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大師史文森
⑴ 不落俗套的成功的作者簡介
大衛·F·斯文森——耶魯大學投資總監,是投資界的一位奇才。摩根士丹利的前任投資策略家巴頓·比格斯稱他為「在一個充滿了自我推銷式偏執的職業中的一位哲學王子」。 他管理著耶魯大學140多億美元的捐贈資產,並讓耶魯大學在過去的20年裡的年收益率達到16.1%,這在機構投資者中。幾乎無人能敵。 斯文森是美國教師保險與養老金協會(TIAA)、華盛頓卡梅格研究所(CarnegieInstitution ofWashington)、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的受託人,也是霍普金斯大學受託人委員會的財務主管。在耶魯大學,他是伯克利學院的成員,伊麗莎自俱樂部的合夥人之一。還是國際金融中心的成員。斯文森先生在耶魯學院和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為學生授課。 斯文森曾出版著作有:暢銷書《機構投資與基金管理的刨新》。
⑵ 耶魯大學首席投資官大衛斯文森逝世,他有什麼成就
斯文森最著名的成就是開創性地打造了所謂的「耶魯模式」,這一模式如今被許多大學捐贈基金和慈善組織採用,用於管理自身資金。
「耶魯模式」最突出的亮點便是對多種資產類別進行重新界定,按照資產配置的理念,每年進行再平衡調整,以確保可以在變化的時間和投資環境中,不斷追求投資收益的阿爾法,而不是追求市場基準的貝塔。
在過去,為保證低風險和穩定收益,大學捐贈基金主要依賴於固定收益投資。而斯文森主張大學應該加大對股票和另類資產的投資,如對沖基金、私募股權、風險資本和房地產,而不應僅限於債券。同時,斯文森還通過將投資海外資產,大大降低了捐贈基金對美國國內有價證券的依賴性,從而提高了回報潛力,降低了波動性。
這一模式帶來的回報率顯然高得多。根據耶魯投資辦公室的數據,在斯文森35年的管理生涯中,截至2020年6月30日,耶魯捐贈基金的年回報率為13.1%,收益表現 比60%股票/40%固定收益投資組合高出4.3個百分點。
耶魯大學首席投資官大衛斯文森逝世
當地時間周三(5月5日),在耶魯大學長期擔任首席投資官的投資界傳奇人物大衛·斯文森因癌症去世,享年67歲。
斯文森1980年畢業於耶魯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之後曾在華爾街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和所羅門兄弟短暫工作,1985年回到耶魯大學,擔任耶魯大學投資辦公室負責人,接管耶魯捐贈基金。
領航集團創始人約翰 · 博格曾評價稱:「大衛 · 斯文森是這個星球上僅有的幾個投資天才之一。」前摩根史丹利董事長巴頓·畢格斯也曾說:「世界上只有兩位真正偉大的投資者,那就是是大衛.斯文森和巴菲特。「
在創造了優秀投資業績的同時,大衛·史文森還為投資界輸送了大量優秀的基金經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最頂級的投資人之一的高瓴資本張磊,正是大衛·斯文森的得意門生。
⑶ 巴菲特和索羅斯誰做投資更厲害中國做投資最厲害的人又是誰
說起投資,人們首先會想到的是巴菲特和索羅斯,這兩位都是傳奇的投資大師,對於投資都有著自己深刻的理解。他們都通過投資獲取了巨額的財富,但他們的投資理念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聽一聽他對價值投資的理解就會明白為什麼他做投資這么牛,他認為最本質的價值投資者,一定是一個長期主義者,如果什麼事情看的短都很難辦,但稍微一拉長很多事情就看明白了,正所謂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
你能不能把長期主義應用到每一天的微決策裡面,形成肌肉記憶以後,你就真正變成了一個長期主義者,穿越周期,手有價值心頭不慌。做對的事情,長期價值最大化。
他的投資原則就是選擇優秀公司,做時間的朋友。要麼不投,一投就會下重注,而且會長期持有。
張磊出了一本書名字就叫《價值》,裡面詳細地講述了他對價值投資的理解和多年來價值投資的案例和經驗,所有的背景都是根植於中國。有網友評價這本書是中國講價值投資最好的一本書,因為他講價值投資真正做到了中國化。
讀名家的故事和思想是獲取智慧的最佳途徑。想了解張磊更多的投資故事,對投資感興趣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這本極有價值的圖書,可以點擊商品卡團購。原價118元,現團購價79元,還有滿減活動。
