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汽車股票有退市風險嗎
Ⅰ ST海馬正式摘帽,海馬汽車能否實現自救
ST海馬正式摘帽,海馬汽車可以成功實現自救。
一、當時由於海馬汽車在連續兩個會計年度之內,經過審計進行審核,凈利潤為負值,所以才會根據相關規定作出退市的風險提示。
海馬汽車能夠扭虧為盈,最主要的是他們改變了市場方向,以前他們主要是依靠國內進行銷售,但是現在他們大力開發海外市場,更大的擴展對外出口。實施戰略性措施上的改變,並且也把發展的方向變更為環保節能型汽車,這樣的改變也讓海馬汽車在市場上獲得了很好的反響。並且海馬汽車還會推出一些性價比高的系列,針對不同人群進行選擇。
Ⅱ 撤銷風險警示 ST海馬變更回海馬汽車
日前,ST海馬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交易於2021年5月26日開市起停牌一天,自5月27日開市起恢復交易,撤銷其他風險警示,證券簡稱由「ST海馬」變更為「海馬汽車」,股票交易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由5%變為10%。
ST海馬在回復年報問詢函時稱,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同比減少 33.16 億元,同比下降 70.69%,主要系整車銷量下滑及會計政策變更所致。
ST海馬稱,受疫情因素影響,汽車行業整體運營情況進一步嚴峻,2020年銷量大幅下滑。報告期公司整車銷售量17773台,同比下降39.66%,導致公司營業收入大幅下降。
由於2017、2018連續兩年度審計時為負利潤,深圳證券交易所對海馬汽車股票交易實行了「退市風險警告」,由此海馬汽車正式陷入危機並開啟了救亡圖存的道路。
2019年,海馬汽車靠「賣房自救」,出售344套房產,應收款1.68億元,已收款1.42億元,共獲得了0.85億元的凈利潤,由此為其「摘星摘帽」埋下伏筆,海馬於2020年6月19日實現摘星,由*ST海馬變為ST海馬。2020年,海馬再次發布公告,出售145套房產,不斷用房產換血,收獲頗豐。
目前,據海馬汽車一季度報告,2021年第一季度營收約3.23億元,同比增長59.85%;凈虧損約6287萬元,同比縮減37%。數據可見,盡管一季度海馬汽車營收增長,虧損縮減,但盈利尚未實現。
Ⅲ 海馬停產啟示錄:投入產出失衡,單車開發成本是利潤2倍
2月18日,海馬汽車對外披露公司最新產銷情況。數據顯示,1月份海馬汽車產、銷量分別為630輛和1147輛,同比下跌13.82%和13.56%。
對於產銷情況的進一步收窄,海馬汽車回復,是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影響,導致經銷商延遲開門、工廠延遲開工等原因。但細心的媒體發現,海馬汽車1月份的630輛產量實為小鵬G3的生產數據。這間接表明現階段海馬已經從原來一傢具備自主創新能力的汽車企業徹底淪落為一家代工工廠。
作為已經在汽車行業耕耘30年,幾度代表著海南經濟向好的上市車企,海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地步?瀕臨出局的海馬對今天的中國汽車發展又有著怎樣的警醒?
