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股票影響大盤
Ⅰ 大盤對個股有什麼影響為什麼要看大盤
大盤對個股的影響就是大盤如果往下跌的話 八成60-70%的個股都在跌!(當然要依據大盤下跌多少來衡量)。
我們先來了解什麼叫指數:
所謂指數就是指的是n個數值以一定的權值相加後得到的結果,比如a的值是30,佔60%的比重,b值是50,佔40%比重,那麼這個目前的指數就是30*60%+50*40%=38;
而大盤指數呢,一般就是指所有股票股價經過一定的權值加權之後所獲得的一個值,他的變化與所有股價的變化都有關,也反映整體大勢的變化。
大盤一般指上證綜合指數。
上證綜合指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該指數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準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自1991年7月15日開始發布。
該指數反映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和全部B股的股份走勢。其計算方法與深綜合指數大體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對新股的處理。
所以看大盤就可以知道現在的大部分股票的走勢,然後再判斷自己應該進行什麼操作(是買入還是賣出)
(1)什麼股票影響大盤擴展閱讀:
大盤股:
1、介紹
大盤股是市值總額達50億元以上的大公司所發行的股票。資本總額的計算為公司現有股數乘以股票的市值。大盤股公司通常為造船、鋼鐵、石化類公司。大盤股沒有統一的標准,一般約定俗成指股本比較大的股票。
2、特點
通常指發行在外的流通股份數額較大的上市公司股票。反之,小盤股就是發行在外的流通股份數額較大盤股小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中國現階段一般不超1億股流通股票都可視為小盤股。中盤股,即介於大盤股與小盤股中間發行在外數額的股票。
在以前很大盤子的股票相當少,所以把流通盤在3000萬以下的稱小盤股,流通盤一個億以上的就叫大盤股了。
3、炒股技巧
大盤股一般是指市值總額達50億元以上的大公司所發行的股票,大公司的經營模式都是比較完善的,所以出現危機的可能性很低。抓住一隻大盤股就不錯了,所以,這種炒股技巧非常之多。下面我們來看看下面的大盤股買賣策略。
第一步,注意歷史走勢。
技術分析者認為歷史會重演是技術分析三大假設之一,是學習技術分析的基礎。因為技術分析者認為由於人類的心理弱點(例如貪婪)以及人類的各種思維邏輯往往會導致行情的再次出現。但歷史絕不會簡單地重演。這里的歷史指的是只要是除當天交易日之前的。都可成為歷史
第二步,注意利率變動。
這是對手中股票拋收的一種依據。當投資者估計短期內利率將升高時,應該將股票拋售出去,擇機再買;當預計短期內利率將降低時,買進股票,擇機賣出。
第三步,注意經濟景氣程度。
這是一個大方面的考慮,經濟不景氣最好是不要入市,這個時候很危險。先可以選擇觀望,等到經濟景氣,就可以開始進行入市炒股。
Ⅱ 是什麼影響股市大盤的漲跌
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可能會從政策、資金、國際環境等等來找答案,這是不錯的,尤其是政策因素的影響,永遠是伴隨著股市運行的;資金就更不用說了,有資金流入,股市當然上漲,流出即下跌了;國際環境——包括匯率、主要股票、期貨市場價格變化、戰爭等等都會影響到國內股票市場。但是,很多人都忽視了重要的一點:股票市場具有它自身的運行規律!
股票的買和賣,其實就是買賣雙方的心理博弈,成交價格是買賣雙方的利益平衡點,所有的因素最終都通過買賣雙方的心理反映到價格上來。所以,股票市場的運行是以市場信心為基礎的。是市場心理的具體反映:低買高賣、快漲回調、急跌反抽,這都能解釋為:市場上取得某種共識——平衡!雖然在股票市場中,不平衡是常態,但是偏離平衡太遠了,它就要回歸平衡,就象鍾擺一樣,這就是規律。所有的因素都在這個基礎上發揮作用,你可以打破趨勢的進程,但不可以改變趨勢。這就是規律的作用!例如:上升趨勢中,1996.12底由於滬市上漲過猛,中央發了個文件,造成連續三天大跌,絕大部分股票三天內以跌停收盤,但是市場該漲的還是要漲,不會因為政策因素而轉向,97年上半年一直繼續在漲;同樣,在2242點以後,下降趨勢出現後,政府也多次出台了救市政策,但是均未奏效,原因就是市場還沒有回歸到位!
