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退市影響 » 羊群行為對美國股票市場的影響

羊群行為對美國股票市場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3-01-16 00:22:42

A. 組織怎麼解決羊群行為造成的問題

羊群行為具有的學習與模仿特徵使眾多基金經理的行為具有一定的趨同性,削弱了市場基本面因素對未來價格走勢的作用。當許多基金在同一時間買賣相同的股票時,對該股票的超額需求曲線將會向下傾斜,從而導致單個股票的價格大幅波動,破壞了市場的穩定運行。
國內大量實證研究表明,基金羊群行為和股票價格波動之間形成了一種正反饋機制,這種機制是:基金存在較嚴重的羊群行為的情況下,當某些先知先覺的基金率先買入某些股票,這些股票價格的上漲導致基金資產凈值大幅提升以後,追逐市值提升的動機必然促使越來越多的基金加入買進的行列,由於基金交易金額巨大,從而推動股價大幅上升;反之亦然。可見,基金的羊群行為加劇了某些股票的價格波動。更為重要的,基金在股票市場中起著風向標的作用,如果眾多基金同時賣出大量價格不斷下跌的股票,會對整個股市信心造成重大打擊,甚至引起股市的崩潰。這也使得許多學者認為基金羊群行為是導致市場價格波動過度的一個重要因素。

