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投資 » 百年人壽投資的股票

百年人壽投資的股票

發布時間: 2025-01-13 07:43:03

① 郵政銀行推薦的百年摯愛人生終生壽險交滿5年後,第八年能取出現金嗎

一個夥伴跟我說,他的母親去銀行存錢,在銀行業務員的推薦下,買了一份保險,業務員說一年存1萬,連續存五年,第八年去取錢,比銀行存款的收益還要高。

買的什麼保險呢?

正是一份終身壽險,百年人壽的摯愛人生終身壽險。

業務員所說的第8年取錢,實際上就是第8年退保,拿保單現金價值。

從保單現金價值表上看,第8年末保單現金價值有60566.9元。

這是否劃算呢?

我們可以利用Excel表格的內部收益率公式來算算收益。

年化收益大約3.23%(復利),雖然收益談不上高,但跟大型銀行目前存款利率比較,也並不差,我查了一下,像建設銀行5年期存款利率只有2.75%。

當然前提是得持有至少8年,保單第7年末才剛回本,如果在第7年前退保,本金都拿不回來。

03

這也給了我們另外一個思路,從投資理財的角度考慮,終身壽險會不會是一種好的理財產品呢?

我們可以來算一下。

以華貴小愛終身壽險為例,30歲男性買100萬保額,保障終身,30年交費,保費是9900元/年。

它的保險責任很簡單,不論被保人60歲、70歲、80歲,還是100歲身故,都賠100萬保額。

下面我們就可以計算在不同年齡身故時,這份終身壽險的保單收益。

申明一點:我知道,計算壽險的保單收益挺不道德的,買定期壽險絕對不是為了追求收益的,但我們這里說的是終身壽險,並且我本身就是拿它作為傳家理財產品來考慮,計算收益大家應該能理解。

這張表格所表達的意思是:

1)如果被保人在60歲身故,那麼小愛終身壽險這張保單的年化收益有7%;

2)如果被保人70歲身故,終身壽險保單年化收益4.57%;

3)按將來預期平均壽命80歲來看,保單年化收益還有3.36%;

4)即使活到100歲,這份終身壽險的年化收益還有2.18%。

換句話說,我們買終身壽險,實際上也相當於買了一份有保底收益的理財產品;

就30歲男性買小愛終身壽險這款產品來說,終身保底收益2.18%,大概率能獲得的收益是3.36%,如果不幸壽命較短,還能獲得7%甚至更高的收益。

這收益怎麼樣呢?

說實話,80歲前的收益我覺得還是有吸引力的,特別是對我這種不太自信能活到80歲的人,更有吸引力了。

所以說,對終身壽險這類產品,我們就找到了一類目標人群:

終身壽險比較適合身體狀況相對差一點,不太自信能活到80歲的夥伴作為財富傳承的理財產品來購買。

當然,如果說不自信能活過80歲,買保障至80歲的定期壽險,收益會更高。

② 我想請問一下,我昨天也去辦理了個百年人壽的理財,說是每年存一萬,

這種理財看上去很多,但是考慮現在通貨率並不劃算。

理財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lǐ cái,英文是Financing,指的是對財務(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務的保值、增值為目的。理財分為公司理財、機構理財、個人理財和家庭理財等。人類的生存、生活及其它活動離不開物質基礎,與理財密切相關。

「理財」往往與「投資理財」並用,因為「理財」中有「投資」,「投資」中有「理財」。所謂的理財也不僅僅是把財務往外投,被投資也是一種理財,不懂得被投資也就不懂得怎麼更好理財。
到銀行、證券公司理財需開立相應理財賬戶。一般而言,通過銀行開通的理財賬戶可以辦理儲蓄類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以及基金類產品,大型銀行還可通過銀行系統購買。由於銀行網點分布較廣,通過銀行渠道開立的投資理財賬戶可到銀行櫃台辦理。

證券公司開立的理財賬戶可用於股票(包括A股、B股、H股等)、債券(包括國債、企業債、公司債等)、期貨(包括金融期貨如股指期貨、外匯期貨等,商品期貨如黃金期貨、農產品期貨等)等一系列的投資理財工具的投資。證券賬戶的開立可到各證券公司營業部辦理,需要在交易日內辦理。

投資公司的手續比較方便,一般只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證和銀行卡復印件。投資公司也會為客戶定製專屬理財計劃。

③ 那些股市妖精、害人精是怎麼坑投資者

炒股就是賭-博!

