有未來,並紛紛拋售該上市公司對應的股票,賣的人多了,對應的股價也就下來了!

相反如果僅憑即成的事實,例如過往的財報數據,就判斷一家上市公司股票的漲跌,那麼炒股也太簡單了,只要拿著上市公司歷年財報,人人都是股神巴菲特。

本文系【投顧吳鵬】原創,上述內容僅做學習交流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特此聲明!如果您覺得內容有點道理,麻煩點個贊,關注一下唄,小編先行謝過!

『貳』 風投女王徐新劉志剛著讀後感

徐新相信丁磊能把公司做大,就向網易公司注入500萬美金風險投資;2000年,網易在納斯達克上市,18個月融得1.15億美元巨資,徐新最初的投資是5美元一股,網易在納市最高值達到每股30多美元,徐新卻並沒有套現。但隨後全球互聯網出現泡沫危機,股市狂跌,網易的股票最低時跌到每股不到1美元。
現在的80後和90後普遍覺得自己是吃貨,很愛吃但是不會做也不愛做。萬科在調查後發現90後不做飯,他們決定縮小廚房面積,將空間集合做成社區食堂。而最近大家更是越來越宅,懶得出去吃飯,所以外賣非常非常火爆。我們投資了大眾點評以及後來的美團點評,成長很快。
中國電商為什麼能夠超過美國?主要原因在於線下連鎖不夠強大及人口密度更高。我們電商的第一個賣點是便宜,便宜是硬道理,是顛覆的核心要素。
創業者最大的壓力就是,所有的問題到你這都要有答案,其實有時候你並不知道答案在哪裡。可你還要硬著頭皮給員工說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所以我一直覺得創業者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也是我最尊敬的人,因為失敗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他們一定是有眼界的人,他們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他們一定是內心強大的人,因為他們能承受別人承受不了的壓力。

『叄』 成功的投資人有哪些

1、沈南鵬

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浙江海寧人,被譽為「中國投資教父」。投資企業包括已上市的40餘家企業,總市值高達2萬6千億元。囊括了阿里巴巴、京東、美團、360、唯品會、新浪網、瓜子二手車、摩拜等多家知名企業。

2、熊曉鴿

IDG資本全球董事長,湖南湘潭人,被譽為「中國VC(風險投資)第一人」。至今投資了500多家公司,其中30多家公司上市,扶持了騰訊、網路、360、搜狐、攜程、當當、如家、物美等幾十家重量級的IT公司。

3、李開復

創新工場創始人,出生於台灣省新北市,祖籍四川成都。曾在蘋果、SGI、微軟和Google等多家IT公司擔當要職。2009年9月從谷歌離職後創辦創新工場,並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投資項目包括知乎、傳智播客、用錢寶、美圖、曠視等。

4、徐小平

真格基金創始人、新東方聯合創始人,江蘇泰興人。投資項目包括:世紀佳緣、聚美優品、蘭亭集勢、ofo、小紅書、VIPKID、羅輯思維、一起教育等。

5、包凡

華興資本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上海人。自2004年華興資本創立以來,在新經濟領域完成了包括證券承銷、並購顧問、私募融資等約900億美元的交易,引領華興資本成為中國領先的服務新經濟的金融機構。

6、張穎

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夥人,上海人。2008年經緯中國創立至今,投資公司包括: 滴滴出行、陌陌、鏈家地產、餓了么、上海愷英、瓜子二手車、 ofo小黃車、 暴風影音、樂信、博納影業、獵聘等。

7、張磊

高瓴資本創始人兼CEO,河南駐馬店人。2005年高瓴資本公司創辦以來,高瓴資本規模從最初的3000萬美元到如今的300億以上美元,成為亞洲最大、業績最優秀的私募股權管理基金之一。投資過的知名中國企業包括:去哪兒、藍月亮、蔚來汽車、愛奇藝、百麗國際等。(張磊曾是1990年河南省文科高考狀元)

8、朱嘯虎

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上海人。投資業績:2011年,投資500萬餓了么,獲得幾十倍的回報;2012年,投資滴滴出行A輪700萬美元,占股20%,獲得1000多倍回報;2015年投資映客,獲得幾十倍回報…

9、徐新

今日資本創始人,重慶人,被稱為「中國風投女王」。20多年來,她曾主導及參與投資了對網易、京東、中華英才網、美團、大眾點評網、趕集網、土豆網、三隻松鼠、攜程、唯品會、知乎、瓜子二手車等數十家企業的投資。在成功助推網易、京東、美團等互聯網巨頭上市的同時,徐新還扶持包括丁磊、劉強東等在內的數位參投企業創始人躋身「福布斯百人富豪榜」。

