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哲學6
❶ 江恩投資哲學 股票行情的真諦 哪個好
不要在以巨量大陰線構造頂部的下跌反抽中介入,這是投資中的大忌。要養成絕對不追高的好習慣,不要在所有均線都向下發散時買股票,風險太大。背馳只是告訴你相應的升勢告一段落,但沒有承諾一定要調整多長時間與多大幅度。+ƍƍ 8819-7996 希望可以一起學習股票知識。
❷ 哲學三大規律和股票投資哲學
這句「優秀的企業也不會像股票的價格一樣漲漲跌跌」很誤導人
就算企業不會漲漲跌跌,但市場也會漲漲跌跌
試問哪個企業能逃脫市場周期的影響???
另一方面,我們怎樣辨別哪些企業是優秀或不優秀的???
總體而言以上文字>60%是可取的
我個人倒是對這話感興趣
❸ 學哲學的炒股有什麼優勢或者劣勢
「股市是一個消滅聰明人的地方。」「用搞人際關系的方法去炒股,無異於顛倒黑白。」「炒股是一個比拼長久耐力的地方」……我認識10年以上的朋友不多,小J是其中一個,他也是中國的第一代股民,已經有了15年的炒股歷史。說到他的抄股斬獲,各種未經證實的版本比較多,比較靠譜的是他憑借最初十幾萬投入,如今已在股市上有超過180萬的資金盤子。如果你想成他身上套到所謂炒短線的經驗,小J一定會怒目而斥,告之你「好的公司股票永遠要持久,一直到他沒有生氣」、「財富需要你的忠誠」、「價值投資是賺看得到的錢」……小J回顧自身15年炒股軌跡,說自己恰好歪打正著,吻合了巴菲特「價值投資」的基本理念。小J認為,中國股民大多懂「價值投資」的道理,但能堅持的很少,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股民散戶並未從股市上獲得多大收益的根本原因。在飯桌邊,小J給俺擺出了價值投資幾個關鍵數字:內在價值(這是價值投資的核心)=年度收益(稅後收益)+攤消—年度資本支出除以長期國債貼現率每股理論價格=內在價值除以總股本市值=現在股價X總股本PE市盈率=現在的股價除以今年每股贏利安全邊際=內在價值-市值小J舉例說,為什麼目前工商銀行的市值超過了花旗銀行被人傳為笑話,就是因為他的市值超過了它的內在價值。就市盈率而言,小J認為,銀行類的合理市盈率在30-35倍;酒類合理的市盈率是35-40倍;鋼鐵的合理市盈率不能超過20倍(因為低端,整合性不強)。但小J說,這個市盈率也不是科學的,是相對的。此外就是72規則,即72除以收益增長率=每年的收益增長率,如果該股份每年的收益增長率達到30%,這樣的好股建議長期持有。當然,這樣的好股不多。再次,就是安全邊際,如果按照以上計算公式,股價還在安全邊際里,建議不要拋出。就剛剛發生的「黑色星期二」,小J跟大多數觀點不一樣。他認為,這是說明中國股市正走向成熟。他認為,即將發行的長期國債已把利率從3.37提高到3.81,這必然影響到上市公司內在價值,而債率提高導致股票的合理目標價調低。說完這么多道道,小J再次告誡俺,股市沒有規律,特別要警惕所謂的預見和規律,「所謂認為已經漲到高位就不可能再漲,所謂跌到低位就不可能再跌的心理預期」都是不靠譜的,小J再次借用芭菲特的話,「股市就是這樣一個地方,50%是技術,50%是藝術,50%是傳說。」小J認為,按照巴菲特的定律,只要是市場,就一定會有泡沫。對於大多數股民看著自己拋出的股票持續上漲後悔的心理,小J認為「你沒賺到錢,並不意味著你虧了」,「好的基金經理只賺合理的錢。」「很多人財務不成功的原因,是因為太害怕失敗。但你如果避開了失敗,也就避開了成功」。小J告訴俺,他目前只是持有兩個股份,雲鋁股份和民生銀行。這兩個股份都是在大概4元的價位入貨了,已經持有了兩年多,目前均漲到了12-16元。小J認為按照價值投資理念,雲鋁股份還有機會。結合自己的投資實踐,小J更是把巴菲特的「不熟不做、集中投資」八個字奉為投資金玉良言。巴菲特老人家說過,「投資過程中,不要關心您知道了多少,最重要的是你要真實的知道你那些不知道。」