B. 羊群效應的表現

有一個人白天在大街上跑,結果大家也跟著跑,除了第一個人,大家都不知道奔跑的理由。人們有一種從眾心理,由此而產生的盲從現象就是「羊群效應」。
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個性去「隨大流」,因為我們每個人不可能對任何事情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對於那些不太了解,沒把握的事情,往往「隨大流」。持某種意見人數多少是影響從眾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很少有人能夠在眾口一詞的情況下,還堅持自己的不同意見。壓力是另一個決定因素。在一個團體內,誰做出與眾不同的行為,往往招致「背叛」的嫌疑,會被孤立,甚至受到懲罰,因而團體內成員的行為往往高度一致。
「羊群效應」告訴我們,許多時候,並不是諺語說的那樣——「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市場中的普通大眾,往往容易喪失基本判斷力。人們喜歡湊熱鬧、人雲亦雲。群眾的目光還投向資訊媒體,希望從中得到判斷的依據。但是,媒體人也是普通群眾,不是你的眼睛,你不會辨別垃圾信息就會失去方向。所以,收集信息並敏銳地加以判斷,是讓人們減少盲從行為,更多地運用自己理性的最好方法。
理性地利用和引導羊群行為,可以創建區域品牌,並形成規模效應,從而獲得利大於弊的較佳效果。尋找好領頭羊是利用羊群效應的關鍵。
對於個人來說,跟在別人屁股後面亦步亦趨難免被吃掉或被淘汰。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創意,不走尋常路才是你脫穎而出的捷徑。不管是加入一個組織或者是自主創業,保持創新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都是至關重要的。 在日常的消費中,羊群效應也表現得尤為明顯。許多人,特別是女性喜歡與同性朋友一起結伴購物,因為同性朋友之間的眼光更接近,購物也更加有樂趣。不過,在選擇購物的夥伴時,最好挑一些與自己的消費能力同層次的朋友,反之,與消費能力高於自己或低於自己的夥伴一起購物,都會受到「羊群效應」的影響,情不自禁地做出不符合自己消費習慣的非理性行為。
在消費的過程中,夥伴的示範作用也會對你的消費產生不小的刺激。年輕人的收入雖然差不多,但是個人的實際情況並不相同,比如作為單身的可以過上無憂消費的「月光族」生活,而已經建立家庭的卻要應對房貸和生活中的柴米油鹽。因此盡管名義收入相當,兩種人可以供支配的收入卻是不一樣的,這也就決定了他們消費能力的不同。對於普通人來說,愛攀比、好面子、趨同是社會交往中不可避免的「小毛小病」,從個人的心理層面出發也很難簡單地克服這樣的問題,因此要想避免非理性消費的產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與「羊群效應」絕緣,盡量選擇與自己的消費能力相當的夥伴和朋友共同購物,而避免與消費能力高於或是低於自己的人一起搭伴而行,以消除非理性購物對自己經濟帶來的影響。
一個典型案例是牌照需求的「羊群效應」 。在各大城市限制汽車消費的大背景下,不少消費者看到周圍的朋友蠢蠢欲動,自己也按捺不住了,導致一家多人參加搖號、未做好購車准備等問題層出不窮,這是典型的「羊群效應」 。 在競爭激烈的「興旺」的行業,很容易產生「羊群效應」,看到一個公司做什麼生意賺錢了,所有的企業都蜂擁而至,上馬這個行當,直到行業供應大大增長,生產能力飽和,供求關系失調。大家都熱衷於摹仿領頭羊的一舉一動,有時難免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
對於我們這些職場里的人而言,往往也可能出現「羊群效應」。做IT賺錢,大家都想去做IT;做管理咨詢賺錢,大家都一窩蜂擁上去;在外企幹活,成為一個嘴裡常蹦出英語單詞的小白領,看上去挺風光,於是大家都去學英語;做公務員很穩定,收入也不錯,大學畢業生都去考公務員…… 我們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去衡量自己。
我們應該去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工作,而不是所謂的「熱門」工作,都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熱門」的職業不一定屬於我們,如果個性與工作不合,努力反而會導致更快的失敗。我們還要留心自己所選擇的行業和公司中所存在的潛藏危機,任何行業和企業都不可能是「避風港」,風險永遠是存在的,必須大膽而明智地洞察。在有了這點兒危機意識之後,自然就要預備好對策,當危機真正到來時該怎麼辦?在《誰動了我的乳酪》中,坐吃山空的小老鼠最終沒有乳酪可吃,而有危機意識、到處尋找新的乳酪的小老鼠,卻在舊的乳酪吃光之前,就尋找到了新的生機。 在資本市場上,「羊群效應」是指在一個投資群體中,單個投資者總是根據其他同類投資者的行動而行動,在他人買入時買入,在他人賣出時賣出。導致出現「羊群效應」還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一些投資者可能會認為同一群體中的其他人更具有信息優勢。「羊群效應」也可能由系統機制引發。例如,當資產價格突然下跌造成虧損時,為了滿足追加保證金的要求或者遵守交易規則的限制,一些投資者不得不將其持有的資產割倉賣出。 在投資股票積極性大增的情況下,個人投資者能量迅速積聚,極易形成趨同性的羊群效應,追漲時信心百倍蜂擁而致,大盤跳水時,恐慌心理也開始連鎖反應,紛紛恐慌出逃,這樣跳水時量能放大也屬正常。只是在這時容易將股票殺在地板價上。 這就是為什麼牛市中慢漲快跌,而殺跌又往往一次到位的根本原因。但我們需牢記,一般情況下急速殺跌不是出局的時候。
行為與理性的對立統一
股市的羊群行為是指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存在學習與模仿現象,從而導致他們在某段時期內買賣相同的股票。凱恩斯早就指出:「從事股票投資好比參加選美競賽,誰的選擇結果與全體評選者平均愛好最接近,誰就能得獎;因此每個參加者都不選他自己認為最美者,而是運用智力,推測一般人認為最美者。」可見,羊群行為是出於歸屬感、安全感、和信息成本的考慮,小投資者會採取追隨大眾和追隨領導者的方針,直接模仿大眾和領導者的交易決策。就個體而言,這一行為是理性還是非理性的,經濟學家們還沒有得出統一的結論。比較極端的理性主義者如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加里·S ·貝克爾認為:「人類所有的經濟行為都是理性的,經濟學家們之所以不能解釋是因為他們情不自禁地用非理性行為、粗心大意、愚蠢行為、價值的特別改變等臆斷說明他們解釋不了的現象以掩蓋他們知識上的缺乏,而這些臆斷恰恰暴露了他們所掩飾的失敗。」貝克爾的觀點雖然比較極端,但卻可以讓我們相信只要我們不要臆斷地分析,個體股市參與者的「羊群行為」多少是有幾份理性的。如社會心理學可控實驗證實:當觀察現實很模糊時,大眾就成為信息源,或者說大眾的行為提供了一個應如何行動的信息。在股市上,由於信息的不對稱,個體無法從有限的股價信息中做出合理的決定,從眾就是其理性行為,雖然這種理性含有不得已的意味。所以我認為,股市的羊群行為經常是以個體的理性開端的,通過其放大效應和傳染效應,跟風者們漸漸表現出非理性的傾向,進而達到整體的非理性。當股市炒作過度時,就出現了「非理性繁榮」。這就如同一片肥沃的草原上只有幾只羊,應該說它們會吃的很飽。但是某天吸引來了一大群羊,這時候草原就要被啃食成荒漠了。同時羊群越來越吃不飽了,有一些倒下了,有一些遷徙了,但是如果是只聰明的羊,那它就不應該跟著大部隊,應該留在這里,這樣等草長出來了就會變成肥羊了,當然剩下的草必須能夠讓它撐到草長出來。所以有的時候大家都認為某件事是怎樣的時候,其實事實可能正好相反。