簡單而言,影響股票市場的因素既有基本面的因素,也有市場其本身的運行規律,有些時候基本面因素影響大一些,更多的時候規律所起的作用大一些。
對於大盤而言,高位容易形成頭部,低位容易產生底部。
應該說,市場的高與低是相對的,原來的高位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變成低位,同樣,原來的低位也可以變成高位,但是在一個時間序列(一波牛市行情)里,高的就是高的,低的就是低的。有人要問:為什麼不能創新高?問得好。資金停止流入了當然就不能創新高了。又問:資金為什麼停止流入?答:因為覺得市場價格在高位,沒有盈利空間。再問:如何判斷市場在高位?答:市場心理影響到市場信心。
在股票市場上混的,都或多或少想從過去探知現在,從歷史推導未來,那麼,大盤的運行軌跡、時間、關鍵點位、支撐與壓力等等,都會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思維,影響我們的判斷,因為市場相信:歷史會重演——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而已,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高位和低位,而主流意見就是真理。
頭部因資金不再流入而形成,底部是資金流出萎縮而產生;頭部與底部之間是趨勢。
當空頭趨勢形成時,資金在流出,持幣者是不會介入的,只有在資金流出枯竭時,也就是成交量萎縮時,資金才會大規模入市,並且一舉扭轉趨勢。
確定多頭趨勢以後,在沒有形成頭部之前,它會繼續上漲,資金會不斷地流入。
需要明確一點是資金與趨勢的關系。
資金在空頭市場末期的流入,改變了市場的趨勢,使之由下降轉變為上升,由此看來,適乎是資金在主導著趨勢。其實不然,市場不平衡是常態,在空頭運行地極點後,市場已經具備反向修正的條件,資金乘勢入場形成合力,趨勢形成後又吸引更多的資金進來,將市場推高。如果資金是在多空平衡點上入場會怎麼樣呢?會形成盤整,也就吸引不了其他資金進來。所以說,資金和市場的關系是,兩者互相影響,但是先有趨勢後有資金。(這一點,在樓市也適用,政府總是以為房價高是抄家的緣故,其實房價不漲,誰去抄?)沒有趨勢肯定沒有資金。
資金是影響股票市場漲跌的直接因素,但是,決定資金流入與流出的是市場信心。
人的心理活動影響了判斷,判斷決定了行為,行為又導致了後果。
如果覺得上面說的還有點道理的話,現在做個小測驗。
1、假設你有一筆錢要投入股票市場,在綜合了軌跡、時間、成交量等等歷史因素後,你認為在什麼點位介入比較保險?(安全第一,盈利第二原則)
2、如果覺得目前的點位是底部,那麼現在的成交量是否已經達到萎縮的地步?也就是說:資金流出枯竭了!如果真的是,當然離底部不遠,如果否,就慢慢地等吧。
Ⅲ 為什麼股票會受到大盤的影響。什麼邏輯
大盤是由各只股票構成的,經過一定規則運算後的數字。大盤又代表一個經濟體的運行狀況。所以兩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不存在誰主導誰。
Ⅳ 大盤是什麼什麼影響著大盤
大盤就是一個系統。全部股票的總體指數。
各種經濟政策和稅收政策影響著大盤,而某些動盪厲害的股票則是具體的體現。
Ⅳ 哪些個股能夠影響大盤走勢
當然是盤子越大,影響越大了,因為大盤的走勢就是集所有個股於一身的走勢,那麼自然盤子越大,影響越多,工商銀行,聯通,這類大盤股都會有影響,如果說板塊,我就認為是銀行,地產對市場的影響比較大了,畢竟很多大盤股都這這些板塊里了
Ⅵ 什麼叫大盤什麼會影響一隻股票的價格
大盤一般指上證綜合指數。由於股票基金主要投資股票,因此與股市關系密切,需經常關註上證綜合指數。 首先在開盤時要看集合競價的股價和成交額,看是高開還是低開,即是說,和昨天的收盤價相比價格是高了還是低了。它顯示出市場的意願,期待今天的股價是上漲還是下跌,成交量的大小則表示參與買賣的人的多少,它往往對一天之內成交的活躍程度有很大的影響。 然後在半小時內看股價變動的方向,一般來說,如果股價開得太高,在半小時內就可能會回落,如果股價開得太低,在半小時內就可能會回升。這時要看成交量的大小,如果高開又不回落,而且成交量放大,那麼這個股票就可能要上漲。 我們看股價時,不僅看現在的價格,而且要看昨天的收盤價、當日開盤價、當前最高價和最低價、漲跌的幅度等,這樣才能看出現在的股價是處在一個什麼位置,是否有買入的價值。看它是在上升還是在下降之中。