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股票商譽減值多久退市
㈠ 什麼是商譽減值呢
商譽減值是指對企業在兼並中構成的商譽進行減值測驗後,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那麼什麼是商譽減值呢?
商譽減值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說,是了解一家公司的運營狀況的通道。盡管這條通道要等上一年,可是也是能夠從商譽減值中看出是否合適持續持有的一項非常重要的目標。
了解股票常識的投資者應該都知道,股票的商譽也是一項財物,是能夠計提減值的。當上市公司的收買重組的目標成績不能好轉,依舊是處在虧本或許盈餘的許諾無法實現的話,那麼這家上市公司的商譽就存在風險了,能夠說商譽減值是無法防止的。
可是,上市公司對於商譽減值的計提,還是具有主觀性以及不確定性的。由於即便上市公司的財物成績呈現了虧本,可是依然能夠不計提商譽減值。
而商譽減值假如需求計提,那麼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就有可能虧本更嚴峻。由於財物減值的損失一旦被確認的話,在之後就很難再轉回來,所以上市公司無法經過商譽減值進行盈餘的管理。
商譽減值這個問題在企業的並購重組中是個無法防止的重要問題,商譽的價值在有的並購企業中,佔有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對價。不過商譽盡管重要,可是商譽所反映出來的也是企業在並購過程中的運營狀況算了。因而,隨著企業的開展,並購的時分所確認的商譽減值現已不是很合適企業的狀況了,因而判別並購的上市公司的商譽是否減值才是直觀重要的。
其實不論上市公司怎樣計提商譽減值 ,對於投資者來說,最重要的是這家上市公司的遠景怎樣了。假如商譽減值對於這家上市公司是有風險的話,那麼投資者要需求慎重進行這類的股票投資。
以上便是今日給我們介紹的相關內容了,期望能給你們帶來一些相關協助哦~
㈡ 上市公司連續虧損到退市,它的商譽算不算資產
Wind數據顯示,截止昨晚,滬深有兩市共有約900家上市公司發布業績預告,其中預計2020年將出現虧損的公司共計約140家。按業績預告上限預計,2020年虧損過億元的公司約25家。
根據分析,業績「爆雷」的主要因素是商譽減值、主業不佳。
那麼,商譽是否屬於無形資產呢?
商譽是一種不可確指的無形項目,它不具可辨認性,故不屬於無形資產。它又不能獨立存在,但是又具有附著性特徵,與企業的有形資產和企業的環境緊密相聯。它既不能單獨轉讓、出售,也不能以獨立的一項資產作為投資,不存在單獨的轉讓價值。只能依附於企業整體,商譽的價值是通過企業整體收益水平來體現的。因此,商譽既不屬於無形資產,也不屬於有形資產,商譽只能單獨列示,屬於其他資產。
此外,商譽的價值是由企業整體收益水平體現的。其價值量大小取決於企業整體收益水平和行業平均收益水平的比較,當企業的收益水平高於行業平均水平時,商譽的價值為正值;當企業的收益水平低於行業平均水平時,商譽的價值為負值。
由於商譽具有正負性,因此,它的評估對企業獲利能夠也具有積極或消極的影響。而評估值也可能使企業資產出現增值或貶值。
㈢ 公司有盈利但是商譽減值臨時連續兩年會不會退市嗎
公司有盈利但是
商譽減值
臨時連續兩年不會退市。
㈣ 上市公司去年虧損8個億,今年商譽減值12億,公司股票會被st嗎
上市公司去年虧損8個億,今年商譽減值12億,連續虧損最少三年公司股票會被改成「st」標志的,
㈤ 上市公司連續虧損兩年是否摘牌
上市公司如果連續2年虧損,交易所對公司股票進行ST處理。對ST公司,如果出現下年繼續虧損從而達到連續3年虧損限制的,則進行PT處理,暫停上市。,如果PT公司能夠扭虧為盈,則可以向交易所提出恢復上市的申請.