炒股要克服羊群效應
反向行為是絕大多數成功投資策略的核心所在 ,然而,人性總是渴望追隨大眾而獲得正面強化,即人多帶來的安全感 。羊群效應也稱為從眾效應,表現為在由於信息不對稱等原因時,投資者通過觀察大多數人的行為來推測其私有信息,或是過度依賴於輿論而模仿他人決策 。影響從眾的最重要因素不是意見本身而是認同此意見人數的多寡。這樣,個人理性行為導致了集體的非理性表現。在基金投資市場中,盡管機構投資者相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更具有信息優勢,但機構投資者之間也同樣表現出投資的羊群效應。從博弈論的角度分析,在個人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之間,機構投資者收集並分析信息,而個人投資者跟隨,即「收集分析-跟隨」是均衡解;在機構投資者之間,跟隨-跟隨亦是博弈的均衡解 。
與大眾背道而馳往往有被踐踏的危險。然而,投資就像打仗,勝利總是青睞那些不墨守成規、能在輿論倒向一方時置身事外的人。這意味著,勝利者總能看到不一樣的信息,採取相應的與眾不同的行動 。
假如你在絕望時拋售股票,你一定賣得很低。——投資大師彼得·林奇
當市場處於低迷狀態時,其實正是進行投資布局,等待未來高點收成的絕佳時機,不過,由於大多數投資人存在「羊群效應」的心理,當大家都不看好時,即使具有最佳成長前景的投資品種也無人問津;而等到市場熱度增高,投資人才爭先恐後地進場搶購,一旦市場稍有調整,大家又會一窩蜂地殺出,這似乎是大多數投資人無法克服的投資心理。
如何盡量避免跟風操作呢,我們的建議是:投資人結合自身的投資目標、風險承受度等因素,設定獲利點和止損點,同時控制自己情緒來面對各種起落,加強個人「戒急用忍」能力,這樣才能順利達成投資目標。基金投資雖然不應像股票一樣短線進出,但適度轉換或調整投資組合也是必要的,因為有些風險基金是無法避免的,如市場周期性風險,即使是明星基金也必須承擔隨著市場景氣與產業周期起伏的風險。設定獲利點可以提醒您投資目標已經達到,避免陷入人性貪婪的弱點,最終反而錯失贖回時機,使獲利縮水。設定止損點則可以鎖定您的投資風險,以避免可能產生的更大損失。當基金回報率達到損益條件,您就應該判斷是否獲利了結或認賠贖回。設定獲利點和止損點的參考依據很多,一般而言,投資人可以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度、獲利期望值、所處年齡階段、家庭經濟狀況以及所在的市場特徵加以考慮,同時定期檢查投資回報情況,這樣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投資組合的獲利及止損區間。這里特別強調每季度的定期檢查,基金投資適合懶人,但仍須每季度檢查基金錶現、排名變化、投資標的增減,為最終的贖回或轉換提供決策依據,以免錯失最佳賣點或過早出局。 需要指出的是,當基金回報達到自己設定的獲利點或止損點時,並不一定要立刻獲利了結或認賠賣出,此時應評估市場長線走勢是否仍看好、基金操作方向是否正確,以及自己設定的獲利點或止損點是否符合當時市場情況,再決定如何調整投資組合。如果是因為市場短期調整而觸及止損點,此時不宜貿然贖回,以免市場馬上反彈,您卻因為耐性不足而賣在低點。如果基金業績在同類型基金中表現突出,同時所在市場長線也看好,只是因為短期波動達到止損點,此時如果能容忍繼續持有的風險,或許您應該重新設定警示條件,甚至可趁機加碼,達到逢低攤平的目的。反之,當市場由多頭轉為空頭已成定局,或者市場市盈率過高、市場風險增大時,無論是否達到獲利點,都應盡快尋求最佳贖回時機。 羊群效應是證券市場的一種異象,它對證券市場的穩定性,效率有很大影響。在國外的研究中,信息不對稱、經理人之間名聲與報酬的競爭是羊群行為的主要原因,文章對個人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之間的羊群行為進行了理論、博弈分析,從另一個角度揭示這一異象的原因與影響。
金融市場中的「羊群行為」(Herd behavior)是一種特殊的非理性行為,它是指投資者在信息環境不確定的情況下,行為受到其他投資者的影響,模仿他人決策,或者過度依賴於輿論,而不考慮自己的信息的行為由於羊群行為是涉及多個投資主體的相關性行為,對於市場的穩定性效率有很大的影響,也和金融危機有密切的關系。因此,羊群行為引起了學術界、投資界和金融監管部門的廣泛關注。Banerjee (1992) 認為羊群行為是一種「人們去做別人正在做的事的行為,即使他們自己的私有信息表明不應該採取該行為」,即個體不顧私有信息,採取與別人相同的行動。Shiller (1995) 則定義羊群行為是一種社會群體中相互作用的人們趨向於相似的思考和行為方式。比如在一個群體決策中,多數人意見相似時,個體趨向於支持該決策(即使該決策是不正確),而忽視反對者的意見。
我們認為我國股票市場個體投資者羊群行為具有以下特徵:
A.我國股票市場個體投資者呈現出非常顯著的羊群行為,並且賣方羊群行為強於買方羊群行為,時間因素對投資者羊群行為沒有顯著影響,投資者的羊群行為源於其內在的心理因素。
B.不同市場態勢下,投資者都表現出顯著的羊群效應,也就是無論投資者是風險偏好還是風險厭惡,都表現出顯著的羊群效應。
C.股票收益率是影響投資者羊群行為的重要因素。交易當天股票上漲時,投資者表現出更強的羊群行為。投資者買方羊群行為在交易當天股票下跌時大於上漲時,而賣方羊群行為則相反。總體上賣方羊群行為大於買方羊群行為。
D.股票規模是影響投資者羊群行為的另一重要因素。隨著股票流通股本規模的減小,投資者羊群行為逐步增強,這與國外學者的研究具有相同的結論。
一般特徵
生活在中國,而再參與炒股,你的生活會變得豐富多彩。
作為國人來說,當股價處於低位區時總是受制於各種低位均線的阻礙而股價進行一種有效地小幅跌或小幅漲。
作為中國最大的聯通來說,就受制於低位均線的影響而出現這種走勢。這可能是中國大部分個股在低位區時都會經歷這種振盪洗籌而參與者都要經歷煉獄般的錘煉。
只有經得起這種錘煉之人最終才會成為真正地贏家。
但顯然這是羊群效應的具體體現之一。
事實上,聯通31日的最大跌幅達2.5%(2.42元至2.36元),是因為香港聯通紅籌(7元)大跌2.1%有關。看樣子羊群效應不光是在中國本土體現,同樣也體相關市場之中。但這種走勢表明聯通本身走勢缺乏獨立的個性,僅僅是因為盤大而與聯通紅籌走勢相關,但其它A股與H股相比,其溢價就大多了,如廣船國際等。
前期的ST股同樣經歷了這種低位區均線壓制,但在大盤破位之際都表現地異常地神勇,它們那種封漲停現象與大盤大跌形成鮮明地對比。
但這種神勇背後我們仍然可以看出來是因為它們的補漲所致,並非有什麼神來之筆。
因為具有更理性投資群體的深B四支仙股卻少了這么一份勇猛,相反表現得更加理智。
31日主板大部分ST股都在漲停的情況下,但深B四支仙股卻並非漲停,而是沖高回落之走勢。
當然前一次大盤在22日同樣是ST群體漲停的情況下大盤大跌50多點,但隨後ST大都在次後交易中補跌1-2個跌停。
因此由於ST階段漲幅比較大,可能也存在一種補跌的可能。
這種羊群效應在31日交易盤面中同樣表現地非常地明顯,就是大盤從13:35至14:35僅一個小時,大盤從1659.5跌至1629.07點,短短一個小時大盤跌去30點,幅度達1.84%,這與銀行存款利息相當,或許就正是表明了股市財富的虛擬性。
因此無論你持有的股票好與壞,你一定要小心這種羊群效應可能對你所造成的不必要地損失.