10、趙令歡

弘毅投資總裁、聯想控股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南京人。投資企業包括石葯集團、中聯重科、城投控股、錦江股份、新奧股份、天境生物、中糧資本、中聯環衛等。這些企業的資產總價值約2.9萬億元,整體銷售額約8600億元,為社會提供了超過45萬多個就業崗位。

『肆』 中國女版巴菲特絕境挽救丁磊,一手帶飛京東,如今怎樣

電商行業是最近幾年才興起的新興行業,其發展速度和回報在我們看來都是非常迅速的。電商就是將我們傳統的購物模式電子化、網路化,一提到電商我們不得不提到天貓、京東、蘇寧這些電商平台的額巨大成功。

電商行業的發展自然是有利有弊的,它的交易活動、時間、空間、平台,包括用戶的選擇都會更加廣闊,同時也是拉近了消費者與商家之間的距離,這是我們虛擬網路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當然因為網路世界本身就是存在缺陷的,所以電子商務在管理、交易、搜索等方面一定是不完善的。最近我們經常可以在新聞上看到京東創辦人劉強東的名字,雖然大多都是各種丑聞八卦,我們這篇文章要介紹的主人公就是使劉強東崛起的女人徐新。

風投女王徐新一步一步的成長歷程

說到徐新我們一定是比較陌生的,我們可以稱她為風險投資家,她更是中國最優秀的風險投資家之一,這樣一位事業上的女強人,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呢?徐新從小並不是人們口中的優秀孩子,相反甚至是有些不學無術,她小時候和男孩子打成一片,還經常逃課,但是在父親的管教下,徐新並沒有走上歪曲的道路,而是在正確的道路上一直慢慢成長著。

徐新是一個理性的人,尤其是在做投資這件事上,她面前是風光無限和太多的榮譽,但是在徐新的心中時刻謹記著自己的使命和職責。徐新的成功歷程值得我們學習,她的腳踏實地、勤奮努力都是在工作中最優秀的,同樣也是必備的品質。

『伍』 中國投資圈女扛把子,靠一己之力成就劉強東,她是誰

2005年創立了今天的資本,創立之初召開了東山會議。在這次會議上,徐新制定了創建中國企業的願景。舍棄短期的思考,與合作夥伴長期共同成長。企業是第一品牌,偉大的企業。

只集中在三個領域,網路、消費品、零售。堅持的價值觀是與集中、自律、合作夥伴一起成長,長期擁有偉大的公司。

正因為有了這些基礎,今天的資本投資了美團、永輝超市、三隻松鼠等很多偉大的企業。

徐新經常掛在嘴邊上的一句話是,投資要有信仰,長期持有偉大的企業就能見證復利的奇跡。徐新自己也是這樣踐行的,她1港元買的騰訊一直持有到現在,買唯品會的股票賺了50倍,自己在京東的投資也一直拿了16年。

徐新的偶像是巴菲特,她接受了采訪,笑著說巴菲特只是投資上市公司,是財富的再分配。她是幫助企業和企業一起成長,是創造財富,成就感更高。



『陸』 創業板首批上市名單裡面有徐新投資的公司嗎

具體有哪些公司還是未知數,你可以查一下創投板塊裡面股票的公告,裡面也許能找到點蛛絲馬跡。當然要是有具體消息更好了。

『柒』 中國成功的投資人都是誰都有哪些成績

一,沈南鵬

沈南鵬,中國紅杉資本創始人,紅杉資本是國內頂尖的投資公司之一。沈南鵬在投資這方面,成就斐然。他曾投資過阿里巴巴,京東,美團,唯品會等。沈南鵬投資的這些企業,後來發展的都非常好,所以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沈南鵬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眼光非常獨到。不說他投資過的企業,就只看他創立的紅杉資本,紅杉資本市值兩萬六千億,而且兩萬六千億還只是好幾年前的數據,最近幾年,紅杉資本發展越來越好,市值說不定漲了許多。

四,徐新

今日資本創始人,人稱風投女王。徐新曾主導對京東,唯品會,三隻松鼠,瓜子二手車等多家公司的投資。在徐新的投資之路上,機泵上沒有出現過什麼大的差錯,所以徐新其實時一個很穩的人。她找准時機,就行動,眼光獨到,幾乎沒失過手。所以人稱風投女王。徐新也確實是一個非常有魄力的人,在投資方面,她也是一個專家。