⑷ 安德斯·斯文森的技術特點
一名有創造力的進攻組織者。擁有良好的跑位意識和射門能力,作為進攻型中場,是永貝里的有力競爭者。
⑸ 大衛·斯文森的簡介
大衛·F·史文森(David F.Swensen)早年師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托賓
⑹ 耶魯大學首席投資官大衛·斯文森因病去世,他有著怎樣傳奇的一生
大衛斯文森提出的投資理念,被大量捐贈基金所以使用,他掌管的大學基金收益率也常年名列前茅。根據外媒報道,知名投資人斯文森與最近離世,享年67歲。據悉,該投資人在美國金融市場頗具影響力,其掌管的大學捐贈基金的收益率常年高於其他同類基金,並且其提出的另類資產配置方式,被不少養老基金和捐贈基金所借用。在掌管耶魯大學基金的幾十年裡,該基金的投資回報率達到了9.9%,這個數字高於同一時期的美股收益率。
⑺ 大衛·斯文森的人物生平
曾在華爾街嶄露頭角,後應恩師之邀於1985年出任耶魯大學首席投資官,並在耶魯大學商學院教書育人,至今24年。史文森培養出的人才不僅在耶魯創造了佳績,也向哈佛大學捐贈基金、麻省理工大學捐贈基金、普林斯頓大學捐贈基金、洛克菲勒基金會、希爾頓基金會、卡耐基基金會等重要投資機構輸出了領導力量。史文森主導的「耶魯模式」使他成為機構投資的教父級人物。前摩根史丹利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巴頓·畢格斯說:「世界上只有兩位真正偉大的投資者,他們是史文森和巴菲特。」2009年2月,史文森被奧巴馬總統任命為美國經濟復甦顧問委員會委員,任期兩年。
他的兩本著作《機構投資的創新之路》和《不落俗套的成功》涵蓋了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最理性和全面的分析,大量批評了業績在第一四分位以下的基金所收取的高額費用,和個人高買低賣的非理智投機行為。並且全面介紹了西方現有的金融資產類別。
斯文森透露08年耶魯的股權導向的多元化投資組合權重如下:
1.傳統有價證券占總資產的30%
國內股11%,國外股15%,債券4%;
2.絕對收益組合占總資產的70%
對沖基金絕對收益組合23%,實現非相關收益,
不動產投資(美國通脹保值債券TIPS,森林,油氣,房產)28%,
私募基金(風險投資,杠桿收購和公司再造)19%;
斯文森將投資組合理論付諸實踐。現年58歲的斯文森掌管耶魯捐贈基金長達20年之久。他掌管的這部分捐贈基金保持了年均凈收益率16.1%的驕人業績。
斯文森處事低調,僅願意與耶魯高層和投資專家分享自己的成就,然而投資界人士對斯文森的評價非常高。斯文森被譽為是「一個投資領袖」,「第一個認識到非流動性投資組合能帶來回報的人」。甚至連他在哈佛的對手兼好友傑克·米亞也這么稱贊他:「大衛是最棒的投資家。他具有獨特的挑選投資人才的眼光,他也不害怕背離常規。」
斯文森還被《耶魯校友》雜志譽為「耶魯價值80億美元的人」,因為20年來他給耶魯捐贈基金創造的16.1%的利潤率(相對於其他大學平均11.6%的基金回報率)。斯文森曾在曼哈頓的一次校友聚會中被「質問」:「你怎麼那麼有能耐?」斯文森回答:「基因突變(Ageneticdefect)。」離異並且有三個孩子的斯文森出身於書香門第。從威斯康星州大學(Wisconsin University)畢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之後,斯文森來到耶魯,師從詹姆士·托賓。斯文森開始接觸學習到托賓的投資組合原理。
1980年,27歲的斯文森,懷揣耶魯大學博士學位,來到了華爾街,並很快贏得了聲譽。就在斯文森在華爾街的事業欣欣向榮之時,耶魯捐贈基金的投資回報率卻陷入了低谷。1970年至1982年,耶魯捐贈基金的年均凈收益率僅為6.5%。1985年,在托賓和當時耶魯大學教務主任WilliamBrainard的大力舉薦下,斯文森被任命為耶魯捐贈基金的投資主管。
因為缺乏資產管理經驗,起初斯文森也不知該如何管理耶魯這筆巨大的捐贈基金。他僱用了耶魯老同學Dean Takahash為自己的戰略夥伴。兩人花了數年的時間評估各種投資組合,考慮不同的投資戰略。在與耶魯投資高層多次開會溝通之後,斯文森終於決定將投資組合理論付諸實踐。他將原本投在國內股票債券上的大約3/4的耶魯捐贈基金分散到一系列其他投資項目中,包括購買公司控股股權、基金和地產、木材、石油、汽油等硬資產。斯文森不強調對債券和現金的投資。他認為債券和現金只能帶來低於市場平均值的回報。盡管斯文森的一些投資項目本身具有很大的風險,但這些投資組合卻恰恰驗證了投資組合理論所預料的:投資組合降低了波動性,從而提高收益率。
