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投資 » 股票投資巴菲特論文

股票投資巴菲特論文

發布時間: 2021-11-09 21:14:37

『壹』 為什麼巴菲特在投資股票上這么成功,請求一起探討。

一是 真正長期投資。試想一下,如果20年前買下一支股票,一直不做買賣交易,只參與分紅配股等,到現在的價值會有多少?
二是 作為代理人必須要有信譽和號召力,巴菲特能聚集一定量的資金才有更大的影響力。
三是 堅定的選擇產業的方向,這樣才能更好的掌握和把握行業的走向。
四是 只投入普通和常規產業,就是我們所說的涉及「民生」的行業。
……
很多,不是外人能完全羅列出來的!
但,做熟不做生是巴菲特的名言,堅持和穩健應該巴菲特的特點。

『貳』 什麼是巴菲特股票投資策略

《巴菲特股票投資策略》作者在系統收集整理巴菲特本人論述的基礎上,按照投資操作中選股、估值、市場、買價、組合、持有6個基本步驟,將巴菲特投資策略逐一總結為6個基本原則,並且根據巴菲特40多年的投資經驗,結合有關投票投資的研究成果歸納和分析這些基本原則在實際應用中的操作技術細節,使本書成為一本巴菲特為投資者講述如何進行長期投資的生動活潑的詳細教程,是投資者在短期內系統學習巴菲特投票投資策略的最佳選擇。《巴菲特股票投資策略》將巴菲特近50年的投資經驗總結為簡明易懂的6個基本原則:選股原則:尋找超級明星企業估值原則:長期現金流量折現市場原則:市場是僕人而非向導買價原則:安全邊際是成功基石組合原則:集中投資於少數股票持有原則:長期持有優秀企業股票

『叄』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適合在中國股票市場的觀點,最好有解釋。

親,不太適合,因為國內資本市場是資金推動型的發展中市場(主力資金多以運作周期為時間標准),在這種市場決定股票價格的決定因素是資金流向而非股票的內在價值,我們可以看到國內資本市場中那個 哪些月度 年度大年股往往是哪些「戴帽」或業績很差但具有重組概念類個股;所以在國內市場如果按照「價值投資」的方式長期持有則一定達不到預期收益的,盼,財源廣進!

『肆』 投資學 股票相關論文

《淺論投資股票的獲利方式》
任何一項投資都會追求利益最大化,這是進行投資的基本要點。作為投資股票也不例外而且最能體現這個最大化的直接收益,你說不錯股票是有分紅、甚至大額度地配送股份,既然有了這個收益就沒有必要再去炒作,等著分紅擴股來增加投資收益也不錯。這個觀念不符合人類不斷進取、攀登,追求更高、更好、更快的天性;這就好像說:「既然有了桑塔納還要奧迪干什麼」一樣。
從理論上講,投資股票的收益是從二個方面獲得,一是上市公司的分紅、派息、配送股份(做長線投資),二是賺取股票差價(做短線投資)。前者有個前提必須是上市公司有較高的利潤,而利潤又來自於正確的經營決策和優秀的管理團隊,經過較長時間的努力才能實現,在實現之前有著許多不確定性和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盈利的預期不能認定,收益的絕對保障性難以預料;而後者(炒作)則不同,由於股價的變化使投資收益,具有即刻兌現的時效性和對自己才智應用的驗證性,股價漲了你馬上就得到收益,不受上市公司經營好壞的影響,所以作為股民更喜歡直接見效、刺激驚險、跌宕起伏的後鍾獲利方式,在達到投資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使貪婪慾望和感官的刺激得到滿足,這就是為什麼上萬成億的股民在股票市場前仆後繼,奮力博弈去賺取股票差價的原因。一句話:怎麼賺錢快就怎麼干,最大限度地用你的才能讓你的投資收益最大化。這就是在股市裡股民的興奮和悲哀的根結所在吧。