C. 行為金融學下股票市場羊群效應分析

行為金融學下股票市場羊群效應分析

市場信息不對稱是形成羊群效應的主要原因,只有規范信息披露制度,增強市場的透明度,才能使投資者及時掌握真實有效並且全面的信息,市場才能夠逐漸變得公平。那麼,行為金融學下股票市場如何預防羊群效應呢?

20世紀80年代以來,心理學的研究進入金融領域,行為金融學理論在對一系列不同於有效市場假設的異常現象的研究中不斷發展壯大;其中羊群行為作為行為金融學理論的一個分支,備受學者關注。羊群行為是股票市場異象之一,它難以用建立在理性人假設基礎之上的傳統金融理論進行合理解釋。它的概念來源於動物界,意指動物們群居生活、成群移動等行為;後來這個概念被引申來描述人類社會現象,指大多數人保持一致的思考、感官和行動,採取跟大多數人一致的策略,以期降低決策失敗的風險,減少行動成本,盡可能地增加收益。隨著行為金融理論的發展,這一概念被進一步引人金融市場,用以表達在信息不確定下,投資者的行為是相互影響的,出現“羊群效應”、“聚集效應”,導致股票價格就出現系統性的偏差。本文主要針對股票市場上的羊群效應進行研究探討。

1羊群效應的概念及特徵

羊群行為是指人們經常受到多數人的影響而跟從大眾的思想或行為,也被稱為“從眾效應”。金融市場上的羊群行為是一種特殊的有限理性行為,它是指投資者在不完全信息的環境下,行為受到其他投資者的影響,模仿他人的決策;或者過度依賴於輿論,而不考慮自己得到的信息的行為。由於羊群行為具有傳染性,因此把存在於多個行為主體之間的羊群行為現象稱為羊群效應,主要研究信息傳遞和行為主體決策之間的相互影響及這種影響對信息傳遞速度和充分性的作用。羊群行為的特徵包括:(1)先做出決定的投資者的行為對後面大多數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2)常常會導致投資者形成錯誤的投資決策;(3)當投資者發現決策錯誤之後,會根據更新的信息或已有的經驗做出相反的決策,從而開始新一輪方向相反的從眾。從羊群行為的特徵可以看出,羊群行為的出現有兩個條件:首先,別人的決策行為是可以觀察到的,否則無法模仿;其次,所有決策並不是同時做出的,而是有先後次序發生的。行為金融學是通過對投資者投資行為的心理偏差的系統分析來描述羊群行為的。當證券市場面臨眾多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其心理因素會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而發生改變,人類固有的行為模式會不知不覺地主宰著投資者的行為。每一個投資者開始總是試圖進行理性投資,並希望規避風險。初始羊群效應使得偏差得以形成,而強化羊群效應使得偏差得以擴散和放大。

2羊群效應的形成原因

機構投資者的特點是既有個體的行為特徵又有群體的行為特徵。在股票市場中,一方面投資基金的投資決策主要由基金經理做出,因而基金的投資就不可避免地帶有基金經理個人的投資行為特徵;另一方面,投資基金由於是群體性的研究,其信息來源比一般個體投資者要廣得多,故而股票市場的投資行為又帶有群體行為的特徵。因此,股票市場中羊群效應產生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市場機制因素

(1)機構投資者的委託代理機制不完善

從投資股票者來看,作為代理人其目標是讓委託人的滿意度最高,盡管在投資初期,基金公司對投資策略、投資風格、投資理念也做了詳細地制定,但是畢竟是要取悅委託人。因此,基金公司原先的投機策略不得不讓位於對名譽的維護,不得不從眾和跟風。在此背景下,基金公司如果採取同其他基金同業相同的投資策略,則至少可以取得平均收益水平,相同的策略操作產生了羊群效應。

(2)缺乏信用經濟基礎

股票市場的建立需要發達的信用經濟基礎,但對於信用體系不健全的中國來說,必然會帶來不健全的股票市場。同時市場基礎不完善的股票市場價格的波動性較大,當投資者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時,特別是當投資者依靠自身能力不能做出正確判定時,投資者將會明顯地追隨其他人的觀點。市場波動性越大,市場風險越大,投資者的預期就越不確定,這時候投資者會更多地觀察他人的交易行為並加以模仿羊群行為程度增大。

(3)可供股票投資者選擇的優質品種不多

由於市場上絕大多數的股票估值偏高,具備投資價值的優質藍籌股和績優成長股的數量過少,稀缺的優質公司股票就當仁不讓地成為基金追逐的對象。在這種市場環境下,機構投資者在挑選自己投資組合時都紛紛追逐市場熱點,同時買賣相同的股票,選擇那些業績突出,盈利能力強,具有行業代表性的龍頭企業,這樣就形成了眾多機構投資者同時投資於少數藍籌股績優股的現象,產生基金投資的“羊群”效應,交叉持股自然不能避免。

(二)投資者自身因素

(1)投資理念模糊、投資知識缺乏

我國股票市場上投資者大多數缺乏專業的股票投資知識,這表現在投資者無法分析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利潤表或對國家出台的政策不能從深層次的把握,同時對經濟的動向不能很好的把握,這就造成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無法憑借自己的能力去判斷股票的價值,很容易形成混亂的投資局面。同時市場上那些專業的投資者一般都系統學習過投資知識並且經驗豐富,對信息的把握能力也比普通的投資者要強,也能夠對國家宏觀經濟的大環境、整個證券市場的運行趨勢以及上市公司的發展前景進行全面深刻的研究。這些投資者往往成為羊群效應的領頭羊,而那些缺乏專業知識的投資者成為羊群。

(2)從眾投資者的非理性跟風

從眾投資者是非完全理性的,投資者做出的決策並不完全出自其理性的分析,而更容易受情緒、心態等各種心理因素的影響。這樣當投資者處在投資群體當中很容易受到其他投資者的影響,採取與其他人一致的行動。這樣做可以使個體獲得一種安全感。當投資者做出的決策與其他人不一致的時候,投資者很容易懷疑自己的判斷進而改變自己的判斷,選擇與其他人一致的行為。股票市場中的投資者大部分缺乏專業的知識,對於那些最近幾年才加入到股票市場中的投資者來說更加缺乏相關的經驗,絕大多數投資者沒有接受投資方面專業知識的訓練,對證券市場研究能力不強,不能夠對相關的股票進行系統的合理分析,他們投資時候往往是聽取各種專家的建議,這些投資者就扮演著跟隨頭羊的“羊群”。

