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投資學股票價值
㈠ 國際投資學的間接投資
一,定義
國際間接投資——是指個人或機構購買外國發行的股票,公司債券或政府債券,只謀取股息,利息或買賣該證券的差價收益,而不取得對籌資者經營活動控制權的一種投資方式,也可以把國際間接投資稱為國際證券投資。
國際證券投資
國際信貸投資
國際信託投資
國際股票投資
國際證券投資
國際間接投資
(二)國際證券投資的特點
期限的可選擇性,高投機性和高風險性
(三)國際證券投資發展的原因
商品經濟發展 規模經濟 資金需求
(間接融資)
∑閑置資金 後顧之憂 取代國際信貸融資
1980—1989年國際銀行凈貸款額從$ 1600億下降為0億,而國際債券的發行凈額從0億上升到$ 2500億。據英國《銀行家》1990年的統計,在國際資本市場上,證券融資額占整個金融市場融資額的85%。
變現需求
虛擬資本
一級市場
二級市場 一,國際股票概念
指國際股票市場上交易的或是在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的股票,它並非是區別於國內股票的特別的股票名稱(不同與國際債券)。國內股票轉化為國際股票有兩個途徑:
其一,在境內外同時上市;
其二,如果一國的資本市場較為開放,該國公司股票只在境內上市,但其中一部分被非居民所購買。
二,股票的種類
普通股
優先股
其它創新工具:
累積優先股(Cumulative Preferred Stock)
可轉換優先股( Convertible Preferred Stock )
累積可轉換優先股( Cumulative Convertible Preferred Stock )
參與優先股( Participating Preferred Stock )
累積優先股(Cumulative Preferred Stock)——指公司當年的盈餘達不到優先股應分的股利,其不足部分在其後年度分配盈餘時給予補足的股份。
參與優先股( Participating Preferred Stock )——指在按原定比例分配股利之後,如公司還有盈餘,還可以同普通股一起參與剩餘盈餘分配的股份。
可轉換優先股( Convertible Preferred Stock )——指股份有限公司按規定的條件和比例將優先股轉換為普通股或公司債券。優先股無論是轉換為普通股或公司債券,對增加股份有限公司籌資與投資者投資的靈活性都有積極作用。可轉換優先股在國外已日益流行。
累積可轉換優先股( Cumulative Convertible Preferred Stock )——指同時具有累積優先股與可轉化優先股特徵的優先股。
三,股票價格
股票價格的種類
1,面值(Par Value)——指股票的票面上所標明的每股金額。它只在股票發行時對投資者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股票的發行價格並非以面值為准,可能溢價或折價發行,面值已經失去意義。國際股票的面值貨幣為公司所屬國的法幣。
2,市值(Market value)——或股票的市價,指在交易所中買賣雙方確定的某一時點的價格。
3,凈值(Net value)——指通過對發行股票的公司的財務報表的分析計算而得出,又稱股票的帳面價值。
凈值=(資產總額-債務總額-優先股的總面值)÷普通股總數
4,內在價值(Intrinsical Value)——它把公司現有的財務狀況和將來的盈利前景結合起來,並把未來的收益折算成現值。計算公式:
P0=D1/(1+i)+D2 /(1+i)2+…+ Dn/(1+i)n=
P0——內在價值,D1, D2 … Dn代表第1,2…及第n年的每股股息收入,i表示資本還原率(貼現率或必要報酬率)
假設股息在一定時期內將按一個固定比例g增長,若前一年每股支付的股息為D0,則第二年的股息D1= D0(1+ g ) ,則第三年的股息D2= D1(1+ g )= D0(1+ g )2
則 Dn= D0(1+ g )n
P0=
5,面值,市值,凈值和內在價值的關系
股票的市值不僅與面值相脫離,而且與凈值不相等,但凈值可以作為長期投資判斷的重要依據之一,如果是市值高於凈值的股票,市價可能回落,反之,則上漲。同樣,內在價值對市場判斷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6,影響股票市價變動的因素
股價的變動由每股股息和銀行利率決定的,即Pm=D/I
Pm, D, I分別代表股票市價,預期的每股股息額和銀行利率。因此,凡是能影響企業分派股息和銀行利率等因素的,都會對股價的變動產生影響。
內部因素
公司的經營狀況: 好 盈利 股息總量 Pm
公司的股息政策:收益積累與分配關系 Pm
宏觀經濟因素
經濟周期:經濟周期的高漲階段 消費,投資和 出口高漲 Pm
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
財政支出政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 Pm
稅收政策:
正常情況下,稅收的高低與企業的凈收益成反比。如進口稅提高會增加經營成本,所得稅提高則企業的凈收益減少,降低股息,股價下跌。