1
單車開發成本是利潤2倍
事實上,今年1月海馬汽車的產銷下滑與自主業務停產,只是海馬汽車在企業經營受損、汽車業務收緊變化後的一個小縮影。因為在經歷了2017、2018兩年集團利潤虧損,海馬汽車的發展就已經被傷到「元氣」。
2016年,海馬汽車的發展進入巔峰。當年公司一舉創收破200億的大關,成為當時國內為數不多汽車業務產值過千億的自主企業。可就在次年,海馬汽車就迎來了始料未及的寒冬與低谷。
2017年,海馬的汽車業務產銷情況出現斷崖式下滑,旗下基本型乘用車年累計產銷分別為45011輛、47756輛,同比下降51.15%、48.46%;相關數字甚至在2018年進一步增大,同年海馬汽車累計銷量為67570輛,同比下降51.88%,年計劃僅完成目標的37.5%。
有關海馬此前的發展態勢,相關行業人士給出的原因是由於,自主汽車的低利潤加上此前公司在地產業務投資佔用資金產生的連鎖影響。隨後,海馬汽車在2019年正式被列入*ST行列,公司面臨被迫退市的風險。
此時海馬汽車雖然還在開展自身的乘用車業務,甚至不惜投資6.1億元用於擴充新能源轎車的研發和生產,但這種改善對已經凸顯問題的海馬而言已無濟於事。迫於經營壓力的影響,海馬開始與小鵬汽車簽訂了代工協議,徹底淪為代工企業的序幕。
至於代工的初衷,一位了解相關情況的海馬員工猜測,可能與海馬自主生產汽車的高成本運營有很大關系。資料顯示,其自主研發的車型海馬3,耗時42個月研發,累計投入4.95億,累計賣出18萬台,但單車平均研發價格高達2777元,超過長城旗下主銷車型單車研發成本的2倍之多,單車利潤卻僅能維持在1000元左右,高運營成本讓海馬一度懷疑過自身在汽車業務的未來與前景。
與小鵬合作的代工收益,讓海馬感覺到明顯優於曾經「自產自銷」運作方式。這種短暫的「海市蜃樓」現象也讓海馬恍惚的看到了新未來。一位業內人士向我們透露:一輛新能源企業的代工收益在870元左右。如果按照此前海馬與小鵬約定的年產5萬輛的代工目標來看,海馬短期內是能彌補自身在企業運營上所遇到的危機。
然而經營頹勢的不可逆與市場環境的不達預期還是讓海馬汽車走到了崩潰的邊緣。2019年,國內汽車的市場環境進一步惡化,缺乏研發能力的海馬在相繼推出的幾款新產品F5、8S後均未受市場認可;加之小鵬汽車交付能力的不足,雙方約定的產能標准未達預期,海馬汽車最終在2019年底迎來其汽車業務發展的最低谷。
根據此前公開發布的數據顯示,海馬汽車2019年全年累計生產汽車2.89萬輛,同比下滑52.06%;累計銷售汽車2.95萬輛,同比下滑56.41%。而同年,被代工的小鵬汽車旗下G3車型的全年累計銷量為16608輛,也就是說在2019年,海馬汽車自主業務的生產情況僅維持在1.3萬輛左右;年總產能僅為此前與小鵬約定產能的57%。
自主產品受挫、代工預期不溫不火。面對中國汽車市場大環境的不確定以及處在*ST行列的經營壓力,停產自主產品、裁員縮減、維持代工現在成為海馬被迫選擇的出路,「一輛海馬也不造了」也就成了這家曾經的海南驕傲在面對商場大起大落後擺出的最後倔強。
2
代工的模式還能維持多久?
好在2019年汽車業務的觸底並沒有讓海馬就此喪失「復盤」的勇氣。根據海馬汽車1月發布的2019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在2019年扭虧為盈。其中,公司全年預計盈利9000萬元至1.3億元,基本每股盈利0.055元至0.079元。
汽車預言家發現,2019年公司的獲利主要來自於公司非經營性損益影響歸母凈利潤的7億元,也就是「變賣家產」所得。根據預告顯示,2019年內公司包括轉讓子公司上海海馬汽車研發有限公司和河南海馬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的股權、出售閑置房產、單獨進行減值測試的應收款項減值准備收回以及政府補助等。出售產業讓海馬成功的實現業績的扭虧為盈,並有望撤銷深交所對其股票的退市風險警示。
但對於這樣的續命方式,相關行業專家卻指出:若不能改善汽車主業務,其未來發展仍將面臨多重挑戰。簡言之,停產自主、繼續代工海馬早晚還是死路一條。畢竟目前代工方式還無法讓海馬實現經濟過度或謀求轉型的可能。
詳細了解後我們發現,就在小鵬汽車與海馬宣布合作代工後不久,小鵬就宣布自建工廠的意圖,並明確回應了自建工廠對自身業務的必須性。今年2月14日,肇慶小鵬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在肇慶市工商局高新技術開發區分局正式登記成立,有關注者認為這是小鵬在對工廠建設所做的准備。盡管小鵬汽車對此回應是為了完善供應鏈布局,為公司產品發展做充分籌劃,但此舉目前並不排除小鵬在生產端可能與海馬合作出現裂痕的可能。
假設與小鵬分手,如果重新尋找新代工夥伴,代工前景的不確定性仍舊是海馬無法逃避的核心問題。現階段由於國內新能源市場短期前景不明朗,市場實際需求小於企業產能,致使大多數新能源汽車企業無法盈利,意味著與新勢力合作代工,海馬還將面臨規模論的困惑。相比新企業的不確定性,傳統車企的市場份額較高,但由於自身產能過剩,也沒有代工需求,因此代工的前景對於海馬而言並不長遠。
就在海馬淪為代工廠的消息發出後,媒體關注到目前海馬汽車中牟工廠已經停工,該工廠主要生產愛尚EV等新能源車型已經全部停止,中牟工廠員工大部分「被離職「後,少數未離職員工已經被調配至鄭州工廠工作;此外,海口工廠在年前開始裁員,「海馬要涼」成了當天輿論關注海馬事件給出的最多評價。
3
海馬們的「拐點」
從10年前海馬合資改自主到3年前營收破百億,海馬自主的轉型之路雖稱不上經典案例與範本也絕不算轉型失敗的「反面教材」。那為什麼短短兩年內,這家曾經的海南「驕傲」就一蹶不振了?