(3)缺乏良好的心態

我國股票市場建立時間短,多數為新股民,這些投資者往往缺乏良好的心態。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投資者抱有非理性的收益預期;第二,獲得虛假的心理安全感;第三,大眾化思維。社會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在群體活動中,容易出現去個體化傾向,即個體的自我意識變弱,更傾向於採取與集體一致的行動。行為金融學也贊同這個觀點,並認為投資者並非完全理性的,其投資行為受其情緒、態度等各種心理因素的影響。

3弱化羊群效應的措施

理性的羊群效應對我國的股票市場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個人投資者缺乏專業的.知識和對市場有效信息的充分掌握,因此理性的羊群效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投資者確定自己的投資策略,獲取收益,規避風險。其次,理性的羊群效應有利於加快股票市場價格發現的速度,實現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維護市場的穩定,因為此時羊群效應的發生使得大量資金能夠快速的向具有投資價值的企業流入,從而優化市場的資源配置職能。除此之外,理性的羊群效應能夠促進市場的價格發現機制,使得股票的價格更向其內在價值靠攏,這能有效的提高市場效率。

(一)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擴大信息披露的范圍

市場信息不對稱是形成羊群效應的主要原因,只有規范信息披露制度,增強市場的透明度,才能使投資者及時掌握真實有效並且全面的信息,市場才能夠逐漸變得公平。為了增強信息市場的透明度,使投資者獲得完全公平的競爭條件,弱化市場羊群效應,就要充分和及時地披露真實信息。所有可能對股票市場中的股票走勢產生影響的信息都應該及時的予以公開,包括企業對某個項目的操作情況,如兼並和收購的各項工程的進展情況,不能等到股價急劇變化之後再披露有關資料。而由於上市公司在披露自身信息方面缺乏主觀能動性,也因此需要監管制度的約束,對於瞞報信息或者報虛假信息的上市公司應當予以嚴厲的處罰。

(二)培養個人投資者的投資理念,倡導正確的投資方式

羊群效應的另一重要產生原因,是由於投資者抱著投機心態的錯誤投資理念,普遍持股期限短是其一大特點,在市場出現震盪時,羊群效應會使得市場震盪進一步惡化。因此,一是通過媒體網路等方式向公眾傳輸選擇有價值的股票長期投資長期持有,以公司價值為投資目標的理念。二是加強管理上市公司的股利分紅政策,杜絕上市公司不給股東配發紅利的現象。三是對股票投資者的專業技能進行培訓,倡導以長期投資價值為核心的投資理念。在進行投資時應以長期平均收益為中心選擇有價股票,即選擇一個有潛力的有價股票長期持有,而不是跟風炒作。當市場中的投資者更成熟更理性時,市場中的羊群效會減少。

(三)改善股票投資市場的外部環境,拓寬投資渠道

一方面,規范上市渠道,盡可能地擴大市場的容量,並將重點放在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另一方面,加快發展股票類金融衍生工具市場,選擇投資組合時有更多的風險對沖工具,為投資創造一個良好的市場外部環境。金融衍生工具是一把雙刀劍,不僅對股票市場起著穩定作用,同時也可能加劇股票市場的動盪。但是目前我國股票市場上推出的股指期貨與融資融券等業務,門檻過高,絕大多數普通投資者無法涉足,對股票市場的影響不明顯,甚至可能成為那些機構投資者操控市場的工具,從而加劇市場短線的風險性。縱觀國外成熟的股票市場推出的各種金融衍生工具,對市場所起的穩定作用,讓我們有理由相信金融衍生工具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股票市場中的羊群行為,能夠為市場長期的穩定發展帶來好處。因此我們應該充分發揮衍生工具帶來的穩定功能,對衍生工具帶來的危害採取弱化遏制的措施。

;

D. 羊群效應是什麼意思

羊群效應理論(The Effect of Sheep Flock),也稱羊群行為(Herd Behavior)、從眾心理。羊群效應的出現一般在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上,而且這個行業上有一個領先者(領頭羊)占據了主要的注意力,那麼整個羊群就會不斷摹仿這個領頭羊的一舉一動,領頭羊到哪裡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裡淘金。

經濟學里經常用「羊群效應」來描述經濟個體的從眾跟風心理。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沖右撞,但一旦有一隻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應」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種從眾心理,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盲從,而盲從往往會陷入騙局或遭到失敗。

(4)羊群行為對美國股票市場的影響擴展閱讀

金融市場中的「羊群行為」(herd behaviors)是一種特殊的非理性行為,它是指投資者在信息環境不確定的情況下,行為受到其他投資者的影響,模仿他人決策,或者過度依賴於輿論,而不考慮自己的信息的行為由於羊群行為是涉及多個投資主體的相關性行為,對於市場的穩定性效率有很大的影響,也和金融危機有密切的關系。因此,羊群行為引起了學術界、投資界和金融監管部門的廣泛關注。

羊群效應是證券市場的一種異象,它對證券市場的穩定性,效率有很大影響。在國外的研究中,信息不對稱、經理人之間名聲與報酬的競爭是羊群行為的主要原因,文章對個人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之間的羊群行為進行了理論、博弈分析,從另一個角度揭示這一異象的原因與影響。

E. 金融學分析論文

金融學分析論文範文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金融學分析論文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摘要:

自從2002年行為金融學家Kahneman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以後,國內對行為金融學的研究不斷涌現。就當前我國證券投資者行為的行為金融學研究進行了總結分析,並對行為金融學的研究作了展望。

關鍵詞:

