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退市影響 » 香港局勢最影響的股票

香港局勢最影響的股票

發布時間: 2022-04-21 03:53:26

㈠ 香港回歸概念股票 香港回歸哪些股票會漲

業內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擁有香港、深圳和廣州港三個全球十大港口,又位於東北亞到東南亞的戰略要地,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橋頭堡地位。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是國家從全球坐標出發,擴大對外開放、提升國際競爭水平的又一嶄新舉措。隨著港珠澳大橋年內通車以及一系列利好政策落地,區域內港口、地產開發等行業將獲得發展機遇,相關A股有深赤灣A(000022)、鹽田港(000088)、招商蛇口(001979)等。

㈡ 香港股市的重要指數

恆指服務有限公司:
(恆指服務有限公司)乃(恆生銀行全資附屬機構),負責編制及管理恆生指數及一系列其他股市指數:
選取范疇:
成份股以在聯交所主板作第一上市的公司為選取目標.
以(H 股)形式於香港上市的中國企業如符合以下其中一種情況,將合資格獲考慮納入恆生指數.
該(H 股)公司的股本以全(H 股)形式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該( H 股 )公司已完成整個股權分置改革,且沒有非上市股本;或新上市的( H 股)公司沒有非上市股本.
挑選准則:
恆生指數成份股乃經廣泛向外諮詢,及嚴謹周詳的程序而挑選.
任何公司均須符合以下基本准則,才有機會獲選為成份股:
必須位列在聯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 H 股除外 )總市值首90% 之列(市值乃指過去12個月的平均值);
必須位列在聯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 H 股除外 )成交額首90% 之列(成交額乃指將過去 24 個月的成交總額分為八個季度各自作出評估);或
須在聯交所上市滿 24 個月或符合有關上市少於 24 個月的大型股獲納入恆生指數之指引.
上市少於 24 個月的大型股獲納入恆生指數之指引:
新上市的大型股獲納入為恆生指數成份股候選名單須符合以下所列的市值排名及最少達到相關的上市時間:
於檢討指數時大型股平均市值排名:
五或以上:最少上市時間三個月
六至十五:最少上市時間六個月
十六至二十:最少上市時間十二個月
二十一至二十五:最少上市時間十八個月
二十五以下:最少上市時間二十四個月
經甄選合資格後,再按以下准則接受最終評選:
公司市值及成交額之排名;
不同行業在恆生指數內所佔的比重能反映大市分布;及公司的財政狀況.
恆生(中國企業)指數:
挑選准則:
恆生綜合指數成份股中的(國企 H 股).
恆生中國(H 股)金融行業指數.
挑選准則:
根據恆生行業分類系統中被歸類為金融業的恆生中國企業指數數份股.
恆生(綜合)指數系列:
恆生綜合指數系列由十八隻指數組成,以不同方法來反映市場之表現.
除恆生綜合指數外,整個系列包括六隻地域指數及十一隻行業指數.
恆生(綜合)指數:
成份股:
恆生綜合指數以涵蓋聯交所主板上市之股票市值的百份之九十為目標,而現時的成份股數量為二百隻.
挑選准則:
除停牌的日子外,成份股不能在過去十二個月中,有超過二十天在市場欠缺成交;
以過去十二個月的平均市值計算,選取在通過(1)項後最大市值之二百間公司作為成份股.
恆生綜合指數 - (地域)指數
挑選准則:
公司的大部分營業銷售額須來自中國內地以外的地方,並為恆生綜合指數的成份股.
挑選准則:
恆生香港綜合指數中,市值最大的十五間公司.
挑選准則:
恆生香港綜合指數中,以市值計算名列第十六至五十的股份.
挑選准則:
恆生香港綜合指數中,以市值計算名列第五十一或以後的公司.
挑選准則:
公司最少 50% 之營業銷售額須來自中國內地,並為恆生綜合指數的成份股.
挑選准則:
恆生中國內地綜合指數成份股中的非國企 H 股;並至少百分之三十股權由下列股東直接擁有:
1.中國國營、省市單位所擁有的機構;或
2.由上述( 1 )項所述之上市或私營公司.
恆生綜合指數 - (行業)指數
恆生綜合行業指數包括能(源業)、(原材料業)、(工業製品業)、(消費品製造業)、(服務業)、(電訊業)、(公用事業)、(金融業)、(地產建築業)、(資訊科技業),以及(綜合企業).
挑選准則:
二百隻成份股將會根據其業務而編制到所屬之行業.
恆生(流通)指數系列
恆生流通指數系列旨在為投資者提供另一組市場參考指數,在編算上顧及由策略性股東長期持有而不在市場上流通的股份.
恆生流通指數系列在編算上,採用個別股份的流通市值,並將其占指數的比重調整至不超過百分之十五.
恆生流通指數系列共有六隻指數:
流通指數:
三隻流通指數的成份股相對的恆生綜合指數內的「地域指數」組別相同.
流通指數相對指數.
恆生流通綜合指數.
恆生香港流通指數.
恆生中國內地流通指數.
恆生綜合指數.
恆生香港綜合指數.
恆生中國內地綜合指數.
精選指數:
精選指數採用同樣方法編算,但包括較少數目的成份股,以促進指數衍生產品之發展.
恆生 50(更新日期:二零零六年九月十一日)
恆生香港 25(更新日期:二零零六年九月十一日)
恆生中國內地 25(更新日期:二零零六年九月十一日)
剔除停牌成份股之政策:
恆生指數系列之任何一隻指數成份股如連續停牌一個月,該成份股將會從有關指數中被剔除.
在非常特殊情況下,如該成份股被認為極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復牌,始有可能獲保留在指數內.