2006年,海馬汽車與馬自達的合作之路結束。自此公司開啟了自主之路,「福美來2」成為當年決定「單飛」的海馬汽車推出的一款全新產品,也成為海馬汽車由合資品牌轉向自主品牌的一款過渡性產品。
不過研發能力薄弱也成為單飛後的海馬向外界暴露出的關鍵問題,這是由於此前與馬自達的合作中,海馬主要以生產的身份參與其中,沒有自身研發設計能力,這項能力直到今天都是困擾海馬汽車發展的一個關鍵。
以2018年上半年為例,海馬汽車在產品研發上的投入為2.54億元。但同期相比,長城汽車的研發投入15.04億元、比亞迪的研發投入則是達到了37.19億元。研發能力的差距使得隨後海馬陸續推出的產品都未能得到主流市場的認可,也為後來產品徹底喪失競爭力埋下了伏筆。
另一個原因在分析人士來看,則可能與海馬汽車近年來「三心二意」的經營理念有關。資料顯示,早在2015年,海馬就形成「汽車、金融、地產」三大業務板塊,並先後參股海南銀行,海馬地產板塊則以「園林、安全、服務」為市場定位,在鄭州、武漢等地投資開發樓盤。
直到今天,這種發展偏移的定位仍存在於海馬汽車內部。截至2019年其集團三大業務板塊分別為海馬汽車、海田金控以及青豐置業。其中海田金控為海馬集團金控板塊,總資產100多億元,全資擁有海馬財務有限公司、海南海田小額貸款公司、深圳海馬第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同時控股參股海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海保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
一位任職過海馬的員工在評價其隨後的發展問題時就曾直言,海馬在非汽車領域的布局,影響了其對汽車研發等方面的投入,致使後期的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下降,缺乏了市場的競爭力。他曾這樣說:「之前汽車行業發展快的時候,海馬沒有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發上,反而搞了金融、房地產等產業,技術都是老本,當其他產業回報不如預期後,汽車業務也就徹底不行了。」
如今來看,海馬的沒落並非全然來自於市場競爭的無情。曾經先期基礎的薄弱、後期戰略的失利都是海馬汽車面對發展時受到過的困惑;但相比於其他行業看重投機者快進快出的果斷,汽車行業似乎更關注相關企業高持續與高技術持續投入的特點,可能這才是像海馬這類的企業入局之後最該正視的關注點。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銷量連續三年下滑 海馬的「復興」之路還能走多久
創造輝煌或許需要花比三十年更久的時間,但從神壇跌至谷底,卻只需不到三年。
而經過大半年目前來看,通過「賣房變現」等方式的「回血」,並沒有多大程度地「美化」海馬的財報,而景柱的回歸,也未能力挽狂瀾拯救海馬汽車於水火。銷量下滑、持續虧損、經營愈發困難的現狀,仍然是海馬不爭的事實。
就在不久前,網上還流傳出一份海馬汽車成立公司轉型研究辦公室的通知文件,甚至有媒體報道稱海馬汽車由於銷量下滑,正在進行轉型,將退出汽車行業。盡管,不過對於相關報道,海馬汽車很快就發布了相關情況說明,但這足以說明目前海馬的處境有多窘迫與危急。
結語
目前來看,海馬汽車的處境仍然十分不容樂觀,在至今還未能擺脫虧損局面的情況下,「摘帽」希望十分渺茫。車市寒冬下,海馬務必要在2020年裡,痛定思痛、緩解並化解銷量危機。否則,很難講其「復興」之路是否還能走下去。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海馬汽車有前景嗎海馬汽車為何股價降低這么多海馬汽車最新業績如何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了未來汽車的大方向,就因為新能源汽車這個行業比較景氣,汽車板塊整體估值始終居高不下。海馬汽車也上了新能源汽車道路"這一條船",那看看它的股票有沒有值得投資的地方,我們一起來看看。