「除了「逮鼠打狼」還要挑戰大鱷!

資本大鱷收割散戶,在中國資本市場已經成了一種奇怪的生態。而「資本大鱷」體量驚人,性情兇猛。這些大鱷不斷挑戰法律底線,通過操縱股價、內幕交易等手段謀取不義之財。極個別的還敢於向監管層叫板。

案例

*逮住徐翔這個獨狼:上海澤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徐翔,他和王巍、竺勇三人操縱13家公司,動用400餘億元資金操縱上述股票股價,獲利約幾十億元正等候司法的制裁。

*此外,市場操縱違法案件中,曾被稱為「不亞於徐翔」的「大鱷」黃信銘操縱「首旅酒店」等股票,被證監會罰沒金額超過5億元,但直到目前為止尚未歸案。

*另一位神秘低調的「大鱷」任良成操縱「龍洲股份」等股票,被罰沒金額超過1億元。

*躲在風頭無限的超級牛散沈付興背後的瞿明淑,操縱「恆源煤電」等股票被罰沒金額超過1億元。

*另外一位「游資大佬」肖海東操縱「通光線纜」等股票罰沒金額在千萬元以上。

劉士余指出,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敢於亮劍、善於亮劍,稽查執法只能增強不能減弱,市場的黃鼠狼多、資本大鱷也不少,查的案件越多、處罰的越重才能說明證監會是資本市場的守護神,是忠誠衛士,既要逮鼠打狼還要敢於挑戰大鱷,中國的資本市場不允許任何人呼風喚雨,興風作浪,隨心所欲。

再次為野蠻人的「強盜式收購」敲響警鍾

案例:萬科股權之爭

回顧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萬科股權結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第一股東從華潤變成寶能,恆大變成了第三大股東,萬科成為多方控股的公司。究竟誰將入主萬科?12月18日,萬科一紙公告宣布與深鐵聯姻的失敗,加上恆大表態不會入主萬科、寶能系謀求退出的傳聞,萬科股權之爭的走向逐漸清晰。隨著2017年3月萬科董事會換屆選舉日期即將到來,此事或許該到徹底解決的時間。

今年2月22日,保監會項掌門再撂狠話:「保險市場就必須遵守保險監管的規矩,就必須承擔保險業對社會、對實體經濟、對人民群眾的社會責任,否則我們就要堅決把它驅逐出保險業。」「絕不能把保險辦成富豪俱樂部,更不容許保險被金融大鱷所借道和藏身」。

「資本市場「黑嘴」牟利

第一種黑嘴

最常見的就是各種分析師,網上的各種所謂評論,電視里侃侃而談的預測,同時,一些媒體、自媒體為了博眼球,也經常客串「黑嘴」的角色。

第二種黑嘴

利用自身影響力,以「先買入股票,再推薦股票,後賣出股票」的行為模式謀求獲利。

案例

*證監會披露的一起薦股「黑嘴」案件,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8月25日期間,國開證券經紀人朱煒明在「談股論金」欄目中通過明示股票名稱或描述股票特徵的方法,公開評價、推介「利源精製」、「萬馬股份」等10隻股票,並在公開薦股前先行買入,公開薦股後的三個交易日內賣出。朱煒明作為證券從業人員買賣股票、先行建倉買入後僅公開薦股的兩項行為均違反證券法規定,不被處以罰款,同時還被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

*一位著名黑嘴,北京首放的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經理汪建中利用北京首放及其個人在投資咨詢業的影響,借向社會公眾推薦股票之際,通過「先行買入證券、後向公眾推薦、再賣出證券」的手法操縱市場,並非法獲利。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期間,他通過上述手法交易操作了55次,買賣38隻股票或權證,累計獲利超過1.25億元。此種手法,並不少見。