然而,斯文森的成功並不僅僅歸功於科學的投資戰略,斯文森某些天賦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斯文森很有挑選基金人才的眼光。2003年哈佛經濟學家JoshLerner的研究表明:耶魯捐贈基金在過去五年中一大半的優異表現都得歸功於所挑選的基金人才。
斯文森是如何做的呢?他通過挑選聰明優秀的基金管理人,將耶魯的捐贈基金分派給100多個不同的經理人,包括幾十隻對沖基金。斯文森本人坦陳,他對任何有才能的人都感興趣。他喜歡有激情的人,對自己從事的行業狂熱的人。例如,斯文森偏愛那些把自己的錢大量投入到自己管理的基金中的經理人。他在評估基金經理人上也是出了名的固執。多年前,他對一名叫GlennGreenberg的基金管理人產生興趣。當時,Glenn Greenberg管理著5家公司大約40億美元的基金。斯文森於是和他的工作小組致電各家公司的高層詢問「誰是貴公司基金最佳的投資者」。不約而同,每個CEO都提及GlennGreenberg。這時,斯文森才真正決定開始聯絡Glenn Greenberg。耶魯大學的名聲給斯文森挑選一流的人才提供了便利。耶魯經濟學教授Robert Shiller思考過耶魯捐贈基金成功是否有「耶魯效應」的作用:耶魯大學有大批忠誠的校友,斯文森在華爾街不會缺乏願意出力的耶魯優秀畢業生。同時,斯文森在金融界的影響力也有助於他在談判桌上獲得其他投資者無法取得的優越條款。
斯文森還具備躲避風險的天賦。斯文森偶爾會要求把耶魯捐贈基金放入不同的賬戶,以減少其受到熱錢的沖擊概率。斯文森也經常要求限定某些資產的數額,尤其是私人股本。據透露,斯文森有時會拒絕投錢給一些看似完美的基金經理人,盡管他資歷頗深,能帶來一流的投資回報,但幾年時間後卻能證明斯文森的決定是正確的。
斯文森還強調基金管理的透明度。斯文森曾經接洽過EddieLamper,一位非常成功的投資者和耶魯畢業生。然而由於EddieLamper拒絕透露其投資組合中的一些問題,兩人不歡而散。
斯文森用一個精簡的團隊創造了奇跡,捐贈基金的運作也和校園生活很接近。
⑻ 誰有 不落俗套的成功 書 斯文森最好txt文件
不落俗套的成功-個人投資成功的最好方法.doc 文件大小:176.5 K
http://vdisk.weibo.com/s/FjPBsfSk3qu5I
⑼ 耶魯大學首席投資官大衛斯文森逝世,哪些人發文悼念
當地時間周三(5月5日),在耶魯大學長期擔任首席投資官的投資界傳奇人物大衛·斯文森(David Swensen)因癌症去世,享年67歲。不少投資界知名人士都表達了對斯文森的哀悼,這其中就包括斯文森的得意門徒——高瓴資本的張磊。
張磊深夜在公眾號緬懷斯文森稱:
他是引領我進入投資界的第一位導師,他教會我什麼是受託人責任,什麼是長期價值投資,如何創造一個有靈魂的組織……他早已成為我生命中的良師益友。
大衛斯文森一生顯著成就之一-開創性的「耶魯模式」
斯文森最著名的成就是開創性地打造了所謂的「耶魯模式」,這一模式如今被許多大學捐贈基金和慈善組織採用,用於管理自身資金。
「耶魯模式」最突出的亮點便是對多種資產類別進行重新界定,按照資產配置的理念,每年進行再平衡調整,以確保可以在變化的時間和投資環境中,不斷追求投資收益的阿爾法,而不是追求市場基準的貝塔。
在過去,為保證低風險和穩定收益,大學捐贈基金主要依賴於固定收益投資。而斯文森主張大學應該加大對股票和另類資產的投資,如對沖基金、私募股權、風險資本和房地產,而不應僅限於債券。同時,斯文森還通過將投資海外資產,大大降低了捐贈基金對美國國內有價證券的依賴性,從而提高了回報潛力,降低了波動性。
以上內容參考 證券之星-傳奇落幕 投資大師大衛·斯文森逝世 高瓴張磊深夜發文懷念恩師
⑽ 耶魯大學投資大師斯文森病逝,你對投資了解多少
隨著大家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很多人手裡都有了閑錢,這些錢與其放在卡里,還不如學習如何去投資理財,這樣也能夠節省錢。其實作為一個普通人,對於投資還真是一知半解,而且至今還停留在買理財產品上。說出來不怕大家笑話,本人根本就不會理財,更別說投資了,可能因為心理承受壓力的能力比較差,所以也不太適合投資。
而且勸一句,那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最好不要去投資,因為很容易就會把自己逼成抑鬱症、神經衰弱。不管如何投資都需要謹慎一些,畢竟花的都是自己辛苦攢下來的血汗錢。在購買理財或者投資之前,一定要先簽訂好合同,並且仔細查看其中的內容。希望大家都能夠學會如何去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