一般來說下降之中的股票不要急於買,而要等它止跌以後再買。上升之中的股票可以買,但要小心不要被它套住。一天之內股票往往要有幾次升降的波動。你可以看你所要買的股票是否和大盤的走向一致,如果是的話,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盯住大盤,在股價上升到頂點時賣出,在股價下降到底時買入。這樣做雖然不能保證你買賣完全正確,但至少可以賣到一個相對的高價和買到一個相對的低價,而不會買一個最高價和賣一個最低價。 通過買賣手數多少的對比可以看出是買方的力量大還是賣方的力量大。如果賣方的力量遠遠大於買方則最好不要買。 現手說明計算機中剛剛成交的一次成交量的大小。如果連續出現大量,說明有很多人在買賣該股,成交活躍,值得注意。而如果半天也沒人買,則不大可能成為好股。現手累計數就是總手數。總手數也叫做成交量。有時它是比股價更為重要的指標。總手數與流通股數的比稱為換手率,它說明持股人中有多少人是在當天買入的。換手率高,說明該股買賣的人多,容易上漲。但是如果不是剛上市的新股,卻出現特大換手率(超過百分之五十),則常常在第二天就下跌,所以最好不要買入。 漲跌有兩種表示方法,有的證券公司里大盤顯示的是絕對數,即漲或跌了幾角幾分,一目瞭然。也有的證券公 司里大盤上顯示的是相對數,即漲或跌了百分之幾。這樣當你要知道漲跌的實際數目時就要通過換算。
Ⅶ 一隻股票影響大盤指數跟什麼有關
大盤指數是指:滬市的「上證綜合指數」和深市的「深證成份股指數」。
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之間的比較,可以認識到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而股票指數則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當作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了解到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於股票指數是一個相對指標,則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
1.股價平均數的計算
股票價格平均數反映一定時點上市股票價格的絕對水平,它可分為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加權股價平均數三類。人們通過對不同時點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看出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及趨勢。
(1)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P1+P2+P3+…+Pn)/n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股價平均數=(P1+P2+P3+P4)/n=(10+16+24+30)/4=20(元)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雖然計算較簡便,但它有兩個缺點:一是它未考慮各種樣本股票的權數,從而不能區分重要性不同的樣本股票對股價平均數的不同影響。二是當樣本股票發生股票分割派發紅股、增資等情況時,股價平均數會產生斷層而失去連續性,使時間序列前後的比較發生困難。例如,上述D股票發生以1股分割為3股時,股價勢必從30元下調為10元,這時平均數就不是按上面計算得出的20元,而是(10+16+24+10)/4=15(元)。這就是說,由於D股分割技術上的變化,導致股價平均數從20元下跌為15元(這還未考慮其他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顯然不符合平均數作為反映股價變動指標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有兩種:一是除數修正法,又稱道式修正法。這是美國道·瓊斯在1928年創造的一種計算股價平均數的方法。該法的核心是求出一個常數除數,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資、發放紅股等因素造成股價平均數的變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數的連續性和可比性。
