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制影響下怎麼玩股票短線
⑴ 注冊制實施後 散戶怎麼玩有什麼建議
市場對於注冊制實行存在一定的擔憂,主要集中在注冊制推行後新股的發行價格和數量的問題上。要是一下子新股發的太快會對市場造成抽血效應,造成股票市場大幅波動。畢竟我們仍然有700家的存量公司堰塞湖,一下子放開推向市場,短期內市場也是消化不了的。對於這個問題,監管機構也表態,節奏和價格都會根據市場的承受力度來逐步調整。
未來的兩年,是注冊制實施的一個過渡期。考慮到700家的排隊上市公司,不斷新增的本土排隊公司和在回歸路上的紅籌股、中概股。在2016年和2017年,做一個過渡性的安排也是必要的。我認為,我們的管理層也會考慮到現實的情況,將節奏控制好,把它對股市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很多人問既然多發股票對股市不利,那哪裡來的長期利好呢?其實只要IPO開啟,實行注冊制,就會讓越來越多好公司回歸本土市場。當年很對互聯網公司去海外上市,都是被迫走的,因為A股審核條件過嚴,不符合上市條件。現在很多的紅籌股、中概股都在私有化准備回國上市。市場長牛的基礎在於上市公司的高質量,只有越來越多的優質公司回歸A股,股票市場才會長久的繁榮。
許多優質的中概股、紅籌股回歸後,必將對現在的許多依靠概念題材上漲的妖股形成威脅。如今A股中只要和互聯網金融沾點邊股票市盈率都在200倍,而許多真正實力的海外公司一旦回歸A股,高下立見。個股的行情必將發生分化。長期來看,績差股、殼資源的價值將會下降,真正的績優股將更受青睞。不過這將會使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長度很可能遠遠超出專家們的預期。只能說A股市場的發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⑵ 注冊制將怎樣影響股市
價值投資會凸顯,惡意炒作會明顯減少,上市公司殼資源就不值錢了,借殼上市現象就會減少不少,投資者將逐漸趨於理性。
⑶ 股市全面實行注冊制後對股民有什麼影響
注冊制時代的來臨,優勝劣汰這個詞將在A股得到更徹底的體現。之前我們買賣藍籌股,白馬湖,績優股等等股票稱之為投資股票,而買賣成長股、題材股等無業績支撐的股票稱之為炒作股票。
設想一下未來,隨著注冊制的全面推行,漲跌幅制度的放開甚至T+0制度的逐漸實施,都將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在這種背景下,垃圾股退市將成為常態。炒作所謂的題材和業績虧損的垃圾股難度和風險將成倍放大。
T+0制度下,每天可以頻繁交易的思路估計很多人都有,一想到每天都可以低買高賣,很多投資者盲目樂觀:那不是可以很快可以賺到很多錢?其實不然,首先每天頻繁交易買進賣出要多付幾倍的交易手續費,如果沒有三五個點以上的利潤,頻繁操作幾乎沒有意義;其次,T0制度實施後,專業機構和職業選手是早已經做好准備,多數已在海外市場經過實踐具有成熟的投資操作經驗(例如歐美股市,香港股市等)。但這種機制對於一般散戶來說是個全新的操作模式,頻繁操作很容易適得其反,虧得更快;因此,屆時價值投資、報團白馬績優股、大盤股或許將成為市場主流風格。而這類股票往往是機構的主戰場,機構包括社保基金、養老基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指數基金等等。
此時,隨著市場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A股機構投資者佔比的逐漸增加,市場中都是全副武裝的機構之間以及少量大游資協同作戰,個人投資者單槍匹馬各自為戰自然是弱勢一方,越來越多的個人投資者把資產交給機構打理終將成為最終趨勢。這從歐美成熟的資本市場和港股市場的現在就能看出大概A股的未來。
當然,以上假設僅是假設,各項政策要落到實處還有較長的一個過程,在此咱們僅作為一種探討而已。畢竟目前也僅僅是科創板和創業板實行注冊制,以及20%漲跌幅限制,我們要做的是適應當前的規則,在規則求下生存。
⑷ 注冊制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注冊制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股票市場的利好與利空有很多情況下是相對來說的。
