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幾歲開始投資股票
A. 巴菲特和芒格的故事(1)
沃倫·巴菲特 和 查理·芒格 兩個天才的故事
人說,商場是爾虞我詐的戰場。每一個企業家,都是孤獨的。 但是其實,世界有另外一種運作的方式。巴菲特和芒格,用他們半個多世紀的友情,向我們提供了絕佳的模板。
巴菲特望著芒格
2019年, 沃倫·巴菲特 在《福布斯》億萬富豪榜上,排名 世界第三。
他的財富是 825億美元 ,摺合 5550億人民幣 ,和排在前面比爾·蓋茨,相差無幾。
其實早在2008年,巴菲特就已經當過世界首富。那一年,他以620億美元,力壓蟬聯多年首富寶座的蓋茨。
巴菲特的公司,叫 伯克希爾·哈撒韋 ,由於它不直接面對消費者,所以大部分人都沒聽過。
但是,這家公司當前市值5263億美元,排名世界第6。在它前面的,是 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臉書 ,在它後面一位的,是 阿里巴巴 。都是世界知名的互聯網或高科技企業。
伯克希爾,是一家投資公司。
與比爾·蓋茨通過為別人提供產品賺錢不一樣,巴菲特通過 錢賺錢 。
事實上,巴菲特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投資人,被稱為 「奧馬哈的先知」、「投資之神」、「股神」。
但巴菲特卻說:
(有一個人),他用思想的力量,拓展了我的視野,讓我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從猩猩進化到人類。否則,我會比現在貧窮很多。
……顯然正是由於他對我們的教導,伯克希爾才得以成為一家更具價值而且受人尊敬的公司。
比爾·蓋茨評價說:
如果沒有他,巴菲特恐怕很難做得這么好。
巴菲特的兒子說得更直白:
我爸是我見過的人裡面第二聰明的,排第一的,是他。
更令人稱道的,是巴菲特和他毫不掩飾的兄弟友情。
巴菲特對記者說:
我倆都清楚,我們簡直是天造地設! (We knew we were sort of made for each other.)
媒體提起他時,常用定語是「巴菲特的右手」(Buffett』s right hand);提起他倆時,常用的詞是「那一對兒」(the pair)。
巴菲特和他,已經相識一花甲,共事半世紀,從未吵過架。他們共同締造了富可敵國的伯克希爾帝國,攜手登上福布斯富豪榜。
看到他倆的照片,你會突然想起一句詩: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芒格望著巴菲特
他,就是巴菲特的終身摯友和最佳合夥人, 伯克希爾公司的二把手,查理·芒格 。
今天,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巴菲特與芒格的傳奇人生,以及他們的驚世友誼。
1
巴菲特
(1)青少年
在美國廣袤的中西部,有一片高平原,其中最大的一塊平地,原是北美印第安人的棲息地,現在叫內布拉斯加。
在內布拉斯加東部,密蘇里河的西岸,曾經有一個印第安人部落,叫「陡岸上的居民」,發音是Omaha,即奧馬哈,後來美國人在這里建立城市,就以此為名。
巴菲特就出生在這里,那是1930年。
他的爺爺經營一家雜貨鋪。爸爸做證券生意,後來當選為國會議員。
巴菲特小時候就特別乖,被公認為讓大人省事的小孩。他最愛的玩具是存錢罐,最愛的游戲是與數字有關的一切活動。
7歲那年,巴菲特從奧馬哈公共圖書館借到一本書:《賺到1000美元的1000種方法》。這本書介紹了一些普通人怎麼發財的案例。巴菲特看了這本書,心潮澎湃,大聲向家人宣布,我一定要在35歲之前,成為百萬富翁!
巴菲特的性格是說做就做。從這以後,巴菲特開始挨家挨戶推銷可口可樂、口香糖和報紙賺錢。閑暇時,還到爺爺的雜貨鋪去打工。
10歲那年,巴菲特的爸爸帶孩子們去紐約遊玩,出乎他意料的是,巴菲特對游樂場、動物園完全不感興趣,卻纏著爸爸帶他去華爾街參觀證券交易所。
11歲,巴菲特開始炒股。14歲,巴菲特就知道怎麼做稅務統籌,並通過合理申報得到了35美元的退稅。
在巴菲特12歲那年,他的爸爸當選了國會議員,全家搬到華盛頓去居住。但巴菲特還是堅持在奧馬哈念完了小學(八年制)。後來,他進入了華盛頓著名的伍德羅威爾遜高中。
高中畢業時,巴菲特滿腦子想的都是做生意,根本就不想上大學。可是他爸爸非常堅持,他只好去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就讀。他在這里呆了兩年,並加入了該校的兄弟會社團「阿爾法西格瑪壞」(其中最後一個字請用福建或湖南方言發音),這個社團類似耶魯的「骷髏會」,是精英學生的秘密社團。
在沃頓兩年後,巴菲特轉到爸爸的母校內布拉斯加大學就讀,拿到工商管理學士學位。他爸爸還想讓他繼續念哈佛,但是巴菲特的申請失敗了,他轉而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
在哥大,他師從投資大師、現代證券分析之父本傑明·格雷漢姆,學到了高超的投資技巧。並在幾年後加入格雷漢姆的公司,在格雷漢姆退休時,接管了他的客戶。
(2)事業
21歲碩士畢業後,巴菲特提出要在華爾街工作,但是他爸爸和格雷漢姆都反對。
巴菲特對格雷漢姆說,要免費在他公司工作,格雷漢姆毫不留情地拒絕了。
巴菲特只好先到爸爸的公司做了一個投資銷售員,直到3年以後,格雷漢姆才最終接受了巴菲特的求職,讓他在公司做證券分析師。
巴菲特在這里歷練了兩年。
兩年以後,格雷漢姆宣布退休,公司不做了,客戶交給巴菲特運營,自己專心搞學術去了。
所以,巴菲特是格雷漢姆真正意義上的「關門弟子」。為了感謝和紀念格雷漢姆對自己的巨大影響,巴菲特把自己的第二個兒子起名為格雷漢姆。
26歲那年,巴菲特成立了自己的合夥公司,開始了獨立投資生涯。
他先是找自己的親戚朋友籌款,由於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是個聰明能幹又靠譜的人,很願意把錢交給他管理。
巴菲特承諾,給他管理的錢,每年可以得到不超過4%的固定收益。除此之外的額外收益,75%歸投資者,25%歸巴菲特。除此外,大家不得過問他是怎麼投資的,只能在一年一度的股東大會上聽他的主動匯報。
由於巴菲特的投資確實有一套,交錢給他管理的人,都賺到了遠高於國債收益率的錢。來找他的人越來越多,巴菲特管理的資金池子越來越大。
32歲那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102.5萬美元,提前實現了自己在7歲時許下的,35歲成為百萬富翁的夢想。
35歲時,巴菲特收購了一家紡織企業,名為伯克希爾·哈撒韋。但巴菲特很快發現自己似乎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他被陷在紡織業務里了。一直到很多年以後,巴菲特還對此耿耿於懷,並稱之為自己「最糟糕的一次投資」。
不過,在這一年,芒格開始和他一起做投資,他們共同買進一家叫「藍籌印花」的公司股票。從那以後,他們一直緊密合作,到現在已經超過50年時間。
巴菲特和芒格很快就認識到收購伯克希爾的錯誤。1967年,他們帶領伯克希爾進行了變革,大力拓展保險和其他投資業務。伯克希爾漸漸變成一家投資公司,並成為巴菲特最主要的投資平台。
伯克希爾開始了狂飆的歷程。通過一系列深具遠見的投資操作,伯克希爾的年均收益率達到了驚人19%。
1965年,巴菲特以每股14.86美元的價格收購伯克希爾。
到1996年5月9日伯克希爾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時,每股的價格已經漲到33400美元。而到今天(2019年4月30日),伯克希爾的股價已經漲到32萬5千美元,是全世界價格最高的股票。
如果你1965年跟著巴菲特一起投資伯克希爾1000塊錢人民幣,到1996年,你將擁有225萬人民幣,到2019年,你將擁有2187萬。
2008年,78歲的巴菲特成為世界首富。2019年,巴菲特的財富達到5550億元人民幣。他是唯一一位憑借投資進入世界前10的大富豪。
(3)愛情
19歲時,巴菲特迷戀上了一個叫貝蒂的女孩,但是貝蒂喜歡一個彈尤克里里的男孩。為了競爭,巴菲特也開始了學這種樂器。雖然女孩沒能追上,但尤克里里成了他終身的愛好。直到現在,帶著黑框眼鏡、給賓客彈奏尤克里里,是這位長者樂此不疲的活動。
巴菲特的表演
第二年,巴菲特利用新學會的尤克里里技能,對另一位女孩蘇珊開始了窮追猛打。
和貝蒂一樣,蘇珊也在和另一個男孩約會。不過這次巴菲特沒有放棄。他先是和蘇珊的爸爸成為朋友,經常去他家玩,他彈尤克里里,蘇珊的爸爸彈曼陀林琴。
有時,蘇珊爸爸媽媽會故意躲出去,好讓兩個年輕人有機會在一起。
