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兩萬炒股票包賺不賠
Ⅰ 炒股票兩個星期賠了2萬,心情糟透了
炒股賠錢怎麼辦,或者說,在金融市場應該如何面對虧損?這是個沒法迴避的問題。
虧損應該分兩種情況,一種是主觀技術性和客觀系統性的謬誤;一種是市場監管失效和制度性缺失。
面對虧損,最簡單的辦法是接受現實,這里有兩種心理可選擇,一是清倉止損,認栽不玩了;一是死扛到底,看誰更長命。不接受虧損的也有兩種極端心理,一是續錢加碼,以致債台高築。 通常,不接受虧損的結果往往是:到最後還得接受虧損。
所以,在這個大魚吃小魚的世界裡,認輸比不認輸長命,接受失敗比心理偏執更健康。
入市需謹慎,是要從兩方面做准備,一是認知風險,做好科學的「效用」預期;二是保持健康心態,平靜面對漲跌(特別是虧損)。科學的效用預期告訴我們,賺錢和賠錢都要在可接受的范圍內,入市才能收獲快樂;健康的心態可以讓我們在享受收益的同時更准確地掌握市場節奏。這是良性循環的基礎。
Ⅱ 1萬元炒股票,1個月里最多可以賠多少和賺多少
如果買權證,賠光也是有可能的。單純是股票的話,一個月賠70%基本就是極限了。
Ⅲ 假如投資5萬塊炒股,一年一般能賺多少...
無法告知。 不同人結果完全不同。 一般情況下20%的收益已經很好了。(概率上)
Ⅳ 我有疑問,炒股到底能不能賺錢呢 超大的前版主月薪兩萬這是他股票兩個星期的收入,
在股民圈裡,有一種說法盡人皆知,那就是「七虧二平一賺」,意即十個人炒股,只有一個人賺錢,但確實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廣大股民的窘迫---炒股難,難於上青天。
炒股本是這世上最高、精、尖的學問,卻偏偏聚集了一大批最不學無術的人群。目前現實生活中最大誤解就是---如果什麼都不會就可以炒股。不計其數的平民百姓待業炒股,但又從不把炒股當作「正經生意」。自己炒股賺不了錢還看不慣那些炒股發財的人,認為那是靠手氣撞大運的「賭搏」就算小人得志,終歸難以長久。似乎炒股就是「不務正業」和「投機倒把」的代名詞,就像很多人期期買采票,從來不中獎,天長日久,習以為常,偶爾賺錢,受寵若驚。問題的根本就在於首先這些人以為炒股發財靠不住,所以從不把炒股當作一項偉大的工程或事業給予高度重視,而一再重復「辛辛苦苦上班賺小錢、鬆鬆垮垮炒股虧大錢」的艱苦歷程;其次這些人以為炒股知識靠不住,所以寧願四處打探小道消息,也從不認真學習炒股技藝。對於這這些人來說,聽我一句勸---千萬別炒股。
還有一種人,大事小事不斷,炒股穩賠不賺。當個什麼總經理,比總理還忙。嘔心瀝血,心力交瘁,在公司勞命,在股市傷財。問他忙啥?說忙工作。工作為啥?為人民服務、為家裡掙錢。既然目標一致,賺錢才是硬道理,怎麼會有時間上班、沒時間炒股?時間就是金錢,時間不就是為金錢服務的嗎?那麼多時間幹啥?為了賺更多的錢;是那麼多錢干哈可以「買到」更多的時間。關鍵是可以買到自由。而只有自由自在生活的時候,時間才真正屬於我們。
所以,如果你討厭錢,也蔑視自由---千萬別炒股。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適合炒股的人和不適合炒股的人。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就像鳥和蟲,如果你是鳥,應該早點起床,那樣就就可以吃到蟲;但如果你是蟲,就該做個「懶蟲」,這樣你就不會被鳥吃掉。
所以,如果你的觀念落後,可以刷新;知識淺薄,可以學習;本金匱乏,可以賺取。但如果你只有一味的勤奮,沒有相應的天賦和悟性,那就請你---千萬別炒股。