㈢ 香港股票的持續低估,對香港經濟有什麼影響

很多人都奇怪,為什麼港股持續低估,持續不漲,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主要原因可能是港股市場的投資者結構比較特殊,港股市場的投資者主要由中國內地、香港本地和歐美西方三方構成。

㈣ 香港股票持續低估的原因是什麼

㈤ 香港政治局勢會影響股票走勢嗎

從宏觀上來說,香港政治問題會影響香港以外各界對香港的投資,導致熱錢集中不到港市。對股票走勢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基本面消息有滯後性,再加上亞洲四小龍的格局,中央對港市的關注,負面影響會被抵消一部分。但是總的來說負面影響大於正面影響。從近期的恆生指數期貨的大跌也能反映一些。

㈥ 在局勢動盪的情況下,股市一般會有什麼走向

十月股市開門紅,創業板距離年內突破3000點的目標又近了一步。北向資金節後第一個交易日凈流入近136億,創7月7日以來的凈流入新高,之後連續4個交易日凈流入。更重要的是:北向資金成交總額占兩市成交總額的比例再度提高了,這是本文關注的重點。

25%很可能是北向資金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點

但是要特別提醒的是:新興股市跨境資金的成交金額佔比接近或超過25%的時候,即量變到質變,或將開啟大動盪模式。

最早的股票投資理論是道瓊斯指數的創立者道先生的理論,在道先生1902年辭世後,由後人(哈密頓和雷亞)總結歸納而成為「道氏定理」:

1.市場趨勢有三種,短期、中期、長期。短期趨勢持續數天或數周;中期趨勢持續數周或數月;長期趨勢持續數周或數年。投資者和投機者的差別,往往是參與的不同趨勢的時間周期不同。

2.牛熊周期有長短,可以做多亦可做空。空頭市場趨勢向下,多頭市場趨勢向上。每一個牛市或熊市又可以分為不同階段,有修正(Corrections),有反彈,也有暴漲暴跌。

3.空頭市場三階段,第一階段股市恐慌,投資人不再追高;第二階段經濟衰退,企業盈利減少;第三階段悲觀失望,逐漸走向均衡,投資人對利空消息有了免疫力。

4.多頭市場也有三階段,平均持續時間超過兩年。第一階段信心逐漸恢復,第二階段企業盈利提升,第三階段投機風潮再起。

5.牛市、熊市都有拐點,但准確判斷折返拐點非常困難。逾60%的拐點的回撤或回升幅度為前一波段走勢的30-70%,每一次級折返都包含著股市的暴漲暴跌。

道氏定理站在股票市場的宏觀層面,重點研究股票投資的趨勢和波段,不同於格雷厄姆-巴菲特倡導的「微觀研究+長期價值」。兩種研究思路都有價值,從道氏定理看當前股市,股市研究應該像地震預測學一樣,把牛熊周期進一步細分為不同等級,這就有了一個新的投資學概念:大動盪。人們心目中的牛市和熊市其實都有一個量化的「錨定」:牛市是20%-25%年度漲跌區間;「大動盪」的標准則是:漲則翻番,跌則腰斬,疊加在牛熊周期之上。


台灣地區股市的大動盪「範例」

股市「大動盪」可追溯到1987年10月19日美國的「黑色星期一」前後數年,幾乎就在同一時期,還有1988-1991年的日本股市和1986-1990年的台灣地區股市等。

