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投資 » 中山火炬股票投資價值

中山火炬股票投資價值

發布時間: 2024-07-16 12:01:04

① 寶能工資都發不起了,姚振華卻要花78億下注醬油「老二」

文 | 亓寧

編輯 | 楊潔

在不久前,寶能系又放出了新的「大招」。但隨之而來的,是市場上一片質疑之聲。

以廚邦、美味鮮品牌聞名的調味品龍頭中炬高新發布定增計劃,擬非公開發行2.39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77.91億元,其中70億元計劃投資一個300萬噸的擴產項目。值得注意的是,其大股東中山潤田包攬了所有份額,將以現金認購非公開發行的股份。而中山潤田也是寶能系公司之一,實控人正是姚振華。

一紙公告出來,中炬高新立即站上了輿論風口。300萬噸的擴產項目,中炬高新將如何消納巨幅增長的產能?深陷欠薪、負債輿論漩渦之中的寶能系,又拿什麼來參與定增?姚振華作出這一決定,葫蘆里又賣的是什麼葯?

疫情期間,無論是消費市場還是資本市場都再一次意識到了食品飲料賽道的潛力。從地產、物流到文旅、金融、醫療,再到 汽車 ,有投資人士分析,身家千億的資本大佬姚振華,這一次或許是想趁股價低位拿下中炬高新更多控制權,通過擴產再造幾個「廚邦醬油」,甚至超越海天味業成為國內「醬油一哥」。

只是,姚振華的野心很大,面對的阻力也不容忽視。

在超市貨架上,消費者最熟悉的醬油品牌無非就那麼幾個,包括廚邦、海天、李錦記、千禾等品牌知名度都不算低,銷量一般也不會出現急漲急跌。去年疫情期間,市場更是見識了一波「大消費」的行情,消費、醫療成了為數不多的景氣賽道,一些頭部企業更容易逆勢而上。

A股的幾家調味品龍頭上市公司財報也都表現不錯。海天味業2020年營業收入突破200億元,達到227.92億元,同比增長15.13%;凈利潤同比增長19.61%至64.03億元,增速雖然比疫情之前有所下降,但遠比尾部甚至腰部的企業「活得好」。同期,中炬高新也保持了23.96%的凈利潤增速,凈利潤達到8.9億元,逼近9億元關口;其毛利率也出現了明顯提升,賺錢能力甚至比疫情之前還好。

但二級市場往往不會那麼穩定。

就在公布定增方案之後的第一個交易日,中炬高新就遇上了「活久見」的大跌行情。7月26日,中概股和港股巨震,拖累A股大盤也連續兩天深度重挫,消費板塊首當其沖。自春節以來火爆的抱團消費股集體迎來了大潰敗,白酒股最為「慘烈」,調味品企業也難逃「厄運」,股價紛紛跌回了一年前的水平。

7月26日,中炬高新漲停開盤後亦沒能逃過這波恐慌情緒,和今年1月的股價高點74.03元相比,中炬高新當日股價已累計下跌53%,市值蒸發了315億元;此後更是連續兩日重挫5%,股價一度觸及34.50元的新低。中炬高新也並不「孤單」。同期海天味業的股價也從年內高點168.12元跌到了107.80元的低點,跌幅接近36%,市值蒸發超過2500億元,千禾味業股價則從年內高點42.73元跌破23元,跌幅接近50%。

為了安撫公司的近6萬股東,今年4月2日,中炬高新公告稱,計劃以不超過60元/股的價格回購500萬到1000萬股股票,金額在3億元到6億元之間,所回購股份用於股權激勵。7月16日,公司公告這筆回購完成,回購數量1438.80萬股,回購均價41.69元/股,耗資約6億元。

就在日前公布定增方案的同時,中炬高新又同時公布了年內第二次回購計劃,規模、金額與上次回購方案相當,價格仍是不超過60元/股。只是這次,公司計劃將回購所得股份注銷,這在資本市場往往被認為是提振股價、安撫股民更有效的回購方式。

但這也成了外界對中炬高新定增方案爭議的原因之一。根據公告,中炬高新此次定增非公開發行的價格為32.60元/股(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80%),不僅比當時股價折價10%以上,而且比起兩次回購來,定價明顯偏低。不少中小投資者認為,上市公司前腳高價回購,後腳低價賣股票給大股東,自己的權益受到了侵犯。

被「冒犯」的不僅是股民,就連「公募一哥」張坤都涉及其中。從去年開始,張坤管理的易方達中小盤混合、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混合就陸續出現在中炬高新前十大股東名單中,截至今年4月9日合計持有約7400萬股股份,占總股本比例達9.29%,比去年四季度末持倉合計增持了5350萬股。