『伍』 本人急需一篇題目為「論價值投資」的小論文,1500字左右。望各位幫幫忙

獨一無二的競爭優勢有很多種,為了更加易於理解「什麼是好股」,我歸納了主要的六種,可能互相之間會有點重合或者互為因果。

第一,壟斷優勢。按照經濟學上的「壟斷」的含義,是指單一的出賣人或少數幾個出賣人控制著某一個行業的生產或銷售。我用自己的話說,就是獨家生意。或者說得長一點,是獨家經營,或者重要產品、服務的最先推出和獨家擁有。香港交易所和澳大利亞交易所就是獨家生意,在本地區本國獨此一家,別無競爭。美國輝瑞葯廠的偉哥剛推出來的時候,也是獨霸天下。當然,壟斷除了獨家生意以外,還有一種叫寡頭壟斷,我們在市場上經常能發現,80%的市場和利潤被兩至三家最大的生產組織所擁有。銀行信用卡大部分必須通過萬事達或維薩兩家國際組織的網路,世界上的碳酸性飲料的市場基本上就被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所壟斷。國內牛奶的市場最大的兩家是蒙牛和伊利。不過,我更推崇的是獨家壟斷。

第二,資源優勢。資源就是與人類社會發展有關的、能被利用來產生使用價值並影響勞動生產率的諸要素。很多公司都擁有各自的資源。資源的關鍵在於稀缺,按照稀缺的程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等級。比如江西銅業擁有銅礦,但卻還不具備獨占的優勢,因為很多銅業公司也有銅礦,不能算是最高等級。中國石油的等級就要高一些,南非的黃金鑽石等級更高一些,而鹽湖鉀肥所擁有的鉀鹽礦,則佔全國總量的近90%,這種資源的優勢就具有獨一無二的性質。又比如離開了茅台鎮就生產不了茅台酒,那麼茅台酒廠資源優勢就具有獨占性質。我最喜歡的是具有獨占性質的資源優勢的公司。

第三,品牌優勢。有品牌的企業很多,有了品牌並不等於有了獨一無二的優勢。品牌優勢的獨一無二簡單地說就是要強大,強大到行業第一。茅台號稱國酒,同仁堂號稱國葯,耐克公司那簡單的一勾,就是世界最好的體育用品公司和運動產品的標識,已深深為全世界特別是年輕一代消費者所喜愛。這種優勢也是巴菲特的最愛,他叫做消費獨占,我有時把它叫做消費者心理霸佔,就是把消費者的魂勾去了。比如同樣的產品,人家就要買這個牌子的,哪怕這個牌子貴了一大截。

第四,能力技術優勢。也就是大家講得最多的核心競爭力。能力指的是公司團隊在決策、研發、生產、管理、營銷等方面的技能,比如萬科公司,它在品牌強大之前,主要是管理團隊極為優秀,能力太強,堪稱地產界第一。煙台萬華的MDI製造技術獨家擁有。微軟的技術優勢簡直是世界老大,任何軟體產品不適用WENDOWS系統,你就麻煩了。1997年我第一次接觸到招商銀行的一卡通時,就深為他們的專業能力、創新能力和服務能力所震動。一張卡片,居然可以活期定期本幣外幣全包含,而且比存摺易帶,又不暴露存款數字。這在當時可是全國領先。其後他們還不斷推出金融服務創新品種,一直在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這就是能力技術優勢最直觀的例證。

第五,政策優勢。政策優勢主要是指政府為加強相關產業的戰略位置,制訂有利於發展的行業政策與法規,使相關產業形成某種具有限制意義的優勢。除了專利保護和減免稅優惠政策外,有個原產地域保護政策也很有意思。例如香檳酒。香檳是法國一個地方,只有這個地方生產的氣泡酒才能叫香檳,別的地方就不行。政策優勢,就是指這種具有限制性質的優勢。雲南白葯,片仔癀,馬應龍三個公司的產品被列為國家一類中葯保護品種,在很長時間內別人都不能生產,甚至也不能叫這個名字。茅台鎮上也有別的酒廠,但只有茅台酒廠的酒才能叫茅台這個名字。