在還沒有開始分析海馬汽車股票的時候,我整理好的新能源汽車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建議收藏!新能源汽車龍頭股一欄表
一、從公司角度分析
公司介紹:海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創立的時間是1988年,它旗下的子公司囊括了海馬汽車有限公司、海馬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一汽海馬汽車有限公司,已形成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物流、金融等為一體的現代化汽車集團,致力於中國民族汽車工業的發展。
關於海馬汽車還有哪些優勢,讓我們接下來看看:
優勢一:新能源汽車發展范圍廣
海馬汽車幾年前的純電動普力馬汽車進入新能源汽車公告目錄,得到高度評價的同時也已升級換代,如今的海馬電動汽車處於商業推廣和示範運營的階段,示範運營的城市到目前有海口、鄭州、杭州等。普力馬、海馬王子成功加入了首批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船稅目錄,其中海馬王子也已經被列入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
優勢二、技術、研發優勢
海馬汽車在引進成熟產品的基礎上掌握了生產工藝和裝配技術,全面掌握了質量控制、國產化改型及發動機生產技術等。同時通過與國內外設計公司合作,海馬汽車漸漸對於車型開發的設計流程也掌握得很好,,積累了大量設計參數和數據,提供給自主開發一個很不錯的基礎。
海馬汽車可以作為自主品牌中最早一批發展新能源的汽車品牌,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它的主要研發方向線上,在新申報的國家863計劃中相關技術項目已經順利通過答辯了,這個項目已經成為了現代交通技術領悟電動汽車關鍵技術與系統集成的一期重大項目。
還有很多內容我就不一一說明了,對海馬汽車股票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進行了單獨書寫,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下列鏈接就能打開:【深度研報】海馬汽車股票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前景分析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升、政策上的支持、技術的進步,新能源是未來汽車行業的趨勢所在,而新能源車企爆發式增長已在國內盛行。通過市場比較,青睞於鋰電池的新能源概念的公司的投資者更多。同時,國內很少有車企涉及到氫能汽車,市場發展很難,倘若一定要大規模發展氫能,則要迎接制、儲、運、用多個環節產業鏈長、技術復雜等挑戰,因此想要發展氫能汽車,還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跟精力。
總的看下來,海馬汽車股票極有可能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謹慎對待一定沒錯。不過文章一般都存在滯後性,關於海馬汽車股票未來的行情,有朋友想更加深入了解的話,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助你診斷股票,看下海馬汽車的股票值是否估高或估低:【免費】測一測海馬汽車股票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0-05,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Ⅵ 海馬汽車股票會退市嗎
經查證核實,000572海馬汽車,目前處於下跌趨勢之中,主要是業績不好,受到股民的拋棄,沒有重大利好的情況下,半年內的後市不會大漲,該股票至少要震盪橫盤一個很長的時期,潛力會有,但不是現在!