巴菲特契而不舍地去蘇珊家串門,哪怕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讀書期間,還經常跑回來看望蘇珊。
追了兩年,蘇珊終於答應了巴菲特的求婚。
從此以後,兩個人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了一起。
童話故事一般是這樣結尾。但是現實生活不會。
巴菲特40多歲時,和一個酒吧女招待阿斯特麗德·門克斯同居了。
蘇珊對此並無異議,事實上,這正是她安排的。為了追求自己的歌手職業,蘇珊住到了舊金山,距離奧馬哈2千多公里。她請一些朋友幫忙照顧巴菲特,其中包括阿斯特麗德。
在蘇珊離開後,阿斯特麗德就開始經常給巴菲特送自己在家煲的湯,一年以後,她搬進了巴菲特的家。
當巴菲特要去看望蘇珊時,阿斯特麗德會幫助他收拾行李,沒有一絲嫉妒。她還經常會出現在蘇珊身邊,微笑、交談,甚至手挽著手。
巴菲特對這種三角關系並不忌諱。甚至,在他們給朋友寄出的聖誕賀卡上,落款是:沃倫、蘇珊和阿斯特麗德。
蘇珊於2004年去世。在此之前,她一直都是巴菲特妻子。不管法律意義上還是公開場合。
巴菲特和阿斯特麗德於2006年結婚,在同居近30年之後,他們終於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了一起。
2
芒格
(1)青少年
從巴菲特家開車西行5分鍾,或走路半小時,就是芒格小時候的家。他倆都是在奧馬哈出生並度過童年時期。不過,當時的奧馬哈雖小,他倆卻從來沒見過。因為芒格比巴菲特大6歲。
芒格的爺爺住在隔壁林肯鎮,是當地唯一的一名聯邦法官。芒格的父親是一名律師。為了避免「爸爸當法官,兒子幫人打官司」的腐敗嫌疑,他不得不從林肯鎮搬到奧馬哈。1924年新年第一天,芒格出生在那裡。
小時候的芒格有點閱讀障礙,他媽媽耐心教導,幫他解決了這個問題,並且成功使他愛上了讀書。後來,芒格平均每天都要花2/3的時間在讀書上面。以至於孩子們稱他為「行走的書架」。
芒格5歲時,美國陷入了長達4年的經濟大蕭條。他們家也受到嚴重沖擊,過了一段苦日子。
所以,芒格很早就出去幫忙打零工。他打工的地方,正是巴菲特爺爺的雜貨店,他未來的終生摯友巴菲特,後來也會到同一家店打工。
巴菲特的爺爺是個很嚴厲而小氣的老闆。他要求芒格他們每天工作12個小時,期間不能吃飯,不能休息,每天的工錢是2塊錢。這段打工經歷,後來成了巴菲特和芒格回憶童年時,共同吐槽的談資。
17歲時,芒格從當地著名的中央高中畢業,離開了奧馬哈。從此後,奧馬哈永遠成了故鄉,芒格只有在探親訪友時,才會短暫回來住幾天。
芒格上的學校是密西根大學數學系。不過沒多久,珍珠港事件爆發,美國正式捲入二戰。第二年,芒格也被徵召入伍。
由於入伍時的測評分很高,芒格被派往其他大學學習氣象學,軍隊擬將他培養為一位氣象預報員。他先是進入新墨西哥州立大學,後來轉到CalTech,傳說中的加州理工學院(「生活大爆炸」中謝耳朵任教的學校)。
加利福利亞
加州理工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小城帕薩迪納,這里風景優美,芒格第一眼就愛上了這個地方,此後的幾十年,他就在此定居。
在氣象學課程結束後,芒格被從溫暖的南加州派往又黑又冷的阿拉斯加駐防,直到戰爭結束。
美國政府為戰場上退下來的百萬軍人設立了《美國軍人權利法案》,支持退伍軍人上大學。
芒格雖然沒有拿到本科畢業證,但他對自己充分自信。准備走和爸爸一樣的道路:去讀哈佛大學法學院。
不過,和巴菲特的命運一樣,芒格被哈佛大學無情地拒絕了。
好在芒格家裡有關系。他找了自己的同鄉,哈佛大學法學院前院長龐德。通過龐德走後門,芒格才得以進入哈佛法學院。
不過,芒格沒有給龐德丟臉。在哈佛,他第一年就拿了獎學金。畢業時,是以「magna cum laude」的榮譽拿到法律博士證書。這個拉丁語意思是「極大的贊譽」,只頒給學院前4%(12/335)的學生。
在哈佛期間,他和太太南希還生了一個女兒,那是他們的第二個孩子,名叫莫莉,養在學生宿舍。由於地方太小,莫莉的嬰兒床,要放在浴缸里。
24歲那年,芒格帶著法學博士學位、太太和孩子,回到帕薩迪納,加入了一家律師事務所。
(2)悲傷與轉折
時間進入1950年代。那是美國二戰後飛速發展的黃金年代,後來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幸福的10年。
但是對芒格來說,顯然不是。
1953年,芒格和南西離婚。這時,他們已經有3個小孩。
1955年,芒格的長子泰迪,因為白血病,不幸夭折。
那一年,芒格31歲。據他的朋友李克·古瑞恩描述:
「他說他的兒子正躺在病床上慢慢死去,他走進去抱了他一會兒,然後跑到外面沿著街道邊走邊哭。」
芒格用了很長時間,才走出喪子的傷痛。然後,1959年,父親又去世了。
好在悲傷的1950年代也快過完了。
正是回去料理父親葬禮的過程中,芒格經人介紹,認識了巴菲特。他們一見如故,結下了終身的友誼。
在巴菲特的影響下,芒格在加州成立了一家投資事務所。不過,他的主業還是律師。1962年,他和6名律師合夥成立了律師事務所。這家叫芒格、托爾斯和奧爾森(MTO)的律師事務所至今還在,是加州有名的律所。其中一名合夥人希爾斯,後來還成了美國證監會的主席。
雖然一個在帕薩迪納,一個在奧馬哈,但是芒格和巴菲特每天都通電話,有時一打就是好幾個小時。
巴菲特極力勸說芒格放棄律師業務,專心做投資。他覺得做律師對芒格來說太屈才了。
1965年,41歲的芒格聽從了巴菲特的建議,退出律所,開始專心和巴菲特做投資。
1978年,在和巴菲特已經合作多年之後,芒格正式擔任了伯克希爾公司的董事會副主席。
雖然伯克希爾公司是巴菲特和芒格一起做大,但是芒格非常滿足於當巴菲特背後的那個男人。他占的股份,比巴菲特少很多。
與巴菲特相比,芒格喜歡低調,不願意在聚光燈之下。他自稱,他的財富目標是永遠保持在福布斯富豪榜名單之下的位置。所以,他的排名以500多名的情況居多,有一年,他的名字沖到了前二百多名,據說他還為此不高興。
2019年,芒格的財富是17億美元,在福布斯排名第1425位。他應該對這個結果很滿意。
(3)愛情
和巴菲特一樣,芒格也是兩任婚姻。
他的第一位太太叫南希,是妹妹的大學同學。
當時,芒格在加州理工讀書,南希在不遠處的斯克利普斯學院讀書。
南希是一個漂亮活潑的女孩,在芒格的妹妹介紹他倆認識之後,他們一見鍾情。
由於芒格很快要上戰場,戰爭的悲情催生了愛情的浪漫。在那時,年輕的戀人們,常常面臨著一別就是永久的傷痛。
所以,在認識才幾個月的短短時間內,芒格和南希不顧一切地結了婚,並很快生下第一個小孩。那一年,芒格21歲,南希19歲。
他們經歷過離別,然後又一起在哈佛大學度過艱苦日子,終於迎來了在帕薩迪納的穩定日子。
可是,苦盡卻沒有甘來。當生活終於安定時,當時的激情卻再也找不到了。兩個人互相看對方不順眼。女兒莫莉回憶說,他們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大吼大叫,瞎子都看得出來,他們不快樂。
29歲那年,芒格和南希離了婚。
房子和財產都給了南希,芒格凈身出戶,住到大學俱樂部的單身宿舍。
好在,芒格不久後又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二個,也是最後一個女人。
巧合的是,這個女人,也叫南希。
南希·巴里·博斯威克把芒格從離婚和喪子的悲痛中拯救出來。
他倆是通過相親認識的。
和芒格一樣,南希也是離異,有兩個孩子。
這一次,芒格終於找到了幸福。
他和南希·博斯威克(婚後按美國習俗改名為南希·芒格)的孩子評價說:「在第二次婚姻中,爸爸媽媽都找到了第一次婚姻中缺乏的東西。」
芒格和南希各自帶了2個小孩,然後又共同生育了4個,組成了一個超級大家庭。
他們一直相伴55年,直到南希於2010年去世。
當然,與芒格相伴時間最長的,還是巴菲特,從35歲相識,現在已經60年了。
3
巴菲特與芒格
(1)人生初見
1957年,巴菲特的事業剛剛起步,他還要過51年才能成為世界上最有錢的人。
當時,巴菲特管理的投資基金,只有30萬美元的規模,全部來自於信任他的親戚。
相對於巴菲特的抱負和能力來說,這個數字實在是小的可憐。而只有親戚的投資,沒有社會資金,巴菲特的公司,還談不上是一家市場化的企業。他不得不每天四處去拉投資。
那天晚上,巴菲特去鎮上的醫生戴維斯家裡,費盡口舌,想讓他投1萬美元進來。
巴菲特注意到,戴維斯醫生似乎並不感興趣。他講得口乾舌燥,戴維斯卻聽得心不在焉。
談完以後,戴維斯醫生說,我要和太太商量一下。
銷售員都知道,「要和太太商量一下」,是拒絕的一種委婉托詞。當客戶這樣說時,生意一般是要黃。
巴菲特也覺得沒希望了。
很快,戴維斯夫婦就決定了。他對巴菲特說:我投10萬美元。
巴菲特驚呆了。
顧不上失禮,巴菲特問戴維斯:「我看到您剛才根本就沒有認真聽,為什麼您會決定投錢給我呢?