因為基金公司買入單個公司總股份不能超過10%,所以張坤已經算是頂格買入。按照當時接近60元/股的加倉均價,張坤花費總成本約30億元,如今浮虧超過30%,虧損超過9億元。

不過,目前中炬高新已被「公募一哥」減持。8月1日晚間中炬高新披露的7月23日前十大股東名單顯示,易方達藍籌精選、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已經退出前十大股東之列,此外興全基金經理季文華管理的興全合豐三年持有相較一季度末也有退出。

根據公告,中炬高新會將這次募資中的70億元投資於陽西美味鮮食品有限公司的300萬噸調味品擴產項目,該項目總投資額接近122億元。如果進展順利,公司將新增醬油、食醋、蚝油、醬類、復合調味料等產品的產能。

目前中炬高新的各大業務中,醬油的銷售額占總收入的比重達到64%左右,雞精雞粉、食用油分別佔比10%、12%左右,其他調味品佔比約14%。公司也在財報中提示,近年來蚝油、料酒、米醋、醬類等系列新產品發展勢頭迅猛。這無異於是暗示公司有意大力發展這些業務。

從去年的數據來看,中炬高新確實已經受到產能制約。2020年,公司調味品的整體生產量約為69.73 萬噸, 銷售69.64萬噸,同期公司存貨只增加了1億多元。而在2015年到2020年間,公司營收從27.6億元增至51億元,接近翻倍;但同期存貨只從13.2億元增至16.8億元。而此前公司董秘透露,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96%。

但公司同時還立了一個目標:定增的擴產項目,預計達產後年銷售收入204億元、凈利潤51.6億元。

根據2020年財報,中炬高新全年實現了營收51.2億元,凈利潤8.9億元。這意味著,擴產項目實現後,帶來的凈利潤將是2020年的接近6倍。而即使是行業龍頭海天味業,其在2020年全年醬油類產量也只是273.92萬噸。300萬噸產能的項目達產後,中炬高新或許將一舉反超。只是,中炬高新想要「一口吃個胖子」,真的可行嗎?

這不僅遭到了股民們的質疑,7月26日,上交所向中炬高新下發了問詢函,也就此項目可行性發問。

在當前國內的調味品格局中,中炬高新的市場地位雖然僅次於海天味業,但卻也一直無法超越,被網友戲稱為醬油界的「千年老二」。根據華安證券的研報,目前海天味業在醬油市場佔有34%的份額,中炬高新只有9%,且時刻面臨千禾味業以及未上市的李錦記的「威脅」。

在海天獨大的格局下,二三梯隊的醬油企業很難量價齊升實現增長,拓展品類和差異化就成為它們重要的戰略方向。

擁有廚邦醬油和美味鮮兩大品牌的中炬高新也不甘示弱,試圖靠著廚邦「綠格子」包裝走出一條差異化道路,主打「原產地、天然、安全」的標簽,期望打動更多的家庭消費者。截至目前,中炬高新的家庭消費零售收入貢獻超過70%。

但問題是,在國內家庭廚房支出中,調味品消費的佔比還不到2%。在目前的調味品市場上,餐飲是最重要的收入渠道,幾乎占據了整個行業一半的市場份額。而海天味業和李錦記來自餐飲渠道的收入,分別占總營收的60%和70%。

這也導致了幾大頭部企業在毛利率上產生了差別。最近3年,海天味業的毛利率分別為46.47%、45.44%、42.17%,千禾味業為45.74%、46.21%、43.85%,而中炬高新分別為39.12%、39.55%、41.56%。

中炬高新近年來也在加大餐飲市場的開拓力度。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餐飲渠道普遍具有高黏性、價格不敏感的特徵,對企業的吸引力大,但目前在餐飲行業,調味品領域已經有頭部品牌據守,易守難攻。

在餐飲渠道上已經失去先發優勢的中炬高新只能另闢蹊徑。為此,中炬高新不斷擴大自家的銷售隊伍、增加廣告投入,2020年公司的經銷商超過1400家,雖然與海天的7051家仍差距懸殊,但同比增速達到35%,同期海天增長率只有20%左右。2020年全年,中炬高新的銷售人員達到1620人,廣告宣傳費用超過了8600萬元,比2018年都實現了翻倍增長。

但即使如此,要追上海天,中炬高新還要下不少功夫。華安證券的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廚邦觸及的用戶人數是1.31億,而同期海天已經觸及了5.66億人的舌尖。

AI 財經 社還注意到,2020 年,中炬高新的單位製造費用和人工成本分別是311元/噸、141元/噸,同期海天則為243元/噸、57元/噸。

回到中炬高新擴產項目的「宏大目標」上,中炬高新的銷售網路與製造、銷售成本能不能扛得住這沉甸甸的「夢想」?