金融政策:
再貼現率提高(緊縮銀根),商業銀行成本提高,則 Pm下跌, 反之則反是;
銀行存款准備金比率提高(緊縮銀根) ,商業銀行成本提高,則 Pm下跌, 反之則反是;
公開市場操作:央行出售證券(國債) (緊縮銀根),減少流通中的貨幣流量,利率上升,則 Pm下跌, 反之則反是。
產業政策:
產業政策:產業差別政策會引起不同企業的價格 不同的變化。
其它因素:
政治因素
心理因素
非理性因素
時間及季節變動因素
四,股票交易的程序與方式
收集信息
投資決策
委託經紀人代為買賣
投資者經紀公司交易所競價 清算所
五,股票行情指數(Stock Market Index)
股票行情指數——指股票市價變動指數。它是由金融服務等中介機構運用其廣泛的信息來源和專門知識編制而成,對投資者了解股市行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非系統風險(Unsystem Risk)——指由於各個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不同股票的價格上升,有的股票的價格下降,且升降的也不相同,這種變動給投資者帶來的風險。預測該風險很困難。
系統風險( System Risk )——宏觀經濟情況(如經濟周期,宏觀經濟政策等)的變動,引起多數股票的價格都發生趨勢相同的變動。預測該風險很困難。
六,國際上馳名的股票指數
指編制所選用的股票均屬於一國范圍之內,但參加交易的可以包括外國投資者。
1,道·瓊斯股價平均指數(Dow Jone Averages)
是美國各種股票指數中歷史最悠久(1889年開始編制),最著名的一種,在國際上影響也比較大,由美國《華爾街日報》的出版者道·瓊斯公司的創始人查 理斯·道開始編制。
現在採用的股票指數共分四組:
(1)30家工業公司股價平均數;最具代表性(媒體報道)
(2) 20家運輸公司股價平均數;
(3) 15家公用事業公司股價平均數;
(4) 前三組共65種的股價平均數。
道·瓊斯股價平均指數(Dow Jone Averages)是以1928年10月1日為基期,將選用的各種股票價格用簡單算術平均數法求得平均數(股票價格平均數=入選股票的價格之和/入選股票的數量),作為100。然後以同樣的方法計算出比較期的平均數,再與基期相比較,計算出的百分數即為比較期的股價平均數。例如,1999年12月31日的股價平均數為11497。12,即表示該日的股價平均數約為1928年10月1日的115倍
2,標准·普爾股票指數由美國最大的證券研究機構——標准·普爾公司編制的股票價格指數,在美國與道指齊名。
3,日經指數(日經平均股價) 系由日本經濟新聞社編制並公布的反映日本股票市場價格變動的股票價格平均數。該指數從1950年9月開始編制。
4,金融時報股票指數全稱是「倫敦《金融時報》工商業普通股股票價格指數」,由英國《金融時報》公布發表的。
5,香港恆生指數 由香港生銀行於1969年11月24日始發布。恆生股票價格指數包從香港500多家上市公司中挑出來的33家有代表性且經濟力雄厚的大公司股票作為成份,佔香港股票市值的68。8%,1964年7月31日為基期。 一,債券的特點
債權與債務關系
期限的有限性
收益的確定性
二,債券的分類
1,地理范圍劃分
國內債券(Domestic Bonds)
國際債券(International Bonds):外國債券(Foreign
Bonds)如Yankee Bonds Samurai Bonds Bulldog Bonds ;
歐洲債券(Eurobonds)
續前
2,按發行者的性質劃分
公司債券:
無擔保債券
有擔保債券
政府債券:
國債(National Bonds)
國庫券(Tresuries)
地方債券(Local Bonds)
市政債券(Municipal Bonds)
㈡ 學習國際金融的作用是什麼
1、了解並掌握國際收支、外匯匯率、匯率制度、外匯儲備、國際金融市場、國際金融協調與合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外匯交易、國家金融風險管理的知識與技能;
2、系統理解國家收支調節、匯率決定、國際資本流動、國際金融危機、國際貨幣體系改革、開放經濟下內外均衡矛盾的政策工具與調控原理等現代國際金融理論的最新進展。
3、並通過相關理論的學習提高分析和解決國際金融領域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2)國際投資學股票價值擴展閱讀
學科特點
1、宏觀性
國際金融學應集中於經濟的宏觀方面,從國民經濟整體角度來分析和解決問題,使之具有高度的理論概括性以及統一的分析框架。目前國內的國際金融學教科書大都強調宏觀與微觀的統一,理論與實務的並重,這種做法是否合理仍值得商榷。
一方面,作為宏觀分析的國際金融學理論與微觀分析的金融市場操作、金融工具之間缺少必要的有機聯系,難以組織到一個統一的分析框架中。由此編寫的將宏觀與微觀、理論與實務合一的國際金融學教科書,難免顯得有較強的堆砌感,篇幅過長並容易沖淡核心理論的學習;
另一方面,許多國際金融實務問題與國際投資學、金融市場學、國際信貸學及國際結算學等學科的內容重復交叉的現象十分突出,完全可以而且應該在上述課程中進行相應擴展以包涵進去,這樣在學科體繫上更加自然.更符合開放經濟社會的經濟環境,也有利學生學習掌握。