最後,行業優勢。行業分析是投資者作出投資抉擇很重要的一步,有時甚至是投資成功的先決條件。因為有些行業牛股成群,投資的贏面高;有些行業卻牛股稀少,投資獲勝的概率低。這是因為基本面確實如此:有些行業就是有先天優勢,有些行業註定要吃虧。有些行業就是穩定增長,沒有周期性,比如食品飲料業;有些行業就是門檻高,大部分企業進不來,比如航天業;有些行業就是有提價能力,不會你殺價我也殺價,比如奢侈品行業;有些行業的產品就是不怕積壓,甚至越積壓越值錢,比如白酒葡萄酒;有些行業就是集中度高,它們的優勢就是競爭對手少,比如銀行業、保險業,更不要說交易所和銀行卡國際組織。有專家喜歡用行業利潤永遠趨向平均化的經濟學理論與我辯論,意思是當一個行業擁有暴利的時候必然會引起更多的人和企業進入,從而帶來行業利潤最後平均化。其實這只是一般而論,很多情況並不如此,因為行業壁壘是客觀存在的。

當然,擁有其中一種獨一無二的競爭優勢,還不能構成買入這家公司的充分條件。有了其中一種獨一無二的競爭優勢就有了關注的前提。接下來要考慮的是這種優勢能不能形成極強的贏利能力?比如自來水、電力、燃氣、橋梁、高速公路、鐵路等公用事業公司,雖然具有明顯的壟斷優勢,可是價格受管制,沒有自主定價權,能賺大錢的不多。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中,廣深鐵路表現不佳,11年只漲了一倍多。鐵路是高度壟斷行業,業務好的不能再好,它不太賺錢就是因為事關民生票價不能亂提。張小泉是著名的剪刀品牌,當沒有能乾的管理層去經營去繼續開發的時候,它根本就贏不了利。很多公司擁有資源優勢,但當國際商品資源價格處於低潮時,它也是一籌莫展。我們投資股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看它有沒有良好的收益,所有的優勢最終也還得落實在收益上。

那麼,極為優秀的公司平均每年的利潤增長率至少應該是多少呢?我前面說過要「股不驚人誓不休」。好股票應該具有數十倍的成長潛力和前景,平均每年的利潤增長率不能低於20%,當然,能超過30%就更好。茅台,招商銀行,萬科就超過了30%。蒙牛在前幾年甚至達到了驚人的90%。

有了某種獨一無二的競爭優勢,又有極強的贏利能力,是不是夠條件了呢?還是不夠,還要看它的優勢和盈利能力能不能長期保持。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持續競爭優勢。這一點難度更高,更有技術含量。買股票就是買未來,長壽的企業價值高。一個公司在某一年賺錢不難,難的是一輩子賺錢。BB機剛出來的時候風光無限,但沒幾年就不行了。柯達、樂凱等生產膠卷的公司由於數碼相機的出現變得非常被動。這就需要我們的眼光更為長遠,思想更為深刻。這就需要這個公司「萬千寵愛在一身」,也就是多種競爭優勢都具有。

可能會有人說,您說的公司近乎完美,好像很難尋覓。其實在我的持股名單中符合的就不止一個,有興趣的讀者不妨用條件套一套。要做到「股不驚人誓不休」,當然不會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但你發了上等願,至少能結中等緣吧。我主要是提供一個嚴格的思路,在挑選股票方面要精益求精,錦上添花,沒有止境。這才是追求卓越,這才是無懈可擊。

談了這么多,一直沒有談到價格,價格不太重要嗎?不是的,價格當然重要,「安全空間」這個詞簡直是價值投資者的口頭禪。好公司加上好價格才是好股票。我曾經把巴菲特的投資策略概括為十二個字:好股,好價,長期持有,適當分散。就已經把好價包括在內了。但我們談的主要問題是優秀公司的問題。同時我認為,相對價格來說,好股是第一位的。先好股,再好價;先定性,再定量。這也是一種投資哲學。

買股要隨時

買股要隨時,就是主張「隨時買」。必須申明,這是針對大多數人尤其是有穩定後續資金的工薪階層而言的。

經常有人面容嚴峻地向我提出:「隨時買,價格不用管了嗎?萬一買到高價的怎麼辦?」其實,提問題的朋友沒有深思熟慮過,價格問題是個復雜的問題,在實踐中甚至是可遇不可求的問題,能力圈之外的問題。你如果有幸常能在入市時遇到「9·11」或者金融危機之後這樣的大機會,當然是件美事,然而股市牛熊難測,風雲莫辨,不確定性是主流,必須「以不變應萬變」來對付。我的經驗是,努力捕捉機會也會喪失機會,放棄這樣努力也許就逮住了更多機會。多想想方法,而不要動太多的腦筋去想買入時機的問題,也不要成天去盤算市贏率的高低。不同的人參加工作有先後,入市時間有早晚,一旦決定投資,難免會買到高點低點,但有了嚴格選和不要賣,即使是不那麼幸運,最終還是會大獲全勝。

