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天才特徵
❶ 怎樣才算是個股票天才
唯一衡量是不是股票天才的標准就是能在股票市場上賺多少錢,除此之外你就是學問再高,分析頭頭是道,也不能算是股票天才!
❷ 優秀的股市投機者具有哪些特徵
1、在牛市中做多,在熊市中做空,看大勢賺大錢。
2、不要去捕捉股價的最低點和最高點,因為我們是投機。
3、投機是掌握時機去獲得基本肯定的利潤。
4、不要去和大盤理論,依據判斷(在發現時機時)做出買賣決定,錯誤就付出代價,正確就得到回報。
5、不要為上漲或下跌找尋理由,根據買賣力量和價格行為來決定操作行為。
6、投機資金分成三份,先投入一份,正確後,指價格行為呈現自己所判斷的情形,投入第二支部隊,錯誤就擇機出場。
7、投機不要夾雜希望,心,恐懼等個人情緒和意願。經常習禪,練習靜心的功夫。
8、不要賭博,不要投資,只要投機。
9、不打聽消息,不聽信傳聞,市場會走出健康的形態,如果正確的話。
10、最重要的,股價上漲,必然伴隨活躍,成交量放大,熱門股,資金進出順暢,像植物生長欣欣向榮的景象。
11、買入股價突破高位,成交量換手率大增的股票,這是個股的買入時機,後市往往會有較大的升幅,但對漲幅較大的不宜追漲。
12、每天反省,做功課,涵養個性,注重修養,興趣廣泛,知識豐富,心胸坦盪,加強鍛煉,保持健康的體魄。
❸ 從股市高手身上學些什麼
可以說,西方股市涌現出來的諸如巴菲特、彼得?林奇、索羅斯,以及香港的股市天才李澤楷等,更多的是以叱吒風雲基金式的大金融家面目出現在證券市場的,他們是大機構的成功典範;是股票市場的奇才,對於他們國內散戶們只是覺得可敬而不可親。因為所處的時代不同,國情不同,難以慕仿,只能對他們望其項背而已。 崔偉宏、石開、陳昆、楊衛東等,他們本身就是普通的散戶。是從散戶堆中拼殺出來的中國式的人物,不過他們比一般散戶做得更成功,因此人們覺得他們可敬又可親,更可愛! 崔偉宏94年入市時只有10多萬元,如今身價千萬,昂首跨入大戶的行列;石開去年初才5萬多元,如今也不過30多萬,仍是散戶一個;陳昆一年多時間股票雖賺了15倍,也剛躋身中戶;但論操作理念,操作技巧,確實高人一籌。在他們身上,有許多東西值得散戶投資者學習和仿效。 崔偉宏是上班一族,平時忙於事務性工作,並不象職業操盤手那樣整天在電腦前盯盤,而是根據自己的工作特點和性格特徵,選擇以中線持股的操作策略。只不過他選擇股票比較獨特,從不人雲亦雲。他利用業余時間大量收集和研究上市公司的動態;選股時,既不選績優股也不選績差股,更不追逐市場熱點,而是著重於公司的成長性,在別人尚未發掘的時候就提前介入,俗稱「卧底」,然後安心於本職工作;有時還要對上市公司作一番調查,如曾自費到廈門信達公司實地訪問了解公司情況等。當確定一隻股票有投資價值時,他毫不猶豫全倉介入,然後耐心持有,且在該股上升時,決不只賺小差價;也不理會盤中的震盪,不達到目標價位或趨勢改變前決不輕易拋出。 其主要的理念是:選股慎重,買入果斷,持股耐心,結果必然導致獲利豐厚。這套經驗其實是他通過以前失敗和教訓中總結出來的,也比較適合他的性格特徵,正如他所說的:只有「悟」出門道,才能有所作為。 石開與陳昆屬於年輕有為的職業炒股族,與崔偉宏性格迥然不同。因為他倆年輕,進入股市並不長,但他們勤奮好學,善於總結,加之知識功底較厚,較好地掌握並靈活運用了技術方法,所以得「道」較快。資金與籌碼在他們身上如魔鬼般地運轉,使資金周轉速度發揮到最大化,這緣於他們各自掌握了一套過硬的看盤功夫,洞悉莊家的動態,且每次所抓住的大多是當時的領頭羊。 