2、綜合性
國際金融學是一門具有交叉性質的邊緣性學科,這種綜合性可以從國際金融學與其他學科的研究性質的橫向比較和與其他學科的研究范圍的縱向比較兩方面來認識。從橫向比較看,盡管國際金融學是研究國際經濟的貨幣面,但在實際研究中又不能不帶有一定的綜合性。
例如,分析國際資本流動對經濟的影響問題時,勢必要突破貨幣銀行學只對經濟的貨幣面進行分析的做法,而是比較廣泛地涉及到宏觀經濟的各個方面;
從縱向比較看,國際金融學的研究范圍覆蓋了—個開放經濟體經濟的內部部分、外部部分以及國際間的經濟關系這一傳統上由不同學科進行分工的領域,並且要找出將這三者貫穿起來的一條主線。國際金融學自產生起就具有非常強烈的政策意義,這一特點是許多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
例如,從流行於六七十年代的國際金融教材看,是以布雷頓森林體系及固定匯率下的政策分析為導向,而80年代國際金融學又是以浮動匯率制及匯率政策理論為導向。再如,在國際金融學中處於基礎地位的重要理論,如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多恩布希模型、丁伯根模型等均為政策導向型。
㈢ 試述風險與收益
[轉載][上海證券報]
風險與收益的關系
進行投資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收益,但是在有些情況下最後實際獲得的收益可能低於預期收益,有些投資根本沒有收益甚至血本無歸。比如在進行股票投資時,由於價格下跌,賣出股票時的價格低於買入股票時的價格,造成了投資的損失,這就是風險。又比如,在進行債券投資時,債券發行者不能按時還本付息,甚至不能拿回本金,給投資者造成損失,這也是投資的風險。
當然,在專業投資者看來,風險並不僅僅是實現的收益低於預期的收益。在他們看來,當實際收益高於預期收益時也是風險。比如賣出股票後,股票價格走勢高於預期的價格,即使賣出股票的實現收益高於預期收益,表面上沒有損失,但是賣出股票就等於失去了獲利的機會。因此對於賣方來說,實現的收益高於預期的收益也是一種風險。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投資風險是指投資最終的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的偏離,或者說是證券收益的不確定性,包括預期收益變動的可能性和變動幅度的大小。這里的偏離既可能是高於預期收益,也可能是低於預期收益。
在證券投資中,收益和風險的基本關系是:收益與風險是相對應的,就是說風險大的證券要求的收益率也高,而收益率低的投資往往風險也比較小,正所謂"高風險,高收益;低風險,低收益"。在股票市場上,如果預期一隻股票的價格會漲得很高,通常股票的價格已經不低了,此時作出買入的投資決定,那麼在股票價格下跌的情況下就會損失慘重。同樣,在股票市場允許做空的時候,如果預期一隻股票的價格會跌得很厲害,而股票的價格已經不高了,此時作出賣空的投資決定,那麼在股票價格上漲的時候也會損失慘重。這時,股票就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徵。
在理論上,風險與收益的關系可以用"預期收益率=無風險利率+風險補償"來表示。無風險利率是指把資金投資於某一沒有任何風險的投資對象而能得到的利息率,實際上並不存在無風險的利率。一段時間來我們把銀行存款當作無風險的利率,現在銀行經過商業化改造已成為一個企業或公司,已經不是以國家信用來擔保,因此銀行存款也是有風險的。相對而言,國家發行的債券尤其是短期的國庫券,有國家信用和稅收的擔保,而且流動性好、風險很低,因此通常把它的利率作為無風險利率。
當然,既然要投資就要承擔風險,要取得比較高的預期收益就要面臨比較大的風險。就如股票投資和債券投資一樣,股票投資的風險大於債券投資,股票價格上漲50%的情況並不少見,而債券價格卻很難漲50%。所以債券投資的風險比較低,其投資收益也比較低,現在國債投資的到期收益率一般是2%-3.5%左右。
在不同的環境和條件下,不同的投資行為的風險也不同,投資者會根據風險和收益的情況調整投資的方向。比如目前的股票市場一年多來跌了不少,股票市場的風險比較大,投資者就會減少股票投資轉向債券投資。特別是,如果把債券持有到期,那麼此種情況下就沒有價格風險,剩下的主要是信用風險或者叫簽字風險。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現在無風險證券和債券投資基金比較受投資者的歡迎。
㈣ 高分急求學習國際投資學得感受和啟示·以及對課程建議!!
體會巴菲特的簡單投資學
很多朋友知道我是做外匯投資的,而且成績穩定,都會說,那你一定很聰明,智商很高,另外數學很好.對於朋友們對我智商的殷切期望,我想是讓大家不夠滿意的.我並非一個絕頂聰明的人,雖然我在理工科大學學習的時候讀書成績不錯,學起來也很輕松,不過我並不是那其中最出類拔萃的一個.在我的投資生涯里,我感覺到,其實投資要看的一些東西,只要有正常智商的人都能學得會,並非難到要去做個火箭專家那樣的.