有券商預測,接下來一段時間,受提價環境不利、上游大豆等原材料漲價等影響,包括中炬高新在內的調味品企業的業績可能要持續承壓。今年一季度,中炬高新的營收雖然增長了9.51%,但凈利潤卻下降了15.17%。

在7月25日的公告中,中炬高新就表示,將終止2015年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事項。公司2015年向相關部門申請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事項時,就由於屬於涉房地產企業的原因,沒能得到審批通過,這也成為兩名監事反對的主要原因。

中炬高新的全稱是中炬高新技術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其「本色」業務實際上並非調味品,而是與地產相關。中炬高新在財報中介紹稱,公司從1990年代初起就擔負起5.3平方公里的國家級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建設管理,經過近30年的開發,園區基本開發完畢,公司目前擁有園區內廠房、宿舍、商業配套等物業18.5萬平方米。

據悉,中炬高新旗下的岐江新城核心區域擁有1600畝優質商住土地,按周邊近期拍賣價估算,價值初步估計為170億元-340億元。

7月26日,中炬高新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其中也要求公司核實並披露,在房地產業務處置完成之前提出本次非公開發行方案的主要考慮及必要性,是否存在誤導投資者的情形。

剝離地產已經是公司大股東們的共識。自不斷增持並在2018年接替中山火炬集團、逐漸掌控中炬高新控制權之後,姚振華就對這家醬油公司「很有想法」。姚振華是寶能系掌舵人,在「寶萬之爭」中曾被王石稱為「野蠻人」。在姚振華入主後,中炬高新提出了「聚焦 健康 食品主業,把公司打造成為國內超一流的綜合性調味品集團企業」的戰略定位,並設立了調味品主業「五年雙百」的發展目標,即營業收入過百億、年產銷量過百萬噸。今年5月,寶能系重要人物何華接棒陳琳成為中炬高新新任董事長。

在網上流傳一份中炬高新的調研記錄,其中表示,此次定增,大股東中山潤田與二股東中山火炬之間一度頗有分歧。對於二股東中山火炬而言,它更希望在定增前先解決地產資產問題;同時,它也期望擴產項目放在中山火炬和陽西縣合作的中山產業園中,中山可以分一半的稅收。而這也意味著,如果失去了二股東的支持,要通過該定增方案,姚振華目前可能至少需要持有公司20%股份的中小股東支持。

而另一個問題是,中山潤田如果能通過出售地產業務獲得足夠資金擴產,為何還要定增募資?

這份調研記錄中透露,大股東是想增加控制權;而更多的資金也有利於進行收購、兼並等資本運作,或者用於渠道和品牌營銷。

當前股權信息顯示,姚振華的寶能集團持有控股資本平台鉅盛華67.4%股份,鉅盛華百分之百控股中山潤田,後者作為中炬高新控股股東持股25%。如果此次定增順利進行,中山潤田的持股比例將上升至42.28%。

但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山潤田持有中炬高新的1.99億股中,有近8成處於質押狀態。而「轉型造車」的姚振華,卻已深陷於欠薪、裁員、巨額負債的負面輿論中,耗資千億的寶能 汽車 多年來也無法實現量產,旗下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觀致 汽車 也銷量不斷下滑,還密集成為被執行人,截至目前被執行金額仍超過257萬元。

7月12日-13日,寶能系投資平台鉅盛華旗下公司債「21深鉅01」接連下跌觸及臨停。此前,大公國際將鉅盛華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為「列入信用觀察名單」。大公國際認為,鉅盛華股權被質押比例高,子公司前海人壽風險管理能力有待提升,且仍面臨一定資本補充壓力。

截至2020年末,寶能投資集團已質押80.81億股鉅盛華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數量的73.54%,同期鉅盛華總資產為5259.66億元,總負債為4309.75億元,資產負債率達81.94%。從債務結構來看,鉅盛華有息債務期限主要集中在1年以內和1-2年,二者合計佔全部有息債務的比重超過60%,賬上現金卻捉襟見肘。

也由此,市場對中炬高新的定增方案一片質疑之聲。現在的寶能系,又能籌集多少資金參與中炬高新的認購?如果中炬高新真的能夠獲得寶能系「輸血」,姚振華又將如何向欠薪的寶能員工進行解釋?