行為金融學;有限套利;羊群行為

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Finance)是金融學的最新研究前沿,它突破了傳統金融學「理性人」、完全套利和EMH的假設,從投資者的實際決策心理出發,重新審視主宰金融市場的人的因素對市場的影響,使研究更接近實際。該理論在上世紀80至90年代得到迅速的發展。行為金融學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Kahneman獲得2002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從而使得這一理論受到全球金融界的關注。

國外行為金融學的發展,引起我國學者的高度重視,1999年北京大學劉力教授在《經濟科學》第三期發表的《行為金融理論對效率市場假說的挑戰》一文,是我國最早系統介紹行為金融理論的文章。2002年行為金融學被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肯定後,國內掀起了行為金融學介紹和研究的熱潮。2003年11月29日,在南京大學舉辦了全國首次行為金融學與資本市場學術研討會,將國內行為金融學的研究推向了高潮。

1、對投資者的心理研究

金曉斌、唐利民(2000)統計分析顯示,在影響股市異常波動的因素中政策性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其影響遠大於市場因素、擴容因素、消息因素和其他因素。孫培源、施東暉(2002)通過對1992-2002年初上海股市52次異常波動的分析表明,由政策性因素引起的異常波動達30次之多,而且當月出台的政策對該月的股價波動具有顯著的影響,直接影響投資者入市的意願和交投的活躍程度,中國個體證券投資者存在政策依賴性偏差。利好政策的頒布導致在相當長的交易周期內投資者交易頻率明顯上升,加劇了投資者的過度自信傾向,而利空政策出台卻導致在較長的交易周期內投資者的交易頻率大幅度下降,表現出較強的過度恐懼心理。這種強烈的「政策依賴」傾向是中國證券市場有中國特色的一種現象。張華慶(2003)認為中國證券投資者的行為有明顯的過度反應的傾向,而深層次的根源是投資者的.種種心理偏差,其結果將導致市場會對信息或政策的反應超過應有的幅度,加劇了市場的波動性,導致市場風險的放大。這些心理偏差包括過度自信、過度樂觀、賭博心理、暴富心理、從眾心理以及過度恐懼心理。

2、對投資者有限套利行為的研究

現代金融理論普遍認為,當金融資產的價格存在誤定時,眾多的「理性套利者」就會在相應低估的資產上「做多」,而在高估的資產上「做空」,不但可以最終消除價格誤定,而且可以獲得無風險利潤,從而使市場保持有效性。應該說套利機制是金融市場的重要機制,套利行為的存在具有「價值發現」的功能,它推動著資產價格向基本價值的回歸。但是,中國的證券市場有以下特徵:信息的獲得是有成本的;信息的傳遞存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差異,交易者並不能同時獲取信息;交易者的行為是存在著差異的,並非都是理性的;交易者所持有的信息是不對稱的。因此,機構投資者憑借優勢,往往扮演著理性套利者的角色,而個人投資者卻因先天不足淪為雜訊交易者。張華慶(2003)認為,在中國證券市場中,當理性套利者進行套利時,不僅要面對基礎性因素變動的風險,還要面對雜訊交易者非理性預期變動的風險。在雜訊交易者的影響下,不但理性套利者的收益將受到影響,甚至會導致越來越多的基金經理放棄原來奉行的成長型或價值型投資理念,在某種程度上蛻化為「追逐熱點、短線運作」的投資方式。

3、對投資者羊群行為的研究

「羊群行為」(HerdingBehavior)是信息連鎖反應導致的一種行為方式,當個體依據其它行為主體的行為而選擇採取類似的行為時就會產生「羊群行為」。換而言之,當「羊群行為」產生時,個體趨向於一致行動,即所謂的「趕潮流(Bandwagon)」,這時個人往往放棄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和信號而附和他人的行為,雖然他們所掌握的信息和信號,按理性分析可能顯示他們應採取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行為。宋軍、吳沖鋒(2001)使用個股收益率的分散度指標,使用市場公開的價格數據,對於我國證券市場的羊群行為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發現我國證券市場的羊群行為程度高於美國證券市場的羊群行為程度,在市場收益率極低時的羊群行為程度遠遠高於在市場收益率極高時的羊群行為程度,這個結果可以用期望理論中決策者對於損失、收益的不同態度來解釋。孫培源、施東暉(2002)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建立了較為靈敏的檢驗羊群行為的回歸模型,並據此對我國股市進行了實證檢驗。結果表明:在政策干預頻繁和信息不對稱的嚴重的市場環境下,我國股市存在一定程度的羊群行為,並導致系統風險在總風險中佔有較大比例。從投資運作層面來看,羊群行為將削弱組合投資分散風險的效果,特別是在市場發生大幅度漲跌時,通過多元化投資分散風險的效果將極為有限。就政策層面而言,羊群行為意味著投資者的買賣決策並非基於理性的決策過程,因此股價極有可能偏離其均衡價值,從而破壞了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和資源配置功能。常志平(2002)採用橫截面收益絕對差(,CSAD)方法,對我國股票市場是否存在「羊群行為」進行了實證檢驗。結果發現:在上漲行情中,我國深圳證券市場與上海證券市場均不存在「羊群行為」;但在下跌行情中,深圳證券市場與上海證券市場均存在「羊群行為」。並且深圳證券市場比上海證券市場具有更多的「羊群行為」。張華慶(2003)指出「羊群行為」對中國證券價格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由於「羊群行為」者往往拋棄自己的私人信息追隨別人,這會導致市場信息傳遞鏈的中斷;如果「羊群行為」超過某一限度,將誘發另一個重要的市場現象——過度反應的出現,使中國證券市場的穩定性下降;所有「羊群行為」的發生基礎都是信息的不完全性,因此,一旦市場的信息狀態發生變化,如新信息的到來,「羊群行為」就會瓦解,這意味著「羊群行為」具有不穩定性和脆弱性。