Ⅶ 海馬汽車賣房賣子公司,真的要破產了嗎
接連腰斬,海馬汽車面臨退市風險。此前,海馬汽車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累積銷量為14425輛,同比下降65.16%;實現銷售收入23.23億元,同比下降14.67%,虧損1.78億元。1.4萬輛,這是二流暢銷車型單月銷量,卻是海馬集團全部車型半年的銷量累積。
海馬汽車舉行了互聯網直賣用戶交車儀式。作為老牌民營車企,海馬汽車稱將學習新創車企的「用戶思維」,採用互聯網直賣模式,實行網上一鍵訂車、一鍵付款、一鍵貸款等服務,以更好地配合市場。而汽車行業分析師鍾師表示,在汽車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的規律面前,最重要的不是營銷形式,關鍵還是在於產品。
Ⅷ 聽說海馬汽車面臨倒閉是真的嗎
海馬汽車是有面臨倒閉的風險。
2018年1月26日,海馬汽車發布2017年度業績預告,預計虧損金額高達9.4億—10.4億元,同比下降幅度超過500%。1月29日股市周一剛開盤,海馬汽車股價一下子大跌9.64%,創下近兩年來的新低。
海馬汽車如此慘淡的經營業績,最主要的原因是銷量的銳減。眾所周知,2017年可謂是中國自主車企的大年,自主乘用車整體市場份額和車型平均售價攀高,並出現了如吉利、傳祺、上汽等一批規模大、增速快的自主車企。
海馬汽車2017年的主營業務銷量目標完成率不足五成,而目前唯一盈利的僅剩下金融服務業務。2017年年初,海馬汽車就定下了30萬輛的銷量目標,盡管奮力拚搏一年,但2017年實際銷售僅為14萬輛,銷量還不足目標數量的一半,因此,可以說海馬汽車是有面臨倒閉的風險的。
海馬汽車有面臨倒閉風險的原因:
1、自從海馬和馬自達分道揚鑣以後,推出的車型與其他品牌同級別的車型相比幾乎沒有競爭力。,由於其自身實施產品聚焦戰略後,對部分產品或在研項目實施退市或停止研發等,涉及的相關資產或研發支出予以減值或費用化,影響凈利潤約2.42億元。
2、錯綜復雜的業務板塊也是海馬利潤下滑的重要原因。海馬汽車財報顯示,海馬汽車集團旗下包含房地產、商務會館、物業公司、金融投資、小額貸款等業務。
如此繁多的業務必然會降低海馬汽車板塊的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放緩了新車的研發和量產,甚至影響到汽車銷量,從而降低集團的整體利潤。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1年虧掉5年利潤,海馬汽車已走到退市邊緣?
Ⅸ 成功「摘星摘帽」,海馬汽車是否已滿血復活
成功“摘星摘帽”,海馬汽車我認為沒有滿血復活。
1.個股摘帽只能夠證明企業開始盈利,避免了退市的風險;
2.海馬汽車認可度比較低,競爭沒有優勢;
3.業績是否反轉需要持續跟蹤,還需要等待接下來的財務數據確認。
對於股民來說,最怕的事情就是股票退市,當股票ST的時候就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對於普通投資而言盡量不要碰ST個股,這樣就可以避免很多風險。成功“摘星摘帽”,海馬汽車我認為沒有滿血復活。個股摘帽只能夠證明企業開始盈利,避免了暫時的退市風險,但能否持續盈利這還是我們慢慢跟蹤,然後確認財務數據;同時海馬汽車認可度比較低,沒有競爭優勢,業績可能會是曇花一現,所以海馬汽車只是暫時擺脫了風險,是否滿血復活需要時間的驗證。
不管怎樣,海馬汽車已經暫時擺脫了困境,股民也不用擔心海馬汽車會退市,期待海馬汽車鳳凰涅槃,滿血復活。
Ⅹ 海馬復興的「關鍵變數」,會是景柱嗎
「做事的人,不是置身事外,指點江山。而是躬身入局,把自己放進去,把自己變成解決問題的關鍵變數。」羅振宇的跨年演講,想必能引起去年重回海馬汽車的景柱的深度共鳴。
顯然,景柱希望自己再次成為重振海馬的「關鍵變數」。
2019年是中國汽車產業最「南」的一年。在這一年裡,馬太效應不斷加劇,很多車企由於自身競爭力的不足而逐漸掉隊。海馬汽車無疑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個。
去年的海馬汽車十分艱難,銷量持續下滑,業績虧損,上市公司股票交易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海馬汽車股票名稱正式由「海馬汽車」變更為「*ST海馬」。
當然,從「內銷」轉「出口」的挑戰,或許一點都不比在國內「站穩腳跟」簡單。畢竟,不同的國情,當地市場與國內差別巨大的產品需求,以及渠道銷售等問題,都需要海馬拼盡全力去克服。
不過,硬幣總有兩面。利用海南全面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機遇和政策優勢,積極響應「一帶一路」戰略,仍將有望對海馬的復興帶來積極的作用。
功夫拍案
海馬的復興之路,或將註定不會一帆風順。隨著汽車業大環境的轉變,能夠留給景柱的時間,恐怕也不會太多。
但無論如何,景柱的「躬身入局」,仍無愧於老一代汽車人的堅毅擔當。
至少,海馬還是讓我們看到了其復興的「微光」。隨著新產品的推出,體系的重新梳理,我們也期待在2020年看到一個更好的海馬。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