但不管怎麼說,在7月27日,包括長城證券、國信證券、中信證券等都給予了中炬高新買入或增持評級。中炬高新能否翻身破局、向「大哥」海天味業發起挑戰,還要看姚振華接下來的操作。

② 中山發展現狀

社會全面協調發展
人民收入持續增加,2007年城鎮職工平均工資超過2.7萬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1萬元,分別比20年前增長11.3倍和7.4倍。全市人均期望壽命為78.19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三個一」工程全面推進,目前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420萬人次,其中農民44萬,占農業人口應參保人數66.8%,年內實現農村住院醫療保險應保盡保,農村基本養老保險明年應保盡保。今年年底前將完成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改建、新建,努力做到「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政府決定從2007年開始,連續四年共投入1000多萬元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四年共投入2500萬元用於扶持農產品專業市場建設和物流業發展。去年共培訓農村勞動力1.3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7800多人。

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新進展
空氣質量優良率、主要河流水質達標率均達到100%,新增2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投入約23億元建設18家鎮區污水處理廠,中嘉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投入使用。投入2000萬元推進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建設,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啟動。投入5.9億元建設北部組團垃圾處理基地。市鎮共投入3.1億元整治內河涌。開展重點行業環境隱患排查,實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削減0.2萬噸和0.6萬噸。「綠化中山大地」工程成效顯著,全市林木覆蓋率達25.2%,中心城區綠化覆蓋率達39.2%、人均公共綠地達10.9平方米。
民生工程順利推進
2007年以來,市本級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53%、超收收入的60%投向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各項民生工程建設順利推進。累計投入近300億開展十項重要民生工程。投入超過100億建設歷史文化名城。投入120億開展350公里交通路網建設。年內市財政投入2億元推進經濟適用房、廉租住房建設,基本滿足本市住房困難家庭需求。年內爭創全國生態市。24個鎮區全部成為廣東省「教育強鎮」,中山成為全省第三個教育強市。村村通自來水工程提前竣工,在全國率先實現自然村「村村通寬頻」;單位GDP能耗下降3.9%;全市24個鎮區均成功創建省教育強鎮,部分鎮區實現12-15年義務教育。按照「50年一遇」的標准,一大批重大水利重建加固項目穩步推進,內河整治253公里。平安中山建設成效顯著。完善平安工作實績考核體系,加快治安視頻監控系統建設,1701個社會治安視頻監控點投入使用,「大平安」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村村(社區)建警務室並配備社區民警,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數同比下降5%,破案率同比上升6.7%,各類事故宗數下降2.4%。先後榮獲聯合國「人居獎」、「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指數城市」、「中國十佳和諧可持續發展城市」、「中國十佳休閑宜居生態城市」等殊榮。