具體作法是以新股價總額除以舊股價平均數,求出新的除數,再以計算期的股價總額除以新除數,這就得出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即:新除數=變動後的新股價總額/舊的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報告期股價總額/新除數在前面的例子除數是4,經調整後的新的除數應是:新的除數=(10+16+24+10)/20=3,將新的除數代入下列式中,則:修正的股價平均數=(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數與未分割時計算的一樣,股價水平也不會因股票分割而變動。二是股價修正法。股價修正法就是將股票分割等,變動後的股價還原為變動前的股價,使股價平均數不會因此變動。美國《紐約時報》編制的500種股價平均數就採用股價修正法來計算股價平均數。
(3)加權股價平均數
加權股價平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2.股票指數的計算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
(1)相對法: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英國的《經濟學家》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代入數字得:股價指數=(8+12+14+18)/(5+8+10+15)=52/38=136.8%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當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
Ⅷ 哪些股票對大盤漲跌影響最大
◢
高盛欺詐門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 熱錢或加速流入我國 政府打壓房地產
一、股市漲跌的根本法則——價值法則和供求關系
股市是一個很復雜的系統,影響股市漲跌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政策的利空利多、大盤環境的好壞、主力資金的進出、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變化、個股的歷史走勢的漲跌情況、個股所屬板塊整體的漲跌影響等等。
這些因素都對股市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都是股市漲跌的原因。
如果把原因分為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一般原因(間接原因)兩種,那麼這些因素都只是股市漲跌的一般因素(間接原因)。這些一般因素(間接原因)都必須通過影響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才能對股市起作用。
通過研究我發現,股市漲跌的最根本和最核心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法則:價值法則和供求關系法則。
第一個法則:價值法則是指這只股票的籌碼的含金量和真正價值,股票的波動總是以價值為中樞,圍繞價值中樞上下波動。
第二個法則:供求關系是指這只股票的籌碼與資金的供求關系,當資金供給超過籌碼供給的時候,股票就會上漲;反之,股票就會下跌。
一隻股票,當買股票的資金大於賣股票的籌碼,股票就會被買入資金推動而上漲;當賣股票的籌碼大於買股票的資金,股票就被籌碼打壓而下跌。
這就是股市裡的供求關系。買股票的資金量比賣股票的籌碼量多,「求大於供」,股市就會上漲;賣股票的籌碼量比買股票的資金量多,「供大於求」,股市就會下跌。這種供求關系也可以稱為「資金原理」。
所有的影響股市漲跌的原因都必須能夠影響價值關系和供求關系。因此,凡是能影響這兩個關系的因素都是股市漲跌的原因。凡是不能影響這兩個關系的因素都不是股市漲跌的原因。
二、哪些因素是股票漲跌的原因