今天重看巴菲特先生的文章<學投資賺錢很簡單 會讀書就行>股神在文章中說,"我的工作就是閱讀"股神閱讀大量的企業財務報告."我閱讀我所關注的公司年報,同時我也閱讀他的競爭對手的年報,這些是我最主要的閱讀材料"可見在投資的時候,客觀全面地了解關注的股票的情況是投資第一步,就是做到"知己知彼"知道關注股票的公司的所有,包括它的競爭對手.但芭菲特並不僅僅閱讀公開披露信息,他還會閱讀非常多的相關書籍和資料,並且進行調查研究,尋找年報後面的真相"我看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大部分是不公開的)的態度,與我看待冰山一樣(大部分隱藏在水下面)."在這里看來,股神的投資秘訣可以說沒有什麼秘訣就是深入了解和研究一個公司,在這個研究步驟,需要深入細致地探討,包括方方面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股神也指出"學習投資的學生們只需要接受兩門課程的良好教育就足夠了,一門是如何評估企業的價值,另一門是如何思考市場價格".我認為這兩句話非常精闢,已經道出了股神投資理念的精髓.對於評估企業的價值,方法如前所述,就是閱讀和研究,而思考市場價格,則是看懂,目前的整體金融市場所處的階段及所關注的股票的市場價格所處的階段.而我做外匯投資,也正是圍繞著這兩點展開.不同的是,我做的是評估貨幣的價值,美元,歐元等;然後看懂現在市場所處的價格階段,再採取相應的投資策略.可以說這兩句話,這兩門功課對於金融市場的所有投資皆是最根本最基本的原則.但是具體如何更精準地評估企業價格和思考市場價格,那是我們需要不斷提高的東西,股神已經把投資的最有用的原則告訴公眾,投資所遵循的靈魂我們每個人,人人平等,都知道了,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在這個框架里,添加內容,無論如何,只有在這個大原則的基礎上,才能展開其中的深入細致的研究,也才能有穩定的贏利系統.最後向股神致敬,並且,祝願每位投資人都好好體會這兩句話,把他們運用到自己的投資生涯中去.
㈤ 國際資本流動理論的國際投資直接理論
70年代是跨國公司迅猛發展的年代。據聯合國跨國公司中心公布的資料,1973年全球共有跨國公司9 481家,擁有子公司30000家以上。跨國公司的發展,使它日益成為國際投資的主體,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僅以美國為例,美國跨國公司在整個70年代對發達國家的直接投資就從510億美元增至l 57l億美元,增長2.08倍。跨國公司的海外投資活動,給國際投資帶來了一系列的新問題,並向傳統的國際資本流動理論提出了挑戰。因為跨國公司海外投資的原因不能從傳統的利潤差異上得到解答,尤其是在一個有效益的資本市場可以將貨幣從低利國轉移到高利國的情況下,純粹的利益無法解釋海外的直接投資。於是,「產業組織論」便應運而生了。
1、壟斷優勢論
該理論最早由美國學者金德爾伯格(C.P.Kindleberger)和海默(S.A.Hymer)等人提出。所謂壟斷優勢,是指跨國公司所擁有的「獨占性的生產要素優勢」,包括資本集約程度高、技術先進、高強的開拓新產品的能力、完善的銷售系統以及科學的經營管理方式等。
他們認為,應從產業組織形式上,從跨國公司擁有的壟斷優勢上去尋找一國為什麼會對外投資的答案。他們指出,一個公司之所以到海外投資就是因為這些公司在技術、專利、資金及管理上有壟斷優勢,而且這些優勢能夠通過產業組織轉移到國外又不被當地競爭對手所掌握。因此,雖然在與當地企業的競爭中,這些公司在運輸、通信成本及了解當地法律經濟環境上處於不利地位,但壟斷優勢完全可以抵消這些劣勢,從而使跨國公司海外投資獲得高於國內的收益。金德爾伯格還認為,擁有這些優勢的多數是一些大寡頭壟斷企業,它們既可在國內,也可在全球發揮其生產、營銷上的規模經濟效益。
他們的理論後來被眾多學者在不同的角度上加以發展和完善。如赫希(S.Hirseh)從生產和科研開發的模型經濟效益上強調了直接投資的成本降低作用;夏派羅(D.M.Shapiro)在研究了外國在加拿大的投資後得出結論,大型的高科技企業,比一般性的企業更具有進入或退出某行業的能力,資本流動性更強更靈活,因此,它們有能力在合適的地方投資,而不受國界限制;克魯格曼(P.R.Krugman)和凱夫斯(R.E.Caves)觀察到直接投資通常分兩類,一類是平行投資,另一類是「垂直投資」。他們通過產品模型論證了垂直投資則是為了整個生產過程一體化,避免上游產品或原材料價格扭曲和供給波動,在海外設立分支機構以保障供給,降低成本,增加壟斷實力的結果。
2、市場內部化理論
在產業組織論基礎上作出的另一種投資理論即巴克利(P.J.Buekley)和卡森(M.C.Casson)的市場內部化理論或市場不完善論。所謂市場內部化,主要是指把市場建立在公司內部,以公司內部市場取代公司外部市場。該理論的出發點是探討外部市場的不完全性,從這種不完全性與跨國公司分配其內部資源的關系,來說明對外直接投資的決定因素。