經濟發展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中山人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克服自然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不利影響,確保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社會和諧穩定。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產總值(GDP)1408.5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同)增長10.5%,總量繼續居全省第五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4.33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850.63億元,增長9.5%;第三產業增加值513.56億元,增長12.7%。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3.1:60.8:36.1調整為3.1:60.4:36.5。全市常住人口人均生產總值56106元,按全年平均匯率計算,摺合8102美元,增長10.1%;戶籍人口人均生產總值96612元,按全年平均匯率計算,摺合13951美元,增長9.0%。民營經濟增加值636.39億元,增長12.0%,佔全社會GDP的比重達45.2%。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5.5%。其中,服務項目價格上漲0.5%,消費品價格上漲7.0%。八大類居民消費價格呈現「五升三降」態勢,其中,食品、煙酒及用品、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居住類分別上漲14.3%、2.1%、2.4%、3.0%和3.8%;衣著、交通和通訊、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分別下降6.7%、0.4%和0.9%。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2.6%。
年末全市新增就業崗位6.01萬個;城鎮從業人員24.2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0.9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1%。
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受國際金融危機等因素的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經營困難增多,產業結構調整有待加快,資源環境約束增加,城鄉居民增收難度加大等。
二、農業
全年農業總產值75.36億元,增長3.7%;農民人均純收入11001元,增長10.0%。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2.35萬畝,增長6.4%;甘蔗種植面積0.53萬畝,下降63.1%;蔬菜種植面積38.81萬畝,增長12.1%;水果種植面積10.97萬畝,下降0.2%。糧食總產量6.75萬噸,增長1.8%;蔬菜產量52.27萬噸,增長12.0%;水果產量18.70萬噸,增長4.7%;甘蔗產量3.21萬噸,下降61.3%。
全年出欄生豬51.91萬頭,增長25.1%;出欄三鳥1097.56萬只,增長17.8%。肉類總產量4.98萬噸,增長12.9%。全年水產品產量32.17萬噸,增長2.8%。其中,海水產品2.12萬噸,下降0.9%,淡水產品30.05萬噸,增長3.1%。
三、工業和建築業
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4091.04億元,增長11.2%;工業增加值811.89億元,增長10.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32.36億元,增長10.1%。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7.6%,拉動經濟增長5.8個百分點。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340家,增加332家,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3693.04億元,增長11.7%。其中,五大支柱產業總產值1944.49億元,增長11.1%。輕工業總產值2221.55億元,增長9.1%;重工業1471.49億元,增長15.8%。裝備製造業總產值906.49億元,增長18.0%。
2008年1-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稅158.13億元,增長10.8%;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92.00億元,增長3.4%。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46.5%,提高4.2個百分點。其中,總資產貢獻率9.6%,資本保值增值率114.9%,流動資產周轉率2.7次/年,成本費用利潤率3.3%,資產負債率61.7%,產品銷售率96.5%,全員勞動生產率82290元•年/人。
全年建築業增加值38.74億元,增長7.6%。全市建築企業施工產值91.71億元,增長5.3%;房屋建築施工面積699.22萬平方米,下降15.2%;房屋建築竣工面積248.94萬平方米,下降39.8%。建築企業按施工產值計算的全員勞動生產率19.56萬元,增長24.7%。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445.08億元,增長11.5%。其中基本建設投資176.90億元,增長12.5%;更新改造投資40.41億元,增長27.6%;房地產開發投資191.61億元,增長8.6%。
從投資主體看,國有投資60.18億元,增長59.3%;集體投資26.13億元,增長14.6%;外商及港澳台投資104.49億元,增長6.0%;私人及其他投資254.28億元,增長5.9%。國有、集體、外商及港澳台、私人及其他投資結構調整為13.52:5.87:23.48:57.13;從產業投向看,第一產業投資0.40億元,增長62.1%;第二產業投資157.65億元,增長6.0%。其中工業投資157.14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投資287.03億元,增長14.7%。投資三次產業結構由2007年的0.06:37.25:62.69調整為0.09:35.42:64.49。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1839.24萬平方米,增長17.2%;商品房竣工面積350.30萬平方米,增長4.2%;商品房銷售面積320.43萬平方米,下降37.7%;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積174.43萬平方米,增長12.9%。