戴維斯醫生說:「因為你讓我想起了一個人,查理·芒格。」
這是巴菲特第一次對芒格這個名字留下深刻印象。他很想知道,這個能讓人如此信任,以至於自己只是和他有點相似,就能得到別人大筆投資的人,究竟是什麼樣子。
2年以後,巴菲特終於如願以償。
1959年,芒格回家處理父親葬禮事宜。他小時候的玩伴,戴維斯醫生的兒子,跟他說,介紹一個朋友給你認識,你們倆很相像。
那天晚上,巴菲特走進約定的地點珍妮咖啡館,見到一個人在高談闊論,他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據旁觀者稱,巴菲特那天出奇地安靜,平時酷愛主導談話的他,一個晚上都在耐心地聽別人說話。
那個談話的人,就是芒格。
巴菲特後來回憶說,聽了一會兒,芒格被他自己講的笑話逗得在地上打滾——我也一樣。
這是真正的一見鍾情。他們彼此都對對方留下深刻印象,交談得意猶未盡。桌上的其他人對他們來說似乎都不存在,他們的眼裡只有對方。
第二天,他們又相約在一起。兩個人之間的話題談不完。芒格拉著巴菲特只顧聊,當別人要開口說話時,他還不耐煩地揮手示意別人不要打斷他倆的聊天。
一個月後,巴菲特專程飛到加州去看芒格。芒格在家裡接待巴菲特,並且把他介紹給自己認識的富豪們。巴菲特的客戶,有很多都是芒格圈子裡的人。可以說,是芒格把巴菲特從內巴拉斯加平原帶到了富庶的西海岸。
巴菲特與芒格初次見面的咖啡館谷歌地圖
(2) 事業絕配
芒格最崇拜的本傑明·富蘭克林曾經寫過一篇妙文:《選擇愛人的建議》。
在文中,富蘭克林建議年輕人要選擇比自己年紀大的女人作為愛人,並且提出了8個理由。
巴菲特借鑒了這篇文章,提出了《選擇合夥人的建議》。
他說:
1.要選擇比你更聰明、更有智慧的人;
2.他不會在你面前炫耀他的高明;
3.在你犯下重大錯誤的時候,他不會事後諸葛亮,也不會生你的氣;
4.他應該慷慨大方,會投入自己的錢並努力為你工作而不計報酬;
5.他能夠在漫漫長路上與你結伴同游,給你不斷帶來快樂。
巴菲特說,我很早就建立了這個原則,並決定完全遵守。而全部符合我這些特殊要求的人,只有芒格一個。
富蘭克林在《選擇愛人的建議》中,提到選擇一個年紀比你大的愛人的8個理由,最關鍵的一個是:她會很感激你。
巴菲特說,我不知道芒格是不是因為其他7個標准而選擇了我,但我絕對符合富蘭克林的第8個標准:我對芒格的感激,無以言表。
巴菲特確實有理由這樣說,因為芒格對他的幫助,的確很大。
巴菲特是師從格雷漢姆起家。但是,師從格雷漢姆,最多隻能成為格雷漢姆。
是芒格讓巴菲特在格雷漢姆的投資哲學上繼續升華,形成了巴菲特—芒格投資哲學。因為有了芒格,巴菲特才成其為巴菲特,而不是格雷漢姆第二。
芒格學識淵博,思想深邃,思考和投資有自己的一套邏輯框架。
巴菲特開玩笑地把芒格稱為「令人生厭的說不先生」,因為芒格一天到晚對他的想法「say no」。
但是,只要芒格說不的事情,巴菲特絕對不做。他把芒格看作是投資的最後一道關,只要芒格不看好的,他就不投。
共事50多年,他們從來沒有吵過一次架。
巴菲特最愛用的一句口頭禪是「查理和我」(Charlie and I)。
每一年的伯克希爾年會,他倆永遠都是坐在一起,你唱我和。
巴菲特個人傳記《滾雪球》的作者評論說「到最後,他倆能互相讀懂對方腦子里的東西,無需說話,只靠心靈感應就可以。」
芒格對巴菲特,也絕對是真愛。
他的太太南希回憶說,第一次與巴菲特會面那天,芒格一回來就興奮地說,今天遇到了一個非常好的朋友。
芒格每年夏天都會帶全家人去明尼蘇達州的星島度假。當有客人來時,都是他的兒子去接,但是巴菲特來的時候,一定是他親自去接。
有一次,芒格開著船接巴菲特,結果把船弄翻了,巴菲特差點淹死。
後來,芒格專門自己設計建造了一艘超級遊艇。不過,巴菲特再也沒去過星島。
是巴菲特發現了芒格在投資上的才能,並且極力勸說他放棄法律,做投資。
芒格後來回憶說:「我從巴菲特那裡得到的最好建議,是不要再搞法律。他說法律當個愛好還行,當成事業就太蠢了。」
對此,巴菲特解釋說:「因為(搞法律)不能完全發揮他的才能。」
芒格特別重視金錢,不是因為愛錢,而是覺得金錢能幫助他自由和獨立。
顯然,做投資,尤其是和巴菲特一起做投資,是實現自由和獨立的最好方式。
巴菲特給與芒格的,不僅是知遇之恩,更是發揮才能的平台與機會。
而芒格,也絕不會因為自己的貢獻而邀功。他心甘情願地躲在巴菲特背後。看著巴菲特成為世界首富,得到的財富是自己的幾十倍,完全不嫉妒。
如同巴菲特所說,他們的確是天造地設,天作之合。巴菲特學的是商科,沒有法律經驗;芒格學的是法律,沒有投資經驗;巴菲特喜歡出頭露面,與人交往;芒格喜歡低調行事,安靜閱讀。兩個人完全互補。
正是在兩人的默契配合下,伯克希爾不斷創下一個又一個投資的奇跡,成為歷史上最成功的投資公司。也是世界前10大最有價值企業裡面,唯一不做實業,完全以錢生錢的公司。
4
人生難得是知己
在人類歷史上,我們常常看到熱血沸騰的共創大業、盪氣回腸的兄弟情深、感人肺腑的高深流水。但是,把這三個都結合到一起的,極其罕見。
巴菲特和芒格做到了。
我們知道,厲害的人,內心都很高傲。
有巴菲特那種能力與成績的人,誰會願意把自己的助手捧得那麼高,高到幾乎成為自己人生導師的地步?
像芒格那麼睿智和有才的高手,誰會願意只當一個配角,在兩人共同努力賺取的財富中,讓對方取得825億,自己只取17億?
太難,太難!
相反,在太多太多的合作關系中,我們見到無數的互相提防、居功自傲、爭權奪利,甚至反目成仇。
當你環顧四周,你就會覺得巴菲特和芒格的故事,有多麼彌足珍貴。
劉震雲在小說《一句頂一萬句》里,深刻描寫了人類的孤獨:你找遍全世界,愣是找不到一個能真正懂你的,能說得來的人。
我特別羨慕巴菲特和芒格。不是為他們創造的財富,而是為他們之間這么美好的一種關系,為他們彼此能找到一個聊得來的人。
人說,商場是爾虞我詐的戰場。每一個企業家,都是孤獨的。
但是其實,世界有另外一種運作的方式。巴菲特和芒格,用他們半個多世紀的友情,向我們提供了絕佳的模板。
在我做咨詢的過程中,我也碰到過這么一對。
董事長和CEO共同創業11年,從未紅臉。董事長讀書不多,但是知人善用,對CEO完全信任。CEO能力超群,好學上進,甘當配角。他們一起把公司從幾十萬收入,做到現在二十多億,公司還在快速發展中,即將成為行業領頭羊。
也許他們的事業做不到巴菲特和芒格那麼大,但是我相信他們內心的富足,不輸於人。
也許,把你的心向世界打開,對人多一點信任、多一點寬容,你能夠找到自己的芒格,或者巴菲特。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B. 重讀經典——股神巴菲特20年前的那場演講
導讀: 本文是巴菲特1998年在佛羅里達大學商學院的演講。個人認為這是巴菲特最經典的演講,沒有之一。每次重讀都有不一樣的啟發,每次以不同的角色重讀都有不一樣的收獲。值得收藏的畢生智慧!