其實炒股有三大好處---一不用上班打卡;二不用溜須拍馬;三不用弄虛作假。有本事就不怕沒錢,沒錢就到股市上來取,而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沒本事有錢也白搭,有錢你不會用,就拿出來資產重組配置。事實上,就算很多股民炒股都是賺了趕緊跑,虧了耍賴死扛,短線變長線,長線變貢獻,也算是精忠報國,雖敗猶榮。這可比打麻將是強得多,打麻將低頭不見抬頭見,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往小里說勞命傷財,往大里說傷風敗俗,搞不好還破壞安定團結、破壞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好局面。不像炒股票冤無頭債無主,能贏固然好願賭得服輸,想找人報仇都找不著仇家,逼得你面壁思過、閉門反省,以圖日後東山再起、卷土重來。不用二十年,又是一條好漢。
在我看來,炒股票不損人亦可利已,不損公亦可肥私,自得其樂,其樂無窮。當然這需是大智大勇的非凡實力。所以,如果你只有打麻將的水平和氣魄---千萬別炒股。
有人說,炒股是賭搏。不如開公司、辦工廠、搞實業來得踏實,此言差矣。首先,條條道路可通羅馬,找準定位因人而異;其次,炒股有風險,搞實業同樣有風險(甚至某些方面的風險更大,比如資金的流動性),關鍵看駕馭風險的能力;再次,炒股也是一種投資、一個工程、一項事業,只不過因其賺錢方式和傳統思維大相徑庭,才不被廣泛認可。而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炒股票是最大的實業經營。因為各行各業最好的公司其股票都在交易所掛牌上市,如果我們看好某種行業的發展前景我們大可投資相關的行業龍頭的上市公司股票,而當這個行業出現衰退時,收拾殘局本是一個最棘手的難題,但我們把相應的股票賣掉卻比賣掉廠房、設備和重起爐灶是容易得多,還可免去「三角債」等問題的糾纏,這正好到揚長避短的作用。這樣一來,在景氣的時候投資股票就等於做了相關公司的股東,用鍵盤控制自己的投資。而一旦不景氣,打擊鍵盤迅速脫身,干凈利落、易而反掌,因為我們只需對自己負責,上帝就是你自己。這種感覺,爽!
與此同時,炒股還有提前和加倍創造財富的功能。比如說你認為陸家嘴的房地產會升值,你可以先買進它的股票而不是急於買進它的樓盤,因為如果地產真的是升值,其股價必定會提前起飛(這本是股市價值發現和資源配置的「睛雨表」功能)。既然如此,你先買進相關的股票,獲利兌現後再買進現樓或樓花,就可以抓住一次機遇賺兩次錢,一箭雙雕,一舉兩得,而且如果現樓升值10%,其股價就可能因資本的炒作和逐利性而暴漲100%.這就是資本市場特殊的放大反應,這就是資本動作的魅力,這就是李澤楷三年超越過李嘉誠三十年的奧妙所在。
所以,如果你只想小富即安---千萬別炒股。
不學無術炒股難,學而無術炒股更難。很多股民都信奉「天道酬勤」,他們十年如一日地用辛勤的汗水精心澆灌自己的賬戶,卻總是只經風雨難覍彩虹,只見付出不見回報。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關鍵在於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事實上如果你前進的方向錯了,就相當於南轅北轍,你越勤奮,離成功就越遠。而更可怕的錯誤還不是一直在犯錯。而是根本不知自己有錯,甚至是大錯特錯。
所以,如果你投資股市仍未獲得成功,一定是還沒有找到正確的炒股方法;如果你找到了正確的炒股方法那千萬別不炒股。