全年新增固定資產264.35億元,增長11.7%;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率、房屋竣工率和項目建成投產率分別為59.4%、26.8%和34.5%。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6.95億元,增長20.5%。分地域看,城區消費品零售額219.21億元,鄉鎮消費品零售額257.74億元,分別增長20.0%和21.0%;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412.17億元,增長20.3%;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64.00億元,增長22.2%;其他行業零售額0.78億元,增長3.5%;分商品類別看,在限額以上貿易企業零售額中,全年石油及製品類零售額54.20億元,增長28.6%;汽車類零售額37.53億元,增長1.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13.14億元,增長24.5%;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12.20億元,增長16.1%;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8.04億元,增長25.4%;日用品類零售額5.66億元,增長20.5%。
六、對外經濟
據海關統計,全年進出口總值259.09億美元,增長5.1%。其中,出口187.02億美元,增長8.1%;進口72.07億美元,下降2.2%。貿易順差114.95億美元,增長15.8%。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出口66.08億美元,增長14.8%;加工貿易出口120.93億美元,增長4.8%,佔全市出口的64.7%。從經營主體看,國有企業出口15.63億美元,下降3.7%;集體企業出口28.89億美元,增長5.8%;外商投資企業出口120.07億美元,增長10.0%;私營企業出口22.40億美元,增長10.7%。從出口商品看,機電產品出口118.13億美元,增長7.7%;高新技術產品出口40.11億美元,增長5.7%;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20.90億美元,增長9.3%;從出口市場看,對香港市場出口56.25億美元,增長5.9%;對歐盟市場出口32.57億美元,增長17.7%;對美國市場出口42.03億美元,下降0.1%。
全年新簽利用外資項目161個,下降40.6%;合同規定利用外資7.15億美元,下降45.3%;實際利用外資金額8.33億美元,增長13.4%。製造業實際利用外資額6.23億美元,佔全市的74.8%;外資資金來源地主要是港澳、美國、日本和英屬維爾京群島,全年實際投資6.96億美元,佔全市實際利用外資額的83.5%。
七、交通、郵電與旅遊
年末全市公路通車里程1713公里,公路密度為每百平方公里95.17公里。全市機動車保有量61.93萬輛,增長4.6%。其中,汽車保有量27.80萬輛,增長12.4%。其中個人汽車22.32萬輛,增長15.9%。全年貨物周轉量57.00億噸公里,增長7.0%;旅客周轉量70.29億人公里,增長1.5%;港口貨物吞吐量2756萬噸,增長0.1%。
全年郵電通信業務總量158.92億元,增長18.5%。其中,郵政業務總量2.94億元,增長6.1%;電信業務總量155.98億元,增長18.8%。年末全市行動電話用戶414.72萬戶,下降7.1%;本地電話用戶167.89萬戶。其中,固定電話用戶89.84萬戶,下降5.1%;小靈通用戶78.05萬戶,下降3.0%。全市國際互聯網用戶45.33萬戶,增長0.4%。
全年接待過夜海內外遊客528.13萬人次,增長3.5%。其中,國際遊客65.18萬人次,國內遊客462.95萬人次。旅遊景點接待遊客850.64萬人次,增長10.1%;旅行社接待總遊客259.22萬人次,增長6.5%。組團國內游109.44萬人次,增長3.6%;出境游16.17萬人次,增長14.8%。全年旅遊總收入97.23億元,增長13.0%,其中旅遊外匯收入2.27億美元,增長4.7%。年末全市共有星級酒店41家,星級酒店客房數0.52萬間,客房開房率58.8%。
八、金融、證券和保險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823.11億元,比年初增長16.8%。其中,企事業單位存款和居民儲蓄存款分別為447.69和1080.43億元,分別比年初增長7.4%和19.8%。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844.27億元,比年初增長18.1%。其中,短期貸款295.21億元,比年初增長6.2%;中長期貸款491.68億元,比年初增長17.2%。人民幣個人消費貸款余額254.84億元,比年初增長17.4%。其中住房貸款236.77億元,比年初增長16.8%。全年人民幣現金凈投放204.69億元,凈增29.61億元。
全年代理證券交易額1952.83億元,下降39.5%。其中,股票基金交易額1941.21億元,下降39.8%。年末證券市場投資額122.92億元,下降56.2%,其中客戶保證金總額23.67億元,股票市值99.25億元。全市證券投資累計開戶數31.73萬戶。
年末全市各類保險公司34家,增加8家。其中財產保險公司18家、人壽保險公司16家;保險機構全年保費收入54.56億元,增長42.5%。其中,財產險收入12.20億元,增長8.2%;壽險收入42.36億元,增長56.8%。保險機構各類賠款和給付13.47億元,增長56.6%。其中,財產險賠款支出5.89億元,壽險賠款和給付7.58億元,分別增長28.6%和88.6%。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市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3.33萬人,增長3.4%;普通中學在校學生14.42萬人,增長3.4%;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在校學生3.39萬人,增長2.1%;小學在校學生24.39萬人,增長2.5%;幼兒園在園幼兒8.26萬人,增長11.3%。全市小學適齡兒童、初中毛入學率分別為100%和106.8%,高中升學率達83.3%,普通高考錄取率達89.7%,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0.1%。