『捌』 頭條號、百家號、企鵝號、UC號……互聯網公司為什麼紛紛押注「內容」

一周前,問答平台知乎完成了一輪1億美元的 融資,正式邁入獨角獸行列。領投方今日資本的創始人兼總裁徐新沒有接受媒體采訪,而是選擇在知乎上下寫自己的答案。她說整個 投資「決策速度很快」,因為從行業趨勢來看「內容的春天剛剛開始」;而從公司的角度,知乎做了6年,內容的「護城河很深」。

最重要的是,「現在的流量入口是內容」,徐新說。知乎的價值,或者說「想像力」也正是在此。

從另一個角度或許可以幫你理解徐新這番話。

一共有127個人回答了《如何看待知乎完成 D 輪融資?》,排在徐新「樓下」的有騰訊投資部的Jeffrey、賽富基金的資深合夥人羊東,以及創新工場創始合夥人汪華等人。這些答案經過記者和分析師的引述和編輯之後,又會變成不同的文字內容,出現在新聞客戶端和 微信朋友圈中。這些內容就這樣在 互聯網世界裡流動起來了。2016年,所有打造內容平台的互聯網公司都基於這樣的邏輯:用戶在哪裡消費內容,流量就在哪裡,而流量在哪裡,錢就在哪裡。最終的競爭演變成了對用戶時間的爭奪--在每天有限的那幾個小時里,你是用來看知乎、逛淘寶,還是在視頻網站上看一部電影,對於所有互聯網公司來說這很重要。

今日頭條用四年時間只做成了一件事:讓6600萬人平均每天花費76分鍾看新聞和視頻。現在,它是一家估值600億元,讓騰訊和網路都「十分緊張」的公司。

即便是掌管這些互聯網巨頭的那些最聰明的頭腦,也沒有想到今日頭條能以如何快的速度和如此顛覆性的方式,影響整個媒體甚至互聯網公司對於內容的看法。用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的話來說:「整個行業都被我們帶到了演算法智能分發的這條路上。」

過去一年,互聯網巨頭們紛紛做起了各種「號」,從網路號、UC號到企鵝號、京東號。它們模式大同小異:建立內容平台吸引內容生產者入駐,通過演算法匹配用戶興趣與內容,然後通過精準廣告實現商業變現。

一度強調用戶「用完即走」的 工具類應用,在 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殆盡的大趨勢下,也想要靠內容抓住用戶。獵豹花費5700萬美元收購了擁有諸多新聞內容版權的法國公司News Republic,並在美國上線了直播和 游戲應用;UC 瀏覽器改名「UC」,要藉助阿里大文娛的內容體系,變成一家「新型媒體平台」;甚至,同在騰訊體系內的QQ瀏覽器也開始做內容的分發和推送。當搜索引擎不再成為移動時代的「大門」之後,網路也試圖在搜索框之外利用內容吸引來更多流量。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內,「百家號」業務就建立了上百人的團隊。

互聯網公司激進的內容策略之下,問題也隨之暴露。從生產者到廣告客戶都對這套新的游戲規則充滿困惑,它們需要被教育,更需要被更好地對待。跑馬圈地之後,這個問題需要被解決。人人都想抓住內容這個「流動的數字黃金」,但別忘了,它可以很值錢,也可以很燙手。

傅盛的焦慮與改變

去年8月,傅盛在位於北京的獵豹移動總部進行了一場小型媒體溝通會。

由於三個月前發布上一季財報時遭遇過股價重挫,一度跌破發行價,記者們普遍認為這是二季度財報發布前的「預防針」。這樣的會面往往會以不太愉快的方式結束,傅盛會再一次解釋工具和流量的價值,而媒體報道中質疑獵豹賺不了錢的聲音仍會是主流。

不過這次會面進行地頗為愉快,傅盛並沒有像以往那樣一味繼續強調工具的價值。實際上在整個發言和媒體提問中,「工具」這個詞一共只出現了18次,而「內容」這個詞,一共出現了58次。

他首先承認獵豹遇到的問題:我們的整體流量沒什麼大問題,變現能力下降了。 由於獵豹在海外最為依賴的合作夥伴Facebook帶來的 移動廣告增長下滑,整體增長從100%降到了20%。

傅盛想要傳達給媒體一個新的信息:靠工具屬性進行廣告流量變現這條路子,長期來看的確靠不住。但工具本身具有戰略意義,通過工具觸達用戶,通過內容延長時長,讓用戶能夠更快、更迅速、更精準地拿到他想要的內容,是獵豹下一步要做的事。