小J說,關於不熟不做,很多投資者都比較認可,主要意思就是不熟悉不了解的上市公司不去參與,把自己投資的目標限制在自己能夠理解的范圍內。關於集中投資,那就是集中投資策略,在實際投資過程中,建議投資者將股票適當集中,手中的股票控制在兩到五隻以內,便於跟蹤。此外,結合國內市場的情況,巴菲特投資理念中的「三要三不要」也值得投資者借鑒。「三要」是指:一、要投資把股東利益放在首位的上市公司。這些公司經營穩健、講究誠信、分紅回報高,這樣可確保投資的保值和增值。二、要投資資源壟斷型行業。巴菲特對中海油等資源壟斷型公司的投資,近期獲得豐厚的回報,這說明投資資源壟斷型行業是未來的一種趨勢。三、要投資容易了解、前景看好的公司。在投資過程中,只有上市公司前景廣闊,後市才會出現大機會;只有公司經營情況被投資者充分了解,這些機會才便於把握。巴菲特「三不要」是指:
❹ 伯納德·巴魯克的投資哲學
巴魯克提出應該注意投資對象的三個方面:第一,它要擁有真實的資產;第二,它最好有經營的特許優勢, 這樣可以減低競爭,其產品或服務的出路比較有保證;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投資對象的管理能力。
巴魯克告誡道,寧肯投資一家沒什麼資金但管理良好的公司,也別去碰一家資金充裕但管理糟糕的公司的股票。巴魯克也相當注意對風險的控制。他認為必須經常在手裡保留一定的現金;建議投資者每隔一段時間必須重新評估自己的投資,看一看情況變化後股價是否還能達到原來的預期。他又提醒投資者要學會止損:犯錯勢在難免,失誤後唯一的選擇便是要在最短時間內止損。巴魯克對所謂的超額回報並不以為然,他告誡不要試圖買在底部、賣在頂部。他說:「誰要是說自己總能夠抄底逃頂,那準是在撒謊」。他也提醒投資者要謹防所謂內幕消息 或者道聽途說,投資的錯誤往往由此而鑄成。因此也有人為巴魯克叫屈,認為他之所以被稱作「投機大師」的原因之一,是其貌似孤注一擲的風格。 「群眾永遠是錯的」是巴魯克投資哲學的第一要義。他很多關於投資的深刻認識都是從這一基本原理衍生而來的。比如,巴魯克主張一個非常簡單的標准,來鑒別何時算是應該買入的低價和該賣出的高位:當人們都為股市歡呼時,你就得果斷賣出,別管它還會不會繼續漲;當股票便宜到沒人想要的時候,你應該敢於買進,不要管它是否還會再下跌。人們常常驚異巴魯克的判斷力,能把握稍縱即逝的機會。
他認為,股票市場的任何所謂「真實情況」無不是透過人們的情緒波動來間接地傳達的;在任何短時期里,股票價格上升或者下降主要都不是因為客觀的、非人為的經濟力量或形勢和局面的改變,而因為人們對發生的事情所做出的反應。所以他提醒大家,判斷力的基礎是了解,假如你了解了 所有的事實,你的判斷就是對的,反之,你的判斷就是錯的。在對大眾的心理的認識方方面,巴菲特和巴魯克如出一轍。巴菲特不也常說在大眾貪婪時你要縮手,在大眾恐懼時你要進取嗎?二位大師在投資理念上還有許多相似之處。
巴魯克的投資方法更加靈活多變,他提倡堅決止損。他說投資者如果有止損的意識, 即使每十次只做對三四次的話,也會成為富翁。他叮囑投資者要有兩手准備,以便隨時轉身離場。巴菲特似乎更持重守拙,對於已制定的投資計劃輕易不做更改,他說:「如果你不能在股價跌去一半後,仍能從容不迫地執行計劃,那你是不適合做股票投資的。」能做到這一點,則在於巴菲特慎之又慎的選股方式。如此看來,巴菲特像是位內力深厚的太極高手,而巴魯克更像名一劍封喉的劍客。 被巴魯克奉為真理的觀點之一,就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行業的投資要領。所以,最佳的投資途徑就是找到自己最了解和最熟悉的行業,然後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進去。對巴魯克而言,他坦承自己一直沒能掌握農 產品的投資訣竅。他曾經不無沮喪地說:「在我看來,只要我對某種農產品進行投資,該種產品就會變得越來越不值錢。」巴魯克對農產品進行投資最慘痛的打擊是一次咖啡的買賣。他聽信了一位權威關於咖啡將大量減產的預測,大量吃進咖啡。然而,市場的狀況恰恰與這位權威的預測相反,當年的咖啡產量超過了以往的各個年度。盡管政府出面採取措施來維護咖啡價格,但市場上咖啡價格還是持續下跌。
