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而下股票投資
1. [轉載]什麼是自下而上選股
「自下而上」的選股方法就是主要從具體的上市公司進行選擇,只要發現好的公司,就立即買入,並且中長期持有,不理會市場短期的波動!它的優勢在於畢竟我們買股票是買公司,不完全是買大勢. 這類選股方法在我國2001-2005年的熊市中由於選擇出了像蘇寧電器,貴州茅台之類的股票而輝煌之極!成為了眾多公募,私募基金經理的選股方法!大家所熟悉和敬仰的巴菲特先生的選股方法就是「自下而上」的方式!堅持價值投資!幾十年如一日!獲得了不菲的回報! 自下而上的選股方法主要是需要分析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凈資產收益率,市盈率等等,同時要考察公司的業務模式和發展空間。 「自上而下」的選股方法就是主要從分析宏觀經濟著手,通過整體市場周期和行業的特徵,來進行選擇. 這種選擇不單單是簡單的選擇上市公司,更為重要的是選擇進場的倉位比,如果認為宏觀經濟不好,即使好公司也不買,堅持輕倉策略,似乎更符合趨勢投資者的操作思路! 採取這類選股方法的基金經理在2008年完全跑贏大勢,做出了正收益的業績! 顧名思議,「上」當然較大范圍的行業,「下」自然是較具體的企業,基金調研都會從基本面著手,只有那些有贏利能力和前景的行業、企業最後才會進入股票池' 在股市漲潮時,我們看到的是齊漲,但自上而下的選股(主要是大行業)表現更好,因為更能吸引眼球,而當股市退潮時,才能顯出真正具有管理能力的好公司(屬於各種小行業),自下而上地選擇就更有意義。 自下而上的選股還可以規避「估值壓力問題」。投資者根本不用從宏觀中尋找估值中樞和中國特色的估值。只要投資者尋找和判斷公司盈利能力、管理水平,然後決定是否應當持有,那麼投資者最後選擇的股票既具有中國特色,也符合普遍的投資原理。 如果選擇大類型的公司,要考慮利潤率的變化,考慮資本支出與新增產能等因素,這樣的公司在向上周期中將獲得更高的利潤、地位與優勢。而對於很多消費品企業和小類型行業,就是選擇有管理能力,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 但自下而上的選擇股票與我們的傳統觀念是相違背的,這要求投資者能夠耐住寂寞。因為我們潛意識里都有追逐流行的慾望。現在中國的歷法在國外非常流行,現在在股市上也特別流行,比如風水大師就說「金豬年」不要投資和「金」有關的股票,比如金屬和金融,而蛇年是不吉利的投資年份等等。另外,每隔一段時間,市場總流行不同的股票、概念和故事,比如一會兒天津板塊概念受到炒作,一會兒奧運概念受到炒作,一會兒網路股受到追捧,一會兒軍工概念占據媒體的頭版。多數投資者也都願意跟隨流行的腳步。 追逐流行可以成為時尚人物,但是在股市上追逐流行很難取得成功,做投資者不是要追逐流行,也不一定非要選擇某個行業,而是了解其中的門道,並且耐得住寂寞。
2. 基金的投資策略所說自上而下是什麼意思
所謂的投資策略中自上而下,含義就是認定所有的企業,上市公司都無法逃避宏觀經濟和行業景氣度的波動,所以主要抓住宏觀經濟和行業狀態的脈絡,就不需要過於注重選擇企業。比如好的股票在大盤整體下跌時無一倖免,再比如好的行業的二流企業要比不好的行業的一流企業要好。
只是一隻基金投資時策略,也就是以大局整體為重。
相比就是自下而上,也就是相反的,主要考慮企業本身,選擇優質企業,而不去主要考慮宏觀經濟和行業情況。只是做精選個股而已。
3. 什麼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選股策略
自上而下的股票選擇主要是通過宏觀對行業基本面的股票進行基本的三步分析方法, 以篩選出業績的增長可以快於市場平均水平的股票
自下而上的選股主要是由特定上市公司選擇的, 這種方法一般需要調查, 以提高對公司基本面的認識, 最後考慮行業等因素來優化投資 組合。
(3)自上而下股票投資擴展閱讀:
分類
普通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普通股構成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一種基本形式。現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進行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普通股股東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4)剩餘資產分配權。當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的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優先股
優先股相對於普通股。優先股在利潤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於普通股。
(1)優先分配權。在公司分配利潤時,擁有優先股票的股東比持有普通股票的股東,分配在先,但是享受固定金額的股利,即優先股的股利是相對固定的。
(2)優先求償權。若公司清算,分配剩餘財產時,優先股在普通股之前分配。註:當公司決定連續幾年不分配股利時,優先股股東可以進入股東大會來表達他們的意見,保護他們自己的權利。
後配股