簡而言之,獵豹要全面轉型,從一家工具類公司變成一家「連接全球內容」的公司。或者用更為官方的說法:以工具為入口,內容為核心,大數據為高地。

改變背後是傅盛的焦慮。過去三年,獵豹在海外市場積累了6億活躍用戶,但賣流量廣告的生意卻越來越不好做。與此同時,「內容」的生意卻紅火起來。

這里所說的內容既包括傳統意義上的圖文,也包括視頻、音樂、直播等富媒體形態。 映客和今日頭條兩家公司在過去一年的瘋狂成長,讓傅盛看到了其中的機會。News Republic

他花費5700萬美元收購了一家法國公司News Republic,它的核心資產是有全球數千家新聞機構的版權授權。在拿到這些「內容」後,獵豹通過機器演算法來給不同用戶推薦不同的文章,聽上去就是一個海外版的「今日頭條」。更早些時候,獵豹在美國推出了一款直播應用Live.me,簽約Youtube上的明星主播入駐,做起了海外版的「映客」。

藉助獵豹清理大師巨大的用戶量和這幾年的 海外推廣經驗,這些新應用在上線(改版)後第一步都走得較為順利。

根據 App Annie去年10月數據,Live.me成為了當月 谷歌應用商店美國區 社交類暢銷榜第一名,在 蘋果應用商店美國區社交類暢銷榜里排名前五位。News Republic也在去年10月美國地區新聞雜志類下載排行榜中名列第三。

「我們為什麼這么注重內容類的產品?因為(內容產品)做品牌廣告非常有效。你今天拿一個工具去做則會很難。」傅盛在媒體分享會上說。

與傅盛有相同想法的還有UC瀏覽器。在傅盛會見媒體兩周後,剛過完12歲生日的UC瀏覽器正式宣布了它的新戰略。「UC瀏覽器」改名為「UC」,從傳統的瀏覽器工具產品向「大數據新型媒體平台」升級。

去掉用了12年的「瀏覽器」標簽背後,同樣是UC作為工具定位遭遇的尷尬。「你一款純工具瀏覽器沒有品牌調性,再強調快、省流量,現在都打動不了用戶了。」 阿里巴巴文化集團UC業務市場總經理周默告訴騰訊科技。

一款名為「UC頭條」的獨立資訊應用也同時發布。「過去12年UC一直在做連接人和信息的事。以前我們是找信息,現在內容爆炸的時代,是你幫助用戶在碎片化的時間找到有價值的信息。」周默認為,UC做內容並不是件矛盾的事,同時他也表示,相比站點流量廣告, 信息流對品牌廣告更有吸引力,也更能夠實現精準 廣告投放。

「實質上大的內容和產業正在發生一個很重要的變化,從人找內容,到內容找人。」去年四月,在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阿里巴巴信息服務新生態戰略發布會的現場,阿里巴巴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福如此總結到。

阿里移動事業群UC總裁何小鵬則提到了市場的另一面:應用商店開始走下坡路,只能夠給頭部的應用帶來新 激活量。而對於活躍用戶已經超過4億的UC來說,隨著智能手機銷量放緩,也逐漸觸碰到了用戶增量的「天花板」。

流量紅利在逐漸消失,無論是傅盛還是俞永福似乎都在向我們宣告,工具類應用未來的日子可能不會變好。轉型刻不容緩,內容平台成了新的押寶方向。

2000萬個公眾號和一個今日頭條

互聯網公司對做內容這件事的興趣大增,要從四年前的夏天說起。

2012年8月,一款名叫「今日頭條」的新聞應用上線。開發者張一鳴給公司起了一個充滿未來感的名稱——位元組跳動。這位理科生希望用「跳動的位元組」——機器演算法,決定每一個人看什麼新聞。

在同一個月, 微信推出了自己的內容 公眾平台。企業、機構媒體甚至個人都可以開設一個公眾號,生產和發布自己想要發布的內容——可以是一篇文章,一張圖片或者是一個視頻。通過微信用戶訂閱和分享,這些內容又得以在朋友圈的時間線里出現和流動。

接下來四年時間里,這兩個產品分別從生產和分發兩端顛覆了人們消費內容的方式。由它們的成功所帶起的兩個時髦概念——「 自媒體」和「個性化推薦」,為隨後互聯網公司的「內容熱潮」提供了方向和土壤。