以下是演講內容:
我先簡單說幾句,把大部分時間留下來回答大家的問題。我想聊聊大家關心的話題。
請各位提問的時候一定要刁鑽。你們問的問題越難,才越好玩。什麼都可以問,就是不能問上個月我交了多少稅,這個問題我無可奉告。
各位同學,你們畢業之後未來會怎樣?我簡單說說我的想法。各位在這所大學能學到大量關於投資的知識,你們將擁有成功所需的知識。
既然各位能坐在這里,你們也擁有成功所需的智商,你們還有成功所需的拼勁。你們大多數人都會成功地實現自己的理想。
但是最後你到底能否成功,不只取決於你的頭腦和勤奮。我簡單講一下這個道理。
奧馬哈有個叫彼得•基威特的人,他說他招人的時候看三點: 品行、頭腦和勤奮 。他說一個人要是頭腦聰明、勤奮努力,但品行不好,肯定是個禍害。 品行不端的人,最好又懶又蠢 。
我知道各位都頭腦聰明、勤奮努力,所以我今天只講品行。為了更好地思考這個問題,我們不妨一起做個 游戲 。
各位都是 MBA 二年級的學生,應該很了解自己周圍的同學了。假設現在你可以 選一個同學,擁有他今後一生之內 10% 的收入 。
你不能選富二代,只能選靠自己奮斗的人。請各位仔細想一下,你會選班裡的哪位同學,擁有他今後一生之內 10% 的收入。
你會給所有同學做個智商測試,選智商最高的嗎?未必。你會選考試成績最高的嗎?未必。你會選最有拼勁的嗎?不一定。因為大家都很聰明,也都很努力,我覺得你會主要考慮定性方面的因素。
好好想想,你會把賭注壓在誰的身上?也許你會選你最有認同感的那個人,那個擁有領導能力,能把別人組織起來的人。
這樣的人應該是慷慨大方的、誠實正直的,他們自己做了貢獻,卻說是別人的功勞。我覺得讓你做出決定的應該是這樣的品質。
找到了你最欽佩的這位同學之後,想一想他身上有哪些優秀品質,拿一張紙,把這些品質寫在紙的左邊。
下面我要加大難度了。為了擁有這位同學今後一生 10% 的收入,你還要 同時做空另一位同學今後一生 10% 的收入 ,這個更好玩。
想想你會做空誰?你不會選智商最低的。你會想到那些招人煩的人,他們可能學習成績優秀,但你就是不想和他們打交道,不但你煩他們,別人也煩他們。
為什麼有人會招人煩?原因很多,這樣的人可能自私自利、貪得無厭、投機取巧或者弄虛作假。類似這樣的品質,你想想還有什麼,請把它們寫在剛才那張紙的右邊。
看看左右兩邊分別列出來的品質,你發現了嗎?這些品質不是把橄欖球扔出 60 米,不是 10 秒鍾跑完 100 米,不是相貌在全班最出眾。左邊的這些品質,你真想擁有的話,你可以有。
這些是關於行為、脾氣和性格的品質,是能培養出來的 。在座的各位,只要你想要獲得這些品質,沒一個是你得不到的。
再看一下右邊的那些品質,那些令人生厭的品質,沒一個是你非有不可的,你身上要是有,想改的話,可以改掉。
大多數行為都是習慣成自然 。我已經老了,但你們還年輕,想擺脫惡習,你們年輕人做起來更容易。
常言道, 習慣的枷鎖,開始的時候輕的難以察覺,到後來卻重的無法擺脫 。這話特別在理。
我在生活中見過一些人,他們有的和我年紀差不多,有的比我年輕十幾二十幾歲,但是他們染上了一些壞習性,把自己毀了,改也改不掉,走到哪都招人煩。他們原來不是這樣的,但是習慣成自然,積累到一定程度,根本改不了了。
你們還年輕,想養成什麼習慣、想形成什麼品格,都可以,就看你自己怎麼想了。
本•格雷厄姆,還有他之前的本•富蘭克林,他們都這么做過。
本•格雷厄姆十幾歲的時候就觀察自己周圍那些令人敬佩的人,他對自己說:「我也想成為一個被別人敬佩的人,我要向他們學習。」格雷厄姆發現學習他敬佩的人,像他們一樣為人處世,是完全做得到的。
他同樣觀察周圍遭人厭惡的人,擺脫他們身上的缺點。我建議大家把這些品質寫下來,好好想想,把好品質養成習慣,最後你想買誰 10% 的收入,就會變成他。
你已經確定擁有自己 100% 的收入,再有別人的 10%,這多好。你選擇了誰,你都可以學得像他一樣。
Question 1:有傳言說您是救贖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買家之一,到底發生了什麼,能給我們講講嗎?
巴菲特 :這件事非常耐人尋味。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由來,相信在座的大多人都知道,實在太令人感慨了。
(註: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曾是全球最耀眼的對沖基金公司,在金融危機中遭遇滑鐵盧。這有一個背景材料——《兩位諾獎得主 + 一群金融天才,何以一敗再敗?》)
約翰•梅里韋瑟、艾瑞克•羅森菲爾德、拉里•希利布蘭德、格雷格•霍金斯、維克多•哈格哈尼,還有兩位諾貝爾獎桂冠得主羅伯特•默頓和邁倫•舒爾茲,把他們這 16 個人加起來,他們的智商該多高,隨便從哪家公司挑 16 個人出來,包括微軟,都沒法和他們比。
第一,他們的智商高得不得了。
第二,他們這 16 個人都是投資領域的老手。他們不是倒賣服裝發的家,然後來搞證券的。他們這 16 個人加起來,有三四百年的經驗了,一直都在投資這行摸爬滾打。
第三,他們大多數人都幾乎把自己的整個身家財產都投入到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他們把自己的錢也投進去了。他們自己投了幾億的錢,而且智商高超,經驗老道,結果卻破產了。真是讓人感慨。
要讓我寫一本書的話,書名我都想好了,就叫《聰明人怎麼做蠢事》,我的合夥人說我的自傳可以叫這個名字。
但是,我們從長期資本這件事能得到很多啟發。長期資本的人都是好人。我尊重他們。當我在所羅門焦頭爛額的時候,他們幫過我。他們根本不是壞人。
但是他們為了賺更多的錢,為了賺自己不需要的錢,把自己手裡的錢,把自己需要的錢都搭進去了。這不是傻是什麼?絕對是傻,不管智商多高,都是傻。
為了得到對自己不重要的東西,甘願拿對自己重要的東西去冒險,哪能這么干?我不管成功的概率是 100 比 1,還是 1000 比 1,我都不做這樣的事。
假設你遞給我一把槍,裡面有 1000 個彈倉、100 萬個彈倉,其中只有一個彈倉里有一顆子彈,你說:「把槍對准你的太陽穴,扣一下扳機,你要多少錢?」我不幹。你給我多少錢,我都不幹。
要是我贏了,我不需要那些錢;要是我輸了,結果不用說了。這樣的事,我一點都不想做,但是在金融領域,人們經常做這樣的事,都不經過大腦。
有一本很好的書,不是書好,是書名好。這是一本爛書,但是書名起得很好,是沃爾特•古特曼寫的,書名是《一生只需富一次》。這個道理難道不是很簡單嗎?
假設年初你有 1 億美元,如果不上杠桿,能賺 10%,上杠桿的成功率是 99%,能賺 20%,年末時你有 1.1 億美元,還是 1.2 億美元,有區別嗎?沒一點區別。
要是年末你死了,寫訃告的人可能有個筆誤,雖然你有 1.2 億,但他寫成了 1.1 億。多賺的錢有什麼用?一點用沒有。對你、對你的家人,對別人,都沒用。
要是虧錢了的話,特別是給別人管錢,虧的不但是錢,而且顏面掃地、無地自容,把朋友的錢都虧了,沒臉見人。
我真理解不了,怎麼有人會像這 16 個人一樣,智商很高、人品也好,卻做這樣的事,一定是瘋了。他們吃到了苦果,因為他們太依賴外物了。
我臨時掌管所羅門的時候,他們和我說,六西格瑪的事件、七西格瑪的事件傷不著他們。他們錯了。 只看過去的情況,無法確定未來金融事件發生的概率 。
他們太依賴數學了,以為知道了一隻股票的貝塔系數,就知道了這只股票的風險。要我說,貝塔系數和股票的風險根本是八竿子打不著。
會計算西格瑪,不代表你就知道破產的風險。我是這么想的,不知道現在他們是不是也這么想了。說真的,我都不願意以長期資本為例。我們都有一定的概率會攤上類似的事,我們都有盲點,或許是因為我們了解了太多的細枝末節,把最關鍵的地方忽略了。
亨利•考夫曼說過一句話:「 破產的有兩種人,一種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一種是什麼都知道的 。」說起來,真是令人扼腕嘆息。
同學們,引以為戒。我們基本上沒借過錢,當然我們的保險公司里有浮存金。但是我壓根沒借過錢。
我只有 1 萬塊錢的時候都不借錢,不借錢不一樣嗎?我錢少的時候做投資也很開心。我根本不在乎我到底是有 1 萬、10 萬,還是 100 萬。除非遇上了急事,比如生了大病急需用錢。
當年我錢很少,但我也沒盼著以後錢多了要過不一樣的生活。
從衣食住行來看,你我之間有什麼差別嗎?我們穿一樣的衣服,我們都能喝天賜的可口可樂,我們都能吃上麥當勞,還有更美味的 DQ 冰淇淋,我們都住在冬暖夏涼的房子里,我們都在大屏幕上看橄欖球賽。你在大電視上看,我也在大電視上看。我們的生活完全一樣,沒多大差別。
要是你生了大病,會得到良好的治療。如果我得了大病,也會得到良好的治療。我們唯一不一樣的地方是我們出行的方式不同。
我有一架小飛機,可以飛來飛去,我特別喜歡這架飛機,這是要花錢的。除了我們出行的方式不同,你說有什麼是我能做,但你做不了的嗎?
我有一份我熱愛的工作,但我一直都在做我喜歡的工作。當年我覺得賺 1000 美元是一大筆錢的時候,我就喜歡我的工作。
同學們, 做你們喜歡的工作。要是你總做那些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只是為了讓簡歷上的工作經歷更漂亮,那你真是糊塗了 。
有一次,我去做一個演講,來接我的是一個 28 歲的哈佛大學的學生。我聽他講完了他的工作經歷,覺得他很了不起。
我問他:「以後你有什麼打算?」他說:「等我 MBA 畢業後,可能先進一家咨詢公司,這樣能給簡歷增加一些分量。」
我說:「你才 28 歲,已經有這么漂亮的工作經歷了,你的簡歷比一般人的漂亮 10 倍。你還接著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不覺得有點像年輕的時候把性生活省下來,留到歲數大的時候再用嗎?