有的股友引用巴菲特先生坐擁幾百億現金不出手,並表示願意一直等下去(等到合適價格)的例子,來反駁我的「隨時買」,甚至指責我有背離巴菲特的嫌疑。然而我經過再三思考,堅信這並無大錯,尤其是這么多年,眼見很多朋友一再等待貴州茅台、招商銀行、港交所等股票的價格跌到他們的心理價位,結果或者是永遠無法買到,或者是失去耐心買得更高的事例,更能感受到學習巴菲特不能教條的重要意義。不要忘了,在美國投資界百萬富翁和千萬富翁組成人員狀況的調查中,盡管頂尖的往往是職業投資者,但人數比例最高的恰恰是在二戰以後簡單買入並且長期持有的普通投資者。

大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說過一段精闢的話:「無財作力,少有鬥智,既饒爭時。」就是「沒錢靠體力,錢少靠智力,錢多靠掌握時機」。坐擁幾百億現金的巴菲特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功,屬於世界頂尖「錢多」的那一類。我的這個「隨時買」不包括擁有大資金的投資者和專業投資機構,只是針對大多數普通投資者而言。大多數人屬於「錢少」的工薪階層,每月有固定的工資獎金收入,「隨時買」就是每個月都用工資獎金的剩餘部分買,這種固定的買法最終能使買到的股票成本平均化,既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但由於嚴格挑選,買到的基本上是優秀公司的股票,長期來看,收益率還是極為可觀。這是靠智力的買法,只要實施,可以說人人都可以成為億萬富翁。不信的話,看看我給出的這個方法:

深圳的年輕人如果月薪在3000元左右,那麼一對情侶如有毅力又有恆心,每月拿出收入的20%,即每個月各拿出600元來進行投資,按月買進那些平均利潤遞增在20%以上的公司股票,無論如何都不再賣出。40年後,就輕松成為億萬富翁了。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計算一下。

當然,選到平均每年不低於20%增長的優秀股票有一定難度。但工資獎金是會不斷增加的,如果把增加部分中的20%再追加投資,不就好事易成了嗎?

持股要耐心

投資的辯證法在於:該復雜的復雜,該簡單的簡單。「選股要嚴格」,屬於復雜的范圍,但「買股要隨時」和「持股要耐心」則格外簡單,就象風暴之後天空特別碧藍一樣。

在中國古代哲學中,有很多極具智慧的話語,如「不戰而勝」,「無為而無不為」,「不戰而屈人之兵」,等等。特別是「大道至簡」和「以不變應萬變」這兩句話。把這些用來指導投資,就成了輕松賺錢的學問。也就是說,精選了好股以後,把好股簡單的留起來就行了。我曾經說過:「象集郵一樣收藏好公司的股票」,更愛說的是:「做好股收藏家」。

經常有人問我,你是不是一個特別有耐心的人?你的一些股票五年多沒動一下,你怎麼能守得住?其實我在生活中是個很急躁的人。只是投資股票和其他事情不一樣,你不長期持有就很難穩賺不賠,很難成就一番事業。發財要有耐心,這是千真萬確的。賭場和摸彩票能提供一夜暴富的機會,但概率才多少?收藏的發財概率比賭博和摸彩要高一點,但收藏到珍品真跡的不多,大部分是收了假古董贗品什麼的;做期貨、買權證的發財概率比收藏的又高一點,但長期成功的實在太少;短線炒作股票成功概率又要高一些,但總體而言,失敗多於成功。可是你放眼世界,多少人通過長期持有股票和房地產成為億萬富翁。這些認識在前面說過,也是經過慘痛的失敗才換來的東西。這個東西叫「定力」,我把它看得很重,僅次於「眼力」。我經常建議朋友,在你的投資字典里刪掉那個「賣」字。