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中山小欖鎮生產力促進中心成為全國首家鎮一級的「國家級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全市現有14個省級技術創新專業鎮,新增1個;8個省級以上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新增2個。全市新認定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60家;省級民營科技企業164家,新增4家;市級民營科技企業511家,新增21家;各級國家工程技術研發中心168家,省級新增3家、市級新增28家。
全市有115個項目獲得國家、省各類科技計劃立項;9個項目獲得省科技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7項;市級科技獎93項,其中科技重大貢獻獎1人、產學研合作獎3項、科技進步獎89項;市級專利獎項目42項,其中專利金獎9項、專利優秀獎32項、優秀專利發明人1人。專利數量和質量快速提升,全市專利申請6901件,增長7.6%,其中發明專利申請555件,增長89.4%;專利授權4342件,增長27.9%。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事業機構29個,營業性文藝表演團體13個,文化藝術館2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2個、鎮區文化站24個。全年舉辦省級以上高雅文藝演出22場、群眾文化活動5140場、營業性演出4800場。市、鎮兩級共有廣播電台、電視台、廣播電視站22個,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達100%,開通模擬電視節目46套, 開通數字電視節目78套。全年出版報紙3945萬份,圖書館總藏書量89.0萬冊。
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393個,醫院床位8258張,分別增長10.4%和12.6%。各類衛生技術人員12099人,增長20.6%。其中,執業醫師3884人、執業助理醫師674人、注冊護士4432人、檢驗人員479人,分別增長10.6%、39.0%、17.9%和20.7%。
2008年,成功承辦中國國家隊與黎巴嫩、敘利亞國家隊的南非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的對抗賽、中國隊與古巴女籃熱身賽、全國武術套路(女子)錦標賽、全國第13屆全國跆拳道冠軍賽等體育賽事。全市492名運動健兒在25項省級以上體育競賽中獲金牌150枚、銀牌120枚、銅牌122枚。
十一、人民生活、社會保障與安全生產
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1957元,增長11.8%;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8734元,增長15.1%。年末農村居民住房面積人均37.98平方米。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60元,增長6.1%;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6868元,增長8.4%。年末城鎮居民住房建築面積人均33.39平方米。全年城鎮(不包括農戶、鄉鎮企業、私營單位及個體戶)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31696元,增長13.7%。
全市非農村參加各種社會保險共有460.12萬人次,增加39.83萬人次。其中,參加社會養老保險117.48萬人,參加失業保險107.73萬人,參加工傷保險109.30萬人,參加生育保險6.67萬人,參加醫療保險118.93萬人。全市農村養老保險工作順利推進,參保人數為53.20萬人,增加9.73萬人。參加城鄉住院醫療保險人數為90.00萬人,增加37.52萬人。
全市社區服務設施數388個,其中城鎮167個,農村221個。社會各項福利事業費12425萬元,增長9.0%。其中,社會優撫事業費3528萬元,社會救濟福利事業費8605萬元,自然災害救濟費292萬元。全年社會困難救濟人口40741人;農村五保供養人數1852人,其中集中供養929人,分散供養923人;安排「四殘」人員就業23人。全市共有9249戶27126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鎮7247人,農村19879人。全年全市發放低保金額3972萬元,增長12.8%。
全年共發生各類事故3670宗,死亡362人,受傷3505人,直接經濟損失2025.03萬元,事故宗數、死亡人數和受傷人數同比分別下降16.2%、11.1%和18.8%,直接經濟損失上升57.7%。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26,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為5.23,工礦商貿企業從業人員10萬人死亡率為1.91,分別下降13.3%、16.1%和1.6%。
十二、人口、資源與環境
全市年末常住人口為251.09萬人,城鎮化水平86.14%,常住人口出生率6.63‰,死亡率1.50‰,自然增長率5.13‰。公安戶籍人口146.43萬人,其中按居住地劃分的非農人口為77.26萬人。
全年共完成環境污染治理項目800個,增長11.4%;完成環境污染治理項目本年投資額2.16億元,下降45.8%;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為95.1%;工業煙塵排放達標率10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81.7%。
全年累計灰霾天氣日數136天;全年平均日照時數1843.1小時,增長1.2%;全年平均降雨量2090.8毫米,增長 33.3%。空氣質量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准,全市建成污水處理廠7個,增加5個;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為65.4%,全市森林覆蓋率16.4%,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9.6%,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1.1平方米。
年末全市水庫蓄水總量4027萬立方米,增加464萬立方米。全年總用水量47419.3萬噸。其中,生活用水17471萬噸,工業用水20730.3萬噸;全市監測評價河長274.25公里,其中達標河長240.15公里,超標河長34.1公里;全市共監測14個水庫,水質全部優良。主要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註:1、本公報中各項數據均為初步數,所有數據應以此後出版的《中山市統計年鑒--2009》為准。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常住人口包括離開戶口所在地半年以上的外來人口,不包括外出半年以上的戶籍人口。
4、規模以上工業效益指標,現行制度調查時期為1-11月。
5、郵電業務總量按2000年不變價計算。