該理論認為,由於外部市場的不完全性,如果將企業擁有的半成品、工藝技術、營銷訣竅、管理經驗和人員培訓等「中間產品」通過外部市場進行交易,就不能保證企業實現利潤的最大化。企業只有利用對外直接投資方式,在較大的范圍內建立生產經營實體,形成自己的一體化空間和內部交換體系,把公開的外部市場交易轉變為內部市場交易,才能解決企業內部資源配置效率與外部市場的矛盾。這是因為內部化交易會使交易成本達到最小化,在內部市場里,買賣雙方對產品質量與定價都有準確的認識,信息、知識和技術也可得到充分的利用,從而減少貿易風險,實現利潤最大化。
該理論認為,外部市場的不完全性體現在很多方面,主要有:(1)壟斷購買者的存在,使議價交易難以進行;(2)缺乏遠期的套期市場,以避免企業發展的風險;(3)不存在按不同地區、不同消費者而實行差別定價的中間產品市場;(4)信息不靈;(5)政府的干預等。為了減少這些市場不完善所帶來的影響,使企業擁有的優勢和生產的中間產品有理想的收益,企業一般都會投資於海外。
該理論進一步指出,市場最終能否內部化,取決於以下四個因素:產業特定因素(產品性質、外部市場結構和規模經濟等)、地區特定因素(地理距離、文化差異、社會特點等)、國家特定因素(國家的政治制度、財政制度等)和公司特定因素(不同企業組織內部市場管理能力等)。其中最關鍵的是產業特定因素。
這種理論,是對付市場不完全性的一種有力措施。它解釋了通過直接投資所建立的跨國公司,可以取得內部化的優勢--降低交易成本並減少風險。它也在'定程度上或一定范圍內解釋了戰後各種形式的對外直接投資,包括跨國經營的服務性行業的形成與發展,如跨國銀行等。但這種理論僅是一種微觀的分析,沒有從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高度分析跨國公司的國際生產與分工,並且也忽視了工業組織與投資場所等問題。
3、產品周期論
與產業組織理論相關的另一個國際投資理論是維農(R.Vernon)的「產品周期論」。維農認為,企業產品生產周期的發展規律,決定了企業需要佔領海外市場並到國外投資。他指出,產品在其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各有特點。在產品創新階段,創新國佔有優勢,一般是國內市場需求較大,這時最有利的是安排國內生產,國外的需求通過出口就可以得到滿足。產品進入成熟階段之後,產品性能穩定,國外市場日益擴大,消費的價格彈性增入,這時就迫切需要降低成本。如國內生產邊際成本加運輸成本超過廠了在國外生產的平均成本,如果還存在著國外的勞動力價格差異,那麼在國外生產就更為有利。而且在這個階段,國外的競爭者也會出現,因為隨著產品的輸出,技術也會逐漸外泄,這時就會出現創新的產品技術優勢喪失的危險。為了維持市場,阻止海外競爭,就需要到國外去建立分支。這個階段上的投資對象往往是與母國需求相似、技術水平差異不大的國家。當產品最後進入標准化階段,生產已經規范化時,價格競爭便成為主要方面,相對優勢就不再是技術,而成了勞動力。為了取得競爭優勢,企業加快了對外直接投資的步伐,到生產成本低的國家或地區建立子公司或其它分支機構。
4、技術周期論
另一位學者瑪基(S.P.Masee)從技術、信息尋租的角度提出了與維農理論相似的「技術周期論」。他認為,企業花費巨資創造出技術和「信息」,是企圖通過這些技術和信息來生產和銷售相關的產品以獲得壟斷性的租金。但是,專利保護是不完善的,所以,它們尋租的目的很難在國內得到滿足,企業會在尋租的動機下將資本輸往它們認為能夠提供額外專利保護的國家。瑪基指出,跨國公司專門生產適合於公司內部轉移的技術信息,會專門生產復雜的技術以保證自己佔用這些技術並獲得應有的租金。他還認為,新產品大量生產之後,會導致技術越來越不重要。為此,他提出了「產業技術周期」的概念。
他認為,在研製開發階段,跨國公司傾向於在本國嚴格控制這些技術,不會轉移它們。在實用階段,跨國公司在尋求最大租金目的的驅動下,會將資本輸出到海外以設立分支機構,並通過這些分支機構轉移技術。隨著跨國公司在海外投資的增加,生產規模的擴大,其技術周期就達到了成熟階段,這時,跨國公司在海外的投資規模又會隨著其技術的過時而逐漸縮小。
上述種種與產業組織理論有關的國際投資理論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產業組織的基礎上從產業組織行為角度分析壟斷優勢對跨國公司海外投資的影響。壟斷優勢論側重於跨國公司總的壟斷優勢的制約性影響,並且強調這種優勢是產業組織角度上的優勢而非國別優勢,這就正確地指出了跨國公司在國際直接投資中的主體作用。市場內部化理論或市場不完善論強調的重點在於跨國公司尋求生產成本最小化的動機,這也是正確的,因為成本最小化即意味著利潤最大化。產品周期論側重於分析跨國公司產品發展的不同階段跨國公司是如何爭取最有利的生產條件,保持其壟斷優勢及它對國際投資的影響。這在一般情況下也是正確的。