可以說,1980年代後期到1990年代初是一個重要的階段,全球股市進入了「動盪年代」。

1986年10月17日,台灣地區股市首次突破1000點後,一路飆升,至1987年10月1日達到4673點後急轉直下,兩個月內腰斬;再從2230點爆炸性上漲,1988年9月達到8790點後暴跌逾40%;又從5119點起跳,1990年2月狂飆至12680點,之後上演了從巔峰到瀑布的股市奇跡:1990年10月跌到2485點,最大跌幅逾80%!如果把台灣地區股市的「大動盪」刪除,1986年10月突破1000點到1990年10月的2485點是一個很平和的股市上漲,然而在這兩個10月之間的4年間,台灣地區股市歷經三次巔峰,堪稱股票市場的「通古斯大爆炸」,2008-2009年的次貸危機和今年美國股市「大動盪」都難以望其項背。

按照上述標准,中國A股2005年跌破1000點到2007年10月(也是10月)沖上6124點,之後暴跌到1664點,也是一次股市「大動盪」。和台灣地區股市不同的是:2005年到2008年的A股「大動盪」沒有跨境資金流動的推波助瀾。今年美國股市也經歷了一次「大動盪」,2020年2月22日到3月23日,道指從29500點暴跌至18200點區間,之後半年內反彈到29000點之上,也不能「錨定」在年度漲跌幅度20%-25%的牛熊周期概念中。


看懂大動盪,要深刻理解投資行為學的「助推」概念

在這里,我們引進一個投資行為學概念:助推(NUDGE)。201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德·塞勒創造了一些投資行為學概念,其中最具影響力的一是稟賦效應,二是助推效應。

助推效應何來?一個有自殺傾向的人站在峭壁邊緣,自殺,未必是有意識的,而是在那一瞬間的「無意識行為」。行為經濟學把這個概念引入投資決策,解釋了投資人群體「非理性沖動」的助推效應。

股市大動盪和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沒有必然聯系,如果說基本面是內在價值,環境就是外在因素。任何一個投資人群體的一致行動,相對於其他投資人群體而言就是外部「推動」,換句話說就是「助推」。從這個角度看A股市場的北向資金,作為A股市場上新的投資人群體,北向資金的資金量逐漸增大,可能「助推」的資金量更大。

由此演繹,股票市場的開放性也是一種趨勢,而在股市開放的過程中,外部增量資金的流動是重要「推手」。基於新興股市的有限數據分析,外部資金的交易量佔比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觀測指標。在此提示:北向資金的交易量佔比提升到25%以上,有可能是A股市場再次發生大動盪的導火線。

股市大動盪和牛熊周期不同,在牛市情緒佔主導的階段,「助推」的力量可能驅動牛市的情緒性溢價翻番。反之,在熊市情緒佔主導的階段,尤其是在牛轉熊的拐點之時,突發性暴跌本身會觸發斷崖式暴跌。這就是台灣地區股市1986-1990年大動盪的啟示,也可以解釋中國A股2005-2008年暴漲暴跌之謎。





㈦ 在香港股市中都有哪些重要的股票指數

最重要的就是恆生指數HSI了。此外還有香港綜指HSHKCI、恆生綜指HSCI、紅籌指數HSCCI、內地指數HSMLCI、國企指數HSCEI、創業指數GEM、大型指數HKL等等。
恆生指數之下又按行業分為恆生公用、恆生地產、恆生金融、恆生工商;
按流通盤大小又分為恆生大型、恆生中型、恆生小型。