初學者進入神聖的股市殿堂,先是「觸景生情」,跟著感覺走,相當於「擲硬幣」賭漲跌,而成功率在短期內竟達到50%,於是一方面嘗到成功的喜悅,另一方面又漸漸感到力不從心,或者說想從輸贏不定心中無數尷尬處境中擺脫出來,於是開始研究影響股市的各方面的,開始學習持股分析,越學越覺得奧妙無窮,頓時信心爆棚,自以為是,似乎從股市獲利易如反掌,不盡財源自會滾滾而來,誰知一試身手後卻叫苦連天,成功率不升反降,比原來「瞎貓撞死耗子」的時候更加凄慘,於是其中一部分人發出「技術無用論」的哀嘆之後又半途而廢地回到「一無所知」的原始狀態,聽天由命摸著石頭過河,或道聽途說賭消息,結果一敗塗地,很快淪為股市殘廢,斷手斷腳,灰頭土面,勞命傷財,心力交瘁,最終被股市掃地出門,或者繼續賴在里頭以淚洗面,這自然是前車之鑒,大家萬莫重蹈覆轍。而另外一部分人深知功力不夠,繼續磨礪心志,勤學苦練,日漸進入技術分析更高境界,且成功率回升至50%以上,其實到了這個階段,剛剛能算是「入門」,才真正稱得上是一個「職業股民」。
但僅僅如此還仍舊遠遠不夠,台一上分鍾台下十年功,技術功底還有待日益完善,而其實這是完全可以通過勤奮學習並歷經重大實戰而不斷提高的,可問題的關鍵還在於你首先要有正確的方向,否則極易走火入魔,誤入岐途。而一旦方向錯了,你越努力,熟成功反而越遠,就像南轅北轍,你會耗盡比重的心血,卻仍舊到了成功的彼岸,直至「死不瞑目」的那一天。這個正確的方向其實就是正確的投資理念和方法,它將保證你始終在邁向羅馬的道路上奔跑,只須假以時日,成功便會步步逼近。
Ⅳ 炒股票本金2萬賠光了,會是什麼原因
你好,一般用戶合作配資公司炒股的話是不會全部虧損掉的,因為正規的配資公司會合理的設置好預警線和平倉線。
Ⅵ 如果講一個人拿二萬元炒股票一年下來炒到變五萬的可能性有嗎
是有這個可能性的,如果是特別厲害的人,還有可能更高,有人做過一個視頻,如果拿2萬,在理想狀態下,2020年買對所有當月漲幅最大的股票,並在最高點賣出,本金2萬是可以賺到1個億的,這是理想狀態下,基本上不可能實現。
普通人玩股票不被割韭菜就已經不錯了。
Ⅶ 股票能做到保賺不賠嗎
十幾年來如何把握機會,實現財富積累的體會(寫於08年/11月),僅供參考:
在資本市場中運作一定要牢記三句話:
第一句話是關心國家大事,注意政策導向。
由於我國的資本市場還是一個新興市場,所以這是我們投資活動的基本出發點。比如做股票和基金,一定要注意國家最近發生了什麼大事,政策導向是否有什麼變化。1996年12月15日,當證券市場不理會管理層十二道金牌時《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股市出現過度投機,要求進一步規范。上證綜指自12月11日算起歷時13天,跌幅達31%,單日跌停個股比比皆是。08年1月14日那天,證券時報刊登了一篇有關文章,要求以國際視野來看待中國的股票市場,那時已大談A+H,這天股市就有異動,我通知朋友們把手中的股票和基金全拋掉,想不到那天正是我們最後一次絕佳的逃頂機會。
我是一個有心人,幾年來我把中國證券市場大事記整理了一下,從84年起到如今08年,我認為比較重要大事都整理下來了,看了這個大事記可以見證我們股票市場發展和演變過程。我認為,中國股票市場不一定完全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很多行情是與政治事件聯系起來的。例如97年2月19日鄧小平逝世,投資人一片恐慌,第二天股票幾乎跌停開盤,但幾分鍾內全線翻紅並漲停報收。又如99年5月9日發生美軍「誤炸」我駐南大使館事件,然後發展成了有影響力的「5.19」大行情。有許多朋友,很不理解其中的道理,我認為看報紙,聽中央文件一定要多問一個為什麼,中央有很多重大決策,是有一定的背景的。現在不是強調「維穩」嗎?其實在重大事件發生時,都有維穩的需求。以前這樣,現在這樣,以後也這樣。一旦事件過了就會發生相反的走向,股市中有句話:利好出盡即利空,利空出盡即利好!