後配股是在利益或利息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時比普通股處於劣勢的股票,一般是在普通股分配之後,對剩餘利益進行再分配。如果公司的盈利巨大,後配股的發行數量又很有限,則購買後配股的股東可以取得很高的收益。
發行後配股,一般所籌措的資金不能立即產生收益,投資者的范圍又受限制,因此利用率不高。後配股一般在下列情況下發行:
(1)公司為籌措擴充設備資金而發行新股票時,為了不減少對舊股的分紅,在新設備正式投用前,將新股票作後配股發行;
(2)企業兼並時,為調整合並比例,向被兼並企業的股東交付一部分後配股;
(3)在有政府投資的公司里,私人持有的股票股息達到一定水平之前,把政府持有的股票作為後配股。
垃圾股
經營虧損或違規的公司的股票。
績優股
公司經營很好,業績很好,每股收益0.8元以上,市盈率10-15倍以內。
藍籌股
股票市場上,那些在其所屬行業內佔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
4. 什麼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是兩種投資組合方式。基金與個人投資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個人一般是選擇幾只股票集中投資,而基金會考慮風險收益構建組合,實現效應最大化,同時降低少量股票帶來的風險。「自上而下」是說基金經理投資時根據宏觀面對行業的影響,來選擇相關個股;「自下而上」指的直接切入具有成長性,競爭優勢的上市公司來投資,這兩種方式都為投資人創造過良好的收益。 如果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說明這只基金試圖通過挑選受益宏觀經濟的行業,再從選定的行業里尋找好公司。今年以來的市場行情中,自上而下的方式在A股基金中取得良好效果,因為中國經濟經歷危機到復甦,隨著經濟基本面的改善,十大產業振興規劃的出台,整個行業出現業績提升。 而「自下而上」的投資方法更多的關注個股,採用這種策略的基金最為關注的是個別公司的表現和管理,而不是經濟或市場的整體趨勢。通過調研一個公司,考察業務模式、成長空間、估值,然後決定是否買入。A股市場上不少業績出色的基金,都曾經先人一步的發現了優質公司,耐心持有獲得豐厚回報。 A股市場是一個波動較大的市場,機構投資組合的風格也不會一成不變。雖然投資方法各有千秋,但長期能夠取得良好業績的原則卻是不變的。一隻好的基金總是基於一個強大的投研團隊,清晰的投資理念並且能夠尊重市場。(海富通)
5. 向您請教在選股過程中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分別市什麼意思請詳細舉例告訴我謝謝
小盤股,自下而上,是首選市值小、流通市值小、股價低,但是市凈率高、業績增加幅度大的股票,這樣適合做短線。
大盤股,自上而上,是首選龍頭行業、龍頭股、流通市值大,但是市盈率相對比較低、業績穩定的股票。適合做長線。
這兩點如果理解透了,在股市中基本就不回賠錢啦
6. 請問自上而下選股、自下而上選股、從外到內選股、從內到外選股、是什麼意思。 請詳細回答
「自下而上」的選股方法就是主要從具體的上市公司進行選擇,只要發現好的公司,就立即買入,並且中長期持有,不理會市場短期的波動!它的優勢在於畢竟我們買股票是買公司,不完全是買大勢,這類選股方法在我國2001-2005年的熊市中由於選擇出了像蘇寧電器,貴州茅台之類的股票而輝煌之極!成為了眾多公募,私募基金經理的選股方法!大家所熟悉和敬仰的巴菲特先生的選股方法就是「自下而上」的方式!堅持價值投資!幾十年如一日!獲得了不菲的回報!
自下而上的選股方法主要是需要分析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凈資產收益率,市盈率等等,同時要考察公司的業務模式和發展空間。
3「自上而下」的選股方法就是主要從分析宏觀經濟著手,通過整體市場周期和行業的特徵,來進行選擇,這種選擇不單單是簡單的選擇上市公司,更為重要的是選擇進場的倉位比,如果認為宏觀經濟不好,即使好公司也不買,堅持輕倉策略,似乎更符合趨勢投資者的操作思路!採取這類選股方法的基金經理在2008年完全跑贏大勢,做出了正收益的業績!
7. "2010年股市的投資是自下而上的個股選擇"這話是什麼意思
自上而下是指從宏觀、行業開始配置,比如看好金融、醫葯,就在這兩個行業里多配置個股。自下而上是指從個股開始,不論行業,只是挑選最好的個股。
8. 什麼叫「自上而下」的選擇投資領域
上指的是大概的范圍,下指的是再往下細分,比如你是投資證券、黃金還是房地產,如果投資證券,那你是投股票、債券還是基金,如果投的是債券,你是投國庫券,金融債券還是企業債,這就是所謂的「自上而下」的選擇投資領域。
----------------------
呵呵,2樓的兄台你之所以沒看明白是因為你也不理解,你說的那個意思和我的有區別嗎?無非是換了個說法,陳曉生曾經說過「我的投資決策要經過兩道步驟:先從自上而下的角度選擇投資領域,再從自下而上的角度去確認投資機會。」他所說的「自上而下」意思就是,比如投資基金,要先選那些優秀的有特質的大的基金公司,然後再從他們裡面選其旗下的某一隻基金,這難道不是在選范圍嗎?當然,這樣選 風險自然也是由小到大的!而收益是和風險成正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