最終巴魯克忍痛把手上的咖啡如數拋出,總共損失了七八十萬美 元。他不得不承認自己這次失敗的原因,完全是由於盲目聽信了那位權威的話,而沒有對變化的市場加以分析。這次經歷讓巴魯克終生難忘,直到他後來,他還心有餘悸地說:「關於內部消息的一些事,看起來會麻痹人的推理能力,使他對最顯然的事實也不理不顧。」 1.自立: 必須獨立思考。切忌情緒化,去除一切可能導致非理智行為的環境因素。
2.判斷: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沉思片刻。千萬不要讓自己希望發生的事情影響自己的判斷。
3.勇氣:不要過高估計當一切都於你不利時,你可能具有的勇氣。 4.敏捷:善於發現一切可能改變形勢的因素,以及可能影響輿論的因素。
5.謹慎:隨和些,否則難以做到謹慎。股市於你有利時,就更要謙虛。當自己認為價格已經達到最低點便著手買進,這不是謹慎的行為;最好再等等看,晚些買也不遲。執意等到價格升至最高點再賣出,這也不是謹慎行為——太快了脫手大概更安全。
6.靈活:將所有客觀事實和自己的主觀看法綜合起來考慮、再考慮。必須徹底擯棄固執己見的態度——或是「自以為是」。執意在某個時間段內賺進某個數額的想法會完全破壞你自己的靈活性。一旦決定、立刻行動——不要等待、觀望股市會怎樣。
幾乎每個人都難以逃脫被自己的情緒所控制:他們要麼過於樂觀、要麼過於悲觀。當你掌握了客觀事實及形成自己的觀點之後,請靜觀潮流。你該知道市場應該發 生什麼事,但不要將它誤認為是市場會發生什麼。公眾對股市介入得越多,其力量越大。不要試圖同大夥兒對著干,亦不要站得太靠前。如果是牛市當然不要賣空, 可是,如果有逆轉的可能或者手握股票令你煩憂不已,便不可久留;反之亦然。
股市發生恐慌時,最好的股票也不要指望能賣出合理的價格。密切注意所有令公眾鼓舞或驚恐的事。股價爬升時,全面考慮會令它爬得更高的情況,相反的可能當然也要想到,勿忘歷史。當股價下落時,也是同樣的道理。注意主流,但無須太多的同伴。
「停止虧損,讓盈利繼續」。總體而言,動作要快。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尊請減少介入。另外,一旦心有疑慮,也請減少介入。下定決心之後應該立即行動,此時便無須顧及市場的反應了。盡管如此,制訂計劃時,你必須不時地考慮市場的動向。
在充分了解過去狀況及全面掌握眼前形勢的情況下,將兩者加以比較。心理上為一切障礙做好准備,行動過激永遠帶來反應過激。
不可預知的成分:要考慮到「機會」的因素,並隨時為此做好財政上、精神上以及體力上的准備。
❺ 股票投資哲學的書有哪些
哲學講究大道至簡!股界第一權威是世界股神巴菲特!安全邊際理論是其正確的股票投資理論了!他有效利用了宇宙中最偉大的力量——時間!人性中最偉大的力量——意志!能量累積最強力的方法——乘方!巴菲特先生以頑強的生命意志保證了資金在正確的安全邊際理論的指導下進行持久而強力的累積!有別人寫巴菲特的書,但至今還沒有巴菲特自己出的書!其老師格雷厄姆有書《證券分析》,《聰明的投資者》。
❻ 用哲學思維交易股票會是怎樣結果
下單之後,如果股價到了自己的申報價就有可能成交。這時,打開交易系統(或撥打中國委託),查詢當日委託、當日成交紀錄就可以看到. 委託買賣股票又稱為中國買賣股票,是專營經紀人或兼營自營與經紀的證券商接受股票投資者(委託人)買進或賣出股票的委託,依據買賣雙方各自提出的條件,代其買賣股票的交易活動。中國買賣的經紀人即為充當股票買賣雙方的中介者。 中國或委託買賣股票的具體方式有: 當面委託 當面委託是客戶到證券商的營業所,當面辦理委託手續,提出委託買賣有價證券的要求。這是一種傳統的委託方式,具有穩定可靠的特點,中小額投資者通常採用這種方式。但對遠距離客戶和時間觀念強的客戶不方便。 中國委託 是客戶使用中國等電訊手段,通知證券商的營業所,由營業員按中國內容填制委託書,據以辦理委託業務。這種方式具有方便、分散和保密的特點,大數額的投資者通常採用這種方式。 電報或信件委託 電報委託可以迅速明確地向證券公司發出指示,但電報內容往往過於簡單,可能產生理解上的錯誤。信件委託,可以詳細指示買賣內容,並可作必要說明,但這樣做較費時間,等信件到達證券公司時,股票價格可能已發生變化,會貽誤有利時機