影響股票漲跌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政策的利空利多、大盤環境的好壞、主力資金的進出、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變化、個股的歷史走勢的漲跌情況、個股所屬板塊整體的漲跌情況等,都是一般原因(間接原因),都要通過價值和供求關系這兩個根本的法則來起作用。
下面就這些一般原因如何通過根本的兩個法則對股市產生作用的原理一一分述之。
1、政策的利空利多
政策基本面的變化一般只會影響投資者的信心。例如:如果政策出利好,則投資者信心增強,資金入場踴躍,影響供求關系的變化。如果政策出利空,則影響投資者的信心減弱,資金就會流出股市,從而導致股市下跌。
當然,有時候政策面的變化,也會影響股票的價值。比如:2001年下半年國家公布國有股減持政策,不流通的國有股要通過減持變成能夠流通的流通股,這就導致原來的流通股的價值貶值,從而導致了股市的大跌。
因此,政策面的利空利多有時候是通過供求關系來影響股市的漲跌,有時候是通過價值關系來影響股市。 2、大盤環境的好壞
個股組成板塊,板塊組成大盤。大盤是由個股和板塊組成的,個股和板塊的漲跌會影響大盤的漲跌。同樣,大盤的漲跌又會反過來作用於個股。
因為當大盤漲的時候,投資者入市的積極性比較高,市場的資金供應就比較充裕,從而使得個股的資金供應也相對充裕,從而推動個股上漲。當大盤跌的時候,則反之。
特別是在大盤見底或見頂,突然變盤的時候,大盤的漲跌對個股有很大的影響:當大盤見底的時候,絕大部分個股都會見底上漲;當大盤見頂的時候,絕大部分個股都會見頂下跌。
在大盤下跌的時候買股票,虧錢的機率極大;
在大盤上漲的時候買股票,賺錢就容易很多了。
實踐也證明,在2001年6月份,大盤見到歷史大頂,之後一路下跌,幾乎所有的股票都下跌了30%—50%。在這段時間,可以說,只要買股票,就會被套牢。很多投資者平均虧損在30%以上。
同樣,在大盤見底的時候,即使隨便買入一隻股票,都可以給你可觀的收益。例如,1995年5月19日的大底,幾乎所有的股票都上漲了30%以上;2002年1月29日的大底,也是幾乎所有的股票都上漲了20%以上。
大盤變盤大幅上漲或大幅下跌的時候對於股票的漲跌影響很大,但是,我們也必須注意到,當大盤沒有變盤,處於橫盤的狀態的時候,大盤的作用就顯得不怎麼明顯,也不怎麼重要了。
例如:2003年1月16日之後的幾個月的時間裡面,大盤大多時候處於橫盤趨勢,此時大盤對於個股的漲跌影響就不明顯,個股的漲跌主要受到其他因素,例如價值關系的影響、主力資金的運作等重要因素的影響。
這樣,2003年初,在大盤橫盤的情況下,所謂的「局部牛市」也就是因為幾個有價值的板塊被主力資金充分發掘而形成的。
總之,不能一味的強調大盤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視大盤的重要性。大盤在不同的時候,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樣,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3、主力資金的進出
主力資金對於一隻股票的影響十分重要,因為主力資金的進出直接影響股票的供求關系,從而對股票產生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隻業績優良的股票,如果沒有主力資金的發掘和關照,也是「白搭」。
反而有些虧損的ST股票,由於主力資金的拉動,而出現連續上漲的態勢。
可見,主力資金的重要性。
4、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變化
個股基本面的好壞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了這只股票的價值。因此,個股的基本面是通過價值法則來影響股價的。
當個股基本面出現重大的利空的時候,股價一般都會下跌。
當個股基本面出現重大的利好的時候,股價一般都會上漲。
當然,這都是一般的情況。特殊的情況,還有在高位的時候,莊家發出利好配合出貨,那樣股價就會下跌了。那個時候,其主要作用的就是主力資金的流出,從而導致股價的下跌了。
因此,個股基本面的變化或者說個股的消息面對股價的具體影響,還必須結合技術面上個股處於的高低位置來仔細分析,以免上假消息的當。
高位出利好,要小心。高位出利空,也要小心。
低位出利好,可謹慎樂觀。低位出利空,也不一定是利空。