發展重點
將圍繞建設「適宜創業、適宜創新、適宜居住」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新型城市的目標,「抓發展,促改革,惠民生,保平安」。重點是堅持兩手抓,一手抓發展質量,一手抓民生事業。
一是變製造業的單輪驅動為現代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雙輪驅動,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
目前中山工業總產值超過3500億,但服務業的比重已落後於經濟發展水平。下來,要在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現代裝備製造業、健康醫葯產業與重化工中下游產業,推動經濟發展適度重型化的基礎上,以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推動專業鎮升級為重點,用中山特色的產業優勢來增強發展後勁和質量。
在生產服務業方面,要沿著以研發和流通為兩端的「微笑曲線」,發展「總部經濟」。推動產業的區域分工環節從製造加工向研發、流通延伸。研發上,要一手抓建設企業自主研發中心與構建重要共性技術創新平台;一手抓現有410個省級以上名牌名標做強做大,成為單打冠軍。流通上,要加快建設物流「聚集區」,打造珠江口西岸物流中心,依託3580億工業產值構建工業購銷專業化流通體系。進一步加快資本市場發展。一方面要積極探索發行城市建設債券等金融產品,擴大市鎮投資非經營項目的代建制范圍,引入戰略投資者,減少政府財政支出。另一方面加強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合。以整合公有物業資源為抓手,分批註入約100億非經營性物業資產,成立市公建物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拓寬城市發展融資渠道;以鼓勵企業上市為突破口,發揮優質企業直接融資的主體作用;利用我市毗鄰粵深港和世界金融中心的條件,引進產業資本、金融資本與我市企業對接。實現產業發展為基礎、資本運營為先導,爭創發展優勢。
在生活服務業方面,全面推進綜合旅遊業發展。擴大孫中山品牌作用,重新打造兩個5A級景區,整合六大旅遊板塊,實現從景點經營向線路經營轉變,從景點開發向板塊開發轉變,從產業經營向產業經營與資本運營相結合轉變,從觀光旅遊為主向文化、產業、觀光、休閑度假相結合的綜合旅遊轉變。
推動專業鎮升級方面,要著力打造現代產業集群。中山19個鎮擁有省級以上專業鎮13個,25個國家級生產基地,以專業鎮為特色的產業集群發展模式已成為中山經濟發展的重要特色。要實現專業鎮二次創業,完善延伸產業鏈、服務鏈和政策鏈,增強專業鎮發展動力。建設好11個產業轉移園區,轉移一批勞動密集型企業,推動專業鎮產業高級化。
二是變重點地區率先發展為城鄉全面協調發展,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我們提出建設「三個適宜」新型城市,最終就是要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實現從重點地區率先發展向城鄉全面協調發展轉變,做到「四個全面加強」。
全面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以年內創建全省第一個全國生態市為契機,加大力度推進生態保育工作。年內投放20多億元實現鎮鎮建有污水處理廠,全面加強內河整治與污染源在線監控。
全面加強民生工程建設,以「三個一」工程確保全民安居樂業,讓每個農民都有一份工作、一份養老保險、一份醫療保險。確保財政收入57%用於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其中新增財力20%用於增加社會保障事業投入,確保今年內實現基本住院醫療保險應保盡保,明年實現基本養老保險應保盡保。通過設立青年創業基金、政府貼息貸款等形式,推動每個農民都有一個工作機會向每個農民都有一個良好創業機會轉變。
全面加強民生產業發展,以投資拉動推進民生工程。投入近300億實施「十大民生工程」。3年內投入100億全面建設歷史文化名城。加快推進「六項村級工作」。在實現國內率先村村通寬頻、省內較早村村通自來水、村村通公交的基礎上,加快做好「六項村級工作」,即村村建有候車亭、村村建有衛生站、村村有村莊規劃、村村耕地連片開發、村村農路實現硬底化、村村集體經濟年純收入超100萬。年內確保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基本滿足我市需求。還要以推動國企集團整體上市,將水務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公用科技」獲國家證監會批准為契機,做強社會公共服務資本,為民生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全面加強市內四大組團建設,探索從「行政區」經濟向「經濟區」經濟轉變。早在2003年,開展了24個鎮區的組團發展規劃,將全市劃為四個組團,形成以4個中心鎮區為主的4個增長極帶動若干個鎮區發展。四大組團通過託管、鎮區聯盟等形式,逐步實現區域經濟發展由「行政區」向「經濟區」轉變。面對新一輪發展的要求,我們要大膽借鑒上海借地建港的做法,加快「外聯內合」。通過「內合」,促進資源快速有效集聚交流,形成組團發展聚合優勢,推進城鄉協調發展。通過「外聯」,加強產業對接,獲取更多生產要素支撐,尋找更大發展空間。

熱點內容
平安消費金融股份有哪些 發布:2025-01-24 09:31:23 瀏覽:768
給我查一下銀河科技股票代碼 發布:2025-01-24 09:08:54 瀏覽:465
銅陵有色股票歷史價格金融 發布:2025-01-24 09:00:46 瀏覽:968
股票軟體自選股在哪裡 發布:2025-01-24 09:00:00 瀏覽:298
寶盈基金怎麼投 發布:2025-01-24 08:06:48 瀏覽:150
充電樁基金是什麼 發布:2025-01-24 07:58:07 瀏覽:158
華泰證券理財哪個好 發布:2025-01-24 07:57:14 瀏覽:870
世茂金融中心多少米 發布:2025-01-24 07:54:11 瀏覽:30
金融培訓課有哪些 發布:2025-01-24 07:41:17 瀏覽:946
現在股市沒什麼概念了 發布:2025-01-24 07:40:31 瀏覽: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