❼ 為什麼說股市是一門哲學
一富財經的理解是炒股要順勢而為,要用敏銳的眼睛去觀察股票市場。不同的哲學思想,有不同的炒股行為。比如,有人喜歡「長線是金」,那是價值投資的哲學理念;有人喜歡「短線是銀」,那是「落袋為安」的哲學理念。又比如,有人喜歡「游擊戰」,有人喜歡「持久戰」,有人喜歡冒險,有人喜歡穩健。
❽ 股票投資哲學
「股市是一個消滅聰明人的地方。」「用搞人際關系的方法去炒股,無異於顛倒黑白。」「炒股是一個比拼長久耐力的地方」……
我認識10年以上的朋友不多,小J是其中一個,他也是中國的第一代股民,已經有了15年的炒股歷史。說到他的抄股斬獲,各種未經證實的版本比較多,比較靠譜的是他憑借最初十幾萬投入,如今已在股市上有超過180萬的資金盤子。
如果你想成他身上套到所謂炒短線的經驗,小J一定會怒目而斥,告之你「好的公司股票永遠要持久,一直到他沒有生氣」、「財富需要你的忠誠」、「價值投資是賺看得到的錢」……
小J回顧自身15年炒股軌跡,說自己恰好歪打正著,吻合了巴菲特「價值投資」的基本理念。小J認為,中國股民大多懂「價值投資」的道理,但能堅持的很少,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股民散戶並未從股市上獲得多大收益的根本原因。
在飯桌邊,小J給俺擺出了價值投資幾個關鍵數字:
內在價值(這是價值投資的核心)=年度收益(稅後收益)+ 攤消 — 年度資本支出 除以 長期國債貼現率
每股理論價格=內在價值 除以 總股本
市值=現在股價X總股本
PE市盈率=現在的股價 除以 今年每股贏利
安全邊際=內在價值-市值
小J舉例說,為什麼目前工商銀行的市值超過了花旗銀行被人傳為笑話,就是因為他的市值超過了它的內在價值。就市盈率而言,小J認為,銀行類的合理市盈率在30-35倍;酒類合理的市盈率是35-40倍;鋼鐵的合理市盈率不能超過20倍(因為低端,整合性不強)。但小J說,這個市盈率也不是科學的,是相對的。此外就是72規則,即 72 除以 收益增長率 = 每年的收益增長率,如果該股份每年的收益增長率達到30%,這樣的好股建議長期持有。當然,這樣的好股不多 。再次,就是安全邊際,如果按照以上計算公式,股價還在安全邊際里,建議不要拋出。
就剛剛發生的「黑色星期二」,小J跟大多數觀點不一樣。他認為,這是說明中國股市正走向成熟。他認為,即將發行的長期國債已把利率從3.37提高到3.81,這必然影響到上市公司內在價值,而債率提高導致股票的合理目標價調低。
說完這么多道道,小J再次告誡俺,股市沒有規律,特別要警惕所謂的預見和規律,「所謂認為已經漲到高位就不可能再漲,所謂跌到低位就不可能再跌的心理預期」都是不靠譜的,小J再次借用芭菲特的話,「股市就是這樣一個地方,50%是技術,50%是藝術,50%是傳說。」
小J認為,按照巴菲特的定律,只要是市場,就一定會有泡沫。對於大多數股民看著自己拋出的股票持續上漲後悔的心理,小J認為「你沒賺到錢,並不意味著你虧了」,「好的基金經理只賺合理的錢。」「很多人財務不成功的原因,是因為太害怕失敗。但你如果避開了失敗,也就避開了成功」。
小J告訴俺,他目前只是持有兩個股份,雲鋁股份和民生銀行。這兩個股份都是在大概4元的價位入貨了,已經持有了兩年多,目前均漲到了12-16元。小J認為按照價值投資理念,雲鋁股份還有機會。
結合自己的投資實踐,小J更是把巴菲特的「不熟不做、集中投資」八個字奉為投資金玉良言。巴菲特老人家說過,「投資過程中,不要關心您知道了多少,最重要的是你要真實的知道你那些不知道。」