總結他倆的經驗就是,平時多用功,發現後,敢於及時騎上它,假如騎錯了,及時下馬;即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時,善於控制風險,且不過分貪,一句話既能抄到底,又能逃掉頂。一般不大參與盤整,所研究的是技術面,同時也關注基本面。確實稱得上是市場上的短線高手。 可以說崔偉宏屬於老謀深算,放長線釣大魚的一類性格,憑的是多年的經驗積累和過人的選股方法與甘於寂寞的耐心;而石開與陳昆、楊衛東等屬於敢打敢沖,敢冒風險,虎口拔牙的智勇雙全式的人物;他們這種性格特點在牛市中可以得到充分發揮,但在熊市中就不太適合。陳昆承認在去年下半年的九月以後,做短線很難,因此,他只用1/5的資金,找市場感覺,也免不了被市場吞掉部分利潤。 中國股市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仍然是一個以散戶為主體的市場,半數以上的股民將血汗錢投資股票,卻並沒有得到預期的回報;可以說很多人的投資是失敗的。對於失敗的因素,先人們早已總結出:貪婪、恐懼、猶豫不決、盲目跟風、亂聽消息、一味信奉「股評」、不懂技術、一知半解等等。一句話,不成功的因素很多,但人性弱點突出,性格缺陷是導致不成功的根源。 其實,失敗與成功,虧錢與賺錢,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一個正確的投資理念。心態浮躁,急於求成,一夜暴富,往往欲速則不達;不下功夫,道聽途說,吃現成飯只能贏一時。善於總結,長於分析,不斷進取,端正心態,掌握方法,並最終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操作理念,才是趨利避險的致勝良方。這才是我們應向高手學習的地方。
❹ 股票投資有哪些特點
1、股票投資是股權性投資,這一點與其他方式不同,購買股票之後就成為了上市公司的股東,可以依法享受股東的相應權利。
2、股票投資的風險大,二級市場的價格波動是十分劇烈的,對於專業技能不夠熟練的投資者來說,虧損乃至爆倉的風險是很大的。
3、股票投資的收益高,與風險相匹配的是股票投資的收益,只要選對了股票,一夜暴富並不是不可能。
4、股票投資的收益具有不穩定性,股價未來的走勢是不確定的,誰也不能保證第二天股價會怎麼走,因此股票投資的收益也是得不到保證得到。
(4)股票投資天才特徵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者以股東身份,按照持股的份額,在公司盈利分配中得到的股息和紅利的收益。資本利得是指投資者在股票價格的變化中所得到的收益,即將股票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得到的差價收益。
投資者確定了風險控制的目標與風險控制原則後,就應當依據既定的原則制定一套具體的風險控制計劃以便減少行為的盲目性,確保控制風險的目標得以實現。
風險控制計劃與投資計劃通常是合並在一起的。有了如何更多地賺取收益的計劃,就有了如何更少地承受風險的方案。投資計劃是落實風險控制原則和實現風險控制目標的必要條件,同時,它又受後兩者制約。
❺ 誰是炒股的投資天才
巴菲特於1930年8月30日出生在美國中部的內布拉斯加州的奧瑪哈。他的父親霍華德·巴菲特一直居住在奧瑪哈,是當地的證券經紀人和共和黨議員。
時值經濟大蕭條困擾全球,當然也波及了巴菲特的家鄉。由於生不逢時,在他剛滿周歲時,他的父親,身為銀行證券銷售商的霍華德·巴菲特就失業了。全家遷移到了別處,父親與人合夥開了一家公司。公司很快又陷入困境,巴菲特一家的生活變得有些艱難,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三四年。這樣的家境卻使巴菲特從小就對錢產生了特別的興趣。