或早或晚,你們都應該開始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 。
我覺得我說的話,大家都聽明白了。各位畢業之後,挑一個自己真心喜歡的工作,別為了讓自己的簡歷更漂亮而工作,要做自己真心喜歡的。
時間久了,你的喜好可能會變,但在做自己喜歡的事的時候,早晨你會從床上跳起來。
我剛從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畢業,就迫不及待地希望立刻為格雷厄姆工作。我說我不要工資,格雷厄姆說我要的薪水太高了。我一直騷擾他。回到奧馬哈後,我做了三年股票經紀人,一直給格雷厄姆寫信,告訴他我發現的投資機會。
最後,我終於得到了機會,在他手下工作了一兩年。那是一段寶貴的經歷。總之,我做的工作始終都是我喜歡的。
你財富自由之後想做什麼工作,現在就該做什麼工作,這樣的工作才是理想的工作。做這樣的工作,你會很開心,能學到東西,能充滿激情。每天會從床上跳起來,一天不工作都不行。
或許以後你喜歡的東西會變,但是現在做你喜歡的工作,你會收獲很多。我根本不在乎工資是多少。不知怎麼,扯得有點遠了。
總之,如果你現在有1塊錢,以為將來有2塊錢的時候,自己能比現在過得更幸福,你可能想錯了。你應該找到自己真心喜歡做的事情,投入地去做。
別以為賺10倍或20倍能解決生活中的所有問題,這樣的想法很容易把你帶到溝里去。
在不該借錢的時候借錢,或者急功近利、投機取巧,做自己不該做的事,將來都沒地方買後悔葯。
Question2:您喜歡什麼樣的公司?
巴菲特 :我喜歡我能看懂的生意。先從能不能看懂開始,我用這一條篩選,90% 的公司都被過濾掉了。
我不懂的東西很多,好在我懂的東西足夠用了。世界如此之大,幾乎所有公司都是公眾持股的。所有的美國公司,隨便挑。首先,有些東西明知道自己不懂,不懂的,不能做。
有些東西是你能看懂的。可口可樂,是我們都能看懂的,誰都能看懂。可口可樂這個產品從 1886 年起基本沒變過。可口可樂的生意很簡單,但是不容易。
我不喜歡很容易的生意,生意很容易,會招來競爭對手。我喜歡有護城河的生意。我希望擁有一座價值連城的城堡,守護城堡的公爵德才兼備。
有的生意,我看不出來十年後會怎樣,我不買。一隻股票,假設從明天起紐約股票交易所關門五年,我就不願意持有了,這樣的股票,我不買。
我買一家農場,五年裡沒人給我的農場報價,只要農場的生意好,我就開心。我買一個房子,五年裡沒人給我的房子報價,只要房子的回報率達到了我的預期,我就開心。
人們買完股票後,第二天一早就盯著股價,看股價決定自己的投資做得好不好。糊塗到家了。買股票就是買公司,這是格雷厄姆教給我的最基本的道理。
買的不是股票,是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權。只要公司生意好,而且你買的價格不是高得離譜,你的收益也差不了。投資股票就這么簡單。要買你能看懂的公司,就像買農場,你肯定買自己覺得合適的。沒什麼復雜的。
這個思想不是我發明的,都是格雷厄姆提出來的。我特別走運。19 歲的時候,我有幸讀到了《聰明的投資者》。我六七歲的時候就對股票感興趣,11 歲時第一次買股票。我一直都在自己摸索,看走勢圖、看成交量,做各種技術分析的計算,什麼路子都試過。
後來,我讀到了《聰明的投資者》,書里說,買股票,買的不是代碼,不是上躥下跳的報價,買股票就是買公司。我轉變到這種思維方式以後,一切都理順了。道理很簡單。所以說,我們買我們能看懂的公司。
在座的各位,沒有看不懂可口可樂公司的,但是某些新興的互聯網公司呢,我敢說,在座的各位,沒一個能看懂的。
今年在伯克希爾的股東大會上,我說要是我在商學院教課,期末考試時,我會出這樣的題目,告訴學生一家互聯網公司的信息,讓他們給這家公司估值。哪個學生給出了估值,我就給他不及格。(笑)
無論什麼時候,都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樣才能做好投資。必須把生意看懂了,有的生意是我們能看懂的,但不是所有生意我們都能看懂。
Question 3:能否講講您在商業中犯的錯誤?
巴菲特 :對於我和我的合夥人查理•芒格來說, 我們犯過的最大的錯誤不是做錯了什麼,而是該做的沒做 。
在這些錯誤中,我們對生意很了解,本來應該行動,但不知道怎麼了,我們就在那猶豫來猶豫去,什麼都沒做。
有些東西我們不明白就算了,但有些東西是我們能看明白的,本來可以賺幾十億、幾百億的,卻眼睜睜看著機會溜走了。
我本來可以買微軟賺幾十億,但這不算數,因為我一直搞不懂微軟。 但是醫葯股,我本來是可以賺到幾十億的,這些錢是我該賺到的,我卻沒賺到 。
當柯林頓當局提出醫療改革方案後,所有的醫葯股都崩盤了。我們本來可以買入醫葯股大賺特賺的,因為我能看懂醫葯股,我卻沒做這筆投資。
至於各位能看到的錯誤,幾年前我買入美國航空優先股是個錯誤。當時我手裡閑錢很多。手裡一有閑錢,我就容易犯錯。
查理讓我去酒吧喝酒去,別在辦公室里待著。但我還是留在辦公室,兜里有錢,就做了傻事。每次都這樣。當時我買了美國航空的優先股。沒人逼我,是我自己要買的。
現在我有一個 800 熱線電話,每次我一想買航空股,就打這個電話。電話那邊的人會安撫我。
我說:「我是沃倫,又犯了想買航空公司的老毛病。」他們說:「繼續講,別停下,別掛電話,別沖動。」最後那股勁就過去了。
我買了美國航空以後,差點把所有錢都虧進去,真是差一點全虧了。我活該虧錢。
我買入美國航空,是因為它是一隻很合適的證券,但它的生意不好。對所羅門的投資也一樣。我根本不想買它的生意,只是覺得它的證券便宜。這也算是一種錯誤。
本來不太喜歡公司的生意,卻因為喜歡證券的條款而買了。這樣的錯誤我過去犯過,將來可能還會犯。最大的錯誤還是該做的沒做。
我想告訴大家, 人們總說通過錯誤學習,我覺得最好是盡量從別人的錯誤里學習 。不過,在伯克希爾,我們的處事原則是, 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 。
我有個合夥人,查理•芒格,我們一起合作 40 年了,我們從來沒紅過臉。我們對很多東西看法不一樣,但是我們不爭不吵。
我們從來不想已經過去的事。我們覺得未來有那麼多值得期待的,何必對過去耿耿於懷。不糾結過去的事,糾結也沒用。人生只能向前看。
你們從錯誤里或許能學到東西,但最重要的是只投資自己能看懂的生意。如果你像很多人一樣,跳出了自己的能力圈,聽別人的消息買了自己毫不了解的股票,犯了這樣的錯,你需要反省,要記得只投資自己能看懂的。
你做投資決策的時候,就應該對著鏡子,自言自語:「我要用每股 55 美元的價格買入 100 股通用 汽車 ,理由是……」自己要買什麼,得對自己負責。一定要有個理由,說不出來理由,別買。
是因為別人在和你閑聊時告訴你這只股票能漲嗎?這個理由不行。是因為成交量異動或者走勢圖發出了信號嗎?這樣的理由不行。你的理由,一定是你為什麼要買這個生意。我們恪守這個原則,這是本•格雷厄姆教我的。
Question4:和身處華爾街相比,住在偏遠的小城市有什麼好處?
巴菲特 :我在華爾街工作過一兩年,我在東西海岸都有朋友。我喜歡拜訪他們。每次和他們見面,都能得到一些靈感。
思考投資的最佳方法還是獨自一人待在房間里,靜靜地想 。要是這樣不行,別的辦法也都沒用。
在任何類似市場的環境中,你都很容易受到影響,做出過激的反應,華爾街是個典型的市場環境。在華爾街,你覺得每天不做點什麼都不行。
錢德勒家族花了 2000 美元買下了可口可樂公司,選中了可口可樂這樣的公司,別的什麼都不用做了,該做的事就是不做別的。1919 年都不應該賣,但是錢德勒家族後來把他們的股票賣了。
你該怎麼做呢?一年找到一個好的投資機會,然後一直持有,等待它的潛力充分釋放出來。
在一個人們每五分鍾就來回喊報價的環境里,在一個別人總把各種報告塞到你面前的環境里,很難做到持有不動。華爾街靠折騰賺錢。你靠不折騰賺錢 。
要是在座的各位每天都相互交易自己的投資組合,所有人最後都會破產,所有的錢最後都會進到中間商的口袋裡。
換個做法,你們都持有一般公司組成的投資組合,50 年裡你們都一動不動,最後你們都會很有錢,你們的券商會破產。
券商像這樣一個醫生,他讓你換葯的次數越多,他賺的越多 。他要是給你一種葯,把你的病根治了,他只能做成一筆買賣,一筆交易,然後就沒了。如果他能讓你相信每天換各種葯吃對 健康 有益,這對他有好處,對賣葯的有好處,你會虧很多錢。你的身體好不了,還會破財。
任何刺激你瞎折騰的環境,都要遠離 。華爾街無疑就是這樣的環境。
我回到奧馬哈之後,每半年都去大城市一次。我每次都列一個清單,把自己要做的事寫下來,比如要調研的公司等等。這些路費都沒白花,該做完的事,做完了,我就回到奧馬哈思考。
Question5:請講講您對分散投資的看法?