另外一點也很重要,我們投資人一定要把國家利益緊緊聯系起來看待,我始終認為國家利益是第一位的,今年七月份後管理層暫停了IPO,憑我多年的經驗:即沒有融資功能的證券市場不會有大行情,那麼我們何必再在這個沒有融貨功能的市場中傻博呢?
第二句話是學習技術分析,掌握資本運行規律。
上海是資本市場的發源地,特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後,技術分析越來越為一般股民所重視。比如量價關系、K線語言、波浪理論等大家都能講一點。我認為技術指標分析是股票投資人必備的功課,技術指標很多,比如最基礎的MACD, KDJ,W&R,,OBV,BOLL等等,但是所有這些技術指標離不開供求關系,如果供求關系發生質的變化,那麼就會形成趨勢的變化,一切技術指標也就跟著趨勢變化。96年5月17日,因萬國的國債期貨事件而宣布關閉,期貨市場資金一下湧入股市,由於那時沒有漲,跌停限制,當日大盤漲幅達到31%。又如07年10月15日來一方面受金融危機影響,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以中石油為代表的一批央企上市及大小非大量拋售,但面對失衡的供求關系,股市一年內從6124點跌到1664點,跌幅達到了80%。總之我認為這些技術指標雖然比較重要,但僅僅是中短線走向分析的工具,以前有一種說法,圖形是機構劃出來的,但成交量是不會騙人的,如今成交量也有作假,特別是基金公司管了好幾個基金帳戶,他們可以相互對倒,量也就出來了。因此,象我做趨勢投資的人,不太看日線,而主要關心的是周線變化和政策導向。大家可以看一下周K線圖中,MACD一欄最近幾周才雖一點紅柱狀,但MACD指標線還遠離0軸線下面,所以這個行情是不可能好轉的。另外還有一個技術指標XS(13,13,13,5)叫薛勢通道,大智慧股票軟體上有,四條線中上兩線代表阻力線,下兩條為支撐線,做中短線的可參考。
第三句話就是注意投資節奏,調整好投資心態。
這是資本運作中非常重要,也是一般投資人很難做到的。我在網上經常看到有些朋友,股票漲了就不知道風險而追漲,跌了就不知道機遇而殺跌,幾個來回賬面資金越來越少,常常後悔但又不記教訓,這就是大多數股民的通病。另外在資本市場中不會休息,不會另闢投資渠道,對股票情有獨衷,這也是非常危險的。01年6月,國務院發布《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6月14日,滬市大盤見頂2245點,此後一路走低,開始綿綿數載的熊市。那時,我就和幾個好朋友說,股市差不多了,而房地產受到政策支持,不如我們去做房產吧!當時我把股市中的20萬錢全部取出後,買了三個中套(每平方米只有900元),而我朋友不聽我勸,反而賣掉了二套房子將32萬房款投入股市。到05年我20萬變成120萬,他32萬卻變成了12萬。
06年我又將賣掉房子後的資金轉入股市,買了打折4成的封閉式基金。一直到07年11月初政策上發生變化,中石油高開低走後我又不再做股票,並在網上寫了幾個帖子,說明股市已見頂,要麼打新股,要麼離開股市,休息是就是最好的投資(耐心等待,化時間來等待時機)等等。
總之,我是遵照價值規律的基本原則做投資。教科書上不是說:價格始終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嗎?!,實體經濟一定是按照這個規律運行的,虛擬經濟其實也如此.就是人們在心態上出了問題,貪婪與恐懼往往使人忘記這個市場規律.
Ⅷ 有沒有包賺不賠的炒股方法
配資炒股利用杠桿的原理滿足大部分投資者投資需求。
-
皮賴臉的挖苦人的笑容,歐秋的蟲子居然是這種渣男。且慢,你先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