首先,同一事件或現象針對不同的對象,所產生的作用不相同,利好與利空效應也不相同。就如注冊制來說,其對股市下跌過程中持倉者來說就是利空,但對空倉躲過大跌者來說就是利好,因有機會買到更加便宜的籌碼。
其次,在不同階段利好與利空是會變化的。在某一利空因素未兌現之前,會是一直困擾著投資者,影響著投資者的判斷,但當這一利空因素兌現之後,有時並沒有表現出預期中的恐怖來,甚至會反應為利空兌現是利好。相反,對於一些利好,一旦兌現之後也會變成利空。
第三,站在不同側面理解結果會完全不同。同一事件與現象,從不同側面來理解,或者說站在不同角度來理解,其結果會截然不同。又如注冊制來說,其對現階段與之前的持倉都來說,毫無疑問是一種利空,但就股市的長遠發展與成熟來說它是必然要走的一條路,是刺破泡沫,引導價值投資,減少股市波動幅度(回歸價值之後波動會相應小很多)的一種手段,所以對股市的建設來說是一種利好,對實體經濟來說也是一種利好,但對股市中的股民來說就要區別時期來說了。
綜合來說,注冊制既有其利空因素,也有其利好方面。當然,對於我們這些股民來說,看待這個問題會更多的從近階段個人自身利益出發來考慮,所以一談注冊制就「色變」並不奇怪。
⑸ 注冊制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具體如下:
1、注冊制對市場影響有四大利好,一大利空。長遠來看,注冊制將減少為權力尋租買單,減少波動,強化價值投資,這對中小投資者帶來的好處要大於其損失。
2、利好:
一、核准制是存在制度缺陷。
當一些人或部門手握「誰可以上市」「誰先上市」的大權時,不可避免會引發權力尋租現象,這些權力可能會被轉化為個人利益。最終,誰為這種昂貴的「審批權力」買單?絕不是上市企業,而是中小投資者。這就好比,誰為計程車的牌照,為「份子錢」買單?普通乘客呀。所以,核准制隱藏著對中小投資者的「暗中掠奪」的不合理機制。如果不實施注冊制,無法談投資者保護。
二、注冊制可以有助於將資金引流到實體經濟,有助於「萬眾創新」。 在很多人眼中,股市僅僅是讓上市企業獲得資金支持,與其他企業無關,與經濟無關。這是因為,長期以來,因為審批制及上市難問題,A股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獨立市場,股市走牛也只是讓殼資源更搶手,更稀缺。如果實施注冊制,那就不同了。注冊制讓風投、創投有了更便捷的退出機制。有了上市預期,A股的高估值將會吸引大量的資金進入股權投資市場,進入中小微企業,投資和服務於新經濟。這種市場化的資金導流,打通股市和經濟的「任督二脈」,顯然比任何政府的扶持政策更有效率。
三、讓A股由賭場向市場轉變,減少毫無意義的殼資源炒作。我們知道,核准制的結果是殼資源稀缺,而不是投資資金稀缺。其結果是,很長時間里,一堆資金圍著殼資源亂炒一通,在5000點的時候,創業板平均市盈率達到120倍以上。這其實就是賭場,我想不出這些炒作資金對經濟的任何意義。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樣的賭場中,價值投資成為空話,中小投資者大多為輸家。
四,增加市場穩定,減少大幅波動。對於上一波股災,有很多人認為是股災拖延了注冊制施行。其實不然,筆者認為是注冊制的拖延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股災。暴跌的核心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短時間內暴漲,因為泡沫。我們知道,在嚴格的核准制下,企業上市的節奏肯定跟不上杠桿資金入場的節奏。如果注冊制早點推,如果股票供應與杠桿資金入場保持更好的市場動態均衡,可能就不會短期暴漲暴跌。
3、另外,除了核准制,T+1及漲跌停板也會助漲助停。筆者認為這都是A股長期大幅波動的根源,務必要引起重視。
4、利空:
因為目前的股票價格是有殼資源溢價的,也就是含有「審批權力」的價值。如果推行注冊制,部分股票,特別是中小市值股票的價格會受影響。這個原因完全可以理解。這就好比,手裡如果持有計程車牌照的人大多會反對完全市場化且無需牌照的專車。
⑹ 注冊制實施後會導致現在的股價下跌嗎 比如說40多倍的市盈率的股票
不能一慨而輪。注冊制實施後肯定會對股市有影響。但不是所以的股價都會下跌。那些行業前景好的朝陽行業,那些存在股本擴張能力強的上市公司,即使現在是40多倍的市盈率,也不會跌的,照漲不誤。
但對那些一直虧損,又無重組希望,瀕臨破產的公司,股價肯定是會跌的,因為殼資源已經無人追捧,股價不跌才怪呢。
⑺ 注冊制實行後股票怎麼玩
該價值投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