在今日頭條和 微信公眾號出現之前, 新浪、騰訊為代表的門戶網站已經把報紙雜志上的「方塊」變成了一個個超鏈接,微博的興起產生了無數的「官微」,人們消費新聞的方式從線下翻閱變成了在線瀏覽,又隨著這些平台推出各自的應用而轉移到了手機上。但內容生產和分發的決定權,仍然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中。

雜志報紙的主編和記者決定采寫什麼內容,網站和官微編輯決定這些內容在什麼時間,以何種位置和方式展示在讀者面前,無論你面對的是一百個還是一百萬個讀者,所有人消費著相似的內容。

張一鳴認為,這裡面存在著巨大的信息不對稱。每個人的年齡和成長環境,所處的社會階層,個人興趣的差異,都會導致每個人感興趣和想要看的新聞內容有所不同。理應為每個人推送不一樣的新聞,他最關心的那件事,就是他的「頭條」。用機器給文章打標簽,追蹤用戶的閱讀行為和習慣,再用演算法完成兩者之間的匹配。誰也沒有想到,發現和填補「看新聞」這個聽上去無比簡單的用戶需求,會變成了一個幾百億的生意。

根據今日頭條公布的最新數據,今日頭條的激活用戶已經超過了6億,每天有6600萬人花超過1小時(76分鍾)在上面看各種新聞和視頻,已經超過新浪、搜狐等新聞客戶端。公司最新估值高達600億,是新浪市值的近兩倍,網路的七分之一。

如果說今日頭條把「看什麼」的決定權交給了讀者,那麼微信公眾號所做的就是把筆桿子直接塞到了每一個普通人手中。它的出現,給原有的媒體內容生態帶來的沖擊要更大一些。

財經作家吳曉波說,在自己長達十幾年的專欄寫作過程中,最後幾年變得很焦慮。因為他收到的讀者來信越來越少,不知道讀者是誰,在想什麼。彷彿文章從郵箱里發出去那一刻開始,就與自己無關了。

因此他在三年前停掉了所有專欄,創建公眾號「吳曉波頻道」。他說自己的初衷很簡單:找回自己的讀者。

我們不知道在「吳曉波頻道」220萬的訂閱用戶中,是否包含了他所有曾經的讀者。但可以肯定的是,當他站在2016年年末秀舞台上以一個成功 創業者身份談論「 網紅經濟」和「知識變現」時,他那些隨著紙媒式微所失去的聲量,又跟著微信公眾號這條大船重新響亮了起來。

四天之後,「吳曉波頻道」的 運營主體「巴九靈」公司宣布完成A輪1.6億元融資,估值20億元。這一估值甚至超過了「羅輯思維」,一個月前它完成B輪融資,估值為13.2億元,而 羅振宇也是兩年半前力勸吳曉波開通公眾帳號的那個人。

從商業上來說,吳曉波和羅振宇無疑是這一股「自媒體」大潮中的成功者。他們的商業路線也極為相似:通過提供有著強烈個人標簽的內容(包括文字、語音和視頻)建立品牌,聚集粉絲。然後向這些粉絲售賣更多的東西——有可能是一套精裝商業書籍,也可能是一瓶梅酒。

相比這些,公眾平台向那些擁有寫作能力的個人提供的東西則更為誘人:一個已經搭建好社交關系、分享和變現機制的平台。「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理解這句口號的含義,以及它背後蘊藏的商業機會。

2015年底,微信公眾號的數量就突破了1000萬。大量媒體人、廣告從業人員從原有機構中脫離出來經營自己的公眾號,原本掌握在少數機構手中的媒體話語權被分解,內容生產的規則被打破。內容以前所未有的數量和速度被生產和消費,再通過社交網路的傳播變成一個個的10萬+。

自媒體帶來的是內容生產的極大豐富和多樣化,這正好給了今日頭條展現與門戶內容差異的機會。2013年,今日頭條推出了「今日頭條媒體平台」,也就是後來的「頭條號」。

「頭條號」所做的事與微信公眾號相似,邀請媒體、機構、自媒體入駐,生產優質內容。不同的是,今日頭條的機器演算法能夠「幫你找到對你感興趣的人」,並進行精準推送。比如你是一位軍事題材的專業寫作者,那麼你的文章更有可能被推送給那些在頭條上看了大量軍事新聞的人。

「微信公眾號」催生出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的內容生產者,而「頭條號」提供了一個現成的、被驗證過的商業變現模式。