技術周期論強調了跨國公司創造新技術的尋租動機對海外投資的影響,它的論點與產品周期論相似。就跨國公司多數是有技術開發優勢的大公司而言,這個理論也有其獨特的作用。但是,所有上述理論都有一個缺陷,就是將跨國公司的對外直接投資的內在動因與外在客觀條件混為一談,混淆了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追逐壟斷高額利潤的性質及與其所具有的全球生產、銷售能力和其他客觀條件的區別。這些理論無法解釋一些未擁有技術等壟斷優勢的企業海外投資的動機,以及一些國家在國外直接開發新產品的投資行為等問題。 1、折衷主義論
從70年代中期開始,國際投資出現了一些新的現象和新的特點:在發達國家繼續大量輸出資本的同時,一些發展中國家也開始對外直接投資,並有不斷發展的均勢。尤其是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後,石油輸出國的海外投資大量增加,針對這些新的現象,以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為主要分析對象的產業組織理論的國際投資學說便很難解釋清楚,這時就需要新的理論誕生。唐寧(J.H.Dunning)的「折衷主義理論」便是這時候出現的一種有代表性的理論。
唐寧試圖將國際貿易和產業組織的理論溶合在一起分析國際投資。按他的說法:「之所以稱之為『折衷主義的國際投資理論』,是因為;
(1)該理論吸收了過去20年來解釋國際投資的主要理論;
(2)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國外直接投資;
(3)或許最有趣的是:它包括了企業走向國際的三種主要形式,即直接投資、商品出口、合約性資源轉讓,並建議企業在何種情況下應採取何種方式。」
唐寧這個理論的要點是:
(1)首先分析了一個公司進行對外直接投資的充分與必要條件。
該理論指出一個國家的企業從事國際經濟活動有三個形式:直接投資、出口貿易和技術轉移。直接投資必然引起成本的提高與風險的增加。跨國公司之所以願意並能夠發展海外直接投資,是因為跨國公司擁有了當地競爭者所沒有的所有權特定優勢、將所有權特定優勢內部化的能力和區位特定優勢等三個比較性優勢。前兩個是對外直接投資的必要條件,後者是充分條件。這三種優勢及其 組合,決定了一個公司在從事經濟活動中到底選擇哪一種活動形式。
如果一個公司獨占所有權特定優勢,則只能選擇技術轉移這個方案進行國際經濟活動;如果具備了所有權特定優勢,又具備內部化優勢,則可出口;如果三個優勢都具備,就可對外直接投資。
(2)進一步指出了所有權特定優勢的主要內容。包括:①技術優勢,又包括技術、信息、知識和有形資本等;②企業規模優勢,又包括壟斷優勢和規模經濟優勢;③組織管理能力優勢;④金融優勢(包括貨幣)。
(3)指出區位特定優勢內容。包括:①勞動成本;②市場需求;③關稅與非關稅壁壘;④政府政策等。
唐寧的這個理論重點分析的是直接投資的條件,就這些優勢構成的國際投資條件而言是正確的,它可以解釋不同類型國家的國際直接投資現象,並且它對企業選擇不同的國際化發展戰略也很有參考價值。但是,這一理論把一切國際投資都歸結為三個優勢因素,難免絕對化。某些類型的企業,如服務性的企業,到海外投資並無明顯的區域優勢,而之所以投資到海外,是由它所提供的服務必須和消費者處於相同的地點這一特性決定的。
2、分散風險論
70年代中期發展的有關投資條件的另一種理論是「分散風險論」。其前期代表人物是凱夫斯(R.E.Caves)和斯蒂文斯(G.V.Stevens)。他們從馬科維茨的證券組合理論出發,認為對外直接投資多樣化是分散風險的結果,因此,證券組合理論的依據也是該理論的基礎。凱夫斯認為,直接投資中的水平投資通過產品多樣化降低市場不確定,減少產品結構單一的風險;而垂直投資是為了避免上游產品和原材料供應不確定性風險。斯蒂文斯認為,廠商分散風險的原則和個人一樣,總要求在一定的預期報酬下,力求風險最小化。但個人投資條件與企業不一樣,個人主要投資於金融資產,廠商則投資於不動產,投資於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工廠和設備。
該理論的後期代表人物阿格蒙(T.Agmon)和李沙德(D.Lessard)還認為,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是代表其股東作為分散風險的投資,不同國家和地區直接投資收益的不相關性為個人分散風險提供了很好的途徑,甚至是證券投資無法提供的途徑,因為證券市場,資本移動成本較高且制度不完善。另一學者阿德勒(M.Adler)認為,既然跨國公司是直接代表股東作出投資決策的,個入證券投資上的限制不一定會導致對外直接投資,只有當外國證券市場不完善,不能滿足個人投資需要時,跨國公司的直按投資才會進行。在這種情況下,跨國公司起到了分散風險的金融中介作用。