5、個股的歷史走勢的漲跌情況
江恩曾說過:「人性不變,所以歷史繼續重演。」因此,一隻股票的歷史走勢,對於股票將來的走勢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打個簡單的比方:個股經過前期一段時間(歷史走勢)的上漲,目前處於比較高的位置,此時,個股上漲的動力就會明顯減弱,風險就會逐漸增加。因此,這段時間的上漲(歷史走勢),對股票將來的走勢的影響就表現在風險的增加上面。
當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歷史走勢影響股票將來的例子,還遠遠沒有達到江恩的「人性不變,所以歷史繼續重演」的境界。
股市是有人控制買賣股票,從而形成的市場。股市的漲跌,都烙上了人性的痕跡。人性影響股市,而人性又是相對不變的。所以,股市的規律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會改變,所以歷史將在人性的影響下繼續重演。
6、個股所屬板塊整體的漲跌情況
大盤對於個股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同樣,板塊的漲跌對於本版塊的個股也有相當的影響作用。
因為大盤上漲的時候,一般都有熱點板塊的支持。熱點板塊形成之後,就會在這個板塊中形成賺錢效應,從而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入這個板塊。這樣,供求關系就發生了變化,資金的供大於求,於是這個板塊的股票就 比其他板塊的股票漲幅大的多。例如:
1999年,網路股行情的時候,凡是有網路概念的網路板塊股票,都有很大的漲幅。
2003年,汽車行業高速發展,汽車板塊的股票明顯比其他板塊的股票漲幅大的多。
因此,板塊效應是個股漲跌的不可忽視的因素。
當然,股市的漲跌還有其他的原因,但是所有的原因都必將是通過價值法則和供求關系法則來影響股市的漲跌的。
三、哪些因素不是股市漲跌的原因
只要是不能影響價值關系和供求關系的因素就不是股市漲跌的原因,那麼就沒有研究的必要,因為研究這些不是原因的東西,對於預測股市的漲跌毫無意義。
之所以在第一章就闡述股市漲跌的原因,也是因為很多分析技術和很多人不清楚股市漲跌的真正原因,有的把不是原因的東西拿來解釋故事,有的甚至把結果和原因本末倒置了。
比如:技術分析的指標.任何指標都是在股價形成之後才走出來的,是對股價的一種狀態的描述。技術指標的最大作用在於反映股票的狀態,但並不能影響股票的價值,也不能影響股票的供求關系,所以指標並不是股票漲跌的原因。指標在一定程度上是股票漲跌的結果的描述,是結果而不是原因。所以,任何指標都有滯後性或其他缺陷。
當然,這並不是說指標毫無用處,指標可以描述股票目前的狀態,是一種工具。有些好指標可以幫助我們進行主力資金分析,如果一旦發現主力資金的進出,那麼就找到了影響股票漲跌的資金原因了。
因此,只有能發現影響股票漲跌的原因的指標才是比較好的指標。金叉或死叉的指標,是沒有多大價值的。
指南針最好的指標就是CI個性指標,通過這個指標能在大盤下跌的時候發現有主力護盤的股票,從而發現主力資金。
總之,我國證券市場起步較晚,我國股市在2002年之前一直都處於資金推動型的市場,因此主力資金的運作十分明顯。一直到2003年,證券二級市場的游戲規則和機構的盈利模式才出現歷史性的轉變,與公司內在投資價值毫無關系的強庄炒作時代將被終結。總體上看,二級市場運行將從單一的資金供求推動型向內在價值投資為主的價值資金混合推動型過渡。公司二級市場價格由以前的供求關系決定向價值與供求關系共同決定轉變;股票價格由以前的齊漲共跌向不同股票圍繞自身價值漲跌各異轉變。
這說明,價格法則和供求關系法則已經開始在中國股市起到同樣重要的作用
Ⅸ 什麼因素對股市大盤走勢有影響
影響股市大盤走勢的因素很多,例如:利息率的調整.
國家政策
人圍與非人圍經濟災難(如金融危機,海嘯)等等
由於中國的股市屬於資金推動型股市,所以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買賣盤的成交量!
Ⅹ 大盤對股票影響
大盤與個股的漲跌不成正比關系,也不成反比關系,而是互相影響的關系。
大盤的漲跌是所有股票「共鳴」的結果,而大盤的漲跌也對個股有很大的影響力。其影響力的數值與方向是無法計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