巴菲特 :這個要看情況了。如果不是職業投資者,不追求通過管理資金實現超額收益率的目標,我覺得應該高度分散。
我認為 98% 到 99% 的投資者應該高度分散,但不能頻繁交易,他們的投資應該和成本極低的指數型基金差不多。只要持有美國的一部分就可以了,這樣投資,是相信持有美國的一部分會得到很好的回報,我對這樣的做法毫無異議。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這么投資是正路。
如果想積極參與投資活動,研究公司並主動做投資決策,那就不一樣了。
既然你走上研究公司這條路,既然你決定投入時間和精力把投資做好,我覺得分散投資是大錯特錯的。那天我在 SunTrust 的時候,說到過這個問題。 要是你真能看懂生意,你擁有的生意不應該超過六個 。
要是你能找到六個好生意,就已經足夠分散了,用不著再分散了,而且你能賺很多錢。
我敢保證,你不把錢投到你最看好的那個生意,而是再去做第七個生意,肯定會掉到溝里。靠第七個最好的主意發家的人很少,靠最好的主意發家的人很多。
所以,我說任何人, 在資金量一般的情況下,要是對自己要投資的生意確實了解,六個就很多了,換了是我的話,我可能就選三個我最看好的 。
我本人不搞分散。我認識的投資比較成功的人,都不搞分散,沃爾特•施洛斯是個例外,沃爾特的投資非常分散,他什麼東西都買一點,我說他是挪亞,什麼東西都來兩個。
Question6:如果能重新活一次,為了讓生活更幸福,您會怎麼做?
巴菲特 :希望我的回答,大家聽了不會覺得不舒服。 要是我重新活一次的話,我只想做一件事,選能活到 120 歲的基因。
我其實是非常幸運的。我經常舉一個例子,覺得可能會對各位有啟發,所以花兩分鍾時間講講。
假設現在是你出生前 24 小時,一個神仙出現了,他說:「孩子,我看你前途無量,我現在手裡有個難題,我得設計你出生後生活的世界,我覺得太難了,你來設計吧。
你有 24 小時的時間, 社會 規則、經濟規則、政府規則,這些都給你設計,你還有你的子孫後代都在這些規則的約束下生活。」
你問了:「我什麼都能設計?」神仙說:「對,什麼都能設計。」你說:「沒什麼附加條件?」
神仙說:「有一個附加條件。你不知道自己出生後是黑人還是白人,是富有還是貧窮,是男人還是女人,是身體健壯還是體弱多病,是聰明過人還是頭腦遲鈍。你知道的就一點,你要從一個裝著 58 億個球的桶里選一個球。」
我把這個叫 娘胎彩票 。你要從這 58 億個球里選一個,這是你一生之中最重大的決定,它會決定你是出生在美國還是阿富汗,智商是 130 還是 70。
選出來之後,很多東西都註定了。你會設計一個怎樣的世界?
我覺得用這種思維方式可以很好地看待 社會 問題。
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會選到哪個球,所以在設計世界的時候,你會希望這個世界能提供大量產品和服務,你希望所有人都能過上好日子。你會希望這個世界的產品越來越豐富,將來你的子孫後代能越過越好。
在希望世界能提供大量產品和服務的同時,還要考慮到有的人手氣太差,拿到的球不好,天生不適合這個世界的體系,你希望他們不會被這個世界拋棄。
我天生非常適合我們現在的這個世界。我一生下來就具備了分配資金的天賦。這其實沒什麼了不起的。
如果我們都被困在荒島上,永遠回不來,我們所有人里,誰最會種地,誰最有本事。我再怎麼說我多擅長分配資金,你們也不會理我。
我趕上了好時候 。蓋茨說,要是我生在幾百萬年前,早成了動物的盤中餐。他說:「你跑不快,也不會爬樹,什麼都不行,剛生下來就得被吃了。你生在今天是走運。」
既然我運氣這么好,我就要把自己的天分發揮出來,一輩子都做自己喜歡的事,交自己喜歡的人。只和自己喜歡的人共事。
要是有個人讓我倒胃口,但是和他走到一起,我能賺 1 億美元,我會斷然拒絕,要不和為了錢結婚有什麼兩樣?
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為了錢結婚,要是已經很有錢了,更不能這樣了,你們說是不是?我不為了錢結婚。
我還是會一如既往地生活,只是不想再買美國航空了!
謝謝
作者:廬風
C. 查理 芒格傳
《查理·芒格傳》:為什麼說查理·芒格是比巴菲特更聰明的人?
核心書摘
《巴菲特幕後智囊:查理·芒格傳》是目前國內唯一一本由傳主查理·芒格和股神巴菲特授權的傳記,作者珍妮特·洛爾用了三年的時間,深度訪問了查理·芒格本人和與他相關的33位人士,真實地還原了股神巴菲特的幕後智囊——查理·芒格的傳奇人生。全書披露了芒格從律師成長為投資家的過程、芒格與巴菲特相遇相知的過程,展現了投資大鱷芒格敏銳的投資眼光和獨特的財富觀。
適合誰讀
· 創業者
· 合夥人
· 投資人
關於作者
珍妮特·洛爾,美國著名的財經記者和暢銷書作家,同時也是證券分析和價值投資領域的研究專家,被媒體譽為「當代價值投資權威」。她出版過很多著作,有《本傑明•格雷厄姆談價值投資》、《格雷厄姆經典投資策略》、《沃倫·巴菲特如是說》等,這些作品已經被翻譯成16種語言,被全球近2萬個圖書館收藏。此外,她的眾多文章還刊登在《新聞周刊》、《洛杉磯時報》等權威媒體上。
學什麼?查理·芒格是如何成為頂級投資人的
傑出的投資人、51年年復合增長率19.2%的投資奇跡創造者、伯克希爾的靈魂人物、被巴菲特兒子贊為最聰明的人……投資界最神秘低調的大咖查理•芒格,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與巴菲特有什麼淵源,他身上又有怎樣的獨特魅力呢?
《巴菲特幕後智囊:查理·芒格傳》就講述了查理·芒格的傳奇人生。作者通過對芒格本人、家人及密友長達三年的近距離了解訪談,重現了芒格從律師成長為投資家的經歷,講述了芒格經歷過金融危機、戰爭退學、離異喪子等一系列困境後,仍然蔽型有條不紊地推進自己的計劃,仍一以貫之地秉持勤勞樸素、正直善良的品德,向我們展現了頂級投資人的人格魅力。
你還會發現
· 芒格和巴菲特的合作是如何開始的;
· 芒格人生的轉折點分別是哪幾次;
· 芒格能夠成長為優秀投資家的原因有哪些。
一、困境重重的窮律師
首先,我們來看看查理·芒格的第一個身份:困境重重的窮律師。
1924年,查理·芒格出生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一個叫奧馬哈市的小鎮上,六年後,股神巴菲特在這個地方誕生,他們兩家就隔了幾個街區。查理·芒格的家境還不錯,父親是個律師,他也算得上半個「贏在起跑線上的人」了。但幸運沒有眷顧他的一生,而立之前的芒格,就經歷了好幾次大的波折。
第一次波折,發生在芒格剛剛考上大學的時候。1941年,17歲的芒格離開家鄉去密歇根州立大學讀書。沒多久震驚世界的珍珠港事件爆發,芒格不得不退學入伍參加戰爭。
剛入伍的時候,芒格的處境並不好,每天晚上都要在冰天雪地的帳篷里消旅度過,但艱苦的環境,反而燃起了芒格對生活的熱情,他說他要生一堆孩子,蓋一棟房子,房子里有很多書,有足夠的財富可以過上自由的生活。這是芒格第一次談及理想宏橋猜,之後他的所有努力也都是為了讓這個理想成真。
21歲的時候,芒格在服役期間遇到了他的第一任妻子南希,很快芒格又迎來了他的第一個兒子。兒子出生了,戰爭結束了,芒格也退伍了,退伍後還順利考取了哈佛法學院的學位,後來還子承父業做了律師,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但沒想到的是,等待芒格的竟是另一次波折。
1953年芒格和南希離婚了,才離婚沒多久,他9歲的兒子就被查出了白血病,那時候,白血病還是根本無法治癒的絕症,確診的第二年,芒格的兒子就去世了,如今芒格提起兒子,還是會說:「我想像不到生命中有什麼經歷比眼睜睜地看著一個孩子一點點死去更糟糕的了。」
芒格在最黃金的年齡,連續遭遇了婚姻的失敗和喪子之痛。精神上被打擊就算了,財務上芒格也逐漸力不從心了,因為沒有醫療保險,所有的醫葯費用都要芒格自己支付,那時候的芒格幾乎要破產了。
但芒格沒有被接踵而來的苦難和不幸擊倒,正如芒格的一個兒子小查爾斯說:「他就是能夠義無反顧地擺脫這些悲劇的困擾。」事實上,芒格經歷的常人難以忍受的苦難,反而磨煉了他的品格,讓他永葆積極的人生觀。
離婚3年後,芒格在一位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的介紹下,認識了他的第二任妻子,他的新妻子也叫 「南希」,這意味著新生活要開始了,但新困難也要來了。當時芒格和第一任妻子已經有兩個女兒,第二任妻子又帶了兩個繼子過來,後來芒格又和第二任妻子生了三個男孩和一個女孩,也就是說芒格有8個子女需要撫養,巨大的家庭壓力讓芒格成了一個實實在在的窮律師。
二、勤奮上進的投資人
在如此巨大的經濟壓力下,查理·芒格後來是怎麼走出困境,賺到他人生第一桶金的呢?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芒格的第二個身份:勤奮上進的投資人。