沒有豐富投資實踐的人大多會想,如果結合短線,不是賺得更多嗎?這是不知道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有一定經驗的股民往往會問:「難道漲的太高也不賣嗎?」 我的回答是不要賣。因為有些東西說說容易,就像低買高賣,實際操作時很難判斷什麼是高,什麼是低。就象無法判斷明天是漲還是跌一樣。很多短線利潤是要放棄的,因為放棄你才能得到更多。有舍才能有得,這就是辯證法。我和很多股友有充分的實踐證明,判斷高低漲跌這些東西太復雜了,這是自己能力圈之外的東西,也是害人的東西,它讓我們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揀芝麻不抱西瓜。如貴州茅台、招商銀行、萬科哪天賣合適?哪天賣都不合適。從長期趨勢看,任何賣出好公司的行為都是愚蠢的,逆經濟發展潮流的行為。其結果都不理想。最多在一個局部戰役中獲勝,而在全局上落敗。股市上流傳著很多似是而非的東西,有些東西的影響還非常之大,比如「高拋低吸」就是一例。我們看到的是絕大多數人恰恰相反,低拋高吸,大盤一向上就追漲,大盤一下跌就斬倉;上證指數跌到1000點時,每日成交量只有幾十個億,可見大多數人沒有「低吸」,上證指數漲到5000點時,每日成交量高達兩三千億,可見大多數人沒有「高拋」。再說,判斷高低也是個技術層面的東西,不是智慧層面的東西。小賺靠技巧,大賺靠智慧。為什麼股市中最後總是賺錢的人少呢?這和過度操作有關。許多人基本上每天都盯住股市行情不放,不停地在捕捉所謂的時機,不停地想低吸高拋。但真有幾個人成功?還是舉大家都知道的劉元生先生長期持有萬科公司股票的例子,就是簡單持有,買了就不賣。其實這18年中萬科股票有無數次下跌,要是他老想著高拋低吸,能從幾百萬變成幾個億嗎?技巧層面的東西,不但把人弄得非常辛苦,而且並沒有給很多人帶來可觀的收益,至少在電腦房裡炒得昏天黑地的股民情況大致是這樣。人們經常會忽視:最好的往往是最簡單的。

談到這里,或會有股民質疑:「難道公司的基本面嚴重變壞,你也堅持不賣嗎?」我的回答一如既往。即便不能排除這種情況,還是可以堅持不賣。這似乎不太符合巴菲特的思想。但我仍然認為這是對的,而且這是經過認真思考和實踐過的。我很喜歡彼得林奇的看法,假如你有十個股票的長期投資組合,中間有一個股票出了問題,由於選的都是極為優秀的公司,那麼我們持有的其他九個股票還是在給你賺大錢,幾十年後,也就是一個億和九千萬的差別而已。何況那隻股票也不會跌到零。就算你在某個優秀公司基本面出問題之後成功賣出,只是在策略上對了,戰略上你卻錯了。你可能失去獲得將來長期收益的大好機會,你也可能在心理上由於變得過於關心,由藏家變成了炒家,因小失大。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有一點哲學思維。進一步說,一個優秀公司的基本面出了問題,你可能事後才知道,而這時股價已經下跌了不少,這時賣出很難說是正確的行動。也許,情況又是恰恰相反,你要繼續買進了。有幾個例子很說明問題。一個是沙特王子阿瓦立德的「花旗之戰」。1990年前後,花旗銀行因房貸和拉美業務的拖累而陷入困境,當時許多人瘋狂出逃,股價掉得一塌糊塗。這個時候阿瓦立德反而不斷注資增持。4年之後,花旗銀行終於渡過難關,有著堅定信念的阿瓦立德成為最大的單一股東,十幾年後又成了最大贏家,一舉收獲近百億美元!占他全部身家的一半。阿瓦立德說他總是在尋找同樣的東西,那就是國際上知名的公司,它們擁有健康穩固的根基,但卻陷入了暫時的困難之中。另一個例子是2004年底伊利股份公司的董事長鄭俊懷被抓,基本面出現了問題,股價從14元掉到9元。我身邊的一些朋友有些驚慌,我則勸他們在9元時再買進並一直持有,現在聽我建議的朋友都取得了很好的收益。深發展也是如此,它在1997年後基本面不佳,但從1990年就開始一直持有的人還是大大的贏家。