小J說,關於不熟不做,很多投資者都比較認可,主要意思就是不熟悉不了解的上市公司不去參與,把自己投資的目標限制在自己能夠理解的范圍內。關於集中投資,那就是集中投資策略,在實際投資過程中,建議投資者將股票適當集中,手中的股票控制在兩到五隻以內,便於跟蹤。
此外,結合國內市場的情況,巴菲特投資理念中的「三要三不要」也值得投資者借鑒。「三要」是指:
一、要投資把股東利益放在首位的上市公司。這些公司經營穩健、講究誠信、分紅回報高,這樣可確保投資的保值和增值。
二、要投資資源壟斷型行業。巴菲特對中海油等資源壟斷型公司的投資,近期獲得豐厚的回報,這說明投資資源壟斷型行業是未來的一種趨勢。
三、要投資容易了解、前景看好的公司。在投資過程中,只有上市公司前景廣闊,後市才會出現大機會;只有公司經營情況被投資者充分了解,這些機會才便於把握。
巴菲特「三不要」是指:
❾ 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是什麼
股神巴菲特的十大投資理念
股神巴菲特的十大投資理念
1、找到傑出的公司
巴菲特的第一個投資原則是「找到傑出的公司」。這個原則基於這樣一個常識,即一個經營有方,管理者可以信賴的公司,它的內在價值一定會顯現在股價上。
所以投資者的任務是做好自己的「家庭作業」,在無數的可能中找出那些真正優秀的公司和優秀的管理者。
巴菲特總是青睞那些經營穩健、講究誠信、分紅回報高的企業,來最大限度地避免股價波動,確保投資的保值和增值。而對於總想利用配股、增發等途徑榨取投資者血汗的企業一概拒之門外。
2、少就是多
巴菲特的第二個投資原則是「少就是多」。他的理由同樣是基於一個常識:買的股票越多,你越可能購入一些你對其一無所知的企業。通常你對企業了解越多,你對一家企業關注越深,你的風險越低,收益就越好。
他認為,投資者應該像馬克·吐溫建議的那樣,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然後小心地看好它。
巴菲特採用集中投資的策略,重倉持有少量股票。
3、把大賭注壓在高概率事件上
巴菲特的第三個原則是「把大賭注壓在高概率事件上」。也就是說,當你堅信遇到大好機會時,唯一正確的做法是大舉投資。這也同樣基於一個常識:當一個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時,你投入越多,回報越大。
絕大多數價值投資者天性保守。但巴菲特不是。他投資股市的620億美元集中在45隻股票上。他的投資戰略甚至比這個數字更激進。
在他的投資組合中,前10隻股票佔了投資總量的90%。
4、要有耐心
巴菲特的第四個原則是「要有耐心」,就是說:不要頻頻換手,直到有好的投資對象才出手。他有一個說法,就是少於4年的投資都是傻子的投資,因為企業的價值通常不會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充分體現,你能賺到的一點錢也通常被銀行和稅務瓜分。
有人曾做過統計,巴菲特對每一隻股票的投資沒有少過8年的。巴菲特常引用傳奇棒球擊球手特德威廉斯的話:"要做一個好的擊球手,你必須有好球可打。"
如果沒有好的投資對象,那麼他寧可持有現金。據晨星公司統計,現金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投資配比中佔18%以上,而大多數基金公司只有4%的現金。
5、不要擔心短期價格波動
巴菲特的第五個原則是「不要擔心短期價格波動」。他的理論是:既然一個企業有內在價值,他就一定會體現出來,問題僅僅是時間。
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預測出什麼時間會有什麼樣的股價。
事實上,巴菲特從來不相信所謂的預測,他唯一相信的是,也是我們能夠把握的是對企業的了解。