芒格的人生轉折,來源於祖父教給他的一個道理,祖父說:「專注地做好手頭的事,節約開支,投資未來」。而芒格手頭的事,就是服務好他的客戶。
有一次,芒格接了一個案子,他知道客戶說不準哪天就會過來和他討論行動計劃,於是他熬夜加班分析案情,覺得這個案子只可能有三種解決方案,然後對每一種方案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結果,客戶第二天就來了,不出所料,客戶提出的正是芒格預備方案中的一種情況。這時候律師事務所的主任讓芒格回去准備具體方案,明天客戶過來接著討論。芒格這才站起來說:「我現在就可以把方案拿出來」。這個舉動震驚了客戶,從那以後,芒格就成了那位客戶的指定律師。
正因為芒格著眼於手頭的事,才贏得了越來越多客戶的信任,很多人也開始願意在更廣泛的領域和芒格進行合作,這為芒格的投資生涯打開了一扇窗。
芒格能從律師轉變為投資人,要感謝律所一個叫布斯的客戶,芒格之前是布斯的專職律師,一來二去的兩人就慢慢成為了好朋友。布斯的爺爺去世的時候,布斯找芒格幫忙處理遺產問題。遺產中有一塊加州理工大學街對面空地,布斯的老爸覺得那片空地沒多大用處,就准備賣出去,這時候芒格敏銳地看出了那塊空地的價值。
60年代的洛杉磯正是人口大量湧入的時期,而加州理工大學所在的帕薩迪那市恰好是洛杉磯郊區的一個大衛星城市,所以芒格認為那塊土地是有前途的,於是就建議布斯說:「你應當從你爸手裡把土地買下來,自己建公寓,搞房地產開發。」
就這樣,芒格和布斯一人出了10萬美元開發起了樓盤。最後果然不出芒格所料,房地產開發大獲全勝,倆人每人掙了50萬美元。
到這里,你可能會發現,芒格的投資理念其實和我們中國古代的投資理念如出一轍,司馬遷所著的《史記·貨殖列傳》中,就記錄了一個理財的小故事。
公元前497年,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被圍困在會稽山上,處境困難之際,越王任用了謀士計然。計然為了越國日後的昌盛,把自己知道的經商之道一股腦全跟越王說了,他說:「知斗則修備,時用則知物,二者形則萬貨之情可得而觀已。」這話說的是知道要打仗,就要做好准備,了解貨什麼時候會被人需要、被人購買,才算是真正懂得了商品貨物,善於將「時」和「用」二者相對照,那麼各種貨物的供需行情就能看得很清楚了。
接著計然又用「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物之理也。」來告誡越王勾踐在天氣乾旱的時候,就要備好船,好在洪澇的時候賣出去;而洪澇的時候,就要備好馬車,在乾旱時賣出去,這樣做才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
最後計然用一句話概括了買賣貨物的道理,他說:「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財幣欲其行如流水。」這句話是說物價貴到極點,就會返歸於賤;物價賤到極點,就要返歸於貴,當貨物貴到極點的時候,要及時賣出,把貨物視作糞土;當貨物賤到極點的時候,就要及時買進,把它們當作珠寶,如此一來貨幣的流通周轉才能像水那樣源源不斷。
後來越王勾踐就真的按計然策略治理了越國十年,越國富有了,就能用重金去收買兵士,讓兵士們沖鋒陷陣了,士兵們勇猛那一洗前恥、滅掉吳國不就指日可待了嗎?
計然的策略中最核心的思想「旱則資舟,水則資車」(天氣大旱的時候賣出車馬買進舟船,大水的時候再賣出舟船買進車馬)和「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貨物貴到極點的時候,要及時賣出,而賤到極點的時候,及時買進)說的不就是發現商機後低買高賣的道理嗎?芒格也正是把握住了市場規律,在加州理工大學所在的帕薩迪那市行情低迷時,及時買入,在市場升溫的時候,及時出手才獲得高利潤的。
自那以後,嘗到甜頭的芒格趁熱打鐵,繼續開發了第二棟、第三棟、第四棟樓,短短三年的時間,芒格就積累了高達140萬美元的收入,上個世紀60年代的140萬美元,那可是一筆巨額的財富,芒格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就是這么來的。
如今我們分析,芒格作為一個房產新手,能快速獲利,其實和他發現了當時開發房地產的兩個秘密有很大關系。
一個是關於樓層的秘密。芒格在開發第一棟樓後發現,底層的樓房賣得特別快,樓層高的房子賣起來明顯要慢很多。所以他從第二棟房子開始就堅持不蓋高樓了。密度很低的平層,單價雖然高,可是每次開發出來都供不應求,賣得都很好。
另一個是關於綠化的秘密。芒格發現當時很多開發房地產的老闆都不願意在綠化上面花錢,各個小區的綠植也是怎麼省錢怎麼來,但芒格認為綠化是一個核心賣點,在樹木上投入的錢,將來會帶來三倍的回報,所以他開發的房子,綠化都很好,當然賣得也很好。
三、股神背後的掌舵者
芒格在賺到第一個100萬之後,是怎麼利用這筆錢的呢?又是如何開啟自己的投資巔峰的?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芒格的第三個身份:股神背後的掌舵者。
這就不得不說到,芒格生命中的貴人巴菲特了。這兩人是怎麼認識的呢?原來,芒格和巴菲特有一位共同的朋友戴維斯醫生,戴維斯醫生認為芒格是他認識的朋友中非常獨特聰明的人,當然他還認識另一個獨特又聰明的人,那就是巴菲特,他覺得有必要讓兩個人認識一下,於是就舉辦了一個晚宴,邀請了巴菲特夫婦和查理·芒格夫婦。
就是那一面,奠定了兩人的交情,巴菲特和查理·芒格聊得那叫一個投緣,據說芒格端起茶杯倒水的時候都要伸起另一隻胳膊阻止別人說話,以免打擾他和巴菲特的聊天。
在巴菲特的影響和建議下,芒格終於開始參與到證券投資里來。不過一開始兩個人並不是正式的合夥人,用巴菲特的話說,他倆當時的關系是「行情好的時候,是初級合夥人,行情不好的時候反而成了資深合夥人了」。
但兩人的正式合作終究要開始,他們第一次合作的業務便是收購藍籌印花公司。這一次的合作也為後來兩人的金融帝國埋下伏筆,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詳細講講。
藍籌印花,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奇怪,其實藍籌是這個公司的名字,印花是公司的業務。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很多像超市、商場和加油站這類的零售企業,喜歡用禮品券做促銷活動。人們買了東西花了錢,就能夠獲得相應的禮品券,這些禮品券積攢到一定數量,就能夠兌換獎品,少的可以換一些小孩的玩具、文具,多了就能換手錶、烤箱等價值更高的禮品。
最開始,這些禮品券是店家自己發放的,後來這種促銷形式越來越受歡迎,就有了專門發行禮品券的公司,這些禮品券可以在不同的商店通用,有點「積分兌換禮物」的意思,而藍籌印花公司就是加州最大的一家禮品贈券銷售公司。
1970年,加州數十家小型零售商聯合狀告藍籌印花公司壟斷市場,之後美國司法部對藍籌印花公司作出了「非股東零售商未認購股份必須在公開市場予以出售」的決定,而要出售的這部分股權佔了藍籌印花公司總股份的55%。看準了時機的芒格連夜趕回奧馬哈,勸巴菲特趕緊收購、勿失良機。
最終,巴菲特和他的伯克希爾公司出資收購了藍籌印花公司45%的股份,芒格收購了8%的股份。後來,芒格將自己那8%的股份也注入到伯克希爾公司,巴菲特成功進入了藍籌印花公司的董事會。巴菲特和芒格在這次收購中共斥資 4000 萬美元,但三年之後,這部分財富已經膨脹到了10億美元。
後來,他們又用這些錢投資喜詩糖果公司、可口可樂公司、蘋果公司,賺得是盆滿缽滿,所以收購藍籌印花公司可謂是芒格整個投資歷史上的重要轉折,而他能夠在其他人忽視的業務當中,敏銳地發現真正的投資價值,才是他能夠取得這些勝利的關鍵。
四、低調朴實的金融家
到這里,你可能認為芒格成為今天的金融大鱷,憑借的就是精明的算計和商業的敏感,這的確是他成功的原因,但決不是最重要的原因,芒格能夠成為金融領域的大師,不僅是因為他聰明,更是因為他正直、善良、有良知。最後,我們來看看芒格的第四個身份:低調朴實的金融家。
芒格從事的股權投資,很多時候並不是簡簡單單點個滑鼠就可以的,他要親自參與到很多具體的工作里,和被投資的團隊建立默契和信任。如果他只是精明地算計,恐怕永遠不可能贏得那麼多人的支持,更不可能和巴菲特一起建立起伯克希爾這個商業帝國。
有一年芒格要收購一家公司,這家公司是創始人的兩個姑姑當年各借了8萬美元辦起來的,後來創始人去世了,但公司既沒有給兩個老人利息,也沒有歸還欠款,所以那8萬美元的欠條在兩位老人手裡成了一張廢紙。芒格的合夥人知道這個情況後就說:「咱們就算以低於8萬美元的價格買她們的欠條,她們肯定也願意」。可是芒格卻沒有以精明商人的身份和兩位老人談條件,他還是堅持按照8萬美元的原價買了她們手裡的欠條。