巴菲特後來回憶道,童年的那段艱難歲月使他當時就萌發了一種強烈的願望,長大後一定要擁有大量財富。「總有一天,我的名字和照片會出現在傳媒上。」
巴菲特在童年時代就對數字十分著迷,心算能力很強。他經常和夥伴們記錄著街口上來來往往的車輛的車牌號碼,晚上展開《奧瑪哈世界先驅報》,計算著每個字母在上面出現的次數。每當周日去教堂做禮拜,巴菲特被梳洗一番,坐在長老會教堂的長椅上時,他總是以計算宗教作曲家的生死年限來打發時間。他感興趣的不僅僅是數字,而是金錢,他在「數著他想像中的財富」的過程中成長。
5歲時,沃倫·巴菲特開始在家門口擺上口香糖向過往行人出售。不久,他與朋友拉塞爾在鬧市兜售檸檬汁。6歲時,在與家人去郊外度假時,他用25美分買了6聽可樂,然後在湖邊以5美分一聽的價格賣給遊人。稍大後,他帶領小夥伴到球場撿大款用過的高爾夫球,然後轉手倒賣,生意頗為紅火。有時,巴菲特還從父親的雜貨店裡買來蘇打水,挨家挨戶的銷售。他想一點一點地掙到很多很多的錢。
巴菲特8歲時,便開始閱讀他父親的有關股票市場的書籍。1940年,10歲的巴菲特隨父親去了紐約。在這個世界金融中心,他被華爾街股票交易所的景象迷住了。他對父親股票交易里的股票、債券單據懷有濃厚的興趣,每天義務地為父親供職的哈里斯·厄普漢姆公司做股價牌的記錄。
11歲時,巴菲特就在他父親擔任經紀人的公司開戶。之後,這個少年第一次進行股票投資,以每股38美元的價格買進了一種公用事業股票——市政服務公司優先股。不久,這只股票的價格上升到了40美元,巴菲特將股票拋出。除去1美元的傭金,沃倫·巴菲特第一次在股市上獲得了5美元的純利潤。首次投資雖然賺得不多,但卻給他帶來了無比的喜悅。
父親霍華德·巴菲特的朋友卡爾·福爾克家是巴菲特常去玩的地方。一天,他在福爾克家吃午餐,他一邊喝著福爾克太太做的雞面湯,一邊宣布:他將在30歲以前成為一個百萬富翁。福爾克太太問他為什麼想賺那麼多的錢?12歲的沃倫·巴菲特回答說:
「我覺得賺錢並看著它慢慢增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正是基於這樣的愛好和信念,才促使他更加努力地學習。兒時的巴菲特就像一個書蟲,並且有著照相般的記憶力。只不過他讀的不是童話故事,而是教人如何發財的「秘籍」,如《賺到一千美元的一千招》、《從十美元成為大富翁的故事》。一年又一年,巴菲特掙錢的點子也層出不窮。從組織一幫小孩為報社送報,到與朋友合夥經營出租彈子球機生意等等。他一點一點地積攢著自己的財富,堅定地沿著自己定下的目標向前走。
❻ 什麼是股市天才
最詳盡的事件投資實用指導最實用的價值投資案例分析華爾街鼎鼎大名的基金經理,喬爾·格林布拉特擊敗了道指20年。本書是大師的心經,向你揭秘他是如何做到這些的。你將會發現一些獨特的投資機會,而這恰恰是投資組合經理、商學院教授和頂尖的投資專家經常錯過的、未知的領域,這也是個人投資者打贏華爾街精英的一個巨大優勢。這里是您個人財富地圖的特殊領地,可以獲得極大的利潤。《股市天才:發現股市利潤的秘密隱藏之地》是投資天才淺顯卻不失深刻的實戰手冊,不講述基本投資理念,而是講如何通過不尋常的特殊事件和投資品種來投資,當上市公司發生如分拆、並購、破產、重組等特殊事件時,往往會出現可以獲取巨額盈利的投資機會。本書被很多投資大家推崇,本書篇末的滾雪球一說,後來成為知名的巴菲特的滾雪球理論。書中還精選了16個投資案例研究,通過實例啟發你的投資心智。讀完此書,你會發現,所謂天才,不是生就的,而是練就的。通過自己的分析,正確地為特殊事件中的公司股票做出評判,才能真正獲得巨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