可能還有人會問:「如果我需要用錢也不賣嗎?」這個嚴格地說是個投資以外的問題。需要用錢有很多種情況,除非牽涉到極其巨大的家庭或個人的劇變,需要大筆的錢來救急和轉危為安,比如家人患病急需用錢,你還堅持不賣,那就失去了投資的意義。投資就是要讓自己和家人幸福安樂。一般情況下,要學會堅持不賣,否則我們就很容易找到各種借口把優秀的好股票賣出去。等到賺了大錢之後,就能體會到那種意義了。到那時對資產結構進行一點調整,都是很簡單很自然的事。對於投資者來說,首要考慮的是怎麼賺,而不是怎麼花。而一直持有就是最好的賺錢方法。

還會有人問到:「當我們發現了更好的公司股票,可不可以賣呢?」我的回答是,這種情況不叫賣,叫換股,因為總的投資數量和投資金額沒有變,還是在收藏好公司的股票。只要不是太頻繁,這是可以考慮的。對於非職業投資者,我還是傾向於不賣先前的股票,而是用後來的收入再買進。因為深思熟慮的人不多,很容易把換股變成炒來炒去。

在這里,我想再舉一個深圳人有親身感受的例子來說明為什麼要長期持有。大多數深圳人既買房又炒股,這幾年房市、股市都是大牛市,按說兩個市場的贏輸概率應該差不多。然而統計數據表明,買房賺錢的高達98%以上,而在今年五月的統計中,在股市牛氣沖天時居然有30%的人虧損。什麼原因?買房的人很少頻繁地「炒短線」,而炒股的人卻不少有「手癢症」或「多動症」。

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是關心賣的人多,而想當收藏家的不多。其實,賣掉好公司的股票才是最大的風險。「炒」是投機者心中的魔鬼。澳門賭王何鴻燊在回答記者有關什麼是賭博贏錢的訣竅時,說的是「不賭」。如果有人問我炒股賺錢的訣竅,我的回答是「不炒」。我們買的是極為優秀的企業,它們是最有活力的公司,有最為寶貴的資源、最有前途的產品,處在最好的行業中,也有最能乾的經營管理者,你可以心安理得地坐享其成,一勞永逸。股市其實是一個「烏龜」打敗「兔子」、「懶人」戰勝「忙人」、「笨人」戰勝「聰明人」的地方。

『陸』 股市價值投資方法與策略研究(論文)

中國股市的價值投資的策略研究
http://www.nen.com.cn/74330327522213888/20030807/1192337.shtml

『柒』 你認為巴菲特的股票投資操作,是否符合我國股票市場

當然符合,只要是市場就有相似之處,你認為巴菲特開始投資的時候美國也是一個成熟的市場嗎,股市就是聰明人賺糊塗人的錢,這個市場情商高沒用,這里拼的是智慧。聰明的人賺得盆滿缽滿,糊塗蛋虧得一塌糊塗還不知道原因。市場里有的是糊塗蛋。80%以上都是糊塗蛋。所以中國的市場錢很好賺。

『捌』 以四篇資料(段永平,林園,芒格,巴菲特)為參考。文章題目為《我將如何做股票投資》。 字數2000以上。

『玖』 一篇關於巴菲特投資理念的論文

這里有他的一些言論,看看有沒有幫助:
http://59046499.blog.163.com/blog/static/2185387200832335124572/

『拾』 求一篇關於巴菲特的論文

怎麼評價這事呢?看起來是你的錯啊7106

熱點內容
如何量化自己的炒股方案 發布:2025-02-09 08:52:20 瀏覽:612
徐州新沂有多少家金融機構 發布:2025-02-09 08:25:28 瀏覽:95
為什麼股票軟體會顯示方塊 發布:2025-02-09 08:19:44 瀏覽:798
數字貨幣dgd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09 08:17:18 瀏覽:432
定投和期貨有什麼不同 發布:2025-02-09 08:02:02 瀏覽:182
什麼是蘇寧金融合作商 發布:2025-02-09 07:52:23 瀏覽:29
股票軟體哪個手續費低 發布:2025-02-09 07:43:02 瀏覽:967
新上崗教師住房基金每年多少 發布:2025-02-09 07:34:29 瀏覽:634
古越龍山股票歷史最低 發布:2025-02-09 07:24:44 瀏覽:956
如何學會炒股書籍 發布:2025-02-09 07:13:07 瀏覽: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