㈥ 商譽減值後的股票走勢是什麼
股票商譽減值了以後,一般股票的走勢會下跌。商譽減值是指對企業在合並中形成的商譽進行減值測試後,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是上市公司高管掏空上市公司的一種手段。商譽作為企業的一項資產,是指企業獲取正常盈利水平以上收益(即超額收益)的一種能力,是企業未來實現的超額收益的現值。商譽具體表現為在企業合並中購買企業支付的買價超過被購買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的部分。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㈦ 商譽虧損的股票後期表現
股票商譽減值了以後,一般股票的走勢會下跌。但是也不是必然的,股價還是有上漲的可能的,所以一定要考慮股票的實際情況。
㈧ 上一輪大面積商譽減值發生在什麼時候
涉及到兩個概念:資產減值和商譽。
商譽之前已經談過了,本來是好東西,但是很多公司通過高價收購的溢價也並入商譽(多花了錢反而變成資產),商譽應該是逐年計提,而不是一次性,假如公司花20億收購,但是被收購的資產只值10億,公司會增加10億的商譽(注意,按理說這是虧損10億,然而賬目上並不是),10億商譽是一次性「虧損」的,常理上是一次性釋放風險,但是會計處理方法需要逐年計提,每年在商譽上虧損一點,這樣不會導致公司凈利潤大幅波動一次性出現虧損的情況。
盡可能遠離商譽虛假繁榮,如果知道商譽的組成部分就更好了,另一種情況是公司商譽通過一次性計提後,運營良好,但是會計上表現不出來,這就是低估的時候,可以投資。
上市公司可以操控財務數據,千萬不要懷疑,不排除兩種可能性。
公司利用熊市一次性計提損失,這樣來年的財務數據就好看多了,還有故意報虧的情況,引發內幕交易,管理層可以間接增持股票。
這在中國資本市場太常見了,從我們記賬的角度就可以看出,通過調整記賬時間,就可以控制每月甚至每個季度的盈虧,比如你購買洗衣機花2000元,按理說不能一次性支出2000元,容易形成當月盈虧不平衡嚴重赤字,另一種辦法(也是會計上的處理方法)是分攤到每月,比如洗衣機的壽命是3年,你可以把2000分成36次計提(支出記賬),那麼每月的支出就只有6元錢左右而已,這么做上盡可能公平衡量真實的資產,但問題是這種資產不屬於優良資產,本身不能創造價值。
因此,會計上處理賬目還是有漏洞的,你的分攤期限可以做文章,來調整利潤,商譽本身毫無價值,它未必是專利權等無形資產,你不是可口可樂,也不是諾基亞掌握的核心專利。
這里引起的另一個問題是資產減值,固定資產折舊,也有很大的調整空間,就像舉例的洗衣機一樣,通過調整計提周期實現利潤調控,價值投資的基礎是發現真實的財務數據。
㈨ 商譽減值的處理有哪些缺點
商譽減值的處理缺點:高度的會計不確定性,在測算時需要基於許多假設。
一,商譽:商譽世界裡的人生百態
20世紀著名的經濟學家歐文·費雪曾經說過:凡是可以產生收入的都是資產。也就是說,體力是資產,智慧是資產,美貌是資產,口才是資產,關系也是資產。所以,當丈母娘質疑你沒房沒車時,你可能會理直氣壯地說,雖然我很窮,但是我長得帥,又聰明,還上進啊。你的這個回答,就是在把帥、聰明、上進等看不見的東西當做資產來對外兜售。
二,但其實,你這么說一點問題都沒有。因為在資本市場上,也有這么一種說法。兩家資產一樣多的企業,為什麼其中一家盈利能更強一些呢,我們可以列舉出很多原因,比如這家企業的管理團隊更強,品牌影響力更大,客戶資源更加豐富等等。但是這些東西,就像人的帥氣,聰明,上進一樣,都是看不見的,既不是固定資產,也不是無形資產,怎麼來表示這些資產的價值呢?會計上發明了一個詞叫做「商譽」。
三,商譽的產生:無收購,不商譽
日常生活中,你會逢人就說,我的帥氣值1個億,聰明值9個億,所以我的身價是10個億嗎?我相信,你肯定不會。
只有在你找工作,談戀愛的時候,你才會把這些「商譽」拿出來。如果有公司高薪聘請了你,說明他門承認了你的這些價值。如果一個好姑娘看上了你並且嫁給了你,也說明你的這些價值得到了肯定。
對於一個企業也一樣,只有被收購的時候,才會對商譽進行「估值」。而收購方,會在財務報表的「商譽」這個科目上記錄一定的數額。
所以,商譽是指,公司收購資產時支付對價與標的凈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價。舉個簡單的例子,B公司收購A企業,A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為5億,但是B公司花了10億買了A,那麼就需要確認10-5=5億的商譽。
很多人經常犯的一個錯誤是,容易把無形資產和商譽進行混淆。他們之間的區別在於,無形資產往往對應著具體的、可以被第三方認證的一些東西,比如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等等。而商譽往往是很難被對三方認證的一些東西。也正因如此,商譽不用像無形資產一樣去攤銷,但每年都要對商譽進行減值測試。如果發生減值,就會影響公司當年的利潤。一旦對商譽做減值處理,就不可以再轉回了。