㈧ 大時代里的香港股災是哪一次股災,原理是什

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的香港金融市場為背景。
劇中這個場景正是以真實的歷史事件為背景,也就是發生在1973年的香港大股災,這一股災也名列世界七大股災之一。
1967年的暴動,除了外部因素的影響外,香港社會內部出現劇烈變化,但港英政府漠視普通市民利益、只寄望於豪門富賈,也是重要原因。在動盪之下,股市受到顯著沖擊,當時的香港證券交易所在6月份還一度宣布停市兩個星期。暴動結束之後,市場才逐步恢復。
不過,1969年之前的香港股市,上市門檻高,且主要上市公司均為英資,華資受到一定排擠,即使參與買賣股票的職業,在當時的香港也被視為是一種身份的象徵。1967年的暴動可以算是香港歷史發展的分水嶺之一,港英政府汲取了這次時間的教訓,開始關注華人民生,提升市民對香港的歸屬感。
香港股市在1969年之後開始升溫
當時因為股票交易活躍,股票的登記與過戶手續還是通過人手辦理,難以及時處理積存交易,香港證券交易所當時在1969年11月1日開始宣布股市只開放半天,讓經紀下午處理交易。
遠東證券交易所的成立打破了原來香港證券交易所的獨家壟斷,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的香港股市已經不能服務於經濟的發展,香港上市公司數目一直維持在65家左右,但是香港的工廠數目已經由1947年的3000家上升到1969年的12300家。遠東證券交易所推出了粵語交易,容納女出市員等適應市場需求的舉措,其交易量迅速超過香港證券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九龍證券交易所也先後成立,形成四所競爭的格局。這一段時間應當說是香港股市發展最快的時期,許多知名的香港本地公司,基本上就是在這個階段上市的,例如新鴻基、長江事業等。
恆生指數由406.32調整至1972年1月27日的323.95後,繼續扶搖直上,到年尾12月29日上升至843.40,不足一年時間上升1.6倍,其間多種現時的藍籌地產公司上市,值得一提的是華資地產五虎將長江實業、新鴻基地產、恆隆地產、合和實業、大昌地產。當中以長江實業及新鴻基地產發展最為遠大,前者後來多次挑戰英資地位,後者超越置地成為全港最大型地產公司。
1972年10月30日並發生香港開埠以來最大規模的收購戰:英資置地與牛奶公司主席周錫年爵士及華資地產商華懋王德輝爭奪牛奶公司控制權,即所謂「置地飲牛奶」事件:置地以兩股面值五元現金,交換牛奶股東手上一股面值七元五角的股份,雙方於報章上作出廣告戰,一時成為市場焦點。
市上又有傳外資利獲家集團利用香港市民對股市的認識不足,作出財技在市場製造炒風,即所謂「過江龍飽食遠揚」事件。而由於當時對於公司上市監管不足,大量空殼公司上市混水摸魚,最典型例子莫過於有「香港黐線」之稱的香港天線上市。
經歷過股災的人肯定過目不忘,因為那感覺真是和割自己的肉一樣疼。財迷哥認為,《大時代》中的兩次股災多是人為因素造成,尤其是第二次和第三次。在第三次股災中,丁蟹一家主要做股指期貨,通過做空盈利。如果要讓丁蟹服軟,只能選擇讓股指飈起來。於是,丁蟹的對手方展博開始找香港三大闊佬借錢,通過融資將股指抬高,最終丁蟹不得不以高價買入,多年積蓄全部蒸發並負債數億。最終,四個兒子跳樓,他自己僥倖存活。另一方面,這種人為太高股指的行為,也讓泡沫產生。如果一直發展下去,股災怕是不遠了。
瘋狂之後,總是走向滅亡。經過了73年3月9日的新高後,外資率先大手出貨,跟著拋售的人越來越多,恆生指數像泄了氣的氣球一樣,3月底股市急瀉一成多,7月恆指破500點,年底跌至400點,到了1974年12月10日,恆指更低見150.11點,跌幅近91%比起1929年紐約的股災還要嚴重。大批股民損失慘重,舉生積蓄化為烏有,跳樓新聞經常見報,整個香港市面蕭條,進入一個不景氣的年代,直到數年後才稍見色。 香港在1997年金融風暴的損失,相信令很多人畢生難忘,但若與1973年的股災相比,下跌幅度仍只能算是小兒科。
對於1973年的股市大震盪,從一開始創出1700多點的空前紀錄,到跌至1974年150點的新低,很多人認為是因為中東以阿戰爭後,阿拉伯世界實行石油禁運,引致能源危機和導致全球經濟大衰退,香港的股市才會從千多點高峰急速狂瀉;但筆者卻認為是投機過分,物極必反的必然結果。「要你滅亡,就先要你瘋狂」,世事往往就是這么奇妙的。
經過了1973年的股災以後,香港經濟雖受到一定的打擊,但亦從此打穩了根基,使人們明白股票的風險,把香港帶進80年代的輝煌日子。
1974年後,政府設立兩個非全職的監察委員會(分別負責證券及商品交易事宜)及其行政要員(證券及商品交易監管專員),辦事處隸屬政府部門。
商品交易伴隨國際貿易頻繁產生,1976年香港商品交易所正式成立,主要交易的產品包括棉花期貨、糖期貨、黃豆期貨和黃金期貨,比中國最早的商品交易中心,上海金屬交易所早了16年。
1985年5月7日,香港商品交易所正式改名為香港期貨交易所(香港期交所),翌年5月6日,期交所推出恆生指數期貨合約為投資者提供套戥方式分散投資風險。
直到1986年,香港證券市場已經從1969年的26億港元攀升至1231億港元。四大交易所的春秋戰國時代也終於進入了尾聲。同年4月2日,香港證券市場結束了「四會時代」,合並後的香港聯合交易所(聯交所)成為了香港唯一的證券交易所。同年9月22日,聯交所獲接納成為國際證券交易所聯合會的正式會員。聯交所交易大堂設於香港交易廣場,採取電腦輔助交易系統方式進行證券買賣。
在1983年9年24日,香港出現黑色星期六股市大震盪,港元大幅貶值,物價開始飛漲,民眾大量拋售港幣購進美元,搶購商品和物資,香港一片混亂,市民惶惶不可終日。