收購了這家公司的股權後,之前勸芒格可以低價買欠條的那個合夥人因為家裡需要用錢,就想退出他的股份,換成現金。芒格問:「你想要多少?」合夥人想了想說:「20萬美元」。芒格聽完之後回答:「不對,你錯了」。合夥人一聽立馬就後悔了,心說:該死的,因為我需要20萬美元,所以才報了這么高的價格,這下看來20萬是沒戲了。沒想到這時候芒格卻說:你那份股份值30萬美元。
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芒格的確是個好的金融家,但這不代表他沒有生活。你可能想像不到,芒格還是個設計師,他有一艘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雙體遊艇,那艘遊艇是他自己設計的。芒格也是一位出色的建築師,他喜歡自己建造房子,從最初的圖紙設計到之後的每一個細節,他都要全程參與。他捐助的斯坦福大學研究生院宿舍樓、哈佛高中科學館都是他親自設計的。
查理·芒格有錢,他有自己的私人飛機,但他公務出行的時候永遠是乘公共航空的經濟艙,有人問他有自己的飛機幹嘛不坐?他回答說:「第一,一個人坐專機太浪費油了;第二,商用飛機要更安全;第三,我希望我這一輩子都不要脫離平凡的生活。」芒格不希望自己因為擁有了財富而被孤立,失去和世界的聯系,他熱愛平凡的生活。
多年以來,芒格作為股神背後的良師益友,和巴菲特一起創造了財富神話。兩人在長達50年的時間里能夠如此默契,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擁有相同的財富觀:一方面他們有強烈的賺錢慾望,尋找能夠讓財富增值的一切辦法;另一方面,他們又視金錢如糞土,從不去費心追求奢華的生活。芒格賺錢的目的很簡單,就像他在20歲服役時暢想的那樣,是為了能有「一堆孩子、一幢房子、房子里有很多書,還有足夠的財富可以過上自由的生活」。
如今,芒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他有一個大家庭:8個子女,15個孫子孫女,現在,他已經開始退居幕後,享受天倫之樂了。
總結
查理·芒格的人生並不一帆風順,他先後經歷了金融危機、戰爭退學、離異喪子等一系列困難時刻,但在這個過程中他依然恪守著美國西部的傳統精神,專注於做好手頭的事、勤勞樸素、正直善良,再加上敏銳的投資眼光和巴菲特的神助攻,最終打造出了今天的伯克希爾帝國。
巴菲特的長子霍華德說:「我爸爸是我所知道的世界上第二聰明的人,第一是誰?查理·芒格。」這話並不誇張,巴菲特創造的許多經典投資案例,有相當一部分都是芒格幫他物色的。就連巴菲特的好友比爾·蓋茨也說:「如果沒有芒格的輔佐,巴菲特恐怕很難做得這么好。」
但查理·芒格和巴菲特的情誼遠不止合作夥伴那麼簡單,有一次,在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有人提出了芒格繼承人的問題,巴菲特表示,他從沒有考慮要找人接替芒格的位置,他說這對他來說是一件難以想像的事。既然如此,那我們就一起期待這兩位年近百歲老夥伴在未來繼續相互扶持、共同書寫投資界的傳奇吧!
恭喜你和「今今樂道」讀書會一起讀完了你生命中的第 1356 本書,希望今天的內容能給你有益的啟發。(拆書人:越讀者)
《巴菲特幕後智囊:查理·芒格傳》金句:判斷出什麼是你所不想要的並迴避掉它,那你就會得到你所希望的。
了解芒格的生平及思想,對所有投資人和所有尋求自我定位的人都意義重大。
點「分享」按鈕,把芒格的事業觀、價值觀、財富觀送給需要的朋友,幫助他建立起自己的投資理念,逐漸成長為有遠見卓識的投資人。
D. 查理·芒格的名言
1、不要同一頭豬摔跤,因為這樣你會把全身弄臟,而對方卻樂此不疲。
2、許多IQ很高的人卻是糟糕的投資者,原因是他們的品性缺陷。我認為優秀的品性比大腦更重要,你必須嚴格控制那些非理性的情緒,你需要鎮定、自律,對損失與不幸淡然處之,同樣地也不能被狂喜沖昏頭腦。
3、我認識一位製造釣鉤的人,他製作了一些閃閃發光的綠色和紫色魚餌。我問:「魚會喜歡這些魚餌嗎?」「查理」,他說,「我可並不是把魚餌賣給魚的呀」。
4、我想自己不是受到良好教育的典範,我是自己學會通過閱讀而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的。我一生中常常如此。我經常是更喜歡已經作古的傑出導師而不喜歡仍在人世的老師。
5、在遭遇一件令你難以接受的悲劇時,你永遠也不能因為擺脫不掉它的困擾、在生活中再屢遭失敗而讓這一件悲劇變成兩件、三件。
6、生活就是一連串的「機會成本」,你要與你能較易找到的最好的人結婚,投資與此何其相似啊。
7、我喜歡資本家的獨立。我素來有一種賭博傾向。我喜歡構思計劃然後下賭注,所以無論發生什麼事我都能泰然處之。
8、一個素質良好的企業和一個苟延殘喘的企業之間的區別就在於,好企業一個接一個輕松地作出決定,而糟糕的企業則不斷地需要作出痛苦的抉擇。
9、如果你的思維完全依賴於他人,只要一超出你的領域,就求助專家建議,那麼你將遭受很多災難。
10、本傑明·格雷厄姆有一些盲點,他過低估計事實,而那些事實值得花大本錢投入。
11、我從不為股票而支付內在價值,除非像沃倫·巴菲特那種人所掌管的股票,只有很少人值得為了長期利益投資一點,投資游戲總是蘊含考慮質量與價格,技巧就是從你付出的價格中獲得更好的質量,很簡單。
12、人們低估了那些簡單大道理的重要性。我認為,在某種意義上說,伯克夏·哈薩維是一個教導性的企業,它教會一種正確的思維體系。最關鍵的課程是,一些大的道理真的在起作用。我想我們的這種滲透已經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因為它們是如此簡單。
13、所謂投資這種游戲就是比別人更好地對未來作出預測。你怎樣才能夠比別人做出更好的預測呢?一種方法是把你的種種嘗試限制在自己能力許可的那些個領域當中。如果你花費力氣想要預測未來的每一件事情,那你嘗試去做的事情太多了。你將會因為缺乏限制而走向失敗。
14、人類並沒有被賦予隨時隨地感知一切、了解一切的天賦。但是人類如果努力去了解、去感知——通過篩選眾多的機會——就一定能找到一個錯位的賭注。而且,聰明的人會在世界提供給他這一機遇時下大賭注。當成功概率很高時他們下了大賭注,而其餘的時間他們按兵不動,事情就是這么簡單。
15、我與巴菲特工作這么多年,他這個人的優點之一是他總是自覺地從決策樹的角度思考問題,並從數學的排列與組合的角度思考問題。
16、分散投資只會令自己分身不暇,宜重錘出擊,集中火力專攻少數優質企業,創富路上便能一本萬利。
17、要記住那些竭力鼓吹你去做什麼事的經紀人,都是被別人支付傭金和酬金的,那些初涉這一行、什麼都不懂的投資者不如先從指數基金入手,因為它們畢竟由公共機構管理,個人化的因素少一些。一個投資者應當掌握格雷厄姆的基本投資方法,並且對商業經營有深入的了解,你要樹立一個觀念:對任何價值進行量化,並比較不同價值載體之間的優劣,這需要非常復雜的知識架構。
18、芒格大體上同意「市場是有效率的」這種說法,「正因如此,成為一個聰穎的投資者就尤其艱難。但我認為市場不是完全有效的,因此這個部分的有效性(some what efficient)就能夠帶來巨大的盈利空間,令人咋舌的投資紀錄很難實現,但絕非不可能,也不是金字塔頂尖的人才能做到,我認為投資管理界高端30%-40%的人都有這個潛力。學院派贊美多樣化的投資理念,這對優秀的投資者是一個傷害。波克夏風格的投資者極少嘗試多樣化。學院派的觀點只會使你對自己的投資紀錄與平均水平相差不遠、感受好一點而已。」
19、我們不會把450億美元隨便撂在那兒,但你必須能判斷出那個高科技股票直躥雲霄的癲狂時刻並控制自己遠離。你掙不到任何錢,但卻可能倖免於滅頂之災。
20、對於被動式投資者而言,不同國家的文化對他們有不同的親和特質。有些是可信賴的,比如美國市場,有些則充滿不確定風險。我們很難量化這種親和特質和可信的原因,所以很多人就自欺欺人。這很危險,對於新興市場而言這是最重要的研究課題。
21、芒格認為,深刻理解怎樣變成一個卓越的投資者,有助於成為一個更好的經營者,「反之亦如是。沃倫經營產業的方式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我敢打賭我們一半的生意巴菲特都不曾涉足,但這種輕松的管理方式帶來的績效卻有目共睹。巴菲特是一個從不介入微觀管理的優秀經營者。
22、本傑明·富蘭克林之所以能有所貢獻,是因為他有(資金)自由。」他說,「我常 想做一個對人類有用的人,而不願死得像一個守財奴一樣。但有時,我離這樣一種思想境界還差得很遠。
23、我就想知道我會死在何處,然後我永遠不去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