4、行為金融學在我國的應用性研究展望

4.1對實證研究結果的應用

從以上可以看出證券市場的參與者存在一定的非理性,而且市場也不是完全有效的。如何克服這些非理性,使投資者能在並非完全有效的市場生存,是市場參與者最想解決的問題之一。

4.2對參與者的心理學實證研究

從以上可以看出針對市場參與者的心理學實證研究,一般還是基於行為金融學的舊有框架中的心理學理論,今後的研究應該更多地結合中國文化、國情或者利用更多心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只有這樣的研究才更適合中國的現實。

4.3在金融產品的設計和銷售上的應用研究

隨著我國的金融改革進一步深入,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金融產品。金融產品的開發和銷售變得也越來越重要。其實,人們對於經濟學和心理學相結合的研究最早就是從消費者心理學開始的,隸屬於市場營銷學中的消費者行為學是一門理論系統完整的科學。其中對消費者的調查、研究方法完全可以借鑒與行為金融學的實證方法相結合用以來研究金融產品的購買者的行為,根據投資者的不同偏好來設計金融產品,制定營銷戰略,從而為金融產品的開發和銷售打出一片新天地。

參考文獻

[1]金曉斌,唐利民.政策與股票投資者博弈分析[J].海通證券研究報告,2000.

[2]宋軍,吳沖鋒.基於分散度的金融市場的羊群行為研究[J].經濟研究,2001,(11).

[3]孫培源,施東暉.基於CAPM的中國股市羊群行為研究——兼與宋軍、吳沖鋒先生商榷[J].經濟研究,2002,(2).

[4]常志平.基於上證30及深圳成指的我國股票市場「羊群行為」的實證研究[J].預測,2002,(3).

;

F. 羊群行為的基本介紹

羊群行為是指管理學上一些企業的市場行為的一種常見現象。經濟學里經常用「羊群行為」來描述經濟個體的從眾跟風心理。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沖右撞,但一旦有一隻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行為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種從眾心理,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盲從,而盲從往往會陷入騙局或遭到失敗。
20世紀80年代以來,對於曾被傳統的金融學認為是非理性的、不科學的羊群行為(HerdBehavior)的研究受到越來越大的重視。羊群行為也可以稱為群體心理、社會壓力、傳染等,特別最近10年來,隨著人們對於金融市場本質不斷深入的認識,加上頻頻爆發的金融危機引發的對於投資者行為的深層次的思考,使得對金融市場中的羊群行為的研究成為一個極富挑戰性的現實意義的方向。
Asch是最早研究群體行為的心理學家,他於1952年在以美國的大學生中為被試對象進行實驗發現了一種非理性的從眾行為。他將這種行為稱為同類壓力現象。他讓真正的被試進入一個新的班級,而讓該班級的其它人先回答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兩條線段長度比較),這些人被告知故意給出錯誤的答案,被試最後回答。結果,有1/3的被試受到錯誤答案的影響。而在獨立回答問題的情況下,回答錯誤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來自金融市場中的大量證據顯示,參與羊群行為對於主體不利,積極參與羊群行為的投資個體在市場中獲得的收益率比較低。同時,羊群行為程度和股票價格波動之間形成一種正反饋機制,這使得許多學者認為羊群行為是導致市場價格波動過度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對於最近東南亞爆發的金融危機的研究中,發現外國投資者的羊群行為對金融危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羊群行為引起了學術界和政府監管部門的廣泛關注。
因此,無論對於個體還是對整個市場而言,非理性的羊群行為的存在都是不利的。為了控制這種非理性的行為,有必要研究羊群行為形成的原因。只有對於羊群行為的成因有了深刻的認識和了解之後,才可能對症下葯,找到相應的控制方法。

G. 羊群效應什麼意思(圖文)

關於羊群行為的形成有以下幾種解釋。哲學家認為是人類理性的有限性,心理學家認為是人類的從眾心理,社會學家認為是人類的集體無意識,而經濟學家則從信息不完全、委託代理等角度來解釋羊群行為,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幾種觀點:由於信息相似性產生的類羊群效應;由於信息不完全產生的羊群效應;基於委託代理產生的羊群效應;基於委託代理人名譽的羊群效應;基於代理人報酬的羊群效應;羊群效應中的博弈分析;機構投資者與個人投資之間的博弈。

我國股票市場個體投資者呈現出非常顯著的羊群行為,並且賣方羊群行為強於買方羊群行為,時間因素對投資者羊群行為沒有顯著影響,投資者的羊群行為源於其內在的心理因素。股票收益率是影響投資者羊群行為的重要因素。交易當天股票上漲時,投資者表現出更強的羊群行為。投資者買方羊群行為在交易當天股票下跌時大於上漲時,而賣方羊群行為則相反。總體上賣方羊群行為大於買方羊群行為。股票規模是影響投資者羊群行為的另一重要因素。隨著股票流通股本規模的減小,投資者羊群行為逐步增強,這與國外學者的研究具有相同的結論。