他購買股票的基礎是:假設次日關閉股市、或在五年之內不再重新開放。也就是對公司的未來有著絕對的信心。
在價值投資理論看來,一旦看到市場波動而認為有利可圖,投資就變成了投機,沒有什麼比賭博心態更影響投資。
6、穩中求勝
巴菲特的投資哲學首要之處是:記住股市大崩潰。就是說,要以穩健的策略投資,確保自己資金不受損失,並且要永遠記住這一點。其次,讓自己資金以中等速度增長。
巴菲特投資目標都是具有中等增長潛力的企業,並且這些企業被認為會持續增長。投資股市時,為自己頂下合理的長期平均收益率是成功的基礎。
巴菲特在這方面做得相當出色,他對自己要求並不過,只要他每年擊敗道·瓊斯指數5個百分點足以。
對那些一心想馬上做大的人,巴菲特提醒:「如果你是投資家,你會考慮你的資產——即你的企業會怎樣。如果你是投機家,你主要預測價格會怎樣而不關心企業。」
同樣,一個「企業家」會埋頭打造自己的企業,而一個「商人」則更關注企業的價格。
對我們大部分人來說,老老實實做「企業家」,成功的概率要比一個包裝、買賣企業的「商人」更大。
7、簡單、傳統、容易
在別人眼裡,股市是個風險之地,但在巴菲特看來,股市沒有風險。
「我很重視確定性,如果你這樣做了,風險因素對你就沒有任何意義了。股市並不是不可捉摸的,人人都可以做一個理性的投資者。」
巴菲特還說:「投資的決定可用六個字概括,即簡單、傳統、容易。」
從巴菲特的投資構成來看,道路、橋梁、煤炭、電力等傳統資源壟斷型企業佔了相當份額,這類企業一般是外資入市購並的首選,同時獨特的行業優勢也能確保效益的平穩。
8、永遠不許失敗
巴菲特說投資的原則其實很簡單,第一條,不許失敗;第二條,永遠記住第一條。
因為如果投資一美元,賠了50美分,手上只剩一半的錢,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收益,否則很難回到起點。
9、一鳥在手勝過百鳥在林
巴菲特引用古希臘《伊索寓言》中的這句諺語,再次闡述了他的投資理念。在他看來,黃金白銀最實際,把錢押在高風險的公司上,不過是一廂情願的發財夢。
2000年初,網路股高潮的時候,巴菲特卻沒有購買。那時大家一致認為他已經落後了,但是現在回頭一看,網路泡沫埋葬的是一批瘋狂的投機家,巴菲特再一次展現了其穩健的投資大師風采,成為最大的贏家。
10、不迷信華爾街,不聽信謠言
巴菲特不迷信華爾街,不聽信謠言。他認為凡是投資的股票必須是自己了如指掌,並且是具有較好行業前景的企業。不熟悉、前途莫測的企業即使被說得天花亂墜也毫不動心。
他只選擇那些在某一行業長期占據統治地位、技術上很難被人剽竊並有過良好盈利記錄的企業。至於那些今天不知道明天怎麼樣的公司,巴菲特總是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開他們。
❿ 請大家推薦股票投資最經典的書籍,我剛入市,謝謝
<學以致富> 彼得.林奇 作者太傳奇了 再加上前兩本寫的很好看.
<光榮與原罪>了解下那些風雲人物吧.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解讀> 感覺一般 但是寫這本書的是華爾街的教父 不得不拜讀下
<漫步華爾街>.......看了就知道了.就是讀起來有些乏味.和<道氏理論>一樣,看著就睡著了.
<富爸爸>系列......感覺一般.但這本書很火.
<戲說中國股市20年>.....非常戲劇化的把中國股市歷史寫下的書,很有意思.
<炒股的智慧>.....大致看了下,很有趣味的書籍,和<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一樣.幽默風趣,讀起來不乏味,但就是感覺有些幼稚.
做股票的初期最好是先培養下對投資的興趣.看些易懂的書籍為好,就當看故事書一樣,了解下股市就可以,太追求的話反而欲速則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