過去一年互聯網公司們陸續推出的各種「號」:UC號、京東號、百家號、網易號,幾乎就是復制了「頭條號」的模式。邀請機構和自媒體開設帳號生產內容,然後通過演算法個性化 地推薦給用戶,最終通過精準廣告進行商業化變現。

整個市場看上去很熱鬧。

晚來的網路和它的自信網路宣布要拿出100億激勵內容創作者

傅盛把PC到移動的轉變稱為從「食指時代」過渡到「拇指時代」,而這一轉變最大的變化,就是搜索變得越來越不重要。

在PC時代,搜索是用戶獲取內容的核心模式,誰占據了搜索就占據了最重要的流量入口。這也是為什麼網路當年如此強勢,而360、騰訊都想要做搜索的原因。到了移動時代,人們獲取內容的方式更多從主動的關鍵詞查找變成了被動接受精準推薦,這種改變促成了今日頭條的崛起。

包括傅盛在內的不少人認為,今日頭條代表的模式就是一種「新搜索」。因此,在今日頭條逐步壯大的過程中,最有危機感的無疑是網路。

曾經,網路是離做出「今日頭條」最近的那一個。

在2011年的網路世界大會上,李彥宏宣布對網路首頁進行重大改版。這次改版的核心就是在原本單一的搜索框之外放上更多的東西。

比如「網址導航」會通過記錄用戶的網頁瀏覽數據,把用戶常去的網站直接顯示在搜索框下方;「搜索風雲榜實時熱點」會跟據實時的搜索數據,把大家正在熱搜的內容直接展示出來。當用戶處於登錄狀態時,首頁也將直接展示網路用戶個人中心。

這些改變都指向同一個方向:把網路首頁從「千人一面」變成「千人千面」,通過主動展示和智能推薦,讓用戶更方便高效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用李彥宏的話說,就是「一人一世界」。這些,正是如今「機器分發」和「個性化推薦」的概念雛形。

「實際上現在大家做的都是同一件事,就是怎麼讓內容分發更有效率。」網路百家號總經理徐繼業告訴騰訊科技。他2005年加入網路,在今年6月接手百家號業務之前,一直在負責網路公關和市場業務。

加盟網路前,徐繼業是南方報業集團旗下的一名記者,曾經在2003年作為戰地記者被派往伊拉克。他說自己沒想到,過了12年,繞了一個大圈又繞了回來,從新做起了內容這件事。

盡管不用擔心會被炮彈擊中,但這個剛剛成立的新業務一點都不比上戰場來得輕松。今年4月,網路CEO李彥宏表示接下來自己會親自關注網路內容生態的建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網路號成為了這場內容戰役的「鋼鋸嶺」,是一塊一定要拿下的高地。

網路也的確為徐繼業開了不少「綠燈」。比如在已經凍結社招三年的情況下,允許百家號在內外部自由招騁人才,在不到三個月時間里就組建了一個超過100人的團隊。其中技術人員佔了50%以上。

或許是上線時間太短,提到數據部分時,徐繼業總是會選則無視或者用「快速增長」這樣模糊的說法帶過。他甚至認為過於關注這些數據是一種錯誤的思考方式,盡管他也承認有時候會向這種行業普遍的評價體系妥協。

「現在有一個誤區,大家都在看流量、用戶、變現能力,這些都是平台級的東西。其實最核心的,是技術上的模型,是你用戶畫像和內容標簽是不是打得足夠精準。」徐繼業告訴騰訊科技。

徐繼業認為,現在各家的競爭還處在很初級的階段,網路雖然進入相對比較晚,但技術上的優勢能夠幫助網路挽回劣勢,甚至趕上和超越所有競爭對手。

作為一家搜索引擎公司,把抓來的文章通過切詞和分詞技術進行再加工,打個標簽,建立索引庫,一直是網路最重要的工作。這也成為了網路做百家號最大的底氣。

「同一個用戶你對他的畫像,從標簽維度來看,門戶可能是幾十,微博可能是幾百,而搜索引擎可能是幾千個顆粒點。」徐繼業說,「顆粒度越清晰,你對用戶的了解越清楚,你能夠更好地推薦內容。」

徐繼業認為百家號對於網路的重要性,還體現在它彌補了網路在移動端的一個劣勢。在PC時代,所有內容都通過「超鏈接」的方式存在,網路可以能過爬蟲進行徹底抓取。而到了移動端,內容分散到了各個應用中,你無法通過傳統搜索方式輕易獲得。