羊群效應模型認為投資者羊群行為是符合最大效用准則的,是「群體壓力」等情緒下貫徹的非理性行為,分為序列型和非序列型兩種模型。

H. 從眾心理的股票投資

有這樣一則幽默故事:一位石油大亨死後到天堂去參加會議,一進會議室發現已經座無虛席。於是他靈機一動,大喊一聲:「地獄里發現石油了!」這一喊不要緊,天堂里的人們紛紛向地獄跑去。
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大亨了。這時,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過去,莫非地獄里真的發現石油了?於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獄跑去。但地獄並沒有一滴石油,有的只是受苦。
這僅僅是個故事,但股市的盲從行為往往會造成「真金白銀」的損失,恐怕就不會那麼輕鬆了。 目前,不少投資者樂於短線跟風頻繁操作,而血本無歸的例子也不乏少數。5·30大跌就讓許多跟風炒作垃圾股的散戶損失慘重,許多人至今仍未解套。這對今年新增的1000多萬股民來說,無疑是「血淋淋」的警示。
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的《中國證券投資者行為研究》顯示,中國證券投資者行為有三個顯著特點,即短線操作、從眾行為和處置效應。而調查結果顯示,即使在行情上升130%的2006年A股大牛市中,仍然有30%左右的投資者是虧損的,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盲目從眾、短線投機所致。
投資者的「羊群效應」或從眾行為,是行為金融學中比較典型的現象。從眾行為讓投資者放棄了自己的獨立思考,必然成為無意識投資行為者,這其中蘊藏著極大的風險。
投資者的羊群行為,不僅容易導致股市出現泡沫,使市場運行效率受損;同時也使系統風險增大,加劇了股市的波動。在「羊群效應」作用下,投資者在股市漲的時候熱情高漲,跌時則人心惶惶,使市場投機氛圍加重。
投資心理學告訴我們,證券投資過程可以看成一個動態的心理均衡過程。但在證券市場存在的「羊群效應」作用下,往往會產生系統性的認知偏差、情緒偏差,並導致投資決策偏差。投資決策偏差就會使資產價格偏離其內在的價值,導致資產定價的偏差。
而資產定價偏差往往會產生一種錨定效應,反過來影響投資者對資產價值的判斷,進一步產生認知偏差和情緒偏差,這就形成一種反饋機制。在這個「反饋循環」中,初始「羊群效應」使得偏差得以形成;而強化「羊群效應」,則使得偏差得以擴散和放大 。

I. 了解羊群效應,不做盲目的羊 600字

在網上購物時,大多數買家都習慣查看評價詳情,如果有越多的買家給了好評,就會越加堅定買家購買此款商品的信心;同時,很多網店的老闆非常注重買家給自己產品的「好評」或「差評」,認為買家的評價在網站信用體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你因為看了其他買家的好評而決定購買此款商品,那麼這就是商家成功地利用經濟學中常說的羊群效應完成了一次買賣。
羊群效應最早是股票投資中的一個術語,主要是指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存在學習與模仿現象,有樣學樣,盲目效仿別人,從而導致他們在某段時間內買賣相同的股票。羊群效應是指人們經常受到多數人影響,跟從大眾的思想或行為,也被稱為從眾效應。這種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盲從,而盲從往往會使人陷入騙局或遭到失敗。羊群效應往往出現在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里,頭羊到哪裡去「吃草」,其他的羊也去哪裡。

我們每個人不可能對任何事情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對於那些不太了解、沒把握的事情,往往隨大流。羊群效應告訴我們,許多時候,群眾的眼睛並不是雪亮的。我們不是羊,我們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去衡量,要有自己的想法。

羊群效應可以說是個不錯的營銷技巧,推銷員可以利用羊群效應抓住客戶的從眾心理,促使客戶消除疑慮,進而快速決策。在商業領域里,尋找好領頭羊,理性地利用羊群效應,還可以創建區域品牌,並形成規模效應,從而獲得利大於弊的較佳效果。

金融市場中的羊群行為是一種特殊的非理性行為,它是指投資者過度依賴輿論(即市場中的壓倒多數的觀念),而不考慮自己的信息的行為。由於羊群行為涉及多個投資主體的相關行為,對於市場的穩定性和效率有很大影響,也和金融危機有密切的關系。因此,羊群行為引起了學術界和政府監管部門的廣泛關注。

因此,無論是對於個體還是對於整個市場而言,非理性的羊群行為的存在都是不利的。為了控制這種非理性行為,有必要研究羊群行為形成的原因。

J. 羊群行為的博弈分析

羊群效應是證券市場的一種異象,它對證券市場的穩定性,效率有很大影響。在國外的研究中,信息不對稱、經理人之間名聲與報酬的競爭是羊群行為的主要原因,文章對個人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之間的羊群行為進行了理論、博弈分析,從另一個角度揭示這一異象的原因與影響。
金融市場中的「羊群行為」(Herdbehavior)是一種特殊的非理性行為,它是指投資者在信息環境不確定的情況下,行為受到其他投資者的影響,模仿他人決策,或者過度依賴於輿論,而不考慮自己的信息的行為由於羊群行為是涉及多個投資主體的相關性行為,對於市場的穩定性效率有很大的影響,也和金融危機有密切的關系。因此,羊群行為引起了學術界、投資界和金融監管部門的廣泛關注。Banerjee(1992)認為羊群行為是一種「人們去做別人正在做的事的行為,即使他們自己的私有信息表明不應該採取該行為」,即個體不顧私有信息,採取與別人相同的行動。Shiller(1995)則定義羊群行為是一種社會群體中相互作用的人們趨向於相似的思考和行為方式。比如在一個群體決策中,多數人意見相似時,個體趨向於支持該決策(即使該決策是不正確),而忽視反對者的意見。

熱點內容
股票軟體怎麼看四個窗口 發布:2025-01-13 10:40:13 瀏覽:848
股票軟體里怎麼找到游資 發布:2025-01-13 10:26:28 瀏覽:226
股票漲停跌停如何計算器 發布:2025-01-13 10:11:06 瀏覽:106
股票漲停後連續小陽線 發布:2025-01-13 09:50:18 瀏覽:7
匯豐科技股票 發布:2025-01-13 09:49:21 瀏覽:739
取得股權發生的評估審計計入什麼 發布:2025-01-13 09:47:58 瀏覽:953
股票軟體加密方法 發布:2025-01-13 09:42:59 瀏覽:770
炒股用什麼鐵粉 發布:2025-01-13 09:42:59 瀏覽:396
蘇寧金融任性付年利率是多少 發布:2025-01-13 09:38:42 瀏覽:634
股市的內盤外盤用什麼表示 發布:2025-01-13 09:28:17 瀏覽: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