分散風險論把證券投資與直接投資聯系起來考察,把發展中國家證券市場的不完善看成是直接投資的一個因素,應該說是有它正確的一面的,它從另一個角度補充了以前投資理論的不足。80年代以來,隨著發展中國家證券市場的逐步完善,證券投資逐漸成了最主要的投資形式。這證明,直接投資與證券投資具有互補作用。我國目前正在大力改善外商投資環境,爭取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但我們不應忽視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我國證券市場的作用,因為根據分散風險理論,證券投資是外國企業首先考慮的投資形式。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斷完善,通過這一途徑吸收的外資一定會大大增加。 跨入80年代後,國際投資的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美國從最大的資本輸出國地位上逐漸衰敗下來,日本、德國等其他發達國家的海外投資急劇上升。美國成了它們競相投資的對象,到1985年,美國竟成了最大的資本輸入國。與此同時,一些新興的工業化國家也開始大舉向海外投資。與國際投資格局變遷相應的變化是國際金融市場的作用在國際資本流動中越來越大,新興的國際金融中心一個個出現並藉助於科技革命的成果聯為一體,新創的融資手段和融資方式也層出不窮。國際銀團和金融寡頭已取代產業性的跨國公司成為國際投資的主宰。所有這些,都對以往的國際投資理論提出了新的挑戰。於是,從金融角度出發研究分析國際投資的理論便成為80年代以來新投資理論的共同特點。
1、貨幣匯率論
阿里伯(R.Aliber)的「貨幣匯率論」是較早從金融角度提出來的一種投資理論。他認為,以往所有理論既未能回答為什麼這些企業具有獲得外國資產的優勢,也未提供任何投資格局上的意見,即為什麼某些國家輸出資本,另一些國家輸入資本,更不能解釋投資格局為什麼會變化。
他指出,60年代美國資本市場上有一種優勢,這種優勢來源於美國及世界各國的投資者有以美元計算債務的偏好,這反映了以美元計算的利率在用預期匯率波動調整後比其他貨幣的利率低。由此可以得了同個結論,即投資者將要以較高的代價去獲得1美元的股息收入,反過來這就意味著美國公司在購買外國股權時能夠比其他國家的公司付更高的價格。他認為,整個60年代美國海外投資的高漲是美元高估的結果。隨著70年代浮動匯率的實行,美元大幅度下跌,美國股市價格就下降,外國股市價格上漲。此時,總部在歐洲、日本的企業就願付較高的價格購買美國的企業了。阿里伯指出,國際投資的格局可以從總部設在不同國家的企業市價漲落中得到衡量。總部所在地公司的市價下跌,資本就流入,市價上升,資本就輸出。總部所在地不同的企業市場價格上的變化是名義匯率、通貨膨脹率變化的反映。因此,他認為硬貨幣國家會向軟貨幣國家進行直接投資。
阿里伯的這個理論比較正確地分析了匯率變動對國際直接投資的影響,他試圖用匯率來解釋他所觀察到的國際投資格局的變化和美國對外投資的相對萎縮。但是,匯率是貨幣實際價格變化的反映,是國際經濟實力變化的反映,而不是這種變化的原因。因此,匯率對直接投資的影響只是現象,真正導致國際資本流動格局變化並制約國際投資行為的力量,是各國壟斷資本相對優勢和相對發展速率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又是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規律起作用的結果。
2、國際金融中心論
另一從金融角度分析國際投資理論的是里德(H.C.Reed)於80年代提出的「國際金融中心化」。里德認為,所有以前的國際投資理論都忽視了國際金融中心在決定國際投資區域、規模和格局中的作用,而國際金融中心對國際投資活動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是國際清算中心、全球證券投資管理中心、通信交流中心、跨國銀行中心,而且還是國際直接投資中心。里德指出,國際化公司追求的不是一般觀點所認為的收入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而是營運效益最優化,即其發行的股票價格和其債券利息最大化,這可以使企業在商品市場和資本市場兩個方面增強競爭力。跨國公司的經營效益是由國際金融中心來評估的,而評估的結果是通過跨國公司發行的股票債券的價格升降來反映的。國際金融中心通過跨國公司資本比例、經營政策的評估,對國際直接投資發生作用。例如,當國際金融中心認為某個公司的借貸比例過高,海外資產發展過快時,就會降低該公司證券的市場價格,該公司經營效益就下降,公司股東和債權者收益也就下降,這實際上意味著公司整個資本分布的效益可能很低。於是,這就會迫使該公司調整投資戰略和經營方針,收縮其在海外的投資。如果該公司對金融中心的評估不予理睬,那麼金融中心可能會進一步降低其證券的價格,迫使該公司作出反應。這樣一來,國際金融中心及在金融中心的融資活動中占統治地位的大銀行、保險公司、共同基金等金融壟斷資本就控制了國際直接投資活動。