劉士餘2月10日在全國證券期貨工作監管會議上指出,證監會重視政策預期管理,注重與社會各界、媒體的溝通,針對問題及時有回應,去年召開了新聞發布會47場,處理了一批證券公司、分析師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行為,今年這塊還要加強。

劉士余指出,好的政策都被「黑哨」給吹歪了,一些券商的經濟學家明目張膽的胡說八道,要加強對「黑哨」的處罰力度。

不正常舉牌、險資舉牌,被視為「野蠻人入侵」

"舉牌"收購:為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防止機構大戶操縱股價,《證券法》規定,投資者持有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時,應在該事實發生之日起3日內,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證券交易所作出書面報告,通知該上市公司並予以公告,並且履行有關法律規定的義務。業內稱之為"舉牌"。

險資舉牌:保險公司投資某些上市公司,所謂險資,指的是保險行業的公司籌集的資金。險資舉牌比如安邦保險舉牌萬科、民生銀行,應當披露安邦保險公司購買這些公司股票的資金來源。

據了解2016年,A股市場上舉牌次數達一百多次,其中,險資舉牌近20次。

在眾多險資中,最受矚目的要數恆大人壽:舉牌萬科A、廊坊發展和梅雁吉祥,還持有多家上市公司股權,接近舉牌線。其他因舉牌而備受關注的險資,還有國華人壽(舉牌長江證券、天辰股份);百年人壽(舉牌萬豐奧威、勝利精密);安邦資產(舉牌中國建築);前海人壽(11月底增持格力電器股票至4.13%,臨近舉牌線)等。這些資紛紛強勢入局,被視為「野蠻人」入侵。

嚴打不正常舉牌、借殼上市(套利)

2017年2月24日、25日,保監會連續甩出兩張王,對前海人壽和恆大人壽違法案件作出行政處罰。其中,前海人壽前董事長姚振華撤銷任職資格以及10年禁入保險業,6位相關部門負責人被處警告和10萬元罰款。恆大人壽被限制股票投資1年,部分責任人被禁止進入保險業。

借殼上市案例

2016年3月21日,上證所發布公告,因重大信息披露違法,由於情形極為嚴重,且不具備恢復上市條件,決定*ST博元終止上市,成為我國A股歷史上強制退市的第一股。

今年7月,因欺詐發行上市的創業板上市公司欣泰電氣被強制退市,交易所同時宣布欣泰電氣退市後將不得重新上市。

當前中國資本市場的監管

監管部門對目前中國資本市場亂象的監管,對因重大信息披露違法和欺詐發行主體及相關中介機構依法從嚴處罰有效震懾了資本市場違法行為。

監管思路:「牢牢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改革方向,堅持依法監管、全面監管、從嚴監管,同時充分尊重市場規律,順應市場需求,努力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以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證監會主席劉士餘2月26日答記者問時也表示:證監會的首要任務是監管,如果說還有第二任務,也是監管,第三任務還是監管。這一點不能含糊、不能動搖。通過監管,也就是我們說的依法監管、全面監管、從嚴監管,才能維護住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沒有「三公」原則就談不上對投資者權益的保護,沒有「三公」的市場秩序,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就得不到有效保護。

熱點內容
證卷市值是什麼 發布:2025-02-23 12:46:44 瀏覽:907
金力永磁股票歷史最低價 發布:2025-02-23 12:39:18 瀏覽:517
基金轉換是什麼原則 發布:2025-02-23 12:37:17 瀏覽:467
股權投資協議如何起訴再審 發布:2025-02-23 12:23:03 瀏覽:709
退市股票只能進老三板嗎 發布:2025-02-23 12:20:02 瀏覽:99
退出股市如何處理 發布:2025-02-23 12:17:56 瀏覽:289
萬什麼科技股票 發布:2025-02-23 12:04:39 瀏覽:578
外國留學生如何申請留學生基金 發布:2025-02-23 12:03:57 瀏覽:553
如何查最新的虛擬貨幣 發布:2025-02-23 12:03:52 瀏覽:22
中國寶安股票歷史交易 發布:2025-02-23 11:53:16 瀏覽: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