目前百家號最重要的展示場所是手機網路搜索框下方的區域,徐繼業稱不方便透露具體的流量數據,只表示「量比我們想像的大得多」。

護城河和泡沫

公眾號「嚴肅八卦」的創始人蘿貝貝在過去兩年陸續接到了眾多內容平台的入駐邀請,不過最終他們只選擇了其中兩家:今日頭條和天天快報。

盡管已經是一個擁有超過百萬粉絲的「大號」,但她仍然不想把過多精力牽扯到內容以外的事情上。至今,她還不太清楚一篇文章究竟為什麼(沒有)被推薦,也不想弄明白那些復雜無比的平台廣告分成方案。

「沒有明確給出回報機制的我都沒有入駐。很多平台根本沒有準備給作者認真開稿費。」蘿貝貝告訴騰訊科技。她拒絕向我們透露平台的廣告分成具體數額。

搞不懂推薦機制,閱讀量偏低是多位自媒體跟我們談到這些內容平台時最多的困惑。以「嚴肅八卦」為例,一篇題為《黎姿把弟弟的公司做上市了,生活有再多磨難,她也在積極向陽》的文章在微信公眾號中為10萬+,而在擁有8.1萬粉絲的頭條號中,閱讀量卻只有641。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 汽車類自媒體告訴騰訊科技,他在多個平台都有連續多篇文章閱讀數為零的情況,讓他很無語。而即便是閱讀數高達幾萬的文章,最後的廣告分成也「很少」。另一位公眾號粉絲超過20萬的影視類自媒體則稱,上個月剛剛停掉了兩個「號」的運營,因為「閱讀量實在少得可憐」。

「平台拉你的時候總是會說,你多一個平台就多一份收入。但他沒有告訴你,這個收入也可能是每月幾十,幾百塊。」上述影視行業自媒體負責人告訴騰訊科技。

即便是那些保持多平台更新的自媒體們,也幾乎只是把一份內容復制到各個平台,從另一方面導致了平台內容的同質化。我們似乎又回到了那個「雞和蛋」的問題。

低俗內容和標題黨是另一個內容平台被廣泛質疑的問題。尤其是在張一鳴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技術應該是中立,平台不應該背負價值觀。

徐繼業認為,說技術不需要價值觀是「不負責任」的,「比如說小孩來問你要吃的,如果沒有價值觀,他想要什麼東西你就給他什麼東西的話,他最想吃的東西一定是糖,然後一直給他糖。」

他認為網路號要給讀者推送的主要是兩類東西,一類是你感興趣的最優質的內容。另一類是你永遠觸碰不到的一些生活圈的有趣新聞,比如一些亞文化的現象。而這背後則需要把編緝的價值觀和思維加入演算法中,讓機器為編輯思維服務。不過在我們使用多個智能分發應用過程中,內容和推薦的差異性並沒有體現得足夠顯著。

廣告主們則從另一個角度表達了擔憂。一位已經做了今日頭條半年投放計劃的品牌擔心,這么長的周期無法一直為它帶來足夠多的新用戶,「到後面總是同一些人在觀看」。而這是所有這類平台都無法繞開的一個問題。

一家大型廣告代理公司的高層人員告訴我們,在給客戶做投放計劃時,對於這些智能分發平台會保持謹慎,「有的報價非常高,還有一些平台的廣告效果並不像他們說的那麼好,甚至會差很多。」他說。

廣告主們對於 信息流廣告和視頻廣告表達出了更加大的興趣,而包括今日頭條在內的多個平台,正在對這兩類廣告加大投入力度。視頻,尤其是 短視頻,被認為是「下一個風口」。過去一年,各類短視頻相關的創業項目,總融資超過了50億。

短視頻也是這些分發平台接下來要比拼的新賽道。今日頭條高級副總裁趙添在1月7日的2017 新榜大會上透露,2016 年今日頭條上視頻資訊的日均播放量超過12億,比去年增長了 605%,遠高於圖文87%的增量。

今年,今日頭條宣布拿出10億來補貼短視頻製作者。而徐繼業也表示,今年開始,百家號很快就會在短視頻上有大動作。

值得注意的是,短視頻相對於圖文來說,生產成本更高。如何能夠賣出更多的廣告,給創作者帶來更實際的收入,而不是依靠補貼,或許是一個更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玖』 早期項目關於估值怎麼做