里德的國際金融中心說,正確地指出了80年代以國際金融中心為代表的國際金融寡頭對國際資本流動的控制和影響。正是這些國際壟斷財團在操縱著國際證券市場價格與國際資本的流向和流量,在全球范圍內追逐高額壟斷利潤。但是,里德雖然正確地指出了國際金融中心的影響,卻並未把握住它的本質,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並不是截然可分的,它們是溶在一起的。而且這個理論分析上的錯誤也是明顯的。它將企業證券價格的漲跌與企業經營效益的關系顛倒了,好像企業經濟效益下降是由企業證券價格下跌所致,其實證券價格下跌只是企業經營不佳的反映。雖然金融中心的壟斷資本可以操縱影響企業證券的價格,但是這個關系不會顛倒,因為壟斷資本不會也無法將一個經營不良、贏利不佳的企業的證券維持在一個高價位上。
此外,在80年代還出現了兩種重要理論,即唐寧的投資發展階段論及產業內雙向投資理論。
3、投資發展階段論
唐寧在1982年對折衷主義理論作了動態化的發展,提出了投資發展階段論。這種理論要點在於:
(1) 一個國家的投資流量與該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
(2)提出了對外投資周期的概念。該理論對利用外資與對外投資進行階段性劃分,各階段是:①利用外資很少,沒有對外投資;②利用外資增多,少量對外投資;③利用外資與對外投資增長速度都很快;④對外投資大致等於或超過利用外資。唐寧據此認為,發達國家一般都已經歷了這四個階段,發展中國家已由第一階段進入第二階段,台灣、香港、新加坡、韓國等新興工業群正在迅速從第二階段轉入第三階段或已進入第三階段。
(3)利用動態化的國際生產綜合理論或折衷主義論來解釋投資的發展階段,並由此證明一國的國際投資流量總是與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的。
這一理論還認為,在經濟發展的第一階段,本國幾乎沒有所有權特定優勢和內部化優勢,有的話也是極其脆弱,外國的區位優勢本國也不能予以利用,而本國的區位優勢對外國
投資者又欠吸引力。因此,沒有資本輸出,只有少量的資本流入。在第二階段,國內市場得到了擴大,購買力也相應有所提高,市場交易成本也下降,資本流入開始增加,這時資本流入(即利用外資)可分為兩種類型,即進口替代型和帶動出口型。在這一階段引進外資是關鍵一著,為此,該國就要創造區位的優勢,如改善投資環境,健全法律制度以及疏通專業渠道等。第三階段,國內經濟水平這時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對外投資又有可能,因為前階段引進技術對本國資源的開發,使所有權特定優勢不斷增強,原來外國投資者的優勢相對消失,而外國市場區位也有較大的吸引力。第四階段,經濟已相當發展或高度發達,一般都擁有所有權特定優勢、內部化優勢,並且能利用其他國家的區位特定優勢,這時該國就積極向外進行直接投資了。
可見,這個理論與折衷主義論是一脈相承的,只是把後者予以動態化而已,用動態化的四個階段闡明了直接投資與經濟發展的相關性,並闡明一國之所以能參與對外直接投資,是因為具有了所有權、內部化和區位等三個方面的相對優勢並予以配合的結果。
需要指出的是,這個理論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有助於發展中國家充分利用外資創造區位條件,也有助手發展中國家利用自己的相對優勢對外進行適當的投資,並向國際市場挺進。
4、產業內雙向投資論
產業內雙向投資論是根據近20年國際資本流向發生的重大變化,特別是資本在發達國家之間流動,並集中利用相同產業內部的現象提出來的。經濟學家對此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並試圖解釋這一現象。E.M.格雷漢指出,之所以會出現雙向投資,是在於「跨國公司產業分布的相似性」,相似的東西容易接近。
唐寧則指出,雙向的投資主要集中在技術密集型部門,傳統部門則投資比例不高。這是因為:(1)發達國家間水平相近,但沒有一個企業擁有獨占的所有權特定優勢,而若干個公司才能擁有幾乎相近的所有權優勢。(2)各公司為了獲得聯合優勢,以及獲得規模經濟的利益,同時為得到東道國較低成本的好處,就進行雙向投資。(3)發達國家收入水平相近,需求結構也基本相似,這樣對異質產品的需求不斷擴大,就會產生發達國家之間的產業內國際貿易的傾向,一旦產業內貿易受到阻礙,則市場內部化的要求就會導致產業內雙向投資的出現。
海默和金德爾伯格也對這一現象進行解釋,提出「寡佔反應行為」說。他們認為各國寡頭壟斷組織為獲取或保住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會通過在競爭對手的領土上佔領地盤即「寡佔」這個形式來進行,而產業內直接投資止是這種「寡佔」競爭的重要手段。
此外,近年來出現的安全港理論,也能解釋雙向投資的行為。該理論的核心觀點是:在發展中國家投資收益雖較發達國家高,但安全性弱,法律保障程度小,即要承擔極大的政治經濟風險。因此,寧願把資本投往發達國家,取得較為穩定的收益,而產業內部條件相近,投資見效也較快,亦可更迅速地獲得利潤。可見,該理論的運用很容易導致雙向投資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