原來,敏感的香港媒體從中英雙方對外發表的簡短的公告上嗅出了端倪。1983年9月第三輪、第四輪談判不順利,於是香港社會謠言四起,有人說雙方談判破裂了。而在當時,中英談判成了香港經濟的晴雨表,談的好香港股市就漲,談的不好它就跌。於是,就在這個時候,香港股市出現了所謂的「黑色星期六」,股市再下降不僅會影響到港元崩潰,而且還會影響到英鎊的地位。為了保住英鎊的地位,英國不得不把港幣的匯價和美元掛鉤,這才穩定了局勢。

㈨ 香港 美國 股市漲幅最大的是哪十隻股票

電訊盈科 google 鴻海精密 NTTDOCOM

按市值應該是的 按漲幅小股票就沒法算了

那香港的改成 和黃 好了~ 反正是一家的
香港上市的騰訊漲幅也很大~

都是互聯網和電信業的 世界首富 墨西哥那人 也是靠電信的

㈩ 港股對a股的影響有多大

影響還是有的,港股目前的走勢是比較明顯的弱勢形態,每次下跌後的反彈高度在不斷降低,而下跌的幅度卻在不斷加深。在看A股,目前正處在多頭修復的行情中,所以現在這種局面即使有影響,也是短暫的。
所以我認為如果港股繼續延續這種走勢到節後,那之後A股開盤受到影響的可能會很大,所以出現低開低走的情況也不意外,但這種影響我認為是有限的,是無法改變A股整體趨勢的,所以如果A股開盤首日出現V型反轉也應該是在考慮之中的。
拓展資料
香港的股市相比內地更加成熟、理性,對世界的行情反映更加靈敏。如果內地的股票同時在內地和香港上市,形成「A+H」模式,可以根據它在香港股市的情況來判斷A股的走勢。事實上,很多在A股上市的公司也在港股上市,特別是上證50板塊,基本都是大盤股,所以,港股出現下跌或者上漲,A股在一定的程度上出現下跌或者上漲,特別是上證50受此影響較大,而且大盤不能穩住,題材股、小盤股也將受到影響。
港股是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港股與A股在交易制度上存在很大的區別:
(1)交易時間不同。港股交易採用T+0交易機制;A股採用T+1交易機制。
(2)結算制度不同。港股採用T+2結算方式;A股採用T+1結算方式。
(3)漲跌停限制不同。港股沒有漲跌停限制;A股一般採用10%漲跌停限制,ST股或者*ST股採用5%漲跌停限制。
一直以來香港的股市跟隨美國股市,現在香港有很多中資股,如果美國跌了香港就會跌,香港的中資股就會跌,那麼國內的股票就會現的價格比較高了自然就會下跌,主要還是心理的影響。
香港股市對內地股市大概20%的影響,內地對香港的影響是30%,美國對香港的影響是60%,東南亞對香港的影響是10%,大約是這樣。

熱點內容
嘉實事件驅動基金哪裡有賣 發布:2025-01-22 20:46:28 瀏覽:444
能源金融是什麼專業類別 發布:2025-01-22 20:30:43 瀏覽:482
如何才能取出悟空理財的存款 發布:2025-01-22 20:22:59 瀏覽:808
26個漲停板的股票是哪一個 發布:2025-01-22 19:54:32 瀏覽:464
理財保險最多保多少年 發布:2025-01-22 19:39:31 瀏覽:787
一元股票漲停10次 發布:2025-01-22 19:39:16 瀏覽:211
怎樣買入一字漲停的股票 發布:2025-01-22 19:33:13 瀏覽:641
債券基金大跌原因是什麼 發布:2025-01-22 19:13:56 瀏覽:682
看板塊資金流向的股票軟體 發布:2025-01-22 19:08:21 瀏覽:162
股票漲停跌停是否能賣股票 發布:2025-01-22 18:35:11 瀏覽: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