讓人難受的不僅是買錯股票,還有買錯價位的股票,就算再好的公司股票價格都有被高估時候。買到低估的價格除了能到手分紅外,能夠獲取到股票的差價,但是買進了高估的則只能非常無奈當「股東」。巴菲特買股票也經常去估算一家公司股票的價值,不讓自己花高價購買。說了挺多,那大家知道該怎麼估算公司股票的價值嗎?下面我就羅列幾個重點跟大家說一下。開始之前,先提供你們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估值是什麼
估值就是對股票的價值進行預估,好比商人在進貨的時候必須計算貨物成本,才有辦法算出究竟得賣多少錢,需要賣多久才有辦法讓他們回本。其實我們買股票也是一樣,用市面上的價格去買這支股票,得多長時間才能真的做到回本賺錢等等。不過股市裡的股票是非常繁雜的,堪比大型超市的東西,根本不知道哪個是便宜的,哪個是好的。但想估算它們的目前價格有沒有購買的價值、有沒有收益也是有方法的。
二、怎麼給公司做估值
需要通過很多數據才能判斷估值,在這里為大家寫出三個較為重要的指標:
1、市盈率
公式:市盈率 = 每股價格 / 每股收益 ,在具體分析的時候盡量比較一下公司所在行業的平均市盈率。
2、PEG
公式:PEG =PE/(凈利潤增長率*100),在PEG小於1或更小時,也就意味著當前股價正常或被低估,像大於1的話則被高估。
3、市凈率
公式:市凈率 = 每股市價 / 每股凈資產,這種估值方式對於大型或者比較穩定的公司來說都是比較適用的。通常來說市凈率越低,投資價值也就會越高。但是,萬一市凈率跌破1時,就代表該公司股價已經跌破凈資產,投資者應該對這個十分當心。
有個實際的例子舉給大家:福耀玻璃
正如大家所知,福耀玻璃目前是汽車玻璃行業的一家龍頭企業,各大汽車品牌都會使用它家所生產的玻璃。目前來說,會對它的收益造成最大影響還得是汽車行業,總的來說還算穩定。那麼,就以剛剛說的三個標准去來判斷這家公司究竟如何!
①市盈率:目前它的股價為47.6元,預測2021年全年每股收益為1.5742元,市盈率=47.6元 / 1.5742元=約30.24。在20~30為正常,顯然現在股價有點偏高,不過最好是還要拿該公司的規模和覆蓋率來評判。


②PEG:從盤口信息可以看到福耀玻璃的PE為34.75,再根據公司研報獲取到凈利潤收益率83.5%,可以得到PEG=34.5/(83.5%*100)=約0.41


③市凈率:首先打開炒股軟體按F10獲取每股凈資產,結合股價可以得到市凈率= 47.6 / 8.9865 =約5.29

三、估值高低的評判要基於多方面
只套公式計算,顯然是不太明智的選擇!炒股其實就是炒公司的未來收益,就算公司當今被高估,但現在並不代表以後不會有爆發式的增長,這也是基金經理們追捧白馬股的緣由。另外,上市公司所處的行業成長空間和市值成長空間也至關重要。比方說如果用上方的估算方法很多大銀行絕對是嚴重被低估,可是為啥股價一直不能上來呢?最主要是由它們的成長和市值空間已經接近飽和導致的。更多行業優質分析報告,可以點擊下方鏈接獲取: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除了行業還有以下幾個方面,你們可以看一看:1、對市場的佔有率和競爭率數值有個大概了解;2、知道未來的長期計劃,公司發展空間如何。這就是我總結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對大家有利,謝謝!如果實在沒有時間研究得這么深入,可以直接點擊這個鏈接,輸入你看中的股票獲取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8-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拾』 有什麼東西能被企業家看中所投資

企業家看重的往往是資源或者是被壟斷的行業他們才會有所投資比如說煤炭行業還有天然氣能源行業等等

熱點內容
今日興業科技股票 發布:2025-02-07 01:45:54 瀏覽:231
金融機構借款哪個平台 發布:2025-02-07 01:41:30 瀏覽:137
股票投資的風險指什麼 發布:2025-02-07 01:33:01 瀏覽:308
股票退市還能賣股嗎 發布:2025-02-07 01:32:49 瀏覽:366
為什麼有的股票不漲停封單 發布:2025-02-07 01:18:50 瀏覽:33
科技文娛傳媒股票 發布:2025-02-07 01:18:42 瀏覽:861
基金分紅哪裡買 發布:2025-02-07 01:17:55 瀏覽:164
不含可轉債的純債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2-07 01:14:13 瀏覽:935
股票軟體公式源代碼意思 發布:2025-02-07 01:11:51 瀏覽:993
上投中小盤基金如何 發布:2025-02-07 01:11:17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